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分析在气井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气井生产系统节点分析普通节点及函数节点

气井生产系统节点分析普通节点及函数节点

1、取地层为解节点的节点分析
气井生产系统节点分析普通节点及函 数节点
2、取井底为解节点的节点分析
(1)取井底为解节点 l流入部分包括从地层外边界到井底 l流出部分包括从井底到井口
(2)计算流入动态曲线 假设一系列产量,对每一产量,根据地层压力 和气井产能方程,计算井底压力,该压力就是 流入节点压力。
气井生产系统节点分析普通节点及函 数节点
(2)气水井流入动态
两相流,一般采用Vogel方程。 ◆边水气藏 ◆底水气藏 ◆气水同层的气藏 采用气井单井数值模拟器
气井生产系统节点分析普通节点及函 数节点
(3)凝析气井流入动态
当井底流压低于露点压力 时,井底附近有凝析液析 出,地层中出现三个区: l油气两相可动区;
气井生产系统节点分析普通节点及函 数节点
3、气体沿垂直或倾斜油管举升的流动
◆油管的压力损失 整个生产系统总压降的主要部分 l举升压力损失; l摩阻压力损失; l高产气井还包括动能损失。
➢ 单相气体 lCullender & Smith法; l平均温度和偏差系数法。
气井生产系统节点分析普通节点及函 数节点
气井生产系统节点分析普通节点及函 数节点
1、节点的设置
◆节点分类 l普通节点:气体通过这类节点时,节点本身不 产生与流量有关的压降。 l函数节点:气体通过这类节点时,要产生与流 量相关的压降。
气井生产系统节点分析普通节点及函 数节点
1、节点的设置
◆主要节点 一般取8个节点
l普通节点 地层、井底、井口、 分离器
气井生产系统节点分析普通节点及函 数节点
二、普通节点分析
(一)普通节点分析
l例1 已知某气井的参数:井中部深度H =

油气井动态分析及管理

油气井动态分析及管理

2、既能充分利用地层能量又不破坏油层结构。
3、保证水线均匀推进,获得较长的无水采油期。 4、对于饱和压力较高的油田,应使流饱压差控制合理。 5、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8
一、自喷井生产分析
(四)自喷井节点系统分析
节点系统分析法:
应用系统工程原理,把整个油井生产系统分成若干子
系统,研究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整个系统工 作的影响,为系统优化运行及参数调控提供依据。 节点系统分析对象:整个油井生产系统 油藏渗流子系统 自喷井生产系统组成: 井筒流动子系统 油嘴(节流器)流动子系统 地面管流子系统
31
(一)气举井生产分析
4、气举启动
(1)启动过程 ①当油井停产时,井筒中的积液将
不断增加,油套管内的液面在同一
位臵,当启动压缩机向油套环形空 间注入高压气体时,环空液面将被 挤压下降。
气举井(无凡尔)的启动过程 a—停产时
32
(一)气举井生产分析
4、气举启动
(1)启动过程 ②如不考虑液体被挤入地层,环空
5
1、自喷井的流动方式
嘴流
—生产流体通
过油嘴(节流器) 的流动 雾流 环流 段塞流 泡流 纯油流
井口到分离器—地面 水平或倾斜管流
井底到井口的流动—井筒多相管流 油层到井底的流动— 地层渗流
6
一、自喷井生产分析
嘴流
—原油经过嘴流时要消
耗一定的能量
2、 自 喷 井 能 量 消 耗
多相水平管流能量消耗—
23
二、气井生产分析
(二)气井生产工作制度分析
影响气井生产工作制度的因素 1.自然因素 1)产层由非胶结的砂子或胶结很差的砂岩构成时 2)在凝析气藏开发中 3)底水锥进 2.工艺因素 影响气井生产工作制度的工艺因素有很多,如: 1)延长无压缩机开采阶段; 2)防止气井过早水淹; 3)减少输气干线前压缩机站和人工制冷装臵的功率;

