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VI设计赏析
日本文化日本产品设计分析课件PPT

1.用现代保留传统。日本的 传统设计几乎没有被现代化 破坏,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 都达到了一种几乎完美的地 步,并致力于将高度现代化 与高度民族化相结合,可谓 一种广收博采又不失本国情 调的特色设计。 2.用手感受设计。柳宗理说 “用手去感受,手上便会有 答案。”如左图。 3.注重设计的人性化。正如 日本著名设计师荣久庵宪司 所说的“真诚、善良、美好, 是设计的终极目标。”
柴田文江是日本举足轻重的一位 女设计师,曾拿过IF 等大奖,是日本 GOODDESIGN评委之一.她是以 FREELANCE DESIGNER的身份活跃 在日本的设计舞台上的.
她可以说是目前日本最为活跃的 工业设计师之一,自东芝设计中心独 立从事设计至今进有11年,从婴儿用 品、厨房家电、电子体温计到手机, 经手的各种制品不断在市场上获得广 大消费者的喜爱。至此11年来的不断 努力,不知不觉地被人们誉为“久盛 不衰的设计师”。
01 个人设计理念
Nendo在日文的词意为〝 黏土〞,意味着自由、弹性、 可以随意调整,这也正是 Nendo Studio的设计精神, nendo品牌正是全面体现出其 创始人Oki Sato 的个人性格。 Sato认为全身心投入和按规则 做事是最为重要的。
02 设计品展示
典雅的灯具不同触感的沙发
日本人认为生活不能是粗糙的,因为不能凑合,对细 节的忽视最终会使提升生活品质遭遇到瓶颈,而习惯粗糙 的人即使有一天产生了追求精致的意识,也已经不具备精 益求精的能力。在这一点上,日本人显然早已洞悉其中的 关联,所以他们对粗糙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和全方位的排斥。 在日本生活你会时刻随处体会到对细节的高度重视。
01 个人设计理念
深泽直人将自己的计理念 概括为“无意识设计”。“无 意识(Without Thought) 又称为“直觉设计”,是深泽 直人首次提出的一种设计理念, 他认为设计是为了满足人的一 种生活需求,而非改变,设计 是方便人的生活方式,而非复 杂。
让人拍案叫绝的日本创意平面广告

让人拍案叫绝的日本创意平面广告这次分享的广告设计里面不仅仅有日本的品牌在世界上做的广告,还有一些国外的品牌在日本本土的创意。
其实每次娜娜去国外,印象最深的就是,日本在世界上有很高知名度是因为它们有不少国际化的大品牌。
特别是丰田,斯巴鲁和资生堂在欧美很受欢迎。
它们在世界上打出的一个个广告,就像日本这个名族递出去的一张张名片,都很有震撼力。
娜娜也特别希望我们也能有这样受到世界人民喜爱的品牌,也把我们的广告做向全世界。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获奖的日本广告创意吧。
哦,对了,题图是杜蕾斯的广告,是不是很赞。
1,威士忌广告广告语:味覚(みかく)が注目(ちゅうもく)した。
让味觉注目,可以让人喝了能瞪大双眼的美酒,就在你的眼前。
2,“披萨”斜塔广告语:ピザの斜塔(しゃとう)运用了在日文中比萨斜塔和披萨的谐音,巧妙地展现了一个震撼的披萨景观。
3,意面的广告广告语:おいしいパスタは、パスタだけでおいしい广告上只有简单的意面,没有往常的各种酱料。
广告词的意思是好吃的意面,只需要意面就够了。
是不是很有创意呢?4,三菱电饭煲广告语:心底(こころぞこ)うまい心底的美味。
电饭煲的广告与其放冷冰冰的机器,不如放一碗热腾腾的米饭。
火力不一样,做法不一样,精心烹制像艺术品一样的米饭是毕生极致的追求。
看到从心底都感受到的美味,你是不是也心动了呢?5,马提尼广告语:流(なが)さない、美学(びがく)永不流逝的美学。
如果不是右下角有一杯酒,估计你也看不出来是酒的广告。
广告语是酒如同艺术,一杯好酒就像美女一样瑰丽绽放,瞬间却是永恒。
6,toyota 超强动力广告语:もっとよくしよう(让我们)做得更好。
7,矿泉水广告泉水如同枝桠养活了旁边的各种植物,这些健康天然的水源同样为你带来活力。
8,gatsby,男性发型定型剂寓意很明显,想弄成什么样子,就能弄成什么样子。
9,SHISEIDO 资生堂资生堂在欧美的广告,广告的寓意是light into darkness,美丽是黑暗里的一束光。
浅析日本三大美学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

浅析日本三大美学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日本三大美学指的是日本传统美学中的三种核心概念:侘寂、風雅、渋涩。
这三种美学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日本的文化和艺术创作,贯穿在日本的绘画、建筑、服饰和文学中。
