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发布稿)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管理办法》的通知(国能发安全[2020]66号)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管理办法》的通知(国能发安全[2020]66号)](https://img.taocdn.com/s3/m/e831e9c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5e.png)
16 EPEM 2021.1政策动向Policies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管理办法》的通知国能发安全〔2020〕6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能源局,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经信委(工信委、工信厅),北京市城管委,各派出机构,全国电力安委会企业成员单位,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积极推进电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全面加强电力行业应急能力建设,进一步规范电力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国家能源局组织编制了《电力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管理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能源局2020年12月1日电力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加强电力应急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提高电力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电力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以下简称“应急能力建设评估”)是指以电力企业为评估主体,以应急能力建设和提升为目标,对突发事件综合应对能力进行评估,查找应急能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指导电力企业建设完善应急体系的过程。
第三条 本办法原则上适用于省级及以上区域发电集团公司、300兆瓦及以上火力发电企业、50兆瓦及以上水力发电企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电网)公司、各市(地、州、盟)供电公司以及电力建设企业。
其他类型电力企业可参照本办法自行开展评估。
第四条 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遵循行业指导、企业自主、分类量化、持续改进的原则。
对涉及国家机密的,应当严格按照国家保密规定进行管理。
第五条 国家能源局负责组织制修订应急能力建设评估标准规范,对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地方电力管理部门负责对辖区内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电力企业应当制定完善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章制度,明确管理部门、职责和目标考核要求,保障工作有效落实。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深入开展电力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的通知-国能综安全[2016]542号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深入开展电力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的通知-国能综安全[2016]542号](https://img.taocdn.com/s3/m/237feecd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76.png)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深入开展电力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的通知正文:----------------------------------------------------------------------------------------------------------------------------------------------------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深入开展电力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的通知国能综安全[2016]542号国家能源局各派出能源监管机构,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华能、大唐、华电、国电、国家电投集团公司,中国电建、中国能建集团公司,各有关电力企业: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促进电力行业应急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提高电力行业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现就电力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开展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提出如下要求:一、工作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和决策部署,从电力行业实际出发,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以加强应急基础为重点,以强化应急准备为关键,以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为核心,健全完善电力行业应急管理持续改进提高的工作机制。
2017年全面开展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2017年底前完成地市级以上电网企业、总装机规模600MW 以上发电企业,以及参与中型及以上电力建设项目的电力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力争2018年底前完成全部电网企业、发电企业和电力建设企业的应急能力建设评估,为形成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反映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能够高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电力应急体系奠定基础。
二、工作原则电力行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遵循以下原则:(一)监管部门指导。
国家能源局制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标准规范,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指导督促企业评估应急能力建设,协调解决突出问题。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主要针对发电企业

主题: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1. 什么是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应急能力建设评估是指对发电企业的应急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其在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时的能力和水平。
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潜在的薄弱环节,提供改进和加强的建议,确保企业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有效地做出反应,保障人员安全,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2. 为什么发电企业需要进行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发电企业是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稳定和安全性对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突发事件和灾害的发生可能导致电力供应中断、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因此,发电企业需要通过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应急能力建设评估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应急能力建设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机构设置和管理体系评估评估发电企业的机构设置和管理体系是否合理、完善。
包括应急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分工、人员配备和培训、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等方面。
评估结果将为企业提供改进机构设置和管理体系的建议。
3.2 应急预案评估评估发电企业的应急预案是否完备、科学合理。
包括应急预案的制定过程、内容和组织形式等方面。
评估结果将为企业提供改进应急预案的意见和建议。
3.3 应急组织和人员培训评估评估发电企业的应急组织和人员培训情况。
包括应急组织的设置和职责、人员培训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
评估结果将为企业提供改进应急组织和培训的建议。
3.4 应急设备和物资储备评估评估发电企业的应急设备和物资储备情况。
包括应急设备的种类和数量、物资储备的充足性等方面。
评估结果将为企业提供改进设备和物资储备的建议。
3.5 应急演练评估评估发电企业的应急演练情况。
包括演练的频率、内容和组织形式等方面。
评估结果将为企业提供改进演练的意见和建议。
4. 应急能力建设评估的实施步骤是什么?应急能力建设评估的实施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4.1 制定评估计划明确评估的目标、范围和内容,确定评估的时间、地点和评估人员。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基层单位应急能力评估标准(6月19修订)

基层单位应急能力评估标准
2014年6月
基层单位应急能力评估标准
考评说明
1.本评估标准适用于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所属基层单位应急管理、应急预案、应急培训和演练、应急预警与处置、应急资源等应急能力的评估工作和二级单位对基层单位开展审核工作。
