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肺心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护理干预在老年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护理干预在老年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临床中接受护理的方式和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方法:2015年4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对30例老年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归纳临床护理方式。
结果:为患者进行护理,共有30例患者,采取积极的救治和护理后,有24例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临床护理的有效率是96.67%。
在住院的过程中没有出现肺部感染的病例,患者接受有效的翻身和按摩护理,没有出现压疮并发症病例,全部患者没有死亡病例,均顺利出院。
结论:老年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接受临床有效护理除了常规护理外,还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让患者的心态良好,积极的接受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几率,对患者的预后起到积极的帮助。
【关键词】老年肺心病;呼吸衰竭;临床护理[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nursing methods and effects of elderly patientswith cor pulmonale and respiratory failure,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nursing. Methods:From April 2015 to December 2017,30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 pulmonale and respiratory failure were studied and analyzed. The clinical treatment was reviewed and summarized,and the clinical nursing methods were summarized. Results:Nursing for patients,a total of 30 patients,after active treatment and nursing,24 cases were effective,5 cases were effective,1 case was ineffective,the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nursing was 96.67%. In the course of hospitalization,there were no cases of pulmonary infection. The patients received effective turning over and massage care. There were no complications of pressure ulcer. All the patients had no death cases and were discharged smoothly. Conclusion:In addition to routine nursing,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 pulmonale complicat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need to provide targeted nursing services according to their conditions and needs,so that the patients have a good mentality and receive active treatment,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ure rate of patients,reduce the incidenceof complications,and treat patients with cor pulmonale and respiratory failure. Prognosis plays a positive role.[Key words] Senile cor pulmonale;Respiratory failure;Clinical nursing肺心病在临床中是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的一类心脏疾病,老年患者出现肺心病后,在失代偿期会合并呼吸衰竭症状,临床中我们对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认为和患者的呼吸道感染以及氧流量控制不当有关,呼吸道的痰液没有及时排出,镇静剂使用不当等均会引起患者的发病[1]。
老年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建议

老年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建议发布时间:2023-03-31T01:50:34.496Z 来源:《护理前沿》2023年1期作者:陈艳君[导读] 目的分析对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施行精细化临床观察、人性化护理的效果。
陈艳君山东省军区青岛第十二离职干部休养所门诊部主管护师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施行精细化临床观察、人性化护理的效果。
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选择我所2021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20例发生肺部感染的老干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护理方案,对20位老干部患者分组。
对照组纳入1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纳入10例,施行精细化临床观察,并在精细化临床观察的基础上施行人性化护理。
基于肺部感染程度、疼痛感等观察指标,对2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
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发生肺部感染后,在短时间内难以彻底治愈,且易诱发肺心病等并发症。
因此,对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宜施行精细化临床观察,并基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对患者开展人性化的护理。
这样可以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加快患者康复。
