胰腺癌放射治疗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学课件)胰腺癌放疗

(医学课件)胰腺癌放疗
定期复查
患者在放疗结束后,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 出现的复发或转移。复查的内容一般包括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随访
患者在放疗期间和放疗结束后,应保持与医生的联系,及时反馈身体状况和出现 的不适症状,以便医生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处理。
如何预防和应对放疗的副作用
预防副作用
在放疗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放疗计划,尽量减少放疗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患者 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身2023-12-23
目录
• 胰腺癌放疗概述 • 胰腺癌放疗的过程 • 胰腺癌放疗的效果和影响 • 胰腺癌放疗的最新研究和发展 • 胰腺癌放疗的患者的心理支持 • 胰腺癌放疗的日常护理和保健
建议
01
胰腺癌放疗概述
放疗的定义和作用
放疗定义
放疗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 种局部治疗方法,通过破坏肿瘤 细胞的DNA,抑制肿瘤细胞的增 殖,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提高手术切除率
对于一些因肿瘤位置或患者身体状况 不宜进行手术的病例,放疗后肿瘤缩 小可能使手术切除成为可能。
放疗作为局部治疗手段,可以控制肿 瘤的局部扩散,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放疗对胰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减轻疼痛
放疗可以有效缓解胰腺癌 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 者的睡眠和食欲。
减少恶心呕吐
放疗可能减轻胰腺癌患者 的恶心和呕吐症状,有助 于恢复患者的正常生活。
营养支持
心理支持
放疗期间和放疗后,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 营养状态,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放疗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家属 和医护人员应及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03
胰腺癌放疗的效果和影响

胰腺癌规范化诊治1PPT通用课件

胰腺癌规范化诊治1PPT通用课件

❖ 5.3 体征
❖ 5.3.1 胰腺癌患者病变初期缺乏特异性体征,出现体征时多 为进展期或晚期。
❖ 5.3.2 黄疸为胰头癌患者常见体征,表现为全身皮肤黏膜黄 染,大便颜色变白,小便发黄,皮肤瘙痒。
❖ 5.3.3 胰腺癌患者触及腹部肿块多为晚期,极少能行根治性 手术切除。
❖ 5.4 辅助检查
❖ 5.4.1 血生化检查
鉴别诊断
❖ 8.1 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渐进性的广泛 胰腺纤维化病变,导致胰管狭窄阻塞,胰液 排出受阻,胰管扩张。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 恶心、呕吐以及发热。与胰腺癌均可有上腹 不适、消化不良、腹泻、食欲不振、体重下 降等临床表现,二者鉴别困难。
❖ a) 慢性胰腺炎发病缓慢,病史长,常反复发 作,急性发作可出现血尿淀粉酶升高,且极 少出现黄疸症状。
胰腺癌的分类和分期
❖ 附录A WHO 胰腺外分泌肿瘤的组织学分类 (2006)上皮性肿瘤
❖ 良性
❖ 浆液性囊腺瘤
8441/0
❖ 粘液性囊腺瘤
8470/0
❖ 导管内乳头-粘液腺瘤
8453/0
❖ 成熟畸胎瘤
9080/0
❖ 交界性(未确定恶性潜能) ❖ 粘液性囊性肿瘤伴中度不典型性
8470/1 ❖ 导管内乳头-粘液腺瘤伴中度不典型性
诊治流程
诊断依据
❖ 5.1 高危因素 ❖ 老年,有吸烟史,高脂饮食,体重指数超标为胰腺
癌的危险因素,暴露于 β-萘胺、联苯胺等化学物 质可导致发病率增加。 ❖ 5.2 症状 ❖ 5.2.1 多数胰腺癌患者缺乏特异性症状,最初仅表现 为上腹部不适,隐痛,易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混淆。 当患者出现腰背部疼痛为肿瘤侵犯腹膜后神经丛所 致,为晚期表现。 ❖ 5.2.2 80-90%胰腺癌患者在疾病初期即有消瘦、体 重减轻。 ❖ 5.2.3 胰腺癌患者常出现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症 状。

