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科

合集下载

被子植物门分科检索表

被子植物门分科检索表

被子植物门分科检索表
被子植物,又称表皮植物,是生物界中最大最活跃的一类。

它们位于植物界的
三大界(被子植物界、发芽植物界和裸子植物界)中的第一大界,同时也是动植物界第一大类,由至少300个类组成。

在这些类中,植物学家们将它们分为13个科,并根据特征来名称。

被子植物门分科检索表如下:
1. 被子植物门:属于植物界三大界之一,是动植物界最大的类群,由高等植物、维管束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组成;
2. 发芽植物类:主要是无性繁殖的裸子植物;
3. 科苔藓植物:由许多单萜和双萜类植物组成;
4. 科维管束植物:它们的枝杈体缩小而畸形,由植物细胞的支管和变形细胞
组成;
5. 奋乃科:主要是叶菜类植物,由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组成;
6. 科蕨类植物:包括多萜植物和纤维植物;
7. 科单子叶植物:主要包括各种果树,如杏树、梨树等;
8. 科双子叶植物:包括榆树、红杨等;
9. 科被子花植物:由各种宝石花植物,如百合、康乃馨等组成;
10. 科蒴果植物:主要是芸香科的草莓和番茄;
11. 科苹果植物:主要包括蜂茅和梨等苹果属植物;
12. 科矮柱植物:其中有许多类别的木本植物,如柞树、橡树等;
13. 科忍冬属:主要有忍冬草、忍冬花等。

以上就是被子植物门分科检索表,它为植物学家识别和研究各类植物提供了重
要参考信息。

被子植物不仅仅是被子植物类的主要内容,还包括多种类型的植物,
如植物的花、叶、枝条等。

考虑到它们的多样性,分科表的构建为植物学家们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帮助他们快速识别和分类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的分科概述

被子植物的分科概述

被子植物的分科概述快速导航:木兰目| 樟目| 毛茛目| 金缕梅目| 石竹目| 蓼目| 蔷薇目| 锦葵目| 葫芦目| 山茶目| 白花菜目| 豆目| 大戟目| 无患子目| 伞形目|杜鹃花目| 玄参目| 茄目| 唇形目| 菊目| 其它重要的植物介绍| 泽泻目| 棕榈目| 天南星目| 百合目| 鸭跖草目| 莎草目| 兰目| 其他重要的单子叶植物按照克郎奎斯特系统(参见第四节)被子植物分为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纲)两个纲,它们的主要区别如下:一、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一)木兰目(Magnoliales)木兰科(Magnoliaceae)*P6-15 A∞∞主要特征:木本;单叶互生,全缘,有托叶,早脱落,枝具环状托叶痕。

花单生;两性,辐射对称,常同被;雄蕊及雌蕊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于柱状花托上,子房上位。

聚合蓇葖果穗状,稀为翅果。

种子有胚乳。

图12-1 玉兰1.叶枝2.花枝3.雄蕊和心皮的排列4.花图式5.果实(二)樟目(Laurales)樟科(Lauraceae)*P3+3 A3+3+3+3(3:1)主要特征:木本,有香气,单叶互生,革质全缘,无托叶,三出脉或羽状脉。

花两性整齐3基数,轮状排列,花药瓣裂;子房上位,1室;核果。

种子无胚乳。

(三)毛茛目(Ranales)毛茛科(Ranunculaceae)*K3-∞C3-∞A∞∞-1主要特征:草本;花两性,整齐,5基数,花萼和花瓣均离生;雄蕊和雌蕊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于膨大突起的花托上;子房上位;聚合瘦果或聚合蓇葖果。

图12-2 毛茛1.植株 2.萼片 3.花瓣4.花图式(五)壳斗目壳斗科(Fagaceae)*♂:K(4-8)C0 A4-20♀:K(4-8)C0(3-6:3-6:2)主要特征:木本;单叶互生,有托叶,羽状脉直达叶缘。

