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模拟试卷A+复习题
《儿童文学名著导读》试题(卷)A与参考答案解析

6.以下文学作品中人物哪位是永恒童年和永不衰老的精神的象征?()A. 彼得·潘B. 敏豪森C. 堂·吉诃德D. 艾丽丝7.“爬上山,四五六,翻筋斗,七八九,拍皮球,伸出两只手,十个手指头”。
这首儿歌是()。
A. 摇篮曲B. 连锁调C. 数数歌D. 游戏歌8.我国的儿童戏剧古己有之,但现代儿童剧的出现是20年代初的事,其开创者是()。
A. 黎锦晖B. 瞿秋白C. 熊佛西D. 黎锦熙9.瑞典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林格伦的传达了“奇异狂放”的艺术氛围,《长袜子皮皮》和《小飞人卡尔松》典型地体现了儿童文学的()。
A. 爱的母题B. 顽童母题C. 成长母题D. 自然母题10.中国儿童文学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是()。
A. 80年代B. 50年代C. 70年代D. 90年代三、名词解释1.问答调2.讽刺诗3.儿童散文4.美术片5. 科学童话四、简答题1.儿童文学和成人文学有共同性。
2.20世纪儿童文学繁荣昌盛的标志是什么?3.儿童文学与儿童读物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4. 创作图画故事应注意些什么?5. 儿童报告文学有些什么特征?五、综合题1. 张天翼有哪些重要的儿童文学作品?试论述其创作的主要艺术特色。
2. 试析下面这篇童话的艺术特点及其主题意义。
(300字左右)圣诞节前夜(美)阿·劳贝尔圣诞节前夜,癫蛤蟆烧了很多很多好吃的菜,还把圣诞树打扮好了。
他说:“青蛙还没有来。
”他看看钟,钟上的针不动,这才想起钟已经坏了。
他开了门望着外面,天已经暗下来了,看不见青蛙。
“等得我真心急。
”癫蛤蟆说,“青蛙会不会遇到了可怕的事情?会不会跌进一个深深的窟窿里,出不来了?如果真是这样,我就永远看不到他了!”癫蛤蟆第二次开门,仍旧没看见青蛙。
他说:“青蛙会不会在树林里迷路了?他是不是着凉,淋湿了,饿坏了?他会不会让大野兽抓住,给大野兽的尖牙齿吃掉了?”他大哭起来,“我的好朋友永远不会和我在一起过圣诞节了!”癫蛤蟆在地窖里找了一根长绳子,说:“我用它把青蛙从窟窿里救出来。
《儿童文学》期末考试复习题.doc

《儿童文学》课后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 文学艺术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共同点是: 都来源于()oA. 客观世界B. 主观世界C. 现实世界D. 抽象世界【正确答案】A2. 一切艺术都用形象反映()。
A. 现实生活B. 社会生活C. 理想生活D. 公共生活【正确答案】B3. 作者用()使读者有具体的感受。
A. 抽象的说理B. 形象化的语言C. 直接的刻画D. 具体的描写【正确答案】4. 《日A. 曹禺B. 鲁迅C. 老舍D. 巴金【正确答案】5.幼儿文学的主要读者对象是()。
A.3-15 岁B.3-6 岁C.0-15 岁D.0-3 岁【正确答案】B6.适合幼儿阅读或听赏的各种作品的总称是()。
A.幼儿读物B.幼儿作品C.幼儿文学D.幼儿阅读【正确答案】A7.幼儿文学应特别注重()。
A.故事性B.简单性C.教育性D.趣味性【正确答案】D8.儿歌《颠倒四季歌》集中体现了()。
A.稚拙美B.纯真美C.荒诞美D.生活美【正确答案】C9.幼儿文学与成人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表现在()。
A.全部作品用生动的情节向幼儿渗透日常生活常识B.全部作品向幼儿传授广泛而细致的道德规范C.有许多作品用生动的情节向幼儿渗透日常生活常识D.有许多作品向幼儿传授广泛而细致的道德规范【正确答案】C10,文学作品的重要特征()。
A.语言的形象性B.语言的直观性C.语言的抽象性D.文字的形象性【正确答案】A11.童话《三只蝴蝶》是()作品。
A.抒情性B.叙事性C.议论性D.描写性【正确答案】B12.人发展想象力的最佳时期是()。
A.幼儿阶段B.儿童阶段C.少年阶段D.成年阶段【正确答案】A13,发展幼儿想象力的最佳载体是()。
A.幼儿文学B.幼儿读物C.童话故事D.民间故事【正确答案】A14,幼儿接受文字性的作品的特殊方式是()oA.表演法B.阅读法C.朗读讲述法D.配图欣赏法【正确答案】C15.幼儿的()注意占优势。