胰腺癌影像表现ppt课件

胰腺癌影像表现ppt课件
胰腺癌的影像学表现
彭晓正
ppt课件完整
1
概况
胰腺癌是胰腺肿瘤中最多见者,目前预后 仍然较差,死亡率较高。据报道,全世界 每年新发胰腺癌的病人约为185000例,死 亡率近100%。1972-1974年上海胰腺癌发 病率男性为4.0/10万,女性为3.1/10万,到 2000年分别上升到6.84/10万和4.62/10万, 增加近1.5倍,发病率和死亡率由肿瘤排列 中的第10位上升到第8位和第6位。
2.胰腺的外形、轮廓及大小的改变是 其另一重要征象。
ppt课件完整
8
ppt课件完整
9
ppt课件完整
10
ppt课件完整
11
ppt课件完整
12
ppt课件完整
13
间接征象
胆道系统扩张,胰腺周围脏器血管的侵犯 和远处脏器的转移灶。肝内胆管扩张可表 现为软藤样改变,主胰管扩张可表现为双 管征。
ppt课件完整
慢性胰腺炎 CT鉴别要点:胰腺癌病变区多肿大, 局限,边缘不整齐,液化坏死多见,钙化少见。 胰腺炎病变区可大可小可正常,液化坏死少见, 钙化多见,特别是沿胰管走向分布的钙化是其重 要特点。胰腺炎的胆胰管扩张一般不规则,常贯 通病灶,而胰腺癌不能贯通病灶,常在肿块区截 断,发现转移灶也是一鉴别的重要征象。临床上 有腹痛、体重下降、糖尿病、脂肪泻、胰腺周围 囊肿等五联征也有助于鉴别。
30
谢谢!!!
ppt课件完整
31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ppt课件完整
18
ppt课件完整
19
ppt课件完整
20
胰腺囊腺癌或瘤 当胰腺癌出现较大的液化 坏死灶时,则需要与其鉴别,胰腺囊腺癌 或瘤的CT表现为囊实性肿块,囊壁可见不 规则壁结节,增强后囊壁和纤维分隔可强 化,部分瘤体中央可见钙化,MRCP上少见 胆胰管扩张梗阻征象。

胰腺癌放疗ppt课件

胰腺癌放疗ppt课件
.
1
胰腺癌
(pancreatic cancer,PC)
南方医院放疗科 杜莎莎
.
2
胰腺癌堪称“癌中之王”
• 有研究表明,胰腺癌的 死亡和发病之比为 0.99∶1,即患胰腺癌 后99%的患者会死亡。
• 胰腺癌患者1年生存率 小于10%。
• 中位生存期仅4至5个 月。
.
3
概述
✓ 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 ✓ 胰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
29
NCCN指南(中文版)胰腺癌放疗原则
.
30
胰腺癌放射治疗方法
单纯放射治疗 术中放疗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IMRT / IGRT
.
31
放射治疗
照射范围:
靶区应包括:肿瘤及周围的胰腺组织和/或邻近 淋巴结,其中包括肝门、胰十二指肠上下、胰周、 腹腔动脉干、肠系膜上血管周围及腹主动脉旁淋 巴结。
中晚期胰腺癌采用联合全身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
.
26
放射治疗
.
27
放疗适应症★ ★ ★
• 局部晚期胰腺癌; • 晚期胰腺癌的镇痛治疗(如腹痛,转移性骨痛); • 胰腺癌术后切缘阳性或残留; • 术后局部复发者; • 早期胰腺癌拒绝或不能耐受手术者。
.
28
放疗禁忌症
• 病变广泛,全身状况差者 • 梗阻性黄疸肝功能损伤明显者
照射源及剂量:6MV X线,2Gy/次,DT 4550Gy。
.
32
精确放疗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及调强放疗等精确放疗技术提供 了更加准确的靶区体积的勾画,有效的减少了周围正 常组织的放射损伤。
照射靶区面积有选择性的包括了可见肿瘤区域和受 累淋巴结,这使得完成全剂量的化疗和放疗成为可能。.Βιβλιοθήκη 33胰腺癌的术中放疗

胰腺癌Microsoft PowerPoint 幻灯片 (3)

胰腺癌Microsoft PowerPoint 幻灯片 (3)
A)
疾病预防
• C) 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 不要过度疲劳。可见压力是重要的癌症诱 因,中医认为压力导致过劳体虚从而引起 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紊 乱,导致体内酸性物质的沉积;压力也可 导致精神紧张引起气滞血淤、毒火内陷等。
疾病预防
D)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多在阳光下运动, 多出汗可将体内酸性物质随汗液排出体外,避免 形成酸性体质。 E) 生活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如彻夜唱 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 加重体质酸化,容易患癌症。应当养成良好的生 活习惯,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使各种癌症疾病 远离自己。 F) 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 物,家禽鱼蛋,发霉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绿色有 机食品,要防 部癌
病因
• 吸烟 • 高蛋白和高脂肪饮食 • 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各胃大部 分切除术后
临床表现

