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共76页

合集下载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为促进我院实验教师尽快适应学校转型发展和专业建设要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一支高水平实验教师队伍,响应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年计划,实践教学中心于2019年11月15日上午,在工科楼D504教室开展由刘健高级工程师主讲《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院级公开课。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等专业大一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实施研究性教学,促进大学生培养研究性学习思维、提高科研素质的第一课堂。

刘健老师结合多年来对不同专业学生的授课经验, 以实验目的为导向,引导学生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了解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明晰实验的具体内容。

此外,还充分强调和分析了实验过程中的应注意的各个细节,加强对学生基础性实验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熟练正确的实验操作,强化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等专业大一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实施研究性教学,促进大学生培养研究性学习思维、提高科研素质的第一课堂。

刘健老师结合多年来对不同专业学生的授课经验, 以实验目的为导向,引导学生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了解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明晰实验的具体内容。

此外,还充分强调和分析了实验过程中的应注意的各个细节,加强对学生基础性实验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熟练正确的实验操作,强化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第三版)》是由辛述元、王萍主编,2016年3月化工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该教材不但面向高职高专院校制药、化工、生化、冶金、石油、地质、轻工、材料、农林、环保、公安等专业的教学与职业培训,也可供相关企事业单位技术与操作人员参考。

全书主要由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知识、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综合实验五部分组成,并附有与之配套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报告”。

1成书过程
修订过程
该教材进一步贯彻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基本精神和国家职业标准的基本要求,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更新了部分实验,以增强对高职高专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该教材由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辛述元、王萍任主编,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黄一石教授任主审。

在该教材修订过程中,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有关教师给予了支持。

出版工作
2016年3月,该教材由化工工业出版社出版。

共教材修订中,力图体现以下特色:
职业性:反映高职高专教育层次的特点,进一步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国家职业标准的基本要求,以能力为本位,形成围绕职业需要的教学与训练;
专业性:体现制药类专业对本课程知识技能的需求,同时兼顾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学要求;
实用性:考虑企业一线岗位群技术人员与操作人员对本课程知识、技能的实际需要,重视岗位技能的训练,尽可能采用典型性、显效性、应用方便、经济的实验方法;
环保性:尽可能采用无污染或低污染、无毒或低毒的绿色化学实验方法。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报告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报告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操作,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和方法,了解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加深对无机及分析化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

实验仪器与试剂•仪器:酸度计、滴定管、烧杯、量筒、坩埚等•试剂:硫酸、盐酸、氯化铜、氯化钠、硝酸银等实验步骤步骤一:制备氯化铜溶液1.使用滴定管量取一定量的氯化铜固体,放入烧杯中。

2.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充分搅拌溶解。

3.将溶液转移到干净的烧杯中,备用。

步骤二:氯离子检测1.取一定量的氯化铜溶液,加入适量的盐酸,酸度调至pH=2。

2.使用滴定管滴加硝酸银溶液,直至出现沉淀停止滴定。

3.记录滴定所耗用的硝酸银溶液体积V1。

步骤三:铜离子检测1.取一定量的氯化铜溶液,加入适量的盐酸,酸度调至pH=2。

2.使用滴定管滴加硫酸溶液,直至出现沉淀停止滴定。

3.记录滴定所耗用的硫酸溶液体积V2。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果和分析:1.氯离子检测:通过滴定硝酸银溶液,我们得到了滴定所耗用的体积V1。

根据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算出氯化铜溶液中的氯离子的浓度。

反应方程式:AgNO3 + Cl- → AgCl↓ + NO3- 根据滴定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可以计算出氯离子的摩尔浓度。

2.铜离子检测:通过滴定硫酸溶液,我们得到了滴定所耗用的体积V2。

根据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算出氯化铜溶液中的铜离子的浓度。

反应方程式:Cu2+ + 2H+ + SO4^2- → CuSO4 + H2O 根据滴定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可以计算出铜离子的摩尔浓度。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氯离子和铜离子在氯化铜溶液中的含量情况,从而进一步了解其化学性质和可能的应用。

此外,实验结果还可以用于验证化学计算的准确性,并对实验操作的准确性进行评估和改进。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制备了氯化铜溶液,并进行了氯离子和铜离子的检测。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在第三版的基础上,按照教育部非化学化工类专业化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推荐的生物类各专业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规范要求,结合近年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的发展而进行修订的。

