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人民解放战争ppt1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共23张PPT)

万人,征集担架20万副,大小车88万辆,挑子30万副,
牲畜76万头,总共筹运粮食达96000万斤。在战役的第三
阶段,参战兵力与后方支前民工的比例大大超过了战役初
期l:3的概算。这段材料最能说明解放战争的胜利是由于
()
B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国民党军队作战时物资匮乏
B.共产党军队深得民心,人民大力支持
C.国民党军队作战不够勇敢,妥协投降
淮 海 战
参战军
时间 队 和 指
1948年 11月6
挥中华原东者解解放放军军
日—
刘伯承、邓
1949年 小平、陈毅
1月10 、粟裕、谭
日共65 震林。


徐地州 为区中
心的 淮海 地区
成果或意义
歼敌55万,淮海战 役基本上解放了长 江以北的华东和中 原地区,使蒋介石 在南线的精锐主力 丧失殆尽。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 南各省的基础。

辆头
吨副

材料三:1948年5月,为配合即将开始的辽沈战役和华北战场杨罗
耿兵团东进,董存瑞所在的第十一纵队奉命攻打隆化。董存瑞带领
爆破组的战友们一鼓作气炸掉了敌人的四个炮楼和个碉堡,顺利地
完成了扫除隆化中学外围工事的任务。
解放军作战勇敢
胜利
课堂小 结
解放区的 土地改革
战略进攻 战略决战 走向胜利
的上策,有利于进一步瓦解敌人。
(傅作义部接受和平改编为其他战
场的国民党将领倒戈率部转向人民
的一方,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三大战役意义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 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人民解放军乘胜追击。一直打到 长江北岸,等候命令渡江作战——

课件1:第16讲 人民解放战争

课件1:第16讲 人民解放战争

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原因 ①国民党: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_根__本__矛__盾___,不能应对中国_社__会__的发展要求,不 能代表__广__大__民__众__的切身利益,失去了民众的支持。 ②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代表了中国___最__广__大__人__民____的根 本利益,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 (2)意义 ①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__中__国__革__命__具__体__实__践____相结合的胜利,是_毛__泽__东__思___想__ 的胜利。 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是 20 世纪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的伟大事 件之一。
3.(2020·全国卷Ⅰ)1949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只强调和资本家斗争,而 不强调联合愿意和我们合作的资本家……这是一种实际上立即消灭资产阶级的倾 向”“和党的方针政策是在根本上相违反的”。这一指示有利于当时( )
A.在经济领域实行公私合营 B.接管城市后生产的恢复发展 C.确立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 D.对新民主主义政策进行调整
命题动态
1.(2021·北京丰台区二模)1946 年 2 月 1 日,中国共产党在《时局问题的报告》中 指出:“中国已经走上了和平民主新阶段,所以从此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要由武 装斗争转变到非武装的、群众的、议会斗争形式。”这一论断说明( )
A.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意愿 B.中国共产党已经放弃了武装力量 C.重庆谈判消除了国共分歧 D.议会制在中国已完全确立
第16讲 人民解放战争
时空 定位
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 主旨 民主作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独裁统治,悍然挑起全国性内 定论 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最终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在

部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课件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课件

部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课件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课件

国共两党提出了怎样的建国方针?
以和平、民主、团结为号召,主 张成立联合政府,力争建立一个 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 裁和内战的方针
假和平,新内战
民心所向—和平民主——核心素养落实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学思之窗
自由自主的人民才能创造自由自主 的国家。中国人民已经觉悟,保障中国 前途的唯一途径,是消灭国外国内一切 束缚他们自由自主的势力,亦唯有顺着 中国人民自己的愿望,中国方可由衰败 转为兴盛,软弱变为强有力。二十世纪 的政治真理,只有自由自主的人民,才 能创造自由自主的国家;只有人民有力 量,国家才有力量。……非先实行民主 决无从实现统一。
为民而战—全面内战——核心素养落实 二、全面内战的爆发
1946.6月—10月
全面进攻 中原解放区
1、战略防御
确定了自力更生、以自卫战 争粉碎全面进攻的方针
1946年7月时国共力量对比 国民党 共产党
1947年西北野战军, 3月青化砭战役、8 月沙家店战役。粉碎 了
军力 430万人 127万人
装备
19飞47机年+5坦月克华东步野枪战+军手 孟良+崮大战炮役。打退榴了弹
争取和平民主 战略防御
战略反攻
战略决战
1945年
1946年
1947年
1948年
1949年
重庆谈判
全面内战爆发 政协会议 国民大会
青化砭、沙家店战役 孟良崮战役
千里跃进大别山
发起辽沈、 淮海、平津 三大战役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北平和谈、渡江战役
解放南京
《中华民国宪法》
土地改革
战略防御
辽沈战役
战略反攻 四个阶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共25张PPT)

