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学习】九年级物理《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物理全册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知识点梳理含解析

4。(2020·自贡)在图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最右端移到中间某个位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变化了△U和△I.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先变小后变大
(3)实验过程中,将5Ω的电阻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至适当位置,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示数为A。将5Ω的电阻更换为10Ω的电阻,闭合开关,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选填“左”或“右”)端移动,使电压表示数为V。
【答案】(1)如图;断开;(2)电阻R断路;(3)0.3;右;1。5。
★典例呈现
★考点一:电路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典例一:(2020·湖南常德)用电器R1和R2上都标有“6V”字样,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R1和R2 阻值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B.R1:R2=2: 1;
C.R1和R2并联在4V电源上,通过电流I1:I2=2:1;
2。(2020·天津)图所示是某导体中的电流I跟它两端电压U的关系图象,该导体的阻值为( )。
A. 40ΩB. 30ΩC。 20ΩD。 10Ω
【答案】D。
【解析】由图像知,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说明导体的电阻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由欧姆定律 可得,导体的电阻: ;故选D。
3.(2020·四川成都A)图是R1、R2两电阻的U-I图像。将R1、R2并联后接入电路,结合图中信息可知( )。
2.为了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我们应控制电阻一定,通过在电路中串联一个变阻器来调节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7章-欧姆定律》知识点汇总整理

第一节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第二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1、欧姆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公式:I = URR=UIU=IRU——电压——伏特(V);R——电阻——欧姆(Ω);I——电流——安培(A)使用欧姆定律时需注意:R=UI不能被理解为导体的电阻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其大小跟导体的电流和电压无关。
人们只能是利用这一公式来测量计算导体的电阻而已。
第三节电阻的测量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原理】R=U I【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实验电路】【实验步骤】①按电路图连接实物。
②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使小灯泡发光,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代入公式R=U I 算出小灯泡的电阻。
③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的位置,多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根据R=U I ,计算出每次的电阻值,并求出电阻的平均值。
【实验表格】次数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平均值R/Ω123 【注意事项】①接通电源前应将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②连好电路后要通过试触的方法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③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保护电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知识讲解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电路图和实物图:知识点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控制电阻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2)电阻一定时,I 与 U 的图象如图所示.(3)实验结论: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4)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知识点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1)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的阻值. (2)电压一定时,I 与 R 的图象如图所示. (3)结论:电压一定时,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4)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需要说明的问题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保持电阻不变(不能使用小灯泡,因为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改变,也可以通过改变电压来改变) 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改变电阻(换不同规格的定值电阻)换了不同规格的定值电阻后要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换大调大,换小调小,但有极限,最大就是滑动变阻器取最大阻值,最小要考虑电路中的电流不能超过了电流表的量程。
) 得出结论: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课后练习:基础训练:1.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______。
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即: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控制电阻不变,使____发生变化;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应控制______不变,使电阻发生变化. 【答案】正比;反比。
电压;电压。
2.小李为了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请你与他合作并完成以下实验。
(1)请你在虚线框中设计出相应的电路图。
(2)小李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控制 不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知识点

三一文库()/初中三年级〔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知识点〕提出问题: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有什么关系?猜想与假设:(1)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通过导体的电流可能越大,(2)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可能是正比例的关系。
设计实验:(1)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2) 实验电路图和实验表格的设计:实验次数电阻值∕Ω电压值∕V 电流值∕A 1R=# # 2 # # 3##4##(3)实验过程的设计:①将一个定值电阻(10Ω)的定值电阻接入如图所示电路。
②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让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0.6V、1.2V、1.8V、2.4V,再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填入下表中。
进行实验:分组实验,收集实验数据。
(1)将一个定值电阻(10Ω)的定值电阻接入如图所示电路。
(2)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让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0.6V、1.2V、1.8V、2.4V,再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填入下表中。
提醒学生注意:实验注意事项(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师给予肯定)。
①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连接时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并且都让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②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③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到最大阻值的位置上,且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要“一上一下”连入电路;④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的情况下,尽量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整数倍地变化(如:0.6V、1.2V、1.8V、2.4V);⑤一般测量三次或四次。
读数后要断开开关,一次时间不能太长,以免电阻由于温度升高,阻值发生变化。
(3)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I-U图像,如图所示。
通过分析画出I-U图像,可以得出电流与电压是正比例的关系。
