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苗圃学实验实训1-3讲义

合集下载

[农学]园林苗圃学教案

[农学]园林苗圃学教案

园林苗圃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园林苗圃的概念、分类和功能。

2. 掌握园林苗圃的规划与管理方法。

3. 熟悉园林植物的繁殖与栽培技术。

4.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园林苗圃的概念与分类1.1 园林苗圃的定义1.2 园林苗圃的分类1.3 园林苗圃的功能2. 园林苗圃的规划与管理2.1 园林苗圃的规划2.1.1 规划原则2.1.2 规划内容2.2 园林苗圃的管理2.2.1 管理制度2.2.2 管理方法3. 园林植物的繁殖技术3.1 繁殖方法3.1.1 有性繁殖3.1.2 无性繁殖3.2 常用繁殖材料与技术3.2.1 种子繁殖3.2.2 扦插繁殖3.2.3 嫁接繁殖3.2.4 组织培养4. 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4.1 栽培基质的选择与配制4.2 园林植物的栽植技术4.2.1 栽植时间4.2.2 栽植密度4.2.3 栽植方法4.3 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4.3.1 浇水4.3.2 施肥4.3.3 修剪4.3.4 病虫害防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园林苗圃的概念、分类、功能、规划与管理方法。

2. 实践操作:演示园林植物的繁殖与栽培技术,学生跟随操作。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园林苗圃规划与管理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园林苗圃规划与管理中的问题,分享心得。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园林苗圃基本知识的掌握。

2.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

3. 案例分析:评价学生对园林苗圃规划与管理案例的分析能力。

4. 小组讨论:考察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分享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园林苗圃学》2. 课件:PowerPoint3. 实践材料:园林植物繁殖材料、栽培基质等4. 案例资料:典型园林苗圃规划与管理案例5. 参考文献:相关论文、书籍等六、园林苗圃的土壤管理6.1 土壤的组成与性质6.2 土壤改良方法6.3 土壤肥力管理七、园林苗圃的水分管理7.1 灌溉原理与技术7.2 排水方法与设备7.3 水分对园林植物的影响八、园林苗圃的营养管理8.1 营养需求与诊断8.2 施肥方法与技术8.3 营养调控手段九、园林苗圃的病虫害防治9.1 病虫害的识别与诊断9.2 病虫害的防治方法9.3 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十、园林苗圃的实例分析10.1 实例一:城市公园苗圃规划与管理10.2 实例二:植物园苗圃建设与植物配置10.3 实例三:苗圃生产与市场销售十一、园林苗木的运输与贮存11.1 苗木运输的要求与方法11.2 苗木贮存的技术与条件11.3 苗木运输与贮存的注意事项十二、园林苗木的修剪与整形12.1 修剪与整形的原则12.2 修剪技术与方法12.3 修剪与整形实例分析十三、园林苗木的病虫害综合管理13.1 病虫害监测与预测13.2 病虫害综合管理策略13.3 病虫害管理的效果评估十四、园林苗圃的生产与经营14.1 生产计划与管理14.2 成本控制与盈利分析14.3 市场营销与推广十五、园林苗圃的可持续发展15.1 可持续发展理念15.2 生态环境的保护15.3 社会责任与未来挑战十一、园林苗木的运输与贮存11.1 苗木运输的要求与方法11.1.1 运输前的准备工作11.1.2 苗木的固定与保护11.1.3 运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1.2 苗木贮存的技术与条件11.2.1 贮存环境的选择11.2.2 苗木的假植技术11.2.3 苗木贮存期间的管理11.3 苗木运输与贮存的注意事项11.3.1 苗木质量的检查与评估11.3.2 运输与贮存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11.3.3 运输与贮存成本的控制十二、园林苗木的修剪与整形12.1 修剪与整形的原则12.1.1 修剪与整形的目的12.1.2 修剪与整形的基本原则12.1.3 修剪与整形的安全操作12.2 修剪技术与方法12.2.1 修剪工具的使用12.2.2 修剪的基本技巧12.2.3 不同树种修剪的特点12.3 修剪与整形实例分析12.3.1 实例一:乔木修剪12.3.2 实例二:灌木整形12.3.3 实例三:古树名木的保护与修剪十三、园林苗木的病虫害综合管理13.1 病虫害监测与预测13.1.1 病虫害监测的方法13.1.2 病虫害预测的技术13.1.3 病虫害发生规律的研究13.2 病虫害综合管理策略13.2.1 生物防治策略13.2.2 化学防治策略13.2.3 物理防治策略13.3 病虫害管理的效果评估13.3.1 病虫害防治效果的评价方法13.3.2 病虫害管理效果的长期观察13.3.3 病虫害管理策略的调整与优化十四、园林苗圃的生产与经营14.1 生产计划与管理14.1.1 生产计划的制定14.1.2 生产过程的管理14.1.3 生产效率的提升14.2 成本控制与盈利分析14.2.1 成本核算的方法14.2.2 成本控制策略14.2.3 盈利模式的探索14.3 市场营销与推广14.3.1 市场调研与分析14.3.2 产品定位与定价14.3.3 营销渠道与推广策略十五、园林苗圃的可持续发展15.1 可持续发展理念15.1.1 可持续发展原则15.1.2 苗圃生态建设15.1.3 社会责任与义务15.2 生态环境的保护15.2.1 生物多样性保护15.2.2 土壤与水资源保护15.2.3 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15.3 社会责任与未来挑战15.3.1 员工培训与社会福利15.3.2 社区参与与公共关系15.3.3 适应气候变化与未来发展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园林苗圃学》共涵盖了十五个章节,全面介绍了园林苗圃的概念、分类与功能,规划与管理方法,植物的繁殖与栽培技术,以及土壤、水分、营养、病虫害防治、苗木运输贮存、修剪整形、病虫害综合管理、苗圃生产与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园林苗圃学实习报告

