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村落的定义

1. 村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在《我国大百科全书》中,村落被定义为一种特定的人居聚落形式,通常位于农村地区,由一定数量的农户组成,是农村社会的基本单位之一。
村落通常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特点,如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
2. 村落的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我国大百科全书》对村落的定义也涉及到其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
一般来说,村落的社会组织以家族、亲属关系为基础,形成了村落内部的社会结构和秩序。
村落的生活方式也通常以农耕为主,是农业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村落的经济活动和产业特点由于村落位于农村地区,通常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活动。
《我国大百科全书》指出,村落的经济活动以农业种植、畜牧业和渔业为主,同时也可能存在手工业和小规模的商业活动。
4. 村落的文化传统和习俗《我国大百科全书》对村落的定义还包括其文化传统和习俗。
村落通常具有自己的地方传统文化和习俗,如节日庙会、民俗活动、乡土戏剧等,这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在乡村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5. 村落的发展与变迁《我国大百科全书》对村落的定义还涉及到其发展与变迁。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村落的发展与变迁也日益受到关注。
一些村落因为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另一些村落也在保留传统社会形态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6. 结语通过《我国大百科全书》对村落的定义,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村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经济活动和产业特点、文化传统和习俗以及发展与变迁,从多个角度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村落这一特定的社会形态。
相信随着时代的变迁,村落所承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将会不断演变和丰富。
7. 村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深入探讨在《我国大百科全书》对村落的定义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村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村落通常位于乡村农业区域,其选址通常考虑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等因素。
村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直接影响着村落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
摘要:
1.《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社会学概述
2.社会学的定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3.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与学科分支
4.社会学在中国的重要贡献和影响
正文:
《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一部全面介绍中国各个领域知识的大型百科全书,其中社会学部分详细阐述了社会学的概念、发展历程、研究方法和重要贡献。
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对社会学进行介绍。
首先,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科学。
它旨在探讨人类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影响。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社会学被定义为研究个人与社会、社会群体、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制度和过程的科学。
其次,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 世纪初。
自那时以来,社会学在中国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从最初引进西方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到逐渐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发展出适应中国国情的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社会学在中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再者,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实证主义、诠释学、符号互动主义等。
同时,社会学还涵盖了许多学科分支,如社会心理学、社会人类学、社会统计学等。
这些方法和分支为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最后,社会学在中国的重要贡献和影响不可忽视。
