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必修一第1、2、3章)理1
吉林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

吉林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光强度、CO2浓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点条件下NADPH的合成速率大于b点B.与b点条件下相比,c点条件下暗反应强度大C.X一般大于大气中CO2浓度D.图中纵轴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2.下列关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多细胞生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B.多细胞生物的生存有赖于细胞膜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C.生物膜系统中,只有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3.古生物学家推测: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蓝藻有些未被消化,反而能依靠原始真核生物的“生活废物”制造营养物质,逐渐进化为叶绿体。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叶绿体来源于原核生物,故其内有核糖体、DNA、RNAB.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C.图中叶绿体的两层膜成分上有差异D.被吞噬而未被消化的蓝藻为原始真核生物提供了有机物4.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科学家们在研究细胞核的作用时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
下列有关实验与结论均相符合的是实验名称结论①美西螈核移植实验美西螈的肤色不是由细胞核控制的②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蝾螈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分裂、分化③变形虫去核及核移植实验变形虫细胞核、细胞质相互依存,具有完整性④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伞藻形态结构的建成只与细胞核有关A.②④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5.下列模式图表示真核细胞的细胞器,有关细胞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④的膜可以转化为②的膜B.在细胞中联系最广泛的细胞器是④C.③中可发生CO2→C3→C6H12O6,①中则会发生C6H12O6→丙酮酸→CO2D.⑤是植物、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6.对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甘蔗中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B.脂肪鉴定实验中要用蒸馏水洗去浮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生子叶切片C.将斐林试剂加入葡萄糖溶液中即出现砖红色沉淀D.蛋白质鉴定时应先向2ml样液中加入1mL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再加入B液4滴7.伞藻是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绿藻,由伞帽、伞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细胞核在假根内。
吉林省长春十一中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科专用缺答案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 史 试 题(文科)组题人:郑喜奎 审题人:宋文姝 2010.11.4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测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
”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
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 ( )A .财产B .地域C .信仰D .血缘2.“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
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
”(《左传·桓公五年》)这反映了 ( )A .周王室的衰微B .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C .分封制的崩溃D .阶级矛盾的尖锐3.秦为抵御匈奴而大修长城,其长城西起点是在 ( )A .陇西B .九原C .临洮D .辽东4.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下列哪些地区当时没有设立行省,由中央直接管理( ) ①河南 ②河北 ③山东 ④山西 ⑤陕西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5.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的索额图、明珠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剧中康熙帝称他们为“索相”和“明相”……据此同学们众说纷纭,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符合史实,索额图和明珠二人的确是康熙大帝的丞相B .符合史实,尽管称“相”但已经没有实质意义了C .不符合史实,索额图和明珠二人是康熙帝的军机大臣D .不符合史实,明代已废除丞相,所以不能称二人为“相”6.某本历史著作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
这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他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 ( )A .汉代内外朝B .唐代三省制C .明代内阁制D .清代设军机处7.中新网香港2007年9月20 日电 全国政协常委、澳门赌王何鸿粲博士以6910万港元成功购人圆明园十二生肖“水力钟”喷泉之马首铜像(右图),并决定将铜像捐赠给国家。
