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康复护理常规
颈椎病的康复护理及健康教育

颈椎病的康复护理及健康教育颈椎病是因肌肉筋膜、骨关节软骨、颈椎间盘、韧带等出现继发改变、退行性改变,而损伤血管、神经、脊髓等组织,进而引起相关症状。
但要想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还要做好康复护理、健康教育,以提升患者的防病意识,并掌握相关康复护理方法,控制或者减轻不适症状。
因此,下面为您讲讲颈椎病的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颈椎病的康复护理(1)颈部制动:颈椎病急性发作期,可按需选择颈托或者围领,避免颈椎过度活动,进而促进临床症状的缓解、组织修复。
注意,用颈托期间,要注意观察颈部皮肤状况,避免局部皮肤受压。
于此同时,颈托长期使用,则会导致颈背部肌肉萎缩,进而引起关节僵硬,严重影响身体康复。
所以,要在颈椎病急性发作期使用颈托,病情稳定期不必使用。
此外,颈托要选择高度合适的,这样才能让颈椎处于中立位。
(2)颈椎操:颈椎病急性期,颈部要制动,不能进行功能锻炼,以免加重临床症状。
随着身体的康复,进入颈椎病缓解期时,则能做简单的功能锻炼,例如扩胸、耸肩、拔伸颈部。
颈椎病康复期时,则能逐渐增加功能锻炼强度和时间,锻炼方法可选择回头望月、项臂争力、仰首观天等,每日锻炼2次或者3次,每个动作锻炼10次~15次。
此外,康复后还要坚持做身体锻炼,锻炼内容可选择扩胸、米字操、项臂争力、耸肩等,以提升颈部肌肉的稳定性和强度,以预防颈椎病复发。
但注意,有眩晕症状的颈椎病患者,慎做转头运动,例如米字操、回头望月等,或者遵医嘱进行合理锻炼。
且锻炼中,做各动作都要缓慢进行,并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运动时间,锻炼强度以自身感觉不到疲劳为宜。
二、颈椎病的健康教育(1)心理护理:为患者讲解颈椎病相关知识,让其知晓各治疗的必要性和目的,以提升其治疗信心。
于此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并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以便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时缓解其负面情绪,进而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与护理。
此外,对于康复期的病人,家属要给予其更多的爱护、关心、关爱,以满足患者身心需求,利于其身体康复。
颈椎病的康复护理常规

颈椎病的康复护理常规1、按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2、纠正头颈部的不良体位避免处于过度屈曲位或者长期固定于同一姿势保持正确体位;3、指导患者良好的睡眠体位使头颈部保持自然仰伸位胸部及腰部保持自然曲度上髋及双膝略呈屈曲状。
枕头的要求长度101500px为宜高度以25400px为宜高度25375px为宜或按公式计算肩宽-头宽÷2枕芯内容物选择荞麦、蒲绒、绿豆壳等若加上适量的茶叶或薄荷则更好;4、颈围的护理指导。
颈围的作用是固定颈椎于适当的体位维持正常的生理曲度限制颈椎的异常活动减少不稳定的因素支撑头部重量减轻其对颈椎的压力。
颈围的高度必须合适以保持颈椎处于中间位最好给患者定做。
急性期过后颈围应去除长期应用颈围会引起颈部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不利于颈椎病的康复;5、颈椎牵引的注意事项牵引的方式有简易牵引、气囊牵引、电脑自动牵引、以及手法牵引等。
牵引的姿势可采用卧式、坐式两种;(1)牵引角度大多采用微屈曲位或垂直位不作后伸牵引。
除保持15°左右的前倾角外还应让患者自然内收下颌个别枕骨较平者应在枕部垫一毛巾以避免牵引中头后仰。
(2)牵引重量可按体重的1/21/8计算牵引可随时调整以颈部无疼痛不适、颌面、耳颞部无明显压迫感为宜。
颈牵引带着力点要侧重于枕部支架应足够宽保证撑开牵引带不压迫颞浅动脉否则可能会发生头晕。
(3)牵引治疗后要询问患者的自觉症状嘱患者休息片刻方可离开。
(4)急性期疼痛剧烈者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不宜牵引。
6、医疗体操注意事项:常用的医疗体操方法有左右旋转、伸颈拔背、与项争力、环绕颈项、擦颈按摩。
(1)应由医师选择动作和规定运动量。
(2)脊髓型颈椎病及椎动脉型颈椎病发作期应当限制运动。
(3)运动应缓慢进行幅度由小逐步增大避免快速运动。
(4)骨质增生明显者需慎重进行。
7、预防措施。
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工作体位定期改变头颈部体位定期远视调整桌面或工作台的高度与倾斜度坚持工间活动纠正生活中的不良体位。
医院康复科颈椎病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康复科颈椎病患者护理常规
一、加强心理护理,对焦虑者应给予疏导,向家属和病人说明治疗的目的及应采用的体位和肢位。
二、为病人提供良好的环境,病室有防摔倒设施,协助料理日常生活。
三、体位护理:病人应去枕平卧硬板床,保持颈椎平直,可在头部加枕垫使颈部后伸,以增加舒适感;颈部外固定时限制颈部活动范围,保持其稳定性。
四、术后6小时应进食流质饮食,以后逐渐改为半流质或普通饮食。
五、指导临床功能锻炼。
包括牵引、推拿、理疗等,治疗中注意观察病人呼吸、感觉及血液循环等情况。
六、防止潜在并发症,即窒息的发生。
密切观察治疗后病人有无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保持呼吸道通畅。
七、防止压疮。
定时翻身,翻身时保持头和脊柱轴线一致。
动态观察皮肤受压情况,必要时在骨隆突处用透明贴加以保护。
八、健康教育;做好疾病相关知识宣教,避免诱发因素,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坐姿和头位等,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低头作业。
颈椎病的康复护理常规

