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两名曾经的缉毒英雄走上贩毒路却成为阶下囚
扬眉剑出鞘

扬眉剑出鞘作者:段金华来源:《党建》2012年第04期澜沧江垂泪,雨林在呜咽。
2012年2月26日上午,有“黎明之城”美称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首府景洪,没有了往日的喧嚣和热闹,取而代之的是肃穆和悲壮。
年仅31岁的共产党员、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公安局禁毒支队情报调研大队副大队长柯占军,为缉拿毒贩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万余名各族群众抬着花圈,手捧鲜花,来为这位普通的缉毒民警送最后一程。
“哒哒哒哒”,120声枪声响彻云霄,载着英雄遗体的灵车缓缓驶往殡仪馆。
沿途各族群众拉着“人民的好儿子永垂不朽”、“英雄精神永存”、“向缉毒英雄致敬”、“缉毒英雄一路走好”等横幅标语,肃立街道两旁,含泪目送。
不是为了追求浪漫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与老挝、缅甸接壤,边境线966.3公里,100多个村寨紧靠国境线,边境线上无天然屏障,数千条羊肠小道通往国外。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境内外贩毒分子看准了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疯狂向境内贩卖毒品。
1982年,为适应禁毒斗争的需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成立了第一支禁毒专业队伍。
30年来,一代又一代缉毒民警齐心协力,与穷凶极恶的毒贩展开了殊死较量。
2003年7月,从云南省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禁毒系禁毒专业毕业的柯占军加入了这支英雄的队伍。
参加工作的第3年,由于工作表现突出,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入党那天,他对入党介绍人这样说:“我加入党组织,就是要把自己的身心投入到缉毒事业中去,为社会担当责任,不是为了追求浪漫。
”短短9年时间,他在无数次惊心动魄的缉毒战中践行了自己的诺言!2008年2月25日,柯占军和战友驾驶快艇护送农业专家前往境外进行“替代种植”指导工作时,遭到不明身份武装歹徒的袭击。
歹徒用军用冲锋枪对着我方快艇疯狂扫射。
柯占军的手机被打坏,挂在船上的衣服也被打了几个洞,在他身边2名战友和一名农业专家受伤,其中一名战友身中2枪,伤势较重,昏倒在船舱。
柯占军和战友迅速进行反击,并对受伤人员展开救治。
周海兵运输毒品一案_0

周海兵运输毒品一案周海兵运输毒品一案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2009)云高刑终字第335号原公诉机关大理州人民检察院。
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周海兵,男,佤族,1987年5月24日生于云南省澜沧县,初中文化,农民。
因本案于2008年6月24日被刑事拘留,同年7月30日被逮捕。
现羁押于大理州看守所。
大理州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大理州人民检察院指控周海兵犯运输毒品罪一案,于2009年1月9日作出(2009)大中刑初字第19号刑事判决。
周海兵不服,提出上诉。
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判认定,2008年6月24日凌晨3时许,大理州公安局民警在祥临公路清华洞收费站查缉时,从南伞至昆明的云AR0169号卧铺车上抓获周海兵,当场从其穿着的运动鞋底部查获毒品甲基苯丙胺2袋,计407粒,从其腰带内查获毒品甲基苯丙胺4条,计350粒,共计757粒,重75克。
