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横向裂缝与纵向裂缝出现原因及处置方式
沥青道路纵向裂缝处置方案

沥青道路纵向裂缝处置方案
概述
沥青道路使用一段时间后常会出现纵向裂缝,若不及时处理,会给道路使用和
安全带来很大影响。
本文将介绍纵向裂缝的成因和应对方案。
成因
纵向裂缝产生的原因有:
•道路结构设计不合理,加之车流量大,导致路基沉降,进而导致道路开裂;
•沥青混凝土材料不良,或者沥青混凝土施工不当;
•环境温度升高或降低,沥青材料影响产生变化,导致道路开裂。
处置方法
清理
首先将裂缝周围清理干净,碎石、尘土清理干净,并用压缩空气和水冲洗干净。
灌缝
接下来将裂缝中的杂质清理干净,使用专门的灌缝机在裂缝处进行灌缝处理。
灌缝料可采用直接加热熔化后灌注到裂缝中,或用冷混材料灌注于裂缝中,确保灌缝材料与沥青路面牢固粘结,保持长久使用寿命。
热补
对于一些比纵向裂缝较宽且沥青路面有微型坑洼的情况,可以采用热补的方式。
使用沥青热补机将热补材料加热至110℃,然后灌注至沥青路面裂缝处。
热补后的沥青路面可以长时间使用。
薄弱层加固
对于经常出现纵向裂缝的地段,可以采用薄弱层加固技术。
将路面拓宽一定距
离后,在原路坑底及路侧增设一至二层加固层。
加固层使用加筋、纤维增强、聚烯烃等加固材料。
加固完后在进行沥青路面铺设。
这样,即可达到加固目的也可防止沥青路面纵向裂缝产生。
总结
最后,要指出的是,针对不同类型的纵向裂缝采用不同的处置方案,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在进行道路维修中,还需要及时进行检查和维护,切实加强路面道路的管理,为人们提供更好的交通出行体验。
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方案

中修工程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方案(初稿)一、横、纵向裂缝1、横、纵向裂缝现象的原理: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收缩引起的裂缝的主要原因。
横向裂缝是2、对横向裂缝的处理方法:针对上述裂缝现象,如裂缝宽度在5mm以下,可不进行处理,直接封层罩面;如缝宽在5mm—10 mm,采用乳化沥青灌缝处理;对于大于10 mm的裂缝,采取开V型槽,用乳化沥青灌缝后填补沥青砂处理。
3、灌缝技术要求灌缝适用于土基、基层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并无下陷,且无路基翻浆的纵、横向裂缝等病害。
(1)10mm以下裂缝的灌缝施工要点1)根据路况调查情况,在图纸上确定灌缝范围(里程桩号)。
2)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规定和交通组织设计方案要求,设置安全标志,专人指挥交通,并根据实际进度随时移动标志牌,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3)清扫灌缝区内的路面,避免扬尘污染,影响灌缝质量。
4)清理缝内杂物及尘土,以免影响沥青与缝壁黏结或灌缝不密实,出现渗漏水现象。
5)由于缝隙较小,应选用稠度较低的沥青,灌缝应从一端开始,由低到高、缓慢地向前灌缝,以使灌缝饱满均匀。
6)采用沥青灌缝时,冷却后开放交通;采用乳化沥青灌缝时,完全破乳后开放交通。
(2)宽深裂缝的灌缝1)根据路况调查结果,在图纸上确定灌缝范围(里程桩号)。
2)根据路面裂缝的具体情况,确定裂缝填封的方案。
3)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规定设置安全标志,专人指挥交通,并根据工程进度随时移动标志牌,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4)清扫灌缝区内的路面,避免扬尘污染,影响灌缝质量。
5)缝宽在5mm以内的裂缝,由于尚未发生结构性损坏,通常不对裂缝作更多的处理,可用不同性质的沥青灌缝,目的是防止由于雨水、冰雪通过裂缝向下渗入而继续扩大,属于预防性养护的范畴。
a、机械设备准备。