高含硫气藏水平井测试工艺应用实践

高含硫气藏水平井测试工艺应用实践
21 年第 8 01 期
西部探矿工程
8 1
高含硫 气 藏 水 平 井测试 工艺 应 用 实践
宋爱军 , 赵祚培 , 杨永华 , 乔智 国
(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 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四川 德阳 600 ) 10 8 摘 要: 川东北高合硫 气藏水平井, 具有埋藏深、 储层压力高、 腐蚀分压高、 地层 易漏失等特点, 储层测
对于水平井 , 由于封隔器只能座封在直井段 ( 井斜 角 不 大于 5。内 , 隔 器 以下 井筒 容 积 较 大 , 隔器 下 0) 封 封 部井段长, 若采用普通压井方式 , 则存在压井时间长, 若 地层 出水则可能导致封隔器以下泥浆沉淀, 掩埋测试管 柱造成卡钻 ; 挤注法压井易发生井漏 , 井控安全风险大。
量66 - 76 , o 含量 2 ~3. , . " 1. C 2 ' 2 7 H S腐蚀分 压达 4 9 56 aC 2 . ~2. MP , 0 腐蚀分压约 1 5 76 a . ~4 .MP 。 为了增大储层泄流面积 , 提高气井单井产能 , 在部分区 块试验采用衬管完井 的水平井进行开发 , 水平段 长度 5 0-0 0 0  ̄ 10m。由于气井具有高温高压高含硫化氢的特 - - 征, 且储层裂缝较发育、 产层易漏失 , 安全测试风 险极 大! 因此 , 研究“ 超深三高” 水平井储层测试工具及压井 堵漏工艺技术, 形成一套系统的测试工艺技术体系 , 为 川东北高含硫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强有力 的技术支持 , 具 有重 要 的现实意 义 。
试评价存在下漏上喷、 卡埋管柱等风 险。针对川 东北高含硫气藏完井测试施工特点, 深入 开展测试工 艺及工具优选、 管柱结构优化设计 , 并对替浆、 放喷油嘴控制及压 井等主要工序的施工工艺参数研究, 形成 了高含硫气藏水平井测试工艺技 术体系, 并在河嘉 23 井获得成功应用。 0H 关键词 : 平 井; 水 气井测试 ; 化 氢 硫

