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成语故事及主人公

合集下载

成语主人公与故事

成语主人公与故事

围魏救赵主角:孙膑公元前354年,势力强大的魏国进攻赵国,魏国将军庞涓指挥大军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

第二年,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任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八万前往救援。

田忌本来打算带领军队直接去赵国与魏军作战,孙膑认为,魏国的精兵都在攻打赵国,国内空虚,主张采取避实击虚的灵活战术,向魏国的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进军,造成兵临城下,大军压境之势。

田忌采纳了孙膑的计谋,率军进攻魏国。

庞涓得知消息,非常着急,丢掉粮草辎重,星夜从赵国撤军回国。

孙膑预先在魏军回国的必经之地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设下埋伏,当庞误用率领长途跋涉、疲惫不堪的魏军经过时,齐军突然出击,大败魏军。

这场战役又称为“桂陵之战”。

在战史上,把这种作战方法叫做“围魏救赵”。

韦编三绝主角:孔子背水一战主角:韩信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命手下大将韩信领兵攻打赵国。

赵王带了二十万大军在太行山的井陉关迎击。

当时,韩信只带了一万二千人马。

为了打败赵军,他将一万人驻扎在河边列了一个背水阵。

另外派两千轻骑潜伏在赵军军营周围。

交战后,赵营二十万大军向河边的一万汉军杀来。

汉军面临大敌,后无退路,只能拼死奋战。

这是潜伏的那两千士兵乘虚攻进赵营。

赵军遭到前后夹击,很快被韩信打败。

战后有人问韩信:“背水列阵乃兵家大忌,将军为何明知故犯?”韩信笑着说:“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也是兵书上有记载的呀。

”背水一战意为背水布阵,作最后的殊死战斗。

指最后决一死战才高八斗主角:曹植草木皆兵主角:苻坚东晋时代,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

公元383年,苻坚率领步兵、骑兵90万,攻打江南的晋朝。

晋军大将谢石、谢玄领兵8万前去抵抗。

苻坚得知晋军兵力不足,就想以多胜少,抓住机会,迅速出击。

谁料,苻坚的先锋部队25万在寿春一带被晋军出奇击败,损失惨重,大将被杀,士兵死伤万余。

秦军的锐气大挫,军心动摇,士兵惊恐万状,纷纷逃跑。

此时,苻坚在寿春城上望见晋军队伍严整,士气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见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晋军的士兵一样。

中国成语故事文字版(10篇)

中国成语故事文字版(10篇)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下⾯是®⽆忧考⽹整理分享的中国成语故事⽂字版,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1.中国成语故事⽂字版:望梅⽌渴 东汉末年的⼀个盛夏季节,曹操率军出征。

