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教案-3.4 离子晶体 第二课时1

127.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教案-3.4 离子晶体 第二课时1
127.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教案-3.4 离子晶体 第二课时1

教案

格能数据。

[板书]二、晶格能

1、定义:晶格能是指1mol的离子化合物中的阴阳离子,由

相互远离的气态,结合成离子晶体时所释放出的能量或拆开1mol离子晶体使之形成气态阴离子和阳离子所吸收的能量。单位是kJ/mol

[投影]

F—C1一Br—I—

Li+Na+K+Cs+Rb+1036

923

821

785

740

853

786

715

689

659

807

747

682

660

63l

757

704

649

630

604

[板书] 2、影响因素:离子的电荷和阴阳离子的大小。[讲]晶格能与离子电荷的乘积成正比,与阴阳离子的大小成反比。

[观察] 分析晶格能大小与晶体稳定性关系。

[讲]晶格能的数据可以用来说明许多典型的离子晶体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

[板书]3、规律: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稳定,而且熔点越高,硬度越大。

[自学]科学视野—岩浆晶出规则与晶格能

[问题]1、什么是岩浆晶出?

2、岩浆晶出顺序与晶格能的关系?

[投影] 岩浆:

[小结]晶格能越大,越早析出晶体。越早达到饱和,越易析

模块学习评价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容量瓶、滴定管、蒸馏烧瓶、量筒等仪器上都具体标明了使用温度

B.冷浓硫酸保存在敞口的铅制的容器中

C.为了使过滤速率加快,可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轻轻搅拌,加速液体流动D.KNO3晶体中含有少量NaCl,可利用重结晶的方法提纯

【解析】蒸馏烧瓶没有规定使用温度;铅不能被冷浓硫酸钝化,铅制容器不能用来盛放浓硫酸;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

【答案】 D

2.下列实验可行的是()

A.加入适量铜粉除去Cu(NO3)2溶液中的AgNO3杂质

B.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C.用浓硫酸与蛋白质的颜色反应鉴别各种蛋白质

D.用乙醇从碘水中萃取碘

【解析】铜与AgNO3反应置换出Ag,同时生成Cu(NO3)2,A项正确;NaOH既能与HCl反应,也能与CO2反应,B项不正确;浓硫酸能使蛋白质变性,C项不正确;乙醇与水互溶,不能用作萃取剂,D项不正确。

【答案】 A

3.(2013·浙江高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B.用乙醇和浓H2SO4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

C.氯离子存在时,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因此含盐腌制品不宜直接存放在铝制容器中

D.将(NH4)2SO4、CuSO4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都出现沉淀,表明二者均可使蛋白质变性

【解析】海带中的碘元素以I-形式存在,从海带中提取单质碘时,过滤后要加入氧化剂(如H2O2等)将I-氧化为I2,再加入萃取剂(如苯、CCl4等)进行

萃取、分液,最后经蒸馏获得单质碘,A项错。实验室利用乙醇制取乙烯时,要控制温度在170 ℃,不能用水浴加热,B项错。Cl-存在时,会破坏铝表面氧化膜的结构,形成空隙,加速铝制品的腐蚀,C项正确。(NH4)2SO4溶液使蛋白质发生盐析,CuSO4溶液为重金属盐溶液,使蛋白质发生变性,D项错。

【答案】 C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