雌雄同株或异株,无花瓣;雄花为葇荑花序;子房下位。

总苞木质化成壳斗(cupule),部分或完全包被坚果。

被子植物分科课件

被子植物分科课件
生态恢复 通过对被子植物的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 规律和生态适应性,选择适合的植物进行生态恢复,提高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环境监测与评估 被子植物的分类可以作为环境监测与评估的重要依据,通 过对植物生长状况的观察和监测,可以评估环境质量状况 和变化趋势,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06
禾本科
禾本科是一个非常大的科,包 括了各种谷物和草类植物,如
稻米、小麦、玉米等。
禾本科植物多为草本植物,也 有一些是灌木或乔木。
禾本科植物的叶子通常为平行 脉或网状脉。
禾本科植物的花朵通常为穗状 花序或圆锥花序,颜色多为黄 色或白色。
05
被子植物分科的践用
在农业上的应用
作物种植
农业资源利用
被子植物是农业种植的主要对象,根 据植物的分类特征,选择适合的植物 进行种植,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 质量。
根据花萼特征分科
花萼是位于花冠外面的绿色叶片状结构,具有保护花蕾的作用。根据花萼的形 状、质地、颜色等特征,可以区分不同的科,如禾本科植物的花萼通常呈针状, 而菊科植物的花萼则呈辐射状。
根据果实特征分科
根据果实类型分科
被子植物的果实类型多种多样,根据果实的类型可以划分为多种科。例如,蔷薇 科植物的果实通常是聚合果,而豆科植物的果实则是荚果。
被子植物分科件
01
引言
植物分类学的定义
01
植物分类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 主要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分 类、进化和分布等方面的内容。
02
它旨在识别、描述、命名和分类 植物,并建立植物之间的系统发 育关系。
植物分类学的重要性
植物分类学对于认识和保护植物资源 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合理利用和保 护植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被子植物主要分科

被子植物主要分科

植物学精品课程
葡萄花解剖 葡萄果枝
植物学精品课程
爬山虎
爬山虎卷须顶端变态为吸盘
植物学精品课程
伞形科

本科重点特征
本科植物为芳香性草本,常有鞘状叶柄,具典型的 复伞形花序,5基数花,两室的下位子房及双悬果。
植物学精品课程
肉质直根
茎、叶、花序
胡萝卜
复伞形花序
植物学精品课程
唇形科 常草本;茎四棱,叶对生,唇形花冠;二强雄蕊; 子房上位,2心皮深裂成4室;果为4个小坚果。
植物学精品课程
兰科观赏植物
兜兰
春兰
植物学精品课程
蝴 蝶 兰
植物学精品课程
蕙 兰
植物学精品课程
卡 特 兰
植物学精品课程
墨 兰
植物学精品课程
文心兰
植物学精品课程
被子植物种类最多的十个科
1、菊科、 3、豆科、 5、莎草科、 7、蔷薇科、 9、玄参科、
2、兰科、 4、禾本科、 6、唇形科、 8、十字花科、 10、伞形科
被子植物及其主要分科
教学目的 掌握被子植物重要分科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性植 物
植物学精品课程
双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一般具有以下共同特征:主根发达, 常为直根系:茎中的维管束呈环状排列,有形成层, 能进行次生生长使茎增粗;叶片常具有网状脉;花 基数常为4或5;花粉粒常具有3个萌发孔;种子 中的胚常具2片子叶。 根据克朗奎斯特系统,双子叶植物纲可分为6个 亚纲,64目,318科,约16500种。
植物学精品课程
本科约440属,12000种,分布于全世界。我国产 103属,引种 11属,共 1000余种, 全国各地均产。

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

双子叶植物纲
十二、豆目 豆目在许多系统中被作为一个科看待,即花的各
部分5基数;单心皮雌蕊,子房上位,荚果;种子 多无胚乳。 一般认为苏木科较原始,表现在种子具胚乳,有 的属木质部具管胞,多为木本。 含羞草科较进化,木质部无管胞少数为草本。 蝶形花科则大部分为草本,花特化为蝶形花冠。 3科,为世界性的大科。
双子叶植物纲
紫荆:又名满条红、乌桑 落叶灌木,单叶互生,叶圆心形,全缘,主脉
5出;花紫色,簇生,先叶开放;荚果条形, 扁平。
紫荆植株
紫荆花果
云实植株
紫荆花---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
别名:红花紫荆、洋紫荆、 红花羊蹄甲种子不发育,最 早发现于广州,被认为杂交 种。
形态特征:半常绿乔木。高 约8M,树皮灰褐色,具浅 裂纹和明显皮孔。叶互生, 宽大于长,全缘,顶端2裂, 基部心脏形,形如羊蹄:表 面光滑,暗绿色,背面有毛。 短总状花序,花紫红色,芳 香。花期9月至次年2月。
本目的演化趋势是雄蕊群由不定数到定数,由 分离到结合,花冠由整齐趋向不整齐。
双子叶植物纲
十三、卫矛目 花小,整齐,4~5数;雄蕊4~5,与花瓣互生,
部分有花盘;子房上位,中轴胎座,每室胚珠 1~2,花柱1。哈钦松认为本目从椴树目和山茶 目衍生而来,可能与鼠刺科近缘。 1、叶通常互生;无花盘-------------------2 2、有托叶,花瓣覆瓦状排列--------冬青科 2、无托叶,花瓣镊合状排列------茶茱萸科 1、叶通常对生;有花盘----------------卫矛科
李科 2、常具卷须而无枝刺,花序多与叶对生;浆果-----葡萄科
双子叶植物纲
鼠李科 (1)乔木或灌木,直立或蔓生,偶有草本,常具
刺; (2)单叶互生; (3)花两性,稀单性,花小,雄蕊4~5,雄蕊与

