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父亲、树林和鸟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22课《父亲、树林和鸟》图文讲解+练习(全)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22课《父亲、树林和鸟》图文讲解+练习知识点我会写朝cháo(唐朝、朝代、朝前)雾wù(大雾、迷雾、雾蒙蒙)蒙méng(雾蒙蒙、空蒙、蒙蒙细雨)鼻bí(鼻子、鼻腔、鼻孔)总zǒng(总是、总结、汇总)抖dǒu(抖动、发抖、精神抖擞)露lù(露水、露珠、白露)湿shī(湿气、湿地、湿淋淋)吸xī(呼吸、吸烟、吸尘器)猎liè(猎人、打猎、猎物)翅chì(展翅、翅膀、插翅难逃)膀bǎng(翅膀、肩膀、膀大腰圆)重zhòng(沉重、重量、稳重)我会认黎lí(黎明、黎民、黎民百姓)凝níng(凝视、凝神、凝结)畅chàng(舒畅、畅谈、畅所欲言)瞬shùn(一瞬间、转瞬、瞬息万变)多音字朝cháo (朝着)zhāo (朝夕)近义词喜欢一一喜爱幽深一一幽静舒畅一一舒服快活一一快乐惊愕一一惊讶一瞬间一一一刹那反义词喜欢一一讨厌黎明一一黄昏潮湿一一干燥沉重一一轻松理解词语黎明:天刚亮的时候。
幽深:(山水、树林、宫室等)深而幽静。
凝神静气:集中精神,静下心来。
兀立:直立。
热腾腾:形容热气蒸腾的样子。
舒畅:开朗愉快;舒服痛快。
一瞬间:转眼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
惊愕:吃惊而发愣。
句子解析1.突然,父亲站住了,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作者抓住父亲的动作描写,“上上下下”“望了又望”“闻了又闻”形象的表现出父亲观察得非常仔细,也说明父亲对树林和鸟十分熟悉,为下文做出铺垫。
2.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运用比喻的手法,把父亲比作直立的树,形象表现出此时一动不动的父亲聚精会神的样子,与我的茫茫然形成对比,突出父亲对鸟的喜爱。
问题归纳1.文中关于“我”没有看到鸟飞、没有听到鸟叫、没有找到动着的叶子、更没有闻到鸟味的几处描写去掉好不好?为什么?不好。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22《父亲、树林和鸟》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22《父亲、树林和鸟》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父亲、树林和鸟》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以读悟情,有感情地朗读是体会人物感情的主要方法;直奔主题,围绕课文题目,抓住重点文段和重点词句,朗读理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内容: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S版第五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通过“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让我们了解到父亲对鸟的熟悉与热爱,这种爱也感染了我,使我有了爱鸟意识,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融洽。
教学要求:1. 会认本课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理解“茫然、宁神静气、舒畅、惊愕”等词语。
2.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的故事,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3. 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注意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习作者先概括写,再具体些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1. 抓住关键词句,感受对话语言的精练、优美;2. 在朗读父亲语言过程中体会蕴涵的情感。
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及新词。
理解“茫然、宁神静气、舒畅、惊愕”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引入新课。
1.读题。
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最想从文章中知道什么?2. 试着将课题中“、”换成恰当的词语,将课题连成一句话,再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留意预习时划出的生字新词。
2.小组合作学习,重点交流容易混肴的字音河南写的字形。
3.交流检查学习情况。
⑴出示会认的字。
黎凝兀瞬掠黎明凝神静气兀立一瞬间掠过①.指名认读。
强调“凝”的读音。
②.说会认字在文中出现的词,理解意思。
强调“凝神静气”“兀立”“掠过”的意思。
⑵出示会写的字。
①.指名认读。
强调“蒙”的读音。
“鼻”和“舒”的部首及字形。
“翅”的笔顺。
②.说会认字在文中出现的词,理解意思。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父亲、树林和鸟》课文原文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父亲、树林和鸟》课文原文
父亲、树林和鸟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童年时,一个春天的黎明,父亲带着我从滹沱(hū tuó)河岸的一片树林边走过。
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的树林,上上下下的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林子里有不少鸟。
”父亲喃喃着。
并没有看见一只飞鸟,并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我茫茫然地望着宁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父亲指着一棵树的一根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
我仔细找,没有找到动着的那几片叶子。
“还有鸟味。
”父亲轻声说,他生怕惊动了鸟。
我只闻到浓浓的苦味的草木气,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
“鸟也有气味?”