储气库产能的节点分析方法——W23储气库实例

储气库产能的节点分析方法——W23储气库实例

1 储气库单井注 采能力分析
1 . 1节点系 的 基本 原 理 是 用节 点分 析 的方 法 。 节 点系 统分 析 的基本 思 想是 把 系统 中的 某一 节 点 ( 如井 底 ) 视 为解 节点 , 对 解节 点流入 、 流 出部分 的能量 损失 联接起 来 , 对影 响流动 的各个 因素进行分 析 , 从 而对 整个生产 系统进行优 化 。 1 . 2采气井产能方程 1 . 2 . 1系统 测试资料 产能分析 系统 试井又 叫稳定试 井 , 把气井产 量 由低 到高设 置 3 - 5 个 工作 制度 , 测量 每个 工作制 度下 气井达 到生 产稳定 时的产 量和 井底流压 , 从而 对该 气井的产能 进行评价 分析 的方法 。 1 . 2 . 2产 能分布特征 以这 1 3 口井产 能测试 为依 据 , 考 虑 气井所 处构 造位 置 、 测 试时 间、 有效 厚度 、 射孔 状况 以 及相 邻气 井 的测试 情 况 , 绘制 能力。 无 阻流 量等 值 图 , 结合 气 井产 量变 化及 压 力下 降等 生产 特 征 , 参考文献 : 将 W2 3 气 田主块 划分 为高 、 中、 低 三个产 能区块 。 【 1 ] K e l k a r M一天然气开采工 程[ M】 . 郭平, 汪周华, 杨依依, 等 1 . 3采气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译. 北 京: 石 油工业 出版社, 2 0 1 3 . 采 气井 的产能 的高 低主要 受生产 管柱 设计 ( 主要 为 管径 ) 、 【 2 ] 马胜 利, 韩 飞. 国外天 然气储 备状况 及经验 分析[ J ] . 天然 生产 参数设 置 ( 井口 压力) 、 气藏 能量 ( 井底 压 力) 等各方面 综合 气工业, 2 0 1 0 , 3 0 ( 8 ) : 6 2 - 6 6 . 影响, 因此 可以 分别分析 油管尺 寸 、 井 口压力 、 井底 压 力 对产能 【 3 ] 马 小 明, 余 贝 贝, 马东 博, 等. 砂岩 枯 竭型 气藏 改建地 下 的影响 。 储气库方案设 计配套技术[ J ] . 集输工程, 2 0 1 0 , 3 0 ( 8 ) : 6 7 — 7 1 . 1 . 3 . 1 油管 管径 [ 4 】 张 莉, 张德 志, 李友 全, 等. 节 点分 析在 油 气井 生产 系统 气 田改储 气库后 , 老井 只能 下内径 6 2 m m油管生产 , 为满足 设计及动态预 测 中的应用[ J 】 . 油气井测试, 2 0 0 3 , 1 2 ( 2 ) : 2 9 — 3 2 . 强注强采 要求 , 新井可采 用 内径 7 6 或9 9 . 6 m m油 管生产 。 [ 5 ] B i t s i n d o u A. B . , K e l k a r M. G—G a s w e l l p r o d u c t i o n o p t i m i z a -

IPR曲线节点(井底)

IPR曲线节点(井底)
交点:在所给条件下 可获得的油井产量及 相应的井底流压。
选取井底为求解点的目的
①预测油藏压力降低 后的未来油井产量
②研究油井由于污染或采取 增产措施对完善性的影响
图2-8 预测未来产量
图2-9 油井流动效率改变的影响
2)井口为求解点 整个生产系统以井口为界分为油
管和油藏部分以及地面管线和分离 器部分
Pa-Pb是在油管 中消耗的压力
曲线B的形状:油管的上下压 差(Pa-Pb)并不总是随着产量的 增加而加大。产量低时,管内 流速低,滑脱损失大;产量高 时,摩擦损失大,这两种因素 均可造成管内压力损耗大。
IPR曲线 节点(井口)流入曲线: 油压与产量的关系曲线
使用:计算出任意 产量下的井口油压 的大小,并用于预 测油井能否自喷。
第一节 自喷井生产系统分析
教学目的:
了解自喷井的生产系统,掌握节点分析的方法,能用节 点分析对自喷井生产系统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自喷井的节点分析 2、自喷井节点分析方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
1、自喷井节点分析的步骤 2、带油嘴的自喷井节点分析
教法说明:
课堂讲授并辅助以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的图形。
Q1
图2-5 油压与产量的关系曲线
(二)从油藏到分离器无油嘴系统的节点分析方法
给定的已知条件:油藏深度;油藏压力;单相流时的采油指数 油管直径;分离器压力;出油管线直径及长度;气油比;含水; 饱和压力以及油气水密度。
1)井底为求解点
整个生产系统将从井底分成两部
分:
(1) 油藏中的流动;(2) 从油管
油井连续稳定自喷条件:
四个流动系统相互衔接又相 互协调起来。
协 质量守恒 各子系统质量流量相等

气田开发方案编制

气田开发方案编制

气田开发方案摘要一、萨曼杰佩气田开发调整方案萨曼杰佩气田是阿姆河右岸最大的整装气田,也是合同区块内唯一投入开发过的气田,该气田1970年上报容积法储量1013.74×108m3(下石膏层:94.4×108m3,层状灰岩:77×108m3,块状灰岩:842.34×108m3)。