园林苗圃学实习报告

第一部分一、嫁接(切接)并栽种嫁接苗材料和用具:材料:国槐的根作为砧木,红花刺槐的枝条作为接穗器材:剪枝钳、芽接刀、绳子(绑接口用)、铁锹操作步骤:1、在工人和老师的帮助下每组取回嫁接用的砧木和接穗,每个小组小员分得一个;2、削接穗,在红花刺槐接穗的下部芽的背面下方1cm处切削,削掉1/3的木质部,削面应平直,再在削面的背面下端斜削一个小削面,稍削去一些木质部;3、切砧木,用剪枝钳将国槐根的上部剪平,在砧木直径外侧带木质部垂直下切,切口深度2-3cm;4、插接穗,插入接穗,使其长削面两边的形成层和砧木切口两边的形成层对准、贴紧,如果砧木粗而接穗细,必须保证有一边的形成层对准。

插接穗时上端留白2-3mm;5、绑缚,用绳子将接口部位绑紧,特别是在上端伤口部位应注意绑严,以免下雨时雨水浸入是木质部腐烂。

6、栽种,小组为单位将嫁接好的红花刺槐的苗木栽种到大田平床中,栽种时注意对其,种好、踩严后浇水。

二、移栽材料和用具:材料:嫁接过的红花刺槐、红瑞木器材:铁锹、开沟器、锄头操作步骤:1、休整床面,班级同学合作制作低床,最后使床面低于床边15-20cm,用锄头将床面的土层犁平,方便种植;2、挖低床的同时一部分人去挖出需要移栽的红瑞木以及嫁接过的红花刺槐;3、对红瑞木的枝条进行修剪,剪去生长畸形的枝条,留下生长形态较好的枝条;4、在低床面中间拉两条线,两线相距30cm,沿线栽种红瑞木,横向两株间的距离大约为50cm,整齐栽种40棵。