社会学在中国的研究为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同时,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也丰富了国际社会学的理论体系,为全球社会学研究贡献了中国智慧。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第一批条目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第一批条目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是中国知识出版社于1998年开始编辑编纂的一部辞书,是中国最权威的百科全书之一。
该百科全书收录了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知识。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的第一批条目是在1999年出版的,这批条目共涉及了各个学科领域的内容,包括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
这些条目不仅详细地介绍了各个领域的基本概念和知识,还提供了相关的专业领域知识和发展动态的最新信息。
在历史学领域,第三版第一批条目收录了中国历史的概述、各个历史时期的详细介绍、古代帝王、历史事件等内容。
通过这些条目,读者可以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历史事件的背景、进程和影响。
在地理学领域,第三版第一批条目收录了中国各个地区的概况、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等内容。
这些条目详细介绍了中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为读者提供了全面了解中国地理的资料和信息。
在自然科学领域,第三版第一批条目涵盖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多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专业领域的最新进展。
这些条目讲解了科学原理和实验结果,并介绍了各个领域的科学家和研究成果。
在社会科学领域,第三版第一批条目收录了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条目内容涵盖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社会科学领域的资料和信息。
除了这些主要领域的条目,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的第一批条目还包括经典著作、艺术作品、文学作品、学术学派等内容。
这些条目为读者提供了更全面的知识学习和资料查询的功能。
总之,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的第一批条目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信息。
它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知识学习和查询的工具,是广大读者获取各个领域知识的重要参考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索引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索引一、简介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中国迄今为止最权威、最全面的一部百科全书,涵盖了中国社会、文化、历史、科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
总索引是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核心内容之一,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检索工具。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介绍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索引的特点和功能。
二、总索引的特点1. 全面性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索引涵盖了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所有条目。
无论是自然科学、人文社科还是经济管理等领域,读者都可以通过总索引找到对应的内容。
总索引的编写工作对于确保百科全书的全面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2. 精细划分总索引将百科全书中的条目进行了精细划分,使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快速找到所需信息。
例如,总索引将人类学分为民族学、考古学、语言学等相关条目,方便读者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检索。
3. 多级索引总索引采用多级索引的方式组织信息,使读者可以根据需求从宏观到微观地查找内容。
多级索引包括大类索引、学科索引、主题索引等,覆盖了从个别学科到广泛的知识领域。
4. 配套工具为了方便读者使用总索引,中国大百科全书还提供了相关查询工具。
读者可以通过电子版总索引进行全文检索,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排序、筛选等操作。
总索引的配套工具有效提高了读者的检索效率。
三、总索引的功能1. 知识检索总索引作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索引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帮助读者检索相关知识。
读者可以通过总索引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或主题的相关内容,从而获取所需的知识。
例如,读者可以通过总索引搜索“古代中国历史”来了解有关古代中国的历史事件、人物等知识。
2. 学科导引总索引还可以作为学科导引的工具,帮助读者了解各个学科的范畴和内容。
通过浏览总索引,读者可以明确学科的大致划分和细分领域,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科的内涵和发展。
3. 综合研究总索引不仅可用于检索单一主题的知识,还可以用于综合研究。
通过查阅总索引,读者可以找到相关学科和主题的交叉点,进而进行跨学科研究。
