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国集团的瓦解(课堂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三:1.3《同盟国集团的瓦解》ppt课件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三:1.3《同盟国集团的瓦解》ppt课件
学习·探究区
(2)威尔逊标榜的美国参战的目的是什么?实际情况是否如此? 为什么? 答案 威尔逊标榜的美国参战的目的是:为世界的和平,为 世界各民族的解放,为大小各国的利益。与实际情况不符。 因为美国参战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捞取战利品,争夺世界霸权。
学习·探究区
材料二 (1917年11月8日苏俄通过的)《和平法令》指出:苏 维埃的工农政府向一切交战国的人民及其政府建议,立即就 公开的民主和约进行谈判,立即实行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 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平。
学习·探究区
教材互补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但是,面对战争的 惨痛后果,战胜国的胜利失去了意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 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岳麓版)
学习·探究区
1 23 45 6
1.一战爆发后美国外交政策发生转变的决定因素是( ) A.伪装和平,大发战争横财 B.美国的国家利益 C.一战中协约国集团掌握了战争主动权 D.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破坏了国际惯例
(2)材料二豪斯的“印象”是否正确?为什么? 解析 本问要依据战争进程与交战国的目的分析。 答案 正确。由于这场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因而在没有分出胜负之前,双方都不肯中止战争。
学习·探究区
深度点拨 美国在一战中是中立还是参战、何时参战、以何种形式参战, 取决于能否保持其“利益线”,即在战时利用战争形势,以 中立的地位牟取超额利润,并趁机向全世界扩张;在战后能 收回战争贷款,进而以仲裁员身份取得国际事务的支配权。 美国参战的直接原因是保持中立的利益线被突破,于是只能 以参战去获取中立国不再能得到的利益。
反馈·训练区
1 23 45 6
材料二 1915年6月和1916年初,威尔逊曾两次派遣顾问豪斯 到欧洲调解。但是,豪斯在与英法和德国接触后,得出了 “在付出这么多年生命财产的代价后,没有人可以肯轻易地 接受无结果的和平”的印象。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1-3同盟国集团的瓦解PPT课件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1-3同盟国集团的瓦解PPT课件

问题1
问题2
问题 1 美国对德宣战的原因及其影响是什么?
(1)原因:①经济利益:美国在大战接近尾声时参战,有利于捞取战 利品,进一步大发战争财。而且美国与协约国方面有大量经济往来, 协约国的胜败直接影响其经济利益。②国际形势:俄国十月革命对 协约国不利;交战双方精疲力竭,难以为继。③政治目的:攫取战后 世界霸权。 (2)影响:①在军事上,对协约国直接援助,增加了其取胜的砝码。 ②在财政和军需供应方面,更给协约国带来了巨大好处。③美国参 战,影响了其他中立国家。
5
3.1918年10月底,德国基尔军港的水兵发动兵变,这次兵变( ) ①是协约国直接发动和策划的 ②是德国内部政治危机的反映 ③引发了柏林工人的武装起义 ④标志着德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 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 解析:德国基尔军港的水兵因为拒绝当局同英国作战的命令而发动 兵变,①的叙述不正确。德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 史舞台的标志是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④的叙述也不 正确。 答案:D



(3)影响: 美国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使战争局 势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向发展。 深度点拨美国参战,除了经济方面的考虑外,还有政治方面的考 虑,即当时交战双方都精疲力竭,美国认为此时参战有利于参与战 后分赃和争夺霸权。同时,英法在战争中的削弱和德国暴露出来的 野心使美国认识到德国比英国更为可怕。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4.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1)战争初期,日本参战,德国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皆失; 意大利的倒戈,使同盟国失去一个重要的盟国。 (2)战争僵持阶段,美国参战,给协约国增加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砝 码,协约国方面获得了大量的兵力和战争物资补充;一批国家加入 到协约国一边,进一步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 1.3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 1.3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9-
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首 页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知识 点一
知识 点二
知识 点三
4.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1)战争初期 :日本参战使德国在亚太地区的势力范围皆失。意大利倒 戈,同盟国失去一个重要的盟国。 (2)僵持阶段 :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8-
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首 页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知识 点一
知识 点二
知识 点三
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1.经济劣势 :协约国集团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都远比同盟国占 有优势。 2.战略失误 (1)德国的“施里芬计划”过低估计对手的实力。 (2)战场形势变化出乎德军指挥部的预料。 (3)德国被拖入两线作战和持久战、阵地战的泥潭。 3.内部矛盾尖锐 (1)奥匈帝国境内出现民族独立运动,帝国解体。 (2)德国爆发了“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首 页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知识 点一
知识 点二
知识 点三
3.俄国退出 (1)背景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向各国建议停战,并缔结“不割地不赔款” 的 和约。 (2)标志 :1918 年 3 月,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退出 帝国主义大战。
自主思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为什么推行中立政策?