吉林省长春十一中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科专用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 学 试 题(理)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2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1.已知集合{}21<<-∈=x Z x A ,{}30<<∈=x Z x B ,则B A =( )A.{}1,0B.{}2,1 C.{}2,1,0 D.{}3,2,1,0 2.已知4.03=a ,2ln =b ,7.0log 2=c ,那么c b a ,,的大小关系为( )A.c b a >>B.c a b >>C.b a c >>D.b c a >> 3.若0)lg(log 3=x ,那么x 等于( )A.1B.3C.9D.103 4.函数x x y 21+-=的定义域为( )A.(]1,∞-B.[)+∞,0C.(][)+∞∞-,10,D.[]1,0 5.下列函数在区间)2,0(上是增函数的是( )A.x y 54-=B.1log 3+=x yC.322+-=x x y D.xy 2-= 6.函数xx x f 32)(-=的图象关于( ) A.y 轴对称 B.直线x y =对称 C. 直线x y -=对称 D.坐标原点对称 7.函数⎩⎨⎧≤>=0,30,log )(2x x x x f x,则()[]{}1f f f =( ) A.0 B.31C.1D.3 8.已知函数)1(log )12(xx y a +=-在区间),1(+∞上是减函数,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A.21>aB.21>a 且1≠aC.1>aD. 121<<a9.322)21(--=x x y 的值域是( )A.()+∞,0B.⎪⎭⎫ ⎝⎛8,21 C.(]16,0 D.),(+∞-∞体验 探究 合作 展示10. 方程03)4(log 2=-+x x 的实根的个数是( )A.1B.2C.3D.411. 如图表示一位骑自行车者与一位骑摩托车者在相距80km 的两城镇间旅行的函数图象,由图中信息,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序号为( ) ①骑自行车者比骑摩托车者早出发3小时,晚到1小时;③骑摩托车者出发后1.5A. ①③ B.①②③C. ②③D.①②12.(]1,∞-∈x 时,函数xxa a x f 4)(21)(2-++=的图象在x 轴的上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41,2B.()6,∞-C. ⎪⎭⎫ ⎝⎛∞-41,D.⎪⎭⎫⎝⎛-23,21 第Ⅱ卷考生注意:第Ⅱ卷所有问题的答案按要求都书写到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 13.若10005.2=x,100025.0=y,则=-yx 11 . 14.幂函数αx x f =)(的图象经过点)2,4(,那么=)81(f . 15.设1>a ,函数x x f a log )(=在区间[]a a 2,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为21, 则=a .16.已知103log 4)3(2+=x f x,则=++++)2()2()2()2(1032f f f f .h三、解答题(17、18每题8分,19、20、21、22每题10分,共56分,每题的解答要有必要的推理过程,直接写结果不得分) 17.据条件完成下面两题(1)计算:)2lg 32(lg 8lg 21lg 21lg 5lg 2lg -+-+; (2)设3log 2=x ,求xxx x ----222233的值.18.函数1log )(2+=x x f , (1)用定义证明)(x f 是偶函数; (2)解不等式:3)(≥x f .19.已知函数)213lg()(xxx f -=, (1)求)(x f 的定义域;(2)在函数的图像上是否存在不同的两点,使过此两点的直线平行于x 轴?20.如图(1)是某条公共汽车线路收支差额y 与乘客量x 的图象,(1)试说明图(1)上点A ,点B 以及射线AB 上的点的实际意义;(2)由于目前本线路亏损,公司有关人员提出了两种扭亏为盈的建议,如图(2)、(3)所示,请你根据图象,说明这两种建议可能是什么?21.已知集合A 是由定义域和值域相同的函数为元素构成的集合,(1)判断函数1log )(2+=x x f ,[]2,1∈x 和12)(-=xx g ,[]1,0∈x 是否是集合A 中的元素;(2)若函数A x ax x h ∈+=2)(,求实数a 的值.22.已知函数322)(x a ax f x x⋅+-=是奇函数, (1)求实数a 的值;(2)若对于任意R t ∈,不等式0)2()2(22>-+-k t f t t f 恒成立,求k 的取值范围.四、附加题(本题满分10分,计入总分)23.已知函数)(x f 是定义在),0(+∞上的增函数,且有x x f 3)(->,2)3)((=+xx f f ,求)6(f 的值.2010-2011高一期中考试答案(文、理科)一、选择题(每题4分)二、填空题(每题4分)13、3- 14、4215、4 16、320三、解答题 17、(1)原式42lg 42lg 1=⋅=(2)化简得:991191912222=++=++-x x18、解:(1)由条件知函数)(x f 的定义域为),0()0,(+∞-∞ ,对于任意),0()0,(+∞-∞∈ x ,有)(1log 1log )(22x f x x x f =+=+-=- 所以函数)(x f 为偶函数。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09-1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人教版必修1.doc

长春市十一中09—10学年高一化学试题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说明:1.本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10分,答题时间100分钟。
2.请将第Ⅰ卷的客观试题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Mg:24 H:1 O:16 N:14 Cu:64 C:12 Zn:65 S:32 He:4 Fe:56I 卷选择题(共55分)一、选择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1个答案符合题意,共40分。
)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单位是A.NA B.mol C.mol-1 D.没有单位2.摩尔是以下哪一个物理量的单位A.摩尔质量 B.物质的量 C.质量 D.物质的量浓度3.在容量瓶上无需有的标记是A.浓度 B.温度 C.标线 D.容量4.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A.2gH2所含原子数约为6.02× 1023 B.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 gC.11.2L O2的质量是16 g D.1mol 水的质量是18g5.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A.分散质粒子直径1—100 nm B.久置不分层C.能透过滤纸 D.有丁达尔效应6.下列关于电解质说法正确的是A.能导电的物质叫电解质B.电解质在通电时发生电离C.NaCl晶体不导电,所以NaCl不是电解质D.熔融的KOH导电,所以KOH是电解质7.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CO32-、Na+、H+、Cl- B. SO42- 、K+、Na+、 OH-C.Ca2+、K+、CO32- 、NO3- D.Ag+、NO3-、H+、Cl-8.下列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A.4L 0.5mol/L 溶液 B.1L 0.3 mol/L 溶液C.5L 0.4 mol/L 溶液 D.2L 0.15 mol/L 溶液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还原反应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元素化合价降低C.