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2018部编人教版

(完整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2018部编人教版
(完整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2018部编人教版

2017---2018年度春学期

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坚持教育创新。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扎实开展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争当名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岢岚县平均水平。

三、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与实践活动;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模糊不清,理解能力差,应用能力差,学习态度消极,厌学情绪浓。这些成为制约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六个单元,共一十九课。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课程标准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开国大典、抗美援朝、《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宪法、中共八大、十年文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邓小平、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港澳的回归、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现代化海空军的建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事业的发展、科技成就、文学艺术和体育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

四、具体措施

1.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客观地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

现象,正确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坚持史论结合的原则,力求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的统一。

2 . 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采用导学案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活动,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3. 根据"内容标准"对知识与能力的不同层次要求组织教学。

4. 注意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特别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等。

5. 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6. 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视频、影片、课件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7. 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在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

五、教学进度安排

课题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3课时+1课时作业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3课时+1课时作业

月考一 2课时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5课时+1课时作业

期中复习考试 2课时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3课时+1课时作业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3课时+1课时作业

月考三 2课时

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2课时+1课时作业

期末复习考试 3课时

以上教学计划制定有些局限和仓促,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将结合学校和同事的意见不断进行修正。

刘成贵

2018-03-05

部编人教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座位号: 八年级历史试卷( 第1页,共6页 ) 八年级历史试卷(第2页,共6页) 密 封 线 学校 班级 考场号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其字母代号填写在下列表格内。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1949年10月1日,是一个光辉而伟大的日子,下列节日与此有关的是 ( ) A 、青年节 B 、建军节 C 、国庆节 D 、建党节 2、1951年,通过和平方式解放的是 ( ) A 、北平 B 、新疆 C 、西藏 D 、云南 3、“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需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 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解放战争的胜利 C 、抗美援朝的胜利 D 、三大改造的胜利 4、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 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 A 、进行了土地改革 B 、粉碎了“四人帮” C 、实行了改革开放 D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张艺谋的电影中具有历史震撼力的是《活着》。电影中有一个场景:小孩 找出他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发生() A 、“文化大革命”期间 B 、“大跃进”时期 C 、土地改革时期 D 、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期间 6、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的事件是( ) A 、新中国的成立 B 、三大改造的完成 C 、一五计划的实施 D 、中共八大的召开 7、“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说这话的人被称为( ) A 、最可爱的人 B 、党的好干部 C 、两弹元勋 D 、铁人 8、以下哪个事件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 ) A 、四五运动被镇压 B 、四人帮被粉碎 C 、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发出《五一六通知》 D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际上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江泽民 10、1980年,我国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位于福建省的是:( ) A 、深圳 B 、珠海 C 、汕头 D 、厦门 11、1987年邓小平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其中的“一个中心”是指( ) A 、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B 、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C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 12、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方针,简而言之是指( ) A. 一个国家,两种政府 B.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C. 一个国家,两种法律 D.一个民族,两个国家 13、我国是有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民族分布的格局是 ( ) A 、小杂居,大聚居 B 、大杂居,大聚居 C 、小杂居,小聚居 D 、大杂居,小聚居 14、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泽民 15、被称为中国“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 A.杨振宁 B.钱学森 C.李四光 D.邓稼先 16、1991年我国作为主权国家,加入了“APEC ”,它是下列哪一国际 组织:( ) A 、联合国 B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 世界贸易组织 D 、亚太经合组织 17、人类进入高度的信息化时代是在( ) A.19世纪末 B.20世纪初 C.20世纪末 D.21世纪初 18、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是( ) A.毛泽东 B.刘少奇 C.邓小平 D.江泽民 19、我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对外开放带----内地 B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带----内地 C 、沿海对外开放带——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 D 、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对外开放带----经济特区

【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试题

【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试题 一、八年级下册全册材料辨析综合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和目的。 (2)土地改革有什么历史作用? 【答案】(1)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解析】 【分析】 【详解】 (1)第一小问:依据题干“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从而得出土地改革内容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第二小问:依据题干“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从而得出土地改革目的是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结合所学知识,土地改革的意义是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上的多民族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有不同的制度模式,中国的是A。A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由于成功实行A制度,中国少数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民主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保证了中国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材料二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概况

最新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附解析)