5、在床面中剩余的部分用开沟器拉出3条沟,在其中种植嫁接好的红花刺槐,横向两株间的距离约为15cm;6、全部移栽好后踩实、浇水第二部分一、参观组培实验室二、高床播种材料和用具:材料:器材:铁锹、锄头、开沟器操作步骤:1、在划定好的床面边界内侧距其越20cm处拉一条直线,在该直线和边界线之间挖土,形成一条沿床面的长沟,挖出的土堆放在床面中央;2、用锄头将床面上的土犁平犁细,使其均匀地分布在床面上,形成一个播种平面;3、用铁锹休整床面边缘,使其成为一个规则的矩形播种高床;4、用开沟器在种植床面上竖排拉沟,相邻两沟间相距越5cm(操作时应尽量缩小距离);5、在开出的沟中均匀地播种种子,并用两侧的土将沟埋上;6、最后在床面上撒一层薄薄的细土(土层不能过厚,否则种子不能萌发)第三部分一、扦插材料和用具:材料:红瑞木扦插苗用具:剪枝嵌、铁锹、锄头、水桶操作步骤:1、在分配好的地面上制作低床(方法同之前的低床制作);2、在制作低床的同时,安排两名小组成员剪红瑞木的扦插苗,剪时在芽下端1cm左右处斜剪,增大剪口面积,一使其在扦插后能吸收更多水分,同时剪口靠近芽,有利于生根。

第01章讲义开花结实

第01章讲义开花结实
16
(三)壮年期
从大量结实开始,到结实开始衰退为止,也称结 实盛期。 这一时期的林木结实量大,种子产量高、种粒饱 满、品质好,是采种的最佳时期。 营养生长也较旺盛,结果枝和根系生长都达到高峰, 冠幅充分扩大,林木对养分、水分和光照条件的 要求高,对不良环境件抗性强。 林木可塑性大大减弱,生物学特性稳定。
23
林木结实间隔期的一般表现
不同树种结实间隔期的有无、长短不同。生长慢的 较生长快的树种要长;种粒大的较小的长;乔木较 灌木长。如下表:
树种 落叶松
云杉 黄波罗
结实间隔期 3-5年 3-4年 2-3年
树种 杨树 胡枝子
结实间隔期 0-1年
不太明显
同一树种分布在不同的气候地区,结实间隔期也不 同,一般越向北分布,间隔期越明显。
21
三、林木结实周期性由于源自养生长和生殖生 长的不协调,导致林木 结实发生丰歉年交替出 现的现象,称为林木的 结实周期性。
林木林木进入结实阶段后, 由于树种、环境条件的不 同,各年的结实数量常常 有很大差异,常用下列术 语概括这种情况。
22
⒈大年:指结实量很多的年份。也叫丰年或种子年。 ⒉平年:结实量中等的年份。 ⒊小年:结实量很少或没产量的年份。也叫歉年。 ⒋结实间隔期:指相邻两个大年之间的间隔年限。
15
(二)青年期
从第一次开花结实开始,到结实3-5次为止。 青年期是林木由幼年期向壮年期的过度阶段。林木 仍以营养生长为主,生长较快,分枝快、冠幅扩展 快,根系生长快。并逐渐转入营养和生殖生长相平 衡的时期。 这其间的结实量不多,甚至由于授粉不良而多空粒, 但果实和种粒较大。由于母树年青,遗传性较不稳 定,种子可塑性大,是引种的好材料。
29
(二)天气条件

园林苗圃学实习提纲

园林苗圃学实习提纲

园林苗圃学实习提纲第一篇:园林苗圃学实习提纲实习1 播种育苗一、目的学习培育播种苗播种工作的全部过程,了解和掌握播种前种子处理和播种工作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二、实习内容播种前的种子处理、整地作床;练习播种中小粒种子技术;进行播种田间管理。

