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6杰出的中外科学家1中国科技之光练习人民版选修42
高中历史 专题六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 一 中国科技之光同步测控 人民版选修4-人民版高二选修4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专题六杰出的中外科学家一中国科技之光同步测控人民版选修4我夯基我达标1.李时珍曾经对父言诗明志:“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
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诗中表达的李时珍的志向是()A.科考做官B.读书应试C.编修《本草纲目》D.终生行医解析:这是李时珍三次科考落地后,向父亲写的表明学医决心的诗,而编修《本草纲目》则应是医学实践的升华。
答案:D2.李时珍的医药学著作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A.《奇经八脉考》B.《本草纲目》C.《濒湖医案》D.《濒湖脉学》解析:《本草纲目》集中国古代医学之大成,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答案:B3.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加附药物形态图的目的是()A.使自己的著作图文并茂B.有些药物不便于用文字表述C.增加人们对药物的感性认识D.使药物分类更直观清晰解析:加附药物形态图的目的主要是利于人们辨认和区别药物。
答案:C4.以詹天佑为代表的中国近代第一次政府选送的留学生出国是在()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洋务运动时期D.中日甲午战争以后解析:洋务运动开近代官派留学教育的先河。
答案:C5.詹天佑在美国专学了四年的铁路工程,回国后却被差遣到福州水师学堂学习驾驶海船,原因是()A.詹天佑在美国没有获得学位B.洋务派官员一味地依靠洋人C.清政府正在备战中法战争D.詹天佑曾撰文指出洋务运动的弊端解析:A、D两项与史实不符;中法战争首先在中国境外爆发,法军偷袭马尾军港后,清政府才被迫对法宣战。
答案:B6.中国人独立自主建成的第一条铁路是()A.京张铁路B.唐胥铁路C.粤汉铁路D.吴淞至上海的铁路答案:A7.1905~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筑了京张铁路,这说明()A.中国铁路建筑技术领先于世界B.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C.中国近代留学教育效果显著D.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缓慢发展解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下的中国科技落后,缺乏科学发展的良好环境;留学教育也因受到“中体西用”指导思想的影响,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不能说成效显著。
【2019最新】高中历史专题六杰出的中外科学家1中国科技之光课时作业人民版选修41

【2019最新】高中历史专题六杰出的中外科学家1中国科技之光课时作业人民版选修41一、选择题1.王世贞称《本草纲目》“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
主要是指( )A.李时珍医术高超B.《本草纲目》被人们视为宝物C.《本草纲目》内容详细、全面D.《本草纲目》插图精美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
材料中讲的“种色夺目”,“宝藏悉陈”可以看出是写《本草纲目》的内容丰富、全面。
答案: C2.《本草纲目》附有大量的药物形态图(如右图),李时珍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使自己的著作图文并茂B.介绍用文字无法表述的药物C.使药物分类更直观清晰D.增加人们对药物的感性认识解析:为了把许多形状复杂的药物描绘出来,使读者看得更加明了,增加人们对各种药物的感性认识,李时珍绘制了药物形态图附在自己的书中。
答案: D3.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27年,而达尔文写《物种起源》、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马克思写《资本论》也耗尽了他们几乎一生的心血。
这一切说明( ) A.善于抓住时机是取得事业成功的关键B.善于写书立传能使人取得卓越的成就C.自强不息是人类通向成功的阶梯D.只要克服重重困难,就能使人达到预期的目的解析:李时珍、达尔文、徐霞客、马克思完成各自的著作都是经历了很长的时间,正是他们坚定的信心,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完成著作的。
A、B、D三项错在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
答案: C4.被称为“铁路之父”的詹天佑,曾经参加了清政府派遣的一批幼童赴海外留学的活动,在哪个时期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新政时期D.辛亥革命解析:詹天佑是洋务派为推进洋务事业,培养洋务人才而招收的第一批留学幼童。
答案: A5.通过詹天佑接任京张铁路总办这件事,我们可以从他身上感受到的精神,不包括( )A.维护国家权力B.敢于挑战困难C.痛恨清政府D.具有创新意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根据修建京张铁路所面临的艰苦条件及对帝国主义的态度,我们可以判断,这体现了他不畏艰险、敢于创新以及热爱祖国的精神。
高中历史 专题六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 一 中国科技之光学案 人民版选修4

