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国旅游收入的因素范文
国内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国内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分析近年来,国内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我国经济增长重要的支柱性产业。
而国内旅游的收入源自于游客的消费支出,因此了解和分析影响国内旅游收入的因素对于推动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影响国内旅游收入的主要因素,并探讨其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首先,宏观经济因素是影响国内旅游收入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济增长水平、消费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等宏观经济指标对于旅游消费的需求起到决定性作用。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不仅意味着更多人有了旅游的经济基础,也意味着人们更愿意花费在旅游上的金额更多。
同时,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增长也会增加游客对旅游的信心,吸引更多的人选择国内旅游。
其次,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是影响国内旅游收入的重要因素之一。
旅游目的地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其他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着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意愿和期望。
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等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此外,旅游目的地的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旅游服务质量等也会影响游客的满意度和再次选择。
另外,旅游产品的丰富性和创新性也是影响国内旅游收入的重要因素。
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程度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进而刺激游客消费和重复消费。
旅游产品的创新性能够将独特的旅游体验带给游客,增加他们的满意度,进而增加旅游消费。
例如,一些定制化的旅游产品、主题景区、文化体验活动等都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消费。
此外,旅游营销策略的有效性也是影响国内旅游收入的重要因素。
旅游目的地需要通过精确的市场定位,制定合适的宣传推广策略,吸引目标游客群体。
营销策略的有效性需要考虑到目标群体的需求和喜好,并采取针对性的推广活动。
同时,营销策略的协同配合也是关键,旅游景区、旅行社、酒店等旅游行业参与者的合力推动,能够形成更大的推广效应,进而带动旅游收入的增长。
最后,政策环境对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政府的政策和规划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引导和支持的作用。
影响国内旅游经济的因素分析

影响国内旅游经济的因素分析国内旅游经济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策规定、经济状况、人口变化、文化传统、旅游基础设施等等。
以下是对一些主要因素的分析:1.政策因素:政府在国内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对旅游行业的发展起着引导和推动作用。
比如,政府在旅游业中推出的促销活动、减税优惠政策、政策法规的制定等,都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国内旅游的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
2.经济因素:国内旅游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状况的影响。
经济状况的好坏、收入水平的高低、就业率的变化等因素,都会对人民的旅游意愿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当经济状况好时,人们的收入增加,旅游消费能力也相应增强,从而促进国内旅游经济的发展。
3.人口变化:人口结构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国内旅游经济的发展。
人口的年龄分布、收入水平、教育背景等,都会对人们的旅游需求产生影响。
比如,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旅游市场的需求逐渐增加;而中青年人群的增多,则对休闲度假型旅游需求的增加产生影响。
4.文化传统:国内的文化传统和旅游发展密不可分。
各地独特的历史、风土人情、民俗习惯等都构成了国内旅游的独特魅力。
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国内旅游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5.旅游基础设施: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是国内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
包括交通设施、酒店住宿、旅游景区设施等。
当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时,会对旅游产业的发展产生限制作用。
因此,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对国内旅游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总之,国内旅游经济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政策、经济、人口、文化和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国内旅游经济的发展。
因此,在制定国内旅游发展战略时,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的影响,以实现国内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人数对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假设

旅游人数对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假设
旅游人数对国内旅游收入有着显著的影响。
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加,国内旅游收入往往会增加。
首先,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加,更多的游客消费将促进旅游相关行业的发展。
旅游者在旅途中需支付机票、酒店、交通、餐饮等费用,同时也会购买纪念品、土特产等商品,这些消费将直接拉动相关行业的营业额和收入。