A,无意B.有意C.有意后D.机械【正确答案】A16.幼儿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大多是()的结果。
儿童文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儿童文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小王子》的作者是谁?A. 安徒生B. 圣埃克苏佩里C. 马克·吐温D. 罗尔德·达尔2. “丑小鸭”的故事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安徒生童话》B. 《格林童话》C. 《一千零一夜》D. 《伊索寓言》3. 《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主人公爱丽丝,最初是因为什么而进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A. 追逐一只兔子B. 进入了一个镜子C. 掉进了一个洞D. 被魔法传送二、填空题4. 《海的女儿》是丹麦作家_________创作的童话故事。
5. 《绿野仙踪》中,多萝西和她的朋友们在寻找_________的路上经历了许多冒险。
三、简答题6. 请简述《哈利·波特》系列中,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主要特点。
四、论述题7. 论述《夏洛的网》中夏洛对威尔伯的影响,并说明这部作品对儿童成长的意义。
五、作文题8. 以“我最喜欢的儿童文学作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答案:一、选择题1. B2. A3. A二、填空题4.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5. 奥兹国的魔法师三、简答题6. 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是《哈利·波特》系列中的一所魔法学校,它具有以下特点:(1)学校分为四个学院,每个学院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观;(2)学校教授各种魔法课程,包括魔药学、变形术、防御黑魔法等;(3)学校有丰富的魔法传统和历史,如学院杯、魁地奇比赛等;(4)学校拥有许多秘密通道和房间,为学生提供了探索和冒险的空间。
四、论述题7. 在《夏洛的网》中,夏洛是一只聪明的蜘蛛,她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帮助威尔伯这只小猪摆脱了被宰杀的命运。
夏洛通过编织带有赞美威尔伯字样的网,让农场的人们相信威尔伯是一只特别的猪,从而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喜爱。
这部作品对儿童成长的意义在于:(1)它教会孩子们要珍惜友情,夏洛和威尔伯之间的深厚友谊是故事的核心;(2)它鼓励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夏洛的聪明才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3)它传递了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价值观,夏洛的行为体现了对威尔伯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儿童文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儿童文学》课后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 文学艺术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共同点是:都来源于()。
A. 客观世界B. 主观世界C. 现实世界D. 抽象世界【正确答案】 A2. 一切艺术都用形象反映()。
A. 现实生活B. 社会生活C. 理想生活D. 公共生活【正确答案】 B3. 作者用()使读者有具体的感受。
A. 抽象的说理B. 形象化的语言C. 直接的刻画D. 具体的描写【正确答案】 B4. 《日出》的作者()。
