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百科全书》

合集下载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村落的定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村落的定义

1. 村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在《我国大百科全书》中,村落被定义为一种特定的人居聚落形式,通常位于农村地区,由一定数量的农户组成,是农村社会的基本单位之一。

村落通常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特点,如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

2. 村落的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我国大百科全书》对村落的定义也涉及到其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

一般来说,村落的社会组织以家族、亲属关系为基础,形成了村落内部的社会结构和秩序。

村落的生活方式也通常以农耕为主,是农业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村落的经济活动和产业特点由于村落位于农村地区,通常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活动。

《我国大百科全书》指出,村落的经济活动以农业种植、畜牧业和渔业为主,同时也可能存在手工业和小规模的商业活动。

4. 村落的文化传统和习俗《我国大百科全书》对村落的定义还包括其文化传统和习俗。

村落通常具有自己的地方传统文化和习俗,如节日庙会、民俗活动、乡土戏剧等,这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在乡村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5. 村落的发展与变迁《我国大百科全书》对村落的定义还涉及到其发展与变迁。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村落的发展与变迁也日益受到关注。

一些村落因为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另一些村落也在保留传统社会形态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6. 结语通过《我国大百科全书》对村落的定义,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村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经济活动和产业特点、文化传统和习俗以及发展与变迁,从多个角度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村落这一特定的社会形态。

相信随着时代的变迁,村落所承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将会不断演变和丰富。

7. 村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深入探讨在《我国大百科全书》对村落的定义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村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村落通常位于乡村农业区域,其选址通常考虑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等因素。

村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直接影响着村落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
摘要:
1.《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社会学概述
2.社会学的定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3.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与学科分支
4.社会学在中国的重要贡献和影响
正文:
《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一部全面介绍中国各个领域知识的大型百科全书,其中社会学部分详细阐述了社会学的概念、发展历程、研究方法和重要贡献。

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对社会学进行介绍。

首先,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科学。

它旨在探讨人类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影响。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社会学被定义为研究个人与社会、社会群体、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制度和过程的科学。

其次,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 世纪初。

自那时以来,社会学在中国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从最初引进西方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到逐渐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发展出适应中国国情的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社会学在中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再者,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实证主义、诠释学、符号互动主义等。

同时,社会学还涵盖了许多学科分支,如社会心理学、社会人类学、社会统计学等。

这些方法和分支为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最后,社会学在中国的重要贡献和影响不可忽视。

社会学在中国的研究为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同时,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也丰富了国际社会学的理论体系,为全球社会学研究贡献了中国智慧。

一部惊心动魄的大抄袭之作——薛亮著《明清稀见小说汇考》“素材来源

一部惊心动魄的大抄袭之作——薛亮著《明清稀见小说汇考》“素材来源

一部惊心动魄的大抄袭之作——薛亮著《明清稀见小说汇考》“素材来源”索引余则鸣薛亮先生著《明清稀见小说汇考》(以下有时简称《汇考》)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1999年9月出版。

由于该书是一部有关小说文献之作,属工具书性质,所以笔者也购买了一本。

却说笔者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查阅刘世德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二版。

以下有时简称《百科全书》),有几次在阅完书中的某些辞条后,也顺便翻阅了《汇考》中的相同辞条,结果大吃一惊:后者与前者竟有着惊人的一致。

从两书的出版时间一眼就可看出是后者从前者抄袭来的。

由此笔者将《汇考》的所有70个辞条与《百科全书》的相同辞条进行了对勘,结果让人不寒而栗。

其中《汇考》有16个辞条明显系抄自刘辉先生为《百科全书》所撰辞条,有6个辞条也明显系抄自黄霖先生为《百科全书》所撰辞条。

按薛亮先生在《汇考》的《后记》中交代:“在此我还要感谢刘辉、黄霖先生,他们以无私的精神不仅把从国外带回的稀见小说复印件示我,而且随时交流他们研究的最新成果,所获教益匪浅。