三、实习方法种子处理、做床、人工播种、养护管理及观察记录,要求每个同学亲自操作。

四、实习材料(一)种子中小粒种子(马尾松种子、掌叶木种子等)(二)药剂土壤消毒、种子消毒用药(高锰酸钾)(三)工具铁锹,锄,钢卷尺,木牌,测绳,稻草。

五、播种技术(一)种子的准备1、播种前种子先称量种子,按床或米计算好播种量。

2、播种前种子消毒处理:0.1-0.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1-2h3、水浸催芽处理:温水浸种过夜(二)土壤条件的准备1、耕地:施足底肥,整平后,灌足底水,耙平。

2、做床:高床规格:长10米,宽0.8米,高15厘米,床面宽80厘米。

技术要点:先按床要求的规格定点、划线,床面要求细碎、平整、疏松、无垃圾。

3、土壤消毒:为防止病、虫害发生,在做床、做垄前用药剂消毒(0.5%高锰酸钾)。

(三)播种1、播种方法:中粒种子用条播,小粒种子撒播,大粒种子用点播。

2、播种技术:条播用开沟器开沟,沟要直,沟底宽窄深浅要一致,沟距即行距20cm。

开沟后播种、覆土要均匀,薄厚要一致,通常覆土厚度为种实直径的2-3倍,极小粒种子一般为0.1-0.5cm,小粒种子为0.5-1.0cm,中粒种子为1-3cm,大粒种子为3-5cm。

覆土后要进行镇压,土壤水分条件适宜时才能镇压。

最后插牌,注明树种、播期、负责班组。

六、注意事项(一)播种时,开沟、撒种、覆土、镇压、各个环节要严格要求,要紧密配合,形成流水作业。

(二)种子、药剂准备要齐全。

(三)已经催芽的种子,在播种过程中注意种子的保管,并应有专人负责。

(四)使用药剂时要注意安全。

七、田间管理与实习记录定期浇水、除草,保持苗床湿润、疏松、无杂草、无积水,当播种苗大部分出土时去除覆盖物。

园林花卉穴盘育苗实训报告第一组ppt课件

园林花卉穴盘育苗实训报告第一组ppt课件



步骤三:播种(点播,每孔一粒)
步骤四:盖土
将土均匀的盖在上面,无需太厚
上盘是1:1:Biblioteka 下盘是1:1:2步骤五:盖遮阳网并洒水
12
洒水时注意:两盘共浇 半桶水(以洒水壶为准)
• thank you!
园林花卉穴盘育苗实训报告
第一组 园林景观10334 班 2011年11月22 日
穴盘育苗的定义
穴盘育苗是用一种有很多育苗小孔的塑料育苗盘,在小孔 中装入泥炭和蛭石混合物或育苗用的有机基质等,然后在 其中播种育苗,一孔育一苗。
穴盘育苗的特点
它是工厂化种苗生产的一个重要方式,其主要特点是利用 草炭、蛭石、珍珠岩等轻基质作为育苗基质。这样既减少 了病虫害的发生,也防止小苗争夺营养,使根系得到充分 发育,而且操作简单,管理方便,适于工厂化大批量育苗。
Page ▪ 2
2
穴盘育苗的优越性
1.机械化生产效率高; 2.节省能源、种子和育苗场地; 3.成活率高; 4.适宜长距离运输; 5.适于规模化生产; 6.降低成本
此次穴盘育苗分为两盘:
1、比例
泥炭:黄泥:菇渣=1:1:2
2、比例(每组自己拟定) 泥炭:黄泥:菇渣=1:1:1
步骤一:配置培养土(磨细、均匀)

园林苗圃实习报告格式规范

园林苗圃实习报告格式规范

实习时间:一、实习内容:掌握低床制作方法、扦插繁殖的操作方法及扦插育苗的工作步骤和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了解在扦插前需要进行的准备工作。