灌缝机、清缝设备,并应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技术状况良好。
b、材料准备。
稠度较低的热沥青、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密封胶、石屑或粗砂等。
沥青路面裂缝及措施

提高施工质量
加强材料质量把控
优化施工工艺
强化施工现场管理
重视员工培训和技 能提升
合理选择材料
沥青材料:选择粘度高、针入度小、软化点高、温度稳定性好的沥青材料。
集料:选择质地坚硬、表面粗糙、形状接近立方体的集料,并严格控制细集料和粗集料的比例。
填料:选择亲水性小、比表面积大的矿粉,并控制填料的细度。
优点:修复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缺点:施工难度大,需要专业设 备,修复成本高。
局部修补法
适用范围:适用 于小面积的路面
损坏
修补工艺:清理 损坏路面,用沥 青混合料进行填
补,碾压夯实
优点:快速、简 便、成本低
缺点:对原路面 的损坏较大,易
受气候影响
综合修补法
定义:采用多种方法修复沥青路面 裂缝
实施步骤:清理裂缝、灌缝、涂覆 防水材料、铺装沥青混凝土等
纵向裂缝
定义:沿道路纵向开裂,一般与行车方向垂直 原因:地基承载力不足、填方路基沉降、土质疏松等 表现形式:裂缝与路中心线基本垂直,缝宽较大 处理措施:开挖后使用沥青混合料或水泥混凝土进行修补
网状裂缝
形状:呈现出网状分布 原因:路面整体强度不足,基层、底基层强度不足 解决方法:加强路面结构强度,对基层、底基层进行加固处理 预防措施:合理设计路面结构,加强材料质量控制
加强对沥青路面 裂缝修复技术的 研究和开发,提 高修复效率和效 果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提高我国沥青路面裂缝预防与修复水平。 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研究沥青路面裂缝问题。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了解沥青路面裂缝领域的最新进展和趋势。 与其他国家开展合作项目,共同探索沥青路面裂缝预防与修复的解决方案。
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2. 纵向裂缝:这种裂缝 与道路中线大致平行, 通常是由于不均匀沉降 、施工接缝质量不高或 结构承载力不足等原因 引起的。
3. 块状裂缝:这种裂缝 呈现出不规则的块状, 通常是由于路面材料的 强度不足、施工质量控 制不严格或车辆超载等 原因引起的。
4. 龟裂:这种裂缝呈现 出网状、龟甲状,通常 是由于路面材料的强度 不足、施工质量控制不 严格、车辆超载或基层 、土基质量不好等原因 引起的。
4. 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格裂缝:由 于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格,如材料 质量不合格、施工工艺不规范等 ,导致路面产生各种裂缝。
03
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 原因
施工因素
施工工艺不当
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压实度、均匀性等因素控制不当,导致路面出现裂缝。
施工缝处理不当
对于施工缝的接缝处,如果处理不当,如未设置接缝条或抹平不足等,都可能导 致裂缝的产生。
材料因素
材料质量不良
沥青、矿粉、石粉等材料的质量不良,如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等指标不符合要求,都可能导致路面裂缝的产 生。
材料配合比不当
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不合理,如油石比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影响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进而导致裂缝的产 生。
载荷因素
车辆超载
