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设计系列(五)竹类172种

合集下载

植物造景 竹类

植物造景  竹类

观赏及园林用途
毛竹是我国栽培悠久、面积 最广、经济价值也最重要的竹 种。其竿型粗大,宜供建筑用, 如梁柱、棚架、脚手架等,篾 性优良,供编织各种粗细的用 具及工艺品,枝梢作扫帚,嫩 竹及竿箨作造纸原料,笋味美, 鲜食或加工制成玉兰片、笋干、 笋衣等。
地理分布范围
中国是毛竹的故乡,长江以南,生长着世界上85%的毛 竹。它广泛分布于400~800米的丘陵、低山山麓地带,以 长宁、江安、兴文等县最为集中,著名的蜀南竹海楠竹面 积达6万余亩。
观音竹
形态特征
凤尾竹为禾本科竹亚科凤尾 竹属多年生木质化植物。秆密 丛生,矮细但空心;秆高1-3m, 径0.5-1.0cm.,具叶小枝下垂, 每小枝有叶9-13枚,叶片小型, 线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3.36.5cm,宽0.4-0.7cm。
丛生竹,为孝顺竹的一种变异。它的株型矮小,绿叶细密婆娑, 风韵潇洒,好似凤尾。支干纤细,竹竿上端由于枝繁叶茂,干细,加 之负担过重,形成向下低垂,状似少女含羞把头低下,默默无言。凤 尾竹枝叶纤细,茎略弯曲下垂,状似凤尾,体态潇洒,观赏价值较高, 宜作庭院丛栽,也可作盆景植物,配以山石,摆件,很有雅趣。枝秆 稠密,纤细而下弯。叶细小,长约3厘米,常20片排生于枝的两侧,似 羽状。小型丛生竹,竹秆直径间于牙签和筷子之间,叶色浓密成球状, 粗生易长,年产竹可达100支。此竹由于富有灵气而被命名为“观音” 竹,正所谓山有水则灵,庙旁有观音竹球则有仙气。
形态特征
节间长达60cm,贴生长2mm 的灰褐色脱落性小刺毛,箨环 明显,在秆基数节者其上下各 有宽5—8mm的一圈紧贴白色绒 毛。丝鞘革质,背部密集贴生 棕黑色刺毛,先端稍呈山字形; 箨耳不明显,狭小,呈皱折状, 鞘口具长12mm细毛;箨舌高 4—5mm,中央凸起成弓形,边 缘具流苏状纤毛;箨叶直立或 外翻,披针形,先端渐尖,基 部收缩成圆形,腹面密被白色 小刺毛,背面之中部亦疏生小 刺毛。

常用园林植物表——竹类

常用园林植物表——竹类

序号植物名称植物图片别名科属
1碧玉间黄金竹科: 禾本科属: 刚竹属
2青皮竹篾竹、山青竹、
黄竹、小青竹
科: 禾本科
属: 簕竹属
3泰竹科: 禾本科属: 泰竹属
4佛肚竹佛竹、罗汉竹、
密节竹,大肚竹
、葫芦竹
科: 禾本科
属: 簕竹属
5撑篙竹稿竹、泥竹、虾
须竹、油竹秆,
油竹、白眉竹、
花眉竹
科: 禾本科
属: 簕竹属
6粉单竹单竹科: 禾本科属: 簕竹属
7麻竹甜竹、大头典竹
、大头竹、甜竹
、青甜竹、大叶
乌竹、马竹
科: 禾本科
属: 牡竹属
8方竹四方竹、四角竹科: 禾本科属: 寒竹属
9绿竹坭竹,鸟药竹,
甜竹,吊丝竹,
马蹄笋
科: 禾本科
属: 绿竹属
10凤尾竹米竹、筋头竹、
蓬莱竹
科: 禾本科
属: 簕竹属
11箬竹辽叶、辽竹、 簝
竹、簝叶竹、眉
竹、楣竹、粽巴
叶、若竹
科: 禾本科
属: 箬竹属
12小琴丝竹花孝顺竹科: 禾本科属: 箣竹属
13红竹红竹(建水)、
红壳竹、红鸡竹
、红哺鸡竹
科: 禾本科
属: 牡竹属
常见园林植物——竹类。