关键词: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精细化临床观察;人性化护理;建议肺部感染可见于青壮年、65岁以上老年人等各个年龄段的人群。
青壮年免疫能力较强,发生肺部感染后可以自愈。
老年人免疫能力较差,发生肺部感染后难以自愈,若肺部感染迁延,还可引起其它并发症。
我所主张:在护理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过程中,宜施行精细化临床观察、人性化护理。
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择我所2021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20例发生肺部感染的老干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护理方案,对20位老干部患者分组。
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纳入10例。
两组基础资料见表1所示。
t检验,X2检验显示,两组基础资料没有明显差异(P值>0.05),具有一般可比性。
1.2 方法1.2.1对照组护理方案对照组纳入10例,采用常规护理。
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观察与护理论文

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
方法:对2009年7月~2011年6月26例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认为严密的病情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的用药及心理护理是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康复的关键。
结果:经治疗和护理,患者呼吸衰竭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大多数患者病情明显好转。
结论: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尽早在短期内,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感染,改善心肺功能,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
【关键词】老年;慢性肺心病; 呼吸衰竭;观察; 护理【中图分类号】r 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4- 0223- 02目前,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态环境的变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
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各器官功能逐渐出现退行性变,肺活量减少,残气量增加,免疫功能下降,季节变化、寒冷等易诱发呼吸道感染,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是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
在治疗上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是抢救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关键,其中护理是一个重要环节,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病情的转归。
现将我院2009年7月~2011年6月收治的26例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09年7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26例,男21例,女5例,年龄65-96岁。
临床表现有咳嗽、咳痰、意识障碍、面色潮红、混合性呼吸困难等。
胸部x线与心电图检查,提示有肺气肿和肺心病。
动脉血气分析:在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 伴或不伴paco2>50mmhg,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出量等致低氧因素。
35例老年肺心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深浅、 困难程度 、 频率 和节律等 , 及时采取相应措 施, 清除气道分泌物 , 合理 氧疗 , 给予呼吸 中枢兴 奋剂。具体办法是 : 在使用抗生素和 支气 管扩张 剂的同时 , 全身和局部应用祛痰药和粘液稀释剂 ,
以达 到 稀 释 粘 痰 、 湿 化气道、 保 持呼 吸道 畅的 目
肺 心 病是 老 年 人 常 见 病 和 多 发 病 , 具 有 症 状
的心 音 、 心律 变化 , 必 要 时可 用 心 电监 测 。 当肺 心
复杂、 病程冗长、 反复发作、 难以根治等特点 , 且容 易并发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 , 预后不 良。我们 就 我 院近 两 年 收 治 的 3 5例 老 年 肺 心 病 患 者 的 护 理
血、 瞳孔大小不等 、 对光反射迟钝往往预示肺性脑 病 。肺性脑病早期可出现体温不升、 脉搏细速 、 血 压升高 、 呼吸困难 , 因此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 化。有肺性脑病先兆的患者一定要慎重使用各种 镇 静剂 , 以免诱 发 。 3 . 3 加 强基 础 护理 保持室 内适 当 的温度、 湿度 , 定期 通风 和消
例, 肺部感染 4例 , 经过对症处理予以控制 。
3 护理 体 会 3 . 1 改 善 心肺 功能
肺 心病 患 者急 性加 重期 因感 染 、 气道 阻塞 、 通
气血流 比例失调 , 极易出现呼吸衰竭 , 因此 , 有效 控制 感 染 、 保 持 呼 吸道通 畅 是治 疗 中的首 要 问题 。
例, 3级 l 8例 。
2 结 果
肺性脑病 是老 年肺心 病常见 而严 重 的并 发 症, 及早发现先兆症状 , 采 取 有 效 的 干 预措 施 , 是
防 治肺 性脑 病 的关 键 。神志 变 化是 肺 性脑 病 最 早 出现 也 是容 易 观 察 的先 兆 症 状 , 常 见 的 表 现 有 头
肺心病的观察和护理

患者用过 的针头刺伤 , 如被刺伤按针刺伤流程处理 。患者 的餐 具、 水杯 、 牙具要专用 , 用后集 中消毒处 理 , 减少探视。
2 . 3 生活规律 , 按 时作 息 , 不 过度疲劳 , 及时增减衣 服 , 避 免着凉 。 2 . 4 保持愉 快心情 , 适 时体育 锻炼 , 增强 体质 , 增 加抗病
损和组织损伤 。
3 临 床 观 察 方 法
3 . 1 生命体征 的观察
严 密观察血压 、 脉搏 、 心率 、 意识 、
呼吸等变 化 , 如 出现意识恍 惚 、 表情 淡漠 、 语 言错乱 、 头痛 、 嗜 睡、 烦躁等性格 及意识的变化 , 多是脑组织严重缺氧 , 甚至肺性 脑病 的信号 。 3 . 2 痰液及排泄物 的观察 要注意观察痰 液的性状 、 量、 黏稠度等 , 如痰量增 加且呈脓性黏稠 , 有感染加重的可能 , 可配
心病急性发作的主要病 原体 。
2 . 5 随着科技 的发展 与进步 ,相信疫 苗在不久 的将来 就 会 问世 , 对高危者预防接 种疫苗 。
参考文献
【 1 ] 中华人 民共 和国卫生部 . 发热伴 血小板 减少综 合征防治 指南[ S 】 .