原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二款(一)项、第六十一条、第五十九条、第六十四条之规定,以运输毒品罪,判处周海兵有期徒刑15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查获的毒品甲基苯丙胺75克,手机1部依法没收。
周海兵以原判量刑过重为由提出上诉,请求从轻处罚。
经审理查明,认定周海兵携带藏匿于所穿的运动鞋和所系的皮带夹层内的毒品甲基苯丙胺共计757粒,重75克,于2008年6月23日乘坐南伞至昆明的云AR0169号卧铺客车,准备将毒品带至昆明,24日凌晨3时许途经祥临公路清华洞收费站时,被公安机关人赃俱获的事实清楚。
有抓获经过材料、毒品及其扣押清单、照片,证实2008年6月24日凌晨3时许,民警在祥临公路祥清华洞收费站,从云AR0169号客车乘客周海兵所穿的运动鞋底部和腰带内查获毒品可疑物计757粒。
毒品检验报告、称量记录及照片,证实上述查获的毒品可疑物是甲基苯丙胺,重75克。
周海兵对其为牟取非法利益,在南伞购买片状毒品甲基苯丙胺藏匿于身上,欲运至昆明,于2008年6月24日凌晨3时许在途中被公安机关人赃俱获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禁毒纪实】普格县特大贩毒案侦破纪实

普格县"5•23"特大贩毒案侦破纪实凉山缉毒战线再传捷报,继德昌破获“4•23”贩毒案之后,普格警方远走中缅边境,历时4天4夜,行程1800多公里,成功捣毁一个完整的涉外家族式贩毒体系,抓获嫌疑人6名,缴获毒品海洛因2213克,再现了凉山警方金盾卫士的光辉形象。
核实线索部署行动5月3日,正当全国各地精心组织、广泛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之际,普格县公安局禁毒大队获得一条重要情报:“有一伙布拖籍人员正在筹集大量毒资,准备前往云南购买毒品。
”普格警方经过认真调查,将这一重要信息核实后,迅速向县公安局局长韩光荣和凉山州禁毒局局长武森作了专题汇报。
州、县政法委和州禁毒局领导高度重视,凉山州禁毒局局长武森指示:“抓住信息,密切监视,顺线追踪,务必将犯罪份子一网打尽”!接指示后,普格县公安局立即成立专案组,局长韩光荣和分管禁毒工作副局长沙国清挂帅,组织6名干警进行案件的侦破工作。
专案组成立后,经验丰富的禁毒大队大队长马拉色和教导员袁习志立即组织侦察民警对嫌疑人进行监视,5月5日——5月14日涉毒嫌疑人一直在筹集毒资,并于15日抵达西昌购买了19日晚前往昆明的火车票,经调查得知,该团伙有5人,为贩毒老板,根据禁毒民警多年的工作经验老板一般不会亲自参与运输毒品,一定还有同伙参与运毒。
经过研究,专案组兵分两路,一组跟踪毒贩上火车,一组驱车由公路直奔昆明。
一场千里大追踪、跨区域缉毒行动开始了。
斗智斗勇千里追踪在火车上,2名侦察民警对嫌疑犯进行密切的监视,在涉毒团伙临近的一节车厢里侦察民警意外的发现了一伙特殊的“妇女”,这伙妇女多为孕妇和脯乳期妇女,共有11人,这伙妇女身边无一男丁,不像是出去走亲串户,难道她们与案件有所关联?侦察民警立即把情况反馈给指挥行动的马队长,马队长下达命令“注意这伙妇女与5名嫌疑人有无接触,一有情况立即汇报”。
深夜的火车上,当乘客已经休息,侦察员却睁大眼睛密切注视着嫌疑人的一举一动,不放过任何细节和线索。
缉毒先锋李荣亮

毒贩子很肯定地说,李荣亮的眼睛很毒,会看水“烟枪一杆,不见炮声震天,打得妻离子散;锡纸一张,不见火光冲天,烧得家毁人亡。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国际毒品大潮的泛滥和国内毒品形势的影响,在解放后销声匿迹几十年的植毒、制毒、贩毒、吸毒等违法犯罪活动在中原大地的河南省新蔡县、平舆县、安徽省临泉县一带滋生蔓延,发展迅猛。
1999年春,在三县交界的三角地区美丽妖艳的罂粟花一时铺天盖地,引起了国家禁毒委和国家公安部的高度重视。
国家禁毒委将三县同时列为全国13个毒品重点危害整治地区,并对其实施挂牌督战。
2004年9月,国家禁毒委摘掉了新蔡、平舆、临泉三县毒品危害重点整治地区的“帽子”。
从豫皖边集中扫毒行动到全国范围内的禁毒战争,在长达五年之久的缉毒战中,在豫皖边界新蔡县,出现了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缉毒英雄,他就是从普通派出所民警被破格提拔的现新蔡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副大队长李荣亮。
