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植物分科概述
被子植物科属排序

被子植物科属排序摘要:一、被子植物科属概述二、被子植物科属排序方法1.形态学特征2.遗传学特征3.生态学特征三、常见被子植物科属介绍四、被子植物科属研究意义与应用正文:被子植物科属排序是植物分类学中的重要任务,其目的是揭示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高级、数量最多的类群,包括了众多科、属、种。
本文将对被子植物科属排序方法进行探讨,并介绍一些常见被子植物科属。
一、被子植物科属概述被子植物又称绿色开花植物,具有双受精现象、种子有果皮包被等特点。
被子植物科属繁多,包括了草本、木本、水生、旱生等多种生活型。
在我国,被子植物约有30个科,如菊科、禾本科、豆科、蔷薇科等。
二、被子植物科属排序方法1.形态学特征:通过对植物的器官形态特征进行比较,如叶子、花、果实和种子等,推断科属间的亲缘关系。
例如,相似的叶子形态可能意味着科属间的密切关系。
2.遗传学特征:通过分析植物的遗传物质,如DNA、RNA和蛋白质等,探讨科属间的遗传关系。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对实验设备和技术要求较高。
3.生态学特征:分析植物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适应性,如水分、光照、温度等因子。
相同生态环境的植物可能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三、常见被子植物科属介绍1.菊科:菊科是被子植物中最大的科之一,包括了菊花、向日葵、蒲公英等植物。
菊科植物具有独特的头状花序,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2.禾本科:禾本科植物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包括了稻、麦、玉米等粮食作物。
禾本科植物具有紧密的植株结构和抗逆性强等特点。
3.豆科:豆科植物包括了豆类作物和树木,如大豆、绿豆、槐树等。
豆科植物具有固氮根瘤,可与细菌共生,提高土壤肥力。
4.蔷薇科:蔷薇科包括了蔷薇、玫瑰、苹果等植物。
蔷薇科植物具有美丽的花朵和果实,具有重要观赏和食用价值。
四、被子植物科属研究意义与应用1.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了解被子植物科属关系有助于挖掘植物资源,为药物、香料、染料等领域的研发提供依据。
第三节被子植物的分科概述

第三节被子植物的分科概述按照克郎奎斯特系统(参见第四节)被子植物分为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纲)两个纲,它们的主要区别如下:一、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一)木兰目(Magnoliales)木兰科(Magnoliaceae) * PA∞ ∞6-15主要特征:木本;单叶互生,全缘,有托叶,早脱落,枝具环状托叶痕。
花单生;两性,辐射对称,常同被;雄蕊及雌蕊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于柱状花托上,子房上位。
聚合蓇葖果穗状,稀为翅果。
种子有胚乳。
(1)木兰属(Magnolia)托叶与叶柄联合。
花大,顶生,花被多轮;蓇葖果,背缝开裂。
常见的植物有:玉兰(M. denudata Desr.),落叶乔木。
早春开花,先花后叶。
花白色。
原产我国中部,各地均有栽培供庭院观赏,花蕾药用(图14-21)。
紫玉兰(辛夷)(M. liliflora Desr.),落叶小乔木。
花紫色或紫红色。
原产湖北,各地栽培供观赏。
广玉兰(洋玉兰、荷花玉兰)(M. grandiflora L.),叶常绿革质,下面密被锈色绒毛;花大,白色芳香。
原产北美洲,为著名庭院观赏树种。
厚朴(M.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落叶乔木。
叶大,顶端圆,集生枝顶。
我国特产,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华南。
树皮、根皮、花、果及芽含厚朴酚可入药。
凹叶厚朴[M. officinalis subsp biloba(Rehd. et Wils. )Cheng Law],叶二裂,产我国东南各省,药用。
(2)含笑属(Michelia )常绿乔木或灌木,托叶与叶柄分离,花单生叶腋,常不满开,有雌蕊群柄。
含笑花[M. figo (Lour.)Spreng.],常绿灌木,嫩枝、芽及叶柄均被棕色毛。
花芳香,广为栽培供观赏。
白兰花(M. alba DC ),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花白色,花瓣狭长有芳香。
原产印度尼西亚,现广为栽培供观赏。
《植物学》被子植物常见分科