这对于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深入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介绍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介绍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内,每一件文物都展现了博大精深、博
大精湛的中国文明。
展览设计上,则采用了现代化的手段,配备了先进的
照明、空调和安全防范系统,让参观者在更好的环境下,欣赏文物的精美
设计,领略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之美。
除此之外,博物馆还拥有一流的展览设备和展览管理系统,具有较强
的信息化管理能力。
参观者可以通过多媒体讲解和互动式展厅,深入了解
文物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价值。
此外,该馆还定期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学
术活动、主题展览、文化交流等活动,不仅为学术研究提供了资料和平台,还为公众提供了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窗口。
总之,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是一家较为权威、专业、具有文化
涵养和人文底蕴的博物馆,深深吸引着世界各地爱好文化和文物的人们前
来参观,是中国文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大百科全书故事

中国大百科全书故事中国大百科全书,那可是一座知识的大宝库,里面藏着数不清的故事呢。
我记得有一回,我对历史上的朝代更替特别感兴趣。
我就一头扎进了中国大百科全书里找答案。
那感觉就像是在一个巨大的古玩店里寻宝。
我先翻到了夏朝的部分,夏朝啊,那可是咱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
看着那些文字描述,就仿佛看到了古老的部落首领带着族人在黄河边耕种、狩猎。
他们穿着简单的粗布衣裳,用着最原始的工具,一点点建立起自己的家园。
这就像我们小时候在沙堆里用小铲子、小桶搭建城堡一样,充满了希望和憧憬。
再看春秋战国时期,那真是个英雄辈出、百家争鸣的时代。
诸侯们就像一群争着要当班长的孩子,都想让自己的地盘最大,自己的国家最强。
诸子百家呢,就像一群各有绝技的武林高手,儒家在那讲仁义道德,就像一个温和的长者,苦口婆心地告诉大家要守规矩、懂礼貌;法家可就严厉多了,像是一个严厉的教官,拿着戒尺说要依法治国,谁不听话就打谁的手心;道家就潇洒了,像个隐士,告诉人们要顺应自然,不要太强求。
我在百科全书里看着这些描述,感觉就像是在看一场精彩绝伦的武林大会,每个门派都有自己的精彩之处。
说到唐朝,那可是咱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
我在百科全书里看到关于唐朝的记载,就像走进了一个盛大的集市。
长安城里,大街小巷都是热闹非凡的景象。
外国的使者、商人、学者都来到这里。
唐诗就像这个集市里最美的歌声。
李白的诗像那自由奔放的骏马,“飞流直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气势,就像骏马奔腾在辽阔的草原上。
杜甫的诗就像一个忧国忧民的老中医,他把社会的病症都看在眼里,写在诗里,希望能给这个国家开个良方。
还有那神秘的敦煌文化,在中国大百科全书里也有详细的描述。
敦煌壁画就像一本巨大的、彩色的故事书。
那些飞天仙女的画像,好像随时都会从墙上飞下来,带着你飞到那遥远的古代。
那些佛像,庄严肃穆,让人看了就心生敬畏。
我每次看百科全书里关于敦煌的内容,就感觉自己像一个探险家,走进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洞窟,每一幅画都是一个待解的谜题。
中国大百科全书1名词解释(戏剧概论)

中国⼤百科全书1名词解释(戏剧概论)中国⼤百科全书(戏剧卷)名词解释(戏剧概论)1.戏剧动作:戏剧艺术基本⼿段。
在表演艺术中,⼜称舞台动作。
2.戏剧情境:戏剧作品的构成要素之⼀,戏剧中⽤以表现主题的情节及情况。
3.戏剧冲突:表现⼈与⼈之间⽭盾关系和⼈的内⼼⽭盾的特殊艺术形式。
4.戏剧性:戏剧的特性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主要指在假定情境中⼈物⼼理的直观外观。
从⼴义⾓度讲,它是美学的⼀般范畴。
5.假定性:在戏剧艺术中,则指戏剧艺术形象与它所反映的⽣活⾃然形态不相符的审美原理,即艺术家根据认识原则与审美原则对⽣活的⾃然形态所作的程度不同的变形和改造。
艺术形象决不是⽣活⾃然形态的机械复制,艺术并不要求把它的作品当做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说,假定性乃是所有艺术固有的本性。
6.戏剧风格:由戏剧家的创作个性所表现出来的戏剧作品的艺术特⾊。
戏剧风格的形式和显现,是戏剧家和戏剧作品趋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7.戏剧流派:戏剧风格群体化现象。
通常以⼀两个风格鲜明的戏剧家为标帜,⼀群风格相近的戏剧家⾃觉地以组织形式进⾏艺术性、学术性聚合,或者由于受某⼀历史时期社会风尚和艺术风尚影响,⾃觉不⾃觉地表现出共同的创作倾向,互相呼应,从⽽构成有社会影响的戏剧流派。
戏剧流派⼤多产⽣于戏剧思想⽐较⾃由,戏剧事业⽐较繁荣的时期。
8.现实主义戏剧:戏剧主要流派之⼀。
它强调在舞台上客观地、精细地再现⽣活,塑造典型环境的典型⼈物。
9.浪漫主义戏剧:戏剧主要流派之⼀。
作为特定的历史现象,它是19世纪前期在欧洲(主要在法、德、英等国)兴起的戏剧流派。
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表现,但有3条基本特征⼤致相同:(1)从产⽣背景来看,它坚决反对、冲破⼀切古典主义的既定规则,作为⼀种公然反叛的⼒量⽽崛起的;(2)从创作思想来看,它崇尚主观,强调艺术家的激情、想象与灵感,既⽆视艺术艺术程式的束缚,也不受⽣活真实的局限:(3)从艺术形式上看,它常⽤强烈的对⽐和夸张,使舞台上⾊彩斑斓,⾃由多变,充满机巧和突转,处处出奇制胜。
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

定期审核 2
定期检查资源质量, 剔除过时或无效内容。
协作更新 3
鼓励专家学者参与, 共同维护数据库内容。
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采取了多重机制确保资源的持续更新和优化。首先是通过实时收集新资源, 保持内容的时效性。其次定期由专业 团队对资源质量进行全面审核, 剔除过时或无效的内容。同时也鼓励专家学者参与协作更新, 共同维护数据库的最新动态与权威性。
跨学科知识融合