刚开始,作为一个刚入警不久的普通派出所民警,他工作之余就苦练捕捉毒贩的本领。
在派出所工作4年间,他在没有任何情报来源的情况下,仅凭肉眼观察判断,就识别抓获过境毒贩 1 14人,独立破获贩毒案件65起,查缴毒品4000余克,毒资40余万元:2000年、2001年县检察院起诉的涉毒案件中,他个人查获的就占半数以上;2004年8月,他被破格提拔为禁毒大队副大队长后,他一年就破获重特大贩毒案40余起,抓获吸贩毒分子百余人,其中六名贩毒分子被判处死刑。
有关他的缉毒故事,不同的人演绎出不同的版本,越传越神……2001年2月20日早晨7点多,李荣亮像往常一样,沿着街慢慢跑步,不经意间他发现一辆公交车上坐了不少人,他习惯性地上车扫视了一遍。
这时,坐在车后排的瘦高青年男子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猜测,这人肯定吸毒,而且他不是本地人。
这个地区几天前天气晴暖,如同阳春三月;前一天天气突变,如同倒春寒。
此时,出行的人们又都穿上了棉衣,而那男子只穿了毛衣和夹克,冻得双手抱肩,这说明他肯定是离家较远还来不及添衣御寒。
糯康案件始末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糯康案件,是指2011年云南省普洱市发生的一起特大跨国贩毒案件。
糯康,原名糯尔康,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人,曾担任过境外贩毒组织的头目。
糯康团伙利用中缅边境的地理优势,长期从事跨国贩毒活动,涉案毒品数量巨大,严重危害了我国的毒品犯罪防控和社会稳定。
二、案件经过1. 端端侦查2011年,我国警方在侦查过程中发现,糯康团伙涉嫌贩毒活动。
随后,警方加大了对糯康团伙的侦查力度,逐步掌握了其贩毒网络的基本情况。
2. 跨境抓捕2011年10月5日,我国警方在缅甸境内将糯康团伙的成员抓获,糯康也落网。
随后,我国警方在缅甸、老挝、泰国等地开展了一系列跨国抓捕行动,抓获了大量糯康团伙成员。
3. 案件审理糯康案件涉及人员众多,涉案毒品数量巨大,案件审理工作十分复杂。
我国司法机关依法对糯康及其团伙成员进行了审理,分别判处了相应的刑罚。
三、法律后果1. 刑事后果糯康团伙成员因涉嫌贩卖毒品罪、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罪名,被我国司法机关依法判处了相应的刑罚。
糯康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其他团伙成员也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等刑罚。
2. 民事后果糯康团伙的贩毒活动给受害者及其家属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司法机关依法对受害者进行了赔偿。
此外,我国政府还向受害者及其家属提供了经济援助和社会救助。
3. 行政后果糯康团伙的贩毒活动严重扰乱了社会治安,损害了国家利益。
我国政府依法对糯康团伙的成员进行了行政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4. 国际后果糯康案件的侦破和审理,彰显了我国打击毒品犯罪的决心和成效。
案件的成功办理,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我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加强了在毒品犯罪防控领域的合作,共同打击跨国毒品犯罪。
四、案件启示1. 严格执法,坚决打击毒品犯罪糯康案件的发生,再次提醒我们,毒品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极大。
我国政府要继续加大打击毒品犯罪的力度,依法严惩毒品犯罪分子,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云南缉毒警的血色生活

“有些人 被枪打 死 、有些人 和毒 贩一起 掉下 了悬崖 、还 有 些人被 手榴 弹炸死 。”一位云 南禁毒 局 的宣传干 部说 , 自 己很不愿 意回忆 这些同事柄牲时发生的事情 。