未来学习方向和目标
深入学习被子植物分类学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进一步深 入学习被子植物分类学,掌握更
多的分类方法和技能。
培养跨学科综合能力
除了被子植物分类学外,我还将拓 展学习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理学、
植物资源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
拓展植物学相关领域
我将关注植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 成果和前沿动态,了解植物学的 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
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被子植物常见分科的基本特征和 分类依据。
培养独立观察、分析和鉴定被子植物 科别的能力。
学习并实践被子植物分类的检索表使 用方法。
实验器材和试剂准备
植物学实验常用工具
放大镜、镊子、刀片、载玻片、盖玻 片等。
植物学实验常用试剂
碘液、甘油等。
实验步骤和操作规范
观察并描述被子植物代表植物 的形态特征,包括根、茎、叶
无性繁殖
通过植物体的一部分(如根、茎、叶 等)直接长出新个体。这种方式能够 迅速扩大种群数量,但遗传多样性较 低。
被子植物繁殖策略
一年生植物繁殖策略
以快速生长和繁殖为主,生命 周期短,适应于环境变化较大
的环境。
多年生植物繁殖策略
注重资源的长期积累和利用, 生命周期长,适应于较为稳定 的环境。
克隆繁殖策略
、花、果实和种子等部分。
根据形态特征,利用检索表对 被子植物进行科别的初步鉴定
。
对初步鉴定结果进行验证,通 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或咨询专 业教师,确认鉴定结果的准确 性。
整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包括实验目的、材料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结论与讨论等 部分。
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
01
分析被子植物常见分科代 表植物的形态特征,总结 各科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被子植物的分科概述

被子植物的分科概述快速导航:木兰目| 樟目| 毛茛目| 金缕梅目| 石竹目| 蓼目| 蔷薇目| 锦葵目| 葫芦目| 山茶目| 白花菜目| 豆目| 大戟目| 无患子目| 伞形目|杜鹃花目| 玄参目| 茄目| 唇形目| 菊目| 其它重要的植物介绍| 泽泻目| 棕榈目| 天南星目| 百合目| 鸭跖草目| 莎草目| 兰目| 其他重要的单子叶植物按照克郎奎斯特系统(参见第四节)被子植物分为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纲)两个纲,它们的主要区别如下:一、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一)木兰目(Magnoliales)木兰科(Magnoliaceae)*P6-15 A∞∞主要特征:木本;单叶互生,全缘,有托叶,早脱落,枝具环状托叶痕。
花单生;两性,辐射对称,常同被;雄蕊及雌蕊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于柱状花托上,子房上位。
聚合蓇葖果穗状,稀为翅果。
种子有胚乳。
图12-1 玉兰1.叶枝2.花枝3.雄蕊和心皮的排列4.花图式5.果实(二)樟目(Laurales)樟科(Lauraceae)*P3+3 A3+3+3+3(3:1)主要特征:木本,有香气,单叶互生,革质全缘,无托叶,三出脉或羽状脉。
花两性整齐3基数,轮状排列,花药瓣裂;子房上位,1室;核果。
种子无胚乳。
(三)毛茛目(Ranales)毛茛科(Ranunculaceae)*K3-∞C3-∞A∞∞-1主要特征:草本;花两性,整齐,5基数,花萼和花瓣均离生;雄蕊和雌蕊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于膨大突起的花托上;子房上位;聚合瘦果或聚合蓇葖果。
图12-2 毛茛1.植株 2.萼片 3.花瓣4.花图式(五)壳斗目壳斗科(Fagaceae)*♂:K(4-8)C0 A4-20♀:K(4-8)C0(3-6:3-6:2)主要特征:木本;单叶互生,有托叶,羽状脉直达叶缘。
雌雄同株或异株,无花瓣;雄花为葇荑花序;子房下位。
总苞木质化成壳斗(cupule),部分或完全包被坚果。
被子植物分科概述

恢复与重建的方法
植被恢复、土壤改良、水 资源保护与利用、生物多 样性保护等。
可持续利用与生态农业
可持续利用定义
01
指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人满足需求的能
力的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定义
02
指在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
展。
可持续利用与生态农业的措施
03
推广有机农业、发展循环农业、加强农业环境保护等。
保护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制定法律法规、开展科学研究、实施人工繁殖和 再引入等。
濒危物种保护的意义
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生态恢复与重建
生态恢复定义
指通过人工干预,使受损 的生态系统恢复到相对稳 定的状态。
生态重建定义
指在生态系统严重受损或 完全丧失的情况下,重新 建立一个新的生态系统。
花卉产业
被子植物中的一些花卉具 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花 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玫瑰、月季、茉莉等。
室内绿化
被子植物中的一些盆栽植 物适合在室内种植,具有 较高的观赏价值,如吊兰、 绿萝、文竹等。
物种的保护
濒危物种定义
指那些由于种种原因,其种群数量减少,处于灭绝危险的野生动 物和植物种类。
提供栖息地
被子植物的多样性和结构为动物提供栖息地和庇护所,如森林、草原和湿地等生 态系统中的植物群落。
维持生物多样性
生态平衡
被子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与其他生物的相互作用,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
遗传多样性
被子植物的遗传多样性为物种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基因资源,有助于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生物威胁。
THANKS
第六章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科

