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展简史

合集下载

化学发展简史

化学发展简史

化学发展简史引言概述: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古代化学的起源开始,分别介绍了化学发展的五个重要阶段,包括古代化学、中世纪化学、近代化学、现代化学和当代化学。

一、古代化学:1.1 古代化学的起源:古代化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人们通过试错的方式开始探索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1.2 古希腊化学的发展:古希腊化学家提出了“四元素说”,认为世界的一切物质都由火、水、土、气四种元素组成,并且通过化学反应可以相互转化。

1.3 中国古代化学的贡献:中国古代化学家发明了火药、造纸术等重要的化学技术,并且在药物、冶金等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中世纪化学:2.1 炼金术的兴起:中世纪时期,炼金术在欧洲兴起,炼金术士试图通过炼金术来寻觅黄金和长生不老的秘密,但是炼金术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发展。

2.2 化学知识的传播:中世纪的阿拉伯学者通过翻译古希腊和古埃及的化学著作,将化学知识传播到欧洲,为后来的化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2.3 燃烧和酸碱理论的发展:中世纪化学家对于燃烧和酸碱现象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为后来的化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三、近代化学:3.1 化学元素的发现:近代化学家通过实验逐渐发现了一系列的化学元素,如氧、氢、氮等,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3.2 元素周期表的建立: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表,将化学元素按照其性质的周期性罗列,为化学的分类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3.3 有机化学的兴起:19世纪末,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奥斯特瓦尔德提出了有机化学的理论基础,开创了有机合成的新时代。

四、现代化学:4.1 原子结构的研究:20世纪初,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发现了电子,随后意大利物理学家里德贝格提出了原子核的概念,为原子结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4.2 化学键的理论:20世纪初,美国化学家刘易斯提出了化学键的共价理论,解释了化学反应中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化学发展简史

化学发展简史

化学发展简史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以及与能量的关系的科学。

它是自古以来人类探索自然的一部份,也是现代科学的重要组成部份。

本文将为您介绍化学发展的简史,从古代的炼金术到现代的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的发展,带您了解这门学科的演变过程。

1. 古代炼金术的兴起炼金术起源于古代埃及和巴比伦,最早的目标是将一些金属转化为黄金。

炼金术士通过试验和观察,逐渐积累了一些有关金属和化学反应的知识。

然而,古代炼金术并非严谨的科学方法,其中包含了许多迷信和神奇的元素。

2. 化学的启蒙时代化学的启蒙时代始于17世纪,当时的科学家开始采用实验和观察的方法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罗伯特·博义和约瑟夫·普里斯特利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人物,他们提出了一些基本的化学理论,如元素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质量守恒定律。

3. 元素和化合物的发现18世纪是元素和化合物发现的时期。

安东尼·拉瓦锡发现了氧气,约瑟夫·普里斯特利发现了氢气,亨利·坎农发现了氮气。

这些发现为化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同时,化学家们还发现了许多常见元素和化合物,如铁、铜、二氧化碳等。

4. 原子论的建立19世纪初,约翰·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认为所有的物质都是由不可分割的弱小粒子组成的。

这一理论为化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随后,化学家们通过实验和观察,逐渐发现了更多的元素和化合物,如氯、锌、硝酸等。

5. 有机化学的兴起19世纪中叶,有机化学开始兴起。

弗里德里希·凯库勒提出了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元素构成的理论,并成功地合成为了尿素,这标志着有机化学从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随后,化学家们发现了许多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如乙醇、甲醛、苯等。

6. 无机化学的发展与此同时,无机化学也在不断发展。

化学家们发现了许多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如氯化钠、硫酸、氨等。

他们还研究了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建立了无机化学的基本理论。

化学发展简史

化学发展简史

化学发展简史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在人类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回顾化学发展的历史,从古代至现代,梳理出一部化学发展的简史。

1. 古代化学的起源古代化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摆布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

古埃及人利用化学知识创造化妆品、染料和药物,同时还开展了金属冶炼和玻璃创造等实践。

古巴比伦人则研究了黏土和石膏的性质,并发展了一些创造陶器和玻璃的技术。

2. 古希腊化学的贡献古希腊是化学理论的重要发源地。

在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认为物质由不可分割的微粒组成。

此外,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了四元素理论,认为火、土、水和空气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

3. 中世纪的炼金术中世纪的炼金术是化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炼金术士致力于寻觅能够将金属转化为黄金的方法,同时也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观察。