“如果抓 捕是在 夜间 ,那 你永远 不知道 下一分 钟会发 生 什 么。”一位 曾在办案 时掉进溶洞 的老警 员说 ,溶涮 里很 黑 , 布满 了不知名 的毒 虫。当地 人说 ,这名老警 员很幸 运 ,多数 掉进溶洞的人不是摔死就是被毒虫咬死 。
崔波 (化 名 )是 一名 1982年 m生的缉 毒警 ,在不 久前 的 一 次缉捕 行动 中 ,他看 见一个毒 贩朝着 另一位 同事 的头和 胸 部 连开两枪 。
“我心里 明白 ,工作 时危 险随时都 会发生。”他说 : “早 就 习惯了。我从来不 和家里 人聊工作上的事情 ,只说开心的事 。”
崔波长得 又黑 又壮 ,他 的 T恤 上写 着 “张三疯 ,快乐 每
一 天 。 ”
几 乎所有 缉毒警 都很乐 观 ,他们 说 ,活 着就要 开心 ,这 样牺牲 了才不后悔 。
云南缉毒警 的血色生活
丈 ,控 朱
金三角 的毒 品一直对 云南等地 产生影 响。 中国至今 ,已抓获嫌 疑犯 32 万余 名。
30年 来 ,他们所 面对 的毒贩 ,武器 日渐精 良,这支警 队 已有 360多人 因伤躺进 医院 ,40多 人牺牲 。他们 生活里 ,有 眷 晾险片的所有要素 :枪战 、卧 底、恐 惧、终身残疾 … ·-
管 警局不 断加强 对警员 的保护 ,但 一些缉 毒警仍 身处 危险边缘 。
他们 说 ,多数 情况他 们没法 穿 防弹背心 ,道理很 简单 , 在秘密 办案 时 ,穿 着防弹背心就 等于告诉毒贩 “嗨 ,警察来 。
缉毒民警蔡晓东作文素材

缉毒民警蔡晓东作文素材2021年12月8日,蔡晓东同志遗体送别仪式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泼水广场举行,众多市民举着黄色、白色的菊花,自发赶来送行。
身为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西双版纳边境管理支队执法调查队副队长,蔡晓东几天前在抓捕毒贩过程中,与持枪毒贩殊死搏斗,身负重伤,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8岁。
沧江呜咽,雨林低垂。
送别仪式后,在警车护卫下,载着蔡晓东同志遗体的灵车缓缓驶往殡仪馆,前来送别的战友、群众紧随其后,自发在道路两侧筑起一道千米护送人墙,人们满含热泪,久久不愿离去……中枪后,他仍强忍剧痛追击毒贩。
2021年11月26日,西双版纳边境管理支队执法调查队获悉:有毒贩携带大量毒品入境,藏匿在边境一线。
12月4日,经过前期摸排侦查,专案组决定收网。
当天13时许,边境密林中,全副武装的专案组潜伏在预定伏击地点。
只听树叶被碰触的沙沙声越来越近,3名嫌疑人携带一个绿色背包进入设伏圈。
“行动!”话音未落,蔡晓东率先冲出,并大声喊道,“警察,别动。
”毒贩见状转身就跑,丢下装有31.8公斤鸦片的绿色背包,向境外方向逃窜。
蔡晓东和战友们立即展开追捕。
突然,嫌疑人转身掏出枪,指向追上来的蔡晓东。
“砰!”枪声响起。
“有枪!”蔡晓东一边高声呼喊,一边护住紧随其后的战友。
“砰砰砰……”枪声响彻山谷,虽然蔡晓东身着防弹衣,但还是被子弹打中了没能护住的肩、腿等部位。
他强忍剧痛,英勇还击,在追出10余米后,因伤势过重,倒在地上。
“我能行……你们快去抓人……”面对赶过来救援的战友,蔡晓东强忍剧痛安慰大家,但他捂住伤口的左手指缝间,鲜血正不停渗出。
“队长,挺住!你别睡,千万别睡!”侦查员不停地呼喊着蔡晓东的名字。
战友们拼尽全力轮番背抬蔡晓东下山救治。
救护车疾驰而来,医护人员对蔡晓东进行紧急抢救。
遗憾的是,蔡晓东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边境缉毒13年,参加专项缉毒行动358次“他是缉毒战场上的拼命三郎,这些年出了几百次任务,他总是冲在前面。
禁毒先锋——云南省禁毒警察的故事

法 的证 据 。 ”
缘 的对 象 , 结婚 时 , 道他 是 贵州 人后 , 告诉 他 , 婚 不 快 知 我 结 行, 只能做 朋友 。 因为 , 宁追 捕 的那个 毒贩 就是贵 州人 , 翔 我 知 道这 对他不 公平 , 但我 心里 就是 无法 接受 。” 孙 洁说 :我有 一个 愿望 ,就是 在新 中国第 一支 缉毒 队 “ 过 3岁 生 日时 ,能给我 们发 一个 能 够证 明 我们 是 这支 队伍 0 中 的一员 的证 书 。她特 别说 道 :给我 家施 翔宁 也发 一个 ! ” “ ” 她说 ,虽然 这个 证 书不能 加工 资 , 能立 功受 奖 , 这 是我 “ 不 但 们一 生 的荣誉 !”
