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培养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合集下载

大学生诚信档案

大学生诚信档案

大学生诚信档案大学生诚信档案引言:诚信是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之一,也是大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大学生诚信档案是记录大学生诚信表现和评价的重要依据,对于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和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大学生诚信的定义、重要性、培养方法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引发对于大学生诚信的重视和关注。

一、大学生诚信的定义和内涵大学生诚信是指大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遵守道德规范,言行一致,真实守信,不撒谎,不作弊,不抄袭,不剽窃,不盗版,不侵犯他人权益,不伪造证件等。

大学生诚信是一种道德修养和品质,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二、大学生诚信的重要性1. 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生诚信的培养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到诚信是人生成功的基石,促使他们在学业和工作中秉持诚信原则,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2. 增强个人形象和信誉。

大学生诚信的表现可以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和信誉,树立自己在社会中的良好声誉,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 获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

大学生诚信的表现可以赢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个人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4. 推动社会诚信建设。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份子,积极培养诚信意识和品质,将为社会诚信建设做出贡献,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大学生诚信的培养方法1. 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

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明确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明确诚信的重要性和意义,自觉遵守道德规范。

2. 加强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

大学生应该加强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始终保持诚信的原则,不轻易违背诚信的底线。

3. 培养良好的学习和工作习惯。

大学生应该培养良好的学习和工作习惯,不抄袭、不剽窃,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

4. 加强诚信教育和宣传。

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和宣传,培养大学生诚信的意识和品质。

5. 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

学校和社会应该建立健全的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对于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进行惩戒,对于诚信表现突出的大学生给予表彰。

大学生诚信的重要性范文多篇

大学生诚信的重要性范文多篇

大学生诚信的重要性范文多篇第一篇: 大学生诚信的重要性现在,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很多,出行也很方便,但是,现在大部分人的眼睛都被金钱所蒙蔽,以至于丧失理性,昧着良心赚黑心钱,渐渐,他们失去了一种东西。

那就是诚信!记得,去年我和妈妈上街买菜,有一个小贩,不停的吆喝着自己的苹果,累得汗流了满身,妈妈见他的苹果好,就称了几个,结果,“奇迹”发生了,竟然足足有两斤半呢!我妈妈不相信,结结巴巴地说:“老、老板,这、我才称了几个,怎么就两斤半了呢?”这个老板理直气壮地指着秤说:“你自己看看啊,上面就是有两斤半,不信、我就。

反正就是两斤半,你爱怎么怎么的,别搅和我的生意!”哟,这老板也开始结巴了呢。

眼疾手快的妈妈一手掀起秤,哎呀!上面怎么会有一块大磁铁呢?这时,人人都看着老板。

老板再也理直气壮不起来了,低着头,红着脸。

妈妈语重心长的对老板说:“做生意,要有诚信,没有诚信,怎么会有回头客呢?”接着,她还是把两斤半的钱递给了老板。

后来就拉起我的手,回家了。

回家路上,妈妈对我说:“孩子,你不能像那个老板一样,听懂了吗?做人,要有诚信!”今年的12月29日,也就是上个星期天,妈妈带着我和妹妹去理发,我不愿意理发,妈妈迁就我,我提议,不如给妹妹理个头发,妹妹没发言,默认了,妈妈也拍手叫好。

“嗡嗡嗡。

”给妹妹理发的老板娘是个三四十岁的中年女人,皮肤黝黑,人长得一般般,她还带着一个口罩。

我仔细地打量着她。

嘻嘻,真好笑!理完了,妈妈准备给钱,只见她掏出一张面值为二十的人民币递给老板娘,真便宜呀,才五块钱,没想到,这个阿姨居然找了十元钱给妈妈,妈妈看错了,说:“哎,我给你十元,你怎么又找回十元呀?”老板娘有些心虚了,找了五元钱,就匆忙为别人理发去了。

妈妈刚踏出理发店门外几步,就猛地一拍巴掌,说:“呀!我给的是二十元,她才找回五元钱呢!”说罢,妈妈又赶紧走回理发店,说:“老板娘,你少找我十元钱了。

”那个老板娘有些心慌的说:“有吗?”妈妈赶紧反驳:“当然,不然我回来干嘛呢?”老板娘找了十元钱,灰溜溜地走了。

诚信教育在高校学生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诚信教育在高校学生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诚信教育在高校学生德育中的重要作用诚信教育是高等院校学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乎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也对整个社会的诚信氛围、经济发展及法治建设具有深远影响。