因长途跋涉,⼠兵们⼝渴难忍,可⼜找不到⽔。

曹操⼼⽣⼀计,⽤马鞭向前⼀指,说:“前⾯有⼀⼤⽚梅林,梅⼦正好给⼤家解渴呀!”⼀想到酸酸的青梅,⼤家⼝⽔直流,顿时觉得⼝渴的感觉缓解了不少,⾏军的速度也加快了。

[提⽰]⽐喻⽤空想来安慰⾃⼰。

2.中国成语故事⽂字版:望洋兴叹 河伯是传说中的河神。

有⼀年秋天,⾬⽔特别多,⼩河的⽔不停息地流进黄河,黄河的河⾯⼀下⼦宽阔了许多。

河伯看到⾃⼰如此强⼤,就得意地向东⽅奔流。

到了⼊海⼝向外⼀望,⼤海⼴阔⽆垠,⽐黄河不知要宽多少倍,感到惭愧,河伯感叹地说:“见识越少的⼈,越⾃以为是,我就是这样啊。

” [注释]望洋:仰视的样⼦。

[提⽰]多⽐喻做事因为⼒量不够或条件不充分⽽感到⽆可奈何。

3.中国成语故事⽂字版:闻鸡起舞 东晋名将刘琨和祖逖是好朋友。

他们年轻时看到朝廷腐败,深为国家的前途担忧。

于是互相勉励,⽴志要为保卫国家做出贡献。

每天鸡叫头遍时,祖逖就叫醒刘琨,⼀同起床舞剑,苦练杀敌本领。

后来祖逖率军北上,收复了⼤⽚国⼟。

[注释]闻:听到。

[提⽰]⽐喻有志向的⼈及时奋发努⼒。

4.中国成语故事⽂字版:卧薪尝胆 春秋时,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被俘虏。

勾践被扣押了三年,他遭受了常⼈难以忍受的屈辱。

被释放回国后,他发誓要报仇⾎恨。

为激励⽃志,他睡在柴草上,还在旁边挂了⼀个苦胆,每天都要尝⼀尝胆的苦味。

经过长期准备,越国终于打败了吴国。

[注释]薪:柴草。

胆:苦胆。

[提⽰]形容⼈刻苦⾃励,发奋图强。

5.中国成语故事⽂字版:四⾯楚歌 秦朝末年,楚汉相争。

⼤将韩信率领汉军,将楚军围困在垓下。

⼀天深夜,四⾯传来楚国的民歌。

成语故事及主要内容3篇_成语故事大全

成语故事及主要内容3篇_成语故事大全

成语故事及主要内容3篇故事及主要内容沐猴而冠出处:西汉·《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沐猴而冠的故事:秦王朝灭亡后,项羽见宫室残破没落,在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楚汉战争中,自己又占着优势,于是就自傲自大,想回家乡炫耀此时的身世。

因为在他看来,一个人升官或发财以后,如果不回故乡夸耀一番,就好比‘锦衣夜行’(穿着锦绣衣服在黑夜里行走)一样,没有人会知道这个人此时的大富大贵。

楚汉之争正处在最为关键的时候,项羽这种务虚的思想观念反映了他性情的浮躁和短见的政治眼光,对他自己和楚国的前途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有人对他鄙视,气愤地说:人们都说楚人沐猴而冠,真是说对了。

结果,被项羽投入鼎镬煮死。

楚人管猕猴为沐猴。

沐猴而冠,是说猕猴而戴上人的帽子,也就是说假充人样的野兽。

这是一句骂人的话。

《汉书·伍被传》也有此语:伍被曾在淮南王刘安手下做淮南中郎的官,刘安谋反,伍被多次谏劝,刘安不听,以轻蔑的口吻对伍被说:汉廷公卿列侯皆如沐猴而冠耳!成语故事及主要内容将心比心春秋时五霸之一的楚庄王,一天晚上,为酬谢有功将士,摆了一席盛大的酒宴,要开怀畅饮。

在轻歌妙舞的气氛中,忽然,灯火全部熄灭。

黑暗中庄王的爱妾受到一个将士的调戏。

她急中生智,一把抓下那个将士的头冠,让庄王点灯,捉拿那个无冠带的人。

庄王不但没有发怒,反而说:无妨,此刻宴乐饮酒自不必拘泥妇人之节。

并让所有的人都取下头冠,当灯火再亮时,将士中无一人戴头冠。

真是难得的大度,十足的人情味。

数年之后,楚军与晋军交战,楚军处劣势,突然,一位将士冲向敌阵,使战争转败为胜。

这位将士就是当年调戏庄王爱妾的那人。

庄王当年是经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充分表现了他的宽厚仁爱之心和令人叹服的人情味;他并没有期求回报而却得到回报,这正是他事业之所在。

唐朝的李靖,曾任隋场帝的郡丞,最早发现李渊有图谋天下之意,亲自向隋炀帝检举揭发。

李渊灭隋后要杀李靖,李世民反对报复,再三请求保他一命。

(完整word版)人教小学阶段教材内外中的成语故事和主要人物

(完整word版)人教小学阶段教材内外中的成语故事和主要人物

小学阶段教材课内外中的成语故事三上:闻鸡起舞(祖逖tì)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典出自《晋书·祖逖传》: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年青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同义词:发奋图强、自强不息。

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典出《吕氏春秋·察今》记述的一则寓言,说的是有个楚国人坐船渡河时,不慎把剑掉入江中,他在船上刻下记号,说:“这就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当船停下时,他才沿着记号跳入河中找剑,遍寻不获。

该寓言劝勉为政者要明白世事在变,若不知改革,就无法治国,后引伸成墨守成规不懂变通之意。

刻舟求剑,比喻事物已发生变化而仍静止地看待问题。

三下:买椟还珠(郑国人)楚国有个珠宝商人,到郑国去卖珠宝。

(他)用木兰香木(为珠宝)制作了(一只)盒子,用桂和椒所调制的香料来熏盒子,用珠玉来点缀(它),用玫瑰宝石来装饰,用翡翠来装饰边沿。

有个郑国人买了盒子,却把盒里的珠子还给了楚国人,这个人可以说是善于卖匣子,不能说是善于卖珠子啊。

原意是买来珠宝而只留下漂亮的盒子不要里面真正价值高的珠宝。

经常用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买椟还珠,原意是买来珠宝而只留下漂亮的盒子不要里面真正价值高的珠宝。