2 01 0 -1 0 — 8 .
( 收稿 日期 : 2 0 1 4 — 0 2 — 1 8 )
2 . 3 多器 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在肺心病 的急性 发作 期 由
肺 心 病 的 观察 和 护 理
陈 国华
( 临县人民医院 , 山西 临县 O 3 3 2 0 O )
于肺部感 染等因素导致呼吸功能不全或心功能不全 , 可同时或 相继发生脑 、 肾、 肝、 胃肠等多器 官功能不 全 , 易致 多器官 功能 衰竭 , 在肺 心病 患者 中多器官功能衰竭 的发病率为 3 0 % 5 0 %。
老年肺心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临床 资料 . 我 院 20 0 9年 1月 ~2 1 年 1 00 2月 共 接 诊 7 6
流, 了解 患 者 心 理 生 活 情 况 , 得 患 者 的 信 任 , 对 不 同 患 者 取 针 的 不 同 问 题 , 行 开 导 解 释 , 时 做 通 患 者 家 属 的 工 作 , 而 进 同 从 使患者能以积极的心态 , 极配合治疗 。 积
例 老 年 肺 心 病 患 者 , 中男 3 其 2例 , 4 女 5例 , 龄 6 ~ 8 年 2 3岁 ,
心脏 衰竭 。结 论 通 过 住 院期 间 的精 心 护 理 , 全 面 的 健 康 教 育 , 患者 在 生 活 中 能 避 免 病 情 加 重 , 和 使 对
提 高 患 者 的 生 活质 量和 存 活 率有 很 大 的 帮助 。
【 键 词】 老 年 肺 心 病 护 理 干 预 疗 效 关
平 均 7 岁 。7 1 6例患 者 均 有 咳嗽 、 喘 等 症 状 , 分 患 者 已 有 气 部
紫 绀 、 肿 及 肝 肿 大 等症 状 。 水
12 临床 护理 措 施 .
12 3 密 患 者 极 易 因 呼 吸短 时受 阻 , 对
心脏造成过高负荷 , 引起 心 力 衰 竭 而 死 亡 。 因 此 临 床 护 理 工
来 保 持 呼 吸 道 的 畅 通 :) 助 患 者 选 择 合 适 的 体 位 , 1帮 以利 于 咳 痰 , 以对 患 者 背 部 进 行 轻 拍 , 量 鼓 励 患 者将 痰 咳 出 。2 借 可 尽 )
39例老年慢性肺心病临床护理体会论文

39例老年慢性肺心病临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9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措施。
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32例患者中好转36例,无效3例。
结论通过对肺心病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肺心病;护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以及其它胸部疾病或肺血管病变引起的心脏病,大多病程长,急性发作期病情重,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缺氧,肝肿大,胃肠道瘀血,全身浮肿,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现将我院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资料共计39例,均为我院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
男26例,女13例,年龄55-79岁。
其中慢性支气管炎20例,支气管哮喘10例,肺结核6例,支气管扩张3例。
2 急性病期临床护理2.1 控制感染若患者的肺部感染严重,发生少尿、呼吸频率加快等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对血压和尿量给予密切观察,尽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2.3 合理给氧,改善缺氧症状氧疗能纠正缺氧、及时抢救患者生命,为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
一般选择鼻导管、鼻塞或面罩给氧以持续低流量吸氧(1-2l/min),氧浓度需控制于30%以内,待呼吸稳定后停止。
2.4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出现肺性脑病的先兆症状(头痛、烦燥、恶心、呕吐、判断力减退),上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抢救。
观察有无神志恍惚、表情淡漠、嗜睡、易激动、兴奋和多语等表现,慎用镇静安眠药,及时通知医生,以及早发现肺性脑病、水电解质紊乱等,并给予处理。
2.5 准确记录出入量为了配合临床治疗,在护理方面应准确记录各种液体的出入量,如出汗情况,尿量,大便量,呕吐物,痰液及其性质,颜色等,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咳嗽需观察痰的色、量、性质对肺部疾病变化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关措施来引导患者将痰排出。