一中国科技之光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他们为中华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纪念这些杰出的历史人物,宣传爱国主义精神,我国在1984~1993年间发行了“中国杰出历史人物”系列贵金属纪念币。
纪念币中的历史人物包括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科学家、农民起义领袖等等,都是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上面一枚就是我国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纪念币。
思考:李时珍为中华文明所作的突出贡献是什么?提示:撰写了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专著——《本草纲目》,成为我国医药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对后世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课标要求:了解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等科学家的主要事迹,认识他们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一、李时珍1.立志学医、从医(1)出身医学世家的李时珍,在三次乡试落第后,放弃科考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把行医当作自己的终生职业。
(2)李时珍饱读医书,注重________并常常亲试草药,医术提高很快,不久便成为当地的名医。
(3)李时珍曾被推荐到京师太医院,但他觉得在朝廷无法实现自己专心从事医学工作的理想,毅然辞职,回故乡行医。
2.编写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1)编写动因:在长期的医疗实践和采集药物的过程中,李时珍发现古代医书中存在不少错误、重复或遗漏,于是决心重新编著一部完备的医药学著作。
(2)巨著问世:经过27年的艰苦努力,1578年,《本草纲目》问世。
全书共载有药物1892种,分为植物性药物、动物性药物和矿物性药物三大类别,还收录了中国古代医家和民间流传的药方11096个,并附有________图。
(3)深远影响①《本草纲目》系统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医药学的经验和成果,大大丰富了中国的药物品种,是中国古代医药学、________的宝贵遗产,对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②1606年,《本草纲目》传入日本和朝鲜,以后又陆续被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
历史 专题六《杰出的中外科学家》学案汇总(人民版选修4).doc

专题六杰出的中外科学家一中国科技之光1、李时珍是中国古代卓越的医药学家,____朝人,世称“医中之圣”,被奉为世界文化名人。
他所著的《_________》集中国古代医药学之大成,系统总结了中国____世纪以前医药学的经验和成就,大大丰富了中国的药物品种,是中国古代______学、_______学的宝贵遗产,对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学的发展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被誉为“_____________”,名扬海内外。
它首创了按_____________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这种分类思想是现代生物分类学的重要源泉之一,比现代植物分类学创始人_____的《自然系统》早了一个半世纪。
达尔文曾将这部书称为“中国的百科全书”。
2、詹天佑与京张铁路(1)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1905—19,他成功主持修建了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
这是中国第一条完全由_____________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2)从小就对机器构造感兴趣;1872年,他考取了清政府筹办的“__________________班”,成为中国第一批官办留学生中的一员。
他17岁考入美国________大学土木工程系,专攻_______工程。
(3)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詹天佑在三个关键问题上做出了突出贡献。
首先是______问题。
其次是发明了“________”。
第三是发明了________。
京张铁路是中国第一条不借助外国力量修建的铁路,它的成功建成,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给藐视中国的列强以猛烈的回击,詹天佑也因此名扬中外,成为第一位被选入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的中国工程师。
(4)詹天佑一生致力于中国的铁路建设事业,并为维护国家铁路权益与列强斗争,被称为“中国铁路工程师之父”,周恩来赞誉他为“___________”。
3.李四光与地质力学(1)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889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家庭。
19李四光因成绩优异,被派往_____留学,留学期间,他接受了_______思想,成为_____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
