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7课《解放战争》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共23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共23张PPT)
结果:4月,国共两党代表在北平举行谈判, 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但 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 占领南京宣告了统治中国 22年国民政府的覆灭。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蒋介石:迫于国内外的和平压力,
“假和平、真内战”
内战准备尚未完成
中共: 代表人民,努力争取和平民主
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时间
第一次电邀时间:1945年8月14日 第二次电邀时间:1945年8月20日 第三次电邀时间:1945年8月23日
第三次电报内容
歼敌55万,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地区、中原地区
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依据:主要矛盾的变化 影响: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到了土
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 身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
探究问题2
阅读“学思之窗”,思考:土地改革运动的 开展与解放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呢? ①土改的进行发展了解放区的经济,为解放战 争提供了物质基础
义和团运动 戊戌变法 五四 中共 新民主主义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统治中国22年国民政府的覆灭。 《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 代表人民,努力争取和平民主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统治中国22年国民政府的覆灭。 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 共产党政治上取得主动权,赢得民心。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统治中国22年国民政府的覆灭。
第17课
解放战争
一、解放战争的过程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7课 解放战争 (共32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7课 解放战争 (共32张PPT)

• 2.“天下安危系一身,弥天下勇壮 军魂。双十协议应运生,中华人民 主浮沉。”能准确反映该诗歌的历 史史实应该是( ) • A.西安事变 B.重庆谈判 • C.政协会议召开 D.抗战胜利
3.下图是一部电视剧中出现的一个画面。图 中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革命要胜利了”是 指( ) • A.抗日战争开始转入大反攻 • B.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反攻 • C.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决战 • D.开始准备发起渡江战役
三、抗战的胜利
1、胜利标志: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
2、胜利原因:“屈原”、“苏武”、“蒋干”、“毛遂”、
“共工”。日本:侵略的 非正义的 法西斯战争; ②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确立,全民族的抗战; ③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配合,各国人民的支援。
3、胜利意义:
(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 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一对矛盾:中日矛盾
中 共——全面抗战路线 两条路线: 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 中 共:敌后战场 三个战场: 国外战场 国民党:正面战场 战略防御阶段(1937、7——1938、10) 三个阶段:战略相持阶段(1938、10——1945、8) 国民党政府 三个政权:日扶植的傀儡政权 伪满洲国 汪伪政权 中共陕甘宁边区政府
• 4.1947年底,中共中央在杨家沟开会, 毛泽东说:“20年来未解决的革命力 量在斗争中的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 局面开展,胜利可期。”中共为“解 决”“优势问题”而采取的关键举措 是 • A.解放军对国民党展开战略反攻 B.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全面进攻 • C.参加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D.发动三大战役并取得彻底胜利
(1)全面内战爆发(时间、标志) (2)粉碎全面进攻(战术、战果) (3)粉碎重点进攻(地区)

人教版必修一第17课 解放战争 PPT(29张)优质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第17课 解放战争 PPT(29张)优质课件

8.围绕本专题的话题,通过组织讨论 ,要求 学生把 人生积 累和经 验带入 文本, 演绎自 己的认 识,与 文本化 为一体 ,在大 师的思 想沐浴 下真正 得到一 次精神 的洗礼 。最后 ,还可 要求学 生在鉴 赏文章 观点表 达充满 诗意的 基础上 ,也动 手用形 象隽永 的语言 来概括 对本板 块话题 的理性 认识, 并在交 流的过 程中升 华自己 的思想 。
主张
专制独裁 继续半殖半封道路
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经新民主主义向社会
主义发展道路
结果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结果
失败
失败 成功
人教版必修一第17课 解放战争 PPT(29张)优质课件
结论:
实践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
人教版必修一第17课 解放战争 PPT(29张)优质课件
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 人教版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PPT(29张)优质课件 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 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人教版必修一第17课 解放战争 PPT(29张)优质课件

武汉
南京
人教版必修一第17课 解放战争 PPT(29张)优质课件
一、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
1.重庆谈判 (1945.8-10)
原因:①平压国力民,党内:战迫准于备国尚内未外完的成和
②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 ,揭穿蒋介石的阴谋
③美国为了自身利益, 扶蒋反共
结果:签署 《双十协定》(内容

②重庆谈判结果如何?
《双十协定》原稿影印件
“双十协定”规定: 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 召开政治协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课件:第17课 解放战争(共29张PPT)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课件:第17课 解放战争(共29张PPT)

