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 体格检查 实验
《诊断学基础》中体格检查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教 的 相关 内 容 。教 师要 一 面指 导学 生 的操 作 , 面不 断地 向学 一
1 实验 教学 目的 明确 化 . 2
体 格 检 查 作 为诊 断 学 基础 教 学 的
生 提 出 一些 相 关 问题 ,了解 学 生 对所 学 知 识 和 技 能 的掌 握 情 况 。 对难 点 和 重 点操 作 内 容 , 反 复 练 习 , 导 学 生掌 握 操 作 要 指 的正 确方 法 和 要 领 。要 循序 渐 进 、 由浅 入深 、 由简 到繁 稳 步 前 进 。在实 验 中 , 人人 都 是 医生 、 是患 者 , 实验 过 程成 为双 向和 使
重要 组 成 部分 , 学 生学 习和 掌握 的关 键 。而 体格 检 查操 作 具 是
有 很 强 的技 艺 性 ,一 个 训 练有 素 的 医生 在 对 患者 进 行 体 格 检
,
查 时 , 作协 调 、 作 规 范 , 不 使 患者 感 到 不 适 , 能 迅 速 捕 动 操 既 又 捉 到 患者 身 上存 在 的一 些 阳性 体 征 。相 反 ,一个 不 熟 练 的 医 生 , 往几 经 反复 均 一 无 所 获 , 会 使 患 者 感 到 不适 、 虑甚 往 还 焦
预 习 自学 实 验 操 作 部 分 , 论 联 系 实 际 , 理 先思 后 做 , 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了 既 所 学 的 理论 知 识 ,又 对 实验 操 作 部分 起一 个 促 学 的 作用 。此
外, 自学 可 使 学 生 养成 独立 、 动 、 复 思 考 和 探 索 的 良好 学 主 反
习习 惯 。
第 l 6卷 第 5期 20 0 9年 9月
井 冈 山 医 专 学 报
J U NA F I G NGS N ME C oL EG O R L O JNG A HA DIAL C L E
诊断学基础必过关键要素

诊断学基础必过关键要素引言诊断学是医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学科,它为医生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来确定疾病的种类和原因。
要掌握诊断学基础,有几个关键要素是必须要过关的。
1. 病史采集病史采集是诊断学的基础。
医生通过与患者交谈,收集到详细的病史信息,包括疾病的起始时间、症状的描述、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等。
通过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医生可以初步推断可能的疾病,并指导后续的检查和诊断。
2.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通过观察、触摸、听诊等手段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
医生通过仔细检查患者的各个器官和系统,寻找异常的体征,从而获得更多的诊断线索。
体格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进一步缩小诊断范围,提高诊断准确性。
3.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诊断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液、尿液、组织等样本,医生可以获得更为客观的数据,辅助诊断和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常规、生化指标、影像学等。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史选择合适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并正确解读结果。
4.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通过使用X光、CT、MRI等技术,对患者的身体进行可视化检查。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内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信息,帮助医生发现病变部位,进一步明确诊断。
医生需要熟悉不同影像学检查的适应症和解读方法,在必要时选择合适的检查手段。
5. 诊断推理诊断推理是医生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信息,进行逻辑推断,得出最可能的诊断结果。
医生需要将各项检查结果综合考虑,排除其他可能性,形成合理的诊断。
诊断推理需要医生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良好的推理思维能力。