高中历史 专题六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 一 中国科技之光学案2 人民版选修4

一中国科技之光问题导学一、李时珍与《本草纲目》活动与探究材料一李时珍24岁正式随父行医,一面学医,一面研究医药书。
他发现历代的医药书中,有不少缺点和错误,决心重新整理补充,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他深入民间向农民、渔民、樵夫、药农、猎人请教;他先后到过湖北武当山、江西庐山、江苏茅山以及安徽、河南、湖北等地采集药物标本,品尝草药,辨别药性。
经过27年的艰苦劳动,终于写成了药物学巨著。
(1)据材料一分析李时珍为什么要写《本草纲目》?又是怎样写成《本草纲目》的?材料二《本草纲目》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 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 000多幅精美的插图,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法。
……《本草纲目》共分为16部62类。
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
……《本草纲目》不仅在药物学方面有巨大成就,在化学、地质、天文等方面都有突出贡献。
……李时珍还指出,月球和地球一样,都是具有山河的天体,“窃谓月乃阴魄,其中婆娑者,山河之影尔”。
(2)据材料二归纳《本草纲目》的特点。
(3)你认为李时珍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二、李四光与石油勘探活动与探究材料一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莱克韦尔德在《中国和西伯利亚的石油资源》一文中,就提出了“中国贫油论”。
多少年来,国际“权威”们的论断认为:“世界已知油田,大都在海相地层中,而中国大部分是陆相结构地层,因此,不可能储藏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石油。
”材料二1954年,李四光应邀到石油管理总局作了题为“从大陆构造看我国石油勘探的远景”的报告,明确提出:“可以这样考虑:从东北平原起,通过渤海湾,到华北平原,再往南到两湖地区,可以做工作,先从新华夏系的旁边摸起,同时在覆盖地区着手摸底,物探、钻探都已用上,看来是有意义的。
高中历史专题6杰出的中外科学家1中国科技之光学案人民版选修

一中国科技之光1.立志学医、从医,出身明朝蕲州名医世家,曾在京师做太医,后辞职回乡行医。
2.编写《本草纲目》(1)动因:医疗实践和采集药物的过程中,发现古医书中的错误、遗漏,决心重编医药学著作。
(2)问世:历经27年总结、发现和研究,1578年完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3)内容:全书52卷,分为16部,62类,共190多万字,载有1 892种药物,11 096个药方及1 160幅药物形态图。
3.影响(1)系统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医药学的经验和成果,是古代医药学、植物学的宝贵遗产。
(2)推动了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学的发展。
(3)1606年传入日本、朝鲜,被译成多国文字。
知识点二詹天佑与京张铁路1.求学1878-1881年,在美国耶鲁大学主修铁路工程专业。
2.主持修建京张铁路(1)1904年,国内民众强烈反对英、俄插手中国的京张铁路修建,詹天佑受命全权负责。
(2)1905年,詹天佑亲率技术人员勘测确定路线,在八达岭山区设计出“之”字形线路。
(3)1909年,京张铁路全线通车,这是第一条由中国人独立设计施工建成的铁路。
3.评价为中国铁路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周恩来说他是“中国人的光荣”。
【深化拓展】京张铁路的建成令外国人折服的原因第一,工程难,连外国工程师都不敢轻易尝试的工程,却由中国工程师完成了。
第二,工期短,原计划六年,结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成。
知识点三李四光与地质力学1.求学生涯(1)少年时代:1889年出生于湖北黄冈,后考入武昌高等小学堂学习。
(2)留学经历①在日本留学期间,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加入同盟会。
②后转赴英国学习采矿和地质,1918年获自然科学硕士学位。
2.主要贡献(1)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①发现:1921年,在太行山的沙河县、山西大同盆地附近,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
②意义:为研究地质构造、古生物变化和地下水文构造,提供了重要依据,是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和气候学研究上的一个里程碑。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6杰出的中外科学家1中国科技之光课件人民版选修4

问题1
问题2
【例题1】 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代表着中国古代药物学 的最高成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作为一名医生,李时珍非常注重药物名实的考证。鉴于 历代本草虽屡经修订,仍有不少错误,于是他立志重修本草,经过多 年寻访,三易其稿,终于完成了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生姜 是味常用药,可历代药书都强调生姜不可多食、久食,但未提及生 姜的害处。李时珍便天天食之,结果“眼发热”,后他在《本草纲目》 中写道:“食姜久,积热患目疾,珍屡试有准。”