人教版选修3第一单元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共29张PPT)

人教版选修3第一单元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共29张PPT)
提问:威尔逊宣称的参战目的是什么?你怎么看? 表面目的:美国的参战是为了捍卫人类的权利,维 护世界和平。
实际目的:捞取战利品和战后争夺世界霸权。
变化之一:美国加入协约国参战
①战前,美德关系紧张。
②随着经济联系的加强,美国与协约国
原 日益接近,希望协约国获胜,以保证巨 因 额贷款能归还。
③直接原因:德国实施“无限制的潜艇 战”,使美国的商船遭到重大损失。
③影响了很多其他“中立”国家,加入 协约国集团,也使大战真正进入全球规 模阶段。
到1918年大战结束时,全世界总 共有31个国家参战,其中参加协约 国作战的有27国,参加同盟国作战 的有4国。战火从欧洲蔓延到亚洲、 非洲、美洲,造成人类历史上第一 次大规模的战争。
变化之二: 中国加入协约国阵营,对德宣战。
企图夺回战略主动权。 (3)简况
1918年3-7月,相继发起四次大规模进攻, 但是很快受阻。
二、同盟国集团的崩溃: 1、德国西线的攻势 2、协约国军队的反攻 (1)准备:
①协约国成立了最高军事委员会,法国元帅福 煦为西线联军总司令:
②美军陆续开到法国,英帝国各自治领军队也 开往前线。 (2)反攻
①1918年7月在西线发动战争后期的第一次大 规模反攻,把战线推进到马恩河一线。
三、同盟国集团瓦解的原因:
1、经济劣势: 协约国集团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都远比同 盟国占有优势。
世界制造业产量: 德奥占19.2%
英法俄占27.9%
陆军人数:
德奥达636万
英法俄三国达873万
战争后备力量: 同盟四国人口为1.45亿,
英法俄和意大利人口达2.88亿。
所利用资源: 同盟国只有本国及被占有国的资源;
材料一: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美国参加一战的演说中说: “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没有任何自私 的目的可追求。……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 维护世界和平。当这种权利已经得到了保障,而各国 的信义和自由可以保障这些权利时,我们就如愿足 矣。”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PPT课件1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PPT课件1

