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第五版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分析化学武汉大学第五版上册第分析化学武汉大学第五版上册第09章课件

1
0.010 s [Y ] 10 0.45
Ba(Y) 1 KBaY[Y] 1 K BaY 0.01 S
Y(H)
αBa(Y ) (0.01 s) 107.862.45
S K sp [SO4 ]
2
K sp Ba(Y ) 0.10
20
例3、CaC2O4在pH=4.0,C2O4 2-总浓度 c=0.10mol/L溶液中的s 酸效应+同离子效应
CaC2O4 Ca2++ C2O42H+
CO
2
4
2-(H)
=1+ 1[H+] + 2[H+]2 = 2.55
2 2 4
HC2O4-, H2C2O4
s
s+0.10 mol/L
12
4、条件溶度积 反映了在有副反应存在时的实际溶解度 MA = M + A M(OH)n ML HAn [M ] [M ] [ML] [ML2 ] [M (OH )] [M (OH )2 ]
[ A] [ A] [ HA] [ H 2 A] 引入相应的副反应系数 M , A
2
设MA的溶解度为S,则
[ A2 ] [ HA] [ H 2 A] [ A] s
K sp A( H )
K [M ][A] [M ][A] A( H ) Ksp A( H )
s [M
2'
] [A ] K
2'
' sp
A( H ) 1 1[H ] 2 [H ]2
SO ( H ) Ba(Y )
无机及分析化学全南京大学第五版 ppt课件

cB=nB/V 注意 :体积是指溶液的体积,而不是 溶剂的体积。 无机及分析化学全南京大学第五版
1.1.6 物质的量浓度
浓度只是物质的量浓度的简称,其它 溶液组分含量的表示法中,若使用浓度二 字时,前面应有特定的定语。如质量浓度、 质量摩尔浓度。
无机及分析化学全南京大学第五版
1.1.7 质量摩尔浓度
p :溶液的蒸气压 p*:纯溶剂的蒸气压 nA :溶剂的物质的无量机及分析化学全南n京B大学第:五版 溶质的物质的量
1.3.1.2 溶液的沸点上升
沸点:溶液的蒸气压(p溶液)与外压(p外压) 相等时的温度称为该溶液的沸点。 纯水: p外 = 101.3kPa,t纯水 = 100℃. 难挥发物质溶液的沸点总是高于纯溶剂的沸点。
无机及分析化学全南京大学第五版
1.1.10 体积分数
纯物质B在某温度和压力下的体积,除 以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的溶液的总体积 。 符号为φ,量纲为一。体积分数常用于溶质 为液体的溶液,如果混合过程中产生的体 积变化很小,可近似地认为等于溶质的体 积溶液的总体积 。
无机及分析化学全南京大学第五版
【例】:已知浓硫酸的密度ρ为 1.84g/ml , 其 质 量 分 数 为 95.6% , 一 升 浓 硫 酸 中 含 有 的 n(H2SO4) 、 n(1/2H2SO4) 、c(H2SO4) 、 c(1/2 H2SO4) 各为多少?
无机及分析化学全南京大学第五版
解:M蔗糖=342(g/mol) n蔗糖=17.1/342=0.05(mol) V = (100+17.1)/1.0638 = 110.0 (ml)=0.11(L)
(1) c(蔗糖) = 0.05/0.11 = 0.454 (mol/L) (2) b(蔗糖) = 0.05/0.1 = 0.5 (mol/kg)
1.1.6 物质的量浓度
浓度只是物质的量浓度的简称,其它 溶液组分含量的表示法中,若使用浓度二 字时,前面应有特定的定语。如质量浓度、 质量摩尔浓度。
无机及分析化学全南京大学第五版
1.1.7 质量摩尔浓度
p :溶液的蒸气压 p*:纯溶剂的蒸气压 nA :溶剂的物质的无量机及分析化学全南n京B大学第:五版 溶质的物质的量
1.3.1.2 溶液的沸点上升
沸点:溶液的蒸气压(p溶液)与外压(p外压) 相等时的温度称为该溶液的沸点。 纯水: p外 = 101.3kPa,t纯水 = 100℃. 难挥发物质溶液的沸点总是高于纯溶剂的沸点。
无机及分析化学全南京大学第五版
1.1.10 体积分数
纯物质B在某温度和压力下的体积,除 以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的溶液的总体积 。 符号为φ,量纲为一。体积分数常用于溶质 为液体的溶液,如果混合过程中产生的体 积变化很小,可近似地认为等于溶质的体 积溶液的总体积 。
无机及分析化学全南京大学第五版
【例】:已知浓硫酸的密度ρ为 1.84g/ml , 其 质 量 分 数 为 95.6% , 一 升 浓 硫 酸 中 含 有 的 n(H2SO4) 、 n(1/2H2SO4) 、c(H2SO4) 、 c(1/2 H2SO4) 各为多少?