“有。
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黎明时,所有的鸟抖动着浑身的羽翎,要抖净露水和湿气。
每一个张开的喙(读huì鸟嘴)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
鸟要准备唱歌了。
”
父亲和我坐在树林边,鸟真的唱了起来。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父亲说。
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
过了几天,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
“为什么?”我惊愕地问。
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
部编(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2 父亲、树林和鸟 公开课课件

23 父亲、树林和鸟
四、请你从下面两组词语中,任选一组,写一段话。
父亲 童年
雾蒙蒙 露水 湿气 沉重
提示:第一组可以写回忆。第二组可 以写大雾的早晨。
了解 爱护
23 父亲、树林和鸟
小知识
为什么课文第十三、十四、十五自 然段只有前引号没有后引号。
一般来说,引号都是成对使用。但是,如 果连续几个自然段都是引用同一个人说的话, 那么,每个自然段开头都用一个前引号,而除 了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末尾用一个前引号,前面 自然段的末尾都不加引号。
23 父亲、树林和鸟
23 父亲、树林和鸟
修饰词语连用
多个修饰词语 连用,能增加语言 表达的丰富性,能 更好地呈现被描述 事物的形象。
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 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 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 子闻了又闻。
23 父亲、树林和鸟
小练笔 请你用这种手法,描写一下早晨的太阳吧。
就这样,我看见了通红的并 不刺眼的朝阳。
( ✖) ( ✔) (✖ ) ( ✖)
23 父亲、树林和鸟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只 )鸟 一( 棵 )树 一( 片 )叶子
一( 片)树林 一( 根)树枝 一( 群)鸟叫
23 父亲、树林和鸟
三、请你为鸟儿写一些保护鸟类的宣传标语吧。
鸟是害虫的天敌,鸟是人类的朋友。 保护鸟类,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 关爱野生动物,保护美好家园! 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
~~~~~
对鸟
了解
23 父亲、树林和鸟
啪
23 父亲、树林和鸟
小结: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知道“父亲” 对鸟很了解。 父亲通过看动静、闻气味,就知道林中 有不少鸟。 父亲知道鸟什么时候唱歌。 父亲还知道鸟什么时候最容易受到伤害。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父亲、树林和鸟》课后习题含答案

第22课《父亲、树林和鸟》课后习题含答案一、读拼音,写词语cháo zhe chì bǎnɡ bí zi()()()liè rén wù ménɡ ménɡ dǒu dònɡ()()()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雾蒙蒙的( ) 热腾腾的( ) 浓浓的( ) 快活的( )三、品味探究。
父亲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父亲怎么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鸟?四、重点段落品析。
过了几天,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为什么?”我惊愕地问。
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反义词快活()()容易()()黎明()()2.为什么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从文中找出答案画上“”。
3.为什么“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哪种理解更准确?请你选一选。
()①因为父亲带我去树林观鸟,不是去打猎,所以我很开心。
②父亲是个知鸟、爱鸟的人,不会破坏大自然,我很高兴,也体现了我是个爱鸟、爱大自然的人。
五、课题为“父亲、树林和鸟”,我们还可以怎样定课题?参考答案一、朝着翅膀鼻子猎人雾蒙蒙抖动二、树林羽毛味道时刻三、没有风叶子却在动,说明树上有动物。
鼻子闻到有鸟味,说明树上的动物是鸟,还很多。
四、1.近义词:快活—快乐反义词:烦恼近义词:容易—轻易反义词:困难近义词:黎明——清晨反义词:黎明-清晨-告诉。
2.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3. ②√五、略。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父亲、树林和鸟》(课堂PPT)

树林里有很多鸟
19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每一个张开的喙 都舒畅地呼吸着, 深深地呼吸着。
什么时刻?
