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培智生活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0教程文件
二年级上册培智送教上门生活数学教案及反思

二年级上册培智送教上门生活数学教案及反思教案:课题:生活中的数学——购物时的零钱找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正确的使用零钱进行购物,能够正确找零。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购物时的零钱找零。
2.难点:找零过程中的数学计算和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零钱、购物清单、购物道具。
2.学生准备:学生自带零钱。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零钱金额,并通过图片展示在生活中购物时可能需要找零的场景。
2.学习新知(1)教师介绍购物时的常见价格和使用的零钱。
(2)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引导学生购物时如何使用零钱进行找零,并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3.巩固提高(1)学生分角色进行购物和找零的练习。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购物对话练习,并用数学的方法计算找零金额。
4.实践应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购物游戏,学生需要在购买物品和找零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5.总结反馈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就购物时的零钱找零进行思考和讨论。
反思:本节课主要是通过购物找零的实际情景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购物找零的概念并不陌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
因此,我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展示生活中的购物场景,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在学习新知环节,我通过示范和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了购物时的零钱使用方法,并进行了实际的操作练习。
当时我发现一些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困难,他们对于找零的计算方法并不熟练。
因此,我特别强调了购物时找零的步骤和方法,并给予了充分的练习时间,使学生逐渐掌握了这一技能。
在巩固提高环节,我分角色进行了购物和找零的练习,使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购物找零的过程。
在实践应用环节,我组织了购物游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
人教版培智生活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

人教版培智生活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
《人教版培智生活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是一套针对智力发展迟缓的学生设计的数学教材。
这套教材遵循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顺序,通过各种活动和练习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具体来说,这本教材的内容包括:
1. 我升班了: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同时复习巩固上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
2. 我的好朋友:学习比较大小、多少等基本数学概念,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
3. 我是少先队员: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了解时间、空间等概念。
4. 常见的副食:学习分类、统计等数学技能,同时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副食品。
5. 整理衣物:学习按照大小、颜色等属性进行分类和排序,同时学习加减法的综合应用。
6. 我的一家: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学习简单的乘法概念。
7. 友爱大家庭:学习简单的除法概念,同时了解社交礼仪和规则。
8. 我的房间真整洁:学习空间关系和方向感,同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9. 我生活的小区:了解社区设施和安全知识,学习简单的方位和距离概念。
10. 小社区大家庭:总结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技能。
总体来说,《人教版培智生活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是一套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有助于提高智力发展迟缓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信心。
新人教版《0的认识》公开课课件

新人教版《0的认识》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0的认识》,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第一章节“数的基础”中的“0的认识”部分。
详细内容涉及0的读写、0的意义、0在数学中的运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0的读写,能正确书写0。
2. 使学生理解0的意义,了解0在数学中的重要作用。
3. 培养学生运用0进行简单数学运算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0的意义及其在数学运算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0的读写、0的意义及其在数学运算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数字卡片、磁性黑板。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磁性黑板上的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卡片上的数字。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数字中,哪个数字最小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2. 例题讲解(1)讲解0的读写,展示0的书写步骤。
(2)解释0的意义,举例说明0在日常生活和数学运算中的应用。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0,教师巡回指导。
(2)出示一些有关0的数学题目,让学生尝试解答。
4. 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板书《0的认识》2. 内容:0的读写0的意义0在数学运算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书写0,要求规范、美观。
(2)填空题:0在数学中有什么意义?它在什么情况下使用?(3)解答题:请用0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2. 答案:(1)见学生书写作品。
(2)0表示没有,当数量为0时使用。
(3)例:0+3=3,55=0。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0的认识掌握情况较好,但在书写0时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1)探讨0在负数和分数中的应用。
(2)研究0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话号码、门牌号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随堂练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5. 作业设计的层次性和指导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践意义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0的意义及其在数学运算中的应用。
0的认识

反 思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做到平等教学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板书设计:
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是谁?看他的表情是怎样变化的?猜一猜,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同时出示三幅表情各异的猴子图。
②揭謎底,教学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A组能够自己数,并回答问题
B组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数,并回答问题
C组能够跟着老师数
通过创设情境,经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0的含义
1、揭示第二种含义――――起点 出示直尺图
师:表示什么也没有时用0,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儿?在几的前面。 (直尺上从0开始越往后数就越大,反过来,数越大,离0就越远)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用直尺量东西,这时0就表示起点。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数几,达到的数越大,东西就越长。 强调:量东西长短时,0就是起点
教学设计方案
所用教材:卢湾区培智实用数学
教学对象:培智2年级
授课人:刘艳
教 材
分 析
本课选自上海卢湾区培智教材实用数学第三册第一课《7的认识》
学 情
分 析
本帮共有学生10人,其中有3人学习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较好,在课堂上能完全跟上老师节奏;有3人是完全没有纪律认识,在课堂上会有自发的无关行为,注意力也基本不在老师的课堂上;另有1人是属于自闭症,会有刻板行为,同时易受刺激,注意力容易被分散;其余3人学习和接收能力一般,在课堂上需要老师减低要求,并进行重复教学和个别辅导。因此,老师在上课上主要将学生分为3组:
备注:A组学生要求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B组学生要求在老师的提示下完成学习任务
C组学生要求遵守课堂纪律,能跟着老师引导完成学习任务
教 学
培智二年级数学教案