其次,旅游人数的增加还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旅游业对于各地的酒店、餐饮、交通等服务业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需求,这些服务业在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同时也扩大了市场规模,增加了就业机会,增加了税收收入。
最后,旅游人数的增加还有助于宣传和推广目的地的文化、风景以及其他特色资源,提高了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消费,进一步促进旅游收入的增长。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护旅游资源,保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合理控制旅游人数,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游客量造成资源破环。
因此,政府需要针对不同目的地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保障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行业,对于提升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旅游业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经济、环境、文化、技术等多个方面分析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1. 经济因素旅游业发展受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意味着人民的收入增加,人们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和资金去进行旅游。
同时,经济发展还带来了基础设施的发展,如交通和通信设施的完善,这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2. 环境因素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自然风光、生态环境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等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因此,保护环境和文化遗产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关键。
同时,游客的滞留时间和花费也受到当地环境的影响,比如气候、交通便利程度等。
3. 文化因素旅游业的发展与文化密切相关。
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而正是这些独特之处吸引了游客的兴趣。
文化旅游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游客不仅仅追求物质享受,更加注重体验当地的文化内涵。
因此,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等都是吸引游客的亮点。
4. 技术因素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旅游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例如,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得旅游信息更加透明化,游客可以更方便地获取旅游信息并做出决策。
同时,电子支付、在线预订等技术的应用也提高了旅游服务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5. 政策因素政府的政策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鼓励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旅游文化推广以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都能提升旅游业的发展速度。
政府还可以通过调整旅游税收和签证政策等手段来吸引外国游客。
政策的稳定性和透明度是吸引投资和游客的重要因素。
6. 教育因素教育的发展水平也会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教育水平的提高意味着人们对知识的需求增加,旅游也成为了人们文化消费的重要方式。
此外,教育还能培养人们的旅游意识和素质,提高旅游消费者的购买力和满意度。
7. 交通因素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
《2024年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经济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范文

《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经济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篇一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经济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深度研究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经济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提升旅游业的发展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将详细分析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的经济绩效,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
二、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经济绩效分析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经济绩效的表现是显著的。
无论是从旅游业的经济贡献、就业带动,还是从旅游业的创新发展来看,都显示出我国旅游业的强大活力和巨大潜力。
特别是在一些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如云南、四川、湖南等,旅游业已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
1. 经济贡献: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餐饮、住宿、交通、零售等,为地方经济带来了显著的贡献。
2. 就业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创新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旅游业也在不断创新,如智慧旅游、在线旅游等新业态的发展,提升了旅游业的竞争力。