虽然炼金术没有达到他们所追求的目标,但却为后来的化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4. 化学元素的发现18世纪至19世纪初,化学元素的发现成为化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安托万·拉瓦锡通过电解水发现了氧气和氢气,同时还发现了多种金属元素。

约瑟夫·普利斯特利也发现了氯气和磷元素。

这些发现为后来的元素周期表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5. 有机化学的崛起19世纪中叶,有机化学开始崭露头角。

弗里德里希·凯库勒首次提出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认为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此后,许多重要的有机化合物被发现,如乙醇、甲醛和苯等。

有机化学的发展为药物、染料和合成材料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6. 量子化学的兴起20世纪初,量子力学的发展对化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尤金·保罗·维格纳提出了原子轨道理论,揭示了电子在原子中的分布规律。

随后,量子化学的发展为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7. 现代化学的发展20世纪后期至今,化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各个分支迅速发展,涌现出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技术。

化学发展简史大事记

化学发展简史大事记

化学发展简史(1)化学发展简史(2)道尔顿的原子论用原子整数比解释了定组成定律和倍比定律,这属于原子间量的关系。

但为什么原子会互相结合和分解?它们结合时遵循什么规律?这些问题似乎应该是无机化学来解决,但处于统治地位的贝采里乌斯的电化二元论过于笼统、不及实质而又十分强大,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在有机化学的研究中,许多现象使人们突破了电化二元论,勇敢地探索有机物的分子结构。

这一讲我们将认识维勒、李比希、凯库勒和范霍夫,这些先行者用他们的无畏和智慧,开辟了一条光明之路——通过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建立、发展了原子间相互结合的价键理论,并使人们看清了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列情况。

维勒初涉“莽林”1800年7月31日维勒出生于德国梅因河畔法兰克福附近的埃希海姆村。

他的祖父是黑森选帝侯的马舍长,他的父亲在马尔堡大学学习兽医和农业,毕业后也曾在选帝侯的王子处任马舍长,1806年在法兰克福附近经营起自己的庄园,1812年迁入法兰克福担任宫廷职务,由于学识渊博能力突出,又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不久成了当地名流。

他的母亲是哈瑙一位中学校长的女儿,对幼年维勒施以良好的教育。

维勒七八岁时由父亲启蒙教他读写、绘画,不久入普通小学,又自学了拉丁文、法文、音乐。

1814年入法兰克福的中学受到良师的教导。

农学家的父亲影响他自幼热爱自然,特别是从事理化研究的布赫医生指引这位热心化学试验与采集矿物标本的中学生跟踪前人的工作进行科学的探索:例如他们曾查知一种制硫酸用的矿石中含有硒(这项工作1821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是维勒发表的第一篇论文),从锌中制得少量镉,以伏打电堆进行电化学试验,以碳还原法制得金属钾,等等,显示出少年维勒对化学的偏爱与才华。

1819年,维勒入马尔堡大学学医,次年转入海得尔堡大学在格曼林教授指导下学习,1823年9月获医学(外科学及产科学)博士学位。

格曼林教授发现维勒的化学实验技能很强,就建议他赴瑞典化学大事贝采里乌斯处进修,专攻化学。

化学发展简史

化学发展简史

化学发展简史一、引言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规律以及与能量的关系。

自古以来,人类对于物质的认识和探索一直未曾停止。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梳理化学发展的历史脉络,介绍化学的重要里程碑和突破性发现。

二、古代化学1. 古埃及化学古埃及人在制造化妆品、染料、香料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例如,他们利用铜和锡的合金制作青铜器,并发展了一套独特的防腐剂制作技术。

2. 古希腊化学古希腊人提出了四大元素理论,即地、水、火、气体。

此外,他们还发现了一些基本化学反应,如酸碱中和反应。

三、近代化学的奠基者1. 罗伯特·博义(Robert Boyle)博义是近代化学的奠基者之一,他提出了“元素”的概念,并将化学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将其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 安托万·拉瓦锡(Antoine Lavoisier)拉瓦锡是现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氧气”概念,并发现了氧气与其他元素的反应规律,为化学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

四、有机化学的崛起1. 弗里德里希·歌尔德·库尔贝(Friedrich Wöhler)库尔贝是有机化学的奠基者之一,他在1828年成功地合成了尿素,这是人工合成有机物的重要突破,推翻了当时普遍认为有机物只能由生物合成的观念。

