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卷手记——2019年全国课标Ⅲ卷

合集下载

(审核版)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新课标全国III卷,含答案)(含答案解析)

(审核版)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新课标全国III卷,含答案)(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2019年高考全国3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年高考全国3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高考全国III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

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

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

2019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

2019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

2019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2019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初唐四杰”堪称盛唐精神的探路者。

虽然见识了太多艰辛困顿,前途未卜,现实充满无法预见的种种未知,但他们却以超乎寻常的坚定与执着,自由驰骋在对理想的追逐和对未来的诗意想象之中。

诗歌是强化记忆的有效方式,他们通过诗歌创作,把逐梦路上的艰难困苦以及壮志豪情化作永远的记忆。

历史为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提供了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

几百年来的政治风云和民族融合,造就了唐代文化的博大与包容。

文人士子渴望成才、追求功名,不论出身,无问西东。

在政治风云中家道中落的旧族,因时事变幻而乘势突起的新贵,以及依靠创新制度和灵活政策而发家致富的百姓,都鼓荡起冲破现实改变命运的万丈雄心。

依靠门第与家世的选官原则正在被抛弃,新生的科举制度提供了依靠才学进身的仕宦途径,并带来了新的价值观念。

是否科举及第已经成为人生成功与否的核心标尺。

即如祖孙三代都担任最高层命令文字撰写之职的河东薛氏,到唐高宗时期担任宰相中书令的薛元超这一代,也要感喟自己未能科举出身的憾恨人生。

他曾说:“吾不才,富贵过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参修国史。

”科举制带来的通过个人努力改变命运的价值追求,已经深植于各阶层人士的心中。

对于没有应举条件的士子来说,应募从军、立功沙场也就成为一种自然的选择。

即使科举(包括各种科目)及第的文人,也都在同一个时期通过杨炯的诗句集体喊出了“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的豪言壮语。

2019年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新课标Ⅲ)(解析版)

2019年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新课标Ⅲ)(解析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資源宝库。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

对这类非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

两不仅局限于艺水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

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

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

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路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

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画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

因此,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Ⅲ)(解析版)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Ⅲ)(解析版)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Ⅲ)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三)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论语•子罕》中,孔子用“______ ,______ ”两句话阐明,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的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

《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 ,______ ”。

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______ ,______ ”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2.(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答题。

插田歌(节选)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3小题,共20.0分)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答题。

有一个大坑,看着很松软,有点像巧克力蛋糕--这是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上午11时40分,“嫦娥四号”传回的月背影像图带给人们的_______.这张在网络上刷屏的图片,拍自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中的冯•卡门撞击坑。

这一盆地是在40亿年前被小天体砸出来的。

到月球背面去看看,一直是人类的梦想。

但由于潮汐锁定的关系,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几乎相等,()同样,从地球发射的电磁波也只能到达月球正面的半球,使得人类无法对月球背面的探测器进行远程操控。

这大大_______了人类对于月球背面的探索。

2019全国3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全国3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

对这类非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

两不仅局限于艺水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

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

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

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路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

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画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

因此,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呈现的,考其演出行为形式形成艺术价值。

这类非物质文化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施中,有些地区視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件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III卷(含答案)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III卷(含答案)

2019年高考全国III卷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資源宝库。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

对这类非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

两不仅局限于艺水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

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

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

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路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

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画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

因此,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

精编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Ⅲ解析版

精编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Ⅲ解析版

.(精编)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Ⅲ)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

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

而不仅局限在艺术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

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雅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

使传统表演艺术”,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化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经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会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

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路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

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

因此,“”,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进行二度创作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时空中呈现的,靠其演出行为形成艺术作品,实现艺术价值。

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有些地区视保存为保护,重视硬态生存于民间。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践中,面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卷手记——2019年全国课标Ⅲ卷
作者:许东芳
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9年第25期
四川省安岳中学许东芳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考题分析
考题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更倾向于引导考生真实言说、个性抒情,更着眼于
培养与选拔有健全人格、有生命情怀、有人文素养的时代新人。

“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
“核心素养”的命题方向完美地融入题目当中,水乳交融,自然贴切。