三、影响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经济绩效的因素影响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经济绩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政策因素:政府的政策支持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例如,对旅游景区的投资、对旅游企业的扶持政策等,都能有效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2. 资源因素: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我国地域辽阔,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决定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4. 基础设施: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包括交通设施、住宿设施、餐饮设施等,都能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旅游业的经济效益。
5. 竞争环境:竞争环境也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只有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创新产品,才能赢得市场份额。
影响我国旅游收入的因素

题目:影响我国旅游收入的因素学院:旅游管理学院班级:12级旅馆一班姓名:张永超学号:2012130101472015年1月1 日影响我国旅游收入的因素【摘要】本文根据我国1994—2011旅游的相关数据,分析出影响我国旅游发展的部分因素。
根据对旅游发展的一些考证以及对影响我国旅游业收入的因素分析,同时综合了相关的消费分析理论,选取了国内旅游人数、城镇居民人均旅游花费、农村居民人均旅游花费、铁路里程等四个解释变量建立了理论模型。
在收集了相关的数据基础上,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
然后,对所得的结果作经济意义的分析。
【关键字】旅游收入旅游人数旅游花费交通多重共线性正文一、问题的提出随着国家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而旅游行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在国内收入中占据着一个不可忽视的地位。
因此,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4.4%,远高于同期GDP9.76%的增长率。
为此,需定量的分析影响中国旅游市场的主要因素。
二、问题的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经济稳定快速的发展,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人们不再继续满足身体上的需求,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
而旅游业随机而猛速发展。
我国国内旅游现状主要有三个特点:(1)发展快,规模大,1990—2001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由2.8亿人次增加到7.84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也由1990年的170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3522亿元。
(2)覆盖范围广,东西南北遍地开花,形成了一个覆盖范围空前广大的态势。
(3)形式多样化,国内旅游不再是单一的以娱乐休闲为目的的活动,探亲访友、商务活动、学习考察、宗教朝拜、探险、保健等各种形式的旅游活动业已广泛的开展起来。
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也是促进旅游行业增长的又一助力。
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农村人民也加入到了旅游的大军,调查发现,农村旅游人数占全国中人数的20.2%。
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消费与旅游收入

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消费与旅游收入旅游业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消费与旅游收入的关系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消费对旅游收入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一些因素。
一、旅游消费对旅游收入的影响旅游消费是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各种消费行为,包括交通费用、住宿、餐饮、购物等。
旅游消费直接影响到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收入。
当游客选择某个目的地进行旅游时,他们会在当地消费,从而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
首先,旅游消费可以为旅游目的地带来直接的经济收入。
游客在目的地的消费,如住宿、餐饮等,直接为当地商家带来了盈利。
这些盈利又可以投入到当地经济中,促进当地的发展和改善。
其次,旅游消费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间接增加旅游目的地的收入。
例如,当游客选择某个目的地旅游时,交通运输、餐饮、零售等相关产业也会有所增长。
这些增长间接地促进了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此外,旅游消费还能推动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交流和旅游产品的创新。
当游客来到不同的目的地旅游时,他们会接触到当地独特的文化和旅游产品。
这些文化交流和旅游产品的创新又能吸引更多的游客,进而增加旅游目的地的收入。
二、旅游消费与旅游收入的因素旅游消费与旅游收入之间存在一些因素,这些因素会影响到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效益。
首先,旅游消费与目的地的吸引力密切相关。
目的地越具有吸引力,游客越愿意选择该目的地进行旅游。
这些吸引力可以来自于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旅游设施等方面。
吸引力强的目的地往往能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带来更大的旅游消费和旅游收入。
其次,旅游消费与目的地的价格水平有关。
旅游目的地的价格水平包括住宿费用、餐饮费用、旅游产品价格等。
价格合理的目的地往往更具竞争力,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并促使他们在当地消费。
此外,旅游消费还受到游客个人经济状况的影响。
经济状况好的游客更有能力进行更高层次的旅游消费,而经济状况较差的游客则可能进行较低层次的旅游消费。
因此,旅游目的地需要根据游客的经济状况来提供相应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实现更多的旅游收入。
《2024年北京市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范文

《北京市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篇一一、引言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旅游业的发展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旅游业的兴旺发展,对提升北京市经济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以及增强城市综合实力有着重要影响。