本文将浅析日本三大美学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
首先是侘寂。
侘寂是日本传统美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强调的是“平淡、素朴、朴实、静谧”的美。
在日本的绘画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侘寂美学的体现。
日本传统的水墨画作品常常以简单的线条和淡雅的色彩表现出自然风景或花鸟虫鱼,营造出一种宁静、恬淡的氛围。
在建筑中,侘寂美学也有着显著的体现。
日本传统的庭院和茶室都注重简约、朴实、与自然融合的设计理念。
这种风格的建筑在追求“无为而治”的也展现出了一种内外一体、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之美。
其次是风雅。
风雅一词来源于中国的《诗经》,意为雅致的品味和耐人寻味的文化气质,是日本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日本的绘画艺术中,风雅美学的体现主要可以看到在屏风画、屏风贴画等作品中。
这些作品以儒雅的风姿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绘画艺术家们对于东方风情和人文内涵的追求与表达。
在日本的建筑艺术中,风雅美学也有着显著的体现。
比如日本的京都,以其许多历史悠久的庭院、歌舞伎剧场和传统建筑,展现了一种古典雅致、曼妙绽放的韵味。
在日本的建筑艺术中,渋涩美学也有着显著的体现。
比如日本的传统茶室和庭院建筑,都追求极简和朴素的风格,这种风格的建筑在内敛中流露出了不张扬的美,充分展现了渋涩美学所强调的朴素与内涵的完美结合。
日本三大美学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是非常广泛且深刻的。
从绘画到建筑,从文学到服饰,都可以看到这三种美学对日本艺术创作的重要影响。
这种影响贯穿了日本的传统文化,并且在当代的艺术创作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这三种美学的深入理解与领会,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日本传统艺术的内涵与精髓,也可以为当代的艺术创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与启发。
VI设计的历史背景与发展历程 教案

1.3VI 设计的基本原则:
整体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
差异性原则
法律性原则
任务:对自己熟悉的企业或品牌进行调研,分析其 CI 理念 为其日后规划提出自己的建议,在下次课上发言讨论。
四、能力训练任务:
任务 1 分析企业文化和执行标准; 任务 2 对市场进行调研,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 任务 3 对企业 VI 系统进行合理规划。
《VI 设计》 教 案
任课教师 教材版本 教法 学法 课程标题
教学目标
课程类型
新授课
课 时 1 课时(45 分钟)
自编教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行为导向型教学法
小组学习法
VI 设计 2 ,VI 设计的历史背景与发展历程
知识目标:了解 CI 的历史与发展;掌握 CI 构成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技能目标:掌握 CI 构成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2、CI 战略的决策充分考虑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特 色,把创立国际性大型企业和优质品牌融合到企业 CI 战略运作 中,结合企业的经营优势和民族特色,设计具备民族文化魅力和 国际化标准的视觉识别系统,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 21 实际企业 整体形象。
3、中国企业多采用欧美典型 CIS,有些因为识别不足,或 资金有限等原因,只导入 VI,对 MI、BI、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企业形象整体实施及效果产生阻碍。正确地认识 CI 并与其导 入、实施及管理手段相互配合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日本:在视觉系统基础上增加了行为识别系统和和理念识别 系统。