巴西木
凤 尾 丝 兰
虎 皮 兰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3.兰科
兰科为种子植物第二大科,约有750属,1.7万 种。我国约有150属,1000余种。 识 别 要 点 陆生、附生或腐生草本; 叶互生或退化成鳞片;花 两性,两侧对称,花被6 片2轮,雄蕊2或1,雄蕊 和花柱结合成合蕊柱,子 房下位,侧膜胎座,蒴果, 种子微小。
分为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识 别 要 点 叶互生,常有托叶。 花两性,整齐;花 托凸隆至凹陷;花 部5基数,轮状排 列;花被与雄蕊常 结合成花筒;子房 上位,少下位。种 子无胚乳。
口
诀
蔷薇科中水果多, 山楂李子桃苹果, 两性花中雄蕊多, 萼片花瓣各五个。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光叶绣线菊
植物学部分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湖北百合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风 信 子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虎眼万年青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吊兰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文竹
康乃馨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王 不 留 行
麦瓶草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15.唇形科
本科约22属,3500种,全球分布。我国 约98属,800余种,全国分布。 识 别 要 点
常草本,含挥发性芳香油,茎四棱。单叶, 对生或轮生。轮伞花序;唇形花冠;雄蕊为 两强雄蕊或2枚;子房上位,四分子房,小 坚果,易于识别。
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科

第五章被子植物主要分科第一节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一木兰科(Magnoliaceae)形态特征:落叶或常绿乔木或灌木。
茎、叶含油细胞。
单叶互生,全缘,很少有裂,托叶大,包被幼芽,脱落后常留有明显的环形托叶痕。
花常两性,单独顶生或腋生,辐射对称;萼片与花瓣常相似,多数,离生,排成数轮;雄蕊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在柱状花托的下部;雌蕊有多数离生心皮,螺旋状排列在柱状花托的上部,子房1室,含一至多数胚珠。
果实多为聚合蓇葖果,稀为蒴果或翅果。
种子具胚乳。
识别要点:木本,具油细胞。
萼、瓣不分,雄、雌蕊多数,螺旋状排列于柱状的花托上,花托于果时延长。
果为聚合蓇葖果。
本科是双子叶植物中最原始的科。
其原始性状有:(1)木本;(2)花两性,萼片、花瓣不分;(3)雄蕊和心皮多数,螺旋状排列于柱状花托上;(4)种子有丰富的胚乳。
本科约有15属,250种。
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
我国有11属130种。
二毛茛科(Ranunculaceae)形态特征: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稀攀援藤本。
叶基生或互生,稀对生,单叶常为数分裂或羽状复叶,托叶不发达或无。
花两性,少单性,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萼片5至多数;花瓣5至多数或退化;有的萼片呈花瓣状,有的花萼和花瓣变为距而成特殊蜜腺。
雄蕊多数;心皮多数,离生或一部分合生;子房1室,胚珠1至多个。
果为瘦果或蓇葖果,少为浆果或蒴果。
识别要点:草本,叶分裂或复叶。
萼片、花瓣各5个,或无花瓣,萼片花瓣状;雌、雄蕊多数,离生。
果为瘦果或蓇葖果。
本科与木兰科相似,具两性花,花各部多数、离生,呈螺旋状排列等原始性状的科。
双子叶草本植物即由本科保留了草本性质演化而来。
与木兰科是两个平行发展的科。
毛茛科植物含有各种生物碱,不少种类为药用或有毒植物。
花大,色泽艳丽,因而有些为观赏植物。
本科有40余属,1500多种,主产北温带。
我国有36属600多种。
三十字花科(Cruciferae)形态特征: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
第六章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科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4.十字花科
本科有350属,约3200种,全球分布,主产北温带。 我国产96属, 425种,124变种,引种7属,20余 种。
识别要点
口诀
草本,常有辛辣汁液。 花两性,整齐;萼片4; 十字花冠;四强雄蕊; 子房1室,有2个侧膜 胎座,具假隔膜。角 果。
5.豆科。本科约670属,17000余种。广布世界。
我国130属,1200种。为被子植物第三大科。
含羞草亚科
分为
云实亚科 蝶形花亚科
识别要点 羽状或三出复叶,
稀单叶,蝶形或
假蝶形花冠,二体
雄蕊,荚果。
植物学部分
含羞草
潍坊职业学院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合欢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紫荆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分为
绣线菊亚科 蔷薇亚科 梨亚科 梅亚科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识别要点
叶互生,常有托叶。 花两性,整齐;花 托凸隆至凹陷;花 部5基数,轮状排 列;花被与雄蕊常 结合成花筒;子房 上位,少下位。种 子无胚乳。
口诀 蔷薇科中水果多, 山楂李子桃苹果, 两性花中雄蕊多, 萼片花瓣各五个。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毛茛 花序及花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乌头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白 头 翁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牡 丹
植物学部分
潍坊职业学院
回回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