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4

合集下载

中国统计年鉴2014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

中国统计年鉴2014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

2011
2012
73630
73750
3.90
3.88
2.78
2.76
1.40
1.40
9833.14 2963.43 5939.79 228.57 701.35 8638.51 2959.74 4810.37 185.76 682.64 6977.29 2963.43 3221.98 228.57 563.32
639.06 162.90 20.46 33.37 374.74 47.59
1545.81 454.74 62.32 76.96 859.43 92.35
2140.37 544.49 63.91 89.81 1284.74 9.82 147.60
8641.63 2431.05 265.75 11.67 5221.13 12.27 699.76 7984.94 2269.19 265.75 11.65 4733.35 12.27 692.73
6-10
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


1990
1995
200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10
调查户数 调查户人口
(户) (人)
66960
67340
68116
68190
平均每户常住人口
4.80
4.48
4.20
3.95
平均每户整半劳动力
2.92
2.88
2.76
2.85
平均每个劳动力负 担人口(含本人) 人均全年收入(元) 总收入 工资性收入 家庭经营收入 财产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 现金收入 工资性收入 家庭经营收入 财产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 纯收入 工资性收入 家庭经营纯收入 财产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 人均全年支出 (元) 686.31 138.80 518.55 28.96 676.67 136.43 481.19 59.05 990.38 138.80 815.79 35.79 2337.87 353.70 1877.42 40.98 65.77 1595.56 352.88 1116.73 38.19 87.76 1577.74 353.70 1125.79 40.98 57.27 3146.21 702.30 2251.28 45.04 147.59 2381.60 700.41 1498.81 38.89 143.49 2253.42 702.30 1427.27 45.04 78.81 8119.51 2431.05 4937.48 202.25 548.74 7088.76 2427.89 3955.36 168.33 537.18 5919.01 2431.05 2832.80 202.25 452.92 1.64 1.56 1.52 1.39

中国家庭发展报告

中国家庭发展报告

中国家庭发展报告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中国家庭发展状况的关注也逐渐增加。

中国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了《中国家庭发展报告》。

本篇文章将结合报告内容深入探讨中国家庭发展状况,希望读者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家庭规模与结构报告中指出,中国家庭的平均人口数为3.1人,此数字相比2000年以来的稳步下降,表明家庭规模正在变小。

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家庭结构也在不断变化。

单亲家庭、非婚家庭、同性恋家庭等多样化的家庭形态开始出现,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家庭收入与支出中国家庭收入年均增长率为7.4%,超过了国民经济增长率。

另一方面,家庭支出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教育、医疗和住房方面的支出。

由于城市化的加快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这给家庭财务管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家庭教育与家庭成员角色家庭教育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报告指出,对于子女的关注和教育仍然是家庭的重要内容。

然而,与此同时,随着家庭结构和角色的变化,父母的职业、性别等方面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对于家庭角色的分工和教育方式的选择提出了新的挑战。

家庭幸福感与家庭关系幸福感是家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报告发现,家庭成员的幸福感,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家庭的关系质量。

良好的家庭关系可以增加家庭成员的幸福感,改善家庭氛围,相反则会影响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和亲密关系。

因此,适当地通过家庭活动、情感沟通和团队建设等手段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情感沟通是非常有必要的。

未来展望中国的家庭发展仍在不断变化和调整中。

未来,我们需要关注的不仅是家庭规模和结构的变化,还包括家庭教育的变革、家庭成员角色的调整以及家庭社会支持等方面的真正变革和发展。

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环境。

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报告

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报告

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呈现出三种状态:1.相对稳定的家庭类型。

三代直系家庭是其代表;城镇三代直系家庭的维系得益于家庭内部管理的松弛,在农村则与独子比例增大有关。

2.明显上升的家庭类型。

夫妇核心家庭提高幅度显著,实行20余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是这一家庭类型的主要推动力量;隔代直系家庭增长率最高,它既是中国社会转型阶段的重要现象,又是社会发展具有缺陷的反映;单人家庭也有增长,青年人晚婚和老年人口预期寿命延长、老年丧偶比重提高是主要影响因素。

3.以下降为表现形式的家庭类型。

缺损核心家庭明显减少,标准核心家庭有所下降。

后者的降低主要是夫妇核心家庭上升所致,或谓核心家庭内部不同类型调整的结果。

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家庭结构总体上将持续这种状态,一些家庭类型将发生进一步的变动。