重新复算块状灰岩+层状灰岩地质储量为1380.52×108m3;其中土方为1166.67×108m3(块状灰岩732.00×108m3、层状灰岩434.67×108 m3)。

根据气藏动态分析结果,气藏原有气井产能高,气井生产稳定性好,产水量小且主要为凝析水,未见水侵现象。

气藏地层压力同步下降,没有形成压降漏斗,井间连通性较好。

气藏p/Z-Gp曲线呈直线关系,反映目前驱动类型为弹性气驱,压降储量1326×108 m3左右。

【节点分析法:节点分析是采气工程中一个重要的分析方法。

具体步骤为一、将系统分为8个节点从上至下依次为1、分离器、2、计量阀、3、井口、4、井下气嘴、5、井下安全阀、6、井底、7、射孔、8、地层二、选一节点,分别从流入、流出两方面计算压力降三、绘制流入流出动态曲线,交点对应的压力即为生产压力还有很多细节要注意,建议你看看杨川东的《采气工程》】【7、井下气嘴设计:按照不同的设计目标对气嘴的工作参数进行设计,确保气井不形成水合物;同时对已下入节流器的老井,对气嘴直径和下入深度做敏感性分析,达到优化的目的。

】萨曼杰佩气田目的层构造形态简单,为一个完整的、平缓的穹隆状背斜构造,构造拱曲幅度在220m左右,其东北区域已进入乌兹别克境内(如图 1.2)。

图1.2 萨曼杰佩气田区域构造位置图背斜构造轴线在西部为北西向,中部为东西向,北东部转变为北东向,为一个不对称背斜。

由于构造起伏较低,受力较弱,含气范围内未见断层。

隔夹层分布:萨曼杰佩气田卡洛夫-牛津阶为一套碳酸盐岩地层,岩性主要为石灰岩,次为石膏,还有少量白云岩,当物性较好或裂缝较发育时均可构成有效储层。

气井井下节流压力温度耦合预测模型

气井井下节流压力温度耦合预测模型
井身数据
油管 内径/ m m
传热数据
698 .5
5. 水泥环导热/ m~. 95 w. ℃~
2 6
温度 ,c _
8 0 l 2 16 20
内 蒙古 石 油化 工
24
2 1 年第 1 期 01 3
力 加速 度 , s 。 为 摩 阻 系数 ; 焓值 ,. g , m. _ ; f h为 Jk 一 C 为 流体 定 压 比热 ,. g K~ ; 为 距 井 底距 离 , J k ~. z m; 流 速 , s P为 压 力 , a 0为 油 管 与水 平 v为 m. ~; P; 方 向的夹 角 ,e ; 为 流体密 度 ,g m~ ; 为 温度 , dg p k. T K; 为 井 底 流温 , 似 为 地 层 温 度 , CT Tt 近 K, j为焦 耳 汤姆 逊 系数 , P _ ; R 为松 弛参 数 , ; i K. a 。 L m Te 为 对 应位置 的地 层温 度 , Z K;一 为节 流装 置位 置距 井
根 据节 点系 统分 析方 法 , 井筒 分 为井 底 到节 将
分别利用 四阶龙 格 一库 塔 法求解式 () 1和式 () 2 得到 节流 嘴上 下游 井筒 压力温 度分布 。 ( ) 式 2 可根 据 井 口压力 、 嘴后温 度迭代计 算 , 也可 以通 过节 流嘴 动 态直 接计算 。
3 . 4 a 无 因 次 流 入 动 态 为 一 1 . 9 1 1 MP , 一o 7 9

00 。 天 气 分 表 所 ,身 .1 , 然 组 如 1示井 及 2( 其 j
图 2 压 力 分 布
井 筒传 热数 据分别 见 表 2 生产 时 间为 3 天 , 口油 , 0 井 压 2 5 a 井 口套 压 3 3 a 井 口静 温 2  ̄ 地 层 . MP , . MP , 0C, 热 扩散 系数 取 3 7 ×1 -m。h . 2 0 3 / 。为 了分 析不 同产 气