经常用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的人。

画龙点睛(张僧繇yóu)南北朝时期的梁朝,有位很出名的大画家名叫张僧繇,他的绘画技术很高超。

当时的皇帝梁武帝信奉佛教,修建的很多寺庙,都让他去作画。

传说,有一年,梁武帝要张僧繇为金陵的安乐寺作画,在寺庙的墙壁上画四条金龙。

他答应下来,仅用三天时间就画好了。

这些龙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简直就像真龙一样活灵活现。

张僧繇画好后,吸引很多人前去观看,都称赞画得好,太逼真了。

成语故事与主人公

成语故事与主人公

中国历史上十八个朝代名称来历我国历史悠久,朝代更零星纷繁。

每朝的创建者要首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朝代名称)。

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

《史记·五帝本纪》:“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

”朝代的名称是由什么决定呢?大致有五个来由: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者原有卦号、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所或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宗族关系;寓意吉祥。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中国历史上具体的国号及其由来:夏:据传禹曾受卦于夏伯,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

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

商:相传商(今河南商丘南)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卦于商,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

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

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

周: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

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

周前期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因在镐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

秦:据《史记》记载,本为古部落,其首领非子为周孝王羊马有成绩,被周孝王赐姓为“嬴”,并赐给了一小块土地(今甘肃天水县,另说是陇西谷名)。

后来襄又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皇统一六国,始建秦国。

汉:项羽封刘邦为汉王,以后刘邦击败项羽,统一中国,国号称“汉”。

汉朝前期都长安,后期都洛阳,故从都城上有“西汉”和“东汉”,从时间上有“前汉”和“后汉”之分。

魏:汉献帝曾封曹操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汉后便称“魏”。

以皇室姓曹,历史上又称“曹魏”。

蜀:刘务以四川为活动地区,蜀指四川,其政权帮称“蜀”。

历史上也称“蜀汉”。

汉指东汉的继续。

吴:孙权活动于长江下游一带,历史上曾建吴国,曹魏曾封孙权为“吴王”,故史称“孙吴”;又以地位在东,也称“东吴”。

晋:司马昭逼魏帝卦他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

后来他的儿子司炎继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为皇帝,国号“晋”。

成语故事及主要人物

成语故事及主要人物

成语故事及主要人物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图穷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胸有成竹(文与可)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悬梁刺股(苏秦、孙敬)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胸有成竹(文与可)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数字联:四面荷花三面柳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一城山色半城湖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回文联:雾锁山头山锁雾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天连水尾水连天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叠字联: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树顶针联:常德德山山有德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长沙沙水水无沙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松叶竹叶叶叶翠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秋声雁声声声寒假期作业1.完成暑假作业。

经典的成语故事及人物

经典的成语故事及人物

经典的成语故事及人物经典的成语故事及人物写出相关参考内容1. 鸡犬不宁:故事中的人物是刘备和曹操。

两人曾经是朋友,但由于政治利益的冲突,刘备与曹操成为了敌人。

曹操一方面派出大军追捕刘备,另一方面还派人到刘备的家乡寻找刘备的家人。

在曹操的追捕下,刘备的家人没有躲过,被曹操的手下杀害。

刘备听说这个消息后,非常愤怒,决定与曹操抗争到底。

由于这段故事,出现了“鸡犬不宁”这个成语,形容局势紧张,人心惶惶的样子。

2. 画蛇添足:故事中的人物是唐僧和孙悟空。

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了许多艰险的旅程后,终于来到了西天取经的路上。

途中,他们经过一条河,水中有一条蛇,蛇的身体非常细长。

孙悟空觉得蛇的身体太细长了,不伦不类,便拿出笔在蛇身上画了几条脚。

蛇见状非常生气,因为自己原本没有脚,画蛇添足只是让自己变得更加拙劣。

由此故事出现了“画蛇添足”这个成语,指做了多余或者不必要的事情,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3. 杯弓蛇影:故事中的人物是一个古代的将军。