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
人民解放军:
430万人 373万人
国民党军队:
195万人 130万人
100万人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2)战略反攻阶段(1947.6----1948.9):
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开展土地改革 (1947-1948) 1.经济: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 内容: ,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分配给人民的土地,由 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其自由经营、买卖及在特 定条件下出租的权利;废除一切乡村中在土地制度改革 以前所欠地主富农高利贷者的高利贷债务; ) 废除一切祠堂、庙宇、寺院、学校、机关及团体的土 地所有权。 改革土地制度的合法执行机关由选举产生; 保护工商业者的财产及其合法经营等。
国共签署了《双十协定》(内容:和平建国、 (2)结果: 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 利等)但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 未达成协议 (3)影响:使中共政治上取得了主动,赢得了民心;使 国民党政治上处于被动、孤立地位; 2. 1946年初召开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二、过程: (一)争取和平民主阶段: 2. 1946年初召开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1948年冬,陈毅在一首诗中写道:“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 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
意义: 使农民分到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 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战略反攻阶段(1948.9---1949.1)
2.军事方面: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鄂豫晥 三省交界处) “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 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 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一经发生, 就必然的走向全国的胜利。” ——毛泽东 影响: 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是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一套手法 ,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 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 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 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蒋介石谋士陶希圣原话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4单元第17课《解放战争》课件(22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4单元第17课《解放战争》课件(22张ppt)

2.相同点 (1)形式:都是国民党主动提出和谈。 (2)国民党策略:都是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两面策 略。 (3)中共策略: 都采取了和谈与革命的两手, 既表达了和平诚意, 赢得政治上的主动权,又打垮了国民党的军事力量。 (4)最终结果都是被国民政府破坏。
要点 2 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规律与认识 1.发展历程:1924~1949 年,国共两党关系呈现“合作—— 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 2.制约因素:从历史上看,国共两党合作或对抗,是受多种 因素制约的。这表现为:(1)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 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是统治阶级的代表;中共代表广大人民群众 的利益,是被统治阶级的代表。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从矛盾、 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 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3)国际政治 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和有利的国际 环境能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插手,会 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 3.认识:两党关系决定了中国政局,合作与分裂都对中国革 命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 “分”对中华民族来说则是战争和灾难,两党为了民族利益,应当 再次合作,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影片《建国大业》中,一个个动人的场面,一句句经典的台词, 一个个熟知的人物让观众久久不能平静。电影中出现了右图的镜 头。仔细观察,你认为当时毛泽东和蒋介石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 这次谈话?双方谈话围绕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提示: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在重庆进行谈判。和平建国。
•学习目标 1.了解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 2.了解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的史实。 3.了解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4.了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5.了解三大战役、北平谈判及渡江战役。 6.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人教版必修一第17课 解放战争 (共29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第17课 解放战争 (共29张ppt)
①方针政策: A、战略上:藐视敌人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B、战术:a、作战方法:运动战
b、作战目标: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②结果:粉碎全面进攻和重点(陕北和山东
解放区)进攻。
2、战略反攻
①战略反攻的序幕是什么? ②为什么选择这个地方呢?
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 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 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一、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
1.重庆谈判 (1945.8-10)
原因:①平压国力民,党内:战迫准于备国尚内未外完的成和
②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 ,揭穿蒋介石的阴谋
③美国为了自身利益, 扶蒋反共
结果:签署 《双十协定》(内容

②重庆谈判结果如何?
《双十协定》原稿影印件
“双十协定”规定: 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 召开政治协
阶级
探索
结果
为什 近
么党 领导
代 前 期
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
人民
走社
资产阶级
会主
洋务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义道
路是 近
历史 代
的选
后 期
择?
党派 国民党 反动派 民主党派
共产党
主张
专制独裁 继续半殖半封道路
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经新民主主义向社会 主义发展道路
4.北平谈判 蒋介石:元旦求和,以和谈作为缓兵之计。 毛泽东:新年献词, “将革命进行到底!” 1949年4月,国共两党代表在北平谈判,达成 《国内和平协定》 蒋介石拒绝签字!
5.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1日 渡江战役打响 百万雄师过大江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17课 解放战争(共46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17课 解放战争(共46张PPT)

练习:请填下列表格。
战役名称
作战部队 和指挥员
战役时间
歼灭和改 编敌人数
解放地区
歼灭或俘 获敌指挥 官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东北野战 军 林彪 罗荣桓
1948年 四十七万 9月-11月 多人
中原、华东 解放军
刘邓陈粟谭
1948、11 1949、1
五十五万 多人
东北、华 北野战军 1948、11 五十二万
(2)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
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 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3)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 的胜利。
巩固练习
1、抗战结束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主
要原因是
代表人物: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
毛泽东先生应蒋先生的邀请,毅然来渝,使我 们过去所听到的对中国共产党的一切诬词和误解, 完全粉碎了。毛先生来渝,证明了中共为和平、团 结与民主而奋斗的诚意和决心,这的确反应和代表
了我们百姓的要求。
——《新华日报》上的一封读者来信
材料反应了中共赴渝谈判的目的是什么?
谈判地点 重庆桂园
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 生产的的土地改革总路线。
3、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 解入区一亿多无地或少地农民分得了土地极大 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踊跃参军, 积极支持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 一个可靠保证。
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解放军的战略反攻 战略决战的胜利
1、解放军的战略反攻
内战的爆发 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一、内战的爆发