培智二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方案有助于老师的教学,下面我们来看看培智二年级数学《上下》这一课的教案。
培智二年级数学教案《上下》
一、教学目标:
1.轻度目标:区分物体的上、下位置空间关系。
会用上面、下面方位词回答问题。
2.中度目标:区分物体的上、下位置空间关系。
基本上会用上面、下面方位词回答问题。
3.重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学习内容。
4.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养成摆放物体有序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分辨上下位置关系,并能描述物体的上下关系。
三、教学难点:
理解上下的位置关系。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物玩具若干、小架子(上、下两层)、苹果树挂图一幅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听故事,然后多媒体出示相应图片并提问。
故事:小*和小熊玩了一天后回屋休息,小*抢先躺在了下铺。
并说:“我累了,不想往上爬,你上去吧。
”小熊便说:“这是我的铺,你上去。
再说,我这么胖,怎么爬上去?”小*还是不听,最后小熊只好艰难地爬上了上铺。
看图片提问:
a、小*抢先睡在哪里啦?(下铺)
b、小熊最后睡在了哪里?(上铺)
三、新授:
1.认读上下。
教师领读上下,并会做手势(往上指、往下指)。
2.认识上下。
学生举例说说自己身边有哪些上下,如;宿舍的上下床、家里的鞋柜和*箱、教室里的黑板和红旗、自己的头和脚、天上的太阳和地上的小花小草等。
培智生活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校园生活
一、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校园生活情境,进一步帮助学生体验生活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相互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能数、认、读、写数6、7、8,在显示情境中,理解数6、7、8的含义。
3、能手口一致的点数6、7、8的物品,并正确拿6、7、8的物品。
4、学生能在生活数学学习中获得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体验,发展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单元内容安排
第二单元校园生活
一、单元教学目标:
1、在个人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进一步获得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
2、会数、读、认、写数9、10,在显示情境中理解数9、10的含义,会手口一致第点数10以内的物品,会用数9、10分别表示物品的数量。
3、通过观察甚或中常见的义务,在直观感受实物的基础上比较3个物品的大小,并能找到最大或者最小的物品,触不及奥利奇3个或者3个小伤物品进行比较的概念。
4、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义务,在直观感知实物的基础上比较3个物品的长短,并能找出最长的或者最短的物品。
三、单元内容安排。
级上册第2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0)教学课件

下面的0表示什么?
想一想,记分牌上的0表示什么?
1.树上有几个苹果。
2.看图说话。
1.写一写。
2.想一想,填一填。
0
2
3.写出套种的个数。
2 0
0 1
2 3
4.摘了几个,还剩几个?
5.想一想,填一填。
6.看一看,填一填。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第二单元 10以内数的认识
认识 0
教学目标
1、通过熟悉的事,理解0的意义,知 道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
2、能正确书写0,会用0表示一些熟悉的 事物。
3、了解0在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 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0?
电视机有0 频道
温度计有0 摄氏度
警车上有0 门牌号中有0
二年级上册培智送教上门生活数学教案及反思

二年级上册培智送教上门生活数学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二年级上册培智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三章“生活中的数学”第二节“送教上门”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钟表,学会读取时间,以及运用时间概念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钟表的读取方法,能准确识别时、分,并学会表达时间。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观察思考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钟表,学会读取时间,能将时间概念应用于生活。
难点:准确读取分针所指的时间,以及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时间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钟表模型,挂图,卡片。
学具:学生用钟表练习册,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钟表模型、挂图等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钟表,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钟表上的时间吗?”2.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几个典型的时刻,如3时15分、5时30分等,引导学生学会读取时间,讲解读取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发给学生钟表练习册,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5分钟)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记录一天中的重要时刻,如起床、吃饭、上课等,并写出对应的时间。
7. 课后实践(课后)家长协助学生完成课后实践,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时间。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送教上门——认识钟表2. 板书内容:钟表的读取方法常见时刻的认识时刻记录与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记录今天的生活时刻,如:早上7时起床,8时吃早餐等。
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时间概念。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辅导,提高他们的时间观念。
3. 拓展延伸:结合其他学科,如语文、科学等,让学生了解更多与时间相关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3. 作业设计;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