一 中国科技之光
1.课程标准 了解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等科学家的主要事迹,认识他们对 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 2.学习要点 (1)了解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等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的主要 事迹。 (2)知道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和李四 光创建地质力学的主要科学成就。 (3)理解科学理论对社会生产实践的巨大指导意义;认识科学发展 过程中进行科学总结和自主创新的重要性。 (4)体会优秀科学家所具备的求真探索、为国为民的精神。
袁世凯上台后 愤而辞职,再次离开祖国,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
李四光年轻时候就有“科学救国”的理想,但是在近代中国难以实 现。1949年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即,正在国外的李四光被邀 请担任政协委员。李四光和夫人立即回国。回国后,毛泽东问李四 光:中国真是贫油国吗?李四光表示他能够为中国找到石油。
——摘编自张文杰《李四光——推翻洋人的断言》
——摘编自卢嘉锡《中国科学技术史》等
问题1
问题2
材料二 《本草纲目》成书于1578年,但已谈到接种疫苗以防治 天花及今天仍在应用的一些医药用品。欧洲学者普里高津在论及 《本草纲目》等中国古代医药学著作时曾高度评价:“中国传统的 学术思想是首重于研究整体性和自然性,研究协调与协和。现代新 科学的发展更符合中国的哲学思想。”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四文档:专题六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专题检测6 Word版含答案

专题检测(六)一、选择题1.《本草纲目》运用了先进的药物分类法,其首创的逐级分类的依据是() A.药物的名称B.药物的产地C.药物的价格高低D.药物的自然属性答案 D解析李时珍首创的药物分类法是按照药物的自然属性进行逐级分类的。
2.王世贞称《本草纲目》“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
”主要是指()A.李时珍医术高超B.《本草纲目》被人们视为宝物C.《本草纲目》内容详细、全面D.《本草纲目》插图精美答案 C解析材料中讲的“种色夺目”“宝藏悉陈”可以看出是写《本草纲目》的内容丰富、全面。
3.李时珍在35岁时开始,花费了数十年的时间,倾注全部心血写成了《本草纲目》。
其出发点是()A.为李家光宗耀祖B.立志为明代朝廷争光C.使自己名扬天下D.纠正传统本草学错误答案 D解析李时珍通过研究发现,原来本草学存在许多错误,害人不浅,他决定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纠正这些错误。
4.詹天佑说:“现在全中国都要求修筑铁路,而我们的主张是中国之事应办自中国人。
”这说明()A.詹天佑盲目排外B.詹天佑捍卫国家铁路权益C.中国铁路技术先进D.中国铁路工程师素质高答案 B解析紧扣材料中“应办自中国人”分析。
5.说李四光是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其主要依据是()A.创立地质力学理论B.担任地质部长C.创建“构造体系”理论D.地震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答案 A解析依据史论结合的方法分析,“创立地质力学理论”符合题目要求。
6.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根据李四光的理论,我国勘探部门在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发现了大量的油田。
这些油田的建成适应了我国()A.改善国际形象的需要B.工业化建设的需要C.发展农业生产的需要D.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答案 B解析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石油成为迫切需要的能源。
大量油田的发现和开采,适应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7.“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在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该论述反映了科学()A.改变了人类的宗教信仰B.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C.影响了人类的思想观念D.提升了人类的物质生活答案 C解析“牛顿的原理和方法”是科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是思想观念,反映了科学对思想观念的影响,C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国科技之光课时过关·能力提升一、基础巩固1.王世贞称《本草纲目》“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
这主要是指( )A.李时珍医术高超B.《本草纲目》被人们视为宝物C.《本草纲目》内容详细、全面D.《本草纲目》插图精美解析:通过材料中“种色夺目”“宝藏悉陈”可以看出是说《本草纲目》的内容详细、全面。
答案:C2.京张铁路为中国铁路事业开创了新的方向。
“新的方向”是指( )A.引进外资B.大力发展主干铁路C.独立自主发展D.只任用中国工程师解析:解答本题要理解“新的方向”的含义,结合京张铁路作为中国人首条自行设计和建造的铁路干线的巨大影响分析,可知其体现了中国铁路修筑的独立自主性。