人教版必修1 历史:第17课 解放战争 课件(共20张PPT)

人教版必修1 历史:第17课 解放战争  课件(共20张PPT)
(2)现实:美国的支持和援助;装备精 良;控制的地盘、人口、军队占优势 历史:第五次围剿红军的胜利经验。
(3)原因:经济崩溃,不顾民生; 专制独裁,一党专政; 贪污腐化。 举措: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尽量争取和平与民主; 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优待国民党俘虏; 1949年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提出建立 民主联合政府。
2、先做完的同学举手示意,老师检查全对
+2 ;规定时间内小组全部完成且全对+2
3、小组选代表来演示正确答案
4、展示同学回答正确+3 小组+3 点评同
学+3-4分 其他小组同学注意认真聆听、纠错、
补充,+5
题号 1
2
3
展示 G2
G5
G7
点评 G1
G3
G6
(1)原因:受正统观念的影响,南京国 民政府是合法的政权; 抗战的胜利使国民政府的威望提升.
第17课
课程标准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 放战争的主要史实。 •认识新民主主义胜利的伟 大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 人民迫切需要的是什么?
和平、民主
社 中日民族矛盾 会


矛 盾
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 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
派的矛盾
炮弹作花瓶,人世无战争
蒋介石在1945年8月14日、20日、23 日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共同商讨”国 内和平问题,蒋介石的如意算盘是什么?
如果毛去: 获得准备发动内战的时间,调兵遣将、 部署内战
磨好刀再杀
思 毛泽东是否应该去重庆谈 考 判?
一是尽量争取和平
二是揭露美蒋“假和 平真内战”阴谋
毛泽东抵达重庆,受到 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农 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有广大群众的 支持;有自己的武装军队;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 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点 重
大 别 山
南京
武汉
二、解放战争的过程 (三) 战略决战
辽沈战役歼敌47 万,平津战役歼灭 收编敌军52万,淮 海战役歼敌55.5万, 国民党主力基本上 被消灭,基本解放 长江以北地区。
辽沈战役 平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役
淮海战役
二、解放战争的过程 (四) 最后胜利
1、北平谈判: 把共产党阻止在长江北岸……司徒雷登大使曾 说:划江而治,搞一个国共两党“南北朝”…… 美国人的一厢情愿,构成了李宗仁全部言和活动 的精神支柱。 ——《解放战争全记录》
一、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局势 1、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2、重庆谈判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和平局面,可期实现……特请先 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 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未寒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
一、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局势 1、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2、重庆谈判
三、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 胜利原因
1、国民党:统治腐 败,军纪涣散,不得 人心; 2、中共:战略正确, 官兵英勇善战; 淮海战役中每日支前的民 3、解放区人民的大 工达543万人。陈毅说:“淮 力支援; 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 车推出来的”
三、解放战争的胜利 (二) 胜利意义
1、国内意义:结束中国近百年屈辱的历史…… 2、思想意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 3、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
一、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局势 1、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2、重庆谈判 3、政治协商会议
改组国民政府;召开 国民大会;实施《和 平建国纲领》;整编 全国军队;制定宪法。
二、解放战争的过程 (一) 战略防御
1、内战爆发: 2、我军作战方针 3、粉碎了进攻


二、解放战争的过程 (二) 战略反攻
1947.6,刘伯承、 邓小平率晋冀鲁豫 解放军主力渡过黄 河,千里挺进大别 山,成为解放战争 的转折点。
第17课 解放战争
课程标准
概述解放战争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 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一、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局势 1、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美 国——支持国民党,扶蒋反共 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 中 共——争取和平民主建国 人 民——渴望和平民主、反对内战
社会主要矛盾:由中日民族矛盾转变为中 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 的矛盾。
1、国民党:统治腐 败,军纪涣散,不得 人心;
在1949年8月5日,美国国 务院发表的《中美关系白皮 书》中,将蒋介石集团的腐 败、昏庸、专制、无能一一 历数, 以说明国民党的失败 是咎由自取,完全是自己造 成的……
三、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 胜利原因
1、国民党:统治腐 败,军纪涣散,不得 人心; 2、中共:战略正确, 官兵英勇善战; 3、解放区人民的大 力支援;
二、解放战争的过程 (四) 最后胜利
1、北平谈判:
南京国民政府提出 和谈是缓兵之计, 目的是阻止人民解 放军解放全国,企 图划江而治。
二、解放战争的过程 (四) 最后胜利
1、北平谈判: 2、渡江战役
二、解放战争的过程 (四) 最后胜利
1、北平谈判: 2、渡江战役 3、解放南京
三、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 胜利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