扦插繁殖:是利用离体的植物营养器官如根、茎、叶等的一部分,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下插入土、沙或者其他基质中,经过人工培育使之发育成为一个完整而独立的新植株的繁殖方法。

二、实习材料与工具材料:工具:三、实习操作于实习前一周进行洇地,地表发白后进行扦插。

1. 低床制作(1)、(2)、……….按制作步骤逐条列出2.插条采集3. 插穗制作4.扦插5.灌溉四. 实习后期管理五、实习结果与讨论实习时间:一、实习内容:掌握条播的操作方法及条播的优点以及了解底床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以及规格。

低床:床面低于步道15~20cm,床面宽100~150cm,步道宽40cm。

低床有利于灌溉,保墒性能好。

一般用在降雨较少、无积水的地区。

条播:是按照一定的行距将种子均匀地撒置在播种沟内,应用最广泛,尤其适用于中、小粒种子。

其优点在于:1、操作简便苗木有一定的行间距离,便于机械化播种作业和灌溉、施肥、松土、除草、植保等苗期抚育管理工作和起苗作业的进行。

2、利于生长苗木受光相对均匀,通风条件良好,确保生长健壮。

3、节省种子比撒播用种量小。

二、实习材料与工具材料:工具:三. 实习操作于实习前一周进行洇地,地表发白后进行整地播种。

1.2.……..四. 实习后期管理五、实习结果与讨论实习时间:一、实习内容:二、实习材料与工具材料:工具:三、催芽过程四、实验结果五、实习心得。

园林苗圃学实验实训1-3讲义

园林苗圃学实验实训1-3讲义

实验实训一园林苗圃规划一、目的要求掌握园林苗圃的设计图绘制及设计说明书的编写方法。

园林苗圃用地一般包括生产用地和辅助用地两部分。

1.生产用地生产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培育苗木的土地,包括播种繁殖区、营养繁殖区、苗木移植区、大苗培育区、设施育苗区、采种母树区、引种驯化区等所占用的土地及暂时未使用的轮作休闲地。

生产用地面积计算:生产用地一般占苗圃总面积的75%~85%。

大型苗圃生产用地所占比例较大,通常在80%以上。

苗圃生产用地包括播种繁殖区、营养繁殖区、苗木移植区、大苗培育区、采种母树区、引种驯化区(试验区)、设施育苗区等,有些综合性苗圃还设有标本区、果苗区、温床区等。

计算苗圃生产用地面积,应根据以下几个因素来考虑。

即每年生产苗木的种类和数量;某树种单位面积产苗量;育苗年限,也即苗木年龄;轮作制及每年苗木所占的轮作区数。

计算某树种育苗所需面积,按该树种苗木单位面积产量计算时,可用如下公式:NA BS =———×——n C式中:S—某树种育苗所需面积;N—每年计划生产该树种苗木数量;n—该树种单位面积产苗量;A—该树种的培育年限;B—轮作区的总区数;C—该树种每年育苗所占的轮作区数。

2.辅助用地辅助用地又称非生产用地,是指苗圃的管理区建筑用地和苗圃道路、排灌系统、防护林带、晾晒场、积肥场及仓贮建筑等占用的土地。

辅助用地是为苗木生产服务所占用的土地,所以又称为非生产用地。

进行辅助用地设计时,既要满足苗木生产和经营管理上需要,又要少占土地。

辅助用地(非生产用地)面积计算:苗圃辅助用地面积一般不超过总面积的20%~25%,,大型苗圃辅助用地一般占15%~20%,中、小型苗圃一般占18%~25%。

依据适度规模经营原则,应减少小型苗圃建设数量,特别是不要建设综合性的小型苗圃,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小型苗圃为增加生产用地比例而削减道路、渠道等必要的辅助用地,会给生产管理带来不便,这也是不可取的二、方法与步骤1、设计图的绘制:(1)做大的区划,绘出主要的路、渠、沟、林带、建筑的位置。