A. 曹禺B. 鲁迅C. 老舍D. 巴金【正确答案】 A5. 幼儿文学的主要读者对象是()。
A. 3-15岁B. 3-6岁C. 0-15岁D. 0-3岁【正确答案】 B6. 适合幼儿阅读或听赏的各种作品的总称是()。
A. 幼儿读物B. 幼儿作品C. 幼儿文学D. 幼儿阅读【正确答案】 A7. 幼儿文学应特别注重()。
A. 故事性B. 简单性C. 教育性D. 趣味性【正确答案】 D8. 儿歌《颠倒四季歌》集中体现了()。
A. 稚拙美B. 纯真美C. 荒诞美D. 生活美【正确答案】 C9. 幼儿文学与成人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表现在()。
A. 全部作品用生动的情节向幼儿渗透日常生活常识B. 全部作品向幼儿传授广泛而细致的道德规范C. 有许多作品用生动的情节向幼儿渗透日常生活常识D. 有许多作品向幼儿传授广泛而细致的道德规范【正确答案】 C10. 文学作品的重要特征()。
A. 语言的形象性B. 语言的直观性C. 语言的抽象性D. 文字的形象性【正确答案】 A11. 童话《三只蝴蝶》是()作品。
A. 抒情性B. 叙事性C. 议论性D. 描写性【正确答案】 B12. 人发展想象力的最佳时期是()。
A. 幼儿阶段B. 儿童阶段C. 少年阶段D. 成年阶段【正确答案】 A13. 发展幼儿想象力的最佳载体是()。
A. 幼儿文学B. 幼儿读物C. 童话故事D. 民间故事【正确答案】 A14. 幼儿接受文字性的作品的特殊方式是()。
《儿童文学》期末试卷A

《儿童文学》期末考试A卷
姓名:专业:
学号:学习中心:
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儿歌
2、寓言
3、幼儿生活故事
4、幼儿散文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幼儿文学的文体分类。
2、简述幼儿文学语言的创作要求。
3、简述幼儿文学的功能。
4、简述幼儿图画书的文字要求。
三、论述题(20分)
1、结合作品阐述幼儿童话的基本特征及其表现手法。
四、作品分析题(20分)
1、试析叶圣陶的幼儿诗歌《小小的船》的艺术特点。
小小的船(叶圣陶)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儿童文学复习题(带答案)

儿童文学复习题(带答案)一、单选题答案:B1、广义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是A.婴儿文学、幼儿文学、儿童文学B.婴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C.婴儿文学、儿童文学、青春期文学D.儿童文学、少年文学、青春期文学答案:A2、幼儿接受文学的主要方式是通过()A.“听”来接受文学B. “看”来接受文学C.“读”来接受文学D. “背诵”来接受文学答案:A3、狭义儿童文学的对象是( )A.3~6岁的儿童B.6 、7岁~11、12岁的儿童C.11、12岁~15岁的儿童D.15 岁以下的孩子答案:A4、所有经典的幼儿文学作品,无不依靠()A.神奇的宝物和魔法B. 作家对幼儿独特精神状态的承认和发掘C.曲折的情节描写D. 英雄形象和华丽的语言答案:A5、幼儿文学结构的基本要求是()A.条理曲折B. 条理简单C.条理丰富D. 条理清楚答案:A6、“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河里看不见”。
这首儿歌的句式是()A.三字句B. 五字句C.“三三七”字句D. “三五七”字句答案:C7、“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粒黑葡萄,到了夜里毛对毛。
”是儿歌中的特殊形式()A.游戏歌B. 问答歌C. 连锁调D. 谜语歌答案:D8、古诗《春晓》的作者是()A.孟浩然B. 李白C. 白居易D. 杜牧答案:A9、“童话”这一名称,出现在我国()A.清代末年B.五四运动之后C.清代初期D. 上世纪三十年代答案:A10、叶圣陶的《稻草人》是我国()A.第一部创作童话集B. 第一部创作诗歌集C.第一部儿童戏剧D. 第一部散文集答案:A11.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属于( )A.童话诗B. 小说C.儿童剧D. 散文答案:A12.《幼稚园上学歌》的作者是()A.黄遵宪B. 梁启超C.蔡元培D. 王国维答案:A13.我国出现专为儿童创作的诗歌是在()A. 晚清时期B. 五四时期C.1949年D.1978 年答案:A14.世界上较早对民间童话进行改写的是法国作家()A.夏尔?贝洛B. 安徒生C.格林D. 普希金15.成人诗与儿童诗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是否有()。