然而,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北京的旅游收入受到了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深入分析这些影响因素,以期为北京市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计量经济学模型构建为了全面分析北京市旅游收入的影响因素,本文选取了以下几个关键变量: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交通设施完善程度、旅游资源丰富度、政策支持力度以及国际游客数量。
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这些变量与旅游收入之间的相关性。
三、影响因素分析1. 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GDP对旅游收入有着直接的影响。
随着GDP的增长,居民的消费能力提高,对旅游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2. 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意味着居民有更多的闲暇资金用于旅游消费,从而推动旅游收入的增加。
3. 交通设施完善程度:交通的便利性是影响游客出行的重要因素。
随着北京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游客的出行更加便捷,从而促进了旅游业的繁荣。
4. 旅游资源丰富度:北京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自然风光以及现代化的城市设施,这些旅游资源对游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是推动旅游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
5. 政策支持力度:政府的政策支持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例如,政府通过实施旅游优惠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等措施,可以有效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高旅游收入。
6. 国际游客数量:国际游客的数量对北京的旅游收入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选择来北京旅游,为北京的旅游业带来了丰富的收入。
四、计量经济学模型应用及结果分析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本文对历史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显示,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交通设施完善程度、旅游资源丰富度以及政策支持力度对北京市旅游收入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影响我国旅游收入的因素学院:旅游管理学院班级:12级旅馆一班姓名:张永超学号:72015年1月1 日影响我国旅游收入的因素【摘要】本文根据我国1994—2011旅游的相关数据,分析出影响我国旅游发展的部分因素。
根据对旅游发展的一些考证以及对影响我国旅游业收入的因素分析,同时综合了相关的消费分析理论,选取了国内旅游人数、城镇居民人均旅游花费、农村居民人均旅游花费、铁路里程等四个解释变量建立了理论模型。
在收集了相关的数据基础上,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
然后,对所得的结果作经济意义的分析。
【关键字】旅游收入旅游人数旅游花费交通多重共线性正文一、问题的提出随着国家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而旅游行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在国内收入中占据着一个不可忽视的地位。
因此,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4.4%,远高于同期GDP9.76%的增长率。
为此,需定量的分析影响中国旅游市场的主要因素。
二、问题的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经济稳定快速的发展,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人们不再继续满足身体上的需求,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
而旅游业随机而猛速发展。
我国国内旅游现状主要有三个特点:(1)发展快,规模大,1990—2001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由2.8亿人次增加到7.84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也由1990年的170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3522亿元。
(2)覆盖范围广,东西南北遍地开花,形成了一个覆盖范围空前广大的态势。
(3)形式多样化,国内旅游不再是单一的以娱乐休闲为目的的活动,探亲访友、商务活动、学习考察、宗教朝拜、探险、保健等各种形式的旅游活动业已广泛的开展起来。
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也是促进旅游行业增长的又一助力。
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农村人民也加入到了旅游的大军,调查发现,农村旅游人数占全国中人数的20.2%。
随着收入的增加这个数字也必将会随之增加。
另一方面,交通的更加便利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拿铁路举例。
铁路里程数由1994年的5.90万公里增加到了2011年的9.3万公里。
到今天,铁路四通八达,交织起了祖国各地,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旅游梦想。
当然,影响旅游业的因素还包括许多,这里我们仅仅研究上文提到的四个原因。
针对此种情况,我们收集了1994--2011年影响我国旅游收入的相关因素的时间序列数据,如旅游人数、旅游花费、交通建设,并用计量方法进行分析和水平比较,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三、数据收集基于以上分析,选取了被解释变量国内旅游收入y,国内旅游人数x2,旅游花费又分为城镇居民旅游花费x3和农村居民旅游花费x4,铁路里程数x5。
收集了近18年的数据来分析。