最新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附解析) 一、八年级下册全册材料辨析综合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母亲! ——中国历史八年级教材材料二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质,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请回答: (1)材料一歌词中的“MACAU”是指什么地方?“母亲”又是指什么? (2)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的知识说出“MACAU”是在什么时候回到“母亲”怀抱的?它的回归利益于什么方针?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香港能够顺利回归,除了上述提到方针的指导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原因? 【答案】(1)指澳门;指中国。 (2)在1999年12月20日;得益于“一国两制”方针 (3)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解析】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歌词出自近代爱国诗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闻一多以拟人的手法,将我国当时被列强掠去的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哭诉他们受尽异族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歌词中的“MACAU”是指澳门,“母亲”是指中国。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2)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可知,1999年12月20日,我国正式从葡萄牙殖民者手中收回澳门主权。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可知,澳门回归是按“一国两制”方针回归的。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这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运用这一伟大构想,中国政府分别在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收回了香港和澳门的主权,使我国在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3)依据材料“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和所学知识概括可知,香港能够顺利回归,除了“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外还有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等。

2018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综合测试题(B卷)

部编版2018年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综合测试题(B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把正确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入答题纸的答题栏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 下列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B)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④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 ⑤确定国徽⑥采用公元纪年。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⑥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②③④⑤⑥ 2.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新疆和平解放 C.香港澳门回归祖国D.西藏和平解放 3. 下列对国家工业化的建设帮助最大的是(B ) A. 和平解放西藏 B. 土地改革 C. 抗美援朝 D. 制定宪法 4. 下列哪一年之后,“地主”就永远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C ) A. 1950年 B. 1951年 C. 1952年 D. 1953年 5.解放初的农民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材料表明土地改革(D) ①不适合少数民族②得到了农民拥护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④使农民获得 了解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关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 A.这次会议召开在十年建设期间B.大会制定了第一部《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 C.这次大会确立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 7. 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的是(B)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②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 ③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8.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实行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质是(D)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B.个体手工业的合作 C.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剥削加以限制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9.1992 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 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1992 年党中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决策是党在下列哪一次会议上提出和制定的(C)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10.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D)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 B.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 C. 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2018-2019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八年级历史(部编人教版)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得分______ 2分×26=52分) 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月”从6月3日开始,这是为了纪念 虎门销烟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鸦片战争是中国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的分水岭。”对这句话这样理解的依据是 中国由闭关锁国转为开放 B.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 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从本质上看,两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相似点是 打开中国市场,谋求在华权益 B.教训清朝使其顺应要求 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 D.维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 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主要原因在于 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近代海军 B.洋务运动创办了近代工业 洋务运动派遣了留学生 D.洋务运动学习西方 据史料记载:甲午海战时北洋水师在舰船吨位、舰队建制、舰炮火力等方面与日本海军相比,或是 北洋水师官兵作战不力 B.北洋水师将领指挥不利 李鸿章实行投降政策 D.中国社会制度落后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 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B. 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小明总结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四个事件共同之处,其中正确的有 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对右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C. 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中国近代化发展的过程 .第一个统一的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A.兴中会B.光复会 C.华兴会D.中国同盟会 .“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他”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自强求富B. 三民主义C. 民主科学D. 毛泽东思想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此对联写的是 萍浏醴起义B. 安庆起义C. 镇南关起义D. 黄花岗起义 12.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①民主科学 ②变法维新③民主共和④自强求富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④②③① 13.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21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是指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五四运动的爆发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中华民国的成立 14.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下列人物中不属于起义领导人的是A.周恩来B.朱德C.毛泽东D.贺龙 15.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其主要意义是 A .土地革命时期开始的标志 B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C .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D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6.“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下列有关红军的“远征”说法不正确的有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C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 .为争取革命新局面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17.西安事变发生后,经过多方面的调停、协商,最终得到了和平解决。这标志着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 .中共放弃联合抗日的政策 D .蒋介石最终放弃国民党一党专政 18.当日军侵略中国时,中国人民也就开始了抗战。我国的局部抗战开始于 A .七七事变 B .八一三事变 C .西安事变 D .九一八事变 19.抗战期间日军占领南京后,国民政府迁都,当时作为国民政府战时陪都的是 A.上海 B.成都 C.重庆 D.广州 20. 下列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是 A .中共“二大” B .中共“一大”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21.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近代史始于南京也基本结束于南京。能反映“中国近代史基本结束于南京”的是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渡江战役的开始 C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D.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22.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北平和平解放,这一事件发生在下列哪场战役中?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23.近代中国历史最久的报纸是A.《时务报》 B.《中华日报》 C.《申报》 D.《国闻报》 24.小聪想举办“近代中国摄影展”,他不可能收集到的历史照片是 A.慈禧太后的生活照 B.林则徐在虎门销烟时的留影 C.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开幕典礼留影 D.重庆谈判时国共双方的合影 25. 提出“实业救国”口号,毅然回乡创办企业的清末状元是A.张之洞B.张謇C.侯德榜 D.詹天佑 26. 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 .“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C .“取消二十一条” D .“誓死争回青岛” 一、单项选择题答题表(2分×25=50分)