3、意义:
翻身农民送子参军
解放区人民踊跃支前
材料一:
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批斗地主
材料二:冀南、冀东、渤海地区,经过土地改革运动,贫雇农均获得了大量土地
财使产农。村至的194土9年地6占月有,状解放况区发约生有了1亿根农本民性分变得化3.。75亿亩土地。
材料三:在“参军保田”的口号下,大批青壮年农民潮水般涌入人民军队。各地 农民不仅将粮食、被服等送上前线,而且组成运输队、担架队、破路队等随军组
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 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冀东人民拥护《中国土地法大纲》
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解放区群众在丈量土地
农民分到牲畜
根据土地改革总路线和《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的工作和斗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 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傅作义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举行入城仪式
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傅作义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和平改编。平津战役的胜利,使 华北全境基本解部 队
地点
歼敌 人数
辽沈战 1948、9 林彪 罗荣 东北人民

—11 桓
解放军
锦州 长春 沈阳
47万
140天歼灭和改编154万 淮海战
中共中央认为战略决战的时机成熟,于是决定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 大战役。
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瓮中捉鳖
关门打狗
猛虎掏心
时间

解放战争PPT精品课件

解放战争PPT精品课件

2.共产党方面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走经过新民主 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3)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坚持武装斗争。 (4)组成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 的力量,共同奋斗。 (5)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1.1926~1928 年,国民党能够迅速建立起在全国的统治,
答案:B
教材 P79 思考题。
【参考答案】土地改革的开展使解放区后方更加巩固,翻 身农民不仅踊跃参军,支援前线,还积极承担抬担架、送粮草、 运弹药等任务,支援战争。这一切都使人民解放军的力量大大 增加,使战争胜利的方向转向人民解放军。
1.1945 年 8 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 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 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
B.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国民党的认识。国 民革命期间,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具有进步意义。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企图建立一党专政的独 裁政府,发动内战,是反动的。而中国共产党则始终代表最广 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答案:B
2.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的事件是国民党军队进攻C.晋冀鲁豫解放区
D.大别山区
答案:B
3.1947 年 7 月 23 日,毛泽东电令:“ 下决心不要后方,
以半个月的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以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
建立根据地。”此电令发出后,人民解放军开始( )
A.进行辽沈战役
A.西安事变
B.重庆谈判
C.政协会议召开
D.北平谈判
解析:根据信息“双十协议应运生”及所学知识可知,它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件 (共25张PPT)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件  (共25张PPT)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聂荣臻、罗荣桓、林彪
仔细阅读课本116-117页,填写三大战役慨况表
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胜利
三大战役影响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篇章:聚民心——渡江战役
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毛泽东 朱德
1947年夏,战略进攻的条件成熟了
1.千里跃过大别山:毛泽东对这一次战略部署作了生动的比喻:蒋介石把它的主要兵力集中了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我们就攻其薄弱的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天险,千里挺进大别山。
南京
武汉
作用:大别山地处武汉和南京正中间,控制住大别山就意味着西可取武汉;东可取南京,可谓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唾手可得。
影响: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战略决战 (1948.9-1949.1)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名称
时间
指挥者
参战部队
战况
影响
辽沈战役
解放东北全境
解放长江以北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解放南京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揭开战略进攻序幕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推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革命胜利提供了保障。1947年夏,为了实现人民解放和国家统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军发动了战略反攻,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着武汉、南京。 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进行,基本上打垮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能在3年多的时间里,打败国民党军队,用事实再一次向世人证明:得民心者得天下。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说课课件 高一年级部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说课课件 高一年级部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呈现史料和相关地图,让学生 了解全面内 战爆发的背景以及战 争的进程,知道重要战役的时空定 位及其对整场战争的影响,提升学 生时空观念的素养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对人民解放战争的整个过 程进行宏观分析,并从国 在掌握相应史实的 统区和解放区人民的微观 基础上分析土地改 角度分析国共双方在除了 革、中国共产党与 战争以外,在政治上、经 民主党派的团结合 济上的不同举措及其作用, 作以及第二条战线 让学生了解国民党的腐败 的形成对于解放战 统治,进而归纳国民党政 争胜利的意义; 权覆亡的原因,注重培养 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说教材
说教说教学目标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教材
1、 课程标准
要求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及 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分析 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 的原因,探讨中国共产党领 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 原因和意义。
说教材
2、教材地位
本课属于部编版 《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第八单 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 战争的最后一课,是中国由顽强抗日战争走向新 中国的过度,起到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主要叙 述从抗战胜利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这一段史实, 设置了“争取民主和平的斗争”、“全面内战的 爆发”、“国民党政权统治危机”、“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胜利”四目内容。
说学情
从高一学生已有的认知来看,初中历史的教材 对解放战争的基本过程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有 所涉及,学生通过初中历史的学习对本课知识 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这为学生深入学习本节 课的相关内容奠定了基础。
从能力发展的培养来看,一方面,本课教材编 写的内容较多,要在一个课时里掌握整节课的 内容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要求较高;另一方面, 本课涉及到部分战场形势图,而学生的时空观 念较弱、读图的能力有限、缺乏对战争的直观 感知,给深入学习本课带来一定困难。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课件(31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课件(31张)
答案:B
课堂小结