政策
(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对欧洲战争采取了怎样的政 策?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政策?
利用战争之机,大发战争横财
材料二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美国参加一战的演说中说: “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没有任何自私的目 的可追求。……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当这种 权利已经得到了保障,而各国的信义和自由可以保障这些 权利时,我们就如愿足矣。”而他在1916年7月10日的演 说中说:“我们对全世界提供相当大的款项,应当认识和 了解这个世界,并且要全凭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管理这个世 界。” (2)威尔逊宣称的参战目的是什么?你怎么看?
俄国退出一战的标志: 《布列斯特和约》的签定
俄国退出一战
日德兰海战
中国等国参战 索姆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
马恩河战役 美国参战
萨拉热窝
二、同盟国阵营的变化
请阅读课文,用最简短的语言概括同盟国集团在 一战最后阶段的变化。 变化: 1、由攻到守 2、由战争到求和 3、由和谈到投降
战争的结局: 1918年11月11日,德国签署停战协定, 宣布投降。 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A.同盟国始终处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 D B.美国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C.长期的战争导致国家经济濒于崩溃 D.协约国所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 作者是如何认识德国战败的原因的?结合今天所学知识,说说 同盟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作者认为 的原因:
德国由于英国的海上封锁,与美国的贸易中断; 协约国可以得到美国的贷款,与美国有密切的 贸易来往;美国的参战;德国工业实力不如英 法。
知识巩固
1、根据有关材料统计:到1917年4月美国正式 参加一战时,由美国华尔街银行给予协约国方面 的现金已达20亿美元,而给德国的贷款只有2700 万美元,上述情况表明 B ①美国借战争之机同交战双方做生意 ②美国参 战前实行中立政策 ③美国在参战前就已经倾向于 协约国集团 ④ 世界金融中心转移到美国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第一单元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课件(30张)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第一单元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课件(30张)
④美国希望协约国获胜,以保证巨额贷款能够归还。
(2)标志: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国宣战。 (3)影响 ①大大增强了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 ②战争局势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面发展。 2.中国参战:1917年,中国______北__洋________政府向同盟国 宣战。
3.俄国退出战争 (1)原因 ①战争激化了人民的不满情绪,1917年俄国爆发了 ___十__月__革__命____。 ②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向各国建议停战,并缔结 “__不__割__地__不__赔__款____”的和约。 (2)标志: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 约》,退出帝国主义大战。
美国、中国参战和俄国退出大战的影响
1.美国参战 (1)美国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从经济、军事、政治方面大 大增加了协约国集团的实力,加速了一战中协约国的胜利。 (2)在美国参战的影响下,中国等一批国家对德宣战,壮大了 协约国集团的阵营,也使一战真正进入了全球规模阶段。 2.中国参战:中国虽是弱国,但是其参战意向和潜在的人力 资源还是鼓舞了深陷战争泥潭、死伤惨重的协约国各方。
考查美国参战的原因和实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威尔逊总统立刻号召他的 同胞严守“中立”。1914年8月19日,他在向美国人民 发 表 的讲话中声称:“……美国必须不但在名义上而且在事实上 做到保持‘中立’。”
材料二 (1917年)4月2日,国会召集了一次特别会议。 威 尔 逊总统向与会议员宣读了他的《战争咨文》:“我们很高 兴 为世界的最终和平和各民族的解放而战。……我国不希望 征 服,不希望支配,……我国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卫士……” 材料三 ……到1914年年底,摩根商行已对协约国在美国 购 买军用物资一事作了“安排”。为了支付这些军用物资, 各 协约国先是给现金,然后卖掉了它们在美国所拥有的公债 劵 和股票,最后不得不大笔大笔地借款。

1.3《同盟国集团的瓦解》优选PPT课件

1.3《同盟国集团的瓦解》优选PPT课件

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 材料二 战壕里的俄国士兵向采访他的英国记者展示了他们的武 器——一把绑在木棍上的刺刀。“先生,正如你看到的, 这不是战争,而是一场屠杀。他们(德军)由大炮和毒 气,我们只有胸膛。” • 材料三 俄国军队数量诚然惊人,可惜却是弊端丛生。军队上层 食古不化,他们无视科技的进步给军事领域带来的巨大 变化,他们没有认真吸取日俄战争失败的惨痛的教训, 仍然死抱住过去那一套陈腐过时的理论不放,坚信刺刀 胜过子弹。… ——毛元佑《世纪初的列强混战》 back
关于一战,有人说“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 战争”,这主要指的是哪一典型事件?
1917年“十月革命” 4、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革命首先发生在俄国,其最根
本的原因是 A.俄国经济特别落后,战争引起的危机特别严重 B.俄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 C.俄国最早建立工人政党 D.俄国工人政党没有受到机会主义的毒害
威尔逊宣称的参战目的是什么?你怎么看? 美国的参战不是为了捍卫人类的权利,维护世界和平, 实际上是为了捞取战利品和战后争夺世界霸权。
“被砍掉双手的婴儿”,“受难的加拿大人”,诸如 此类的故事总在不同场合、不同形式突然出现,,对 于半个世界来说,德国人已经变成“德国鬼子”.
1917年1月17日。英国海军情报机构截获 了一份以德国最高外交密码0075加密的电报, 密电内容:德国将在1917年2月1日重新开始 “无限制海战”,用潜艇攻击战时包括中立国 在内的海上商运船。为了阻止美国因此参战, 德国建议墨西哥入侵美国,并承诺帮助墨西哥 从美国手中夺回得克萨斯等三州。德国还要墨 西哥说服日本共同进攻美国,德国将提供军事 和资金援助。
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㈠美国参战 1、原因: ①战争爆发前,美国同德国关系十分紧张 ②美与协约国接近,经济联系加强 ③直接原因:德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④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 ⑤捞取战利品、夺取霸权