更切合教育主题,让考
生在高考这个特定的日子里既能感受师生情谊,体验情感温度,产生强烈共鸣,也能呈现其现
实意义,让大众重新审视其眼中略显淡薄、有失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对教育良性健康
发展产生推动作用。

写作时,首先注意漫画与画语的两相结合,抓住材料的整体立意,不能顾此失彼。

不能理
解肤浅,浅论“离别”“青春”“书的作用”;不能只看漫画不看画语,漫谈“奋斗”“教育
的功利”“珍惜时间”;不能推而广之,泛议“感恩”“陪伴”“珍惜拥有”。

其次,要明确
隐含任务和言说对象。

题目对文体和对象没有明确的要求和限制,但考生心目中要有这样的思考:“我”身份、“他”身份,采用什么文体才能更好地传达我的观点和理解?我要表达什么
观点和思考?再次,分解写作要点,可以并列平面展开,也可层层深入论证。

最后,要写出老
师的典型性和自己的真挚情。

不能在没有铺垫伏笔,没有生活细节,没有师生真情互动的前提下,动不动就“流泪”,
动不动就感动,动不动就抒“老师,我爱您”等等,让人觉得很唐突;写老师,不是只有“白发”“皱纹”“挑灯改卷”才感人,每个老师是有自己的个性和典型的,写作时学生需要调动
自己平时的语言修为和情感体验能力以及生活观察能力,真正写出自己老师的“骨”力和“神”质,这样的“老师”才具神采,这样的文章才有共鸣。

考场作文
感恩有你
四川一考生
天云拂动,树叶沙沙,我们在最后一节课里伏案而习,些许兴奋,些许徘徊,未曾注意到
老师那惜别的目光,温柔的嗓音——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

三年不长,三年不短。

粉笔的“哒哒”声在耳旁回响,严厉的斥责声在心底飘荡。

老师于
我们,是监督者,是授业者,严肃、认真、负责,甚至让人时生畏惧。

我们对于老师,是传道
的对象,是布施的信徒,时而认真,时而叛逆,却终是会高飞的孩子。

三年的缘分皆在这行为
的磨合、言语的交织中。

老师,我们感恩有你,因你的耐心和付出。

高飞,终需坚毅的羽毛;追梦,还需执着的精神。

还记得宋濂的《东阳马生序》,让我感
受最深的不只是“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更有其面对老师教诲时的“色愈恭,
礼愈至”。

自古便有严师出高徒之说,曾经老师的那些严厉之语,愤怒的目光和我心底的委屈
不平都已远去,而化为高飞的动力,追梦的微光。

三年的点点滴滴,都已成为长在心底的花儿,在孤独无援时,会散发一种芬芳,沁人心脾。

老师,感恩有你,因你的严厉与负责。

曾阅读过刘慈欣的《乡村教师》,这本书让我发现了教师的伟大,唤醒了我对教师的崇高
认识。

曾有人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
另一个灵魂。

老师,感恩有你,因你在平凡中鞠躬尽瘁,因你在平凡中伟大超俗。

互联网飞速崛起,人工智能逐步进入我们的生活。

人们常于网上讨论,人工智能是否会取
代教师?我认为不会,也不能。

唤醒一个人的灵魂还需另一个人的灵魂,而非那些繁复的代码。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深情,“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概,“人间正道是沧桑”
的规律,都需要老师深情而浅显地讲述,而非那机械冰冷的回答。

老师,感恩有你,因你的无
可替代。

阳光打在脸上,月色落进心底。

站于山岗,轻风吹拂,想到的只是你——老师。

最后一节
课上,我们也多看看你。

老师,感恩有你!
评点:这是一篇57 分的考场佳作,有两大突出亮点。

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全文用“老师,我们感恩有你”做总论点,分解出“因你的耐心和
付出”“因你的严厉与负责” “因你在平凡中鞠躬尽瘁,因你在平凡中伟大超俗”“ 因你的
无可替代”四个分论点,分论点与分论点之间呈并列式,让行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整篇文
章结构井然,逻辑严密。

材料丰富,内容充实。

文章运用材料既取材广泛,有不同的领域和时间,元末明初的伟大
思想家、现当代高级工程师、国外伟大哲学家。

论证全面,内容充实,让论点更有说服力。

(编辑:李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