结论诊断学基础必过关键要素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诊断推理。
掌握这些要素,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疾病,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
努力学习和实践这些基本技能,是每个医学生和医生必经的关键过程。
诊断学中体格检查实验教学过程探讨

诊断学中体格检查实验教学过程探讨【摘要】本文通过诊断学中体格检查实践教学过程的三个组成部分,课前准备、课堂教学级课后总结,提出了本人的改进设想与做法。
对体格检查实验教学过程改革做出了的大胆探索与实践,已经在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改善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为整个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医学高专;诊断学;体格检查;教学过程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60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608-01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它是连接医学基础课程和医学临床课程的桥梁学科。
诊断学还是一门融合了传统技艺和新兴技术的学科,许多新技术被运用到诊断领域中,但是这些技术并不能取代一般的体格检查,体格检查作为诊断学中重要组成部分,仍然占有重要地位。
体格检查是指,临床医生运用简单的工具(听诊器、叩诊锤、血压计等)结合自身感官,客观地了解和评估患者身体状况的一系列最基本的检查方法,体格检查涉及的动作手法多,还需要因病施法,这就需要和临床思维密切配合。
而这些方法和技巧的运用,再加上众多的体征不是轻易能够做到掌握并运用自如的。
现就怎样才能上好诊断体格检查实验课,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阐述,谈一下自己的一点想法。
1 课前准备1.1 了解情况在进行体格检查实验教学课前教师应全面掌握学生情况,包括理论知识掌握水平和参与实验课程的积极性,更具学生理论成绩和积极性。
现将大班分为4个大组,再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至8人,将进行全班集体实验教学前培养好的体格检查骨干分配到各个小组中去担任小组长,带领小组同学进行实践操作,对同学错误的手法进行纠正,并调动同学积极性。
这样两次分组优势明显,将大班学生60人左右分为4个大组,由带习教师分别示教,学生观看时人数并不太多,利于看清动作;分为小组,每组6至8人同学间可以相互练习,在掌握本节课全部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还能对不同组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和要求,也有便于更好掌握学生情况,按不同任务和要求去指导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专长,并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诊断学体格检查

测量身高和体重,以评估患者的生长发育 状况。
皮肤和淋巴结
观察皮肤是否有异常颜色、温度、湿度、 弹性等,以及淋巴结是否肿大。
头颈部检查
头部
观察头部形状、大小、有 无外伤痕迹等。
面部
观察面部表情、对称性、 有无水肿等。
颈部
检查颈部活动度、有无肿 块、甲状腺大小等。
胸腹部检查
腹部
观察腹部形态、有无腹壁 静脉曲张、压痛、反跳痛 等。
个性化体格检查的探索和实践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个性化体格检查已经成为研究的热 点。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检查方 案,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个性化体格检查需要综合运用基因检测、代谢组学等多种 技术手段,对患者的生理、病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及时反馈患者
向患者及时反馈检查结果 ,解释检查结果的意义和 下一步的建议。
书写规范报告
根据检查结果书写规范的 体格检查报告,记录患者 的体征、异常发现及初步 诊断。
05
诊断学体格检查的未来发展
人工智能在体格检查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辅助医生进行体格检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例如,AI 可以通过分析医学影像资料,自动识别病变部位,为医生提供诊断参考。
