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实验课件.ppt

合集下载

分析化学经典课件酸碱滴定法PPT

分析化学经典课件酸碱滴定法PPT

1)双色指示剂:甲基橙
Kin
H
In
HIn
变色点pH取决于酸、碱式体浓度的比值,与CHIn无关
2)单色指示剂:酚酞
Kin [In ] a [H ] [HIn] C a
变色点pH取决于C ;C↑ 则pH↓,变色点酸移
✓ 例:50~100ml溶液中加入酚酞 2~3滴,pH=9变色 15~20滴,pH=8变色
➢ 形成的多元共轭酸碱对中最强酸的解离常数 Ka1对应最弱共轭碱的解离常数Kb3
Ka1 Kb3 Ka2 Kb2 Ka3 Kb1 KW 1.0 1014
例:计算HS-的pKb值
解: HS- + H2O
H2S + OH-
pKb2 = pKw -pKa1 = 14.00-7.02 = 6.98
2.温度的影响
T → Kin → 变色范围 !注意:如加热,须冷却后滴定
3.溶剂的影响
电解质→离子强度→Kin → 变色范围
4.滴定次序
无色→有色,浅色→有色 ✓ 例: 酸滴定碱 → 选甲基橙
碱滴定酸 → 酚酞
➢ 组成
1.指示剂+惰性染料 例:甲基橙+靛蓝(紫色→绿色) 2.两种指示剂混合而成 例:溴甲酚绿+甲基红(酒红色→绿色)
1.滴定过程中pH值的变化 2.滴定曲线的形状 3.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和指示剂的选择 4.弱酸被准确滴定的判别式
1.滴定过程中pH值的变化 (1)滴定开始之前
[H ] Ca K a 1.810 5 0.1000 1.34 10 3 mol / L pH 2.88
(2)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之前
➢ 共轭酸碱对HA和A- 有如下关 系
Ka Kb Kw
Ka Kb Ks

《分析化学实验》课件

《分析化学实验》课件

建议学校进一步完善实验设备, 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实验拓展与思考
深入探究实验原理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进一步深入探究实验 原理,加深对分析化学的理解和掌握。
拓展实验应用领域
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分析化学在日常生活和工 业生产中的应用,希望今后能够拓展到更多领域。
培养创新思维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 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不断探索新的实验方 法和应用。
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 及方法
01
03 02
实验注意事项
注意实验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定 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注意实验废弃物的处理,保护环境
02
实验基础知识
化学分析方法
酸碱滴定法
介绍酸碱滴定原理、滴定曲线、指示剂选择 及终点判断等。
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滴定剂种类、滴定曲 线及指示剂选择等。
络合滴定法
络合滴定的基本原理、络合剂种类、络合反 应的平衡常数及影响因素等。
沉淀滴定法
沉淀滴定的基本原理、沉淀反应的条件、沉 淀反应的定量关系等。
实验数据处理
数据记录
强调实验过程中数据记录的重要性, 如何准确记录实验数据,避免误差传 递。
数据处理
介绍实验数据的整理、计算、图表绘 制等基本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如何利 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使用方法
介绍各种实验器材的名称、用 途、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试剂配制
介绍各种试剂的配制方法、浓 度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与操作
实验步骤
按照实验要求,详细介绍实验的操作步骤。
实验操作
根据实验步骤,逐步演示实验操作过程,包 括称量、溶解、加热、萃取等。