本书有些篇什,正是在他们的帮助下写成的。

”原来,这22个辞条乃是薛先生与刘、黄二先生“学术交流”的结果,但如此“交流”,则不由人不纳罕。

更严重的是,经笔者查证,《汇考》还有33个辞条系大量抄袭自刘辉、黄霖先生之外的其他学者为《百科全书》所撰辞条,这又当作何解呢?另外,笔者在查阅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汇考》的《明之部》其十二《轮回醒世》(第43页)、其二十一《海陵佚史》(第65页),《清之部》其一《别有香》(第119页)、其四《百花魁》(第130页)、其五《笔梨园》(第132页)、其十九《哈密野史》(第162页)、其二十四《欢喜缘》(第178页),凡7个辞条与《百科全书》的相同辞条内容基本一致(依次见《百科全书》第333、145、16、8、13、143、186页)。

而《百科全书》的这7个辞条后面所署的撰者名字都是一个叫作“雪亮”的人。

什么是百科全书百科全书的介绍

什么是百科全书百科全书的介绍

什么是百科全书百科全书的介绍百科全书是概要记述人类一切知识门类或某一知识门类的工具书。

那么你对百科全书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百科全书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百科全书的介绍百科全书在规模和内容上均超过其他类型的工具书。

百科全书的主要作用是供人们查检必要的知识和事实资料,其完备性在于它几乎包容了各种工具书的成分,囊括了各方面的知识。

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

百科全书是知识的总汇,是一切知识门类广泛的概述性著作。

是否有一部优秀的综合性的百科全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百科全书的品种类型综合性书综合性百科全书选收各时代已有的各门类知识。

前期多采取分类编排法,而分类体系则依编纂者而不同。

16~17世纪受词典编纂法影响,出现按字母顺序编排的百科全书,德国的《布罗克豪斯百科全书》和《大英百科全书》是综合性百科全书两种格局的代表,前者始终严守一种将知识整体分解为十分狭小的条目的体制;后者新版的「便捷参见索引」(简编)也带有某些布罗克豪斯型的因素,但全书以大条目的「详编」为主体。

专业性书专业性百科全书出现于18世纪,著名的专业性百科全书在化学方面有乌尔曼(Fritz Ullmann)的《应用化学百科全书》(1914~1923),基尔克·欧特玛(Kirk-Othmer)的《化学工艺百科全书》(1947~1956);在音乐方面有德拉劳伦斯(Lionel de La Laurencie)等人编的大型《音乐百科全书或音乐学校词典》(1913~1931),科贝特(Walter Willson Cobbett)编的《室内乐百科全书》(1929~1930);在哲学方面有《哲学百科全书》(1967);建筑艺术方面有《世界艺术百科全书》(1959~1968);宗教方面有《教会知识百科全书》(1907),《伊斯兰教百科全书》(1960)和《犹太百科全书》(1971~1972);文学方面有《卡斯尔文学百科全书》(Cassell's Encyclopaedia of Literature,1953);物理学方面有休利斯(James Thewlis)主编的《物理学百科词典》(1961~1964);医学方面有《英国医疗百科全书》(1936~1939)。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的亮点、特点及发展切入点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的亮点、特点及发展切入点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的亮点、特点及发展切入点范紫云
【期刊名称】《传媒》
【年(卷),期】2024()7
【摘要】截至2022年年底,《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这一新时代国家重大出版工程主体建设基本完成。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内容丰富、承载量大,传播迅速、实时更新快,纸网同步互动、优势互补,使读者可以第一时间获得最新的相关知识。

随着它的出版上线,我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出版进入“后三版”时代。

如何守正创新,推动中国大百科事业再上新台阶,是新时代赋予大百科人的必答题。

就当下来看,笔者认为运维应用、资金来源、人才队伍、内容开发等将是“后三版”时代面临的四大难题,需要下功夫、花气力予以探讨解决。

【总页数】3页(P75-77)
【作者】范紫云
【作者单位】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提高纺纱市场竞争力重要举措:发展“精、特、新”纱线——2017年中国国际纺织纱线(春夏)展呈现3个特点6个亮点
2.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兼同《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商榷
3.试论《中图法》第三版中医药类目
修改特点及今后发展趋势4.新时代中国百科全书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以《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建设为例5.信息咨询业首都经济发展新亮点——北京信息咨询业发展现状与特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当代中国政治制参考书目