还原剂中一定有元素被氧化D.物质中某元素失去电子,则此物质是氧化剂10.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中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B.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C.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色D.分液时,水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流出11 .已知某溶液中含有Na+、Ba2+、Fe3+三种阳离子,溶液中的阴离子可能是A.SO42- B.Cl- C.OH- D.CO32-12.在同温同压下,分子数目相同的任意两种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积都是22.4L B.密度相同C.所占的体积相同 D.原子数目一定相同13.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气体X2和3体积气体Y2化合成2体积气体Z ,则Z的分子组成为A.XY B.X3Y C.XY3 D.X2Y314.在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硫酸中,必然相等的是A.溶质的质量B.溶质的质量分数C.溶质的物质的量D.氢离子的物质的量15.能用H++OH-=H2O表示的化学方程式有A.氢氧化钠溶液与醋酸反应 B.氢氧化铁与硫酸反应.C.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 D.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16.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NO3,Mg(NO3)2、A1(NO3)3三种溶液,当溶液的体积比为3:2:1时,三种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1:2:3 B.3:4:3 C.3:2:1 D.1:1:117.已知在标准状况下某气体1.12L其质量为0.32g,此气体摩尔质量为A.32gB.32g/molC.64molD.64g/mol18.已知2NaZ+W2 = 2 NaW + Z2 ,2NaX + Z2 = 2NaZ + X2 2NaY + X2 = 2NaX + Y2 则X2、Y2、Z2、W2四种物质的氧化性强弱比较正确的是A. X2>Y2>Z2>W2B. Y2<X2<Z2<W2C. Y2 >X2>W2>Z2D. X2>Z2>Y2>W219.硝酸银溶液分别与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MgCl2、A1C13三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三种溶液消耗的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硝酸银溶液的体积之比为A.1:1:1 B.3:4:3 C.1:2:3 D.6:3 :220.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省去洗涤烧杯的步骤B.定容时俯视C.定容时仰视D.容量瓶水洗未干燥二、选择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5分)21.标准状况(0℃和101KPa)下, 2.00gHe、3.01×1022个N2、1.60gO2混合,该混合气体的体积是A. 13.44 LB.7.84 LC.10.08 LD. 6.72 L22.下列变化中,一定需加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A. S→SO2B.FeCl3→FeCl2C. HNO3→NOD.CaCO3→CO22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8.4gNaHCO3含有阳离子数目为0.2NAB.17g NH3所含原子数为4NA,所含电子数为10NAC.标准状况下,22.4LH2O所含水分子为NA个D.1molFe全部转化为金属离子时失去电子可能是3NA24.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铁跟醋酸溶液反应: Fe+2H+ Fe2++H2↑B.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Ca(OH)2 + 2H+ Ca2+ + 2H2O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 + Ag+ Cu2+ + AgD.碳酸钙溶于过量的稀盐酸中 CaCO3+2H+ Ca2++H2O+CO225. 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氧化性依次减弱。
2009-2010学年吉林长春十一中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2009-2010 学年度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说明: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 •选择题答案请用2B铅笔准确地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否则不得分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否则不得分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道小题,每题1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A .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要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繁殖B. 单细胞生物体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C. 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每个细胞独立完成D. 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 在子女与父母之间充当遗传物质的“桥梁A. 生殖细胞B.神经细胞3. 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A .变形虫、水绵、香菇C.小麦、番茄、大豆4. 下列哪种生物体不是由细胞构成的A .酵母菌B .眼虫5. 蓝藻细胞和菠菜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蓝藻细胞没有A .细胞膜B .细胞质6. 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和结构是A .细胞膜B .细胞质7. 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下列属于种群的是A .池塘中的一群鱼B .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C.烟草花叶病毒D. 大肠杆菌() C.细胞壁D. 核膜() C.细胞壁D. 遗传物质()作用的细胞是()C. 血细胞 D .受精卵()B .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D. 