台湾:运用统一设计和统一的大众传播,塑造鲜明动人,与 众不同的项目识别形象,在各种媒体上传播。
1.1CI 的历史与发展
从历史发展来看,企业利用商标和其他标志来树立增加的形 象,大约有数百年的历史。欧洲在 1700 年前后,大部分的商业 单位都有了自己的商标,而商标的历史在中国就更加久远了。(白 兔牌——)1907 年,德国显得设计的重要奠基人彼得.贝伦斯为 德国电气公司设计出西方最早的完整企业标志和形象,并把它应 用在信封、信笺等方面,被后人视为统一视觉形象的雏形。自此 发展进程被“二战”打断,真正开始重新探索和应用企业总体形 象,是在二战以后。
浅析日本三大美学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

浅析日本三大美学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日本有着悠久的艺术传统,其中美学理念对于艺术作品的体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日本的传统文化中,三大美学理念分别是侘寂、颓废和雅致。
这三大美学理念对于日本的艺术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日本的绘画、建筑、陶艺等艺术领域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本文将从这三大美学角度分别来浅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日本艺术作品,以便更好地理解日本艺术作品中的美学精髓。
首先是侘寂美学。
侘寂美学源于日本传统美学,它强调的是淡泊、朴素、寂寞和不完美之美。
在侘寂美学的影响下,日本的艺术作品常常以简约、朴实的形式表现出内在的美。
日本茶道是侘寂美学的典型体现,茶道强调的是“静、简、朴、寂”,通过简单的茶具、淡雅的装饰和冷素的布置,营造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展现出日本文化中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和沉静的美。
日本庭园的设计也是侘寂美学的典型表现,通过利用自然的石头、苔藓、树木等元素,展现出一种平淡、平和的美感,强调了恬静、深远的情感。
在绘画方面,日本水墨画的表现手法也体现了侘寂美学的特点,通过简洁的线条和深浅不一的墨色,表达出一种朴素、含蓄的美感。
其次是颓废美学。
颓废美学强调的是生活的苦难和沧桑,追求一种破败、颓废的美感。
在日本的建筑艺术中,颓废美学常常通过旧材料的再利用和建筑的陈旧、残破来表现。
日本的传统民居和寺庵常常采用木材和竹子等天然材料,经过岁月的洗礼,留下了岁月痕迹,表现出一种颓废、沧桑的美感。
日本的陶艺作品也常常体现了颓废美学的特点,通过利用破瓷、破碎的陶器来表现人们对于生活的颓废和失落,强调生活的无常和苦涩。
在文学领域,日本的一些文学作品也表现出颓废美学的特点,如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和三岛由纪夫的《挽歌》等作品中,都充满了颓废、痛苦的气息,通过对生活的挣扎和失望,表达出一种破败、颓废的美感。
最后是雅致美学。
雅致美学是日本传统美学中的另一种重要理念,它强调的是高雅、精致、明净的美。
在日本的艺术作品中,雅致美学常常通过对技艺的精湛和材料的精选来实现。
无印良品企业文化CIS分析

员工的组织管理和教育培训
无印良品相当重视对门市人员的培养和训练,期望从员工中 做出产品口碑,再透过员工将体验传达给顾客,以增加顾客对无 印良品的信心。
就台湾为例,有95%以上的员工是因为喜欢无印良品的产品 而进入公司工作。为保持员工对无印良品的热情及其对无印良品 的了解,总公司会每月提供各家门市转款鼓励员工购买公司新品, 以供员工试用。
工作环境的营造
日本人重视收纳的生活方式也在 “生活杂货部”中得以体现,洗漱用 品、碗碟厨具等各种小物分格分栏整 齐叠放,沙发、床上用品等大型家居 用品摆放错落有致,极具特色,无一 不是“无印良品”式生活的范本。
工作环境的营造
包括大部分店内的背景音乐都 是由无印良品总部所定制:轻快、 明亮、不温不火。
许多人认为无印良品的魅力在于简单,不论是颜 色、形状或样式,都没有过多的装饰或花纹,不但耐 看也传递了另一种美学的可能,也就是一种“少即是 多”的想法。
融入日常生活的设计
由于一般对于设计的看法多半来自西方且较为单一的观念,会认为所谓的
设计品就是有许多艺术性的花纹,或是很形而上、难以亲近的感觉。但无印良 品提出了另一种设计的可能性与途径,颠覆了大众对于“设计过的东西”的想