在高校阶段,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诚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诚信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信任感。

高校学生面临着各种压力,如学业、就业、社会交往等。

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些学生可能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选择不诚实的方式,通过作弊、抄袭或其他不择手段来获取成绩或机会。

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影响了他们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也损害了学校的学术声誉。

通过诚信教育,学校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认识到诚信不仅是个人品质的体现,也是社会交往和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

在教师力量的引导下,诚信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判断力。

教育工作者应当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诚信的内涵与外延。

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诚信问题的关注度,以及他们对社会中不诚实行为的敏感性。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分析一些真实案例来展示不诚实行为带来的后果,从而让学生明白诚信的重要性。

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不仅能理解诚信的价值,还能在面临各种诱惑时作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诚信教育也对高校建立良好的学术氛围至关重要。

在一个充满诚信的校园环境中,学生们愿意以诚实为基础来进行学习和交流,这样的氛围会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当学生在一个重视诚信的环境中学习时,他们会更加珍视自己的学术成果,从而更好地投入学习和研究。

同时,良好的学术氛围还能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进入学校,形成良性循环。

相反,如果学校对不诚实行为采取纵容或忽视的态度,会使得不良风气蔓延,最终导致整个学术环境变得低劣。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许多高校也开始关注网络诚信教育。

随着数字化学习和互联网环境的普及,一些学生在网课和在线作业中可能会面临新的诚实挑战。

他们在网络上获取信息时可能遇到抄袭、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问题。

大学生培养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大学生培养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大学生培养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诚实就是真实无欺,对己要真心诚意,光明磊落;对他人,要开诚布公,不隐瞒,不欺骗;就是表里如一,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讲信誉,重信用,忠实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辞海》将其解释为“遵守诺言、实践成约,从而取得别人的信任”。

从哲学的意义上说,“诚信”既是一种世界观,又是一种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无论对于社会抑或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于每个社会成员而言,“诚信”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宝。

人生立于世间数十年,必须不断学习,以获得知识、增进知识,知识既是个人谋生的工具,也是个人为社会服务的工具。

但是,要真正做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光靠“知识”工具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去指导,否则,知识也可能成为滋生罪恶的工具。

“诚信”精神就是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指引人们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

个人以诚立身,就会做到公正无私、不偏不倚,讲究信用,就能守法、受约、取信于人,就能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诚信不仅是一个基本的道德规范问题,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它影响着国家、地区、城市和企业的竞争力。

市场经济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契约经济,一个企业家,一个经济活动主体在经济活动中如果不重诺践约,采取坑蒙拐骗的手法,不仅要受到同行的唾弃,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一个单位如果生产经营假冒伪劣产品,必然会失去市场,在经济活动中无立足之地。

同样,我们大学生学业完成后是要走向社会的,是否成才要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是否诚实守信,知行合一,就成为个人能否成功的前提。

当今的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

其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大教育家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提倡仁义礼智信,把“信”提到人际伦理的原则高度;古代思想家孟子将“朋友有信”作为处理朋友关系的基本规范,把诚信看作是维持朋友间的友谊、增进朋友间的感情、密切朋友间的交往的桥梁和纽带。

大学生诚信问题社会实践报告3篇

大学生诚信问题社会实践报告3篇

大学生诚信问题社会实践报告3篇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规范。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大学生的诚信状况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本文是大学生的诚信问题社会实践报告,仅供参考。

大学生诚信问题社会实践报告一:一:诚信对于大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诚信是每个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

恪守诚信是每个大学生每个人应当有的生存和发展理念之一。

诚信的人必将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从而享有做人的尊严和发展事业服务社会的机遇。

每一个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都应该认真地分析评价一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把诚信这两个字刻进我们心灵的深处,用一生的言行去实践它。

只有当我们对于诚信的修养提高了,我们的人生才有可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更好地抓住每一个宝贵的人生际遇,让自己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二:大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表现信的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

《周易》有"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孔子曾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见《论语•颜渊》)。