园林常用竹类介绍

园林常用竹类介绍

茶杆竹竹干通直、节平、坚轫、弹性 强、不易虫蛀、表面有光泽、材质优良、 经久耐用,是制造各种竹家具、滑雪杆、 花架、旗杆、笔杆、高级钓鱼杆、雕刻工 艺美术的主要原材料。
竿高5-12米,直立,直径2-6厘米,幼竿深绿色,无毛,被白粉,尤以在下方 更为显著,老竿无毛,有纵脉;节间在分枝一侧扁平而有沟槽,节间长30-40厘 米,最长可达80厘米。分布我国福建、广东、广西及浙江等区
1. 刚竹:是指禾本科竹亚科下的一个属。共分七十五余种。是指一类竹的统
称,包括毛竹、早园竹、人面竹、紫竹、淡竹等。
2. 芦竹、棕竹、富贵竹不是竹类植物。
3. 常用竹名称的别称:
竿直立,高1米,直径2—3毫米,中空亦小,表面光滑无毛,淡绿色或稍带 紫色;竿下部不分枝的节间为圆筒形,竿上部具分枝的节间在接近分枝的一侧 具沟槽,因此略呈三棱型,枝淡绿色并略带紫色。
因叶片卵状披针形,形似鹅毛而得名。鹅毛竹分布于江苏、江西、福建、安 徽等地,一般作地表绿化观赏用。
为灌木状或小灌木状类。竿高0.75-2米,直径4-7.5毫米;节间长约25厘米,最长者 可达32厘米,圆筒形,在分枝一侧的基部微扁,一般为绿色,竿壁厚2.5-4毫米;节较 平坦;竿环较箨环略隆起,节下方有红棕色贴竿的毛环。
中型竹,主干高5~18米,直径约25毫米或更大。梢端微弯,中部节间长3040厘米 ,新竿蓝绿色,密被白粉;老竿绿色或黄绿色,节下有白粉环。竿环及 箨环均稍隆起,箨鞘淡红褐色或淡绿色,有紫褐色斑点,无箨耳及遂毛。箨舌 紫色;箨叶带状披针形,绿色。
单轴散生型常绿乔木状竹类植物, 竿高可达20多米,粗可达20多厘米, 老竿无毛,并由绿色渐变为绿黄色; 壁厚约型 三、混生型 四、 矮生竹(丛生型)
五、常用竹类注意事项

史上超全·竹类植物识别经典品种图鉴,不得不收藏

史上超全·竹类植物识别经典品种图鉴,不得不收藏

史上超全·⽵类植物识别经典品种图鉴,不得不收藏2021-10-02 08:21·景致园林景观设计⽵类植物是单⼦叶植物的⼀⼤族群,属于⽲本科(Gramineae)⽵亚科。

下图依次为浙江安吉⽵海(卧虎藏龙)、江苏宜兴⽵海、四川宜宾蜀南⽵海,都是⽑⽵。

世界⽵类有70余属1200多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少数分布在温带和寒带,有亚太⽵区、美洲⽵区和⾮洲⽵区。

中国⽵类有39个属500多种,涵盖亚太⽵区的全部属类。

全国⽵⼦分为4个区:黄河-长江⽵区、长江-南岭⽵区、华南⽵区、西南⾼⼭⽵区。

除⿊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外,均有分布。

另外,还有多元的⽵林区划:散⽣⽵区、丛⽣⽵区、亚⾼⼭⽵区和混⽣⽵区等。

关于⽵⼦,岁寒三友“松⽵梅”,花中四君⼦“梅兰⽵菊”,⽵林七贤,郑板桥的⽵画,苏东坡的“宁可⾷⽆⾁,不可居⽆⽵”,扬州个园,清明上河图的⽵作等。

⽵⼦区分,主要是从它繁殖类型、⽵秆外形和⽵箨形状特征来识别。

按繁殖类型,⽵分为三⼤类:丛⽣型(合轴)、散⽣型(单轴、合轴)和混⽣型(复轴)。

⽵⼦分类学上要求从竿箨、笋期、叶⾊、竿⾊等部位看。

1.丛⽣型:如粉单⽵、慈⽵、孝顺⽵(慈孝⽵)、⼩琴丝⽵(花孝顺⽵)、黄⾦间碧⽵(青丝⾦⽵)、凤尾⽵、佛肚⽵等;2.散⽣型:如刚⽵、⽑⽵、紫⽵、斑⽵(湘妃⽵)、⾦镶⽟⽵、黄⽪刚⽵(黄⽪绿筋⽵)、碧⽟间黄⾦⽵(槽⾥黄刚⽵、绿⽪黄筋⽵)、早园⽵、乌哺鸡⽵、桂⽵、淡⽵、龟甲⽵等,以上都为刚⽵属;3.混⽣型:如苦⽵、茶竿⽵、⽅⽵、菲⽩⽵、菲黄⽵、箬⽵、阔叶箬⽵、鹅⽑⽵等。