颈椎病的康复护理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颈椎活动范围、肢体麻木等情况。
2、评估患者心理状况、生活自理能力。
二、护理措施1、患者的睡姿及睡枕睡眠应以仰卧为主,头应放在枕头中央,侧卧为辅,要左右交替;枕高应结合个体体型,一般枕头的长度为40-60厘米或超过自己肩宽10-16厘米为宜,枕头的高度10-12厘米,侧卧时枕头高度与肩的宽度一致,枕头要承托颈部及部分肩部,使肌肉放松。
2、颈托和围颈主要起制动作用,用于限制颈椎过度活动,而患者行动不受影响。
3、颈椎牵引的康复护理颈椎牵引适用于脊髓型以外的各型颈椎病。
体位:取坐位,使颈部向前倾10度-30度,避免过伸。
牵引重量与持续时间:可用患者自身体重的1/15-1/5,多用6-7千克,开始用较小重量以利患者适应。
每次牵引持续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牵引频率及疗程:一般每天牵引1-2次,10-20天为一疗程。
4、配合物理治疗的康复护理常用的方法有:红外线、磁疗、超短波、运动疗法等,可以镇痛、消除炎症,减轻粘连,解除痉挛,改善血液循环。
5、心理护理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明确、有效地回答,为患者创造安静、无刺激的环境。
三、健康指导要点1、药物指导镇痛药如消炎痛、扶他林等,神经营养药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甲钴胺等。
2、纠正不良姿势,坚持做颈椎操,长期伏桌工作者,应定时更换头部体位,在工间或工余时,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
3、注意颈部保暖。
4、饮食多食营养丰富的食物,如豆类、瘦肉、海带、紫菜、木耳等。
四、注意事项1、防止外伤,避免突然转身,应使头及身体保持同一直线,同时缓慢向右转动。
2、避免长时间低头,若不可避免时应每隔一定时间做适当运动,放松颈部肌肉。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颈椎病护理常规

颈椎病术后护理常规一、定义颈椎病多因颈椎间盘退变,刺激压迫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血液供应,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反复发作,疼痛沿神经根支配区放射,颈部活动受限,手指麻木,头晕,恶心,严重者四肢麻木无力,行走困难,发展至尿便功能障碍,四肢瘫痪。
二、护理措施(一)、颈部固定:由医生固定颈肩部,护士托肩、臀共同配合搬运至病床。
(二)、术后患者使用薄枕:颈部制动,两侧用沙袋固定。
侧卧时枕与肩同宽,体位变换时佩戴颈托。
每2小时轴线翻身,至少3人,一人固定头颈部,保证头颈中立位。
(三)、术后正确评估患者的声音:清醒后向患者提问,注意患者声音的改变。
(四)、进食时:特别是饮水时,观察有无呛咳;术后6小时以半流质食物为主,温度不宜过高,吞咽速度不宜过快,待吞咽困难消失后逐渐过渡为普食。
(五)、前路手术术后:注意观察患者呼吸频率和节律,警惕有无血肿压迫气道或喉头水肿。
(喉头水肿:喉部松弛处的粘膜下有组织液浸润。
表现:喉痛、声嘶、喉喘鸣和呼吸困难,并可伴发热恶寒,咽喉疼痛)。
(六)、指导患者正确有效的咳嗽(深吸一口气用力咳嗽):术后第二天可抬高床头30度,协助排痰,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喉头水肿者可以做雾化吸入一日2-3次,以稀释痰液,减轻水肿。
(七)、患者在颈部制动的同时应尽早进行四肢功能锻炼:术后第1天可指导患者进行下肢直腿抬高练习,抬高30度,保持5-10秒,两腿交替进行;指导患者行踝泵运动,50次/组,3组/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上肢评估后行进行肩肘关节活动手指握拳等。
三、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一)、颈部血肿:多发生于术后48h内,颈部明显肿胀并出现呼吸困难、烦躁、发绀等。
处理: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剪开缝线,敞开切口,迅速去除血肿。
(二)、植骨块滑脱:可引起吞咽或呼吸困难,若压迫脊髓,则可引起瘫痪或死亡。
(三)、喉头水肿、气管痉挛:表现为喉痛、声嘶、喉喘鸣和呼吸困难,观察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床边备气管切开包。
颈椎病的康复护理常规内容