儿童文学复习题(带答案)

儿童文学复习题(带答案)第一篇:儿童文学复习题(带答案)儿童文学复习题(带答案)一、单选题答案:B1、广义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是A.婴儿文学、幼儿文学、儿童文学B.婴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C.婴儿文学、儿童文学、青春期文学D.儿童文学、少年文学、青春期文学答案:A2、幼儿接受文学的主要方式是通过()A.“听”来接受文学B.“看”来接受文学C.“读”来接受文学D.“背诵”来接受文学答案:A3、狭义儿童文学的对象是()A.3~6岁的儿童B.6、7岁~11、12岁的儿童C.11、12岁~15岁的儿童D.15岁以下的孩子答案:A4、所有经典的幼儿文学作品,无不依靠()A.神奇的宝物和魔法B.作家对幼儿独特精神状态的承认和发掘C.曲折的情节描写D.英雄形象和华丽的语言答案:A5、幼儿文学结构的基本要求是()A.条理曲折B.条理简单C.条理丰富D.条理清楚答案:A6、“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河里看不见”。
这首儿歌的句式是()A.三字句B.五字句C.“三三七”字句D.“三五七”字句答案:C7、“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粒黑葡萄,到了夜里毛对毛。
”是儿歌中的特殊形式()A.游戏歌B.问答歌C.连锁调D.谜语歌答案:D8、古诗《春晓》的作者是()A.孟浩然B.李白C.白居易D.杜牧答案:A9、“童话”这一名称,出现在我国()A.清代末年B.五四运动之后C.清代初期D.上世纪三十年代答案:A10、叶圣陶的《稻草人》是我国()A.第一部创作童话集B.第一部创作诗歌集C.第一部儿童戏剧D.第一部散文集答案:A 11.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属于()A.童话诗B.小说C.儿童剧D.散文答案:A 12.《幼稚园上学歌》的作者是()A.黄遵宪B.梁启超C.蔡元培D.王国维答案:A 13.我国出现专为儿童创作的诗歌是在()A.晚清时期B.五四时期C.1949年D.1978年答案:A 14.世界上较早对民间童话进行改写的是法国作家(A.夏尔•贝洛B.安徒生C.格林D.普希金15.成人诗与儿童诗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是否有(A.儿童情趣B.诗歌的韵律C.教育意义D.篇幅的长短答案:A 16.幼儿童话中最常见的艺术形象是()A.拟人形象B.虚构情节C.虚构人物D.拟物形象答案:A))。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第二部分专业知识第二部分专业知识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主题与母题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主题是母题的具体体现B.母题是潜在的主题C.主题是母题生长的基础D.母题在主题中获得再生正确答案:C解析:母题是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具有客观性和概括性的内容。
母题是抽象的,主题是具体的。
主题是母题的具体体现,母题是潜在的主题,是主题赖以生长的基础,同时母题又在主题中获得再生。
知识模块:儿童文学2.童话的基本特征是( )。
A.幻想B.纯真C.欢愉D.质朴正确答案:A解析: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用以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
在童话中,幻想是主体,是核心。
知识模块:儿童文学3.下列选项中,属于童话的是( )。