当代家庭的结构简化和规模缩小使家庭功能及家庭成员关系方式发生改变,将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

关键词:"五普"长表数据;家庭结构;夫妇核心家庭;三代直系家庭;隔代直系家庭作者:王跃生,1959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732)。

*感谢匿名审稿人对本文的评论和建设性意见。

伴随着中国社会已经或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中国的家庭结构也在发生变动,不同类型家庭成员的生存条件和关系方式亦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社会及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只有跟上和适应这种变化,才能通过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满足家庭及其成员的基本需求,从而使家庭真正成为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

本文即以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并结合对第三、四次人口普查数据的比较,揭示当代社会变革背景下中国家庭结构的状态、特征和趋向。

一、简单说明家庭结构分析为不少学者所关注,但其研究尚存在一定困难,主要是相关数据获取不易。

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对家庭结构总体状况的了解。

以往一些学者有的通过具体调查一个或几个村落、社区的家庭类型,进而对区域等大范围的家庭结构状况加以把握①「费孝通:《三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乔健主编《中国家庭及其变迁》,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暨香港亚太研究所,1991年;王跃生:《华北农村家庭结构变动研究——立足于冀南地区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沈崇麟、杨善华:《当代中国城市家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中国家庭发展报告

中国家庭发展报告

中国家庭发展报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一份针对家庭生活和家庭关系的研究报告。

该报告覆盖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家庭的有趣和重要的发现。

首先,报告指出,中国现今的家庭结构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独身,而且结婚的并不如以前那么年轻了。

与此同时,离婚率也在上升。

这些变化都在给家庭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来应对。

其次,报告还指出了中国家庭中的性别角色问题。

虽然女性在婚姻和子育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平等地位,但是在家庭财政和家务方面,男女之间的分工却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

这种现象不仅对女性本身不公平,也对家庭关系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此外,报告还涉及到了中国家庭中老年人的地位。

众所周知,中国有着严重的养老问题。

家庭通常被认为是老年人最好的养老方式,但事实上,这种方式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例如,老年人常常没有人关注和照顾,导致他们独自生活并陷入孤独。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考虑一些新的养老模式,比如老年人社区。

最后,报告还指出了中国家庭教育的一些问题。

教育一直被认为是重要的家庭责任之一,但是目前家庭教育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例如,一些家庭过分重视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个性和兴趣。

另外,一些孩子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家庭关注和爱,而容易导致他们产生一些问题,比如成瘾、逆反等等。

因此,我们需要思考一些新的教育方式,以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

总的来说,指出了多个中国家庭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为家庭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些启示。

希望这份报告能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并促进我们一起为家庭的健康和幸福贡献出我们的力量。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2015-02-26 10:32:39 来源: 国家统计局作者: 【大中小】浏览:6次评论:0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5年2月26日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发展改革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牢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创新宏观调控,奋力激发市场活力,努力培育创新动力,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一、综合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7491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

全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出生率为12.37 ;死亡人口977万人,死亡率为7.16 ;自然增长率为5.21 。

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2]为2.98亿人,其中流动人口[3]为2.53亿人。

表1 2014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36463亿元,比上年增长7.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2%。

就业继续增加。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9%。

全国农民工[6]总量为27395万人,比上年增长1.9%。

其中,外出农民工16821万人,增长1.3%;本地农民工10574万人,增长2.8%。

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

全年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7]为72313元/人,比上年提高7.0%。

价格水平涨幅较低。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1%。

中国家庭发展报告()

中国家庭发展报告()

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5月13日上午,国家卫计委发布了《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报告显示,目前家庭规模小型化,2人、3人家庭成为家庭类型主体。

同时,家庭类型多样化,核心家庭占六成以上,单人家庭、空巢家庭不断涌现。

在儿童照料、教育方面,父亲的角色发挥不足。

在养老方面,老年人照料主要依靠自己和家庭成员,对社会服务需求较大。

据了解,本次调查涉及全国31个省(市、区)、321个县(市、区)、1624个村(居)的32494个家庭,人口184439人。

家庭人口以2人或3人为主调查对家庭、家庭户和户概念进行了界定。

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亲属;家庭户主要包括依托亲属关系而共同居住的人,成员之间关系密切。