颈椎病的康复护理常规内容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康复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康复护理的常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休息与活动,患者需要适当的休息,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尤其是长时间低头或者仰头。
同时,适当的活动也是必要的,
可以进行一些适量的颈部运动,比如转头、缓慢摇头等,但要避免
剧烈运动和过度用力。
2. 饮食调理,患者在康复期间需要注意饮食,多摄入富含钙、磷、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食物,如奶类、豆类、鱼类等,有助于骨
骼的康复。
3. 疼痛管理,针对颈椎病引起的疼痛,可以采用物理疗法、理疗、中药贴敷等方法进行缓解。
同时,也可以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药
物治疗,但要注意遵医嘱使用药物,避免滥用止痛药物。
4. 睡眠姿势,患者在康复期间需要注意睡姿,选择合适的枕头
和睡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尤其是长时间低头或仰头。
5. 心理护理,颈椎病患者在康复期间可能会面临情绪波动、焦虑等问题,家人和医护人员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
6. 定期复查,康复期间,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和治疗。
总的来说,颈椎病的康复护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运动等方面,通过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当然,具体的康复护理内容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制定。
颈椎病康复护理常规

颈椎病康复护理常规颈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是因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刺激或压迫周围的神经根、脊髓、血管或其他相关组织,并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主要功能障碍1、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2、感觉功能障碍。
3、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下降。
【护理评估】要点1、单项评定。
2、颈椎活动范围评定。
3、综合性评定。
【常见护理问题】1、舒适的改变与疼痛、颈部活动受限有关。
2、自理能力下降与神经根、脊髓受压程度有关。
3、焦虑/恐惧与担心预后、疾病反复发作有关。
4、跌倒的危险与椎动脉受压程度、快速扭转头部有关。
5、知识缺乏:与缺乏如何预防颈椎病的方法和相关药物用法的知识有关。
【护理措施】1、颈领或颈托固定:急性期制动固定有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保证颈部损伤及失稳的修复。
颈椎脱位、骨折患者必须固定。
指导患者正确佩戴。
早期观察有无不适,如疼痛、麻木加重等,轻微不适应需坚持,2-3 天能适应。
2、牵引:牵引中出现不适或症状加重时,需立即停止牵引或调整牵引的重量。
牵引物的高度距离适宜,牵引物及牵引绳妥善固定,防晒伤。
注意皮肤有无受压,可用棉垫保护。
年老、体弱、呼吸功能不全及全身状态虚弱者不宜在睡眠时牵引,宜采用半卧位牵引,以免引起呼吸道梗阻或颈动脉窦反射性心跳停搏。
避免饱餐牵引,以免影响消化、呼吸、心血管功能。
3、合理用枕:枕高10-15cm,软硬适宜,有一定弹性和保暖性。
仰卧时,枕头置于颈后部,枕头高度以患者拳头直径为宜,使颈椎保持正常生理前凸位置,颈部肌肉得以充分休息。
侧卧位时。
枕头高度以患者肩峰至同侧颈部的距离为宜,置于肩以上,使头部与床平行,颈椎保持中立位,这样可保持颈部肌肉的平衡。
4、颈部保暖:睡眠和外出时颈部应避免冷风的直接侵袭,注意颈部保暖,冬季可用围巾保护。
5、物理疗法的观察及护理(1)明确物理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避免造成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和损伤。
颈椎病康复护理措施