所谓⽵箨就是主秆所⽣之叶,我们⽤⽑⽵⽵箨包粽⼦(图1、2),还有箬⽵叶(图3)、芦苇叶等。

⽵秆主要看颜⾊、条纹、斑点、有⽆变形等。

⽐如秆紫⿊⾊的紫⽵(图2)、有紫褐⾊斑点的湘妃⽵(图3)、近⽅形的⽅⽵(图4)、秆被⽩粉的粉单⽵(图5)、⽵节变形的龟甲⽵(图6)和佛肚⽵(图7),还有⼩佛肚⽵盆景(图8)。

04-6第四章第六节-竹类植物的种植设计

04-6第四章第六节-竹类植物的种植设计

3、孤植
有些奇篁异竹,丰姿绰约,光怪陆离, 具有神秘的色彩和高雅、奇特的形态,如 佛肚竹、黑竹、湘妃竹、花竹、金竹、玉 竹等,单独种植以显示特性。
4、盆栽
在缩龙成寸、聚景于钵的盆景中,竹 是极佳的品类。纳小竹三五枝于盆内,配 以石景造型,可充分表现自然空间的抽象 美,展现出一幅立体的风景画。
5、地被植物
毛竹
别名:楠竹,江南竹(植物名汇), 孟宗竹、茅竹、猫头竹、狸头 竹,苗竹,苗衣竹,猫儿 竹。 大型竹,秆高达20m以上, 径18cm,节间短,壁厚,新秆 密被白粉和细柔毛,分枝以下 仅箨环微隆起,秆环不明显, 箨环被一圈脱落性毛。秆箨密 生棕褐色毛及黑褐色斑点;箨 耳小,肩毛发达;箨舌宽短, 弓形,两侧下延;箨叶绿色, 长三角形至披针形。叶片相对 较细小,长4-11cm,宽0.51.2cm。笋期3月底4月初。
茶杆竹
琴丝竹
二、竹子的配置类型
1.群植 2.列植 3.孤植 4.盆栽 5.地被植物
1、群植
是株数较多的一种栽植方法,常在小 路转弯处、大面积的草地旁、建筑物后方 及角隅将竹子大面积栽植成林,创造出绿 竹成荫、万竿参天的景观效果。
2、列植
是沿着规则的线条等距离栽植的方法,可协调空 间,通过强调局部的整齐美,突出整体环境的庄严宏伟。 一般用于景区四周,以划清界限,但应注意视线通透, 稍有曲度,勿流于呆板。
孝顺竹(慈孝竹)
凤尾竹
棕竹(观音竹)
高1-3米,径0.3-1厘米。小型丛生 竹,竹秆直径间于牙签和筷子之间, 叶色浓密成球状,粗生易长,年产竹 可达100支。此竹由于富有灵气而被 命名为“观音”竹,正所谓山有水则 灵,庙旁有观音竹球则有仙气。 茎圆柱形,有节。叶掌状,4-10 深裂,裂片条状披针形或宽披针形。 肉穗花序,多分枝;雌雄异株,雄花 小,淡黄色,雌花大,卵状球形。 棕竹株丛挺拔,叶形秀丽,配植于窗前、 路旁、花坛、廊隅处,均极为美观, 也可盆栽培装饰室内,或制作盆景。 观音竹为我国著名观赏竹,因以前竹子 在园林中的应用不多。观音竹没有被 很好的开发生产应用。广东园林观赏 竹子网在园林绿化工程中进行观音竹 球布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产生出 大量球状假植苗,是开拓中国观赏竹 园林工程市场和主要优良竹种。 此竹特别适应湖边、石头边、广场等地 方,营造球状植物和园林路绿篱。