2. 亚历山大·佩特鲁维奇·卡缅斯基(Alexander von Humboldt)卡缅斯基是有机化学的先驱之一,他在19世纪初开始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概念,如同分异构体和立体化学。

五、物理化学的兴起1. 约翰·道尔顿(John Dalton)道尔顿提出了原子理论,认为所有物质都由不可再分的微小粒子组成,为化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2. 乔治·斯蒂诺(Georg Stahl)斯蒂诺提出了燃烧理论,认为燃烧是一种物质内部的变化,为研究燃烧和热力学奠定了基础。

化学发展简史

化学发展简史

化学发展简史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化学发展的历程,从古代到现代,涵盖了重要的里程碑和突破。

1. 古代化学:古代化学主要集中在埃及、巴比伦、中国和印度等地。

在埃及,人们使用化学方法创造化妆品、药物和染料。

巴比伦人发明了炼金术,试图将普通金属转化为黄金。

中国古代的发明家陶弘景提出了“陶弘景炉”,用于炼制铁器。

印度的化学家阿拉伯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他们研究了酸碱盐和颜料的特性。

2. 17世纪的化学革命:17世纪是化学发展的重要时期,被称为化学革命。

这个时期有许多重要的科学家和发现。

罗伯特·波义耳提出了现代化学的基本概念,他将化学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强调实验和观察的重要性。

安东尼·冯·李文霍克发现了显微镜,并首次观察到了细胞和微生物。

罗伯特·哈克特发现了气体的存在,并提出了气体压力和容积之间的关系,奠定了气体定律的基础。

3. 化学元素的发现:18世纪和19世纪是化学元素发现的时期。

安托万·拉瓦锡提出了化学元素的概念,并发现了几个重要的元素,如氧、氢和氮。

亨利·卡文迪什发现了钾和钠,开创了金属元素的研究。

德米特里·门捷列夫发现了周期表,将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罗列。

4. 有机化学的发展:19世纪是有机化学的发展时期。

弗里德里希·凯库勒发现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化学键,奠定了有机化学的基础。

奥古斯特·凯库勒发展了苯环理论,为有机化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这个时期还发现了许多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如乙醇、醋酸和甲醛。

5. 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20世纪是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的时期。

化学家们开始研究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机理。

斯文·奥斯特瓦尔德提出了反应速率方程,描述了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皮埃尔·居里和玛丽·居里发现了放射性衰变和放射性元素,为核化学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化学发展简史

化学发展简史

化学发展简史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以及与能量的关系的科学。

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为您介绍化学发展的简史,从古代到现代,梳理出一系列重要的里程碑。

1. 古代化学古代化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

当时的人们通过试错的方式,探索了金属冶炼、染料制备等基本化学过程。

其中,古埃及人发明了制造玻璃的方法,而古巴比伦人则开发了肥料的制备技术。

2. 古希腊化学古希腊时期,化学开始以一种哲学的方式被研究。

众所周知的古希腊化学家包括亚里士多德、希波克拉底和伊壁鸠鲁。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四元素理论,即地、水、火、气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

希波克拉底则提出了“四体液”理论,认为人体的健康与四种体液(血液、黄胆、黑胆和粘液)的平衡有关。

3. 化学革命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化学经历了一场革命。

安东尼·拉瓦锡、约瑟夫·普利斯特利和亨利·卡文迪什等化学家的工作开创了现代化学的基础。

他们提出了反应质量守恒、氧化还原和酸碱理论等重要概念。

其中,拉瓦锡是第一个系统地分类元素的科学家,他提出了化学元素的概念,并编写了一本包含33种元素的化学元素表。

4. 原子理论19世纪初,约翰·道尔顿提出了原子理论。

他认为,所有物质都由不可分割的微小粒子组成,这些粒子被称为原子。

道尔顿的原子理论为化学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框架,使得化学研究能够更加系统和准确。

5. 有机化学的诞生19世纪,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维勒通过实验发现,有机化合物可以由无机物质合成。

这一发现颠覆了当时普遍认为有机化合物只能由生物体合成的观念。

维勒的工作奠定了有机化学的基础,为后来的有机合成化学奠定了基础。

6. 元素周期表1869年,俄国化学家德米特里·门捷列夫发表了一篇题为《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论文,提出了元素周期表的构想。