第六章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科

第六章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科
花具苞, 柔荑花序先叶开, 蒴果种子具长毛。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4.十字花科
本科有350属,约3200种,全球分布,主产北温带。 我国产96属, 425种,124变种,引种7属,20余 种。
识别要点
口诀
草本,常有辛辣汁液。 花两性,整齐;萼片4; 十字花冠;四强雄蕊; 子房1室,有2个侧膜 胎座,具假隔膜。角 果。
5.豆科。本科约670属,17000余种。广布世界。
我国130属,1200种。为被子植物第三大科。
含羞草亚科
分为
云实亚科 蝶形花亚科
识别要点 羽状或三出复叶,
稀单叶,蝶形或
假蝶形花冠,二体
雄蕊,荚果。
植物学部分
含羞草
潍坊职业学院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合欢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紫荆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分为
绣线菊亚科 蔷薇亚科 梨亚科 梅亚科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识别要点
叶互生,常有托叶。 花两性,整齐;花 托凸隆至凹陷;花 部5基数,轮状排 列;花被与雄蕊常 结合成花筒;子房 上位,少下位。种 子无胚乳。
口诀 蔷薇科中水果多, 山楂李子桃苹果, 两性花中雄蕊多, 萼片花瓣各五个。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毛茛 花序及花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乌头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白 头 翁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牡 丹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回回蒜

被子植物系统分科(恩格勒系统)

被子植物系统分科(恩格勒系统)

恩格勒(Adolf Engler)被子植物门系统分科(据1964年第12版,分植物界为17门,其中被子门如下共62目344科)一、细菌门Bacteriophyta二、蓝藻门Cyanophyta三、灰藻门Glaucophyta四、粘菌门Myxophyta五、裸藻门Euglenophyta六、甲藻门Pyrrophyta七、金藻门Chrysophyta八、绿藻门Chlorophyta九、轮藻门Charophyta十、褐藻门Phaeophyta十一、红藻门Rhodophyta十二、菌物门Fungi十三、地衣门Lichenes十四、苔藓门Bryophyta十五、蕨类门Pteridophyta十六、裸子门Gymnospermae十七、被子门Angiosperma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现已知10000余属23.5万余种分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和单子叶植物亚纲(Monocotyledoneae)两纲。