竹类

竹类

竹 别 、 楠 竹 : 茅 名
本 科 名 : 禾

竹类Βιβλιοθήκη 竹科名:禾本科 别名:五叶竹、 倭竹 用途:庭院、 公园、绿篱 观赏:竹姿、 叶 植域:东南沿 海各省 习性:杆高11.5m,移植 容易,喜半阴 半阳地;稍耐 修剪。能耐一 定干旱瘠薄, 栽培容易,对 环境要求不严。
菲白竹
科名:禾本科 别名:花叶竹 用途:庭院、公园 观赏:叶 植域:长江以南 习性:杆高0.15-0.5m,阳性植物, 喜半阴半阳,忌烈日暴晒。耐修剪, 喜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
毛 竹
性 良 土 壤 的 。 酸 好
润 、 排 水 湿 沃 肥
喜 耐 寒 ,
较 润 气 候 。
喜 温 暖 迅 湿 。 速 长
生 光 耐 阴 ,
生 竹 。 喜 散 型 轴

高 习 性 10-12m : 杆 ,
长 江 以 南 、 部 南
北 域 : 华
植 、 叶
姿 观 赏 : 秆
院 用 、 公 园 、 : 庭 途

校园竹种名录

校园竹种名录

校园竹种名录1 龙竹:禾本科,竹亚科牡竹属拉丁名:Dendrocalamus giganteus Munro竿高20-30米,直径20—30厘米,直立,梢端下垂或长下垂,节处不隆起;节间长30-45厘米,壁厚1—3厘米,幼时在外表被有白蜡粉;每节分多枝,主枝常不发达。

竿箨早落; 厚革质,鲜时带紫色,背面贴生暗褐色刺毛;箨耳与下延之箨片基部相连,多少有些外翻,以后易脱落;箨舌显著,边缘有短卤状裂刻;箨片外翻,卵状披针形,其基部约占箨鞘顶端的4/5。

叶鞘无毛;叶耳无;叶舌隆起。

慈竹主干高5—10米,顶端细长,弧形,弯曲下垂如钓丝状。

2 慈竹:禾本科,竹亚科慈竹属拉丁名:Nesinocalmus affinis Keng f.节间长达60cm,贴生长2mm的灰褐色脱落性小刺毛,箨环明显,在秆基数节者其上下各有宽5—8mm的一圈紧贴白色绒毛。

丝鞘革质,背部密集贴生棕黑色刺毛,先端稍呈山字形;箨耳不明显,狭小,呈皱折状,鞘口具长12mm细毛;箨舌中央凸起成弓形,边缘具流苏状纤毛;箨叶直立或外翻,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收缩成圆形,腹面密被白色小刺毛,背面之中部亦疏生小刺毛。

慈竹,丛生,根窠盘结。

这种竹内实而节疏,性弱可以代藤用,其形紧而细,笋不外迸,只向里生,其笋不堪食。

3 观音竹:禾本科,竹亚科刺竹属拉丁名:Bambusa multiplex var.riviereorum R.Maier Fl.Afr Nord.音竹球则有仙气。

4 毛竹: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拉丁名:Phyllostachys pubescens Mazel ex H.de Lehaie又名“楠竹”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单轴散生型。

常绿乔木状竹类植物,秆大型,高可达20米以上,粗达18厘米。

毛竹秆高,叶翠,四季常青,秀丽挺拔,经霜不凋,雅俗共赏。

常与松、梅共植,被誉为“岁寒三友”。

毛竹林面积大、分布广、经济价值较高,生产潜力很大,发展毛竹生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浅析竹类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园林造景植物有哪些

[浅析竹类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园林造景植物有哪些

[浅析竹类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园林造景植物有哪些竹类植物作为我国传统的观赏植物之一,集文化美学、景观价值于一身,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典、近现代园林中被广泛应用。

随着现代园林的发展,竹类植物的应用越来越广,总结和探讨竹类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竹类植物造景的配置形式竹能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在庭院布局、园林空间、建筑周围环境的处理上有显著的效果,易形成优雅惬意的景观,令人赏心悦目。

竹类植物的配置形式大体上可以分为自然式和规则式两类。

自然的配植方式有孤植、丛植、群植等; 规则式有列植、对植等。

(1)孤植:孤植即单植,以观赏个体美为主。

宜选用形体较大,或具有观赏价值的竹类单独种植。

有些品种具有高雅的形态和神秘的色彩,亦可单独种植,如湘妃竹、佛肚竹、玉竹等。

(2)列植:列植是指树木按一定的株行距成行成列地栽植的配置方式。

列植形成的景观比较整齐,可以协调空间,显出植物的整齐美。

列植常与道路配合,可构成夹景。

列植多运用于规则式种植环境中,如道路、建筑、矩形广场、水池等附近。

列植具有施工、管理方便的优点。

有等行等距和等行不等距两种基本形式。

(3)丛植:在园林中是一种重要的布置形式。

一个树丛是由二、三株至八、九株同种或异种树木组成,是将植物个体美和群体美同时展现的最佳方式,较大面积的庭院内的竹林及构成林相者皆为丛植,近年来不少植物配植都采用了这种方法。