背景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体格检查在诊断过程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尽管现代医学 技术如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诊断手段,但体格检查仍然具有 不可替代的地位,尤其在初步评估和鉴别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体格检查的定义和重要性
定义
体格检查是指医生通过视、触、叩、听等方法,直接观察和检查患者身体状况的一系列检查程序。
可能提示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 等。
诊断学实验报告

诊断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旨在掌握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提高对疾病的诊断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验原理,诊断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病程变化规律,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最终确定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在诊断学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和掌握各种诊断方法和技能,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内容。
实验材料和方法,本次实验使用的材料包括病历、临床检查仪器、实验室设备等。
实验方法主要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步骤。
实验步骤:1. 病史采集,首先,我们需要向患者或患者家属详细询问病史,包括疾病的起病时间、症状表现、病程变化、曾经的治疗经历等内容。
这些信息对于确定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2. 体格检查,接下来,我们将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一般情况、生命体征、皮肤黏膜、头颈、胸部、腹部、四肢等方面的检查。
通过体格检查,我们可以获取很多诊断线索。
3. 实验室检查,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的结果,我们会选择相应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生化检查、微生物学检查等内容。
实验室检查可以为诊断提供客观的依据。
4. 影像学检查,在必要的情况下,我们还会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以获取更多的诊断信息。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检查和观察,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初步的诊断结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诊断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综合分析各种信息,排除干扰因素,最终确定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实验结论,诊断学实验是医学生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通过实验的学习,我们可以掌握临床诊断的基本技能,提高对疾病的诊断能力。
同时,也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奠定了基础。
实验注意事项:1. 在进行实验时,要尊重患者的隐私权,严格遵守医疗纪律和伦理规范。
2.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正确使用各种医疗设备和仪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诊断学体格检查基本方法

概述 (一)概念 (二)注意事项 第一章 基本检查法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临Hale Waihona Puke 诊断病史采集 体格检查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临床诊断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概述