确 立 了“ 四禁并 举 、 源截流 ” 除 的方 针 。
牺牲前一天 ,在外执行任务的施翔宁给还未进洞房 的
孙 洁 写 了封信 , 憬婚 后 的美好 生 活 。信 还没 寄 出 , 憧 伏击 战 就 打 响 了 。 贩 拼命 逃 窜 , 翔 宁 紧追 不 舍 。 友 叫开 枪 , 毒 施 战 施 翔 宁说 :抓 活 的 !” “ 他想 要破 案 的证 据 和 口供 。
警察 ,倾听他们讲述侦破毒品案件背后一件件
鲜 为人 知 的故事 。
由 于毒 品犯 罪 隐 蔽 性 高 , 没有 “ 内线 ” 难 很 抓 住 毒贩 的蛛 丝 马迹 。而 “ 内线 ” 多是 深 入毒 大
巢、 乔装改扮的人民警察。 为了捣毁一个贩毒组 织 ,内线 ” 往 往要 打人 毒 巢 , 狡猾 的“ 鼠 ” “ 们 和 毒
采访的过程中, 付军的电话很繁忙 , 他告诉记者 , 已没 日没夜地 干 了好 多天 , 在最 想 的就是 好好 睡一 觉 。 现
耐心等候 , 的体 内藏毒者 , 近2天才 能排完体 内所藏 有 将 O 的毒品 , 有人 还不 愿意排 , 排 出来 后成 为审判她 们犯 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两名曾经的缉毒英雄走上贩毒路却成为阶下囚
徐斌,曾经是中国第一批缉毒警察,曾任云南省畹町公安局第一任缉毒大队长,立过三次三等功;夏少雄,曾经是徐斌的同事和部下,也担任过畹町公安局第三任缉毒大队长,立过一次三等功。
现在,他们却成为贩毒分子沦为阶下囚:两人因离职后逐渐走上贩卖毒品的道路,于近日被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徐斌1958年出生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市,后出任畹町公安局第一任缉毒大队大队长,1990年底离开公安局后,在潞西市进出口公司做生意,经常往来中缅边境,逐渐吸食上了毒品,并走上了以贩养吸的犯罪道路。
夏少雄1964年出生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1985年从武警部队复员后,到畹町公安局工作。
1992年,夏少雄被任命为畹町公安局第三任缉毒大队大队长。
1997年,夏少雄离开公安队伍后,也逐渐走上了吸食和贩卖毒品的道路。
据公诉机关指控,昆明市公安局缉毒二队于20XX年2月12日,将正在昆明云安会都某房间贩卖毒品的夏少雄与杨安国抓获,当场缴获二人贩卖的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片剂282克,缴获夏少雄藏于包内的鸦片30克,缴获杨安国藏于身上的鸦片25克、甲基苯丙胺15克。
此外,公安机关还从杨安国的汽车后备箱里缴获猎枪一支、子弹13发。
根据夏少雄的交代,公安机关当日又从其从芒市邮寄至昆明的邮包中,查获甲基苯丙胺片剂368克。
当月14日,公安机关在瑞丽市畹町花园巷9号,又抓获向夏少雄贩卖毒品的徐斌,并在其家中查获甲基苯丙胺片剂977克。
20XX年3月20日,徐斌、夏少雄与杨安国被批准逮捕,当年10月29日,昆明市检察院以徐斌、夏少雄犯有贩卖毒品罪,杨安国犯有贩卖毒品罪和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向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昆明中院经审理认为,徐斌、夏少雄两被告无视法律贩卖毒品,数量巨大,事实清楚,依法应承担刑事责任。
但二人落后认罪态度好,并积极协助公安机关开展侦查工作,具有从轻处罚的情节。
据此,昆明中院作出一审判决,以贩卖毒品罪判处徐斌和夏少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杨安国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1万元;犯非法持有枪支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
两罪并
罚,执行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1万元。
宣判后,两名被告人表示不服判决,已提起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