A.《小青蛙》B.《月光光》C.《稻草人》D.《爸爸的老师》正确答案:C解析:《小青蛙》和《月光光》都属于儿歌;《爸爸的老师》是儿童诗;《稻草人》是新中国第一本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其作者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叶圣陶先生。
知识模块:儿童文学4.( )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某种道理,达到劝诫、教育或讽刺目的的一种文学体裁。
A.儿童诗歌B.寓言C.散文D.戏剧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属识记型题目,题干所述是寓言的概念。
知识模块:儿童文学5.以下不属于儿歌特点的是( )。
A.内容浅显,思想单纯B.篇幅简短,结构单一C.语言活泼,音乐性强D.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正确答案:D解析: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
儿歌有以下几个特点:内容浅显,思想单纯;篇幅简短,结构单一;语言活泼,音乐性强。
知识模块:儿童文学6.《公鸡和母鸡们的故事》《北极村的故事》属于( )。
A.寓言体儿童小说B.书信体儿童小说C.童话体儿童小说D.传记体儿童小说正确答案:C解析:儿童小说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寓言体儿童小说、传记体儿童小说、书信体儿童小说和童话体儿童小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文学》模拟试卷(A卷)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科幻作品《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的创作者是( C )A、玛丽·雪莱B、阿西莫夫C、凡尔纳D、罗伯特·海因莱因2、下列作品中不是由童话大师安徒生创作的是( B )A、《丑小鸭》B、《白雪公主》C、《打火匣》D、《海的女儿》3、中国儿童歌舞剧的开创者是( D )A、熊佛西B、黎锦熙C、瞿秋白D、黎锦晖4、抗日小英雄海娃的形象出自作品( B )A、《雨来没有死》B、《鸡毛信》C、《微山湖上》D、《虾球传》5、《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作者是( A )A、郑春华B、任大星C、刘心武D、张之路6、在作品中描述主人公为寻求理想而探询七个星球的童话是( D )A、《爱丽丝漫游奇境记》B、《洋葱头历险记》C、《木偶奇遇记》D、《小王子》7、新时期文坛上被称为“抒情型”童话代表作家的是( C )A、高士其B、郑渊洁C、冰波 D 、孙幼军8、因创造了“长袜子皮皮”的形象而一举成名的作家是(C )A、乔治·桑B、拉格勒芙C、林格伦D、夏尔·贝洛9、普希金创作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是一首( A )A、童话诗B、抒情诗C、科学诗D、散文诗10、《稻草人》开创了中国现代童话创作之路,作者是( A )A、叶圣陶B、严文井C、张天翼D、周作人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儿童散文的特征。
(1)童心和童趣是儿童散文的灵魂和核心(2)带有故事性的叙述方式(3)易于儿童接受的理趣(4)优美、活泼、朴实、简约的语言特征2、谈谈儿童欣赏文学的特殊性。
(1)偏于直观感受(2)易于情感投入(3)善于模糊解读(4)拙于辨别评判3、简析幼儿戏剧冲突设置的特点。
幼儿戏剧的戏剧冲突一般较为单纯、充满幼儿情趣,而且往往在他们生活经验的范畴和符合他们审美期待视野的戏剧情境中展开。
幼儿戏剧冲突常常产生于角色本身性格的心理冲突。
不少幼儿戏剧是以幼儿能理解的真假、善恶、美丑之间的矛盾对立作为戏剧冲突。
4、简要说明图画文学的艺术特征。
(1)可视性:这是图画文学塑造形象的外在特征(2)跳跃性:这是图画文学在文意表达方面的特征(3)夸饰性:这是图画文学的表现特征(4)明朗性:这是图画文学在色彩运用方面的特点(5)简洁性:这是图画文学的语言特征和要求5、简述儿童诗的艺术特点。
(1)真率明朗的情感性;(2)形象鲜明的叙事性;(3)稚拙活泼的趣味性;(4)流畅简洁的音乐性;三、论述题(每题9分,共18分)1、结合实例谈谈寓言的艺术特征。