答案:C3.“要造船,就得有钢铁;要钢铁,就得靠采矿。
我已经学了一年(的)采矿,但我现在认为,光会采矿是不行的。
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科学落后。
如果我们自己不能找矿,将来就是给洋人当(采)矿工。
”李四光发表这番谈话时,他正在( )A.日本留学B.英国留学C.国内任教D.英国讲学解析:在英国留学期间,李四光一开始学习采矿,后来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矿业落后的局面,他改学地质,希望中国人也能开发自己的矿藏。
答案:B4.我国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一些药物的作用与一些药物学书籍上的记载不符,他坚持自己的观点,并对前人的药物学书籍加以修改,写成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李四光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时,国际地质和地理学界长期流行一种看法,认为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
他坚持从实际出发,到全国各地考察,证实了华北和长江流域普遍存在第四纪冰川,这对地质学、地理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上述事例说明( )A.科学发明或创造往往需要许多人团结协作才能完成B.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需要一种执着精神C.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D.科学需要怀疑探索的精神,有怀疑才有进步解析:B、C、D三项都与题干材料有一定的关系,B、C两项侧重于治学过程中的态度和精神,而材料突出的是学术的发展。
答案:D5.(图文探究)阅读图文材料:京张铁路全长200多千米,沿途大部分是高山峻岭,“石工最多,又有7000余尺桥梁,路险工艰为他处所未有”,中国人修建京张铁路的消息传开后,一些西方人讽刺说:“中国能够修筑这条铁路的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甚至攻击詹天佑“胆大妄为”“不自量力”,詹天佑顶着压力,表示:“我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耻!”探究:(1)中国人自主修建京张铁路,当时面临哪些困难?(2)面对西方人的讽刺,詹天佑表现了中国人怎样的精神?参考答案:(1)清政府拨款有限;沿线重峦叠嶂,施工难度大;修路工具简陋;外国人冷眼旁观。
(2)不畏艰难,深入实践;严谨细致,开拓创新;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能力提升1.李时珍在京师太医院任职不到一年便托病辞职回乡,主要是由于他( )A.打算编纂《本草纲目》B.淡薄功名,专心学医C.思乡心切要返回故土D.心系民间,回乡行医解析:李时珍认为在太医院无法实现自己专心从事医学的理想,便毅然托病辞职回乡。
答案:B2.《本草纲目》附有大量的药物形态图(如下图),李时珍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使自己的著作图文并茂B.介绍用文字无法表述的药物C.使药物分类更直观清晰D.增加人们对药物的感性认识答案:D3.“工程技术第一要求精密,不能有一点含糊草率……我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耻!”上述名言反映了詹天佑( )A.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及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B.工作细致、严谨C.强烈的民族自尊心D.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解析:“工程技术第一要求精密,不能有一点含糊草率”表明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我国地大物博”表明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借重外人,引以为耻”表明爱国主义精神,故A项正确,其他选项表述片面。
答案:A4.给西方学者的“中国贫油论”这一谬论以有力回击的是( )A.李四光创立的地质力学新理论B.李四光关于中国东部地质特点的分析C.国际上承认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D.中国相继找到了大庆、大港等大油田解析:事实胜于雄辩,我国找到一系列大型油田的事实,回击了西方学者的谬论。
答案:D5.1988年,我国发行了一套《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这套邮票共4枚,《地质学家——李四光》就是其中一枚。
李四光能够享有这样的荣誉主要是因为( )A.他本人有留学海外的经历,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较高地位B.他曾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有较高的社会地位C.其成就对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D.他创立了新兴的学科,并在该学科的研究中有较高造诣解析:现代科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和社会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
李四光的科学理论,对中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地质灾害预报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正是这些成就和他的爱国精神,使他赢得了人民的尊敬。