道路承受的载荷超过设计标准,导致路面产生疲劳裂缝。
总结词
把关材料质量、优化材料配合比
详细描述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材料防治措施是确保路面质量的关键 环节。首先,应把关原材料的质量,如沥青、碎石、砂 石等应符合规范要求;其次,应优化材料的配合比,根 据工程需求和当地环境条件进行合理设计。例如,适当 增加沥青用量可以提高路面的抗裂性能。
工程实例三:载荷防治措施应用
加强施工监控
建立完善的施工监控体系,对沥 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过程进行实 时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 现的问题。
沥青路面裂缝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裂缝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开展,交通量日益增大,道路承受车辆反复荷载、重载和超载现象日益突出,路面面临严峻的考验。
裂缝是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它的危害在于从裂缝中不断进入水分使基层甚至路基软化,导致路面承载才能下降,加速路面破坏。
随着施工技术和机械化施工程度的进步,开裂导致路面迅速损坏的现象虽有所改善,但沥青路面裂缝危害至今未能铲除。
本文从沥青路面裂缝的形式入手,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从而总结出沥青路面裂缝的防治措施。
1.沥青路面裂缝的形式沥青路面的开裂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横向裂缝、纵向裂缝、网状裂缝、反射裂缝和车辙。
1.1横向裂缝裂缝与路中心线根本垂直,缝宽不一,缝长有的贯穿整个路幅,有的贯穿部分路幅,裂缝弯弯曲曲、有枝有叉。
横向裂缝中的唧浆导致裂缝两侧凹陷,桥头跳车处的路面横向裂缝,在路面积水的作用下加速跳车开展的速度,同时会对路基造成冲刷。
裂缝走向根本与行车方向平行,裂缝长度和宽度不一。
一般都发生在高填方的路基上。
纵向裂缝容易形成沿行车方向呈台阶状,影响行车舒适性。
1.3网状裂缝网状裂缝又称龟裂,裂缝纵横交织,将面层分隔成假设干多边形的小块,一般缝宽1mm以上,缝距40cm以下。
网状裂缝导致沥青路面松散或槽,严重影响沥青路面的综合效劳程度。
1.4反射裂缝基层产生裂缝后,在温度和行车荷载作用下,裂缝将逐渐反射到沥青外表,路外表裂缝的位置形状与基层裂缝根本相似。
对于半刚性基层以横向裂缝居多,对于柔性路面上加罩的沥青构造层,裂缝形式不一,主要取决于下卧层。
1.5车辙车辙变形是在行车荷载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累积永久性的带状凹槽,外表为沿行车带出现横向高差,也常伴有以纵向为主的裂缝。
2.沥青路面裂缝的成因2.1路基、基层施工不当造成路面裂缝路基、基层既为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提供根底条件,也是道路的支撑构造物,对路面的使用性能有重要影响。
路基应稳定、密实、均质,对路面构造提供均匀的支承,即路基在环境和荷载作用下不产生不均匀变形。
沥青路面裂缝产生原因及养护维修对策

沥青路面裂缝产生原因及养护维修对策沥青路面中的各种裂缝以及演变的其它病害对道路的正常运行的影响不容忽视,尽早对这些裂缝的病害成因进行分析,并严格按照路基和路面施工的要求进行预防和治理施工,做好道路日常的养护工作,就能尽可能的降低这些病害的破坏力,满足和确保道路行驶的要求和安全。
本文对城市道路沥青路面裂缝的产生及防止进行了探讨。
标签:沥青路面;裂缝;原因一、城市沥青路面产生的常见裂缝分类1、裂缝类在这里面所指的裂缝类大致可分为纵向裂缝、横向裂缝、龟裂、块裂、反射裂缝这五种具体的现象。
这里我们就拿横向裂缝与纵向裂缝来进行一个详细地举例。
横向和纵向裂缝出现在道路上面的现象往往是裂缝与道路的中心线基本保持垂直,同时缝宽大小各不相同,缝长有的会贯穿整个沥青路面,有的则会部分分布在路幅上。