无机及分析化学全南京大学第五版
解:M蔗糖=342(g/mol) n蔗糖=17.1/342=0.05(mol) V = (100+17.1)/1.0638 = 110.0 (ml)=0.11(L)
(1) c(蔗糖) = 0.05/0.11 = 0.454 (mol/L) (2) b(蔗糖) = 0.05/0.1 = 0.5 (mol/kg)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五版总结54页PPT

8. pH,pM,logK等对数其有效数字的位数 取
决于尾数部分的位数,整数部分只代表方次 如:pH=11.02 [H+]=9.6×10-12 二位
3.3 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
• 3.3.1 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
• 3.3.2 少量数据的统计处理
t 分布曲线 t xx n
sx
s
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xtsx
活度常数、浓度常数、混合常数
5.1.3溶液中的其他相关平衡
物料平衡
电荷平衡 质子条件
强酸(碱)+弱酸(碱)
弱酸(碱)+弱酸(碱) 共轭酸碱对
5.2.酸碱组分的平衡浓度与分布分数δ
5-3.水溶液中pH的计算 计算公式
1.强酸(碱)溶液: 2.一元弱酸(碱)溶液 3.多元酸(碱)溶液 4.混合酸(碱)溶液 5.两性物质
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 数据处理
3.1分析化学中的误差
3.1.1 准确度与精密度 3.1.2 误差与偏差
3.1.2.1 基本概念 3.1.2.2 误差:
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
3.1.2.3 偏差
平均值 平均偏差 标准偏差
样本
总体
x
d
1 n
n
|
i1
xi
x|
xi
n
s
(xi x)2
5.4: 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缓冲溶液的选择原则
5.5: 酸碱指示剂
指示剂变色原理 理论变色点: 理论变色范围 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影响指示剂变色因素
5.6: 酸碱滴定法原理
滴定曲线,sp前,sp时,sp后pH计算 突跃范围,指示剂选择原则 准确滴定判别式 分别滴定判别式
决于尾数部分的位数,整数部分只代表方次 如:pH=11.02 [H+]=9.6×10-12 二位
3.3 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
• 3.3.1 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
• 3.3.2 少量数据的统计处理
t 分布曲线 t xx n
sx
s
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xtsx
活度常数、浓度常数、混合常数
5.1.3溶液中的其他相关平衡
物料平衡
电荷平衡 质子条件
强酸(碱)+弱酸(碱)
弱酸(碱)+弱酸(碱) 共轭酸碱对
5.2.酸碱组分的平衡浓度与分布分数δ
5-3.水溶液中pH的计算 计算公式
1.强酸(碱)溶液: 2.一元弱酸(碱)溶液 3.多元酸(碱)溶液 4.混合酸(碱)溶液 5.两性物质
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 数据处理
3.1分析化学中的误差
3.1.1 准确度与精密度 3.1.2 误差与偏差
3.1.2.1 基本概念 3.1.2.2 误差:
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
3.1.2.3 偏差
平均值 平均偏差 标准偏差
样本
总体
x
d
1 n
n
|
i1
xi
x|
xi
n
s
(xi x)2
5.4: 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缓冲溶液的选择原则
5.5: 酸碱指示剂
指示剂变色原理 理论变色点: 理论变色范围 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影响指示剂变色因素
5.6: 酸碱滴定法原理
滴定曲线,sp前,sp时,sp后pH计算 突跃范围,指示剂选择原则 准确滴定判别式 分别滴定判别式
分析化学武汉大学第五版课件全

2 分析化学与分析方法
分析化学是研究分析方法的科学,一个完整具 体的分析方法包括测定方法和测定对象两部分 没有分析对象,就谈不到分析方法,对象与方 法存在分析化学或者分析科学的各个方面 分析化学三要素――理论、方法与对象 反映了科学、技术和生产之间的关系 高校和科研单位、仪器制造部门和生产单位的 合作反映了分析化学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3 气体试样
用泵将气体充入取样容器;采用装有固体吸附 剂或过滤器的装置收集;过滤法用于收集气溶 胶中的非挥发性组分
固体吸附剂采样:是让一定量气体通过装有吸 附剂颗粒的装置,收集非挥发性物质
大气试样,根据被测组分在空气中存在的状态 (气态、蒸气或气溶胶)、浓度以及测定方法的 灵敏度,可用直接法或浓缩法取样
d.置换滴定法 络合滴定多用