2024版分析化学完整版课件

2024版分析化学完整版课件
优点
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微量和常量组分分析。
分类
包括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络合滴定等。
缺点
对标准溶液和指示剂的要求较高,易受干扰因素影响。
光度分析法
原理
基于物质对光的吸收、发射或散 射等光学性质与物质浓度之间的
关系进行分析的方法。
分类
包括分光光度法、荧光光度法、 原子吸收光度法等。
优点
分析化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分析化学
古代人们通过简单的试验和观察,积累了一些关于物质性质的经验和知识,如炼金术、医药 学等。
近代分析化学
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分析化学开始从经验性向理 论性转变,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分析方法和理论,如重量分析法、容量分析法、光谱分析法等。
土壤污染治理技术
包括重金属、农药残留、有机物污染等。
包括现场快速检测法、实验室分析法等, 涉及色谱法、质谱法、光谱法等技术。
包括物理法(如换土、深耕翻土等)、 化学法(如淋洗、氧化还原等)和生物 法(如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同 时,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壤污染,还需要 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如针对重金属 污染的土壤,可以采用电动修复、热解 吸等技术进行治理。
偏差
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关系,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识别与消除。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有效数字概念
非零数字及其后面所有数字的总称,表示测量结 果的精确程度。
有效数字运算规则
加减法、乘除法、乘方与开方等运算中有效数字 的保留规则。
数值修约规则
四舍六入五成双等修约方法。
数据分析与统计处理方法
数据处理基本步骤 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结 果表达。
误差分析

《分析化学》PPT课件

《分析化学》PPT课件

积分吸收与峰值吸收
• 锐线光源: 所发射谱线与原子化器中待测元素所吸收谱线中心频率(ν0)
一致,而发射谱线半宽度(ΔνE)远小于吸收谱线的半宽度 ( ΔνA )。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特点
选择性好:空心阴极灯作锐线光源,光 谱干扰小。
灵敏度高:适应于微量与痕量金属与 类金属分析。石墨炉原子化法,10-10~10-14水平。
精密度高。操作方便和快速。 应用范围广:分析不同含量、不同性质、不 同状态的元素。 局限性:不适于多元素混合物的定性分析, 难以原子化的元素分析灵敏度低。
在原子光谱中的带光谱和连续光谱
• 当获得原子的线光谱时,除观察到线光谱外,还会出现带光谱和连 续辐射。
• 连续辐射来源于原子化介质中的热微粒物质产生的热辐射。等离子 体,电弧,火花也会产生带光谱和连续辐射。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仪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原子化系统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性能指标
仪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锐线光源 原子化器
单色器 检测器 计算机工作站
空心阴极灯(HLC)
火焰原子化器(FAAS) 石墨炉原子化器(GFAAS) 氢化物原子化器(HGAAS) 平面衍射光栅 中阶梯光栅二维色散系统
光电倍增管(PMT)
包括雾粒的脱溶剂、蒸发、解离等阶段。 大部分分子解离为气态原子。
火焰原子化
火焰原子化器 火焰的类型 火焰的构造及其温度分布 自由原子在火焰中的空间分布 燃气和助燃气的比例
火焰的类型
• 当空气作为助燃气时,由不同燃气获得的火焰温度在1 700~2 400 ℃。仅仅能够原子化那些易分解的试样。
• 对难熔的试样,必须采用氧或氮氧化合物作为助燃气进行原子化。
光源的调制也可用稳定的直流电供给空心 阴极灯,在空心阴极灯和火焰之间插入一个切 光器,进行机械调制。

分析化学ppt课件

分析化学ppt课件
别。
近代分析化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分析化学逐渐形 成独立的学科,并应用于各个领域 。
现代分析化学
现代分析化学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和 方法,实现快速、准确、自动化的 分析。
02
分析化学基础知识
化学分析方法
01
02
03
04
酸碱滴定法
利用酸碱反应进行滴定,通过 滴定曲线、指示剂选择等确定
待测物的浓度。
络合滴定法
报告格式
图表制作
说明实验报告的基本格式和内容,包括实 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和结论等部分 。
介绍如何制作有效的图表,如柱状图、折 线图和表格等,以直观展示实验结果。
报告撰写技巧
报告提交与评价
提供撰写实验报告的技巧和建议,如语言 表达、逻辑结构等。
说明实验报告的提交方式和评价标准,以 便学生更好地完成报告。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是分析化学在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应用,通过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可以了解食品的质 量和安全性,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详细描述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主要包括对防腐剂、抗氧化剂、着色剂、调味剂等添加剂的检测。通过高效液相色 谱法、气相色谱法、质谱法等分析方法,可以准确地检测出食品中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判断食品的 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分析化学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科学研究
分析化学在基础研究、新 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发挥 着关键作用。
工业生产
分析化学在化工、制药、 食品、环保等领域用于产 品质量控制和生产过程优 化。
环境保护
分析化学在环境监测、污 染治理、生态评估等方面 提供技术支持。
分析化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分析化学
古代人类通过观察和实验,采用 简单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析和鉴