2018年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复习提纲(1-14课)

2018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复习提纲 (1—14课) (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 四条基本线索: 屈辱史: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列强侵华史)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抗争史 :中国人民为改变屈辱地位,奋起抗争、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鸦片战争中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关天培虎门抗英;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大 战黄海;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探索史: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史。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 发展史: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严重侵华罪行:英法火烧圆明园p7八国洗劫北京p19、日军旅顺大屠杀p14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鸦片战争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 背景 1. 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 2.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3.时间:1839年6月3日—25日(国际禁毒日:6月26日), 4.地点:广州虎门。(●★记:P3 虎门销烟图) 5.人物:林则徐(清朝道光皇帝时)。林则徐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6.鸦片的危害:P3①、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②、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③、削弱军队战斗力。④、严重摧残人们体质。 启示:是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7历史意义: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0—1842年8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 姓名------- 等级--------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将正确选项填到答题框内。) 1.在一部新闻纪录片的解说词中曾说: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①人民成为新中国的主人②到1952年底,全国有三亿多农民分到土地③新中国从1953年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计划④1955年亚非会议隆重召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下列各项中,能说明新中国的社会性质的是 ①《共同纲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的规定②西藏和平解放③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 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需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三大改造的胜利 4.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可知,东北地区是 A.轻工业基地 B.重工业基地 C.军工产品基地 D.日用产品基地 5.如果你需要一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准确信息,那么下列资料中你将选用 A.当时农民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B.农民纷纷加入人民公社 C.1954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D.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生产合作社 6.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5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仍为20%,60年代仅剩9%,森林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急剧增长 B.盲目垦荒 C.洪灾频繁,水土流失 D.“大跃进”运动中大炼钢铁

2018年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笔记归纳(背多分)

2018年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笔记(背多分)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鸦片战争 1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鸦片走私: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林则徐禁烟: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的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 英国发动浸略战争 原因:根本原因一一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借口)—林则徐虎门销烟。 时间: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 民族英雄:关天培等战死虎门,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 结果: 3 《南京条约》的签订 签订: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虎门条约》: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美法扩大侵略权益: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1 英法再次发动俊华战争 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主凶:英法联军,帮凶:俄、美支持。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签约:《天津条约》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2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背景: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攻下北京,慈禧携康熙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史实: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的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放火烧毁。 签约:奕?被迫与俄、英、法、美交换了《天津条约》 批准书。并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在条约中,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3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沙俄割占中国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人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1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背景: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坚持教育创新。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扎实开展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争当名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岢岚县平均水平。 三、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与实践活动;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模糊不清,理解能力差,应用能力差,学习态度消极,厌学情绪浓。这些成为制约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六个单元,共一十九课。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课程标准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开国大典、抗美援朝、《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宪法、中共八大、十年文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邓小平、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港澳的回归、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现代化海空军的建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事业的发展、科技成就、文学艺术和体育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 四、具体措施 1.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客观地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正确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坚持史论结合的原则,力求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

2018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复习提纲

2018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全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 鸦片战争 1.鸦片的走私:19世纪前期,中国的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英国进行鸦片走私。 2.虎门销烟: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3.鸦片战争(1)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战争经过:1840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挑起鸦片战争;1841年,英军强占香港 岛;1842年8月,清政府向英军求和。 4.《南京条约》 (1)地位: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内容:《南京条约》可归纳为“五亿(议)港元” (1)“五”指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2)“亿(议)”指英国商人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港”指割香港岛给英国; (4)“元”指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 附件中英国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 5.1844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获得了比英国更多的在华特权。 6.影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1.战争爆发: 1856年,英国法国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挑起了新的战争。英法发动战争完全是为了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故称“第二次鸦片战争”。美、俄是帮