台湾还创立额全球无印良品首例的“无 印达人”活动,鼓励员工展开想象,以各种 方式使用产品,发掘用品的新方法,从而选 出最具创意的员工,给予其前往日本参加无 印良品商品展的奖励。
通过这一方式,不仅让员工深入了解了 商品知识、增加对无印良品的产品忠诚度, 还让员工成为“宣传载体”,主动向身边的 群体宣传,也能更好地向顾客谈真切的使用 感受。这有助于建立起无印良品的口碑。
VI分析——产品
简述日本设计特点

简述日本设计特点
日本设计是指使用当代日本元素和东方传统元素融入西方文化,以色彩、线条、形状为重
要表现手法来展示日本设计理念的设计语言,其特色是结合日本艺术文化加以表现化。
日本设计的精神正如日本人所说的“探索真美”之意,他们一直努力在“节制”之下,让
每一件艺术作品体现出极致的美感,进而表达了日本文化的独特性。
当今的日本设计仍然延续着日本艺术和文化的传统,注重细节,以传统的设计手法如剪纸、和绘画来营造某种空间和心理气氛,表达出日本设计标志性的“节制大致美”风格和秩序感。
此外,日本设计能极大程度地表达出风格独特:创造多样性、简练性、人文意识性等有利
于心理舒适。
日本设计更加注重精细型,配色拿捏的恰到好处,巧妙的运用多种层次的色彩,使空间充满立体感和活力度;日本设计追求用材和产品外观的柔性,且注重细微差别,使作品充满细腻美感。
总而言之,日本设计所表达的是对美感与探索的热情,它所体现出的是精致大方、节制适
宜与简洁实用的特点,其多样性,丰富性,和灵动性,使得它成为当今年轻一代追求务实性,并体现个性和创新精神的最佳选择。
原研哉(KenyaHARA)——茑屋书店VI设计欣赏

原研哉(KenyaHARA)——茑屋书店VI设计欣赏
1983年诞生于大坂枚方的茑屋书店,是"通过书、电影、音乐等的提供,对生活方式进行提桉"的壹家书店。
2011年,在代官山诞生的新茑屋书店,期待与如今已迈入五六十岁的当初壹代顾客再次相逢,创造出新的市场。
1.茑屋书店
VI System
logo型式由TUTAYA更新为茑屋书店是项目的特征。
该logo易读、且形式简洁。
VI(视觉识别)利用粒子化将LOGO处理为点阵的集合,由此创生出众多风格各异的组合形式。
2.通透的结构体
Sign System
考虑将穿孔金属板进行冲压后,制作成半透明且极薄的结构体。
将大号文字摆放在便于识别的位置。
这种结构具有薄轻性和穿透性,而且表里均可识读。
3.成年人的原则
Advertising
我把这个广告系列命名为"读书的人",试图以正在看书的人身上散发出的那种特殊的美来表现对坚持自己人生信条的人们从心底的尊严。
广告文案是"欢迎回到书的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研哉于2002年加入了无印良品的工作后,除了商品的开发
计划以外,还必须同时进行将商品传达给社会大众的沟通计划。对
日本享誉世界的五大名牌电器酒店:索尼、松下、东芝、三洋、日立, 其酒店形象均别具一格,十分个性化,有效地获得了消费大众的认同, 在竞争激烈的世界家电市场上独树一帜。酒店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应该 依据不同的民族文化,美、日等许多酒店的崛起和成功,民族文化是 其根本的驱动力。驰名于世的“麦当劳”和“肯德基”独具特色的酒 店形象,展示的就是美国生活式的快餐文化。
60年代未期, CIS策划开始传入日本。但CIS的真正导入是从 1971年东洋企业改名为“MAZDA”(马自达)开始的。日本的PAOS 公司是日本第一家CIS策划公司,PA0S公司给马自达公司设定蓝 色的企业色彩,使之在汽车标识从“海洋”中脱颖而出。自此企 业界纷纷开展形象策划,变旧貌为新颜。
较容易得以完全集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马自达
马自达公司在70年代初期原名为松田汽车,其商标为字母
“H”和“M”的组合,在日本国内消费者因为时间较长,都知道
该标志代表着松田汽车,然而在海外却经常发生误解现象,因此,
为了统一企业形象,塑造符合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鲜明企业形象,
马自达公司盛邀日本专门为企业导入CI的POAS公司重新设计企业
各地企业形象的高度统一。
70年代初期,CI企业形象识别设计刚刚进入日本,尚处于
萌芽状态,马自达大力度运用CI战略革新企业形象的重大举措,
给日本企业界带来巨大的冲击,从此后,CI热潮席卷日本,众多
大企业纷纷导入CI。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日本的企业和设计公
司逐渐发展出不同于欧美的日本式CI设计战略。
形象,POAS采用当时国际流行的字母标设计策略,将企业名称、
品牌名称、商标图案完全统一为简洁、有力的五个字母
“MaZDa”,经过专门设计的标准字体,传达信息凝练,造型刚