古人关于"诚信"的上述代表性观点,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当前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如何呢?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行长曾痛心疾首地说:"从1999年起至今我们一共为我国的大学生提供了695万的国家助学贷款,然而至今年为止,拖欠贷款的比例还一直徘徊在20%—40%之间。

我们是怀着一颗炽热的心送出我们的帮助的,但收获的结果却令人心寒。

"因贷款按期归还违约率太高,国家助学贷款曾一度暂停,到2004年才重新启动,并新增了大学生毕业两年后必须开始还款的要求,2006年也就成为助学贷款还款的首个高峰年。

央行征信管理局的一分调查调查显示,在个人征信系统建立之前,大学生毕业后不能按时归还助学贷款的比例较高,某些地方违约率达30%。

论诚信对大学生的意义

论诚信对大学生的意义

论诚信对大学生的意义孔子说:“人不信而不立.”诚实守信是一个立足于社会最基本的首先准则;是一个人走向成功所具备的最起码的要素之一;也是一个人获得别人尊重和敬仰的前提条件之一.从古到今,诚信无不被人推崇和崇尚,诚信既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为人处世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一个社会维持正常秩序和有效运行和必然要求。

所以,人无信而不立。

守诚信对大学生来说更是一件责无旁贷的事,大学生是国家的后继人;是未来世界的开拓者;是幸福生活的创造者。

作为大学生我们就要做到诚实守信,不论是在学习上、生活还是在与人交往、处事中,诚信是绝不可少和。

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大学生只有树立诚信为本,操行为重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以诚实守信为誉,以见利忘义为耻。

”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奠定立足现代社会的道德石,才能成为高素质人才,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命令。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与诚信有关的事。

比如上古就有尧舜禹的禅让;之后有诸葛亮的《出师表》,“追先帝之遗迢,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一心为汉,六出祁山.....对主公的诚实守信.....一个人讲求诚信,那么他就能得到别人的尊重,相反,一个人如果把诚信当作玩物来亵渎,那么他就等于是自掘坟墓。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围观的人没有人肯出手一试。

于是商鞅将赏金提到50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来把木头扛到了北门。

商鞅立即不赏他五十金。

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普法说法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了起来,最后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无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

大学生培养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大学生培养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大学生培养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诚信是立人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诚实,就是忠诚老实,为人处事光明磊落,以诚相待;守信,则是信守诺言,讲求信用,表里如一。

在学习中,我们需要诚信,与同学坦诚相待。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诚信,讲求信用。

由此看来,我们应该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

古人云:“养心莫善于诚。

1”讲求的是真实无妄、表里如一的品格。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小车无皔,其何以行之哉!2”这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失去“信”,就像车子没有轮中的关键一样,是一步也不能行走的。

孔子在谈到统治者怎样才能得到老百姓信任时说:“民无信不立”3,如果一个国家对老百姓不讲诚信,就必然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只有对老百姓讲诚信,才能够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因此诚信从古至今都是非常重要的,是道德的根本所在河南中医学院2000级中药专业学生王一硕,家境贫寒,在国家助学贷款的资助下,于2003年7月顺利毕业。

同年8月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成为首批大学生西部志愿者,服务于陕西省麟游县。

王一硕在去西部的前一天,亲自到为其办理贷款的广东发展银行未来支行留下联系方式,并保证一定按期还款。

在陕西麟游县,王一硕利用所学技术,带领当地农民建设黄芩GAP基地,手把手地教药农种植中药技术。

指导当地制药企业通过国家GSP、GMP认证。

西部志愿者结束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河南中医学院2005年中药专业研究生。

目前,他被聘为河南省赫福莱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同时,还兼任多家企业的GMP认证技术顾问。

2005年2月15日,他用自己的辛劳和智慧所得到的收入,提前10个月还清了26770元的国家助学贷款。

王一硕同学从一个面临辍学的贫困生,在银行、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成为成才、奉献、诚信、自强的典型。

他的事迹得到了河南省政协主席王全书等领导的高度评价,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全国多家新闻媒体多次报道。

做诚信大学生发言稿

做诚信大学生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诚信这一永恒的主题。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此,我谨以“做诚信大学生”为题,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一、诚信的定义及重要性1. 诚信的定义诚信,即诚实守信,是指一个人在言行举止上遵循真实、守信的原则,对人、对事、对己都保持真实、正直的态度。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是人际交往的基石,是社会的和谐之本。