2.本评估标准共5项一级要素、23项二级要素、88项评估要点。
3.应急能力评估采取基层单位自评、二级单位审核、集团公司督导抽查的三级“应急能力评估机制”。
基层单位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自评估;二级单位每2年对矿山、危化、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冶金行业以及生产经营环节存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重大危险源的基层单位至少开展一次审核,每4年对其他行业基层单位至少开展一次审核;集团公司按照电力、矿山、化工、冶金、物流和其他等行业分类,每个行业至少安排一家单位进行抽查。
4.评估单位应根据评估标准的有关要求,针对应急工作实际情况,在评估结果列中,如实进行得分及扣分点说明、描述;扣分项在自评扣分点及原因说明汇总表(见附表1)中逐条列出,未涉及项目在不参与评分点及原因说明汇总表(见附表2)逐条列出。
5.本评估标准共计1000分,最终得分换算成百分制。
换算公式如下:
得分(百分制)=评估得分÷(1000-不参与评估得分内容分数之和)×100。
最后得分采用四舍五入,取小数点后一位数。
6.根据得分情况分为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四个级别:
基层单位应急能力评估标准评估单位:
评估时间:从年月日到年月日评估组组长:评估组主要成员:
4
5
6
7
8
9
10
附表1
自评扣分点及原因说明汇总表
附表2
不参与评分点及原因说明汇总表。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

冶金动力METALLURGICAL POWER2019年第5期总第231期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张耀鹏(酒钢集团能源中心,甘肃嘉峪关,735100)【摘要】为规范发电厂应急能力管理流程,提高应急能力管理水平,查缺补漏,依据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的规范要求,开展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查找应急能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根据应急能力评估过程,对其工作流程予以总结。
【关键词】发电厂;应急能力;评估【中图分类号】TM6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6764(2019)05-0049-03Assessment of Emergency Response Ability Building of Power PlantsZHANG Yaopeng(The Energy Center of Jiuquan Iron and Steel Group,Jiayuguan,Gansu 735100,China )【Abstract 】T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procedure of emergency response ability ofpower plant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emergency response ability,the company carried out assessment work on emergency response ability building according to standard re-quirement of emergency response ability assessment,found out existing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in emergency response ability,and summarized the work procedure based on the as-sessment process of emergency response ability.【Keywords 】power plant;emergency response ability;assessment1现状描述我国的应急管理工作,在从认知到成熟,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发布稿)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试行)国家能源局电力安全监管司2016年9月目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主要内容和分值设定 (2)5 评估方法 (4)6 评估得分 (5)7 评估报告 (5)附录A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静态评估表 (6)附录B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动态评估表 (26)附录C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结果明细表 (29)附录D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发现的主要问题、整改建议及评分结果 (30)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试行)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的主要内容、分值设置、评估方法、评估得分、评估报告等。
本规范主要适用于100MW及以上火力发电企业、50MW及以上水力发电企业应急能力评估工作,风力发电企业和光伏发电企业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6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9009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4年第1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年第6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令第4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9号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发〔2005〕11号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办函〔2015〕13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国办发〔2009〕5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07〕5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家发改委2015第21号令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74号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88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厅应急〔2014〕95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评估暂行办法国能安全〔2014〕508号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能安全〔2014〕953号电力企业应急预案评审与备案细则电监安全〔2009〕60号关于加强电力应急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电监安全〔2009〕22号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印发《电力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导则(试行)》等文件的通知电监安全〔2008〕43号关于加强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监督管理的意见3 术语和定义3.1 应急能力应急能力是政府、企事业及社会各类组织应急管理体系中所有要素和应急行为主体有机组合的总体能力。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张耀鹏【摘要】为规范发电厂应急能力管理流程,提高应急能力管理水平,查缺补漏,依据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的规范要求,开展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查找应急能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根据应急能力评估过程,对其工作流程予以总结.【期刊名称】《冶金动力》【年(卷),期】2019(000)005【总页数】3页(P49-50,78)【关键词】发电厂;应急能力;评估【作者】张耀鹏【作者单位】酒钢集团能源中心,甘肃嘉峪关,735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6211 现状描述我国的应急管理工作,在从认知到成熟,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3年以前是我国应急管理研究的起步时期。
美国2001年“9.11”事件以后,我国开始关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问题,但多以借鉴国外经验为主,主要集中在部门应对自然灾害和生产事故应急管理领域的应急管理研究方面。
第二阶段:2003-2007年是应急管理研究快速发展时期。
2003年SARS危机事件后,我国应急管理的研究得到重视,我国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和应急体系开始加速建设,应急管理研究著作和论文大量发表,这一阶段的前半时期主要是受SARS事件影响,应急管理研究主要集中于生命周期等方面的整体介绍,后半时期开始横向和具体领域的研究;2006年基于《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家成立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
第三阶段:2008年以后是应急管理研究进入质量提升时期。
这不仅表现在研究应急管理专题方面,还表现在研究应急管理整体框架方面,其内容覆盖面更加全面且更为深入,这三个阶段大体与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实践发展阶段一致。
第四阶段:成立应急管理部。
应急管理部的成立一是有利于部门协同,二是有利于流程优化,三是有利于标准统一。
随着应急管理工作的细化与提升,要求也相应发生质的变化,一改以往仅有预案、演练等方面的应急管理,更加要求应急管理工作的可操作性、科学性。