气井生产系统节点分析

气井生产系统节点分析

气井生产系统节点分析一、引言气井生产系统是指通过井口来采集天然气的工程系统。

为了确保气井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有效生产,需要对其节点进行详细的分析。

本文将对气井生产系统的节点进行分析和讨论,探讨其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关键问题。

二、气井生产系统节点气井生产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节点:1.井筒口节点:井筒口是气井生产系统的入口,通过井口将天然气输送到地面设备进行处理和加工。

井筒口节点是整个系统的起始点,对气井的产能和运行状况有重要影响。

2.气井节点:气井是气井生产系统的核心。

在气井节点中,天然气从地下储层通过井筒抽取到地面。

气井节点的关键问题包括气井产能、产量变化、压力控制等。

3.分离器节点:分离器是气井生产系统中的关键设备,用于将从气井中抽取上来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分离出天然气和其他组分。

分离器节点的稳定运行对确保气井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4.储气罐节点:储气罐用于储存从气井中抽取上来的天然气,以满足后续加工和使用的需求。

储气罐节点的容量足够大、泄漏率低、稳定性好是保障天然气储存安全的关键。

5.加工设备节点:加工设备是气井生产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包括压缩机、冷凝器、除尘器等。

加工设备的稳定运行和有效效率对提高天然气的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6.输出节点:输出节点是气井生产系统的出口,将经过加工和处理的天然气输送到用户或其他消费地。

输出节点的畅通和稳定对天然气供应的连续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三、节点分析方法在对气井生产系统的节点进行分析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分析系统参数:对每个节点的参数进行详细分析,包括流量、压力、温度等。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分析,可以评估节点运行的稳定性和效率。