他将已知的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使得相似性的元素出现在同一列中。

化学的发展史

化学的发展史

化学的发展史
1. 古代化学:古代化学主要集中在炼金术上,其目的是寻找更纯净的金属以及制造不朽之药。

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希腊等文明都有炼金术的记载。

2. 中世纪化学:中世纪化学主要是在伊斯兰教文化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阿拉伯化学家制定了许多方法,如蒸馏、结晶、浓缩等,这些方法至今仍在现代化学中应用。

3. 17和18世纪化学:这一时期的化学主要是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索化学现象。

众多化学家,如瑞典化学家闵德勒夫、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英国化学家黑尔等,开创了许多基础理论,如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等。

4. 19世纪化学:19世纪是化学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之一。

第一个被发现的元素是氧,在此后一个多世纪中,数百个新元素被分离出来。

随着元素的发现,元素周期表被建立,化学元素系统的基础得以奠定。

5. 现代化学:20世纪以来,化学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快速和广泛。

量子力学的发展导致了化学反应的更深入理解,而电子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进展则使得化学在计算机和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得以拓展。

化学科学的应用也在医学、材料科学、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中体现出了其巨大的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化学发展史重要人物及其贡献
关于化学的进展,我国古代在化学的发展过程中作出了重要的贡
献,体现在冶金、造纸、陶瓷和中草药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中国化学发展迅速,不仅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国际上有相当影响的成果,而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一大批有重要影响的成果。

下面按时间前后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化学发展史重要人物及其主要贡献:
1.墨翟
墨翟(公元前479—381),先秦时期墨派思想的创始人,著有《墨经》。

在该书中说到:“非半不昔斤则不动,说在端。

……昔斤必半,毋与非半,不可昔斤也。

……端,是无间也。

”意思是说物质到一半的时候,就不能斫开它了。

物质如果没有可分的条件,那就不能再分了。

墨子的“端”即为物质的最小单位,有现代原子的意义,意味着他对物质非连续性的认识。

他的这一认识和古希腊哲学家德漠克利特所提出的原子(不能再分)基本上是同时代的,所以说原子概念的最先提出不能抹煞墨子的功劳。

2.刘安
我国西汉时的炼丹家。

他著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着“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意思是说铜遇到铁时,就有铜生成。

实质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铁和可溶性的铜盐发生的置换反应。

这一发现要比西方国家早1700多年。

在宋朝时采用这一方法炼铜已有相当规模,每年炼铜达5×105kg,占当时铜产量的15%—25%。

这种炼铜方法在我国最早,是湿法冶金的先驱。

刘安在他的《淮南子》中写到:“老槐生火,久血为磷。

”这句话
实质说的是磷的自燃现象。

磷的最早发现者应该是刘安。

3.蔡伦
他总结了西汉以来的造纸经验,改用便宜的材料为原料,经过精工细作,造出优质纸,被称为“蔡伦纸”。

后世人们将蔡伦称为造纸技术的发明人。

1000多年来,我国的造纸材料大致都是依照蔡伦的办法加以推广的。

4.魏伯阳
我国东汉时期炼丹家。

撰有《周易参同契》,此书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炼丹术专著。

其中化学知识丰富。

记载着“丹鼎”这一化学反应装置,记述了汞易挥发的特性以及汞和硫化合为丹砂(硫化汞)、汞和铅汞齐(汞铅合金)等化学知识。

5.华佗
据《后汉记·华佗传》中记载,在公元200年时,我国外科鼻祖华佗就能用全身麻醉来施行外科手术,这是世界上施用临床麻醉最早的人,所用麻沸散是最早的麻醉药物。

6.葛洪
我国晋代炼丹家。

著有《抱朴子》一书,所含化学知识丰富。

他曾谈到:“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这句话所指的化学反应是:①红色硫化汞(丹砂)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汞:HgS+O2 ====== Hg + SO2↑②汞和硫在一起研磨生成黑色HgS:Hg + S ====== HgS ③黑色HgS隔绝空气加热(升华)变成红色晶体HgS: HgS HgS
这一事实说明葛洪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初步有所了解,这一了解
在当时化学还处于萌芽时期是很了不起的。

7.陶弘景
我国南北朝(公元5世纪末)时期有名的医学家和炼丹家。

他著的《本草经集注》就有焰色反应的记载。

书中这样写到:“先时有得一种物,其色理与朴消大同小异,月出月出如握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消石也”。