《园林苗圃》实验教案

《园林苗圃》实验教案
3.水培炼苗:将消毒过的植物材料放到消毒的矿泉水瓶中用清水浸根7天炼苗,浸泡深度植物为植物根系的1/3,每天换水,期间注意不断剪除烂根。
4.营养液培植:将炼苗的植物材料换成预配好的观叶植物营养液进行水培。夏天7天换一次,冬天15天换一次。
实验四培养基的制作
一、实验目的:了解培养基的组分,掌握培养基的制作过程。
2、加热溶解:将电饭锅中的混合液加热溶解。
3、调PH值:用PH试纸将以上混合液的PH值调至5.8。
4、分装:将溶好的培养基趁热分装到培养容器中,每个培养容器中含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培养基,分装后立即盖好塞子。
5、灭菌:灭菌前先检查灭菌锅内是否有水。然后将分装好的培养基放入高压灭菌锅中。灭菌时,压力在0.8-1.1kg\cm2,121℃保持15-20分钟。灭菌后,切断电源,等压力指示0时,可放余气,打开锅,拿出培养基。
作业:播种前观察记录催芽的情况,可附催芽结束时的照片和记录。
实验二播种育苗技术
一、实验目的:掌握播种育苗的技术操作
二、实验的用具及材料:铁锨、喷壶、线、合欢、紫穗槐、紫荆、马尾松、侧柏等
三、实验的步骤:
1.整地作床: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灌溉方便、土壤深厚、较肥沃的土地作为播种地。播种地块前一年的秋季进行深耕30cm,使土层充分风化,翌年3月中下旬到4月上旬播种前细致整地,施足底肥,每667m2施人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1500~2000kg,复合肥15kg,浇足底水,地稍干后进行浅耕整平,做成宽1.2m、长10m的平床,南北方向,床面要平整,土质要细碎,上暄下实。
2、催芽:催芽时用湿帘或草覆盖保湿,每天浇一次温水,待种子膨胀或裂嘴即可播种。
3、白蜡40℃温水浸种,自然冷却再泡2-3天,每天换水一次20-25℃,催芽20天左右发芽;侧柏45℃的温水浸种24小时,捞出,放于背风向阳处晾晒,每天温水冲洗1-2次,5-6天1/3咧嘴时即可播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实训一园林苗圃规划
一、目的要求
掌握园林苗圃的设计图绘制及设计说明书的编写方法。

园林苗圃用地一般包括生产用地和辅助用地两部分。

1.生产用地生产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培育苗木的土地,包括播种繁殖区、营养繁殖区、苗木移植区、大苗培育区、设施育苗区、采种母树区、引种驯化区等所占用的土地及暂时未使用的轮作休闲地。

生产用地面积计算:生产用地一般占苗圃总面积的75%~85%。

大型苗圃生产用地所占比例较大,通常在80%以上。

苗圃生产用地包括播种繁殖区、营养繁殖区、苗木移植区、大苗培育区、采种母树区、引种驯化区(试验区)、设施育苗区等,有些综合性苗圃还设有标本区、果苗区、温床区等。

计算苗圃生产用地面积,应根据以下几个因素来考虑。

即每年生产苗木的种类和数量;某树种单位面积产苗量;育苗年限,也即苗木年龄;轮作制及每年苗木所占的轮作区数。

计算某树种育苗所需面积,按该树种苗木单位面积产量计算时,可用如下公式:
NA B
S =———×——
n C
式中:S—某树种育苗所需面积;N—每年计划生产该树种苗木数量;n—该树种单位面积产苗量;A—该树种的培育年限;B—轮作区的总区数;C—该树种每年育苗所占的轮作区数。