鸟儿们在 做什么?
黎明
鸟真的唱了 起来。
鸟儿们要 干什么?
鸟要准备唱 歌了。
20
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 也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危险 为什么这时小 鸟也最容易被 猎人打中呢?
黎明时的鸟,翅膀 潮湿,飞起来沉重。
(2)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快乐)
(3)“为什么?”我惊愕地问。
(惊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4
22 父亲、树林和鸟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1
小河是鱼儿的家,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 的家。你喜欢鸟儿吗?跟我一起去课文看看文中父子 的对话吧!
2
会写的字
多音字
朝
cháo: 朝代 zhāo: 朝阳
朝见 朝气
蒙
ménɡ:启蒙 mēnɡ:蒙骗
měnɡ:蒙医
蒙蔽 蒙头转向 蒙古族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 中心句:总说父亲爱鸟的程度。
17
你从哪里感受 到了“父亲”很了 解鸟?仔细阅读文 段,找出答案吧!
18
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森林, 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看叶知鸟
闻鸟有味
看那里,没有风,叶 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
子为什么在动?
群,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21
重难点3 你从哪里感受到了“父亲”很爱护
鸟?仔细阅读文段,找出答案吧!
22
父亲 爱护鸟
我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像树一般兀立的 父亲。 “林子里有不少鸟。”父亲喃喃着。
《父亲树林和鸟》ppt优质版(共26张PPT)

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 ,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林子里有不少鸟。”父亲喃喃着。
上上下下 望了又望
闻了又闻
父亲观察得仔细、闻得
认真,同时也说明父亲
对树林和鸟非常熟悉和 了解。
“林子里有不少鸟。” 父亲喃喃着。
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父亲指着一棵树的一根树枝对我说:
生怕惊动了鸟
“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 ”
我仔细找,没有找到动着的那几片叶子。
“还有鸟味。 ”父亲轻声说,他生怕惊动鸟。
我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
“鸟也有气味?”
“有。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黎明时,所有的鸟都抖动着浑身的羽翎,要抖净露水和湿 气。”
一瞬间
生怕 惊动 气味 羽毛
清晨 捂住 腾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凝神 [ nínɡ shén ]
【风格】全词情理交融、虚实结合、深沉婉曲、境界幽远。
茫然 [ mánɡ rán ] 3)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面对环境破坏,生态危机的实际,人类逐步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4分)
B. 社会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指精神集中。 (2)掌握自救自护方法和一定的健康救护常识。
扰冥府、搅蟠桃会、大闹天官,向天庭的最高统治者挑战;③与如来斗法时,更是说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之言,表现出对神国权威的极大蔑视。
②:材料未体现认识具有反复性,②不符合题意。③④:材料强调,实践提出新问题、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探索、新研究,说明了时代和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要
22 父亲、树林和鸟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26父亲、树林和鸟板块:教学设计—课件我会问:1.父亲、树林和鸟三者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2.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3.他们一起构成了一个什么故事?父亲、树林和鸟——关系?故事?,当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和作家。