Ⅰ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分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和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两亚纲,如下:(I)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1木麻黄目Casuarinales1木麻黄科Casuarinaceae2胡桃目Juglandales2杨梅科Myricaceae3胡桃科Juglandaceae3假橡树目Balanopales4假橡树科Balanopaceae4银毛目Leitneriales5银毛科Leitneriaceae6Didymelaceae5杨柳目Salicales7杨柳科Salicaceae6山毛榉目Fagales8桦木科Betulaceae9山毛榉科Fagaceae7荨麻目Urticales10马尾树科Rhoipleteaceae11榆科Ulmaceae12杜仲科Eucommiaceae13桑科Moraceae14荨麻科Urticaceae8山龙眼目Proteales15山龙眼科Proteaceae9檀香目Santalales(1)檀香亚目Santalineae16铁青树科Olacaceae17十齿花科Dipentodontaceae18山柚子科Opiliaceae19 Grubbiaceae20檀香科Santalaceae21 Misodendraceae(2)桑寄生亚目Loranthineae22桑寄生科Loranthaceae10蛇菰目Balanophorales23蛇菰科Balanophoraceae11田字药目(毛丝花)Medusandrales 24田字药科(毛丝花)Medusandraceae 12蓼目Polygonales25蓼科Polygonaceae13中央子目Centrospermae(1)商陆亚目Phytolaccineae26商陆科Phytolaccaceae27 Gyrostemonales28紫茉莉科Nyctaginaceae29 Achatocarpaceae30粟米草科Molluginaceae31番杏科Aizoaceae(2)马齿苋亚目Portulacineae32马齿苋科Portulacaceae33落葵科Basellaceae(3)石竹亚目Caryophllineae34石竹科Caryophyllaceae(4)藜亚目Chenopodiineae35Dysphaniaceae36藜科Chenopodiaceae37苋科Amaranthaceae(5)刺戟亚目Didiereineae38刺戟科Didiereaceae14仙人掌目Cactales39仙人掌科Cactaceae15木兰目Magnoliales(1)木兰群40木兰科Magnoliaceae41单心木兰科Degeneriaceae42 Himantandraceae43莽草科Winteraceae44番荔枝科Annonaceae45Eupomatiaceae46肉豆蔻科Myristicaceae 47 Canellaceae(2)八角茴香群48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49八角茴香科Illiciaceae(3)樟群50 Austrobaileyaceae51 Trimeniaceae52 Amborellaceae53 Monimiaceae54腊梅科Calycanthaceae55Gomortegaceae56樟科Lauraceae57莲叶桐科Hernandiaceae(4)水青树群58水青树科Tetracentraceae59昆栏树科Trochodendraceae(5)领春木群60领春木科Eupteleaceae(6)连香树群61连香树科Cercidiphyllaceae16毛茛目Ranunculales(1)毛茛亚目Ranunculineae62毛茛科Ranunculaceae63小檗科Berberidaceae64大血藤科Sargentodoxaceae65木通科Lardizabalaceae66防己科Menispermaceae(2)睡莲亚目Nymphaeineae67睡莲科Nymphaeaceae68金鱼藻科Ceratopyllaceae17胡椒目Piperales69三白草科Saururaceae70胡椒科Piperaceae71金粟兰科Chloranthaceae72 Lactoridaceae18马兜铃目Aristolochiales73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74大花草科Rafflesiaceae75 Hydnoraceae19藤黄目Guttiferales(1)第伦桃亚目(五桠果)Dilleniineae76第伦桃科(五桠果)Dilleniaceae77芍药科Paeoniaceae78 Crossosomataceae79 Eucryphiaceae80 Medusagynaceae81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2)金莲木亚目Ochnineae82金莲木科Ochnaceae83 Dioncophyllaceae 84 Strasburgeriaceae85龙脑香科Dipterocarpaceae(3)茶亚目Theineae86山茶科Theaceae87 Caryocaraceae88 Marcgraviaceae89 Quiinaceae90藤黄科Guttiferae(4)钩枝藤亚目Ancistrocladineae91钩枝藤科Ancistrocladaceae20瓶子草目Sarraceniales92瓶子草科Sarraceniaceae93猪笼草科Nepenthaceae94茅膏菜科Droseraceae21罂粟目Papaverales(1)罂粟亚目Papaverineae95罂粟科Papaveraceae罂粟亚科Papaveroideae角茴香亚科Hypecooideae荷包牡丹亚科Fumarioideae(2)白花菜亚目Capparineae96白花菜科Capparidaceae97十字花科Cruciferae 98Tovariaceae(3)木犀草亚目Resedineae99木犀草科Resedaceae(4)辣木亚目Moringineae100辣木科Moringaceae22肉穗果目Batales101肉穗果科Bataceae23蔷薇目Rosales(1)金缕梅亚目Hamamelidineae102悬铃木科Platanaceae103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104 Myrothamnaceae(2)虎耳草亚目Saxifragineae105景天科Crassulaceae106澳洲瓶子草科Cephalotaceae107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108 Brunelliaceae109 Cunoniaceae110 Davidsoniaceae111海桐花科Pittosporaceae112 Byblidaceae113 Roridulaceae114 Bruniaceae(3)蔷薇亚目Rosineae115蔷薇科Rosaceae绣线菊亚科Spiraeoideae蔷薇亚科Rosoideae苹果亚科Maloideae梅亚科Prunoideae116 Neuradaceae117 