有一次,这位将军参加了一次打猎的活动,他用弓箭射中一只蛇,并且将蛇放入了酒杯中。

将军喝酒的时候,突然看到酒杯中的倒影中有一条蛇,以为蛇没有死透,便拔出剑要杀蛇。

此时他的侍从告诉他,你射死并且放在杯子里的蛇早已经死了。

由此故事出现了“杯弓蛇影”这个成语,形容人因为过于紧张而产生的错觉,多疑而自讨苦吃。

4. 掩耳盗铃:故事中的人物是智者孔子。

有一次,孔子的门徒曾子问他,什么是诚实和坦率。

孔子告诉曾子,在一个村庄里,有个人闯入了别人的家中,偷走了铃铛。

盗贼走后,主人听到响铃的声音,于是跑出来追赶,但是只看到了一个身影,并没有追到盗贼。

曾子反问孔子,这跟诚实和坦率有关系吗?孔子回答道,盗贼在偷铃铛的时候,用手捂住了自己的耳朵,虽然与事实不符,但他确实就这样做了。

由此故事出现了“掩耳盗铃”这个成语,指自欺欺人,掩盖事实真相。

5. 秋后的蚂蚱:故事中的人物是一只蚂蚱。

秋天来了,其他昆虫或者鸟类纷纷为了过冬而做准备,蚂蚱却依然在欢唱跳舞,并且嘲笑其他的动物“胆小”。

成语故事和人物

成语故事和人物

成语故事和人物成语中的名人故事(15篇)成语故事和人物 1牛角挂书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

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

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

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

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

此事被传为佳话。

成语故事和人物 21、孟母三迁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

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

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

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

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

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

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2、囊萤映雪孙康家里很贫穷,买不起灯油。

一天半夜,孙康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

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光。

他发现可以利用它来看书。

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

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

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

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

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

后来,他当了一个御史大夫。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故事及主人公
煮豆燃萁(曹植)破釜沉舟(项羽)纸上谈兵(赵括)
背水一战(韩信)指鹿为马(赵高)围魏救赵(孙膑)
卧薪尝胆(勾践)负荆请罪(廉颇)闻鸡起舞(祖逖)
三顾茅庐(刘备)望梅止渴(曹操)完璧归赵(蔺相如)惊弓之鸟(更赢)程门立雪(杨时)毛遂自荐(毛遂)
胸有成竹(文与可)草船借箭(诸葛亮)铁杵成针(李白)精兵简政(毛泽东)四面楚歌(项羽)草木皆兵(符坚)
赤壁之战(周瑜)约法三章(刘邦)老马识途(管仲)
滥竽充数(南郭)老骥伏枥(曹操)逼上梁山(林冲)
草船借箭(诸葛亮)明镜高悬(秦始皇)开门见山(寓公)名落孙山(孙山)悬梁刺股(苏秦)班门弄斧(梅之滨))按图索骥(伯乐)暗箭伤人(公孙子都)杯弓蛇影(杜宣)鞭长莫及(伯仲)不寒而栗(火纵)车水马龙(马皇后)
出尔反尔(孟子)出人头地(欧阳修)唇亡齿寒(宫之奇)打草惊蛇(王鲁)大义灭亲(石鹊)东窗是发(秦桧)
东山再起(谢安)汗流浃背(曹操)鸡鸣狗盗(孟尝君)
骄奢淫逸(州吁)口蜜腹剑(李林甫)口若悬河(郭象)
鹿死谁手(石勒)洛阳纸贵(左思)门庭若市(邹忌)
南辕北辙(季梁)怒发冲冠(蔺相如)破镜重圆(徐德言)骑虎难下(杨坚)巧取豪夺(米芾)日暮途远(伍子胥)如火如荼(夫差)投笔从戎(班固)兔死狗烹(范蠡)
退避三舍(垂耳)望洋兴叹(河伯)嫣然一笑(宋玉)
偃旗息鼓(赵云)阳春白雪(宋己)叶公好龙(叶公)
夜郎自大(夜郎)一败涂地(刘邦)一筹莫展(蔡幼学)
一鼓作气(曹刿)一箭双雕(长孙晟)一目十行(萧纲)
一窍不通(纣王)一丘之貉(杨恽)一日千里(周穆王)
以德报怨(孔子)以身试法(王尊)越俎代庖(许由)
亦步亦趋(颜回)易如反掌(褚遂良)朝三暮四(狙公)
中流砥柱(大禹)自惭形秽(王济)捉襟见肘(曾参)鞠躬尽瘁(诸葛亮)入木三分(王羲之)精中报国(岳飞)
江郎才尽(江郎)凿壁偷光(匡衡)乐不思蜀(刘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