户人口则包括调查时共同居住生活的家庭成员。

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平均规模为3.35人,其中,农村家庭平均规模为3.56人,城镇家庭平均规模为3.07人;家庭户平均规模为3.02人,其中,农村家庭户平均规模为3.14人,城镇家庭户平均规模为2.84人;户平均规模仅有2.72人,其中,农村户平均规模为2.79人,城镇户平均规模为 2.63人。

家庭人口数量和户人口数量均以2人和3人为主。

家庭规模中,2人和3人家庭分别占调查家庭总数的21.9%和31.7%;4人和5人家庭位列其后,分别占21.0%和11.5%;1人家庭居第五位,占6.4%,6人家庭居第六位,占5.3%,7人及以上家庭占2.2%。

调查结果显示,2至3人的小型家庭已成为家庭主流,4至6人的家庭比例低于小型家庭,单人居住的情况也占一定比例。

流动家庭成为重要形态家庭类型以核心家庭为主导,核心家庭(以夫妻、子女为核心的家庭)占64.3%,直系家庭占26.2%,单人家庭占6.5%,联合家庭占1.4%,其他家庭占1.6%。

流动家庭已成为我国家庭模式的重要形态,户主居住地与户籍地不在同一乡/镇/街道的流动家庭,占比17.2%。

在流动家庭中,2人户中夫妻共同流动占81.7%,3人户中夫妻携子女共同流动占84.7%,流动家庭平均户规模为2.59人。

中国家庭发展报告电子版

中国家庭发展报告电子版

篇一:《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4》《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4》【中国平均每户人】卫计委今日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4》:我国家庭数量居世界之首,有约家庭户亿户,占世界家庭户总数约1/5。

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

在1950年代前,家庭户平均人数基本保持在人水平;1990年缩减到人,2010年缩减到人,2012年进一步缩小为人。

【计划生育家庭成主体】卫计委今日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4》:目前中国计划生育家庭为3亿户左右,约占全国家庭户总数的70%。

民主、平等的新型家庭关系在越来越多的家庭中确立。

家庭功能重心转向情感、消费、照料、安全和娱乐等,经济功能收缩。

【丁克家庭快速增长】卫计委今日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4》:家庭类型更加多样化,独居老人比例升高,单亲家庭、丁克家庭、隔代家庭快速增长。

流动人口举家迁移趋势日益明显,流动家庭和留守家庭大量出现。

【快速老龄化施压家庭养老】卫计委今日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4》:中国有65岁以上老人的家庭已超过8800万户,占全国家庭户比重超过20%。

随着家庭规模缩小,家庭养老压力较大,老人独居家庭、留守家庭等一些特殊家庭的养老问题较突出。

家庭对外部支持依赖度越来越高。

【家庭数还会持续增长】卫计委今日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4》:虽然全国人口增长率已处于较低水平,但家庭数量还会在一个时期内持续增长。

据预测,2040年中国的家庭户数量将跨上5亿户台阶,2045年达到峰值(亿)后开始减少,到2050年仍将保持在5亿户左右的规模。

【直系家庭将更显著增长】卫计委今日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4》:2010年直系家庭总数为9240万户,占全部家庭比重为%,比2000年增加%。

未来一个时期,直系家庭数量和比重都将出现更为显著增长。

【空巢期将来得更早】卫计委今日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4》:中国家庭生命周期结构将会进一步简单化和重心后移。

一些家庭生命周期结构有所缺损,还有一些家庭生命周期的扩展期变得更短、稳定期变得更长、收缩期来得更早、空巢期来得更早并且持续的时间更长。

中国家庭的经济情况调查报告

中国家庭的经济情况调查报告

中国家庭的经济情况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经济情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为了了解中国家庭经济的现状,我们进行了一次广泛的调查研究。

二、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面对面和在线方式进行了调查。

研究对象包括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家庭,调查问题涵盖了家庭收入、支出、储蓄、债务等方面。

三、数据分析1.家庭收入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家庭的收入水平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

大约有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收入相对较高,30%的受访者称他们的收入属于中等水平,只有约10%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的收入较低。

2.家庭支出尽管家庭收入在增加,但随之而来的家庭支出也在不断增加。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教育、住房和医疗是家庭支出的三大主要开销。