课件1: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课件1: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当我们采取这些措施,这些极重要的措施之时,让我们充分 了解,并使举世皆知我们的动机与目的是什么。……如今,我 们的目的仍和从前一样,要在世界生活中捍卫和平与正义的原 则,以与自私的和无人性的权力相对抗,并在世界上真正自由 和自治的民族中树立起今后可以保证遵守这些原则的一致决 心和一致行动。” “我们现在正在接受这种敌对目的的挑战……我们没有任何 自私的目的可追求。……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当 这些权利已经得到保障,而各国的信义与自由也可以保障这些 权利时,我们就于愿足矣。”
二、同盟国集团的崩溃 1.德国西线的攻势 (1)契机:苏俄退出一战。 (2)目的:企图夺回战略主动权。 (3)简况:1918 年 3 月到 7 月,相继发起四次大规模进攻,但 很快受阻。
2.协约国军队的反攻 (1)准备 ①协约国成立了_最__高__军__事__委__员__会___,法国元帅福煦为西线的联 军总司令。 ②美军陆续开到__法__国__,英帝国各自治领的军队也开往前线。 (2)反攻 ①1918 年 7 月在西线发动战争后期的第一次大规模反攻,把战 线推进到_马__恩__河___一线。 ②1918 年 9 月底至 10 月初,协约国军队全线出击,突破德军 “__兴__登__堡__防__线__”。 (3)结果:德军连连败退,同盟国集团开始瓦解。
3.德国投降:1918 年 11 月 11 日,在巴黎签订停战协定。标 志同盟国集团失败。 三、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1.经济实力:德奥集团处于劣势,协约国集团在_物__质___资源 和人力资源方面都占有优势。 2.战略失误 (1)德国的“_施__里__芬__计__划___”过低估计对手的实力。 (2)战场形势变化出乎德军指挥部的预料。 (3)德国被拖入两线作战和持久战、阵地战的泥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策
(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对欧洲战争采取了怎样的
政策?美国实行这种政策的优越条件是?
在地理位置上的超然位置
16
材料二: “……我们不再是孤立的区域,经过那致
命的骚乱所造成的30个月来的悲惨事件,我们已 经成为世界公民。要想回头已经不可能,我们国 家的命运就取决于我们是否愿意全力保卫这些国 家。” ——1917年3月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就任总统 演说词
德军连连败退,同盟国集团开始瓦解 思考:促使德国投降的原因? 3、德国投降: 1918年11月11日,在巴黎签订停战协定,标志着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集团的失败而告终。
8
战争结束
1918年11月11日
德国政府代表在 福煦车厢签署了 《贡比涅森林停战协 定》,德国宣布投降
1918年11月11日,日耳曼帝国被它试图奴 役的自由人民摧毁,其罪恶的骄傲在此地屈服。9
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教学指导意见: 基本要求:了解美国参战、中 国参战、俄国退出战争等史实; 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 志。 发展要求:分析第一次世界大 战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说明:可从经济、军事、国内 和国际力量对比等多方面因素 认识同盟国集团在第一次世界 大战中失败的原因。
1
日德兰海战
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1、美国参战 (3)影响:
①大大增加了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表现?)
②战争局势朝着有利于协约国方面的发展。
③影响了很多其他“中立”国家,加入协约国集团
2、中国的参战:
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向同盟国宣战。
3、俄国退出战争:
标志: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了 《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大战。
协约国阵营的变化改变了同盟国与协约国双方力量
的对比。
5
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二、同盟国集团的崩溃:
1、德国西线的攻势
(1)契机:
苏俄退出一战
(2)目的:
企图夺回战略主动权
(3)简况:
1918年3~7月,相继发起四次大规模进攻,
但是很快受阻。
6
二、同盟国集团的崩溃:
1、德国西线的攻势
3
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1、美国参战 (1)原因: ①大战爆发前,美国同德国的关系已经十分紧张;