表4.3 1994-2007年中国旅游收入及相关数据年份国内旅游收入Y(亿元)国内旅游人数X2(万人次)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支出X3(元)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支出X4(元)公路里程X5(万km)铁路里程X6(万km)1994 1023.5 52400 414.7 54.9 111.78 5.9 1995 1375.7 62900 464 61.5 115.7 5.97 1996 1638.4 63900 534.1 70.5 118.58 6.49 1997 2112.7 64400 599.8 145.7 122.64 6.6 1998 2391.2 69450 607 197 127.85 6.64 1999 2831.9 71900 614.8 249.5 135.17 6.74 2000 3175.5 74400 678.6 226.6 140.27 6.87 2001 3522.4 78400 708.3 212.7 169.8 7.01 2002 3878.4 87800 739.7 209.1 176.52 7.19 2003 3442.3 87000 684.9 200 180.98 7.3 2004 4710.7 731.8 210.2 187.07 7.44 2005 5285.9 737.1 227.6 193.05 7.54 2006 6229.74 766.4 221.9 345.70 7.71 2007 7770.62 906.9 222.5 358.37 7.8 四、数据建模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Yt=β1+β2X2t+β3X3t+β4X4t+β5X5t+μYt————————第t年全国国内旅游收入(亿元)X2—————————国内旅游人数(万人次)X3—————————城镇居民旅游花费(元)X4—————————农村居民旅游花费(元)X5—————————公路里程数(万公里)X6—————————铁路里程数(万公里)μ—————————随即扰动项u:随机误差项:由于经济中许多变量之间都有隐藏的表面看不到的相关性,经济中许多方面有些微妙的联系,就如人们对某一产品的需求量会受到该产品价格,替代品价格,居民收入水平等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又不能全部列入模型,就用随即扰动项表示。
五、模型求解和检验基于以上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线形图可以看出:个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差异不明显,但基本方向相同,解释变量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利用Eviews软件,采用以上数据对该模型进行OLS回归,结果如下:该模型可决系数=0.9973,修正后的可决系数=0.9956,可决系数很高,F检验值为593.42明显显著。
但是当α=0.05时,tα/2 (n-k)= t0.025=(14-5)=2.262,且X6的系数符号不符合经济意义,说明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做辅助回归,即将每个x变量分别作为被解释变量对其余的x变量进行回归,从而求出可决系数和方差扩大因子。
回归得到可决系数和方差扩大因子的数值如下:被解释变量可决系数方差扩大因子VIFjX2 0.9652 28.X3 0.8784 8.X4 0.4714 1.X5 O.8634 7.X6 0.8744 7.由于可决系数度量了Xj与其他解释变量的线性相关程度,相关程度越高,多重共线性越严重,方差扩大因子越大。
方差扩大因子的大小反映了多重共线性的强弱。
方差扩大因子VIFj>=10时,表示有严重的多重共线性,这里只有X21的方差扩大因子小于10,表示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对多重共线性的处理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多重共线性修正:1、通过E-views计算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由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各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明显较高,大多都高于0.8,证实确实存在一定的多重共线性。
2、为了修正多重共线性,用逐步回归法分别以y对X2,X3,X4,X5、X6进行回归,从中选出修正后可决系数最大的解释变量,并以这个解释变量为基础,再加入其他变量进行回归。
下面逐步引入解释变量,进行逐步回归,首先进行被解释变量y对解释变量X2,X3进行回归:引入解释变量X3后,可决系数增大,表明拟合度更优,同时不仅T检验显著、F 检验也显著,所以保留解释变量X3。
然后进行Y对X2,X3、X6的回归:因为X6的引入使得回归结果不再显著,t检验没能通过,所以X6变量应该剔除,接下来应该进行被解释变量Y对解释变量X2,X3、X5的回归:因为X5的引入使得回归结果不再显著,t检验没能通过,所以X5变量应该剔除,接下来应该进行被解释变量Y对解释变量X2,X3、X4的回归:引入解释变量X4后,可决系数增大,表明拟合度更优,同时不仅T检验显著、F 检验也显著,所以保留解释变量X4。
综上,对于该模型,应剔除X6、X5两个变量。
最终的影响我国旅游收入的函数应该是Y=f(X2,X3,X4)为最优,拟合结果如下:Y=-3136.713+0.0435X2+3.666X3+2.1786X4t= (-10.5998) (16.0418) (3.8314) (1.9744)R2=0.9961 R2=0. F=841.4 n=14异方差检验1、图形法粗略判断是否存在异方差:先生成残差平方序列,再绘制残差平方序列对解释变量的散点图,如下:由图可以看出,残差平方对解释变量的散点图主要分布在图形的左部分,大致看出残差平方随解释变量呈增大的趋势,因此,模型可能存在异方差,但是是否存在还需要更进一步检验。
2、White检验方法检测是否存在异方差:由white检验得nR^2=8.6933。
因为nR2=8.6933 < X2 0.05 (9)=16.9190。
不存在自相关,所以不拒绝原假设,拒绝备择假设。
自相关检验由修改后的回归方程得样本为14,3个解释变量,Dw=3.4,在0.05显著水平下查Dw统计表可知d L=0.767 d U=1.779,模型中4-d L<D.W.<4,显然模型中存在负自相关。
从残差图也可看出,残差项存在一阶负自相关。
从上可知,模型存在负相关,下面利用广义差分法消除序列相关性。
已得到残差序列e t,为估计自相关系数ρ,用残差序列进行滞后一期的自回归。
在E-Views命令栏输入ls e e(-1)可得回归方程:e t,=0.2498 e t-1由此式可得ρ=0.24977,对原模型进行广义差分回归,在E-Views命令栏输入:ls Y-0.24977*Y(-1) c X2-0.24977*X2(-1) X3-0.24977*X3(-1) X4-0.24977*X4(-1)得到的广义差分回归的结果为:由于使用广义差分,样本容量减少了为13个。
查显著性水平为0.05时的DW统计表可知d L=0.715 d U=1.816,d L <DW=1.624<du ,说明在0.05显著性水平下广义差分模型是否仍旧存在自相关无法判定。
所以,采用以下线性模型作为最终分析后的最优模型:Y=-3136.713+0.0435X2+3.666X3+2.1786X4六、结论:国内旅游收入受国内旅游人数、城镇居民旅游花费、农村居民旅游花费的影响,并且呈正相关。
在08到11年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加,旅游收入增加明显较快。
在95和96年铁路里程数增长较快,相对的旅游收入也增长较快,随着城镇居民旅游花费的增加,国内旅游收入也明显随之增加。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中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日益凸显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旅游业的发展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并受其制约,同时又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国民经济有关部门的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经济、社会效益明显,能够促进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增进国际交流的同时促进招商引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以及促进经济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