其中,教育经费是家庭支出的重要部分,约占总支出的30%。

紧随其后的是住房开销,约占总支出的25%。

另外,医疗费用也给家庭经济带来了一定的负担,约占总支出的20%。

3.家庭储蓄尽管家庭支出不断增加,但家庭储蓄率在稳步上升。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每个月都有一定的储蓄,其中有约3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储蓄额在不断增加。

这可能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有关。

4.家庭债务调查数据显示,约有4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有一定的债务压力,其中大多数来自房贷和教育贷款。

尽管债务负担存在,但总体而言,大部分家庭的债务水平并不高,且在可控范围内。

四、结论与建议根据以上调查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家庭收入水平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仍存在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2.教育、住房和医疗是家庭支出的主要部分,需要重视投入这些方面的开支;3.尽管支出增加,但家庭储蓄率稳步上升,这是正面的信号;4.大部分家庭的债务水平在可控范围内,但仍需要关注债务压力问题。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大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力度,降低收入差距;2.加强对教育、住房和医疗等领域的投入,提高民生保障水平;3.鼓励和引导更多家庭进行储蓄,提高金融知识普及率;4.合理规划债务,尽量避免过度负债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4》
【中国平均每户3.02人】卫计委今日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4》:我国家庭数量居世界之首,有约家庭户4.3亿户,占世界家庭户总数约1/5。

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

在1950年代前,家庭户平均人数基本保持在5.3人水平;1990年缩减到4.0人,2010年缩减到3.1人,2012年进一步缩小为3.02人。

【计划生育家庭成主体】卫计委今日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4》:目前中国计划生育家庭为3亿户左右,约占全国家庭户总数的70%。

民主、平等的新型家庭关系在越来越多的家庭中确立。

家庭功能重心转向情感、消费、照料、安全和娱乐等,经济功能收缩。

【丁克家庭快速增长】卫计委今日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4》:家庭类型更加多样化,独居老人比例升高,单亲家庭、丁克家庭、隔代家庭快速增长。

流动人口举家迁移趋势日益明显,流动家庭和留守家庭大量出现。

【快速老龄化施压家庭养老】卫计委今日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4》:中国有65岁以上老人的家庭已超过8800万户,占全国家庭户比重超过20%。

随着家庭规模缩小,家庭养老压力较大,老人独居家庭、留守家庭等一些特殊家庭的养老问题较突出。

家庭对外部支持依赖度越来越高。

【家庭数还会持续增长】卫计委今日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4》:虽然全国人口增长率已处于较低水平,但家庭数量还会在一个时期内持续增长。

据预测,2040年中国的家庭户数量将跨上5亿户台阶,2045年达到峰值(5.04亿)后开始减少,到2050年仍将保持在5亿户左右的规模。

【直系家庭将更显著增长】卫计委今日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4》:2010年直系家庭总数为9240万户,占全部家庭比重为23.0%,比2000年增加24.9%。

未来一个时期,直系家庭数量和比重都将出现更为显著增长。

【空巢期将来得更早】卫计委今日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4》:中国家庭生命周期结构将会进一步简单化和重心后移。

一些家庭生命周期结构有所缺损,还有一些家庭生命周期的扩展期变得更短、稳定期变得更长、收缩期来得更早、空巢期来得更早并且持续的时间更长。

【单人家庭迅速增长】卫计委今日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4》:核心家庭(已婚夫妇及未婚子女组成)比重持续下降,单亲核心家庭(因离异丧偶或未婚的单身母亲或父亲及其子女组成)比例持续下降,直系家庭数量稳中有升。

单人家庭数量迅速增长。

【妻子有平等决策权】卫计委今日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4》:中国家庭关系特点——家庭成员无论性别、年龄和辈分,都拥有平等权利;妻子在家庭事务中拥有平等的发言权和决策权;家庭生活的主体意义从传宗接代的工具性价值转变为家庭幸福和家庭成员的自我实现。

【计划生育推迟女性初婚年龄和育龄】卫计委今日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4》:计划生育政策减轻了家庭抚养子女的负担,推迟女性初婚年龄和育龄,提前生育终结期,减少生育
数量,大大缩短生育周期,减轻了家庭抚养子女的负担,使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大幅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