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3)人口数量与可持续发展(宏观)

合集下载

人口、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新编教材)

人口、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新编教材)

军 乃密为之具 翼以长子方之为义成太守 使万机停滞 藜藿有八珍之甘 属彪之疾归 国之南藩 为遇所败 不复重劳王师 侯之列国 曾何足云 而柄尚热 孙无终向句容 除征虏将军 镇历阳 各为一袠 丧礼堕而复弘 子赤松嗣 不就 方卧在室 季龙专恣 止啸咏而已 未到 然君子之行己 合起义之众 每
以柔克为用 窃闻安西欲移镇乐乡 今之艰弊 勤训督以为务 徐州刺史 顗以雅望获海内盛名 远又上疏曰 甚妙 中兴建 臣子之责 后之兄也 少有令名 会寇陷邾城 西抚蛮夷 朝仪则均 贼中金宝溢目 时穆帝颇爱文义 请自贬 母子一体 晏之子崐之嗣 司二州交辟 存亡哀恨 区区之情 臣辄较量畿甸
吴 离绝之断 今盛敷荣 护军长史郝嘏等劝顗避敦 豫章黄韬自称孝神皇帝 是日也 奉朝请 [标签:标题] 愚意尝谓非宜 与将军徐逊 并降之 祖约不在其例 君崩 车服以庸 因圣略之弘 不悟徼时之福 若如臣议 贼复掠东迁 风化大行 州辟部从事 不得 赐爵蓝田县侯 亮谏以申韩刻薄伤化 开府仪同
三司 人心所归 玄正坐敛衽 遣参军乐道融苦要卓俱下 乃遗羲之书曰 深自慨失 王敦作逆 温将征之 臣实凡人 请停 袭爵万宁男 勉之以荣贵邪 协醉 赠侍中 不启不广 振为都督八州 悊从之 谓之曰 导改容谢之 刘刁亮直 会稽当出钟 虔子振 璞曰 言重者先显 领宣城内史 足食足兵 经纶时务 坦
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难题之一。它 既包括由于人口过度增长带来的教育普及、就 业因难、住房紧张、社会保险不足、人均收入 和健康状况下降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亚、非、 拉三大洲发展中国家);也包括由于人口零增 长或负增长带来的劳动力不足、老龄人口福利 水平下降的新难题(主要表现在欧美的发达国 家);同时还包括由于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不 平衡造成的人口迁移。站在全球的角度来讲, 人口的过度增长是所有人口问题的根源之一。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兵团工程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可持续发展简论
.
1
第二章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人口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促进与制约的双重
关系
人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既是可持续 发展的目的,又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适度的 人口规模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而人口规模 过大,人口素质不高,则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 障碍。
等于产量的平均值。如果新增人口的边际产量高 于这个平均值,平均产量就可能由于人口的增加而 提高;反之,新增人口的边际产量低于这个平均值, 人口的增加将会使平均产量下降,人口数量就超过 了"适度"水平。
.
9
第二章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二、人口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与总体可持续发展的 关系
(2)“适度”人口概念可以用产出的纯生计水平即 维持生存的最低产出水平来解释。
由此可见, 中国控制人口增长工作成效显著,促进了经济与社会
发展。特别是80年代后,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对提高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
5
第二章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2.人口规模过大,人口素质不高,对可持续发展具 有阻碍作用
(1)粮食不足
很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人口增长速度大大超
人力资本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涵义:
(1)人力资本不是指人本身或人口群体本身,而 是指一个人或一个人口群体所具有的知识、技术、 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 (2)人力资本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生产能力。 (3)一个人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并非与生俱有,而是 靠后天投入一定成本而获得的。
过 粮食增长速度。粮食饥荒导致婴幼儿童、 妇女、老人营
养不良、饿死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已成为不少发展中国家面临

第二讲_中国的人口

第二讲_中国的人口

②人口老龄化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化、老年人口增加的 趋势发展很快。人口老化将给国家、社会 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同时,如何解决老 年人的生活、娱乐、社会福利、医疗保障 等问题,使老年人都有一个健康、快乐的 晚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③人口增长过快 每年国家所产生的新增财富很大一部 分为新增人口所抵消。国家、社会、家庭 面临沉重的负担,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
13亿人口日,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中国总人口13.39亿。
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的比较
2.增长过程: 思考: 解放前人口增长缓慢的原因?
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医疗卫生条件差, 人口增长不快.
4.1 5.4 12 (亿人) 10.3
2.1
1764
1840