• • • • • •
腹痛 黄疸 消瘦和乏力 消化道症状 发热 其他 肿块
糖尿病
处理原则
• 根治性手术 • 姑息性手术 • 辅助治疗 化疗、放疗、免疫 疗法
术前护理
• • • • • • • 疼痛 改善营养状况 控制血糖 防治感染 黄疸护理 肠道准备 心理护理
术后护理
• • • • • • • 观察生命体征 防治感染 控制血糖 维持水、电解质各酸碱平衡 引流管护理 包括胃管、营养管、腹引流、T管等 营养支持 并发症的观察各护理 胰瘘、胆瘘、胆道感染、肠瘘、继发性糖尿病、脂肪痢等。
健康教育

40岁以上,短期内出现持续性上腹部 疼痛,闷胀、食欲明显减退消瘦者, 要注意胰腺作进一步检查。 饮食宜少 量多餐,给予高蛋白、高糖、低脂饮 食、补充脂溶性维生素。 定期监测血 糖、尿糖。 定期放疗或化疗。 每3-6 个月复查一次,若出现进行性消瘦, 贫血、乏力、发热等症状,要及时就 诊。

2024版CSCO胰腺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2024版CSCO胰腺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营养支持方式
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营 养需求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方式。
营养支持效果评估
通过体重、血液学指标等,评估营养支持的效果,及 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THANKS
液体活检技术
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 DNA等,为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疗效监测和预后 评估提供新的手段。
实验室检查在胰腺癌诊断中价值
01
实验室检查是胰腺癌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血清学、生化 学等指标的检测,可以为胰腺癌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02
实验室检查可以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手段相结合,提高胰腺癌的
术后辅助治疗
手术后需根据病理分期和患者情况,给予相应的化疗、放疗等辅助治 疗。
晚期或转移性胰腺癌非手术治疗选择
化疗
01
晚期或转移性胰腺癌患者可接受化疗,以延长生存期、缓解症
状。
放疗
02
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胰腺癌,放疗可以缓解症状、延
长生存期。
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
03
随着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发展,这些新型治疗方法为晚期胰
内镜超声(EUS)
将超声探头置于内镜顶端,可更近距离地观察胰腺及 周围组织结构,提高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适应症包括疑似胰腺癌、评估手术切除可能性等。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介绍
平扫CT
显示胰腺肿块及其与周围结构的 关系,但难以准确区分肿瘤与正 常胰腺组织。
增强CT
注射造影剂后,可更清晰地显示 肿瘤边界、血供情况以及有无远 处转移,是胰腺癌诊断和分期的 重要手段。
心理干预目的
01
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康复信
心。
心理干预方法

(医学课件)胰腺癌放疗

(医学课件)胰腺癌放疗
综合治疗
将放疗与其他治疗手段(如手术、 化疗、靶向治疗等)相结合,形成 综合治疗方案,提高胰腺癌的治疗 效果。
对未来胰腺癌放疗的建议
加强基础研究
深入探讨胰腺癌放疗的作用机 制和影响因素,为优化治疗方
案提供理论依据。
推广新技术
积极推广先进的放疗技术,提 高基层医院的放疗水平,让更
多患者受益。
关注患者生活质量
存期。
确定照射野
根据肿瘤位置、大小和淋巴引流 区域,制定照射野形状和大小, 以最大限度地照射肿瘤并保护周 围正常组织。
制定照射剂量
根据肿瘤的放射敏感性、患者的身 体状况和放疗目标,制定合适的照 射剂量。
放疗方案的原则与目标
原则
以缓解症状、控制局部肿瘤和保护周围正常组织为原则,采用适度的放疗剂 量,以达到最佳的放疗效果。
04
放疗的效果评估
放疗效果评估的方法
临床检查
医生通过定期的临床检查,观 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是否得到
缓解或控制。
影像学评估
通过CT、MRI等影像学检查,评 估肿瘤的大小、形态和位置变化 ,以判断放疗的效果。
肿瘤标志物
检测患者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如 CA19-9等,若其在放疗后降低, 则表明放疗有效。
在手术前给予放疗,以缩小肿瘤、降低手术难度,同时减少 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术后放疗
在手术后给予放疗,以消灭残留的肿瘤细胞,降低复发率。
放疗与化疗的结合
同步放化疗
放疗与化疗同时进行,可更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提高局部控制率。
序贯放化疗
先进行化疗,再进行放疗,以减少肿瘤细胞的活性,降低放疗难度。
放疗与免疫治疗的结合
和调整。
放疗技术
包括常规放疗、立体定向放疗 、调强放疗等技术,根据胰腺 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