中老年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Au u t 0 2 Vo.0 No2 g s 1 , 1 , .2 2 1 【 高世 华. 椎 间盘 突 出症 髓 核摘 除术 的护理 体会 [ . 医学高 1 ] 腰 J 邯郸 ] 等专科学 校学 报,021( : 142 2 0 , 4 4 —3 . 5 )3
【 刘 瑁. 间盘 镜 下腰椎 间盘 髓 核摘 除 术后 的护理 [ . 医技杂 2 ] 椎 J 实用 ]
3 ・l 床护理 ・ 2 4 I 缶
疼痛 ,其余患者 可忍受 ,后者 肌注和 口服止 痛药各约 1例 ,且效果不 0 佳 。⑤术后 用药所需治疗 天数 和平均术 后恢 复天数 :对 照组在术后用 药治疗和恢 复天数上 明显多于试验组 ,需要更多 的护理 调养 。⑥术 后
并发症 发生率观察 :试验组卧床 时间短 ,不易发 生伤 口或泌尿 、呼吸 系统 的感染 :只有 2 例患者 发生尿 潴 留,但 经物理 方法帮 助后解 除 ,
志, 0 61(2: 1 92 5 . 2 0 , 1 )24 —1 0 3
[ 胡文 畅. 间盘 镜下 与传 统开 窗 手术 行髓 核 摘 除 术后 护理 比较 3 ] 椎
[. J国际医 药卫生导 报,002 ( : 68 7 ] 2 1, 5 8 -4. 3 )4 [] 殷 莉莉 , 燕. 间盘 镜行 髓 核摘 除手术前后 的 护理 【 . 中 4 宋海 椎 J 现代 ] 西 医结合杂 志, 0, () 2 . 2 31 2: 4 0 2 2
1一 般 资料 我 科 自2 1年 9 至2 1年 1月共 收治5 例患者 ,其 中男3例 , 00 月 01 2 2 2 女2例 ,年 龄5 ̄ 8 ,平均年 龄6. O 7岁 1 4 岁。且符合肺心病 的诊 断标 准 , 5 在肺心病 急性 加重 期均存在 Ⅱ型呼衰及 Ⅱ Ⅲ级心功能不全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肺心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总结老年肺心病的护理特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老年肺心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
结果50例显效,2例有效,无效仅3例,总有效率达到90%。
结论通过严密的观察和护理,可以明显改善肺心病患者的预后。
标签:老年肺心病;临床观察及护理
肺源性心脏病是我国老年人的常见病,由于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一部分患者的病情严重,住院时间长,病情复杂,病死率高,并发症多。
我院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55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男31例,女24例,年龄72~87岁,平均(76.5±
2.5)岁,均符合我国肺心病诊断标准[1]。
临床表现为心悸、气促、不能平卧、吐白色泡沫痰、口唇发绀、下肢浮肿。
入院X线检查除肺、胸部基础疾病及急性肺部感染的征象外,均有肺动脉高压征。
心电图检查表现有右心室肥大。
1.2结果本组住院15~38 d,平均住院天数26 d,通过控制感染、合理给氧、保证呼吸道通畅等综合护理措施,50例显效,2例有效,无效仅3例,总有效率达到90%。
2临床观察护理
2.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肺心病急性发作的患者,多为病情危重,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严格记录24 h出入液量,严格交接班,详细了解病情。
肺心病患者常常夜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2]。
所以,必须加强夜间病情的观察与护理,包括脉搏、血压、心率及意识状态,并应15~30 min巡视病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医生汇报。
2.2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肺心病急性加重主要是肺泡通气量不足造成。
老年患者,咳嗽反射差,往往咳嗽无力,分泌物不能排出。
护士指导患者分次咳嗽,作深呼吸,拍背叩胸法或超声雾化吸入协助排痰。
2.3正确氧疗医生根据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决定用氧方法、时间和注意事项[3]。
我们采用鼻导管给氧,氧流量1~2 L/min,加强正确的氧疗指导,避免出现氧浓度过高或过低而影响氧疗效果。
氧气要加温加湿,若心衰出现肺水肿时,湿化瓶内加适量的酒精,以减轻肺泡膜表面张力。
吸氧>24 h要更换1次性鼻导管。
2.4预防并发症肺心病常可因肺部疾病造成慢性缺氧,严重的二氧化碳潴留进而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
若患者出现,表情淡漠、意识朦胧、头痛、白天嗜睡、晚间烦躁不安、反应迟钝、两手扑翼样震颤等,即为肺性脑病的前驱症状,应加强巡视观察,及时报告医师处理,避免肺性脑病的发生。