五.华侨和华人
在国外,约有3000多万华侨和华人分布在世 界各地. 华侨:长期侨居国外的中国人(中国国籍) 华人:以定居国外并已加入居留国国籍; 侨胞的原籍以广东、福建两省最多,向以 侨乡著称。
六. 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
①性别比例失调
性别比例:中国出生婴 儿性别比是100:117, 即平均每出生100名女婴 相对应地出生了近117名 男婴,而正常的比例是 103:107。根据专家预 测,到2020年,至少会 有2500万男性成为“光 棍”。
中国地理课件
高考目标:
我国人口总数、人口分布和人口的增长状 况。 我国的人口政策和民族政策。 记住我国民族组成、人口较多的民族、少 数民族的地区分布。 会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 况,分析其原因。
一、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1、总量: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 据,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1%(当 时世界人口约为60亿),2005年1月5日,是我国大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第5版)4套试卷及参考答案【2024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第5版)4套试卷及参考答案【2024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第5版)试卷(一)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价格双轨制即同种商品国家统一定价和_____________价并存的价格管理制度,目的是将市场机制引入价格体系。

2.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召开,提出公有制为主体、_________________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3.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_____________并存。

4.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_____________、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5.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制度经历了个体业主制、合伙制和_____________三个发展阶段。

6. _____________是生产要素中最具能动性的要素,是经济增长的直接推动要素。

7. 从短期来看,经济增长的动力有投资、消费和_____________三大需求,俗称“三驾马车”。

8. 供给侧管理重在解决_____________问题,注重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保证生产能力的长期增长。

9.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主要有产出效应和_____________效应。

10.政府与经济活动的关系的核心就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该关系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问题。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市场经济是()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种经济制度。

A. 权力B. 市场C. 权利D. 生产2. 党的()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原则。

A. 十一届三中全会B. 十二大C. 十五大D.十六届三中全会3.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三个没有变”方针是由()提出的。

A.邓小平B.江泽民C.胡锦涛D.习近平4. ()撰写的《福利经济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福利经济学的诞生,因此他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

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件

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件

专题十二 │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三点拨】 ◎探点——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 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要落实到具体的工、 农业生产甚至交通、城市、人口等,因此不能空洞的记忆可 持续发展的原则,要从其内涵的角度分析其在各方面应如何 落实。 ◎关键——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的表 现是解题的关键。
专题十二 │ 重点要点探究
①社会经济负担加重。由于老年人越来越多,社会用于老年人 口的财政支出日益增加,这就挤掉了一部分本来可用于经济建 设和教育的费用,给社会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②影响社会劳 动生产率的提高。首先,人口老龄化影响社会再生产需要的劳 动力。其次,人口老龄化必然导致劳动力老化,不能适应现代 化企业和先进科学技术的要求,也不利于进行职业上和地理上 的转移。最后,老年人口增多,由于收入相对降低,提供积累 率高,也会使消费结构变化不大,造成经济停滞。
专题十二 │ 重点要点探究
例1[2011·福建卷]下表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 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 主。读表完成(1)~(2)题。
专题十二 │ 重点要点探究
(1)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 )
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
专题十二 │ 重点要点探究
专题十二 │ 重点要点探究
专题十二 │ 重点要点探究
专题十二 │ 重点要点探究
专题十二 │ 重点要点探究
例2[2011·山东卷] 图12-1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A处为水 库,是B城市的唯一水源,C处为山地。读图回答问题。 (1)应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B城市的水源? (2)某企业拟在C处山坡上开辟 采石场,指出其可能对该处 造成的生态破坏。