2.制定运行规程:根据系统参数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运行规程。

通过规程的制定,可以确保每个节点按照既定的要求和标准进行运行,提高整个生产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3.检测和监控:对每个节点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点分析在气井中的运用
(一)气井油管尺寸优选
(4)产水气井优选管柱
30 25
井底压力,MPa
IPR
40.9mm 62 88.3mm
35.1mm
50.7mm 76.0mm
5 产气量 4
气量,104m3/d
20
15 10 5 0 0 1
临界携液气量 3 2 1 0
未积液
积液
2 3 产气量,104m3/d
0.25
携液模型系数
关系式 模型系数a Turner Coleman 李闽 6.6 5.5 2.5
临界携液流速
临界携液流量
式中 qc——临界携液流量,104m3/d;p——压力,MPa;T——温度,K; A——油管截面积,m2;Z——气体偏差系数; ρg、ρL——气、液密度, kg /m3;σ——气液间表面张力,N/m。
0
5
10 15 20 地层压力,MPa
25
30
地层压力和井口压力对气井动态的影响
地层压力和井口压力对产量的影响
由图可知,在相同井口压力下,随地层压力的衰竭,气井产量逐渐降 低;而在相同地层压力下,井口压力越低,产气量越高。该例说明,降低 井口压力是气井在地层压力衰竭时保持产量的重要手段。
节点分析在气井中的运用
节点分析在气井中的应用
主讲:钟海全
2018年
生产系统分析
节点系统分析(nodal systems analysis)方法简称节点 分析,是把油气从地层到用户的流动作为一个研究对象, 对全系统的压力损耗进行综合分析。 基本思想:在系统中某部位(如井底)设置节点,将 油气井系统各部分的压力损失相互关联起来,对每一部分 的压力损失进行定量评估,对影响流入和流出解节点能量 的各种因素进行逐一评价和优选,从而实现全系统的优化 生产,发挥井的最大潜能。 核心内容:分析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压力损失。
节点分析在气井中的运用
(一)气井油管尺寸优选
(4)产水气井优选管柱 气井出水后,如果气体携液能力不足,将会造成气井积液。因此油 管尺寸的选择应保证气流速度大于气体临界携液流速。
( L g ) ucr a 2 g
qcr 2.5 10 4 Apucr ZT
节点分析在气井中的运用
(一)气井油管尺寸优选
(3)高产气井优选管柱 对于高产气井油管尺寸优选,除了考虑尽量通过大的气量外,还应 考虑气井不发生冲蚀。 油管壁的临界冲蚀速度 防冲蚀产量
0.5 vc C / g
qc 0.04 D 2
p ZT g
式中 qc——冲蚀临界流量,104m3/d;p——压力,MPa;T——温度,K; D——油管内径,mm;Z——气体偏差系数;ρg——气体密度, kg /m3; C——常数,=122。
节点分析在气井中的运用
(一)气井油管尺寸优选
(4)产水气井优选管柱 例13 大牛地某产水气井,井深H=2795m,井底温度Twf=86.96℃,井口温度 Twh=10℃,井口压力pwh=8MPa,生产气液比GLR=2.0421×104m3/m3,水、 气相对密度分别为γw=1.04 ,γg=0.58,产能测试得无阻流量qAOF=32750m3/d, 2 2 2 产能方程为 pwf / p r 1 0.8793 qg / q AOF 0.1207 qg / q AOF ,选择合理的油管 尺寸,使之不发生积液。 解:(1)采用类似于例10的方法,计算不同油管尺寸下的系统分析曲线。 (2)计算不同油管尺寸下的协调产量和临界携液流量。其中临界携液 流量根据井口压力、井口温度、天然气相对密度,按李闽模型计算。
气井基本流动过程
稳定流动后,每个流动过程衔接处的质量 流量相等;前一过程的剩余压力等于下一过程 的起点压力,是前一过程的阻力,而是下一过 程的动力。 嘴流
增压机 分离器
气体 液体
地面管流 垂 直 管 流
地层渗流
节点分析在气井中的运用
节点系统分析方法同样是研究气井生产系统的得力工 具。其分析方法同油井类似,只是渗流和管流压降规律有 所不同。 (一)气井油管尺寸优选 气井中油管至少有四种作用:首先,如果在靠近井底 处下有封隔器,则可以保护套管不受油管内流体的高压作 用。其次,它可以保护套管不受液体的腐蚀作用。第三, 如果油管尺寸合理,可使井内不会滞留液体,可避免发生 冲蚀作用。第四,油管尺寸应该足够大,使气井能通过最 大的气量。
200
100
冲蚀
未冲蚀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油管内径,mm
油管尺寸对克拉2高产气井动态的影响 井口油压50MPa下的冲蚀气量 由图可知,只有油管内径大于等于154.0mm时,产气量才低于冲蚀气 量,因此防冲蚀的最小油管尺寸为7in(内径154.0mm)。此例说明,高 产气井油管尺寸不宜过小,否则容易发生冲蚀。
10
12
产气量,104m3/d
井下气嘴为函数节点的差示曲线
节点分析在气井中的运用
(三)井下气嘴直径对气井产能的影响
25
20 差示曲线 d=3mm d=5mm d=7mm d=2mm d=4mm d=6mm d=8mm
10 8
产气量,104m3/d
气嘴压降,MPa
15 10 5 0 0 3 6 9 12 15