目前我厂监测预警、应急指挥、应急队伍、物资保障、培训演练等应急管理方面均在推进,但“一案三制”等应急管理环节的建设不够完善,依法依规建设应急管理体系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欠缺。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发布稿)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发布稿)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试行)国家能源局电力安全监管司2016年9月目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主要内容和分值设定 (2)5 评估方法 (4)6 评估得分 (5)7 评估报告 (5)附录 A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静态评估表 (6)附录 B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动态评估表 (26)附录 C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结果明细表 (29)附录D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发现的主要问题、整改建议及评分结果 (30)1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试行)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的主要内容、分值设置、评估方法、评估得分、评估报告等。
本规范主要适用于100MW 及以上火力发电企业、50MW 及以上水力发电企业应急能力评估工作,风力发电企业和光伏发电企业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639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6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7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9009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4年第1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年第6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令第 4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599号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发〔 2005〕 11号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办函〔 2015〕13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国办发〔2009 〕5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07 〕5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 2006〕 24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家发改委 2015第21号令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74号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88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厅应急〔2014〕 95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评估暂行办法国能安全〔 2014〕508号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能安全〔 2014〕953号电力企业应急预案评审与备案细则电监安全〔 2009〕60号关于加强电力应急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1电监安全〔2009 〕22号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印发《电力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导则(试行)》等文件的通知电监安全〔2008〕43号关于加强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监督管理的意见3术语和定义3.1应急能力应急能力是政府、企事业及社会各类组织应急管理体系中所有要素和应急行为主体有机组合的总体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
(试行)
国家能源局电力安全监管司
2016年9月
目次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主要内容和分值设定 (2)
5 评估方法 (4)
6 评估得分 (5)
7 评估报告 (5)
附录A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静态评估表 (6)
附录B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动态评估表 (26)
附录C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结果明细表 (29)
附录D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发现的主要问题、整改建议及评分结果 (30)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试行)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的主要内容、分值设置、评估方法、评估得分、评估报告等。
本规范主要适用于100MW及以上火力发电企业、50MW及以上水力发电企业应急能力评估工作,风力发电企业和光伏发电企业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AQ/T9006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AQ/T900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AQ/T9009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4年第1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年第6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国务院令第4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599号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发〔2005〕11号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办函〔2015〕13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国办发〔2009〕5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
国办发〔2007〕5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国发〔2006〕24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国家发改委2015第21号令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安监总局令第74号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
国家安监总局令第88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安监总厅应急〔2014〕95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评估暂行办法
国能安全〔2014〕508号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国能安全〔2014〕953号电力企业应急预案评审与备案细则
电监安全〔2009〕60号关于加强电力应急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电监安全〔2009〕22号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印发《电力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导则(试行)》等文件的通知
电监安全〔2008〕43号关于加强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监督管理的意见
3 术语和定义
3.1 应急能力
应急能力是政府、企事业及社会各类组织应急管理体系中所有要素和应急行为主体有机组合的总体能力。
3.2 应急体系
电力行业各单位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资源,在建立和完善本单位“一案三制”的基础上,全面加强应急重要环节的建设,包括:监测预警、应急指挥、应急队伍、物资保障、培训演练、科技支撑、恢复重建等。
“一案三制”指应急预案和应急体制、应急机制、应急法制。
3.3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
以发电企业为评估主体,以应急能力的建设和提升为目标,以应急管理理论为指导,构建科学合理的建设与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完善评估方法,对突发事件综合应对能力进行评估,查找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指导发电企业建设完善应急体系。
4 主要内容和分值设定
针对发电企业预防与应急准备、风险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四个方面按照静态查评和动态考评两个方法对发电企业应急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估。
具体指标体系和分值如表1所示。
注:本标准总分1200分,其中,静态查评1000分,一级评估指标中预防与应急准备标准分700分(占70%),监测与预警标准分150分(占15%),应急处置与救援标准
分100分(占10%),事后恢复与重建标准分50分(占5%);动态考评200分。
5 评估方法
5.1 静态查评
主要采用核实的方法,通过听汇报、查资料、查记录、实物核对等方法,依据本评估标准对应急管理及应急体系建设情况进行静态查评。
静态查评分值1000分。
5.2 动态考评
主要采用考问、考试、演练等方式对企业的应急管理和处置能力进行实际检验。
动态考评分值200分。
动态考评主要采取如下方法:
5.2.1 访谈(10分)。
主要面向应急领导机构成员。
了解其对本岗位应急工作职责、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内容、预警、响应流程的熟悉程度等。
不少于2人。
5.2.2 考问(30分)。
选取一定比例的部门负责人、管理人员、一线员工进行提问、询问。
主要评估其对本岗位应急工作职责、对相关预案内容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的了解程度。
不少于10人。
5.2.3 . 理论考试和实操(60分)。
建立应急考试题库和实操项目。
选取一定比例的管理人员、一线员工进行答题考试和对应急工器具的实际使用。
主要评估其对应急管理应知应会内容和工器具使用的掌握程度。
各不少于10人。
5.2.4 演练(100分)。
可以选用桌面演练或现场演练中的一种进行动态考评。
主要针对应急领导小组成员、部门负责人、一线员工,分别评估其对监测预警、应急启动、应急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