Chrysobalanaceae(4)豆亚目Leguminosineae118牛栓藤科Connaraceae119豆科Leguminosae含羞草亚科Mimosoideae苏木亚科(云实)Caesalpinioideae蝶形花亚科Papilionoideae 120 Krameriaceae 24水穗草目Hydrostachyales121水穗草科Hydrostachyaceae25河苔草目(川苔草)Podostemales122河苔草科(川苔草)Podostemaceae26牻牛儿苗目Geraniales(1)沼花亚目Limnanthineae123沼花科Limnanthaceae(2)牻牛儿苗亚目Geraniineae124酢浆草科Oxalidacea125牻牛儿苗科Geraniaceae126旱金莲科Tropaeolaceae127蒺藜科Zygophyllaceae128亚麻科Linaceae129古柯科Erythroxylaceae(3)大戟亚目Euphorbiineae130大戟科Euphorbiaceae131交让木科Daphniphyllaceae27芸香目Rutales(1)芸香亚目Rutineae132芸香科Rutaceae133 Cneoraceae134苦木科Simaroubaceae135 Picrodendraceae136橄榄科Burseraceae137楝科Meliaceae138 Akaniaceae(2)金虎尾亚目Malpighiineae139金虎尾科Malpighiaceae140 Trigoniaceae 141 Vochysiaceae(3)远志亚目Polygalineae142 Tremandraceae143远志科Polygalaceae28无患子目Sapindales(1)马桑亚目Coriariineae144马桑科Coriariaceae(2)漆树亚目Anacardiineae145漆树科Anacardiaceae(3)无患子亚目Sapindineae146槭树科Aceraceae147钟萼木科(伯乐树)Bretschneideraceae 148无患子科Sapindaceae149七叶树科Hippocastanaceae150清风藤科Sabiaceae151 Melianthaceae 152 Aextoxicaceae(4)凤仙花亚目Balsamineae153凤仙花科Balsamaceae29朱丽安目(三柱)Julianiales154三柱科Julianiaceae30卫矛目Celastrales(1)卫矛亚目Celastineae155 Cryillaceae156五列木科Pentaphylacaceae157冬青科Aquifoliaceae158 Corynocarpaceae159 Pandaceae160卫矛科Celastraceae161省沽油科Staphyleaceae162 Stackhousiaceae163翅子藤科Hippocrateaceae164刺茉莉科Salvadoraceae(2)黄杨亚目Buxineae165黄杨科Buxaceae(3)茶茱萸亚目Icacinineae166茶茱萸科Icacinaceae167心翼果科Cardiopteridaceae31鼠李目Rhamnales168鼠李科Rhamnaceae169葡萄科Vitaceae,Ampelidaceae170火筒树科Leeaceae32锦葵目Malvales(1)杜英亚目Elaeocarpineae171杜英科Elaeocarpaceae(2)Sarcolaenineae172 Sarcolaenaceae(3)锦葵亚目Malvineae173锦葵科Malvaceae174椴树科Tiliaceae175木棉科Bombacaceae176梧桐科Sterculiaceae(4)Scytopetalineae177 Scytopetalaceae33瑞香目Thymelaeales178 Geissolomataceae179 Penaeaceae180毒鼠子科Dichapetalaceae181瑞香科Thymelaeaceae182胡颓子科Elaeagnaceae34堇菜目Violales(1)大风子亚目Flacourtiineae183大风子科Flacouriaceae184 Perdiscaceae185堇菜科Violaceae186旌节花科Stachyuraceae187 Scyphostegiaceae188 Turneraceae189 Malesherbiaceae190西番莲科Passifloraceae191 Achariaceae(2)半日花亚目Cistineae192半日花科Cistaceae193红木科Bixaceae194 Sphaerosepalaceae195 Cochlospermaceae(3)柽柳亚目Tamaricineae196柽柳科Tamaricaceae197瓣鳞花科Frankeniaceae198沟繁缕科Elatinaceae(4)番木瓜亚目Caricineae199番木瓜科Caricaceae(5)刺莲花亚目Loasineae200刺莲花科Loasaceae(6)秋海棠亚目Begoniineae201四数木科Datiscaceae202秋海棠科Begoniaceae35葫芦目Cucurbitales203葫芦科Cucurbitaceae36桃金娘目Myrtales(1)桃金娘亚目Myrtineae204千屈菜科Lythraceae205菱科Trapaceae206隐翼科Cryteroniaceae207桃金娘科Myrtaceae208 Dialypetalanthaceae209海桑科Sonneratiaceae210石榴科Punicaceae211玉蕊科Lecythidaceae212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213红树科Rhizophoraceae214使君子科Combretaceae215柳叶菜科Onagraceae216 Oliniaceae217小二仙草科Haloragaceae218假繁缕科Theligonaceae(2)杉叶藻亚目Hippuridineae219杉叶藻科Hippuridaceae(3)锁阳亚目Cynomoriineae220锁阳科Cynomoriaceae37伞形目Umbellales,Apiales221八角枫科Alangiaceae222蓝果树科Nyssaceae223珙桐科Davidiaceae224山茱萸科Cornaceae225 Garryaceae226五加科Araliaceae227伞形科Umbelliferae,Apiaceaeⅱ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38岩梅目Diapensiales228岩梅科Diapensiaceae39杜鹃花目Ericales229山柳科Clethraceae230鹿蹄草科Pyrolaceae231杜鹃花科Ericaceae232岩高兰科Empetraceae233 Epacridaceae40报春花目Primulales234 Theophrastaceae235紫金牛科Myrsinaceae236报春花科Primulaceae41蓝雪目(白花丹)Plumbaginales237蓝雪科(白花丹)Plumbaginaceae42柿树目Ebenales ,Diospyrales(1)山榄亚目Sapotineae238山榄科Sapotaceae239肉实树科Sarcospermataceae(2)柿树亚目Ebenineae240柿树科Ebenaceae ,Diospyraceae241野茉莉科(安息香)Styracaceae242 Lissocarpaceae243山矾科Symplocaceae 244 Hoplestigmataceae 43木犀目Oleales245木犀科Oleaceae44龙胆目Gentianales246马钱科Loganiaceae247 