《分析化学第四版》课件

《分析化学第四版》课件
富集目标组分
通过适当的富集技术,提高目标组分的浓度,提高分析的灵敏度。
优化富集条件
通过实验条件的优化,提高富集效率和分析的准确度。
06
实验技能与安全
分析实验室基本操作与实验技能
实验操作规范
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规范,如 实验器材的正确使用、实验试
剂的配制和标定等。
实验误差控制
了解误差的来源和分类,掌握 减小误差的方法,提高实验结 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络合滴定法
总结词
基于络合反应的定量分析方法
详细描述
络合滴定法是一种利用络合反应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控制溶液的pH值和络合剂的浓度,使被测物 质与络合剂形成稳定的络合物,然后通过滴定手段测定络合物中的被测物质含量。络合滴定法具有准确度高、选 择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离子的测定。
络合滴定法
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分析化学的分类
总结词
根据分析对象和分析方法的不同,分析化学可分为多 种类型。
详细描述
根据分析对象的不同,分析化学可分为无机分析和有 机分析。无机分析主要针对无机物,如金属、非金属 等;有机分析则针对有机物,如烃、醇、酸等。根据 分析方法的不同,分析化学可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 析。化学分析主要利用化学反应和滴定等方法进行定 量分析;仪器分析则利用各种仪器对物质进行定性或 定量分析,如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等。
总结词
络合剂的选择与配制
详细描述
选择合适的络合剂是络合滴定法的关键,通常根据被测金属离子的性质和反应 条件来选择适当的络合剂。同时,络合剂的浓度和纯度也需要进行准确测量和 控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络合滴定法
总结词
络合反应条件的控制

分析化学ppt课件

分析化学ppt课件
定分析。
配位指示剂的选择
根据配位反应的稳定性选择合适的 指示剂,如EDTA、铬黑T等。
配位滴定法的应用
适用于金属离子含量的测定,如钙 、镁等。
沉淀滴定法
沉淀滴定法的原理
利用沉淀反应中生成难溶化合物 的原理进行滴定分析。
沉淀指示剂的选择
根据沉淀反应的溶解度选择合适 的指示剂,如银量法中的铬酸钾
指示剂等。
沉淀滴定法的应用
适用于某些特定离子或化合物的 含量测定,如氯离子、硫酸根离
子等。
04 重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概述
定义
通过测量物质的质量变化来确定待测组分的含量 。
原理
根据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守恒定律,通过测量反 应前后物质质量差来计算待测组分的含量。
分类
直接法、间接法、差减法。
挥发法
定义
利用待测组分在特定条件下具有挥发性,通过加热等方法使其挥 发并测量挥发前后质量差来计算含量。
数据处理的方法
有效数字运分析方法的建立与评价
1 2
分析方法的建立
明确分析目的、选择分析方法、制定分析步骤等 。
分析方法的评价
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特异性等指标。
3
分析方法的应用范围
适用于不同领域和不同类型的样品分析。
03 滴定分析法
分析化学ppt课件
目录
• 分析化学概述 • 分析化学基本原理 • 滴定分析法 • 重量分析法 • 光谱分析法 • 色谱分析法 • 分析化学在各领域的应用
01 分析化学概述
分析化学的定义与任务
定义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 构、含量和形态等化学信息的分 析方法及理论的一门科学。
任务
分析化学的主要任务是鉴定物质 的化学组成、测定有关组分的含 量以及表征物质的化学结构和存 在形态等。