2.辅助用地辅助用地又称非生产用地,是指苗圃的管理区建筑用地和苗圃道路、排灌系统、防护林带、晾晒场、积肥场及仓贮建筑等占用的土地。

辅助用地是为苗木生产服务所占用的土地,所以又称为非生产用地。

进行辅助用地设计时,既要满足苗木生产和经营管理上需要,又要少占土地。

辅助用地(非生产用地)面积计算:苗圃辅助用地面积一般不超过总面积的20%~25%,,大型苗圃辅助用地一般占15%~20%,中、小型苗圃一般占18%~25%。

依据适度规模经营原则,应减少小型苗圃建设数量,特别是不要建设综合性的小型苗圃,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小型苗圃为增加生产用地比例而削减道路、渠道等必要的辅助用地,会给生产管理带来不便,这也是不可取的
二、方法与步骤
1、设计图的绘制:
(1)做大的区划,绘出主要的路、渠、沟、林带、建筑的位置。

(2)应依地形图的比例尺,将道路沟渠、林带、耕作区等按比例绘制,排灌方向等要用箭头表示,且应有图例、比例尺、指北方向等。

2、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1)总论:主要描述经营条件及自然条件、分析利害关系。

(2)设计部分:
A、面积计算
B、区划说明
C、育苗技术设计
D、建圃的投资和苗木成本计算。

三、作业
1、做一个20公顷(12000平方米)苗圃用地的整体规划。

实验实训二种实的采集与识别
一、目的
掌握园林苗圃中常见的种实的采集与识别方法,了解种实的脱落方式,判断种子的成熟度。

二实验原理
园林树木的指用于繁殖园林树木的籽粒或果实。

种实是园林苗圃经营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种实质量的高低以及种实数量的充足与否,直接关系到苗木的生产质量和效益。