酵母菌、灵芝、豌豆C.培养基被污染后除大肠杆菌外,又滋生了别的细菌和真菌D .在一棵枯树枝上生活着蚂蚁并长满了苔藓12. 用低倍镜观察菠菜叶的下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不动,换上高倍镜后异物仍在,异物可能在 ()A.物镜上B .目镜上C .镜筒中D .材料中13. 一个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 50 倍,这里“被放大 50 倍”是指细小物体的 ()A. 体积B .表面积C .物象的面积D .长度或宽度14 .将“ b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内看到( )A. bB . dC . qD . p15.用显微镜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分时,高倍镜视野与低倍镜视野相比前者 ( )A. 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 .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C .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少D .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多16 .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X,物镜为10X 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
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考试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部分(选择题)和第Ⅱ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1-14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相应位置处,答在试卷上不给分。
3.主观试题用黑色或蓝黑色的钢笔或中性笔誊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处,超出答题区域的内容不给分。
3.考试结束后答题卡上交。
第Ⅰ部分(选择题)(28分)一、基础知识试题。
(22分,每小题2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5年11月7日,广州恒大足球队在迪拜以0:0的比分战平阿联酋阿赫利队,为回到主场捧得第二座亚洲杯开了个好头。
B.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能够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能买得起药,看得起病。
C.她的创新设计投入生产仅三个月,就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她为这项设计付出的所有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终于得到了回报。
D.受快餐文化的影响,真正喜欢阅读中外名著的中学生并不多,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广大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中外名著就显得十分至关重要。
【答案】A【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搭配不当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主谓、主宾、动宾搭配不当,中心语和修饰语搭配不当,一买你对两面,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此题选项B“制定”和“措施”、“降低……流通环节”动宾搭配不当。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有专家认为当前西方势如骑虎,或许将对伊朗发动袭击;当然,不但伊朗权衡利弊,见机而作,作出妥协,而且化干戈为玉帛,也是有可能的。
B.2012年德国“中国文化年”活动在德国拉开帷幕,中国电影在柏林引起受到了观众和媒体的极大关注、热捧,特别是影片《金陵十三钗》。
C.安徽潜山县的天柱山以超高压变质带经典构造闻名世界,成为研究大陆动力学的典型,去年9月被正式荣膺“世界地质公园”称号。
D.山东省在全国率先打破高考户籍限制,从2014年起,凡在山东省高中阶段有完整学习经历的无户籍考生均可在山东省就地报名参加高考。
【高一】【名师解析】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

【高一】【名师解析】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试卷说明: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2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基础题、阅读题一、课内基础题(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赁屋(lìn)山阿(ē)崭露(lòu)长歌当哭(dàng)B.捉弄(zhuō)作揖(yī) 似的(shì)缉拿归案(jī)C.惺忪(sōng)拗口(ào)包扎(zhā)趾高气扬(zhǐ)D.脉搏(bé)重叠(dié)旋律(xuán)不能自已(jǐ)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踌躇菲薄浸渍出奇制胜B.蛀虫解剖怃然舔犊情深C.退色楷油糟粕励精图治D.竣工精萃针砭一如既往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于嗟鸠兮B.彼尔维何,维常之花C.芳菲菲其弥章D.伏惟启阿母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活用情况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雨雪霏霏A.二三其德B.夙兴夜寐C.鸷鸟之不群兮D.逆以煎我怀5.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3分)()A.可怜体无比B.叶叶相交通C.共事二三年D.进退无颜仪6.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3分)()A.匪我愆期,子无良媒B.我心伤悲,莫知我哀C.汝是大家子D.匪来贸丝,来即我谋二、古代诗文阅读(26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严长明,字道甫,江宁人。
幼奇慧。
年十一,为李绂所赏,告方苞曰:“国器也!”遂从苞受业。
寻假馆扬州马氏,尽读其藏书。
高宗二十七年南巡,以诸生献赋,赐举人,用内阁中书,入军机。
长明通古今,多智数,工于奏牍,大学士刘统勋最奇其才。