Desfontainiaceae248龙胆科Gentianales249睡菜科Menyanthaceae250夹竹桃科Apocynaceae251萝摩科Asclepiadaceae252茜草科Rubiaceae45管花目Tubiflorae(1)旋花亚目Convolvulineae253花荵科Polimoniaceae254 Fouquieriaceae255旋花科Convolvulaceae(2)紫草亚目Boraginineae256田基麻科Hydrophyllaceae257紫草科Boraginaceae 258 Lennoaceae(3)马鞭草亚目Verbenineae259马鞭草科Verbenaceae260水马齿科Callitrichaceae261唇形科Labiatae,Lamiaceae(4)茄亚目Solanineae262 Nolanaceae263茄科Solanaceae264 Duckeodendraceae265 Buddlejaceae266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267 Globulariaceae268紫葳科Bignoniaceae269 Henriqueziaceae270爵床科Acanthaceae271胡麻科Pedaliaceae272角胡麻科Martyniaceae273苦苣苔科Gesneriaceae274 Columelliaceae275列当科Orobanchaceae276狸藻科Lentibulariaceae(5)苦槛蓝亚目Myoporineae277苦槛蓝科Myoporaceae(6)透骨草亚目Phrymineae278透骨草科Phrymaceae46车前目Plantaginales279车前草科Plantaginaceae47川断续目(山萝卜)Dipsacales280忍冬科Caprifoliaceae281五福花科Adoxaceae282败酱科Valerianaceae283川断续科Dipsacaceae48钟花目(桔梗目)Campanulales284桔梗科Campanulaceae285 Sphenocleaceae286 Pentaphragmataceae287草海桐科Goodeniaceae288 Brunoniaceae289花柱草科Stylidiaceae290 Calyceraceae291菊科Compositae,Asteraceae筒状花亚科Asteroideae舌状花亚科LactucoideaeⅡ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49沼生目Helobieae(1)泽泻亚目Alismatineae292泽泻科Alismataceae293花蔺科(蓩蓃)Butomaceae(2)水鳖亚目Hydrocharitineae294水鳖科Hydrocharitaceae(3)芝菜亚目(冰沼草)Scheuchzeriineae 295芝菜科(冰沼草)Scheuchzeriaceae(4)眼子菜亚目Potamogetonineae296水蕹科Aponogetonaceae297水麦冬科Juncaginaceae298眼子菜科Potamogetonaceae299 Zannichelliaceae300茨藻科Najadaceae50霉草目Triuridales301霉草科Triuridaceae51百合目Liliflorae(Liliiflorae?),Liliales (1)百合亚目Liliineae302百合科Liliaceae303 Xanthorrhoeaceae304百部科Stomonaceae305龙舌兰科Agavaceae306仙茅科Haemodoraceae307 Cyanastraceae308石蒜科Amaryllidaceae309 Hypoxidaceae310 Velloziaceae311蒟蒻薯科Taccaceae312薯蓣科Dioscoreaceae(2)雨久花亚目Pontederiineae313雨久花科Pontederiaceae(3)鸢尾亚目Iridineae314鸢尾科Iridaceae315 Geosiridaceae(4)水玉簪亚目Burmanniineae316水玉簪科Burmaniaceae317 Corsiaceae(5)田葱亚目Philydrineae318田葱科Philydraceae52灯芯草目Juncales319灯芯草科Juncaceae320 Thurniaceae53凤梨目Bromeliales321凤梨科Bromeliaceae54鸭跖草目Commelinales(1)鸭跖草亚目Commelinieae322鸭跖草科Commelinaceae323 Mayacaceae324黄谷精草科Xyridaceae325 Rapateaceae(2)谷精草亚目Eriocaulineae326谷精草科Eriocaulaceae(3)帚灯草亚目Restionineae327帚灯草科Restionaceae328刺鳞草科Centrolepidaceae(4)须叶藤亚目Flagellariineae329须叶藤科Flagellariaceae55禾本目Graminales,Poales330禾本科Gramineae,Poaceae竹亚科Bambusoideae禾亚科Agrostidoideae或竹亚科Bambusoideae稻亚科Oryzeae黍亚科Panicoideae或竹亚科Bambusoideae稻亚科Oryzeae黍亚科Panicoideae早熟禾亚科Pooideae画眉草亚科Eragrostidoideae 或竹亚科Bambusoideae黍亚科Panicoideae早熟禾亚科Pooideae芦竹亚科ArundinoideaeCentostecoideae虎尾草亚科Chloridoideae针茅亚科Stipoideae56棕榈目Palmales,Arecales331棕榈科Palmae,Arecaceae57合蕊目Synanthae332合蕊科Cyclanthaceae58佛焰花目Spathiflorae333天南星科Araceae334浮萍科Lemnaceae59露兜树目Pandanales335露兜树科Pandanaceae336黑三棱科Sparganiaceae337香蒲科Typhaceae60莎草目Cyperales338莎草科Cyperaceae61姜目(蘘荷目)Zingiberales,Scitamineae339芭蕉科Musaceae340姜科Zingiberaceae341美人蕉科Cannaceae342竹芋科Marantaceae343兰花蕉科Lowiaceae62兰目(微子目)Orchidales,Microspermae344兰科Orchidaceae双雄蕊亚科Diandroideae单雄蕊亚科Monandroideae注释:ⅰ摘自《植物学(系统分类部分)》,叶创兴、廖文波等编著,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2月第1版,ISBN7—306—01627—X/Q94;ⅱ7荨麻目(Urticales)的13桑科(Moraceae)、14荨麻科(Urticaceae)之间或应有大麻科(Cannabaceae);ⅲ13中央子目(Centrospermae)原应附录有一科Didiereaceae;ⅳ54鸭跖草目(Commelinales)的(2)谷精草亚目(Eriocaulineae)原书作Eriocaulinineae,疑有误;ⅴ299百合科(Liliaceae)后来分出延龄草科(Trilliaceae)、无叶莲科(Petrosaviaceae)等;ⅵ336姜科(Zingiberaceae)中的闭鞘姜属(Costua)后来分作闭鞘姜科(Costaceae);ⅶ少数目和科的中文名称采自百度。