4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基准物质: 能用于直接配制和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 要求:试剂与化学组成一致;纯度高;稳定;摩尔 质量大;滴定反应时无副反应。
标准溶液: 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 配制方法有直接配制和标定两种。
标准溶液浓度计算
a. 直接配制法 称一定量的基准物质B(mB g)直接溶于一定
试样多样化,不均匀试样应,选取不同部位进行 采样,以保证所采试样的代表性。
土壤样品: 采集深度0-15cm的表地为试样,按3点式(水田出口, 入口和中心点)或5点式(两条对角线交叉点和对角线 的其它4个等分点)取样。每点采1-2kg,经压碎、风 干、粉碎、过筛、缩分等步骤,取粒径小于0.5 mm 的样品作分析试样。
2 经典定量分析方法
重量法: 分离 称重 沉淀法、气化法和电解法等
滴定分析法:又称容量分析法 酸碱滴定法、 络合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
分析化学武汉大学第五版(全)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31
精选ppt课件
32
液体试样的化学组成容易发生变化,应立即对其 进行测试
应采取适当保存措施,以防止或减少在存放期间 试样的变化
保存措施有:控制溶液的pH值、加入化学稳定试 剂、冷藏和冷冻、避光和密封等。 采取这些措施 旨在减缓生物作用、化合物或配合物的水解、氧 化还原作用及减少组分的挥发。保存期长短与待 测物的稳定性及保存方法有关。下表所示为几种 常见的保存方法
精选ppt课件
27
采集平均试样时的最小质量
筛号/目
3 6 10 20 40 60 80
筛孔直 径/mm K=0.1
6.72 4.52 3.36 1.13 2.00 0.40 0.83 0.069 0.42 0.018 0.25 0.006 0.177 0.003
最小质量/Kg
0.2
0.3
0.5
9.03 13.55 22.6
精选ppt课件
4
分析方法的分类
按原理分: 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光学分析方法:光谱法,非光谱法 电化学分析法 :伏安法,电导分析法等 色谱法: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 其他仪器方法:热分析
按分析任务: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
精选ppt课件
39
大气试样
静态气体试样 直接采样,用换气或减压的方法将气体试 样直接装入玻璃瓶或塑料瓶中或者直接与气体分析仪连接
动态气体试样 采用取样管取管道中气体,应插入管道1/3 直径处,面对气流方向
常压,打开取样管旋塞即可取样。若为负压,连接抽气泵, 抽气取样
固体吸附法取样 用装有吸附剂如硅胶(吸附带氨基、羟 基的气体)、活性炭(吸附苯、四氯化碳) 、活性氧化铝 和分子筛等的柱子吸附气体,吸附的气体用加热法或萃取 法解脱,或与GC连接检测
分析化学第五版课件第五章

§1. 概述
EDTA的离解平衡 :
H6Y2+ H5Y+ + H+
K K K
θ a1 θ a2 θ a3
H5Y+
H4Y + H+
H4 Y
H 3 Y- + H +
H3 Y
-
H2 Y + H
Y4- + H+
2+
2-
+
K
H2Y2HY3-
HY3- + H+
K
K
+
θ a4 θ a5
θ a6
总反应 :
H6 Y
Y + 6H
Home
结论: 要使主反应的完全程度 必须使MY
2、条件稳定常数
配合反应的完全程度如何量化? 配合反应的完全程度可用常数 K 稳 来表示。
只考虑酸效应
——条件稳定常数( K
' MY
)
考虑所有的影响因素
——有效条件稳定常数( K M'Y' )
Home
2、条件稳定常数 只考虑酸效应—条件稳定常数( K M + Y MY
Home
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稳定性
主反应 M
副 反 应
+OHM(OH)
+
+L
ML
Y
+N
NY
MY
+H+
+L
+H+
HY
+OHMOHY
MHY MLY
干扰离子
M(OH)2 ┆ ML2 ┆ H2Y ┆
混合配合效应
分析化学武汉大学第五版上册第分析化学武汉大学第五版上册第01章课件ppt模板

29
2、滴定方式
1)直接滴定(direct titration):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被测物
2)间接滴定(indirect titration) :不能与滴定剂直接
反应的物质可以通过另外的化学反应,以滴定的方式间
接测定
2
2
4
Ca
CaC2 O4
C 2 O CO2 H 2O
HCl溶液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消耗25.20 mL,求HCl溶液的浓度
2 HCl + Na2B4O7 + 5H2O = 2NaCl + 4H3BO3
(分子量Na2B4O7⋅10H2O: 381.37)
,又被称为分析科学。
“现代化学之母”
我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徐寿先生“考质求数之学,乃格物之大端
,乃为化学之极致也。”
4
分析化学是研究分析方法的科学,一个完整具体的
分析方法包括测定方法和测定对象两部分
分析化学三要素――理论、方法与对象
反映了科学、技术和生产之间的关系