(一)概念
1、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
是医生运用自己的感观或借助于传统的 检查工具来了解被检查者身体状况的一 组最基本的检查方法。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最好在自然光下进行,必要时从多角度观 察。
医生必须具备敏锐、系统的观察力,扎实 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避免:
“视而不见”。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二节 触 诊(palpation)
-----医生通过手接触 被检查部位时的感觉 来进行判断的一种检 查方法。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注意事项
1、态度端正、仪表端庄。要具有高度 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修养。
2、和蔼、耐心、关心、体贴病人,以 求信赖。
3、注意医疗保护制度。 4、检查时医生应站在病人右侧,面向
病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注意事项
5、动作轻柔,不增加病人的痛苦。 操作规范、精确、细致,全面而有 重点。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三节 叩 诊(percussion)
------用手指叩击身体某部表面, 使之震动而产生声响,经传导至 其下组织和器官,然后反射回来, 被检查者的触觉和听觉所接收, 根据震动和声响的特点来判断被 检查部位的脏器状态有无异常。
诊断学基础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诊断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熟悉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提高对常见疾病的临床诊断能力。
二、实验时间2023年10月15日三、实验地点临床技能实验室四、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病历采集与询问病史2. 全身一般状态检查3. 头部检查4. 颈部检查5. 胸部检查6. 腹部检查7. 肛门、直肠检查8. 四肢及脊柱检查五、实验步骤1. 病历采集与询问病史- 采集患者的一般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职业等。
- 详细询问患者的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等。
- 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精神状态、步态等。
- 观察患者的发育、营养、体型、意识状态、面容与表情等。
- 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3. 头部检查- 观察头部外形、皮肤、毛发、头皮等。
- 检查眼、耳、鼻、口腔等。
- 评估患者的意识、语言、思维、情感等。
4. 颈部检查- 观察颈部外形、皮肤、毛发、甲状腺等。
- 检查颈部血管、淋巴结等。
- 评估患者的吞咽、发音等功能。
5. 胸部检查- 观察胸部外形、皮肤、毛发、胸壁等。
- 检查肺部呼吸音、啰音等。
- 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
6. 腹部检查- 观察腹部外形、皮肤、毛发、腹壁等。
- 检查腹部肌肉、脏器等。
- 评估患者的消化、吸收、排泄等功能。
7. 肛门、直肠检查- 观察肛门、直肠皮肤、毛发等。
- 检查肛门括约肌、直肠指诊等。
- 评估患者的排泄功能。
- 观察四肢外形、皮肤、毛发、关节等。
- 检查肌肉、神经、血管等。
- 评估患者的运动、感觉、反射等功能。
六、实验结果1. 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发育正常,营养中等。
2. 生命体征平稳,体温36.5℃,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
3. 头部检查:无异常发现。
4. 颈部检查:甲状腺无肿大,淋巴结未触及。
5. 胸部检查:呼吸音清晰,无啰音。
6. 腹部检查:腹部平坦,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
诊断学体格检查(1)