被子植物分科课件

被子植物分科课件
艺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THANKS
该系统将被子植物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两个亚纲,并根据植物体的形态、 生长习性、生殖器官和花果的特征进行分类。
克朗奎斯特系统的优点是较为科学和全面,能够涵盖更多的植物种类,但也有一些 复杂和繁琐的地方。
塔赫他间系统
塔赫他间系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植物分科系统之一,由德国植物学家 塔赫他间提出。
该系统将被子植物分为三个亚纲,即木兰亚纲、百合亚纲和真双子叶植 物亚纲,并根据植物体的形态、生长习性、生殖器官和花的特征进行分
分类与分布
分类
被子植物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 叶植物两大类,双子叶植物种子 有2片子叶,单子叶植物种子只有 1片子叶。
分布
被子植物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 从热带雨林到寒带针叶林,从沙 漠到高山草地,都有被子植物的 踪迹。
生物学特性
生殖方式
被子植物的繁殖方式多样,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性 繁殖通过种子繁殖,无性繁殖通过分株、根茎、块根等方式 。
类。
塔赫他间系统的优点是较为全面和科学,能够涵盖更多的植物种类,同 时也更加注重生态学和进化论的观点。
04 被子植物分科实例
双子叶植物纲
菊科
包括向日葵、蒲公英等,具有头 状花序。
豆科
包括大豆、豌豆等,具有蝶形花冠 。
蔷薇科
包括苹果、桃等,具有蔷薇花冠。
单子叶植物纲
百合科
包括葱、蒜等,具有鳞茎。
果实类型
被子植物的果实类型也是 分科的重要依据,如蓇葖 果、浆果、蒴果等。
生殖特征
花的构造
不同科属的植物,花的构 造存在差异,如花瓣数量 、雄蕊数量和排列方式等 。
传粉方式
花的传粉方式在不同科属 之间有所不同,如自花传 粉、异花传粉、虫媒传粉 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西木
凤 尾 丝 兰
虎 皮 兰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3.兰科
兰科为种子植物第二大科,约有750属,1.7万 种。我国约有150属,1000余种。 识 别 要 点 陆生、附生或腐生草本; 叶互生或退化成鳞片;花 两性,两侧对称,花被6 片2轮,雄蕊2或1,雄蕊 和花柱结合成合蕊柱,子 房下位,侧膜胎座,蒴果, 种子微小。
分为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识 别 要 点 叶互生,常有托叶。 花两性,整齐;花 托凸隆至凹陷;花 部5基数,轮状排 列;花被与雄蕊常 结合成花筒;子房 上位,少下位。种 子无胚乳。