(4)群植:将观赏竹类植物作为一个类别群体种植,增加植物群体感染力,更加突出群体统一美。

突出人造景观的意境,竹类多为乔木状,如毛竹、刚竹、麻竹等。

(5)林植:较大规模成带成片的树林状的种植方式。

它反映的是群体美。

林植也是园林结合生产的场所,在大型公园、风景区、森林公园中多有林植。

(6)盆栽:部分竹类植物如佛肚竹、银丝竹等,通过奇特的形态,按照盆景的艺术手法,缩景与盆,聚景与钵,并可辅以造型景石,置于建筑入口或厅室馆舍,充分展现出意境之美。

2竹类植物的造园手法(1)统一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0 方竹(四方竹) 71 月月竹 72 筇竹(qiong) 73 孖竹
2~5 0.8~2 1~3 8 2~8 2~4.5 2.5~6 14
Dendrocalamus asper 74 马来甜龙竹 Dendrocalamus barbatus 75 小叶牡竹(小叶龙竹) Dendrocalamus barbatus 76 毛脚龙竹 var.internodiiradicatus Dendrocalamus brandisii 77 勃氏甜龙竹 78 大叶慈(船竹) Dendrocalamus farinosus Dendrocalamus giganteus 79 龙竹 80 麻竹 81 82 83 84 85 86 87 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11 簕竹、刺竹
Bambusa boniopsis 'Yello-Stripe' 12 黄纹妈竹(花头妈竹) 13 箪竹(细粉箪竹) Bambusa cerosissima Bambusa chungii 14 粉箪竹(别称:箪竹、白粉箪竹、双眉箪竹) 15 16 17 18 Bambusa corniculata 东兴黄竹 Bambusa cornigera 牛角竹 Bambusa dissimulator var.albinodia 白节簕竹(白节坭竹) Bambusa dissimulator 毛簕竹 Bambusa emeiensis
Indocalamus longiauritus 99 箬叶竹(长耳箬竹) Indocalamus tessellatus 100 箬竹 Indocalamus guangdongensis 101 广东箬竹 102 水银竹(华箬竹) Indocalamus sinicus 103 中华大节竹 104 105 106 107 108 Indocalamus sinica
Indocalamus shibataeoides 倭形竹 梨果竹(象鼻竹) Melocanna baccifera Melocanna humilis 梨竹(小梨竹、乐竹) Oligostachyum shiuyingianum 秀英竹 Phyllostachys angusta 黄古竹 Phyllostachys arcana
0.5~0.8 3 3~7 1~4 3~4 3
109 石绿竹
110 罗汉竹(人面竹) Phyllostachys aurea 111 琴丝竹、黄槽竹 112 黄竿京竹 113 京竹 114 金镶玉竹 115 刚竹 Phyllostachys aureosulcata Phyllostachys aureosulcata 'Aureocaulis' Phyllostachys aureosulcata 'Pekinensis' Phyllostachys aureosulcata 'Spectabilis' 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6~12 10~15
15~20 15~18
10~12 5~7 20~30 15~30
10~15 8~12 20~30
20~25 Dendrocalamus membramaceus 黄竹 吊丝竹、乌药竹 Dendrocalamus minor Dendrocalamus minor var.amoenus 花吊丝竹 Dendrocalamus pulverulentus 粉麻竹 Dendrocalamus rongchengensis 龙丹竹 Dendrocalamus semiscandens 野龙竹 Dendrocalamus sinicus 歪脚龙竹(巨龙竹) Drepanostachyum fractiflexum Dendrocalamus tsiangii Fargesia nitida Fargesia perlonga Fargesia utilis Gigantochloa levis Gigantochloa nigrociliata 6~10 0.5~0.6 <1 0.4~1.0 0.8~1.5 0.3~1.0 1 1.0~2.0 1.5~3.5 1~3.8 10 0.5~2.0 16 8~20 4~6 8 8 3~6 4~6 4~6 8~12 6~12 5~8 8 10~15 18 20~30 2~4.5 5~6 2~4 5 4 8~15 8~15 8~12 8~15 2