诊断学体格检查引言体格检查是医学诊断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患者的身体各系统进行观察、触诊、听诊等方法,可以获取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帮助医生确定患者的病情,从而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介绍诊断学体格检查的步骤、方法和一些常见的体征,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体格检查技巧。
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准备工作在进行体格检查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包括确认患者的身份和主诉、了解患者的病史、选择合适的检查环境和设备等。
第二步:全身检查在进行全身检查时,医生要求患者脱衣,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和检查。
以下是一般的全身检查方法:1.观察:包括面色、体形、步态、心率等方面的观察。
2.触诊:通过手触来检查患者的皮肤温度、湿度、有无畸形等。
3.听诊:使用听诊器来听取患者的心音、肺音等,以便判断有无异常。
4.叩诊:通过手指敲击患者的身体表面,可以判断有无腹部腹水、心肺异常等。
5.嗅诊:医生可使用嗅觉检查器来嗅一些患者体液或排泄物,以确定有无特殊气味。
第三步:系统检查在全身检查之后,医生需要对各个系统进行详细的检查。
常见的系统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
以下是各个系统检查的一些方法和注意事项:呼吸系统•肺音检查:医生可以通过听诊器来听取患者的呼吸音,包括呼气音和吸气音。
正常的呼吸音应该是清晰、平稳、无异常音。
•叩诊:医生可以通过叩诊来判断患者是否有胸腔积液或肺部异常。
循环系统•心脏听诊:医生可以通过听诊器来听取患者的心音,包括心脏的收缩和舒张音等。
异常的心音可能暗示患者存在心脏病等问题。
•血压测量:医生可以使用血压计来测量患者的血压,以了解患者的循环状况。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检查主要包括对患者的反射、感觉和运动功能等方面进行检查。
这部分检查需要医生有一定的经验和技巧。
消化系统•腹部触诊:医生可以通过手触来检查患者的腹部,了解腹部是否有肿块、压痛、肝下垂等问题。
•肛门指诊:医生通过直肠指诊来检查患者的肛门和直肠,以确定有无痔疮、肿瘤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篇体格检查报告体格检查报告一:四大生命体征 (1)体格检查报告二:一般状态、皮肤粘膜、浅表淋巴结 (2)体格检查报告三:头颈部检查 (4)体格检查报告四:胸廓、肺和胸膜 (7)体格检查报告五:心脏和血管检查 (9)体格检查报告六:腹部检查 (11)体格检查报告七: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 (12)第二篇辅助检查报告实验报告一:X线检查 (13)实验报告二:心电图检查 (15)第一篇体格检查报告检查报告一:四大生命体征一、检查目标:1、熟练掌握四大生命体征的测量方法。
2、掌握四大生命体征的正常值及记录方法。
二、检查用物:口表、酒精棉球、秒表、汞柱式血压计、听诊器。
三、检查步骤:(一)体温(腋测法):擦干腋窝汗液,将体温表水银端放于腋窝顶部,用上臂将体温表紧紧夹住,测量10分钟后读数。
正常值为36~37℃。
(二)脉搏:将右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置于动脉表面(通常用两侧桡动脉),感知动脉管壁的起伏,以检查其速率、节律、大小、强弱及动脉壁的弹性等。
正常人的脉搏,每分钟60~100次,节律整齐,强度相等,其速度和节律与心跳一致。
(三)呼吸:被检查者置于坐位或仰卧位,观察胸壁和腹壁的起伏,一呼一吸算一次。
正常人的呼吸节律均匀,深浅适宜,平静呼吸时,每分钟呼吸为16~20次。
(四)血压:安静环境休息5~10分钟,取仰卧位或坐位,肘与心脏在同一水平。
袖带下缘距肘弯横纹上2~3cm,触及动脉搏后将听诊器置于其上,需与皮肤密切接触,但不能压得太重,亦不可与袖带接触,更不可塞于袖带下。
充气并听诊,待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将汞柱升高2.6~4.0kPa(20~30mmHg),然后徐缓放气,汞柱下降2mm/秒为宜。
从听诊器听到的第一个声音,压力表上的读数即为收缩压。
在继续放气的过程中,声音突然变弱,性质突然变得低沉,继之消失;或音调不变,声音突然消失,此时压力表上的读数即为舒张压。
正常成年人收缩压为12.0~18.6kPa(90~140mmHg),舒张压为8.0~12.0kPa(60~90mmHg),脉压为4.0~5.3kPa(30~40mmHg)。
四、检查结果:姓名性别年龄检查日期籍贯住址体温(T)℃脉搏(P)次/分呼吸(R)次/分血压(BP) / kPa( / mmHg)检查报告二一般状态、皮肤粘膜、浅表淋巴结一、检查目标:1、了解一般状态、皮肤粘膜、浅表淋巴结检查的内容。
2、熟练掌握浅表淋巴结的检查方法。