目录:绪论0.1化学实验的目的O.2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第一部分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第1章化学实验规则和安全知识1.1化学实验规则1.2实验室安全知识第2章化学实验基本仪器介绍第3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3.1仪器的洗涤和干燥3.2基本度量仪器的使用方法3.3加热方法3.4试剂及其取用3.5溶解和结晶3.6沉淀及沉淀与溶液的分离3.7干燥器的使用3.8气体的获得、纯化与收集第4章天平和光、电仪器的使用4.1天平4.2离子计4.3分光光度计4.4电导率仪第5章实验数据处理5.1有效数字5.2准确度和精密度5.3作图技术简介5.4分析结果的报告第二部分实验第6章基本操作训练和简单的无机制备实验一玻璃管操作和塞子钻孔实验二氯化钠的提纯实验三硫代硫酸钠的制备(常规及微型实验) 实验四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常规及微型实验) 实验五分析天平称量练习实验六滴定操作练习实验七离子交换法制备纯水(常规及微型实验) 第7章化学原理与物理量测定实验八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九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十化学反应速率和活化能的测定实验十一醋酸标准解离常数和解离度的测定实验十二水溶液中的解离平衡实验十三硫酸银溶度积和溶解热自测定实验十四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十五电位法测定卤化银的溶度积实验十六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实验十七磺基水杨酸合铁(Ⅲ)配合物的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第8章元素化学实验实验十八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实验十九卤族元素实验二十氧族元素实验二十一氮族元素实验二十二碳族元素和硼族元素实验二十三铬、锰、铁、钴实验二十四铜、银、锌、汞实验二十五水溶液中Ag+,Cu2+,Cr2+,Ni2+,Ca2+的分离与检出实验二十六纸色谱法分离与鉴定某些阳离子第9章分析化学实验实验二十七容量器皿的校准实验二十八铵盐中氮的测定(酸碱滴定法)实验二十九盐酸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实验三十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酸碱滴定法) 实验三十一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实验三十二水中钙、镁含量的测定(配位滴定法)实验三十三硫糖铝中铝和硫含量的测定(配位滴定法)实验三十四高锰酸钾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实验三十五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高锰酸钾法)实验三十六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高锰酸钾法)实验三十七碘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实验三十八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碘量法)实验三十九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直接碘量法)实验四十土壤中腐殖质含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实验四十一生理盐水中氯化钠含量的测定(银量法)实验四十二氯化钡中钡的测定(重量法)实验四十三磷肥中水溶磷的测定(重量法)实验四十四铁的比色测定实验四十五血中葡萄糖的酶测定法实验四十六禾本植物叶子中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第10章综合和设计性实验实验四十七含Cr(Ⅵ)废液的处理与比色测定实验四十八过氧化钙的制备及含量分析实验四十九四氨合铜(Ⅱ)硫酸盐的制备实验五十葡萄糖酸锌的合成及组成测定实验五十一植物中某些元素的分离与鉴定实验五十二聚碱式氯化铝的制备与净水试验实验五十三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合成及组成分析附录一、几种常用酸碱的密度和浓度二、定性分析试液配制方法三、常见离子鉴定方法汇总表四、基准试剂的干燥条件五、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六、特殊试剂的配制七、缓冲溶液八、常见无机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九、某些离子和化合物的颜色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十一、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十二、某些氢氧化物沉淀和溶解时所需的pH十三、化学实验常用手册和参考书简介十四、实验报告格式示例……编辑推荐与评论::《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在第三版的基础上,按照教育部非化学化工类专业化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推荐的生物类各专业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规范要求,结合近年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的发展而进行修订的。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报告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报告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方法,培养实验观察和数据处理能力。

实验仪器与药品,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玻璃棒、pH试纸、硝酸银溶液、氯化铁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盐酸溶液、蓝色底物溶液等。

实验一,氯离子的检验。

1. 取一小部分氯化铁溶液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有无沉淀生成。

2. 取一小部分氯化铁溶液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沉淀生成。

实验结果,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了淡黄色的沉淀,而在硝酸银溶液中,则生成了白色的沉淀。

由此可知,氯离子的检验方法有多种,且均能有效地检测出氯离子的存在。

实验二,钠离子的检验。

1. 取一小部分氯化钠溶液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沉淀生成。

2. 取一小部分氯化钠溶液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pH试纸,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在硝酸银溶液中,生成了白色的沉淀,而在pH试纸的作用下,试管中的液体颜色变为红色。

由此可知,钠离子的检验方法也有多种,且能够准确地检测出钠离子的存在。

实验三,氯化钠的定性分析。

1. 取一小部分氯化钠溶液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盐酸溶液,观察有无气体产生。

2. 取一小部分氯化钠溶液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蓝色底物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在盐酸溶液的作用下,试管中产生了气泡,而在蓝色底物溶液的作用下,试管中的液体颜色变为淡绿色。