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在进行施工缝处理的时候,没有按照标准施工要求来进行处理,从而造成路面接缝不紧密或者是路面结合不良,另外,还可能是由于沥青道路在进行施工的时候,气候条件未达到要求,同时施工的质量标准在合理的使用温度下半刚性基层的收缩裂缝的反射裂缝或者是桥梁涵洞两侧的填土出现的固结或地基沉降这些情况,都会使得沥青路面产生横向和纵向裂缝。
但是出现裂缝的情况可以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荷载性裂缝,另一种是非荷载性裂缝。
1.1荷载型裂缝沥青路面出现荷载型裂缝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车流量超过了道路的承受能力,使得道路不堪重负,出现裂缝的现象。
因为车轮的超荷载运行,即对于道路的压力大于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最大受压强度时,半刚性基层就会出现裂缝。
此事在反复的力的作用下,底部的裂缝就会向上面扩展,从而导致在沥青道路的表面出现裂缝,这就是荷载型裂缝的产生原因。
1.2非荷载性裂缝由于在北方,冬季时候白天与夜晚的温度差较大,这就会使得虽然沥青道路的结合得较好,但是由于沥青面在低温下通常会较硬,只能承受住较小的拉应力,基于此,就会出现被拉裂的情况,裂缝由下至上的扩展。
沥青路面出现纵向裂缝和横向裂缝-精选文档

(1)对路基进行加固处理。即在路基外用压实机械 反压道床,以便使路基保持稳定,不使已出现的裂缝 扩展。 (2)对于填石路基出现的裂缝,可在路基上采用注 浆、锚杆注浆进行加固。 (3)对于土质路基出现的裂缝,可在裂缝中注入黏 结剂将土体裂缝粘接。 (4)在沥青路面的裂缝处,注入改性沥青进行封堵, 防止雨水渗入。
(3)在路基边坡进行施工时,由于实际填筑的边坡坡度小于设 计坡度,从而使建成的路基坡度过陡,在加上边坡压实度不符 合施工规范要求,当边坡发生滑坡时,路面也容易引起纵向开 裂。 2、产生横向裂缝的原因 (1)半刚性基层发生开裂,必须影响到其上层的稳定。尤其是 水泥稳定碎石的开裂,肯定会反射到沥青面层上,使沥青面层 也发生开裂。 (2)某些基层开挖沟槽埋设管线以及冰冻地区路基冻裂,均会 使沥青路面发生横向裂缝。 (3)由于铺筑沥青路面的材料选择不当,在低温情况下产生收 缩引起横向开裂。 (三)预防措施 1、纵向裂缝的预防措施 (1)对于路基的填筑应当分层进行,按照规范规定分层压实并 达到压实度,特别是路基的边坡要充分压实,可以采用重型压 实标准。另外,要正确放坡,高填方路段要适当放缓,减少边 沟的深度。
一、沥青路面出现纵向裂缝和横向裂缝
(一)质量问题 沥青路面出现纵向裂缝和横向裂缝,这是一种最常见的质量问题。 纵向裂缝是与道路中线大致平行的长直裂缝,有时也伴有少量的 支缝;横向裂缝是与道路中线近于垂直的 裂缝,有的也伴有少 量的支缝。这两种裂缝如果其是在寒冷的冬天,这类裂缝相当多,如 果纵横裂缝连在一起,产生的危害更大。 (二)原因分析 1、产生纵向裂缝的原因 (1)由于地基处理不当,造成地基沉降不均匀,这是产生纵向 裂缝的重要原因。如旧路改造拓宽工程,新旧路基、路面的搭接 部位没有严格按照台阶式分层压实处理,以及下部基层比较软弱, 土层处理不彻底,从而引起路基路面得纵向开裂。 (2)在进行路基填筑施工中,由于对填筑材料质量把关不严, 使用了不合格的填料(如膨胀土等),路基在吸水后产生膨胀, 从而引起路面开裂。
沥青路面裂缝及措施.pptx

冷再生修补法
总结词
冷再生修补法是一种针对沥青路面裂缝的治理方法,通过使用冷再生剂等材料,对沥青 路面进行再生修复。
详细描述
冷再生修补法适用于较窄的裂缝,一般宽度小于5mm。该方法需要使用专门的冷再生 剂等材料,将它们均匀涂布在裂缝表面,并使用专门的设备进行压实和磨平。冷再生剂
可以渗透到沥青路面表层的微小裂纹中,达到修复裂缝的效果。
加强基础处理
对于软土地基等特殊地质条件,采取有效的基础处理措施,提高地 基承载能力。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
优选原材料
选择高强度、耐磨、抗滑性能好的原材料,确保沥青混合料的质量。
加强材料检测