3、对检查结果能正确记录。
二、检查用物:火柴或者棉签三、检查步骤:(一)一般状态、皮肤粘膜的检查:(详见教材)(二)浅表淋巴结检查:1、检查顺序: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蝈窝。
2、检查方法:检查头部淋巴结可面对被检查者,用双手分别置于耳屏前方、耳廓后方、乳突以及枕骨粗隆下方检查相应部位淋巴结。
检查颈部淋巴结可面对被检查者,手指并隆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入深滑行触诊,触诊时被检查者头稍低或头偏向检查侧,以使皮肤和肌肉松弛,便于触诊。
检查锁骨上窝淋巴结时,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头部稍向前屈,用双手进行触诊,左手触诊右侧,右手触诊左侧,由浅入深触摸。
检查腋窝时,被检查者双上肢下垂,以右手检查左侧,左手检查右侧,由浅入深滑行触摸直达腋窝顶部。
检查滑车上淋巴结时,以左手扶托被检查者前臂,以右手向滑车上由浅如深出没,分别检查两侧滑车上淋巴结。
检查腹股沟和蝈窝淋巴结时,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双下肢屈曲,以使皮肤和肌肉松弛,便于触诊。
3、注意事项:触摸到肿大淋巴结时,应注意大小、数目、硬度、压痛、活动度、有无粘连、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瘘管等,并应寻找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发病灶。
四、实验结果: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住址检查日期一般状况发育:正常不良超常营养:良好中等不良恶病质面容:无病容急性病容慢性病容其他:表情:自如痛苦忧虑恐惧淡漠体位:自主半卧位其他:步态:正常不正常()神志:清楚嗜睡模糊昏迷谵妄配合检查:合作不合作皮肤粘膜色泽:正常潮红苍白紫绀黄染色素沉着皮疹:无(类型及分布)皮下出血:无有(类型及分布)毛发分布:正常多毛稀疏脱落(部位)温度与湿度:正常减退水肿:无有(部位及程度)肝掌:无有蛛蛛痣:无有(部位及数目)淋巴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肿大(部位及特征)检查报告三头颈部检查一、检查目标:1、了解头颈部检查的内容。
2、熟练掌握瞳孔、鼻窦、咽、扁桃体、甲状腺、气管的检查方法。
3、对检查结果能正确记录。
二、检查用物:手电筒、压舌板、酒精棉球、听诊器。
三、检查步骤:(一)头部检查:1、瞳孔:①注意瞳孔的形状、大小,双侧是否等大等圆。
②对光反射:直接对光反射:用电筒直接照射瞳孔并观察其动态反应,正常人当眼受到光线刺激后,双侧瞳孔迅速缩小,移开光线后瞳孔迅速复原。
间接对光反射:用手隔开双眼,用光刺激一侧瞳孔,观察对侧瞳孔缩小的情况,正常时,当一侧受光刺激,对侧也立即缩小。
③调节与辐辏反射:嘱被检查者注释一米以外的目标(手指),然后将目标逐渐移近眼球(距眼球约20cm 处)。
正常人此时瞳孔逐渐缩小,同时两侧眼球向内聚合。
2、鼻窦:①上额窦:双手固定于被检查者的两侧耳后,将拇指分别置于左右颧部向后按压。
②额窦:一手扶持被检查者枕部,另一手置于眼眶上面内侧用力向后按压。
③筛窦:一手扶持被检查者枕部,另一手拇指置于鼻根部与眶内角之间向筛窦方向加压。
④蝶窦:因解剖位置较深,不能在体表进行检查。
3、咽及扁桃体:被检查者面向光源,头略后仰,在张口发“啊”音时,用压舌板压舌前2/3与舌后1/3交界处。
此时软颚上抬,即可看到咽颚弓、软颚、颚垂、扁桃体及咽后壁。
扁桃体肿大一般分三度;不超过咽颚弓者为Ⅰ0;超过咽颚弓者为Ⅱ0;肿大的扁桃体达咽后壁中线者为Ⅲ0。
4、头部其他检查:(详见教材)(二)颈部检查:1、甲状腺:触诊是主要检查方法,触诊包括甲状腺峡部和甲状腺侧叶的检查。
触诊时应注意甲状腺的大小、质地、是否对称、有无结结、压痛及震颤等。
甲状腺触诊时动作宜轻柔,避免由于重压引起疼痛、咳嗽、憋气等。
触诊甲状腺峡部:被检查者取坐位,医生站于被检者前面用拇指或站于被检者后面用示指从胸骨上切迹往上触摸,可感到气管前软组织,嘱被检者做吞咽动作,可感此软组织在手下滑动,判断有无增厚、肿块等。
触诊甲状腺侧叶:嘱被检者头稍前屈,并偏向检查侧以松弛皮肤和肌肉。
1、前面触诊:一手拇指施压于一侧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四指放在颈项部,另一手示、中指放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侧叶,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可触及甲状腺。
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另一侧甲状腺。