(一)寓意明确突出寓言正是由喻体和本体两方面组成:所叙写的故事,是寓言的喻体;所阐明的教训或哲理,是寓言的本体,即寓意。
寓意是一则寓言的精髓所在,体现着作者对生活的真知灼见和审美评价。
它往往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具有极大的思想启示力量。
(二)比喻形象生动寓言是借助设譬立喻的艺术手法来表达寓意的,是一种譬喻故事。
寓言实际上是一种比喻的艺术,象征的艺术。
(二)比喻形象生动寓言是借助设譬立喻的艺术手法来表达寓意的,是一种譬喻故事。
寓言实际上是一种比喻的艺术,象征的艺术。
(三)故事简洁短小寓言一般都写得简洁短小。
作者往往是从生活与自然之中截取一个最精彩的断片,并加以概括、提炼。
寓言的简短在于它的故事单一,且紧紧围绕寓意进行。
故事中虽有人或拟人化的形象,但都概括简单,只抓住其性格特征中最本质的一点,粗线条勾勒,不作细致的刻画;故事中有情节,但不展开、不枝蔓、不周到地描述,更不着意安排悬念和细节,也忌讳冗长的叙述和烦琐的议论;叙述语言都是简洁朴素的。
别林斯基称寓言是“理智的诗”。
经过锤炼的寓言的语言如诗一样精粹、凝重。
寓言可说是叙事性文学中最简短的一种。
2、谈谈你对亲子阅读的理解。
一、情感价值:整合亲子关系。
亲子阅读首先带给孩子的是爱与快乐的体验。
当父母或老师给孩子阅读时,大人温情磁性的声音,孩子靠在大人膝下、身旁享受的是快乐、满足的身心感受,而且大人的注意力会追随孩子的反应而时时调节着阅读的节奏和情绪,所以,亲子阅读最大的特点是互动、互感的,让孩子在这么一个微妙的过程中,体验到读书快乐的同时更体验到父母或老师带给他的温馨、安全与呵护。
二、发展价值:提升学习能力。
1、在孩子读书的过程中,作者的思维模式,对孩子起到指导作用。
“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同样一座山、一条河、一只动物,不同的作者会带给孩子不同的故事,作者如何让他们相互依存、如何建立起关系,组成一个美丽、有趣的故事,会给孩子思维方式上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样一来,对提高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读写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通过阅读,可以学到书籍带给他的各种生活、自然知识,例如,人是如何长大、如何生存的;各种动植物的名称、如何成长的;山川河流如何形成的等等。
3、通过阅读,可使孩子了解社会,能让孩子在其阅读的过程中,学会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沟通等。
在给孩子的讲解中,父母还会结合身边、感触到的人和事,让孩子体验到人与人沟通的一系列经验:情感态度经验、行为经验、认知经验、社会文化经验等,因此,书籍带给他的知识是无穷的,对他们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三、个体价值:提升整体素质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
在亲子阅读中,不仅读文字、学知识,还会体验作者带给我们的独有的感性表达和理性思考。
每一则故事都揉入了蕴藏于作者灵魂深处高深的智慧和睿智的思维,这些优秀的儿童作家不仅写出幼儿喜欢、优秀的作品,而他们多年来读书、观察生活而获得的伟大思想也是我们吸取的精髓。
这些都有助于儿童思维的敏捷、慎密、深刻,也有助于提升幼儿的整体素质。
时至今天,专家们对于早期阅读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唯一待研究的地方是这种益处是对幼儿早期帮助较大还是影响孩子的未来。
四、阅读分析题(14分)阅读《萝卜回来了》,回答问题:萝卜回来了方轶群雪这么大,天气这么冷,地里、山上都盖满了雪。
小白兔没有东西吃了,饿得很。
他跑出门去找。
小白兔一面找一面想:雪这么大,天气这么冷,小猴在家里,一定也很饿。
我找到了东西,去和他一起吃。
小白兔扒开雪,嘿,雪底下有两个萝卜。
他多高兴呀!小白兔抱着萝卜,跑到小猴家,敲敲门,没人答应。
小白兔把门推开,屋子里一个人也没有。
原来小猴不在家,也去找东西吃了。
小白兔就吃掉了小萝卜,把大萝卜放在桌子上。
这时候,小猴在雪地里找呀找,他一面找一面想:“雪这么大,天气这么冷,小鹿在家里,一定也很饿。