当代中国政治制参考书目

《当代中国(zhōnɡ ɡuó)政治制度》课参考文献目录主要(zhǔyào)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xuǎnjí)》1-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列宁选集(liè nínɡ xuǎn jí)》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毛泽东选集(xuǎnjí)》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2年版。

6.陈至立主编:《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徐育苗主编:《毛泽东政治学说》,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徐育苗等著:《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9.徐育苗主编:《中外政治制度比较丛书》,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0.徐育苗主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1.都淦主编:《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制度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2.徐勇著:《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13.张立荣著:《论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浦兴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版。

15.朱光磊著:《当代中国政府过程》,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6.谢庆奎主编:《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7.魏娜吴爱明著:《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8.杨光斌著:《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dǎo lùn)》,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9.徐勇、吴毅主编:《乡土(xiāngtǔ)中国的民主选择——农村村民(cūn mín)委员会选举研究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现代汉语》参考书目

《现代汉语》参考书目

导论胡裕树《现代汉语》(增订二版)绪论部分,上海教育出版社。

徐通锵、叶蜚声《语言学纲要》导言、第一章、第二章,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哈特曼、斯托克《语言与语言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辞海·语言文字》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78年李建国《汉语规范史略》语文出版社,2000年3月第二章语音罗常培、王均编著《普通语音学纲要》,商务印书馆,1981年12月版。