户部奏天下钱粮杂项名目繁多,请并入地丁征收,长明曰:“今之杂项折征银,皆古正供也。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一上学期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一上学期阶段考试历史试题长春市十一高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一上学期阶段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测试时间8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西周时大行封邦建国,其分封的主体是( ) A.功臣 B.归顺的殷商旧族 C.姬姓亲族 D.夏商国王的后裔 2.西周分封制下,受封诸侯不可以在自己领地内 ( ) A.建立武装 B.设置官员 C.征派赋税 D.私铸九鼎 3.西周时期,一诸侯王娶了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后来妻子又为他生了二儿子,妾为他生了三儿子。
当该诸侯王死后,继承他王位的应是( ) A.女儿 B.大儿子 C.二儿子 D.三儿子 4.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
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
如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封建与宗法关系的说明,何者最为适当 ( ) 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 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 C.周天子是包括鲁国在内各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 D.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为另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 5.秦国灭掉东方六国,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是在 ( ) A.公元前3世纪前期 B.公元前3世纪后期 C.公元3世纪前期 D.公元3世纪后期 6.秦朝“在政府组织上,赢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
”材料中这一“规范”是指 ( ) A.分封制度 B.世袭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 D.宗法制度 7.祭拜祖先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传统现象。
这种风尚与习俗与下列哪种制度有密切关系( ) A.分封制 B.封建制度 C.宗法制 D.皇帝制 8.中国最古老的飞天传说――“嫦娥奔月”的故事终于在2007年变为现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验探究合作展示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理)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10分,测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得0分,选不全得2分。
)1.下列各组物理量全部是矢量的是()A.时间、质量、位移、速度B.平均速度、力、位移、加速度、速度变化量C.密度、速度、位移、力D.加速度、平均速率、位移、速度、速度变化率2.汽车以v0=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加速度大小为5m/s2,那么刹车后2s内和刹车后6s内汽车的位移之比()A.1∶1B.3∶1C.3∶4D.1∶33.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两个质量不等高度不同但同时自由下落的物体,下落过程中未落地之前的任何时刻,它们的速度加速度一定相同B.两个质量不等的物体,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质量大的物体先着地C.仅在重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的运动不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D.所有自由落体运动,在第一秒内第二秒内第三秒内的位移比均为1:4:94.关于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之间的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接触面上的摩擦力方向一定与弹力方向垂直B.有摩擦力必有弹力,而有弹力时未必有摩擦力C.摩擦力的大小与弹力的大小总是成正比D.弹力有时是动力,有时是阻力,而摩擦力总是阻力5.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 s内位移的大小只决定于()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B.物体运动初速度C.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D.物体运动的末速度6.一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一段距离后,落入淤泥,落到淤泥底时速度恰好为零,设小球在淤泥中加速度恒定,则下列v—t图中哪个正确反映了小球的运动.(以向下方向为正方向) ()7.关于竖直上抛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物体以一定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且不计空气阻力,则物体运动为竖直上抛运动B.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与物体重力有关,重力越大的物体,加速度越小C.竖直上抛运动只包括上升阶段D.竖直上抛运动其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都可改变8.某人在平直公路上骑自行车,见前方较远处红色交通信号灯亮起,他便停止蹬车,此后的一小段时间内,自行车前轮和后轮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分别为和,则()A.向后,向前 B.向前,向后C.向前,向前 D.向后,向后9.如图,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木板上滑行,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木板一直静止,那么木板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A. B.C. D.10.如图所示,一个金属小球静止在光滑斜面上,球上有两根细绳A、B悬于水平天花板,B 绳处于竖直位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小球一定受到4个力的作用;(B)金属小球可能受到3个力的作用;(C)金属小球一定受到2个力的作用;(D)金属小球可能受到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11.如图所示,轻质光滑滑轮两侧用轻绳连着两个物体A与B,物体B放在水平地面上,A、B均静止。
已知A和B的质量分别为m A、m B,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重力加速度为g,则()A.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可能为零B.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C.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可能为零D.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为12.如图所示,OA为遵从胡克定律的弹性轻绳,其一端固定于天花板上的O点,另一端与静止在动摩擦因数恒定的水平地面上的滑块A相连。