高校和科研单位、仪器制造部门和生产单位的合作
Na2B4O7.10H2O
2)试剂的纯度足够高(>99.9%)
3)性质稳定
4)摩尔质量大
5)参加滴定反应时按反应式定量进行,没有副反应
33
1.7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3、常用基准物质
纯金属和纯化合物:Zn、Al、Fe、Ni、Na2CO3、
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CaCO3、K2Cr2O7、
常量成分测定(质量分数>1%)一般采用化学分析法
微量成分测定(质量分数0.01%~ 1%)
痕量成分测定(质量分数<0.01%)一般采用仪器分析
《分析化学第五版》课件

色谱法及其应用
深入研究色谱法及其应用,包括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用于分离和鉴定复杂 样品中的化合物。
质谱法及其应用
探索质谱法及其应用,通过测定离子的质量和相对丰度来确定分子结构和组成。
电化学分析法及其应用
了解电化学分析法及其应用,包括电位法、电导法和电化学计量,用于测定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和反应动力学。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深入研究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概念和方法,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环境分析化学
探索环境分析化学的重要性和应用,包括水、土壤和大气中污染物的检测和 监测。
食品分析化学
了解食品分析化学的原理和方法,包括食品中营养成分、添加剂和污染物的检测和评估。
药物分析化学
深入研究药物分析化学的原理和方法,包括药物的质量控制、成分分析和稳 定性研究。
分析化学在区域环境保护中的 应用
了解分析化学在区域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包括污染物的监测和解决 方案的制定。
国内外分析化学研究进展
探究国内外分析化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趋势,包括新的分析方法、仪器和应 用领域。
《分析化学第五版》PPT 课件
我们将探索《分析化学第五版》的课件,涉及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以 及各种应用领域。这些课件将提供一个综合性的视角,帮助您理解和应用分 析化学的核心概念。
概述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 理
通过本节课件,您将了解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样品的收集、制 备和分析方法,以及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热分析法及其应用
深入研究热分析法及其性。
样品前处理技术
探索样品前处理技术,包括样品的收集、制备和提取,以及为分析过程准备 样品的重要性。
分析化学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用红外光谱法区分和鉴别
H
H HOOC
H
HOOC
COOH H
COOH
顺丁烯二酸
反丁烯二酸
1-2-1分析方法的分类与选择
根据分析任务、分析对象、测定原理、试样用量与待测成 分含量的不同及工作性质等,分析方法可分为许多种类
定性分析(哪些元素、原子团或化合物等) 分析任务(要求) 定量分析(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
分析化学(第五版)上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课程学习和考核方法
学习方法:预习、听讲、复习、完 成作业;课堂提问、讨论;答疑。
平时成绩—20分 (作业)
理论考核—70分 (期末考试)
100分
提问和期中检查—10分
本课程的学时分配
▪ 第1章 分析化学概论(4学时) ▪ 第2章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2学时) ▪ 第3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5学时) ▪ 第4章 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2学时) ▪ 第5章 酸碱滴定法(10学时) ▪ 第6章 络合滴定法(9学时) ▪ 第 7 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7学时) ▪ 第8章 沉淀滴定法和滴定分析小结(2学时) ▪ 第9章 重量分析法(5学时) ▪ 第10章 吸光光度法 (5学时) ▪ 第11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与富集方法(3学时)
度怎样?”(是全棉吗?是真丝吗?还是其 他)
布料 感官
检验
棉 柔软,吸湿
易燃,烧纸味,灰散碎
丝 柔软,光泽
卷缩,臭味,灰颗粒
合成纤维 弹性,耐热 卷缩,冒黑烟,灰小球
举例二
“碘盐如何?”(含不含?含多少?) IO3-+5I-+6H+ →3I2+3H2O