2、后面触诊:一手示、中指施压于一侧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拇指放在颈项部,另一手拇指放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示、中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甲状腺。
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
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另一侧甲状腺。
当触到肿大的甲状腺后,用钟型听诊器在肿大的甲状腺上进行听诊,如听到低调的连续性的静脉“嗡鸣”音,则是甲状腺血管增多、增粗、血流增速的结果,对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很有帮助。
甲状腺肿大可分为三度: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为Ⅰ0;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以内者为Ⅱ0;超过胸锁乳突肌者为Ⅲ0。
2、气管:让被检查者取端坐位或仰卧位,两上肢下垂,使颈部处于自然直立状态,检查者将右手食指与无名指分别固定于两侧胸锁关节上,前臂与被检查者胸骨相平行,中指垂直向下按摸气管,正常人中指尖恰好触在气管前正中线上,中指分别向左右触摸,若两侧相等,示气管居中;若一侧气管增宽则示气管移向该侧。
3、颈部其他检查:(详见教材)四、实验结果: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住址检查日期头部1、头颅大小:正常大小畸形:无有(尖颅方颅变形颅)其他异常:压痛包块凹陷(部位:)2、眼眼睑:正常水肿下垂倒睫结膜:正常充血水肿出血眼球:正常凸出凹陷震颤运动障碍(左右)巩膜:无黄染有黄染角膜:正常异常(左右)瞳孔:等圆等大不等左 mm, 右 mm对光反射:正常迟钝(左右)消失(左右)其他:3、耳耳廓:正常畸形耳前瘘管其他(左右)外耳道分泌物:无有(左右性质)乳突压痛:无有(左右)听力粗试障碍:无有(左右)4、鼻外形:正常异常()其他异常:无有(鼻翼扇动鼻塞分泌物)鼻旁窦压痛:无有(部位)5、口唇:红润发绀苍白疱疹皱裂粘膜:正常异常(苍白出血点)缌腺导管开口:正常异常(肿胀脓性分泌物)舌:正常异常(舌苔伸舌震颤向左右偏斜)益脓出血色素沉着铅线牙龈:正常肿胀益脓出血色素沉着铅线牙列:齐缺牙蛀牙义牙扁桃体:咽:声音:正常嘶哑颈部1、抵抗感:无有2、颈动脉:搏动正常搏动增强一侧减弱(左右)3、颈静脉:正常充盈怒张4、气管:正中偏移(向左向右)5、肝-颈静脉反流征:(— +)6、甲状腺:正常肿大度对称(左右)侧为主弥漫性结节性质软质硬其他异常:无有(压痛震颤血管杂音)检查报告四:胸廓、肺和胸膜一、检查目标1、熟悉胸廓、肺和胸膜解剖特点2、掌握胸廓、肺和胸膜检查的内容3、学会胸廓、肺和胸膜检查的方法4、掌握胸廓、肺和胸膜的正常特点5、熟悉阳性体征与疾病的关系二、检查对象同学或者病人三、检查前准备肺模型、听诊器、检查床、帽子、口罩、白大褂、心理准备四、检查内容、方法及步骤1、方法及内容(详见教材)2、步骤1)、学生复习相关知识2)、教师示教3)、学生自己练习,教师指导五、检查报告1、胸廓正常桶状胸扁平胸鸡胸漏斗胸膨隆或凹陷(左右)2、乳房正常对称异常:左右(男乳女化包块压痛乳头分泌物)3、肺视诊:呼吸运动:正常异常:左右(增强减弱)肋间隙:正常增宽变窄(部位:)触诊:语颤:正常异常:左右(增强减弱)胸膜摩擦感:无有(部位:)皮下捻发感:无有(部位;)叩诊:叩诊音:正常异常(部位:)过清音鼓音浊音实音肺下界:肩胛线:右肋间左肋间移动度:右cm 左cm听诊:呼吸规整不规整呼吸音正常异常(性质、部位:)啰音无有(部位:)干性:鼾音哨笛音湿性:大中小水泡音捻发音胸膜摩擦音无有(部位:)六、思考题1、总结肺气肿、气胸、肺实变、胸腔积液的视、触、叩、听诊的体征。
2、简述三种正常呼吸音的特点。
检查报告五:心脏和血管检查一、检查目标1、熟悉心脏和血管解剖特点2、掌握心脏和血管检查的内容3、学会心脏和血管检查的方法4、掌握心脏和血管检查的正常特点5、熟悉阳性体征与疾病的关系二、检查对象同学或者病人三、检查前准备心脏模型、听诊器、检查床、帽子、口罩、白大褂、心理准备四、检查内容、方法及步骤1、方法及内容(详见教材)2、步骤1)、学生复习相关知识2)、教师示教3)、学生自己练习,教师指导五、检查报告1、视诊:心前区隆起:无有心尖搏动:正常未见增强弥散心尖搏动位置:正常移动(距左锁骨中线内外 cm)其它部位搏动:无有(部位:)2、触诊:心尖搏动:正常增强抬举感:无有触不清震颤:无有(部位:时期:)心包摩擦感:无有3、叩诊:相对浊音界:正常缩小扩大(左右)4、听诊:心率:次/分心律:齐不齐绝对不齐心音: S1 正常增强减弱分裂S2 正常增强减弱分裂S3 无有S4 无有额外心音:无奔马律(舒张期收缩期重叠)开瓣音其他杂音:无有(听诊区:强度级,传导部位:)心包摩擦音:无有5、周围血管:有(异常血管征大血管枪击音水冲脉 Duroziez 双重杂音毛细血管搏动征脉搏短绌奇脉交替脉)其他:六、思考题1、总结二狭、二闭、主狭、主闭的视、触、叩、听诊的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