凶。 2.列强罪行:(1)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2)俄国割占中国领土:19世纪下半期,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中国 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千米,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3.签订条约 (1)《天津条约》:各国公使常驻北京;增开十处通商口岸;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对英、法分别赔款400万和200万两白银。 (2)《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加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的一部分给英国;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 4.战争影响:列强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1.金田起义:1851年1月,洪秀全率众两万,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不久,洪秀全在永安建制,分封重要将领。 2.定都天京:1853年3月,太平军攻下南京,改名天京,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正式建 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至1856年,北伐西征以后,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但由于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3.后期斗争:清军一度威胁天京,被陈玉成和李秀成击退,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清军 全力反扑,于1861年攻陷安庆,天京城形势危急,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1864年7月,天 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4.历史意义: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14年,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起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的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1.代表:在中央以奕 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为代表。

部编版(2018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部编版(2018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课鸦片战争 知识点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英国殖民者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 西方已经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英国为了开辟海外市场,向中国运来了呢绒、布匹,但是遭到了中国男耕女织社会会的排斥,严重滞销。而中国向英国输出茶叶、生丝等,销路旺盛。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的地位,为扭转这一局面,英国殖民者向中国走私鸦片。 2.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取得胜利的原因 (1)人民群众的支持。鸦片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人民群众坚决支持禁烟。 (2)皇帝的支持。鸦片输入严重威胁了清政府的统治,道光皇帝派林则徐到广东禁烟。 (3)林则徐的正确领导。林则徐禁烟的坚定决心及其在广东所做的战争准备等。 知识点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结合教材地图把握英国进军路线 第一阶段:封锁珠江口——到——浙江定海——到——天津 第二阶段:强占香港岛——到——厦门——到——定海——到——宁波——到——吴淞——到——南京下关江面 2.鸦片战争中,中国被英国打败的原因。 (1)中国当时社会制度和生产力落后。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实行的还是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封闭落后的自然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2)清朝大多数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和战不定,决策多变,将帅不善指挥,战法呆板。 (3)旧时刀矛弓箭和抬枪抵挡不了英军新式步枪和大炮。 总之:落后就要挨打,是鸦片战争中战败得出的深刻历史教训,腐朽的封建王朝不是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对手。 知识点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1.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及危害

割让香港岛,危害是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赔款2100万银元危害是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危害是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和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协定关税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危害是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便利了外国工业品的倾销和对中国原料的掠夺。 注意:南京条约中的割地是割香港岛给英国而不是割香港给英国。赔款是2100万银元(西班牙)而不是2100万两白银。五口通商不是整个中国沿海地区,而是长江入海口以南的东南沿海地区。 2.鸦片战争影响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先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了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注意: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鸦片战争使得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知识点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于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犯利益。 借口: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 过程:第一阶段: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次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第二阶段: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后放火将其烧毁。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2018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第1课鸦片战争 1.英国鸦片走私: 向中国走私鸦片② 3.鸦片战争(1840.6—1842.8)⑴原因:①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②直接原因(借口):虎门销烟 ⑵结果: ⑶《南京条约》主要内容: 上海为通商口岸;④关税协定,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⑷影响: ⑸中国战败原因: ⑹其他条约:①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②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 1.原因: 2. 3.(圆明园遗址的启示与感悟:向人们诉说着侵略者的暴行,警示后人勿忘国耻,激励着我们要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4.结果及影响: 5.《天津条约》(1858年签订)主要内容: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6.《北京条约》(1860 二、俄国趁火打劫:第二次鸦片战争至19世纪80年代,俄国割占中国领土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时间:1851——1864年) 1.兴起背景: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③ 2.

3.建立政权: 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主5.北伐和西征(1853—1856):北伐失败,西征胜利。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6.天京事变(1856年) 8.《资政新篇》:①1859年洪仁玕颁布;②目的:改革内政,建设国家;③评价: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9. 10.失败原因: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局限性,客观原因是中外发动势力联合镇压。 11.历史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 第4课洋务运动(l9世纪60—9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的“自救运动”) 1.兴起背景: 2.洋务派代表人物: 3.洋务派的主张: 4.主要内容:;②后期提出 , 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 6.积极意义: 7.左宗棠收复新疆:①19世纪60年代,1871 ②19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 2.导火线:1894年 最后壮烈牺牲); ) 4.结果:1895年4月李鸿章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了《马关条约》