用食醋,KI淀粉试纸检验(含不含碘)20~50mg·kg-1 用仪器分析测定碘的含量ωI2 =0.005%(属于痕量分析) 根据碘酸钾、碘化钾在酸性介质中与结晶紫形成稳定的 离子缔合物,用四氯化碳萃取后。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出 食盐中碘酸钾的含量,再换算出碘的含量。
▪ 欧洲化学会分析化学部组织14个国家的31位分析 化学家编写的国际性教科书,主要由kellner.R、 mermet J M、otto M等国际分析化学家合作编写的 由李克安 ,金钦汉翻译的
▪ 《 Analytical chemistry 》定义为: Analytical chemistry is a scientific discipline that develops and applies theroies 、methods、instruments and strategies to obtain information on the composition
可参考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06年第六卷第三期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2年18卷第五期
举例三 乳制品中三聚氰胺定量分析新方法研究取得新进展
双(三甲基硅烷基)氟乙酰胺(BSTFA)
近日,依托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建设的 甘肃省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师彦平研究员带领的课题组 在氧化锆中空纤维萃取棒联用GC—MS(气相色谱—质谱 联用)法快速测定乳制品中三聚氰胺含量方面取得新进 展。该课题组研究人员以聚丙烯中空纤维为模板,通过 溶胶凝胶与浸渍法将氧化物纳米微粒沉积在聚丙烯中空 纤维载体上,煅烧后得到氧化物中空纤维萃取棒(如氧 化锆、氧化钛和氧化硅等)。该方法能够满足复杂介质、 痕量成分、特殊性质成分分析的要求,制备工艺简单安 全,成本低,可工业化生产,因此在食品、药物、环境、 检验检疫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最低检出限达到 0.00lμg/ml。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避免了繁琐 的前处理步骤和有机溶剂的消耗,可作为常见样品中三 聚氰胺含量测定的确证方法。该研究发表在近期的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色谱A》上,并得到了 该杂志审稿编辑的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该项研究为乳制 品中三聚氰胺的分析测定提供了快速、精确、定量的简 便方法,避免了以往样品制备技术中的蛋白质沉淀和样 品净化。
结构分析(研究物质分子结构或晶体结构、 综合形态)
and nature of matter in space and time.
▪ 说明分析化学这门学科既是古老又是年轻的一门 学科,它吸收当今其他学科的成果来充实和发展 自己,是一门发展较快的学科。
分析化学(分析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它致力于建立和应用各种方法、仪器和 战略以获得有关物质在相对时间或空间 内的组成和性质信息的科学。
这是一个高度概括的定义。它包括了任 务、手段、目标和适用面;但不涉及分析化 学的具体内涵。概括起来:分析化学是研究
物质的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及其相关理论的 科学
但是,国内也有著名学者看好分析化学:
以前我认为化学的核心是合成 化学,现在看来化学的核心任务 应该有二个:合成化学与广义的 分析化学。
——徐光宪 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获得2008年
▪ 具体分析任务是确定物质的化学组成(定性分析),测量各组 成的含量(定量分析)以及表征物质的化学结构(结构分析)。
▪ 分析化学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化学分支学科,并且在早期化学 的发展中一直处于前沿和重要地位,被称为“现代化学之母”, 是科学技术的眼睛,是进行科学研究基础。
▪ 我国化学界前辈徐寿先生(1818--1884)曾对分析化学学科给予 很高评价。他说:“考质求数之学,乃格物之大端,而为化学 之极致也。现代的分析化学的定义已经涵盖了多种学科,且互 相交叉和互相渗透. 最享有盛誉的分析化学家贝采利乌斯 (Berzelius J J)的名著《化学教程》(1841年)记载了当时所 用的仪器设备和分离测定方法,已初具今日化学分析的端倪。
第1章 概 论
▪ 1-1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和作用
▪ 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是发展和应用各种理论、方法、 仪器和策略以获取有关物质在相对时空内的组成和性质的信息 的一门科学(由kaller R,Mermet J M,Otto M,et al 1998由李克 安 ,金钦汉译)又被称为分析科学 。概括起来就是研究物质组 成的分析方法及其相关理论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