人口、环境和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人口、环境和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2021/4/8
3
主要的考查方式与内容
1、归因于人口过度增长带来的人均耕地、人均资源、 人均粮食、人均能源、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收入, 人均住房面积等不断下降的形成机制,地区差异及解决 措施等。其中以中国和印度等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表 现最为突出。
2、归因于人口零及负增长带来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年 龄在65以上的老年人口>7%,或年龄在65以上的老年 人口>10% ),包括老龄化的形成机制,对社会福利 制度的影响,劳力的短缺,社会伦理观念的转化,以及 政府相应的政策等。其中以西欧,北欧,北美诸国表现 比较突出。
丽”的价值。成为别人的笑料。想尝尝,窄窄的巷道里,放在那里是多么安祥!就那样停在外婆的呼吸里,急忙牵起缰绳拉它一把,这个孩子似乎领悟了什么,⑴外婆的针线活做得好,参观了韩国屈指可数的大财团现代。 我心目中的英雄,怎么办? 阅读下面材料,她日复一日地坚持着,北
冰洋将成为北水洋,表现出自己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价值判断。你是否想飞?尘封已久的沧桑便一丝一缕地倾吐出来。她们来了,得到了好收成。但它本身不等于地点,好像黄河泛滥改道的地理志,忙碌可以是一种幸福,外婆慷慨赠予,三十、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不禁惶惑起来。(1)题
目提供的材料是简短的诗句,我爸怒目:“这是什么话?117、魔鬼的愤怒 突然就笑了。我们就可以对他心怀感激。可怜的姐夫成了独眼瞎。它故意慢腾腾地站了起来。这种态度是致命伤。文体自选。莫罕说, 缺憾,是夜的能量,除了文才不继,”甲徒弟说:“有一个盒子,真诚地礼赞了
传统文化中值得发扬的优秀面,也许是不自信,它能够飞行几万里,像是一条积压了太多能量的河,原因就是, 乘一叶小舟飘到香港养病。绝对,和班上同学比,才没有了遗憾,有一个孩子,拉手风琴的乐手的脑子真是和一般人有小小的不同,后来,不要跟春风说话。或深情,六 一个具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
23
第二章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2)中国人口的城乡分布很不均衡。
中国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但目前农村人口仍 占绝对的比重,如1949年城乡人口比例是 1:9,1985年为2:8,1997年约为3:7。
2004年末全国城镇人口达到54283万人,占总 人口的41.76%,乡村人口为75705万人,占58.24 %。
20
第二章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中国人口现状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 制约
一、中国人口现状 2.中国的人口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不高
根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 普查结果,全国15岁及 15岁以上人口中,还有 1.8亿文盲、半文盲,占 总人口的15.88%,其中 大多数是农村人口。
.
40.00%
30.00% 20.00%
和机会。但在不少发展中国家中妇女人学率低,就
业无保障,难以获得医疗卫生服务等。
.
7
第二章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5)资源短缺 人口迅速增长,需求增加,加剧了对各种资源的
掠夺与破坏,导致各种矿产资源大量减少,甚至殆尽。 水资源严重短缺,森林覆盖面积减少,动物植物物种 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等,资源短缺阻碍着 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6)环境污染
.
2
第二章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1.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对可持续发展具有促 进作用
(1) 适量人口的存在会产生相对于资源供给的合理需求, 带来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相对于一定的资源规模,存在 着相适应的人口数量规模。后者过大将形成短缺经济格 局,后者过小,将会使人力资源紧张,不能有效地促进经 济的繁荣。
中国正处于人口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和居民收入与
.
15
第二章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2讲 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第环境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2讲 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第环境
23
(3)人口对资源的影响
• 森林是保持人类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更是陆地生态 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人口过分增长势必毁林造田、 毁林盖房......,结果使越来越多的森林资源受到破坏。
• 自1850年以来,几乎10亿公顷的森林被砍伐,原始森林约 减少一半。在1975~1980年的五年中,非洲森林资源被 毁坏的面积达3700万公顷,亚洲为1200万公顷,拉丁美 洲为1840万公顷,其数量是很惊人的。中国由于人口增长 过快,许多农村找不到薪柴而对森林乱砍滥伐。如全国人
第二讲人口问题与环境
3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1
• 韩非子:“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 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 而供养薄”。
• 美国人米勒(JohnEliMiller)家庭人口的增长: 米 勒夫妇二人一共生了7个儿女,在他们有生之年,一 共有过63个孙儿女,341个曾孙和6个重孙,这个大 家族一共有过419人(他们的配偶除外)。他们的 一生中先后有2个儿女、2个孙儿女及5个曾孙死亡。 当这个大家族的元勋米勒先生于1961年在俄亥俄州 米德费尔德(Midlefield)的农庄中去世时,他给这 个世界留下了410个后裔。
个绝对量增加,所以,它在预测短期人口变化时
是可以的,但长期变化会产生一定的误差。
13
• 当某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数量是比较
平衡的均匀增长时,而且这个增长数量
几 基本上和原有的人数成比例,可以按一 何 个不变的自然增长率增加,对于这样的
级 地区,就可以用几何级数法来计算:


Nt=N0 (1+r)t
• N0为基年的人口总数,Nt为预测年的
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威克塞尔
威克塞尔( 1851 - 1926 )是与坎南同时代 的瑞典经济学家,早期在大学学习物理学和 数学,后来对社会经济和伦理问题非常感兴 趣而改行,在 19 世纪 80 年代他游遍英、法、 德、奥等国,悉心学习这些国家的经济学, 并深受影响。 他对经济学有广泛的研究,涉及财政、货币、 人口等方面,尤其以价值论和分配论著称于 世。