(医学课件)胰腺癌放疗

(医学课件)胰腺癌放疗
准备
患者在放疗前应做好心理准备,了解放疗的流程、可能出现 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方法,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
03
胰腺癌放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胰腺癌放疗的适应症
局部晚期胰腺癌
01
无法通过手术切除的患者,放疗能够缩小肿瘤并缓解症状。
术后辅助治疗
02
术后残留或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放疗能够杀灭残留癌细胞并降
靶向治疗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蛋白质靶点,使用相应的靶向药物进行后续治疗,如针对EGFR敏感 突变的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
免疫治疗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如使用PD-1/PD-L1抑制剂等。
放疗效果的预期与展望
预期效果
放疗可缩小肿瘤、减轻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并使患者生存期延长。
展望
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未来可能有望通过更加精准的放疗方案, 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并与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进一步优化胰腺癌的治 疗效果。
03
研究影响
放疗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临床研
究证实其疗效和安全性。
THANKS
感谢观看
01
年龄因素
老年患者往往具有更多的并发症和器官功能减退,放疗耐受性可能较
差。
02
性别因素
女性患者往往对放疗更加敏感,放疗剂量和照射范围需要适当调整。
03
遗传因素
具有特定遗传背景的患者,如BRCA1/2基因突变携带者,可能对放疗
更加敏感,需要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04
放疗的不良反应与处理
放疗的不良反应类型
06
胰腺癌放பைடு நூலகம்的临床研究进展
胰腺癌放疗的最新研究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检测法(PCR/RFLP)63.3%,
联合免疫组化+基因检测法为83.3%。
术后肝转移

胰腺癌瘤内、瘤旁和无瘤区淋巴管/血管密度:瘤内明显低于瘤旁 区和无瘤区

胰腺癌间隙浸润常早于淋巴结转移出现 血管侵犯与淋巴转移和肝转移没有明显关联性 胰外侵犯和转移密切相关

肿瘤细胞侵犯胰外静脉—门脉系统—肝转移及其他远地器官转移。
外科治疗胰腺癌结论

虽然外科治疗胰腺癌的疗效有待理性分析, 胰腺癌手术治疗疗效极度低下而且短期内难以 改变现状。致使医生和患者将更大的希望寄托 于外科以外的其他治疗手段。但是自1935年 Whipple医生开创的胰十二指肠术在治疗胰腺 癌领域取得的成就必须得到肯定。
手术治疗经验与放疗-影响放疗前途

放射治疗比较外科有更多的未确定的预后 因素,当今疗前影像学和生化检查仍不能替代
术后病理学分期诊断,放射治疗治疗胰腺癌面
临较外科更大的挑战。
胰腺癌术中放疗

胰腺癌术中放疗 可以提高局控率27%-60%

影响疗效因素:肿瘤切除,淋巴结转移,


合并化疗,CA19.9水平
未决因素:合并外照射
胰腺癌放射治疗
胰腺癌治疗结果现状


局限无远地转移可手术切除5年生存率约20%, 中位生存期 12 - 20个月 局部进展无远地转移,中位生存期 6 - 10个月 已远地转移中位生存期 3 - 6个月
(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2010)
2004年中国抗癌协会 2340例胰腺癌临床病例分析

术后病理检查淋巴结转移数占淋巴结检测中总数的比
例与生存关系,比例数为:0, 0-0.2 , >0.2-0.4, >0.4
中位生存期分别是25.3、21.7、 15.3 和12.2个月
( Pawlik分析90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淋巴结转移病理检测阳性率的影响因素

胰腺癌淋巴结术后标本的淋巴结检出数量 和淋巴结转移病理检测的方法对于检测的阳性 率影响极大。
experience 。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 Volume 91, Issue 1, April 2009, Pages 54-59