我找到了东西,去和他一起吃。
”小猴扒开雪,嘿,雪底下有几颗花生。
他多高兴呀!小猴带着花生,向小鹿家跑去;跑过自己的家,看见门开着。
他想:谁来过啦?他走进屋子,看见萝卜,很奇怪。
说:“这是从哪来的?”他想了想,知道是好朋友送来给他吃的,就说:“把萝卜也带去,和小鹿一起吃!”小猴跑到小鹿家,门关得紧紧的。
他跳上窗台一看,屋子里一个人也没有。
原来小鹿不在家,也去找东西吃了。
小猴就把萝卜放在窗台上。
这时候,小鹿在雪地里找呀找,他一面找一面想:“雪这么大,天气这么冷,小熊在家里,一定也很饿。
我找到了东西,去和他一起吃。
”小鹿扒开雪,嘿,雪底下有一棵青菜。
他多高兴呀!小鹿提着青菜,向小熊家跑去;跑过自己的家,看见雪地上有许多脚印,他想:“谁来过啦?”他走近屋子,看见窗台上有个萝卜,很奇怪,说:“这是从哪来的?”他想了想,知道是好朋友送来给他吃的,就说:“把萝卜也带去,和小熊一起吃!”小鹿跑到小熊家,在门外叫:“开门!开门!”屋子里没有人答应。
原来小熊不在家,也去找东西吃了。
小鹿就把萝卜放在门口。
这时侯,小熊在雪地里找呀找,他一面找一面想:“雪这么大,天气这么冷,小白兔在家里,一定也很饿。
我找到了东西,去和他一起吃。
”小熊扒开雪,嘿,雪底下有一个白薯。
他多高兴呀!小熊拿着白薯,向小白兔家跑去;跑过自己的家,看见门口有个萝卜,他很奇怪,说:“这是从哪来的?”他想了想,知道是好朋友送来给他吃的,就说:“把萝卜也带去,和小白兔一起吃!”小熊跑到小白兔家,轻轻推开门。
这时候,小白兔吃饱了,睡得正甜哩。
小熊不愿吵醒他,把萝卜轻轻放在小白兔的床边。
小白兔醒来,睁开眼睛一看:“咦!萝卜回来了!”他想了想,说:“我知道了,是好朋友送来给我吃的。
”问题:1、试评析作品的语言特色。
一:语言的形象性二:语言的简洁性三:语言的音乐性四:语言的叙述性2、请具体阐述作品中体现的儿童文学的作用。
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娱乐作用、审美作用、促进思维、想象、语言发展等作用3、结合作品谈谈你对童话基本特征的理解。
童话的基本特征是幻想。
童话的幻想应植根于生活,遵循童话的逻辑五、创编题(以下两题任选其一)(28分)1、根据作品《萝卜回来了》创作一首反映其内容、体现其主题的儿歌。
萝卜回来了北风呼呼刮,漫天飘雪花草地全被盖,食物不见啦小兔找啊找,萝卜眼前趴一只小来一只大,收获真是顶呱呱小的我吃下,大的送给小猴吧不见小猴影,萝卜轻轻放在家北风呼呼刮,漫天飘雪花肚子咕咕叫,没法呆在家小猴、小鹿和小熊,全都在雪地里挖花生、青菜和白薯,一样一样往回拿北风呼呼刮,漫天飘雪花填饱自己肚,还要想着它这只大萝卜,接连转啊转从这家到那家,最后回到小兔家北风呼呼刮,漫天飘雪花一只萝卜见真情,雪儿大了我不怕我帮你来你帮我,大家心里乐哈哈乐哈哈!2、早晨,珍珍穿了一件漂亮的新衣服来到了幼儿园。
请以这段话作为开头写一则幼儿生活故事,题目自拟。
《新衣服》早晨,珍珍穿了一件漂亮的新衣服来到幼儿园.许多小朋友都很羡慕.可是,在做游戏的时候,珍珍不小心把新衣服勾出了一个洞.珍珍开始大哭,老师走过来笑着对珍珍说,衣服破了老师可以帮你补,可不要哭成小花猫喔.几分钟后,老师就在破洞上补上了一朵非常漂亮的花.珍珍很高兴.,又开开心心和小朋友一起玩了。
《儿童文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儿童文学艺术样式上的独特性,根源于读者对象的年龄特征,而决定这个特征的因素是、和。
2、寓言是一种的简短故事,一般可分为两部分:“身体”,即,“灵魂”,即。
3、儿童文学有别于成人文学的四大特征是、、和叙事性。
4、童年期文学主要的样式有、、、和、科幻作品等。
5、童话常用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和。
6、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是、和。
二、选择题1.童年期文学常用的艺术手法有()。
A.拟人写实夸张B.象征拟人幽默C.夸张反复写实D.夸张写实幽默2.少年前期儿童最喜欢的体裁是()。
A.诗歌B.小说C.童话D.散文3.儿童故事的最大特征在其()。
A.主题集中而鲜明B.叙述明快而有童趣C.情节曲折而单纯D.语言质朴而活泼4.《雨来没有死的作者》是()。
A.管桦B.王统照C.任大星D.马丁5.《金色的海螺》、《神笔马良》、《寒号鸟》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