心力衰竭:目前认为肺心病多为全心衰,较早的表现为呼吸、心率加快,紫绀、水肿及肝肿大。
在护理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取半卧位,减少回心血量,保持患者情緒稳定;严格控制输液滴数、调整输液量;准确使用洋地黄制剂及减少影响心脏前、后负荷的药物,密切观察心率、脉搏、呼吸、血压及尿量的变化,尽早纠正心衰,使患者早日痊愈[4]。
2.5饮食护理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因病程长、消耗大、食欲差,易造成营养不良及酸碱、水电解质失衡[5]。
因此,要求低盐饮食,选择流质、半流质或易消化食物。
适当食用蔬菜和水果,防止老年性便秘。
2.6用药护理积极控制呼吸道感染是治疗肺心病的重要措施,注意给药方法和用药时间,输液时现配现用,水肿患者可用利尿剂,遵循缓慢、小量和间歇的用药原则;重症患者避免使用麻醉药、镇静药、催眠药;遵医嘱使用兴奋剂,并密切观察兴奋剂的副作用,不易长时间大量使用。
如果出现皮肤潮红、出汗、血压升高,要减慢滴速或停药,并通知医生。
2.7加强基础护理注意保暖,保持室温25℃左右,湿度70%~80%,定时开窗通风。
由于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周围循环障碍以及不同程度水肿,使患者易患褥疮。
选用气垫床预防压疮,保持床铺和衣服平整和无皱褶,干燥和无碎屑,帮助患者2~3 h翻身一次和有效的皮肤按摩,同时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因年老体弱,长期使用抗生素,容易引起霉菌感染,应加强口腔护理。
2.8心理护理由于疾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使患者产生恐惧与消极心理反应,对治疗失去信心。
责任护士要多亲近患者,诱导患者保持良好情绪,避免各种精神刺激,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尽量给予解释,及时巡回病房,建立起护患之间的信任感,鼓励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从而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6]。
2.9健康教育积极避免各种诱发因素,感染时及早选用抗生素,有效的控制呼吸道继发细菌感染。
慎防劳累过度,注意季节变化。
指导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运动量以自我感觉舒适为度,提高身体素质;注意居室的温度、湿度、保持空气清新,消除呼吸道不良刺激。
指导患者重视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延误救治时间。
3讨论
通过对55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科学规范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改善了通气及换气功能,减少了肺心病急性加重的次数,延缓了病情发展,降低肺心病患者的死亡率[7]。
我们体会到老年肺心病的护理应作好以下工作:作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使他们能树立对生活及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密切观察病情
变化是提高治愈率,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全面了解病情及临床常用药物的用法、用量以及毒副作用,及时发现问题,随时处理。
作好健康教育及生活指导,提高肺心病患者的好转率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仇颖,等.老年慢性肺心病的特点及护理对策[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6,(12):1459.
[2]张国丽.77例老年慢性肺心病的护理对策[J].中外医疗,2009,(25):132.
[3]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5.
[4]王希英.李兰荣.老年肺心病的护理体会[J].华夏医学,2003,16(5):29.
[5]何欣.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的急性期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7,2(35):192.
[6]姜淑霞.王风霞.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8,5(8):142.
[7]朱秀真.慢性肺心病患者的治疗与护理[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6(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