术前外照射 + 术中照射 63例 术中照射 + 术后外照射 105例 单一 术中照射 95例

胰腺癌术后病理检测的结果淋巴结转移率 70.2%-37.2%。日本胰腺癌协会报告822例肿 瘤直径<2cm的早期小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率
37.2%(306/822), 其中7.7%已经出现了第三
站淋巴结区转移。
淋巴结转移与生存率

有研究证明根治性手术后淋巴结转移阴性5年存活率 10% - 57%,而淋巴结阳性仅为0% - 7.7%。

曾昭冲(肝癌放疗)胃肠道≥ 56Gy组出血发病率44.4%,
胰腺癌放射治疗照射剂量限制因素(2)

常规放疗照射标准剂量50-55Gy in 1.8Gy,这个数 值实际上是依可接受的正常组织损伤剂量, 远非胰腺癌 放疗肿瘤消退剂量。

临床治疗:胰腺癌放疗常与放射增敏剂同步应用。
放射治疗靶区的确认

外科手术可切除性探讨和切除范围—GTV的勾画 外科手术病理检测淋巴结转移的经验— CTV的设定和放化疗序贯程序设定

外科治疗胰腺癌局部失败经验谨防放疗步入外科 治疗后尘。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切除的范围:

a在门静脉b在肝总管处切断胆道及门静脉和肝固有动脉,
二、胰腺癌放射治疗
胰腺放疗方式

术中放疗 术后放疗、放化疗 常规分割放疗、放化疗 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BRT) 常规分割放疗、放化疗 / SBRT boost 放射性粒子植入
胰腺癌放射治疗照射剂量限制因素(1)
肿瘤周边正常组织的放射敏感性高

Buskirk:胃或十二指肠受辐射的剂量 ≤ 55 Gy,上消化道出血 的发病率是5%~10%,一旦放射剂量超过55 Gy,消化道出血的 发病率可达1/3。

胰腺癌近30年发病率增长3.7倍 中国上海近20年增加了6倍
手术切除率约20%
姑息手术中位生存9.0个月 5年生存 0% 胰头癌根治切除手术 中位生存17.1个月 5年生存 8.47% 胰体尾根治切除 中位生存7.2个月 5年生存0%


各医院5年生存差异大 0%-25%

一、胰腺癌外科治疗可借鉴的经验
手术治疗失败原因的探讨

纵观胰腺癌手术切除的范围不可谓 不充分,但疗效却不尽人意,局部复发 和肝转移仍是治疗失败最主要因素。
淋巴结转移与生存

胰腺癌淋巴结转移早,发生率高。胰腺周 围淋巴组织丰富,术中操作会破坏淋巴管的完 整性、可能遗漏有转移的细小淋巴结及跳跃式
转移淋巴结而至肿瘤复发、治疗失败。

JROSG 210例 IORT照射剂量:25Gy (25-30Gy)

中位生存19.1个月,2年生存42.1%, 2年局控率93.7%.

R0切除术中25Gy可获得满意局控率
Vincenzo et.al, Intra-operative radiotherapy (IORT) in pancreatic cancer: Joint analysis of the ISIORT-Europe

常规取材和HE检测法低估了胰腺癌淋巴 结转移率,致使胰腺癌外科治疗预后预测因素 更加迷离
淋巴结转移病理检测阳性率的影响因素

手术显微镜法从手术标本中检出的淋巴结数明显高于常规取材。
Brown等比较了淋巴结转移的检测结果: 常规HE法淋巴结阳性检出率30%, 免疫组化法(HPE/IHC)46.7% ,
c 切除1/2远端胃、十二指肠、近端空场10cm及右半大网膜,
d 必须完整切除胰腺钩突,
e 清扫肠系膜上动脉右侧软组织, f 清扫肝总动脉及腹腔干淋巴 结, g 下腔静脉、腹主动脉与左肾静脉三角间淋巴结。
保持手术多样化—争鸣的基础

虽然规范的手术切除范围是提高胰腺癌治疗效果 的重要措施,但是由于胰腺癌手术本身的并发症高, 总体疗效不佳,因此对于手术中:幽门是否可以保留、 淋巴结清扫范围、胰头癌钩突切除、间隙切除问题不 同的治疗中心有不同的观念和各自的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