蔷薇科中水果多, 山楂李子桃苹果, 两性花中雄蕊多, 萼片花瓣各五个。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光叶绣线菊
植物学部分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湖北百合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风 信 子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虎眼万年青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吊兰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文竹
康乃馨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王 不 留 行
麦瓶草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15.唇形科
本科约22属,3500种,全球分布。我国 约98属,800余种,全国分布。 识 别 要 点
常草本,含挥发性芳香油,茎四棱。单叶, 对生或轮生。轮伞花序;唇形花冠;雄蕊为 两强雄蕊或2枚;子房上位,四分子房,小 坚果,易于识别。
植物学部分
第六章-被子植物的 主要分科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科简介
被子植物约300科,25万种, 我国约3万种。
双子叶植物纲 分为 单子叶植物纲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两纲 的主要区别
区别 子叶数 根系 双子叶植物纲 2枚 直根系 单子叶植物纲 1枚 须根系
茎内维管束 环状排列,有形成层 散生,无形成层 叶脉 网状脉 平行脉或弧形脉
潍坊职业学院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贴 梗 海 棠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沙梨花枝
苹果果实解剖 沙梨花纵切、子房横切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绿萼型梅花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桃花枝
桃花纵剖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杏果实解剖
桃子房横切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草 莓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十字花科蔬菜多,
四强雄蕊十字萼,
雌蕊一枚结角果,
果内具有假隔膜。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荠菜的短 角果
荠菜植株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紫罗兰植株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播 娘 蒿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5.豆科。本科约670属,17000余种。广布世界。
识别要点 木本,单叶互生。 花单性,雌雄异株,柔 荑花序;无花被,有花 盘或蜜腺,侧膜胎座。 蒴果,种子微小,基部 有多数丝状长毛。 口 诀 杨树高大柳丝长, 雌雄异株花具苞, 柔荑花序先叶开, 蒴果种子具长毛。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4.十字花科
本科有350属,约3200种,全球分布,主产北温带。 我国产96属, 425种,124变种,引种7属,20余 种。 识 别 要 点 草本,常有辛辣汁液。 花两性,整齐;萼片4; 十字花冠;四强雄蕊; 子房1室,有2个侧膜 胎座,具假隔膜。角 果。 口 诀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龙爪槐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皂 荚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三叶草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鸡眼草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6.蔷薇科
本科有124属,3000余种,主产北半球温 带,我国有55属,1000余种,全国各地均产。 本科为重要经济大科,盛产各种果树和花卉。 绣线菊亚科 蔷薇亚科 梨亚科 梅亚科
潍坊职业学院
识别要点
常草本,单叶互生。花两性,整齐, 5基数;药常孔裂;心皮2,2室,位置偏 斜;多数胚珠,浆果或蒴果。 •番茄辣椒属茄科; •烟草土豆曼佗罗; •雄蕊五个宿存萼; •雌蕊一枚结浆果。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曼佗罗
木本曼佗罗
冬珊瑚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枸 杞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龙 葵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黄芩
夏枯草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11.葫芦科
本科约100属,800余种,主要产于热带和亚热带, 我国产22属,130种,引种栽培7属,约30种。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识别要点 蔓生草本,具有双韧 维管束,有卷须。叶 互生,掌裂。花单性, 5基数;聚药雄蕊, 花丝两两结合,1条 分离;雌蕊3心皮组 成,侧膜胎座,子房 下位。瓠果。
识别要点
多草本,单叶;具各 式地下茎,花被片6, 不分花瓣与花萼; 排成2轮,是典型的3 花被两轮雄蕊六; 轮3数花,雄蕊6枚与 之空对生,子房上位, 雌蕊一枚结蒴果。 蒴果或浆果。
口 诀 葱蒜韭菜与百合;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卷丹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非洲菊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向日葵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勋 章 菊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苦 苣 菜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10.茄科
本科约80属, 3000种,广布 于温带及热带 地区,美洲热 带种类最多。 我国有26属, 100余种。
植物学部分
花基数 花粉
4或5 具3个萌发孔
3 具1个萌发孔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一、双子叶植物纲主要科
1.木兰科 本科有15属,25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 热带,我国有11属,约130种。
识 别 要 点
木本。单叶互生,有托叶。花单生;花被3基数, 两性,整齐花;常同被;雄蕊及雌蕊多数、分 离、螺旋状排列于伸长的花托上,子房上位。 蓇葖果。有胚乳。
芸香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识别要点
茎常有刺,叶具透明腺点,具含芳香气味, 花盘发达,位于雄蕊常内侧。多为柑果或浆 果。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9.菊科
本科约1000属, 25000—30000种, 广布全世界,热带较 少。我国约200余属, 2000多种,全国都 有分布。
被子植物第一大科。
我国130属,1200种。为被子植物第三大科。 含羞草亚科 云实亚科 分为 识别要点 蝶形花亚科 羽状或三出复叶, 稀单叶,蝶形或
假蝶形花冠,二体
雄蕊,荚果。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含羞草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合欢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紫 荆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刺 槐
田旋花
打碗花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茑萝
牵牛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17.葡萄科
本科约12属,700余种, 多分布于热带至温带地区。 我国有8属,112种,南 北均有分布,多数分布于 长江以南各省区。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识别要点
具有攀援体态;茎常 为合轴生长,有卷须。 花序多与叶对生;雄 蕊与花瓣对生;子房 常2室,具中轴胎座。 浆果。
蒲公英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识别要点


常为草本。叶互生, 菊科植物草本多; 头状花序,有总苞, 头状花序有总苞; 合瓣花冠,聚药雄蕊, 子房下位,1室,1胚 聚药雄蕊有五个; 珠,连萼瘦果,屡有 子房下位结瘦果。 冠毛。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向日葵 蜡菊
矢车菊
雪莲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大丽菊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大花蕙兰
植物学部分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白 玉 兰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广玉兰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紫玉兰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含笑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鹅掌楸(马褂木)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2.毛茛科
本科有50属, 1900种,主产温带与寒带。
我国有43属,700种。
识 别 要 点
草本。叶分裂或复叶。花两性,整齐,5基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