分析与论证:从记录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当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结论: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知识点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提出问题: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有什么关系?猜想与假设:(1)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小;(2)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设计实验:(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2) 实验电路图和实验表格的设计:(3)实验过程的设计:①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的大小(如5Ω、10Ω、15Ω、……),即把不同阻值的电阻接入电路。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第一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最全笔记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提出问题: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存在怎样的关系?猜想与假设:因为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发声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越高,电流越大,所以电流与电压可能存在正比关系。
设计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需要将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并用电流表测出电路中的电流,用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通过串联在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来调节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进行试验:(1)将一个10Ω的定值电阻按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图接入电路。
(2)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分别为 2.4V、1.8V、1.2V,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并填入下表中。
R=10Ω电压U/V 2.4 1.8 1.2电流I/A 0.24 0.18 0.12分析论证: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流与电压有关,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电流与电压的比值为一定值,说明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将实验数据通过图像的形式表示出来,通过分析图像可知电流的大小与电压成正比。
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提出问题: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存在怎样的关系?猜想与假设:因为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电阻越大,电流会越小,所以电流与电阻可能存在反比关系。
设计实验:要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必须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值的大小(如5Ω、10Ω、20Ω。
),只需要更换不同电阻接入电路即可。
试验中要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所以需要在电路中串联滑动变阻器来调节,保证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
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进行试验:(1)按图所示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
(2)将阻值为5Ω的定值电阻连入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3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填入下表中。
(3)将阻值为5Ω的定值电阻更换为10Ω、15Ω的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在3V不变,分别读出对应电流表的示数并填入下表中电阻R/Ω 5 10 15电流I/A 0.6 0.3 0.2分析论证: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流与电阻有关,电流随电阻的增大而减小,电流与电阻的乘积为一定值,说明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初三电流电压电阻知识点总结

初三电流电压电阻知识点总结一、电流。
1. 电流的概念。
-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用字母I表示。
-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和微安(μ A)。
1A = 1000mA,1mA=1000μ A。
2. 电流的测量。
- 测量工具:电流表。
- 使用规则:- 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电路串联。
- 电流必须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 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可以采用试触法选择合适量程)- 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3.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即I = I_1=I_2=·s = I_n。
- 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即I = I_1 +I_2+·s+I_n。
二、电压。
1. 电压的概念。
- 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压用字母U 表示。
-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常用单位还有千伏(kV)和毫伏(mV)。
1kV = 1000V,1V = 1000mV。
2. 电压的测量。
- 测量工具:电压表。
- 使用规则:- 电压表必须和被测电路并联。
- 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接在靠近电源正极的一端,负接线柱接在靠近电源负极的一端。
- 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3.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
-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即U =U_1+U_2+·s+U_n。
-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 = U_1 = U_2=·s = U_n。
三、电阻。
1. 电阻的概念。
- 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用字母R表示。
-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常用单位还有千欧(kΩ)和兆欧(MΩ)。
1MΩ=1000kΩ,1kΩ = 1000Ω。
九人物理上册教学课件-17.1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例 小鹏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 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 电路按甲图连接完整。 (要求导线不交叉)
巩固练习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___断__开____状态,实验前滑动变
阻器的滑片应位于__A___(选填“A”或“B”)端。滑动变阻器
示数,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请把电压数及 测得的电流数据填入表二中a、b处。
实验次数 电压/V 定值电阻/Ω 电流/A
1
3
5
0.6
2
a3
10
0b.3
课堂检测
小红同学根据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得到如下结论: “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4)请你对第(3)步中的探究过程作出评价,并 写出两点评价意见 Ⅰ:_实__验__次_数__少___ Ⅱ:__结__论_缺__少__“_电__压__一__定_”__的__前_提__条__件______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课堂检测
能量提升题
小明同学为了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连接了如图甲所示
的电路,正准备闭合开关
时,旁边的小红同学急忙拦住他,说
接线有错误。
(1)请你在图甲中只改动一根导
线的连线,使电路正常工作,(用
×
“×”标出改动的导线,用笔画线
代替导线,把它接到正确的位置上,
导线不得交叉)
-+
课堂检测
能量提升题
(2)纠正错误后,闭合开关前, 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 ______A___(选填“A”或“B”) 端。
×
-+
课堂检测
(3)小红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她将表一中的第3次数据填入到表二中作为第 1次实验数据,然后将定值电阻R由5Ω更换成 10Ω接入电路,调节滑片P,直到 _电__压__表__的__示__数__为__3_V_为止,记下此时电流表的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知识点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知识点
1. 电流、电压和电阻,哎呀呀,这三者的关系可太重要啦!就好比你在跑步,电压就是你的动力,电流就像你的速度,而电阻就是路上的绊脚石呀!比如在一个简单的电路里,电池提供电压,灯泡就会有电流通过,要是电线的电阻大了,那灯泡可就没那么亮咯!