随着知识的快速发展,数据库将加强不同领域知识的关联和整合,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跨学科视角的内容呈现,将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激发创新思维。
多媒体内容扩展
未来数据库将进一步丰富内容形式,除了文字资源,还将包括更多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直观生动的多媒体展示,将大大提升用户的浏览体验和知识获取效率。
数据全程加密
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均采用业界领先 的加密算法,防止信息泄露。同时定期检查 加密措施的有效性,确保数据安全性能始终 达到最高标准。
灾备体系完善
数据库采用多地备份机制,确保即使发生自 然灾害或系统故障,关键数据也能快速恢复, 最大程度减少服务中断。灾备系统定期演 练,确保实时有效。
学术价值分析
专业性
数据库汇集了众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撰写的权威性内容,确保了信息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便利性
数据库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检索方式,让用户能快速找到所需的知识信息。
数据库发展历程
1980年代 1
最初建立
1990年代 2
内容不断充实
2000年代 3
系统功能逐步完善
2010年至今 4
全面数字化转型 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从1980年代开始建立,到1990年代内容不断丰富,再到2000年代系统功能日趋完善,最后在2010 年以来实现全面数字化转型。在每个阶段,这个庞大的知识库都在不断完善和升级,以适应时代需求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大百科全书(硬盘完整版)】【
1."59G】
【内容简介】
《中国大百科全书》(下简称《全书》)73卷(外加索引1卷)是我国第一部包罗古今中外知识,同时突出中国内容的现代综合性百科全书。
它的编纂继承了我国悠久的百科类书的有益传统,吸收了外国现代百科全书的编纂经验,并有所创造,有所发挥,在世界百科全书之林中自树一帜,独具中国之特色。
它的出版是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繁荣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
“盛世修典”,《全书》是在邓小平同志支持下,胡乔木同志提出编撰的建议。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先后批准国家出版局、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联署的关于出版《全书》的报告,随后成立了以胡乔木同志为主任的总编委会和姜椿芳同志为总编辑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和上海分社。
《全书》共收77859个条目,12568万字,并附有5万幅图片,参加编撰的专家学者共20672人,册叶浩瀚、内容宏富。
它阐述的基本知识和提供的翔实资料,其广度、深度和容量使它成为相当完整的知识系统。
它覆盖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文化教育、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66个学科或知识领域。
《全书》在介绍国内外科学成果中突破“西方中心论”的框框,适当侧重中国,有关第三世界的知识也占相当的比例。
《全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有两个世界第一:第一,由国家最高当局出面,动员全国学术界,这在世界百科全书编纂史上绝无仅有。
第二,两万余名专家学者精神振奋地云集在中国大百科的旗帜下,阵容之强大,堪称世界百科编纂史上又一个
第一。
"
目录:
1《哲学》
2《宗教》
3《考古学》
4《中国历史》
5《外国历史》
6《中国文学》
7《外国文学》
8《语言•文字》
9《戏剧》
10《电影》
11《美术》
12《音乐•舞蹈》
13《戏曲•曲艺》
14《经济学》
15《财政•税收•金融•价格》16《政治学》
17《法学》
18《民族》
19《社会学》
20《军事》
21《教育》
22《体育》
23《新闻•出版》
24《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
25《文物•博物馆》
26《中国地理》
27《世界地理》
28《数学》
29《物理学》
30《力学》
31《化学》
32《生物学》
33《农业》
34《现代医学》
35《中国传统医学》
36《天文学》
37《地质学》
38《地理学》
39《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40《心理学》
41《机械工程》
42《电工》
43《电子学与计算机》
44《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
45《化工》
46《水利》
47《矿冶》
48《交通》
49《环境科学》
50《航空•航天》
51《轻工》
52《纺织》
53《建筑•园林•城市规划》
54《土木工程》
55《固体地球物理学•测绘学•空间科学》
****************************************************************
重要说明:
这是我两年前买的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4CD
1."1光盘版(光盘版同样为73卷,因为目录中有几个合卷,所以只显示了55卷。
)共计
1."7G的版本。
后来发现在检索目录时,要重复插入不同的光盘,十分烦人。
我自己修改了ENCY文件,将所有内容复制到一个文件夹之中安装后,实现了无光盘运行,大大方便了我这种需要时常查找资料的人!
安装时,只需要将压缩文件解压到准备安装的目录文件夹中(比如C:
\programfiles\中国大百科全书\),直接在解压后的文件夹中双击SETUP图标,将安装目标文件夹选择为刚才解压的目录(比如前面提到的C:
\program files\中国大百科全书\),即大功告成!
安装后阅读时,直接点击“卷目”,所有54个大卷就都在上面了,需要查找阅读某卷,直接点击就可以了!再也不用像市面上的24CD和4CD版本,查阅某个卷目,就需要频繁的插入该卷目的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