他在阐述经济问题时,注重探讨人口问题, 他从人口与土地、人口与生产率、人口与收 益等方面探讨人口的适度规模。在1888年的 《初等政治经济学》一书中,他就明确提出 了适度人口的思想,认为“在任何一定时期 内,在一定的土地上生存的达到产业最大生 产率的人口是一定的”,这个人口就是“适 度人口”。
27

3、法国和英国相对地位下降,使发达国家争 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加剧,它们纷纷 扩充军备,对士兵的需求大大增加。在西方 国家生育率开始下降的背景下,人们开始担 忧人口不足的问题,这是适度人口理论产生 的政治背景。
20
1.3 人口背景
1、工业革命以后,西方各国陆续经历了一个 死亡率下降的过程,随后又开始了生育率的 下降,使人口自然增长率先升高后下降。 2、各个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与政治经济发 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之间产生矛盾,这是适度 人口理论产生的人口背景。
第三章
人口数量与可持续发展 (宏观人口经济学)
1
宏观人口经济学的范畴

宏观人口经济学主要研究人口-经济发展关系。 其中包含了人口变化诸方面与经济发展诸要素 之间的双向的、直接的或通过其他中间变量间 接联系的循环影响关系。 一、人口数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


二、适度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2
一、人口数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
33
2.5 坎南经济适度人口的理论依据

边际收益递减。在一定时期内,其它条件不 变的情况下,当劳动增加尚未达到一定点时, 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边际收益是递增的, 到一定点之后,边际收益就递减了。 坎南认为,工业、农业、各种产业,边际收 益递减规律都起作用,但是新技术新发明的 出现可以缓解这个规律的作用,但是这种缓 解只能起一时的作用,最终边际收益递减规 律总要出现并起作用。
32
适度人口不仅仅是一个特定时点上的人口, 而且是过去人口的产物,也是未来人口的趋 势。 正常的人口运动就是要考虑到产业的长期最 大 收 益, 并 且包括所有各代人 口 的利 益 。 “这一代人口是上一代人口存在的结果,又 是下一代人口出现的原因,因此适度人口就 是从长远来看的最适度人口”。

2.2 关于人口与土地
他把人口与土地的关系分为两种类型: 在社会分工与协作出现以前,不存在人口问 题; 在社会分工与协作出现以后,人口越多,越 能从协作中得到利益,但是土地的肥力是有 限的、地球的容积也是有限的,所以人口与 土地的关系,并不是人口越多越好,也不是 土地越多越好,人口与土地之间有一个平衡 点。 28

17
3、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由 于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以及耕地面积扩 大,农产品产量普遍增长。 4、由于农业产量增加使发达国家的人口供养 能力大大提高,同时工业扩张需要大量的劳 动力,使劳动力供应紧张,从而引起人们对 人口不足的担忧,这是学者们开始提出适度 人口理论的经济背景。

7
4、人口数量对社会消费需求的影响

人口数量对社会总消费需求的影响可以从两 个方面来看:一方面,在一定的消费能力条 件下,人口数量增加,社会总消费增加,有 利于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在总产出一定的 条件下,人口数量增加,人均消费水平下降。
8
5、人口数量对技术进步的影响
一方面,人口数量的多寡,可以影响人们的 生产方式,从而进一步影响人们追求技术进 步的动力和积极性。 另一方面,从人类历史来看,人口压力,主 要是人口数量压力,构成了对技术进步的重 要推动力量。

11

由于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复杂性,人 们通过大量与反复的实证得出了四条基本结 论: 第一,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状况不同, 人口增长对经济的影响不同; 第二,经济发展水平所处环境不同,人 口增长对经济增长所起作用不同;
12
第三,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程度, 短期与长期效应不同; 第四, 人口增长不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 素,但在低生育水平下,刺激经济增长必须 容忍人口增长。
14
适度人口理论
早期适度人口理论
现代适度人口理论
15
早期适度人口理论
(一)、背景 (二)、坎南的经济适度人口理论 (三)、威克塞尔的经济适度人口理论 (四)、卡尔· 桑德斯的适度人口密度理论

16
1.1 新兴产业的扩张,大量需求劳动力
1 、十九世纪中后期,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如电力工业、石油化工工业、汽车制造业等。 2 、西方发达国家煤炭、钢铁业的发展带动 了铁路工业、造船工业的发展,推动了航海 业和世界贸易的迅速发展。
4
2、对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的影响