对进场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检测,确保其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改善施工工艺和方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1
02
03
优化施工工艺流程
根据实际情况,优化沥青 路面施工工艺流程,确保 施工质量。
3
• 对于较严重的反射裂缝,可以考虑对基层进行 加固处理,如采用土工布或玻璃纤维格栅等加 强材料。
工程三:某公路沥青路面沉降裂缝预防及治理
• 裂缝情况:某公路沥青路面在投 入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多条斜 向沉降裂缝,主要分布在行车道 和超车道。
工程三:某公路沥青路面沉降裂缝预防及治理
2. 预防措施
新路铺设后,由于地基和路面的不均匀沉降,会产生一些新 的裂缝。
沉降裂缝
路肩沉降裂缝
由于路肩的沉降导致路面产生横向裂 缝。
中央分隔带沉降裂缝
由于中央分隔带的沉降导致路面产生 纵向裂缝。
02
沥青路面裂缝原因
材料因素
沥青材料的老化
01
沥青材料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逐渐发生氧化、聚合和挥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路面横向裂缝与纵向裂缝出现原因及处置方式
摘要:裂缝是沥青路面最为常见的破坏型式,从延伸方向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从形成原因分为施工裂缝、反射裂缝、温度裂缝、疲劳裂缝。
裂缝具有延伸性与贯通性,为水的进入提供通道,裂缝的出现与发展是路面大面积严重破损的前奏。
关键词:裂缝;类型;原因;处理方法
引言
近年来,高速公路建设飞速发展,沥青路面因其行车舒适性好、行车时产生噪音小、便于养护等优点,被广泛用于高速公路建设已有多年。
在各条高速公路的使用过程中,沥青路面裂缝是较为普遍的路面病害,在路面研究和技术改进日益成熟的今天,仍然是较难解决的课题之一。
1 裂缝类型和表现形式
沥青路面的裂缝,尤其是横向裂缝,已经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因为沥青路面在竣工使用后,不论基层是柔性的、半刚性的,还是面层沥青是国产的或进口优质沥青,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横向裂缝,横向裂缝是沥青路面的主要缺陷之一。
1.1 横向裂缝
横向裂缝表现为裂缝与路中心线基本垂直,线宽不一,缝长有的贯穿整幅路面,有的路面部分开裂。
横向裂缝主要右以下四种产生原因:沥青质量没有达到本地区施工气候要求或者没有达到相关技术标准,致使沥青混凝土面层温度收缩或温度疲劳应力大于沥青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施工缝处理不当,接缝不紧密,造成不同部位结合不良;半刚性基层由于水泥剂量、施工质量等综合因素产生的路面收缩裂缝;桥梁、涵洞等结构物回填部位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施工,或处理不得当,从而产生不均匀沉降。
1.2 纵向裂缝
纵向裂缝的产生原因以下几种;路基填筑使用了不合格材料,吸水膨胀引起路面开裂;纵向加宽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施工,或者碾压没有达到要求,从而造成加宽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施工,或者碾压没有达到要求,从而造成加宽部位沉降;路基边坡坡度小于设计值,路基边坡压实度不足产生滑坡;边沟过深,使实际填土高度加大从而产生滑坡;面层前后摊铺相接处的冷接缝没有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处理,结合不紧密二相互脱离。
1.3 网状裂缝
网状裂缝表现为裂缝纵横交错,缝宽在 1 毫米以上,缝间距离在 40 毫米以下,裂缝面积在 1 平米以上。