2. 诚信的重要性(1)个人层面:诚信是一个人品质的体现,是个人在社会中立足的基础。

一个诚信的人,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更容易获得成功。

(2)家庭层面: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诚信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培养下一代的诚信品质,使家庭关系更加和谐。

(3)社会层面:诚信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

一个诚信的社会,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

(4)国家层面:诚信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是维护国家形象和利益的重要基石。

一个诚信的国家,更容易获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和信任。

二、大学生诚信现状及问题1. 大学生诚信现状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在诚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大部分大学生能够诚实守信,遵守学术规范,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展现出了良好的诚信品质。

2. 大学生诚信问题(1)学术不端现象:抄袭、剽窃、伪造实验数据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术诚信。

(2)考试作弊:部分大学生为了追求高分,不惜作弊,损害了考试的公平性。

(3)道德失范:一些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欺骗、欺诈、背叛等现象,损害了人际关系的和谐。

(4)网络诚信问题: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诈骗、虚假信息等现象层出不穷,大学生应提高网络诚信意识。

三、如何做诚信大学生1. 树立诚信意识(1)认真学习诚信教育,了解诚信的重要性和内涵。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做到诚实守信。

2. 培养诚信品质(1)从身边小事做起,如诚实做人、守信做事,养成良好的诚信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培养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诚实就是真实无欺,对己要真心诚意,光明磊落;对他人,要开诚布公,不隐瞒,不欺骗;就是表里如一,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讲信誉,重信用,忠实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辞海》将其解释为“遵守诺言、实践成约,从而取得别人的信任”。

从哲学的意义上说,“诚信”既是一种世界观,又是一种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无论对于社会抑或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于每个社会成员而言,“诚信”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宝。

人生立于世间数十年,必须不断学习,以获得知识、增进知识,知识既是个人谋生的工具,也是个人为社会服务的工具。

但是,要真正做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光靠“知识”工具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去指导,否则,知识也可能成为滋生罪恶的工具。

“诚信”精神就是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指引人们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

个人以诚立身,就会做到公正无私、不偏不倚,讲究信用,就能守法、受约、取信于人,就能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诚信不仅是一个基本的道德规范问题,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它影响着国家、地区、城市和企业的竞争力。

市场经济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契约经济,一个企业家,一个经济活动主体在经济活动中如果不重诺践约,采取坑蒙拐骗的手法,不仅要受到同行的唾弃,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一个单位如果生产经营假冒伪劣产品,必然会失去市场,在经济活动中无立足之地。

同样,我们大学生学业完成后是要走向社会的,是否成才要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是否诚实守信,知行合一,就成为个人能否成功的前提。

当今的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

其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大教育家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提倡仁义礼智信,把“信”提到人际伦理的原则高度;古代思想家孟子将“朋友有信”作为处理朋友关系的基本规范,把诚信看作是维持朋友间的友谊、增进朋友间的感情、密切朋友间的交往的桥梁和纽带。

可见,慎诺、重诺、践诺,从古至今都是许多人毕生遵循的行
为规范。

大学的教育应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认知。

由中学到大学是人生承前启后的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大学期间开始独立生活,独立处事,当代大学生对于信用认识没有足够重视,很容易被误导,同时因为涉世不深,生活经历和阅历较浅,还没有真正体验到道德素养对一个人的生存所发挥的重大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对道德失范所带来的后果还没有足够的认识,
当代大学生经过多年正规教育,在具备较高知识层次的同时,其思想道德素质及诚信水平也得以不断提升。

因此在这一青年群体中,诚信状况的主流是好的,能够将诚信视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从而积极履行承诺,与他人之间建立起一种彼此平等、相互承诺、互为信用的关系,但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及社会各种消极现象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当前在一些大学生中也存在着较为突出的诚信缺失现象。

大学生诚信缺失对高校和社会提出一个严峻地课题。

这种诚信缺失不仅指其经济失信行为,还包括在生活、学习中违反道德或犯有严重过错的行为。

高校一直在教育学生要做到“明礼诚信”,但触目所及的诚信缺失现象比比皆是,而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诚信问题更多的体现在学习生活方面。