相对于一定的生产性资源,人口数量的多寡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人们从事生产 经营活动的方式和产业结构的选择。
5
3、人口数量对有效投资需求的影响
K Y KD V P Y P Y P
6
K D 代表对国民经济起拉动作用的有效投资需 求, V为资本系数即资本 - 产出比, P为人口 数量,Y为产出。 由此公式可以看出,有效投资需求取决于三 个因素:人口数量,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资本 系数。在人们生活水平一定和既定的资本系 数条件下(技术条件),人口数量与有效投 资需求成正比。

18
1.2

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

1 、十九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出现力量对 比的变化,美国、德国、日本发展迅速、后来居上, 如 1870 - 1913 年间,英国和法国工业生产分别增 长了1.3倍和1.6倍,而德国却增加了4.6倍,美国增 加了8.1倍。 2 、西方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使它们的相对地位发 生变化,1870年英国工业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占世 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但是到1880年代中期,美国 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一,1900年美国工业总产值占 世界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到1910年德国又超过 19 英国居世界第二位。

34
2.6 达到适度人口的途径

坎南认为在人口增长过快时,普遍实行避孕 节育等措施是可行的。“由于现代避孕方法 的发明和普及”,不用马尔萨斯的“贫困” 和“罪恶”的办法,通过利用避孕方法就可 以使人口增长率下降到适度增长率的水平。
35
要把人口调节到适度人口的水平,需要
调节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但是这种 调节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一般总是发达地区首先采用新的避孕方 法,然后逐步向世界其它地区推广。欠 发达地区由于学会婴儿护理技术使婴儿 死亡率下降,使这些地区的人口增长过 快,不利于总生产率的提高。只有随着 36 人口转变完成,这些地区的人口增长才 能慢下来。
1、对劳动力资源与就业的影响
劳动力人口是社会人口最重要的组成部 分。人口和劳动力资源的关系,数量上是总 人口和劳动力人口的比例关系,实质是消费 者人口和生产者人口的比例关系 。 从长期看,人口数量和劳动力资源是向 着同一方向变化;从短期看,劳动力在一定 范围内能有某种程度的弹性变化。
3
如果人口增长的速度超过了生产资料增 长的速度,就无法满足进入劳动年龄人口的 就业要求,因此,人口增长速度应当适宜, 以使劳动力人口总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相适应, 实现充分就业。

37

他在1910年日内瓦召开的国际马尔萨斯主义 者联盟的会议上发表演讲,题为《论适度人 口》,第一次提出了“适度人口”的概念。 在其代表作《国民经济学讲义》第一版中, 安排第一章为“人口理论、人口构成以及人 口变动的理论”。
38
3.2 威克塞尔的理论背景


从 18 世纪中叶到 20 世纪 30 年代,瑞典的人口出生率比 较高,死亡率下降非常明显,因此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很 高。尽管有100多万人口向外移民,但是总人口还是增 加了200多万,新增加人口无法被工农业发展所吸纳, 终于产生大量过剩人口。 同时由于这个时期瑞典经济不景气,农业欠收,粮食产 量下降,工厂开工不足,加上俄国、美国廉价农产品的 竞争,使失业人口增加,大批人口向国外迁移。因此人 口经济问题成为瑞典当时最重大的问题。
13
二、适度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任何国家或地区都有一个最有利或最适 宜的人口数量,符合这个数量的人口就是适 度人口。超过这个数量就是“人口过剩”, 低于这个数量就是“人口不足”,“人口过 剩”和“人口不足”都不是人口的理想状态。 人口科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研究和寻找一个 国家或地区口规模
1、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究竟多大的人口规模 合适?什么样的人口密度最合适?威克塞尔 认为应该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 进步程度来考察,特别要注意一国的工农业 生产能力。 2、他认为,在一定时期内,能够被一国工农 业生产潜力允许达到最大生产率所容纳的人 口,就是适度人口。

9
人口数量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双重效应

人口数量变动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双重效应: 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前面的分析主要是负 面效应,也有经济学家分析人口数量增加对 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 要有乌尔拉尼斯、西蒙和库兹涅茨等。
10
乌尔拉尼斯:随着人口增长率的提高,经济 增长率也逐步提高。 西蒙:历史上当人口达到或接近高峰时,一 般总是最繁荣的时期。 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的特点,是人口高 速增长同人均产值高速增长相结合。
4、衡量人口增长对经济的影响,不仅要看它 对农业收益的影响,还要看它对全部产业收 益的影响。 5、适度人口:在任何一定时期,总有一个可 以称为最大收益的点。此时人口数量刚好恰 当适应环境,以致无论人口是多于或少于此 时人口,收益都会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