曹剑芬《现代语音基础知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董少文编《语音常识》修改版,文化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邢公畹《现代汉语》(语音部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李乐毅《汉语拼音用处多》,语文出版社,2000年7月刘红梅、武传涛《实用汉语语音》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刘焕阳主编《语言文字通用教程》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周殿福《声母和韵母》,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3月黎锦熙《中华新韵》丁声树编著《古今字音对照手册》,中华书局1981年徐世荣《普通话语音知识》,文字改革出版社,1980年唐作藩《音韵学教程》第三章第七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李振麟《发音基础知识》,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鲁允中《普通话的轻声和儿化》,商务印书馆1995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普通话语音研究班编著《普通话轻声词汇编》,商务印书馆1964年刘照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年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吴天惠《普通话音位》,湖北教育出版社1985年王振昆、谢文庆《语言学教程》(第三章语音和音位学)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张颂《朗诵学》(修订本),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高兰编《诗的朗诵和朗诵的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年吴洁敏、朱宏达《汉语节律学》,语文出版社2001年李建国《汉语规范化史略》,语文出版社2000年罗常培、吕叔湘《现代汉语规范问题》,载《中国语文》1955年12月普通话审音委员会编《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文字改革出版社1986年吕永修、赖兴华编著《现代汉语异读词词典》,兵器工业出版社1990年滕吉海、张发明主编《语音文字基本功训练手册》,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二章文字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参考资料》中册第三部分“文字”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高更生主编《现代汉语资料分题选编》文字部分梁东汉《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59年《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统一汉字部首表》《简化字总表》王均主编《当代中国的文字改革》,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年周有光《汉字改革概论》,文字改革出版社仲哲明《加强社会用字管理,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载《语文建设》1990年5期《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第三章词汇符淮青著《现代汉语词汇》,北京大学出版社王勤、武占坤著《现代汉语词汇》(修订本)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14——19页,商务印书馆1979年吕叔湘《说“自由”和“粘着”》,载《汉语语法论文集》370页张志公《谈汉语的语素》,载《语文教学研究》1981年4期尹斌庸《汉语语素的定量研究》,载《中国语文》1984年5期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增订本词汇部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邢福义主编《现代汉语》词汇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贾彦德《语义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徐烈炯《语义学》,语文出版社1990年贾彦德《汉语语义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石安石、詹人凤《语言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岑运强主编《语言学基础原理》第五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詹人凤《现代汉语语义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张志毅《词汇语义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孙维张《汉语熟语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符怀青《现代汉语词汇》第七——第八章,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王德春《词汇学研究》50——111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张世禄《普通话词汇》,新知识出版社1957年张志毅《词汇语义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孙常叙《汉语词汇》第四至第五章,吉林人民出版社1956年周定一《词汇的新陈代谢》,见《现代汉语参考资料》中册316——322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王勤、武占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第八至第九章,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四章语法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89年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4年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1985年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龚千炎《中国语法学史稿》,语文出版社1987年张拱贵《中学教学语法系统阐要》,语文出版社1986年胡明扬《语法和语法体系》,出自张志公主编《教学语法丛书》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二·单位”,商务印书馆1989年朱德熙《语法讲义》(第一章“语法单位”)商务印书馆1984年高更生《汉语语法专题研究》“壹·语法与语法学”山东教育出版社张志公《汉语语法的特点和学习》(《汉语知识讲话》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汉语的词类问题》(一)(二),中华书局1955、1956年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第四章第二节,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1962年吕叔湘《关于汉语词类的一些原则性问题》,载《中国语文》1954年第9、10期王力《关于汉语有无词类的问题》,载《北大学报》1995年2期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词的分类(下)”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吕香云《现代汉语语法学方法》“第六章·虚词分析方法”,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邢福义《词类辩难》,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何伟渔《语法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1994年11期张斌主编,张宜生著《现代汉语虚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胡裕树、范晓主编《动词研究综述》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6年高更生、王红旗《汉语教学语法研究》,语文出版社1996年张斌主编,齐沪扬著《现代汉语短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吕叔湘《歧义举例》,载《中国语文》1984年5期朱德熙《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载《中国语文》1990年2期陆俭明《九十年代的汉语语法研究》张撝之《句子和句子成分》,(汉语知识讲话丛书)上海教育出版社黄伯荣《十二年来汉语析句法的发展变化》,《语文建设》1990年6期龚千炎《析句法》,人民教育出版社秦礼君主编《现代汉语语法专题》,海洋出版社1990年《汉语析句方法讨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陈建民《现代汉语句型论》,语文出版社1986年李临定《现代汉语句型》,商务印书馆1986年胡裕树《现代汉语·语法》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吴竞存、侯学超《现代汉语句法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殷志平《连动式研究述评》,在《中国语文天地》1989年2期邵敬敏《把字句研究纵横观》,载《语文导报》1987年7期王还《“把”字句和“被”字句》,上海教育出版社吕叔湘等《语法修辞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52年龚千炎等《发展链:语言规范的本质》,载《语文建设》1991年5期吕冀平《语文规范化40年》,载《语文建设》1990年4期黄成稳《复句》,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王大新《汉语复句研究的沿革》,载《学术交流》1989年3期黎锦熙、刘世儒《联合词组和联合复句》(汉语知识讲话丛书)邢福义《复句与关联词语》,黑龙江出版社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语文建设》1996年9期第五章语用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63年倪宝元《大学修辞》,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李金苓《修辞新论》第一章,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西槇光正《语境研究论文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王建华、周明强、盛爱萍《现代汉语语境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倪宝元《词汇的锤炼》,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石云孙《句式的选择》吴士文《修辞讲话》,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吕叔湘等《语法修辞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52年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修辞部分王希杰《修辞学通论》辞格部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王德春《大学修辞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周明强《现代汉语实用语境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吴士文《修辞格论析》,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唐松波、黄建霖《汉语修辞格大辞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年濮侃《辞格比较》,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谭永祥《修辞新格》,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宗廷虎、李金苓《修辞新论》语言风格部分,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华东修辞学会主编《语体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王德春《语体略论》,福建教育出版社1987年李白写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看月亮,必须得抬头看,不然你看见的月只是水中月,而思故乡,必须得低头,看着脚下的土地,土地连结深情,传递的思念感应才会自然。

《中国饮食文化百科全书》启动会在京召开

《中国饮食文化百科全书》启动会在京召开

《中国饮食文化百科全书》启动会在京召开作者:来源:《餐饮世界》2020年第08期8月18日上午,《中國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中国饮食文化”专题暨《中国饮食文化百科全书》编撰启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召开。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总主编杨牧之,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会长杨柳,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刘国辉,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邢颖、监事会主席武力,以及70余位饮食文化专家学者、烹饪大师、十余所高等院校以及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行业协会领导参加会议。

会议由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秘书长尚哈玲主持。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主编杨牧之在讲话中指出,编撰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是党中央、国务院一项重大的文化战略决策。

今天的会议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召开,是一次全国会议,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动员全国的力量编撰《中国饮食文化百科全书》,相信能够很好地完成编撰工作。