颈椎病康复护理措施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椎间盘退行性变、椎间关节退行性变(如骨质增生)、椎管内后纵韧带肥厚或骨化及黄韧带肥厚所致的颈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和颈椎血管受压而引起的以颈肩痛和肢体麻木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肢体麻木或疼痛、四肢无力、头疼、头晕、恶心等。
多数患者经休息、保守治疗,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治疗等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一、日常护理(生活习惯)
1.可做颈部的前屈后伸、左右旋转,以舒筋活络。
2.应避免颈部疲劳,避免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
3.改变睡高枕头的习惯,选择舒适、柔软适中、高度适中的枕头。
4.注意颈椎部位的保暖,冬季出行戴围巾,夏季避免在空调下直吹。
5.避免颈部外伤。
二、日常护理(功能锻炼)
1.坐正双手叉腰,放慢呼吸,缓缓低头,使下巴尽量靠近胸部
2.再仰头,头部尽量后仰,使颈后部有明显的挤压感
3.随后是左右歪头,耳垂尽量靠近左右肩部
4.左右转头,颏部尽量靠近肩部
5.头部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旋转幅度要大,动作要慢,顺时针旋转一圈,逆时针旋转一圈,上述每个动作可按节拍反复操作8次。
(注意:颈椎病有眩晕症状的慎做头部旋转动作)
6.随后用自己的双手交叠的由上往下或由下往上捏颈肩部肌肉1-2分钟
7.再做扩胸、旋肘、拍肩运动,两臂向左右平伸、用力后展、挺胸,然后两肘关节屈曲,手指搭同侧肩部,以肘尖做画圈动作,前后转各10次,再用双手掌交替的拍打左右肩部各10-20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椎病康复护理常规
1.按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
2.纠正头颈部的不良体位,避免处于过度屈曲位,或者长期固
定于同一姿势,保持正确体位。
3.指导患者良好的睡眠体位,使头颈部保持自然仰伸位,胸部
及腰部保持自然曲度,上髋及双膝略呈屈曲状。
枕头的要求;
长度40-60cm为宜,高度以10-15cm为宜,或按公式计算;
(肩宽-头宽)÷2,枕芯内容物选择荞麦、蒲绒、绿豆壳等
若加上适量的茶叶和薄荷则更好。
4.颈围的护理指导。
颈围的作用是固定颈椎于适当的体位,维
持正常的生理曲度,限制颈椎的异常活动,减少不稳定的因
素,支撑头部重量,减轻其对颈椎的压力。
颈围的高度必须
合适,以保持颈椎处于中间位,最好给患者定做。
急性期过
后颈围应去除,长期应用颈围会引起颈部肌肉萎缩、关节僵
硬、不利于颈椎病的康复。
5.颈椎牵引的注意事项
牵引的方式有简易牵引、电脑自动牵引、以及手法牵引等。
牵引的姿势可采用卧式、坐式两种。
(1)牵引角度;大多采用微屈曲位或垂直位,不作后伸牵引。
除保持15°左右的前倾角外,还应让患者内收下
颌,个别枕骨较平者应在枕部垫一毛巾,以避免牵引
中头后仰。
(2)牵引重量可按体重的1/2-1/8计算,牵引可随时调整,以颈部无疼痛不适、颌面、耳颞部无明显压迫感为宜。
颈牵引带着力点要侧重于枕部,支架应足够宽,保证
撑开牵引带不压迫颞浅动脉,否则可能会发生头晕。
(3)牵引治疗后要询问患者的自觉症状,嘱患者休息片刻后方可离开。
(4)急性期疼痛剧烈者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不宜牵引。
1,医疗体操注意事项;常用的医疗体操方法有;左右旋转、伸颈拔背、与项争力、环绕颈项、擦颈按摩。
(1)应由医师选择动作和规定运动量。
(2)脊髓型颈椎病及椎动脉型颈椎病发作期应当限制运动。
(3)运动应缓慢进行,幅度由小逐步增大,避免快速运动
(4)骨质增生明显者需慎重进行。
2,预防措施: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工作体位,定期改变头颈部体位,定期远视,调整工作台的高度与倾斜度,坚持工间活
动;纠正生活中的不良体位。
3,体育锻炼禁忌症
(1)颈椎病术后患者,因恢复和愈合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局部制动,故在术后3个月内应禁止做颈部运动和体操。
(2)体温高于38℃以上者,
(3)静息状态下脉搏100次/分钟以上者
(4)舒张压大于120mmHg或收缩压低于100mmHg,并有
自觉症状者;
(5)心功能不全伴有心源性哮喘、呼吸困难、心源性水肿、胸腹水者;
(6)近期有心肌梗死者;
(7)严重心律不齐者;
(8)在安静时也有心绞痛发作者;
(9)体质特别虚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