(完整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2018部编人教版

2017---2018年度春学期 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坚持教育创新。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扎实开展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争当名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岢岚县平均水平。 三、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与实践活动;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模糊不清,理解能力差,应用能力差,学习态度消极,厌学情绪浓。这些成为制约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六个单元,共一十九课。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课程标准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开国大典、抗美援朝、《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宪法、中共八大、十年文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邓小平、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港澳的回归、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现代化海空军的建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事业的发展、科技成就、文学艺术和体育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 四、具体措施 1.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客观地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专项试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专项试题 一、八年级下册全册材料辨析综合题 1.观察图片及阅读文字,回答问题 图一: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文章尖锐地指出、“四人帮”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还没有完全解脱,对“四人帮”设置的禁区“要敢于去触及,敢于去弄清是非”邓小平、叶剑英、胡耀邦等中央领导同志和大多数地方领导人都支持这篇文章的观点。12月,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他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邓小平的讲话,实际上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图二: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169人,候补中央委员112人。会议由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主持。全会的中心议题是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指示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两幅图片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A.第一手资料 B.第二手资料 (2)根据图片及解说文字你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点?(写出三点即可) 信息点一:信息点二:信息点三: (3)根据图片及解说文字写出图一和图二有什么关系? 【答案】(1)A。 (2)可以从文章(会议)内容、(文章)会议名称、(发表)召开时间、召开地点、主持人等符合题意即可。 (3)图一是图二的思想基础。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两幅图片属于史料类别中的第一手资料,故选A。

北师大版(2018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课程标准: 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 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体会人民当家做主的喜悦心情,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了解西藏解放的具体过程。通过“人民解放军在进军西藏时为什么要采取"政治重于军事,补给重于战斗"的方针”的讨论,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新中国成立的史料,学会收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方法。课前指导学生搜集有关国旗、国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成等小故事,采访亲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们,把搜集到的故事在课堂上进行讲述,以宣染课堂气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更进一步地了解我们的祖国,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国家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方法:导读法、讨论法、讲述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你们熟悉的国庆节是什么时侯? 答:10月1日。 大家知道,10月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请同学们先看本课的导言。 二、新课: (一)、筹建新中国 本目主要叙述了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所做的准备工作。 首先引导学生先看完本节,由老师列出问题: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 2、参加政协会议的有哪些人?这说明了什么? 3、《共同纲领》的性质及主要内容? 4、大会还做出了哪些决定? 学生掌握后,教师可参照教室里面的国旗、国徽、国歌进行介绍。 说一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成立新中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二)、开国大典 学生可先阅读一遍,然后看一段《开国大典》,享受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人民的心境。 1、提问:

2018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鸦片战争[中英](1840-1842)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一、鸦片走私 ◆①背景: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②鸦片的危害:摧残身体;倾家荡产;政治腐败;战斗力下降。 二、林则徐禁烟★ ①时间:1838年底,道光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②成果: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③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①爆发: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②经过: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 ③结果:1842年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一、时间:1842年8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二、内容: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②割香港岛给英国;③赔款2100万银元;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三、《虎门条约》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四、1844年,中美、中法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扩大了侵略权益。 ★五、影响:(1)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社会的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四】总结 一、鸦片战争爆发原因:①直接原因:虎门销烟;②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二、中国近代史给我们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1856-1860)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原因: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二、过程:①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②1858年,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 ◆《天津条约》内容:⑴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⑵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⑶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③1860年,英法借口换约受阻,占领天津,进逼北京,10月,英法火烧圆明园,控制北京城,奕,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北京条约》内容:⑴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⑵增开天津为商埠;★⑶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⑷赔款额大幅增加 【二】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三】影响★ ★①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农民](1851-1864) 【一】原因★ ①外因:西方列强的侵略②内因:阶级矛盾激化③个人:洪秀全 【二】金田起义★ ①起义爆发: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洪秀全称“天王”。◆②永安建制:攻克永安后,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三】定都天京★ ①时间:1853年3月,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②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实际情况:没有实现(或不可能实现);③北伐西征:(1)时间:1853年。(2)结果: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四】天京陷落★ ①天京事变:◆(1)原因:定都天京后,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1856年秋,杨秀清意图篡位。◆(2)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3)影响: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②应变措施 ◆(1)洪秀全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2)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主张,但未能付诸实践。 ★③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④影响: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第4课洋务运动[地主](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一、洋务派代表人物:恭亲王奕?(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二、口号:“自强”“求富”。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 一、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