网状裂缝产生原因;寒冷地区纵横裂缝继续扩展,冰冻水的侵入发展而成;沥青混合料质量差,拌合时间过长,拌合温度过高或者在储料仓中存储时间过长,沥青本身老化,导致混合料抗变形能力降低产生;沥青的性能差,尤其时低温抗变形能力过低;路面结构中含有软弱夹层,粒料层松动,水稳定性差;沥青层的厚度不足,水分侵入,导致层间结合较差,沥青总体强度不足,在损坏初期形成网裂,后裂缝逐步扩展,缝间距变小。
1.4 反射裂缝
反射裂缝基本表现为在产生裂缝后,通过温度和行车荷载的共同作用,裂缝逐渐反射到沥青混凝土面层,路面的裂缝形式与基层裂缝形式基本一致。
其中半刚性基层以横向裂缝居多,柔性路面上加盖的沥青机构层,则裂缝形式不一,主要取决于下承层。
反射裂缝产生原因;在已经开裂的旧沥青、旧水泥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由于温度的变化(降低),老路面的裂缝继续拉开,从而使新铺层在旧裂缝处断开;半刚性基层温缩开裂;新铺半刚性基层随着混合料中水分的减少产生干缩和干缩应力。
2 处理方法
针对不同的裂缝,应该选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各种处理方法各有优劣,现在比较常见的处理办法有开槽灌缝、防渗膜贴缝、常温密封胶表面刷涂、高分子聚合物压浆、明胶沥青表面刷涂、硅酮玻璃胶抿缝以及其他处理方法。
2.1 开槽灌缝
开槽灌缝是一种针对于路面早期病害的预防性养护方式,主要用于处理道路初期通车后
出现的裂缝及大中修后新出现的裂缝。
通过开槽机开槽后,用灌缝机使用密封胶灌缝,它能确保道路的整体使用性能,可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开槽尺寸至少为 1 cm 宽,1~3 cm 深,开槽的深度、宽度比不应超过2:1,深度比越低越好。
2.2 防渗膜贴缝
防渗膜贴缝采用具有很高抗拉强度、很好的韧性和表面黏度的防渗膜进行施工,通常根据裂缝长度剪取相应长度的防渗膜,将隔离膜撕除贴在扫净的裂缝处压实粘牢即可通行。
可处理宽度 2 毫米以下裂缝及温缩裂缝。
但因为生产厂家的技术差别,此产品价格差异较大,使用效果各异,个别产品有粘接不来跑掉的现象出现。
此施工后略高出路面。
2.3 常温密封胶表面刷涂
常温密封胶表面刷涂是采用一种由多组分有机大分子物质组成的常温密封胶,密度大于水,有很多的流动性,有轻微气味,残留物软化点大于 85 摄氏度,弹性恢复大于 80%。
使用时采用毛刷沾取少量常温密封胶刷涂在裂缝表面,常温密封胶可以通过裂缝,混凝土空隙向下渗透,弥补裂缝。
常温状态下一至两个小时即可凝固,残留物颜色为浅黑色,可以阻止水的侵入对路面的破坏。
原料一次使用不完,可以密封保存下次继续使用,保质期为 3 个月。
但因为凝固时间相对较长,价格较热熔密封胶高,所以不适于处理 5 毫米以上裂缝。
2.4 高分子聚合物压浆
高分子聚合物压浆材料指由许多相同的、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连接而成的高分子量化合物,聚合度较高。
它具有体积膨胀迅速、渗透性强、稳定后强度高、作用时间长的特点,主要应用于反射裂缝处路面结构层托空(因翻浆、唧泥造成)的病害处治。
该方案使用设备为经特殊加工配置的专业设备,所用材料价格昂贵,造价190 元/平方米至 240 元/平方米,施工成本较高。
但施工效果良好,经该方案处理的病害基本不留“后遗症”,因此是处理重度反射裂缝病害的首选。
3 结束语
虽然沥青路面裂缝是一种顽症,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是可以将其危害降到最低限度的。
同时呼吁广大交通参与者,不要超载运输,共同维护道路的行车安全。
参考文献
[1]杨树洪.有关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的分析[J].城市建筑,2014,(6):285.
[2]尹枝阳.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7):95.
[3]宋帅帅.浅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J].民营科技,2013,(1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