②德国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使美国的商船遭 到重大损失;
③随着经济联系的加强,美国与协约国日益接近, 希望协约国获胜,以保证巨额贷款能归还;
④捞取战利品,夺取战后世界霸权。 (2)标志: 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国宣战4。
4、国际力量的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1)战争初期,日本的参战使德国在亚太地区的
势力范围皆失;
(2)意大利倒戈,同盟国失去一个重要的盟国;
(3)僵持阶段,美国参战,给协约国增加了一个
极为重要的砝码……;
(4)一批国家加入协约国,进一步增强了协约国
的力量。
12
练一练:
D 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失败的原因
14
3、根据有关材料统计:到1917年4月美国正式 参加一战时,由美国华尔街银行给予协约国
B 方面的现金已达20亿美元,而给德国的贷款
只有2
②美国参战前实行中立政策
③美国在参战前就已经倾向于协约国集团
④世界金融中心转移到美国
A.①②
B.①②③
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剧了交战国内部的各种矛盾,
使各国在战争期间及末期普遍发生了革命运动,
即“战争引起了革命”,这些革命运动在同盟国
表现的更为明显,革命运动的爆发加速了大战的
结束,即“革命制止了战争”。
11
三、同盟国集团瓦解的原因
1、经济劣势: 2、战略失误: 3、内部矛盾:
从“意大利倒戈”中, 看国家外交政策。
西线比利时、
法国北和德
法边境在这
里是英、法 索姆河战役
对德作战。
凡尔登战役
马恩河战役
萨拉热窝
东线北起波罗 的海,南至罗 马尼亚,由俄 国对德奥作战
2
战争的第三阶段:1917—1918年;
1915年5月7日,德国潜艇用鱼雷击沉英国邮轮卢西塔
尼亚号。百余名美国乘客和社会名流丧生,为1917年4月
美国参战的借口。
2、协约国军队的反攻
(1)准备:
①协约国成立了最高军事委员会,法国元帅福煦
为西线联军总司令:
②美军陆续开到法国,英帝国各自治领军队也开
往前线。
(2)反攻
①1918年7月在西线发动战争后期的第一次大规
模反攻,把战线推进到马恩河一线。
②1918年9月底至10月初,全线出击,突破德军
“兴登堡防线”
7
二、同盟国集团的崩溃: 1、德国西线的攻势 2、协约国军队的反攻 (1)准备: (2)反攻 (3)结果:
三、同盟国集团瓦解的原因:
1、经济劣势: 协约国集团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都远比同 盟国占有优势。
世界制造业产量: 德奥占19.2%
英法俄占27.9%
陆军人数:
德奥达636万
英法俄三国达873万
战争后备力量: 同盟四国人口为1.45亿,
英法俄和意大利人口达2.88亿。
所利用资源: 同盟国只有本国及被占有国的资源;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
材料一:欧洲战争刚开始时,美国仍然采取超脱
的态度,奥匈皇储的被刺事件在美国几乎没有引
起太大的反应。美国庆幸自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
置。一家芝加哥报纸说:“应该好好感谢哥伦布
发现了美洲大陆。”美国总统威尔逊1914年9月呼
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中应立采”取不偏不倚的
态度”。
协约国能利用殖半殖的资源,利于
长期作战。
10
三、同盟国集团瓦解的原因
1、经济劣势:
2、战略失误:
德国的“施里芬计划”过低估计对手的实力,德
国被迫拖入两线作战和持久战、阵地战的泥潭;
3、内部矛盾:
(1)奥匈帝国境内出现民族独立运动,帝国解体
(2)德国爆发了“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帝制。
对“战争引起了革命,革命制止了战争”的理解:
不包括: A.同盟国始终处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 B.美国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C.长期的战争导致国家经济濒于崩溃 D.协约国所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
13
C 2、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 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这句话表明: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性原因 B.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C.一战加剧了俄国各种矛盾,促进革命的发生 D.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前提是战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