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典型表现,有些大学生甚至把帮人替考作为了“生财”之道,每到各种考试时招聘“枪手”的小广告在某些校园里也随处可见;部分大学生在入党、评优、竞选学生干部等方面也存在动机不纯、功利主义思想滋长的问题同时在图书馆借书不按期归还,做实验时把实验数据调整成自己所需理想状态的数据等现象也时常出现。

2.缴学费、办理助学贷款中的诚信缺失部分学生存在恶意拖欠学校学费的问题;在申请助学贷款过程中,有少数学生采用制作虚假贫困证明、伪造家长签名等手段,以达到取得国家助学贷款或其它资助方式的目的,同时以种种借口贷款后不还的学生也为数不少。

这些给学校办学、银行借贷,乃至整个社会的信誉带来了不良影响。

3.就业过程中的诚信缺失在就业过程中,一些大学生为了增加求职成功率而采取涂改成绩证明,伪造虚假材料的问题也很突出;同时,现在大学生的毁约率逐年上升也成为一个问题。

这不仅使很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选拔标准变得日益严格、苛刻,也造成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群体的一种不信任感,使大学生就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此外,由于当代大学生恋爱观念的变化,不少大学生对恋爱态度不严肃,缺乏基本法律意识、道德修养,造成恋爱动
机不诚;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最多的群体之一,在虚拟网络中,以匿名身份进行撒谎、欺骗等,也成为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突出问题。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上述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从根本上讲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欠缺的表现,与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相距甚远。

对于诚信,我们更多的时候需要很好的自我反思,
1、在对待诚信的态度上,大部分学生对诚实守信持高度赞同的看法,98%的大学生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诚信很重要;但只有53%的大学生表示在生活中自己能做到有诚信。

2、在对如何看待和处理大学生考试作弊、剽窃论文的问题上,49%的大学生表示对考试作弊行为深恶痛绝,保证自己绝不作弊;29%的人不赞成,也不制止;21%的人觉得无所谓,现在的考试意义不大。

66%的大学生认为论文剽窃是“非常恶劣的行为,有损学校名誉”。

“有些同情,觉得对大学生要求过严”和“无所谓,在哪里都有可能发生”两个选项分别占了20%和14%。

3、在怎样对待及申请助学贷款的问题上,80%的学生表示会如实汇报家境情况申请减免学费或困难补助。

其中,已申请助学贷款的大学生85%选择如实填报,15%则表示会稍微改动;100%的已申请助学贷款的大学生表示毕业后会通过努力工作,节约生活开支,按期还清贷款。

不诚信不文明行为的产生原因诚信行为缺失的原因在哪里?调查部门也专门透视了一下学生的心态,归纳出三个主要原因:有73.21%的同学认为失去诚信的主要原因是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的滋长,在巨大的物质利益面前,诚信有时似乎成了一种负担,远没有金钱利益来得重要;有58.64%的同学认为“从众心理”是他们不诚信的原因,很多人不能以冷静的头脑来明辨是非,而是随波逐流地跟着别人走。

因此当他们看到别人作弊或是注水简历时,也常常会效仿,甚至觉得别人既然都这么做,自己一个人诚信也不会得到更好的回报。

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诚信缺失,与诚信教育淡化有关。

因为诚信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种传统美德,无须再去进行系统的教育,事实上我们大学生的思想很容易被外界所左右。

从更深层次来看,信誉及信用危机的产生,绝非偶然现象,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与文化原因的。

尽管崇尚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但由于社会发展的历史原因,这种美德并没有成为一种普遍的国民意识。

一方面,长期的封建统治,
形成了以本位利益为社会标准的社会意识。

在这种意识支配下,凡是合乎本位利益的都是对的,为了本位利益可以不择手段,平等互利的原则始终没有成为国民的主流意识。

另一方面,千百年来长期的人治社会,长官意志、家长意志盛行,加之长期的农业经济,自由散漫的小农意识渗透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领域,没有形成按规则办事的国民意识。

诚信的养成不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只有通过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教育和自我教育才能化作自觉的行动。

良好的教育犹如春风化雨,一个社会,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要高度重视对公民的教育引导,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

记得,我国古代儒家文化对诚信就有一个最基本的理念,那就是诚信是天地之道与为人之本,相信人存在美德和道德的力量,并能以此架构人际交往中的相互信任的桥梁。

无庸置疑,诚信也是一座架构当代大学生通往成功未来的可靠桥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