2. 电流和电压那可是“亲密无间”的呀!电压越大,电流往往也会跟着增大呢,这就像你越用力推一个东西,它跑得就越快呀。
你想想,家里的电器如果电压不稳定,那电流不也会受影响嘛。
3. 电阻这家伙可会“捣乱”啦!它会阻碍电流的流动呢。
就好像水流过狭窄的管道会变慢,电阻大了,电流就小啦。
要是你手机充电线的电阻大,那充电是不是就会变得很慢呀?
4. 你知道吗,电流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变的哟,它得看电压和电阻的“脸色”呢。
这就好比你做事得考虑好多因素一样。
比如给一个小电机供电,改变电压或者电阻,电流就会跟着变呢!
5. 要是电阻不变,电压升高,哇塞,那电流肯定会增大的呀!这就像你跑步的道路变平坦了,你肯定能跑得更快啦。
像那种调节亮度的台灯,不就是通过改变电压来改变电流的嘛!
6. 电流的大小还真不是它自己能决定的呢,电压和电阻都能“左右”它呀!你想想,要是你出去玩,你爸妈和朋友都给你不同的建议,你是不是也得综合考虑呀。
比如一个电路中,减小电阻,电流可能就会增大很多哦!
7. 哇哦,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真是奇妙呀!它们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呢。
就如同一场精彩的三人舞蹈,电压是领舞,电阻是伴舞,而电流就是那最耀眼的舞者呀!总之,这三者紧密相连,互相制约,明白了这些关系,就能更好地理解电路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知识点整理
提出问题: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有什么关系?
猜想与假设: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通过导体的电流可能越大,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可能是正比例的关系。
设计实验: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实验电路图和实验表格的设计:
实验次数
电阻值∕Ω
电压值∕V
电流值∕A
R=
2
3
4
实验过程的设计:
①将一个定值电阻的定值电阻接入如图所示电路。
②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让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
0.6V、1.2V、1.8V、2.4V,再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填入下
进行实验:分组实验,收集实验数据。
将一个定值电阻的定值电阻接入如图所示电路。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让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0.6V、1.2V、1.8V、2.4V,再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填入下表中。
提醒学生注意:实验注意事项。
①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连接时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并且都让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②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③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到最大阻值的位置上,且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要“一上一下”连入电路;
④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的情况下,尽量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整数倍地变化;
⑤一般测量三次或四次。
读数后要断开开关,一次时间不能太长,以免电阻由于温度升高,阻值发生变化。
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I-U图像,如图所示。
通过分析画出I-U图像,可以得出电流与电压是正比例的关系。
分析与论证:从记录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当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结论: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知识点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提出问题: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有什么关系?
猜想与假设: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小;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设计实验: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实验电路图和实验表格的设计:
实验过程的设计:
①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的大小,即把不同阻值的电阻接入电路。
接入如图所示电路。
②接入不同阻值的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让电压表的读数保持3V不变,再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中。
进行实验: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R两端的电压保持3V不变。
更换不同的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每次电阻两端电压不变U=3V,分别记录每次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I-R图像,如图所示。
分析与论证: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分析,在电压一定时,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