当绳处于竖直位置时,滑块A对地面有压力作用。
B为紧挨绳的一光滑水平小钉,它到天花板的距离BO等于弹性绳的自然长度。
现有一水平力F作用于A,使A向右缓慢地沿直线运动,则在运动过程中( )A.水平拉力F保持不变B.地面对A的摩擦力保持不变C.地面对A的摩擦力变小D.地面对A的支持力保持不变。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2分)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
把答案填在答卷纸的相应位置上。
)13.(6分,每空2分)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
若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打点周期为 S,图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6七个计数点,用米尺量出1、2、3、4、5、6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
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v4=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m/s2。
14.(8分,第一空4分,其余每空2分)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1)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认为:A.拉橡皮条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实验效果较好B.拉橡皮条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C.橡皮条弹性要好,拉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D.拉力F1和F 2的夹角越大越好其中正确的是(填入相应的字母).(2)若两个弹簧秤的读数均为4N,且两弹簧秤拉力的方向相互垂直,则(选填“能”或“不能”)用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秤测量出它们的合力,理由是.三、计算题:(共5小题.包括一个附加题,计入总分。
共计48分,解答计算部分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8分)一名攀岩运动员在登上陡峭的峰顶时不小心碰落一块石头,设山峰足够高,则经历2s,它落下多少距离?第2 s末的速度多大?(g取10 m/s2)16.(10分)高速公路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方便,但是因为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速度大,雾天往往出现十几辆车追尾连续相撞的车祸.汽车在沪宁高速公路正常行驶速率为120km / h,汽车刹车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8m/s2,大雾天关闭高速公路.如果某天有薄雾,能见度约为37m,为安全行驶,避免追尾连续相撞,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多少?(设司机反应时间为0.6s) .17.(10分)如图7所示,物体A重G A=40 N,物体B重G B=20 N,A与B、B与地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用水平绳将物体A系在竖直墙壁上,水平力F向右拉物体B,当F=30 N时,能将B向右匀速拉出。
求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多大?18. (10分)如下图所示,质量为M的直角三棱柱A放在水平地面上,三棱柱的斜面是光滑的,且斜面倾角为θ。
质量为m的光滑球放在三棱柱和光滑竖直墙壁之间,A和B都处于静止状态,求地面对三棱柱支持力和摩擦力各为多少?19. (附加题)(10分)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1kg大小可以忽略的物体,用劲度系数k=100N/m的弹簧平行于斜面吊着,物体放在PQ之间任何位置都能处于静止状态,而超过这一范围,物体都会沿斜面滑动。
若AP=22cm,AQ=8cm,试求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
(g=10m/s2)长春市十一高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 理 试 题 答 案一、选择题1、B2、C3、A C4、AB5、C6、D7、A8、D9、B 10、C 11、BD 12、BD 13、0.02 0.405(利用3、5两点间的距离计算)或0.406(利用2、6两点间的距离计算);0.75.14、(1)ABC (2)不能 因为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超出了弹簧秤的量程15、解析:(1)经历1 s 石头下落的距离为:h 1=12gt 21=12×10×22 m =20 m 石头在第1 s 末的速度为:v 1=gt 1=10×2 m/s =20 m/s.(2) 石头下落2 s 的距离为:h 2=12gt 22=12×10×22 m =20m h 0=12gt 21=12×10×12 m =5 m 则石头在第2 s 内下落的距离为:Δh =h 2-h 1=20 m -5 m =15 m.V=Δh/t =15 m/s.16.解析:解:设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v ,则应有:3722≤+av vt 即:37826.02≤⨯+⨯v v 解得:s m v 20≤ 17、设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A 与B 间的摩擦力为F 1=μG A物体B 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 2=μ(G A +G B )将B 匀速拉出,拉力大小与两个摩擦力的合力大小应相等,有F =μG A +μ(G A +G B )=μ(2G A +G B )即30=μ(2×40+20)解得:μ=0.30体验 探究 合作 展示18、选取A和B整体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M+m)g,地面支持力N,墙壁的弹力F和地面的摩擦力f的作用(如下图所示)而处于平衡状态。
根据平衡条件有:N-(M+m)g=0,F=f,可得N=(M+m)g再以B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mg,三棱柱对它的支持力N B,墙壁对它的弹力F的作用(如下图所示)。
而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有:N B =mg,N B=F,解得F=mg所以f=F=mg19、在P点有KLap=mgsinɑ+Fmax(1) 4分其中受力分析图1分在Q点有KLaq+ mgsinɑ= Fmax(2) 4分其中受力分析图1分代入数值的Fmax=7N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