(2)战略决战,发动三大战役。三大战役基本摧毁了国民党 的主要军事力量,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论从史出 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 (1)从国民党方面来看 ①政治孤立,失去民心。抗战胜利以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 民主,国民党违反民意,发动内战,实行独裁统治,遭到全国人民 的一致反对。 ②军队厌战,士气低落。国民党军队的厌战情绪严重,临阵 起义、投诚的现象不断发生。国民党军队在各个战场上一败 涂地。
(3)渡江战役 ①背景: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的军事力量已全 线崩溃;国民党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 ②过程: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迅速突破长江防线。 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国民党蒋介石集 团在大陆的统治覆灭,中华民国时期结束。
3.思想准备: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召开:1949年春,在河北平山西柏坡召开。 (2)内容: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基 本方针,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提出了革 命胜利后党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毛泽东提醒全党继续保持 艰苦奋斗的作风。
课标定位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原因:人民的支持、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中国共产 党能够始终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2)意义:国内意义、国际意义。
素养阐释
1.运用史料,分析国共两党在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内外政策, 培养史料实证的素养。 2.归纳人民解放战争的发展历程,认识人民解放战争发展的 阶段特点,培养历史解释的素养和时空观念。 3.运用史料,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理解人民解 放战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地位,培养唯物史观的素养。
③贪官横行,统治腐败。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民政府在接 收敌伪财产时,许多官员利用接收机会,贪污盗窃,敲诈勒索,大 发“劫收”财。他们还利用政治特权横征暴敛,搜刮人民,造成 经济崩溃,物价暴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8年9月 辽沈战役
1948年11月 淮海战役 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
1948年11月 平津战役
1949年4月 占领南京
取得胜利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人 教部编 版八年 级上册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共18张PPT)
翻身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意义:
(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 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 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2)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 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问题思考 解放区是如何进行土地改革的?它对解放战
争的胜利起到了什么作用? 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
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随后又制定了土地改 革总路线。根据土地改革总路线和《中国土地法 大纲》,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 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 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 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 力保障。
关内的退路。随后攻占长春、沈阳 结果: 解放东北全境
淮海战役 日期: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指挥者: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参战部队: 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 主要战况: 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歼灭大量
敌军 结果: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平津战役 日期: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指挥者: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参战部队: 东北人民解放军、华北人民解放军 主要战况:将国民党军分割包围在北平、天津和 张家口等孤城,武力攻占张家口、天津,威逼北 平。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 结果: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
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 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人 教部编 版八年 级上册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共18张PPT)
渡江战役 经过: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人 教部编 版八年 级上册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共18张PPT)
1949年国共决战胜负已定,南京政府精锐丧 尽。此时此势,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面对的情 况,是“宜将剩勇追穷寇”,解放全中国?还是 “沽名学霸王”,满足于“划江而治”?毛泽东 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雄才大略,提出要将革命进 行到底。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战略进攻——挺进大别山
时间: 1947年夏
经过:
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 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 千里挺进大别山。
意义: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 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随后,其他战场 的人民解放军也相继转入进攻。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标志着人民解放军从 战略防御转入全国性战略进攻,战争已不在解 放区内进行,而是在国民党统治区进行。
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国民党残余势 力退往台湾。 影响: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人 教部编 版八年 级上册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共18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人 教部编 版八年 级上册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共18张PPT)
三大战役 背景
①经过连续作战,人民解放军先后歼灭国 民党军精锐200多万,迫使国民党军队主力退 守沈阳、北平、徐州等孤城,被动防御作战。
②中共中央认为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于是决定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示意图
辽沈战役 日期:1948年9月 指挥者: 林彪、罗荣桓
参战部队: 东北人民解放军 主要战况: 首先攻占辽宁锦州,切断了敌人向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总路线 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 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_土__地__制__度_,发展农 业生产。
开展情况 根据土地改革总路线和《中国土地法大纲》 规定,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 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解放区的土 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 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材料研读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4月)
毛泽东为什么强调“宜将剩勇追穷寇”?结 合历史谈谈你的看法。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人 教部编 版八年 级上册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共18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人 教部编 版八年 级上册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共18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人 教部编 版八年 级上册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共18张PPT)
课堂小结
1947年
土地改革
巩固后方
1947年夏 千里挺进大别山 战略进攻序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