答案:C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李时珍,字东璧,蕲州人。
好读医书,医家《本草》,自神农所传止三百六十五种,梁陶弘景所增亦如之,唐苏恭增一百一十四种,宋刘翰又增一百二十种,至掌禹锡、唐慎微辈,先后增补合一千五百五十八种,时称大备。
然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时珍病之。
乃穷搜博采,芟烦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书,曰《本草纲目》。
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厘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
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
书成,将上之朝,时珍遽卒。
未几,神宗诏修国史,购四方书籍。
其子建元以父遗表及是书来献,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
时珍官楚王府奉祠正,子建中,四川蓬谿知县。
——《明史》(1)根据材料,概要说明明朝以前我国中医药学发展的情况。
(2)根据材料,简要说明《本草纲目》成书的经过、特点。
参考答案:(1)中国中医药学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从传说中的神农氏所传的365种药物,历经南朝、唐朝、宋朝等许多医学家的努力,中药的种类达到1 500多种,达到相当完备的程度,但其中存在不少错误。
(2)经过:李时珍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原有书籍“芟烦补阙”,历经三十年,经过三次修订而定稿,李时珍逝世后,其子将书献给朝廷,得到皇帝的赞许,从而得以刊行天下。
特点:《本草纲目》按照纲、目、集解等纲目体系逐级分类,并附有主治药方,便于查找和应用。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我很幸运被任命担任现在的工作。
中国已渐觉醒,而且急需铁路,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征聘中国工程师。
中国要用自己的资金,来建造自己的铁路。
于是我成了中国第一流的工程师,因此,全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密切注视着我的工作。
如果我失败了,不仅是我个人的不幸……因为,中国工程师将不会再被人们所信赖。
在我受命担任此工作前,甚至出任之后,许多外国人公开宣称,中国工程师决(绝)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重任。
——詹天佑给美国老师的信(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如此艰巨的重任”的含义,并分析外国人认为中国工程师决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重任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詹天佑主持这项艰巨任务而作的杰出设计及完成这项任务的重大意义。
解析:第(1)问从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客观条件及工程本身的难度等方面理解外国人的观点。
第(2)问依据教材知识归纳概括。
参考答案:(1)指担任修筑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
因为中国当时科技落后,又没有自行修筑铁路的经验,而且京张铁路的施工难度非常大,外国工程师都很难完成,再加上资金不足,机器短缺,所以外国人认为中国工程师决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重任。
(2)为了确保行车安全,詹天佑设计出“之”字形路轨,以缓解坡度。
重大意义: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它为中国科技界在国际上争得了一席之地,为中国铁路事业的自主发展开创了新的方向。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莱克韦尔德在《中国和西伯利亚的石油资源》一文中,就提出了“中国贫油论”。
多少年来,国际“权威”们的论断认为:“世界已知油田,大都在海相地层中,而中国大部(分)是陆相(结构)地层,因此,不可能储藏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石油。
”材料二1954年,李四光应邀到石油管理总局做了题为“从大陆构造看我国石油勘探的远景”的报告,明确提出:“可以这样考虑:从东北平原起,通过渤海湾,到华北平原,再往南到两湖地区,可以先做工作,先从新华夏系的旁边摸起,同时在覆盖地区着手摸底,物探、钻探都可以上,看来是有重要意义的。
”(1)材料一、材料二的观点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李四光对我国石油探测的贡献。
(2)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参考答案:(1)材料一认为中国没有石油;材料二认为中国能够探测到石油。
贡献:李四光从运动的观点出发,探索地质现象的本质、地壳结构及构造规律,独创地质力学理论,对我国的石油探测起到了重大的指导作用;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在其理论指导下,我国在松辽平原和华北平原发现了大量油气田。
(2)在科学研究上,不要迷信“权威”,而应根据客观实际做出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