分析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ppt课件

分析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ppt课件

递减称量法
又称减量法。此法用于称量一定范 围内的样品和试剂。主要针对易挥 发、易吸水、易氧化和易与二氧化 碳反应的物质。
递减称量法的操作
用滤纸条从干燥器中取出称量瓶, 用纸片夹住瓶盖柄打开瓶盖,用牛 角匙加入适量试样(多于所需总量, 如称取三份0.3g试样,则需加入1g左 右试样),盖上瓶盖,置入天平中, 按TAR键清零。
开机
关好天平门,轻按ON键,LTD指示灯全亮,松 开手,天平先显示型号,稍后显示为0.0000g, 即可开始使用。
直接称量
在LTD指示灯显示为0.0000g时,打 开天平侧门,将被测物小心置于秤 盘上,关闭天平门,待数字不再变 动后即得被测物的质量。打开天平 门,取出被测物,关闭天平门。
去皮称量
固定质量称量法的要求
固定质量称量法要求称量精度在0.1mg以内。 如称取0.5000g石英砂,则允许质量的范围是 0.4990g~0.5010g。超出这个范围的样品均不合 格。 若加入量超出,则需重称试样,已用试样 必须弃去,不能放回到试剂瓶中。 操作中不能 将试剂撒落到容器以外的地方。称好的试剂必 须定量的转入接收器中,不能有遗漏。
电子天平
电子天平是最新一代的天平,它是根据电 磁力平衡原理,直接称量,全量程不需要 砝码,放上被测物质后,在几秒钟内达到 平衡,直接显示读数,具有称量速度快, 精度高的特点。 它的支撑点采取弹性簧片 代替机械天平的的玛瑙刀口,用差动变压 器取代升降枢装置,用数字显示代替指针 刻度。因此具有体积小、使用寿命长、性 能稳定、操作简便和灵敏度高的特点。
前言
•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 过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可以加深对 分析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熟练掌 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形成规 范的操作习惯,有利于减少实验错误,为 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Cl溶液(mL)
VHCl / VNaOH
体积比平均值
2.NaOH溶液滴定HCl溶液 指示剂 :
五、关于移液管、滴定管的正确使用
六、实验数据 做完实验后,将实验数据交给老师检
查,通过后将原始数据进行登记并签到; 清洗所用的公用仪器(如滴定管),
擦干净所用的实验台面,方可离开实验 室。
此步所耗HCl体积为V1(mL)。
(2)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继续滴定至 溶液由黄色 橙色。此步所耗HCl体 积为V2(mL)。
NaHCO3 HCl NaCl CO2 H2O
数据处理: (1)当V1 > V2:试样为Na2CO3+ NaOH
NaOH (g / L) (V1 V2 ) CHCl M NaOH 103 25.00 25.00 103 100.00
七、实验室清洁值日
注意: 从“实验二”开始,进实验室的程序为
1)三楼大实验室,准备好当天所需的称量玻璃 器皿(见各大实验室中黑板上的提示);
2)二楼A208多媒体教室,老师讲解实验;
3)三楼大实验室,进行实验。
实验二 有机酸纯度的测定
一、试剂的配制 NaOH溶液:0.1mol/L,在台秤上取约
2g固体NaOH(用小烧杯称取),另用大量 筒量取500mL去离子水,倒少量水入装 有NaOH固体的小烧杯中,搅拌使NaOH 溶解后将其倒入试剂瓶中;再将大量筒 中剩余的水倒入试剂瓶中,混匀。
平行测定三份。
注意: 在实验中,若“感觉”实验过程出了问
题,想重新做时,必须告诉老师。 老师可帮助你分析,是否有问题,是否
一定要重新做。
实验四 水总硬度的测定
一、原理 测定水的总硬度就是测定水中钙、镁的
总量,采用EDTA络合滴定法。 用pH=10氨性缓冲液,以EDTA作为络
合滴定剂剂,与水中的钙、镁反应,生成 EDTA-钙和EDTA-镁络合物,根据滴定消 耗的EDTA体积和EDTA浓度可求得水中 钙和镁的含量。
250.00mL
实验三 混合碱的分析 (双指示剂法)