杨柳会长指出,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重要指示精神,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饮食文化和尊重劳动、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积极倡导“文明就餐、杜绝浪费”的用餐文化,并将重要指示精神贯穿到《中国饮食文化百科全书》的编撰工作之中。

她指出,《中国饮食文化百科全书》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对讲述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传播中国声音,提升中国文化形象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杨柳会长要求编撰团队要全面了解《中国饮食文化大百科全书》背景和意义,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强烈责任感、使命感,凝心聚力、开拓创新,科学有序地推进各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编撰任务。

刘国辉社长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撰是一项国家基础性文化工程,党中央高度重视、寄予厚望。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新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编撰出版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希望同志们坚持正确方向,坚定文化自信,强化精品意识,注重社会效益,统筹推进纸质版、网络版及外文版的编撰工作,努力将新版《中国大百科全书》打造成一个有中国特色、有国际影响力的权威知识宝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下简称《全书》)73卷(外加索引1卷)是我国第一部包罗古今中外知识,同时突出中国内容的现代综合性百科全书。

它的编纂继承了我国悠久的百科类书的有益传统,吸收了外国现代百科全书的编纂经验,并有所创造,有所发挥,在世界百科全书之林中自树一帜,独具中国之特色。

它的出版是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繁荣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

“盛世修典”,《全书》是在邓小平同志支持下,胡乔木同志提出编撰的建议。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先后批准国家出版局、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联署的关于出版《全书》的报告,随后成立了以胡乔木同志为主任的总编委会和姜椿芳同志为总编辑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和上海分社。

《全书》共收77 859个条目,12 568万字,并附有5万幅图片,参加编撰的专家学者共20 672人,册叶浩瀚、内容宏富。

它阐述的基本知识和提供的翔实资料,其广度、深度和容量使它成为相当完整的知识系统。

它覆盖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文化教育、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66个学科或知识领域。

《全书》在介绍国内外科学成果中突破“西方中心论”的框框,适当侧重中国,有关第三世界的知识也占相当的比例。

《全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有两个世界第一:
第一,由国家最高当局出面,动员全国学术界,这在世界百科全书编纂史上绝无仅有。

第二,两万余名专家学者精神振奋地云集在中国大百科的旗帜下,阵容之强大,堪称世界百科编纂史上又一个第一。

目录:1《哲学》2《宗教》3《考古学》4《中国历史》5《外国历史》6《中国文学》7《外国文学》8《语言·文字》9《戏剧》10《电影》11《美术》12《音乐·舞蹈》13《戏曲·曲艺》14《经济学》15《财政·税收·金融·价格》16《政治学》17《法学》18《民族》19《社会学》20《军事》21《教育》22《体育》23《新闻·出版》24《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25《文物·博物馆》26《中国地理》27《世界地理》28《数学》29《物理学》30《力学》31《化学》32《生物学》33《农业》34《现代医学》35《中国传统医学》36《天文学》37
《地质学》38《地理学》39《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40《心理学》41《机械工程》42《电工》43《电子学与计算机》44《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45《化工》46《水利》47《矿冶》48《交通》49《环境科学》50《航空·航天》51《轻工》52《纺织》53《建筑·园林·城市规划》54《土木工程》55《固体地球物理学·测绘学·空间科学》安装说明:
这是提供者三年前所买的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
4CD1.1光盘版(光盘版同样为73卷,因为目录中有几个合卷,所以只显示了55卷。

)共计
1.59G的版本。

因发现在检索目录时,需要重复插入不同的光盘,有点烦人。

因此修改了ENCY文件,将所有内容复制到同一个文件夹中安装后,可实现无光盘运行,大大方便了需要经常查找资料的人!
安装时,只需要把压缩文件解压到准备安装的目录文件夹中(比如C:
\programfiles\中国大百科全书\),直接在解压后的文件夹中双击SETUP图标,将安装目标文件夹选择为刚才解压的目录(比如前面提到的C:
\program files\中国大百科全书\),即大功告成!
安装完全成后,打开“开始-程序-《中国大百科全书》光盘-《中国大百科全书》光盘(
1.1版)”图标,直接选择卷目,所有55个卷目都在里面了,再也不用频繁的换光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