劲有力,视觉冲击力强。POAS根据马自达汽车的应用状况,设计
了非常详细的CI应用手册,用于指导企业内部的CI实施,考虑详
尽、说明详实、项目丰富、实用性强的CI手册确保马自达在全球
文化理念相结合,创造出富有日本民族性的CIS。日本对CIS 的理解是:CIS是一种科学地建立和明确地认知企业理念与企业 文化的活动。
日本的企业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印象新颖和标准化。在70年代初,日本导入CIS,
基本上参照美国的做法和风格。这一阶段的CIS基本局限在VIS的
范围内,重心放在视觉设计的标准化上,以标准字、商标、标准
为基本的经营战赂。日本对美国的CIS进行了发展,使其更为系统、
更为完善、更为有效。
日本的VI设计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以其特有的民
族性格使自己的设计变得十分强大。日本人是世界上最好的学生,
他们能对国外有益的知识进行广泛的学习,并融汇贯通,最终成
为己用。同时,日本民族的团体精神很强,使企业内部的力量比
第四阶段:确立新企业开发和企业形象战略。后期,企业的
形象策划注重在掌据企业本身的经营资源和经营方针的基础上,扩
大与同业竞争者之间的差异性。
第五阶段:确立企业生存意义,制定企业理念。企业形象策划已
经从生存方式进入个性、进步性和美的时代。
(日本第一劝业银行的标志体现企业理念:“爱心”)
日本的CIS有三个特点: (1)日本企业形象策划更具有整体性、系统性。日本导入的CIS不仅
展翅高飞的M带来马自达新的品牌形象内涵,独具个性意识、不断创 新、追求无止境、勇往直前、热情服务、进取的野心……在新世代 消费者意识逐渐成熟的今天,70年代盛行一时的字母标设计策略已 被追求个性化的设计策略取代,马自达如此,朗讯如此,LG也是如 此。
日本料理被全世界美食家公认为一丝不苟的饮食,无论是餐桌上 的摆设方式、餐具器皿的搭配、整体用餐的气氛都极尽严谨,客 人在体会味觉之美之前,往往先要调动其他感官来享受一番。料 理师则扮演了一位在享用者和食物原料间的“红娘”,挖掘食材 的原本味道和最大营养,体现出一个简单的“原”字,体现了日 本料理最重要的精神,倾注了料理师对食物原料全部的认知和情 感。
重视视觉符号设计,而且更重视理念和行为识别系统的设计,尤其 注重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的传达和培养;这在世界各国已享有盛名。 (2)由于特别注重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的培养,因而,日本式的企业 形象设计贯穿人性管理的思想,整个企业形象设计规划偏重于以人 为本。这与偏重于理性制度条规的美国型CIS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色为CIS策划的核心。
第二阶段:企业观念和经营方针的刷新。70年代末,企业形
象设计的中心内容是“直至深入经营核心,刷新企业理念和经营
方针”。各企业纷纷修改经营方针,建立企业市场战略,并且取
得实效。
第三阶段:意识变革、体制改善。印年代初,日本的CIS以员工 意识变革和改革企业体制为主,针对企业的现状,强化员工的变 革意识和完善企业的体制。‘本阶段的企业形象设计注重防思于 未然。
(3)日本式的CIS注重前置性的企业实际调查研究,以及企业开发经 营与发展,因而企业形象策划耗费的时间较长。
日本的CIS是一种明确地认知企业理念与企业文化的结合,以视
觉识别和行为来反映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是一种视觉表情、行为
规范和企业理念相统一的CIS战略,反映了企业塑造整体形象的要求。
这极大地提高了CIS的使用范围和价值;使更多的企业将CIS战略视
日本是一个善于模仿和汲取别人优点的民族,但日本人在吸收外 国先进经验时,不会全盘接受,只是吸取其合理的部分,并力图 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发展,使之符合国情,日本企业 在导入CIS的过程中注意到在商标的视觉效果上动脑筋,似乎无 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因为他们在实践中感到,要树立良好的形象, 不仅要扩大对企业的认识程度,更主要的是要让广大消费者能对 企业产生好感和信赖,作为企业不仅要在视觉上下功夫,还必须 树立正确的经营观念并提供优质的服务。于是日本的CIS策划者 和部分企业联手,共同对CIS策划的指导思想进行了创造性的补 充和完善,将美国创造的CIS与富有日本特色的“企业一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