2
2 wf

0.8
,其它参数同例10,
解:采用类似于例10的计算方法,计算不同油管尺寸1.900in(内径40.9mm)、 23/8in(内径50.7mm)、27/8in(内径62.0mm)、31/2in(内径76.0mm)、4in(内径 88.3mm)、 41/2in(内径100.5mm)、5in(内径115.8mm)、51/2in(内径127mm)下 的系统分析曲线。
6
4
2
0 0 2 4 6 8 10
产气量,104m3/d
气嘴直径,mm
井下气嘴为函数节点的系统分析曲线
井下气嘴直径与产量的关系
由图可知,气嘴直径增加气井产量增大,说明井下气嘴可以用于控 制气井产量。
节点分析在气井中的运用
(四)井壁污染对气井产能的影响
例16 处于圆形封闭地层中心一口气井,平均地层压力30MPa,气藏有效 渗透率Ko=1mD,气层厚度h=20m,泄流半径re=150m,井眼半径 rw=0.12m,井深H=2000m,油管内径D=62mm,井筒平均温度为69℃, 天然气相对密度γg=0.6,分析表皮系数S对气井产能的影响。 解:与例8计算方法类似,取井底为解节点,对不同的表皮系数(-5、0、 5、10),根据地层压力和Jones气井理论产能方程式计算流入动态曲 线,再根据井口压力和单相气体垂直管流方法,计算流出动态曲线; 绘制流入和流出动态曲线。
节点分析在气井中的运用
(一)气井油管尺寸优选
(3)高产气井优选管柱
120
100
600
IPR
124.2 154mm
112mm
147.2mm
气量,104m3/d
500
产气量 冲蚀气量
177mm
井底压力,MPa
80 60 40
400
300
20 0
0 200 400 600 800 产气量,104m3/d 1000
节点分析在气井中的运用
(一)气井油管尺寸优选
(1)低产气井优选管柱
35 30 IPR 26.6mm 35.1mm 40.9mm 50.7mm 62 15 76.0mm 88.3mm
10 9
井底压力,MPa
气量,104m3/d
25
20
8 7
10
5 0
6
5
0 2 4 6 8 10 12
0
20
40
60
80
嘴后压力,得到流出动态曲线。
节点分析在气井中的运用
(三)井下气嘴直径对气井产能的影响
(2)求出差示曲线,如下图所示。
(3)用气嘴压降公式计算Δp气嘴与气嘴直径d的关系。
(4)绘制系统差示曲线与气嘴压差曲线。
30
流入曲线
25 流出曲线
气嘴压力,MPa
20 15 10 5 0 0 2 4 6 8
差示曲线
25
产气量,104m3/d
IPR p r (MP
井口压力2MPa 井口压力6MPa 井口压力10MPa 井口压力14MPa
a)
8 6
4 2 0
27
24 21 18
15 12
20
15 10 5 0
6
TPR pwh MPa 14
10 6 2
9
0
2
4 6 8 4 3 产气量,10 m /d
10
12
4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油管尺寸对产水气井动态的影响
不同油管下的临界携液气量
油管内径,mm
由图可知,保证气井不积液的油管尺寸不能超过27/8(内径62mm)。 此例说明,产水气井油管尺寸不宜过大,否则容易造成井底积液。
节点分析在气井中的运用
(二)地层压力和井口压力对气井产能的影响
例14 某气井油管内径为62mm,其它数据同例10,预测不同地层压力 和井口压力下的气井产量。
节点分析在气井中的运用
(一)气井油管尺寸优选
(1)低产气井优选管柱 例10 某低产气井平均地层压力30MPa,井深H=3000m,井底温度Twf=90℃, 井口温度Twh=10℃,井口压力pwh=6MPa,不含水,天然气相对密度γg=0.6, 2 2 2 气井产能方程为 p r pwf ,分析不同油管尺寸下的产气量。 50qg 4qg 解:采用类似于例4的计算方法,选井底为解节点,先从地层压力开始, 按二项式产能方程计算流入动态曲线IPR;从井口压力开始,按H-B方法 计算不同油管尺寸1.315in(内径26.6mm)、1.660in(内径35.1mm)、 1.900in(内径40.9mm)、23/8in(内径50.7mm)、27/8in(内径62.0mm)、 31/2in(内径76.0mm)、4in(内径88.3mm)下的井底压力,得到7条流出动态 曲线TP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