适宜的种实采集期应该依据种实成熟期、脱落方式、脱落时期、以及天气情况和土壤等其它环境因素确定。

真正的种子是一个成熟的胚珠,它包括三个重要部分,即胚、胚乳和种皮。

而果实则包括种子和果皮。

胚是植物的雏形,是种子的核心,它由胚根、胚轴(胚茎)、胚芽和子叶等四部分组成。

从种子发育的内部生理和外部形态特征看,种子的成熟包括生理成熟和形态成熟。

树木的生长发育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

幼年期主要是树体的营养生长,花基因处于非活化状态,不分化花。

树木生长发育到青年期,花基因活化后,才能促使花的形成,树木开始开花结实。

刚刚进入结实初期的树木,开花和结实量均少。

随着营养物质的积累和树体的不断增大,开花和结实量也不断地增加。

进入壮年阶段,营养生长变缓且与生殖生长保持相对的平衡稳定状态,树体基本定型,花芽数量增加,结实量多而且稳定,种实品质好。

到了老年阶段,树冠出现枯梢,开花能力明显下降,结实量减少,种实质量降低,结实间隔期变长。

由于种实的构造特性的差异,果实成熟时呈现许多不同的特征。

大体上可将果实类型归纳为干果类、肉质果类和球果类。

1.干果类:果实成熟后果皮干燥。

有些果实类型,如蒴果、荚果和蓇葖果等,成熟时果皮开裂,散出种子;另一些种实类型,如坚果、颖果、瘦果、翅果和聚合果等,种子成熟后果实不开裂,种子不散出。

2.肉质果类:果实成熟后,果皮肉质化。

分为浆果、核果和梨果。

3.球果类:裸子植物的雌球花受精后发育形成的,种子着生在种鳞腹面,聚成球果,如落叶松、樟子松、云杉、柳杉、柏树。

另一些裸子植物的坚果状种子,着生在肉质种皮或假
种皮内,如红豆杉、罗汉松等。

三、用具与材料
高枝剪、采种钩,直尺、纸张等。

四、方法步骤
(一)种子的采集
1、在校园内采集花草树木的种实,记录采集的时间、地点和树种名称,后带入实验室。

(每
组采集4种以上)
2、填写种子标本卡(如下例)
种子标本卡
科属

产地采集期
采集时间
采集人定名人
3、观察采集的植物种子
(二)种子的识别
1、查阅资料,区分收集果实属于哪类果实(干果类、肉果类、球果类),并且掌握其特点。

2、采集过程判断各种实的脱落方式,判断种子的成熟度,同时判断是否处于适宜的采集期。

五、作业
1、采集4种以上树木标本,并填写种子标本卡,描述并绘制种子的形态特征,附标本。

实验实训三园林树木种实调制
一、目的
掌握种实的种类,掌握常用树种的种实调制方法,了解种实调制的目的与意义。

二、实验原理
种实调制是指种实采集后,为了获得纯净而质优的种实并使其达到适于贮藏或播种的程度所进行的一系列处理措施。

干果类种实调制工序主要是使果实干燥,清除果皮和果翅、各种碎屑、泥土和夹杂物,取得纯净的种实,然后晾晒,使种实达到贮藏所要求的干燥程度。

肉质果的果肉含有较多果胶和糖类,水分含量也高,容易发酵腐烂。

所以,采集种实后要及时调制,取出种子。

否则,出现发酵腐烂现象会降低种子品质。

调制的工序主要为软化果肉、揉碎果肉,用水淘洗出种子,然后进行干燥和净种。

一般情况,从肉质果实中取出的种子含水率高,不宜在阳光下暴晒。

应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摊放阴干,达到安全含水量时进行贮藏。

球果类种实调制中首先要进行干燥,使球果的鳞片失水后反曲开裂,种子才能脱出。

球果干燥分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脱粒两种方法。

三、用具与材料
(一)材料
用于播种繁殖的树木种实,主要有干果、肉质果、球果各二种。

(二)用具
缸、桶、小木锹、草帘、木棒、筛子、簸箕等。

四、方法步骤
(一)干果类的调制
1、蒴果类:丁香、溲疏、紫薇、木槿等含水量低的种子,可在阳光下晒赶,用簸箕簸除杂
物。

2、坚果类:栎类、板栗等种实在阳光下暴晒易失去发芽能力,采后应立即粒选或水选,置
于通风处阴干。

堆铺厚度不超过20-25cm,并要经常翻动,种实湿度达到要求即可收集贮藏。

3、翅果类:槭树、白蜡、臭椿、杜仲、枫杨等种子经干燥后除去杂物即可。

但杜仲、榆树
种子含水量高,且不宜暴晒,可用阴干法干燥。

4、荚果类:刺槐、皂荚、紫荆、合欢、相思树等果实采集后可摊开暴晒3-5天。

对少数不
开裂的果实可用棍棒敲打或用石磙压碎果皮脱粒,最后清除杂物得纯净种子。

5、蓇葖果类:牡丹、玉兰、绣线菊、珍珠梅、风箱果等种子,阴干后便可层积贮藏或播种。

(二)肉质果类的调制
1、小叶女贞、黄菠萝、圆柏、山杏、山桃等种子的调制,可先将果实放如盛水的桶总浸沤,
待果肉软化捣碎或搓烂果皮,加水冲洗,用木棒搅动,捞出浮在上面的渣滓,重复冲洗取出纯净种子。

2、银杏、核桃等果皮较厚,可堆积起来盖草浇水保持一定温度,待果皮软化腐烂后,可搓
去果肉取种。

3、苦楝等肉质采后可放在预先挖好的坑或缸中,用石灰水浸沤一周左右,待果肉浸软后取
出用木棒捣烂或用脚揉搓,可脱掉果肉取种并阴干。

(三)球果类脱粒
可采用自然干燥法。

即采摘的球果摊放在席上晾晒,经常翻动,待鳞片开裂轻轻捶打球果,种子即可脱出,然后过筛取中。

油松、侧柏、杉木、金钱松等球果脱粒可用此法。

五、作业
1、简述球果类种子脱粒原理。

并说明操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简述肉质果取种如何保证种子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