一、实验原理 混合碱体系:Na2CO3 + NaOH;
NaHCO3 + Na2CO3
(1)酚酞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 溶液由红色 无色, NaOH完全中和; Na2CO3 NaHCO3。
NaOH HCl NaCl H2O
Na2CO3 HCl NaCl NaHCO3
Na2CO3 (g
/
L)
2V2
CHCl
M Na2CO3 2000
25.00 25.00 103
100.00
(2)当V1 < V2:试样为NaHCO3 + Na2CO3
NaHCO3 ( g
/
L)
(V2 V1) CHCl 25.00 25.00
M NaHCO3 1000
103
100.00
Na2CO3 (g
测定:每次用移液管取有机酸溶液 25.00mL, 加酚酞指示剂,用NaOH标准 溶液滴定。
平行测定三份。
三、数据记录及处理 1.数据记录表格 2.有机酸含量的计算
草酸百分含量%=
CN aO H
VNaOH
M H2C2O4 1000 2 100%
WH2C2O4
25.00 100.00
注意: (1)容量瓶的使用:什么情况下用? 在 配溶液时,与烧杯和搅棒怎样配套使 用? (2)滴定管的读数:应读至0.01mL,如 23.13mL;31.28mL。 错误的读数 23mL;23.1mL (3)移液管、容量瓶量取溶液体积的写 法: 如 25.00mL
标定:每次用移液管量取KHC8H4O4标 准溶液25.00mL,置于锥形瓶中,加酚 酞指示剂,用待标定的NaOH溶液滴定 至微红色。
平行测定三份。
2.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有机酸样品(草酸)溶液配制:用小烧
杯准确直接称量0.6g(1份),配成100mL 待测溶液(用100mL容量瓶)。
分析化学实验
实验一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
一、实验室安全
二、实验的要求与目的 1.正确使用酸、碱滴定管 2.正确使用移液管、容量瓶 3.滴定终点的准确观察
三、实验内容 1.溶液的配制: NaOH溶液:0.1mol/L, 500mL 在台秤上取约2g固体NaOH(用小烧杯称取), 配成500mL溶液,置于试剂瓶(带胶塞)中。
用移液管取25.00mL,甲基橙指示剂,用
待标定的HCl溶液滴定至黄色 橙色。
2.混合碱的分析: 用移液管取25.00mL样品溶液于100mL
容量瓶中,配成100mL稀释液。 每次取25.00mL稀释液滴定,酚酞指示
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 无 色,记录V1;
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溶液 滴定至黄色 橙色,记录V2。
3.NaOH滴定HCl: 指示剂:酚酞; 终点颜色:无色 微红(摇动时30s内 红色不消失)
操作:用移液管吸取25.00mLHCl溶液 于锥形瓶中,加2滴指示剂,用0.1mol/L NaOH溶液滴定。
平行测定三份。
四、滴定记录表格 1.HCl溶液滴定NaOH溶液 指示剂:
记录项目
1
2
3
NaOH溶液(mL)
/
L)
2V2
CHCl
M Na2CO3 2000
25.00 25.00 103
100.00
二、试剂的配制ຫໍສະໝຸດ HCl溶液:用量筒量取浓HCl 4.5mL,加
水至500mL,置于试剂瓶中。
三、实验步骤
1. 0.1mol/L HCl 溶液的标定:
准确称取0.6g无水Na2CO3,配成100mL;

1.5g
,配成250mL。
HCl溶液:0.1mol/L, 500mL 用量筒量取浓HCl 4.5mL,加水至500mL, 置于试剂瓶中。
2.HCl滴定NaOH: 指示剂:甲基橙; 终点颜色:黄色 橙色。
操作:由碱式滴定管放出25.00mLNaOH 溶液于锥形瓶中,加2滴指示剂,用 0.1mol/L HCl溶液滴定。
平行测定三份。
二、实验步骤 1. 0.1mol/L NaOH溶液的标定: KHC8H4O4标准溶液配制:用小烧杯准确 直接称量4g固体KHC8H4O4(1份),配成 250mL的标准溶液 (用250mL容量瓶)。
注:(1)小烧杯洗干净后,用小块滤纸擦 干; (2)准确称量:在天平上称取,称量的读数 应准确至0.0001g; (3)直接称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