由此可知,氯化钠的定性分析方法也有多种,且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氯化钠的成分。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掌握了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了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同时,我们也培养了实验观察和数据处理能力,为今后的化学实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实验技能,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大学无机化学实验

大学无机化学实验

完全吸收
复合光
光谱示意
表观现象示意
完全透过
吸收黄色光
光颜W作色hy用,?于 这?物 一质 过? 时 程,与物物质质吸的收性了质可及见光光的,性而质显有示关出。特征的
第三节 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Ir
Ia
I’o
It
比色皿
设入射光,吸收光,透射光和反射光的强度依次为I’o, I a, I t, I r,
则他们之间的关系为:
• 吸收曲线双向重叠
六、工作曲线 朗伯-比尔定律的分析应用
溶液浓度的测定 A= b c
先配制一系列标准溶液,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出它 们的吸光度,作图,同条件测未知液的吸光度,从图 中查出未知液的浓度。
c1 c2 c3 c4 c5 A1 A2 A3 A4 A5
A
Ax
cx
标准工作曲线图 c
七、有色溶液对朗伯-比尔定律的偏离
将不同波长的光透过某一固定的溶液,测量不 同波长下溶液对光的吸光度,Flash
A 1.6
D
A、B、C、D代表不 同浓度下的吸收曲线。
1.2
C 0.8
B
0.4
A
400 480 560 640 720 nm KMnO4 溶液的吸收曲线
Cr2O72-、MnO4-的吸收光谱
Absorbance
1.0 350
0.8
Cr2O72-
0.6
0.4
0.2
525 545 MnO4-
300 350 400
500
600
700 /nm
苯 (254nm)
甲苯 (262nm)
A
230
250
270

苯和甲苯在环己烷中的吸收光谱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件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件
《无机及分析化学》PPT 课件
欢迎来到《无机及分析化学》PPT课件,本课程旨在介绍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的基础知识和研究范围。让我们开始这个充满化学魅力的探索之旅!
课程介绍
1 无机化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探索无机化学的概念、涵盖的领域以及其在 现代科学发展中的重要性。
2 分析化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了解分析化学的定义、研究领域以及其在解 决现实问题中的应用。
配合物和有机金属化合物
深入研究配合物和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特性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非金属氧化物和金属氧化物
学习非金属氧化物和金属氧化物的性质,探索它们在材料科学和环境领域中的应用。
分析化学基础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介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原理 和方法,了解它们在实验室中的 应用。
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
样品的处理和制备
探讨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 以及它们在分析化学中的作用。
学习样品处理和制备的重要性, 以及在分析化学实验中的步骤和 注意事项。
实验室技巧
1 无机实验室的操作和安全
了解在无机化学实验室中安全操作的重要性以及实验室常用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无机化学基础
1
元素和原子的结构
揭示元素和原子的内部结构,了解它们如何影响元素的性质和反应。
2
3
元素化合价和电子结构
学习元素化合价和电子结构的概念,以及它们在无机化学中的重要性。
无机化合物的分类
离子化合物和分子化合物
了解离子化合物和分子化合物的区别,并探索它们在自然界和实验室中的应用。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实验一:合成硫化铁
实验目的:通过化学合成反应,制备硫化铁。

实验原理:硫化铁是一种黑色的化合物,可以通过反应来制备。

反应方程式如下:
FeCl3+3H2S->FeS3+6HCl
实验步骤:
1.将适量的FeCl3溶解在少量的水中。

2.逐滴加入浓盐酸,产生FeCl2和HCl。

3.将适量的H2S气体逐滴通入溶液中。

4.反应完全后,产生黑色沉淀。

5.过滤沉淀,用水洗涤干净,并风干。

实验最后,可以观察到得到了黑色的硫化铁沉淀。

该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化学反应的条件和过程,并学会合成无机化合物的方法。

实验二:硫酸氢钠的测定
实验目的:测定硫酸氢钠(NaHSO4)样品中的含量。

实验原理:硫酸氢钠可以通过酸碱反应与标准氢氧化钠(NaOH)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并通过溶液之间的化学计量关系测定其浓度。

实验步骤:
1.称取一定质量的NaHSO4样品,溶解于适量的蒸馏水中。

2.取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加入少量的酚酞指示剂。

3.滴加NaOH溶液到NaHSO4溶液中,直到溶液呈现微粉红色。

4.记录所需的NaOH溶液体积。

5.通过溶液的体积和浓度关系计算出NaHSO4样品中的含量。

该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酸碱反应的原理和计算方法,并学会使用滴定法进行定量分析。

结论:
通过实验一和实验二,我学到了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实际应用。

实验一中,我学会了通过合成反应制备无机化合物的方法,实验二中,我学习了如何使用滴定法测定物质的含量。

这些实验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