原名史承汉,因为上了两年小学连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对,总把“承”字写错,有一次牛汉考试时,写“承”字少写了一笔,因此没有得到第一名,所以父亲为他改名为史成汉(在他的作品《我的第一本书》中有提到)。
曾用笔名:谷风,远祖系蒙古族。
1923年10月生于山西定襄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
14岁之前一直在乡村,放牛、拾柴火、唱秧歌、练拳、摔跤、弄泥塑、吹笙、打群架,是村里最顽皮的孩子,浑身带着伤疤,一生未褪尽。
学习目标:1.我能通过实物、图片等资料理解概念和词语。
2.我能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生字。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读通课文。
特别要注意读好文中的长句子。
雾蒙蒙茫然凝神掠过浓浓的兀立舒畅黎明幽深喃喃茫然凝神静气兀立晃动翎羽舒畅瞬间惊愕掠过由衷焐幽深:[山水、树林、宫室、景物等]幽静而深远。
黎明: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
掠过:从上面飞过;闪过。
茫然:形容完全不知道的神态。
喃喃:不停地小声地说话。
凝神静气:使精神凝聚,使心气平和。
兀立:笔直挺立。
晃动:指来回摇动或上下摆动,特指反复地和急促地或波浪式地摇动。
焐:用热的东西接触凉的东西,使它变暖。
翎羽:鸟羽。
舒畅:指心情的舒展与畅快。
瞬间:一眨眼的工夫,转瞬之间。
惊愕:形容因吃惊而发愣。
由衷:发自内心的。
会认字:瞬凝兀黎掠拼音畅会写字:猎蒙鼻雾膀拼音指舒浓畅翅上下结构雾气烟雾厨房里飘出了很多呛人的烟雾。
雨部上下结构蒙蔽启蒙妈妈是我的启蒙老师。
艹部上中下结构鼻子小狗用鼻子闻了闻那块肉。
鼻部左右结构指导拇指做卡片时,我不小心把拇指划伤了。
扌部左右结构浓厚浓郁这盆花散发出浓郁的芳香。
氵部左右结构舒服舒适晚饭后,我躺在舒服的沙发上看漫画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亲、树林和鸟》教学反思
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题目就已经揭示了主题——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
简单的故事,简单的对话,简单的语言,却氤氲着令人心动的情感美——这种情感,正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对自然的敬畏,自然给予人的美好馈赠。
但这种情感美的传达,又不是通过这样一个故事本身来完成的;表现出情感美的,是语言文字,是细腻生动的语言文字。
“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还有父亲深情地介绍树林里的鸟的句子,都将读者带进了故事中,和“我”一起疑惑,和“父亲”一起发现、懂得和享受。
我是早自习才告诉学生今天要上这篇课文的,小朋友们在早自习自由读了这篇文章,课上我们又齐读了三次,文章中有许多难读的生字词,学生们初次接触难度不小。
在第一节课上,我花了二十分钟带领学生们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组词、积累四字词语。
课文中的生字组词对学生来说小菜一碟,但是个别词语意思的理解却有难度,如“幽深、兀立、惊愕、凝神静气”等。
教学环节:梳理主要内容
每当我问“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会比较茫然,这节课上,小涵飞快地举手说:讲了父亲和鸟。
小宇说:讲了父亲和我去看鸟。
小宣说:黎明时候,父亲和我去树林里看鸟的故事。
其他同学默不作声。
后来告诉他们要讲清主要内容,就要明白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大家才有所头绪。
重难点解析:你从哪些地方知道“父亲”很喜欢鸟?你从哪里感受到了“父亲”很了解鸟?
这两个问题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他们一下子就找到了许多相关句子,句子是找出来了,但对于句子里的含义有些却不明了。
如:“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
文中少有对树林和鸟的正面描写,都是通过父亲的一举一动来“暗示”的,这就更需要学生深入语言文字身处去探寻了。
而这,正是此文阅读学习的一个重要价值。
学生对于联系上下文这一方法还是不太熟练,问大家为什么这么说的时候,部分学生不知道要回到上文找答案,只是当我把问题分解了一步步问的时候才得出答案。
但知道了这个层面,对于“父亲此时也是最快活”的原因也就很容易明白了。
在文章的结尾:“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这句话学生也能脱口而出时因为父亲了解鸟,爱护鸟的原因。
课文的课后题第三题,说说加点词的理解,这道题目对学生来说难度很大,大部分学生说不出来其中的感受和原因。
但是对于文章的主旨却是很明白的,因此理解起来不算难,只是语言的组织能力相对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