朴消指的是硫酸钠,消石指的是硝酸钾(当时的“消”和“硝”混用)。

所以说陶弘景是最早运用焰色反应的人。

8.孙思邈
我国唐代医学家。

京兆华原(陕西耀县)人。

最早记录了黑火药的配方。

他写的《丹经内伏硫磺法》载于孟要甫的《诸家神品丹法》第五卷中,对黑火药的配方就有记载。

到宋朝时黑火药的生产和应用就很熟练了,火药武器就很先进。

公元1225年—1248年由商人将黑火药传入阿拉伯等国家。

9.马和
我国唐朝的炼丹家马和,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氧气的人。

马和写的一本书叫做《平龙论》,书中谈到:空气的成分复杂,主要由阳气(N2)和阴气(O2)组成,其中的阳气比阴气多得多……马和还进一步指出:阴气还存在于青石(氧化物)、火硝(硝酸盐)等物质中。

如果用火加热它们,阴气就会放出。

他认为水中也有大量阴气,不过常难把它取出来。

10.沈括
北宋仁宗进士,杭州钱塘人。

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卓越的科学家。


的《梦溪笔谈》一书是世界上科技史上一本重要著作,反映了我国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高度。

沈括在《梦溪笔谈》这本书中最早记载了石油的用途,并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

我国古代称石油为“石漆”、唐代叫“石脂水”、五代时叫“猛火油”。

沈括第一个提出了“石油”这个科学的命名,后来世界各国也基本上采用了“石油”这一名称,沿用至今。

11.宋应星
我国明代著明的科学家,在自然科学方面的代表作是《开工天物》。

该书发表的初期轰动全欧洲,在日本兴起“开物之学”。

就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仍有许多学者对《开工天物》很感兴趣。

《开工天物》成为世界科学技术的名著。

《开工天物》中的化学知识是相当丰富的。

像该书中叙述的连续鼓风的活塞木风箱比欧洲早100多年。

记述的锌的冶炼和铜锌技术是世界上首次文献记载。

所以说宋应星是锌元素的发现者。

12.徐寿
我国清末科学家。

江苏无锡人。

我国近代化学史上一位重要人物。

他一生著作很多,在化学方面主要有《化学鉴原补编》、《化学考质》、《化学求数》等书籍。

他的著作系统地介绍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化学知识的主要内容。

此外他于1875年在上海创立了“格致书院”(格致即格物致知,清末时对物理、化学的总称)公开讲演自然科学知识,还进行化学演示实验,对我国近代化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13.侯德榜
侯德榜(1890—1974),1939年侯德榜首先提出联合制碱的连续工程,在世界上被称为“侯氏制碱法”,该法的特点是将制碱厂、合成氨厂、石灰厂联合了起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利用率,制碱的同时生产化肥(NH4Cl)。

这是世界制碱工艺上的重大突破,对制碱和化肥工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14.杨石先
早在40年代,杨石先就对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激素)进行了大量的文献普查,并写出了《植物生长激素》的书稿,为50年代开展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起了农药研究的带头作用。

50年代初,他和助手们首先合成出我国独特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又进行了有机磷化学的研究,是我国农药化学的奠基人。

15.黄鸣龙
1945年在美国从事凯西纳-华尔夫还原法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果。

国际上称之为黄鸣龙还原法。

领导了用七步法合成可的松的研究,并协助工业部门投入了生产。

领导研制了甲地孕酮等计划生育药物,为建立甾体药物工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关于甾体合成和甾体反应的研究,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发表论文百余篇。

16.张青莲
张青莲(1908—2006),无机化学家、教育家。

张青莲长期从事无机化学特别是有关同位素化学及重水的研究,已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大部分已总结于所发表的《从事同位素化学研究五十年》(1985)一文中;并为中国各种轻同位素的研制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17.李远哲
迄今为止,在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五位华人中,有四位都是获得物理学奖,另有一位例外,那就是在1986年获得化学奖的李远哲。

李远哲主要从事化学动态学的研究,在化学动力学、动态学、分子束及光化学方面贡献卓著。

分子束方法是一门新技术,1960年才开始试验成功,交叉分子束方法起初只适用于硷金属的反应,后来由李远哲在1967年同赫休巴赫教授共同研究创造,把它发展为一种研究化学反应的通用的有力工具。

此后十多年中,又经李远哲将这项技术不断加以改进创近,用于研究较大分子的重要反应。

中国的化学家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奋发图强,勇于探索,用自己的汗水谱写了一段段美丽的科学神话。

展望未来10年化学事业的发展和化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我们充满信心,亦倍感兴奋。

化学是无限的,化学是至关重要的,它将帮助我们解决21世纪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化学将迎来它的黄金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