Bambusa pervariabilis 41 撑篙竹(别称:虾须竹、稿竹) 42 撑麻杂交7号 43 花撑篙竹 44 石竹仔 45 甲竹 46 硬头黄竹 47 木竹、扁担竹 48 49 50 51 Bambusa pervariabilis*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Bambusa pervariabilis var.viridistriata Bambusa piscatorum Bambusa remotiflora Bambusa rihida Bambusa rutila
19 慈竹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Bambusa emeiensis 'Flavidorivens' 大琴丝竹 Bambusa emeiensis 'Viridiflavus' 金丝慈竹 Bambusa eutuldoides 大眼竹(别称:水竹) Bambusa eutuldoides var.basistriata 银丝大眼竹(别称:斑坭竹) Bambusa eutuldoides var.viridivittata 青丝黄竹(惠阳花竹) Bambusa flexuosa 小簕竹 Bambusa gibba 坭竹、水黄竹 Bambusa gibboides 鱼肚腩竹 Bambusa indigena 乡土竹
39 长毛米筛竹 40 水箪竹
Bambusa pachenensis var.hirsutissima 4.5 Bambusa papillata 4~6 7 7 7 2~6 4~6
8 6 15 15 15 6~10 12 6~12 8~12 16~24 10 5 6~10 8~10 8~10 15 3~5 10 6~10 6~10 12~16 5~12 10 7~15 7~12 2~5 12~13 9~12 1~3
29 油簕竹、马蹄竹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Bambusa longispiculata 花眉竹 孝顺竹、观音竹 Bambusa multiplex Bambusa multiplex 'Alphonse karri' 小琴丝竹(花孝顺竹) Bambusa multiplex var. riviereorum 观音竹 Bambusa multiplex 'Fernleaf' 凤尾竹 Bambusa multiplex 'Silverstripe' 银丝竹 Bambusa multiplex 'Stripestem Fernleaf' 小叶琴丝竹 Bambusa multiplex 'Yellostripe' 黄条竹 Bambusa mutabilis 黄竹仔
88 扫把竹 89 90 91 92 93 黔竹(遵义箪竹) 华西箭竹 超包箭竹 伞把竹 毛笋竹
0.6~1.2 2~4 1~2 2.2 1.5~2.5 9~15
94 黑毛巨竹 95 96 97 98
Gigantochloa parviflora 南峤滇竹 Gigantochloa rostrata 琴丝滇竹 Gigantochloa verticillata 花巨竹 Indocalamus herklotsii 粽巴箬竹(光箨(tuo)箬竹)
Bambusa sinospinosa 8~16 车筒竹、刺竹(贵州、云南)、耳角竹(广东)、楠竹(海南) 7 黄麻竹(青甜竹) Bambusa stenoaurita Bambusa subtruncata 2~2.5 信宜石竹 Bambusa surrecta 油竹
Bambusa textilis 3~5 52 青皮竹(别称:篾竹、山青竹、地青竹(广东)、小青竹) Bambusa textilis 'Purpurascens' 53 紫杆青皮竹(紫杆竹) 54 青麻撑杂交1号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Bambusa textilis*(Dendrocalamus laciflorus*Bambusa pervariabillis) Bambusa textilis var.glabra 光杆青皮竹(黄竹) Bambusa textilis var.gracilis 崖州竹 Bambusa tulda 俯竹、马甲竹 Bambusa tuldoides 青竿竹 Bambusa tuldoides 'Swolleninternode' 鼓节竹 Bambusa valida 壮绿竹 Bambusa variostriata 吊丝箪竹 Bambusa ventricosa 小佛肚竹 Bambusa ventricosa 'Kimmei' 金丝佛肚竹 Bambusa vulgaris 龙头竹 Bambusa vulgaris 'Vittata' 黄金间碧玉竹(别称:挂绿竹) 大肚竹(泰山竹) Bambusa vulgaris 'Wamin Mcclure' Bambusa xiashanensis 霞山坭竹 Cephalostachyum pergracile 香糯竹、糯竹、香竹 Chimonbambusa marmorea 寒竹 Chimonbambusa quedrangularis Chimonbambusa sichuanensis Chimonbambusa tumidissinoda Dendrocalamopsis rectocuneata 3~5 8 ≯3 5~7 3~5 3~5 8~12 3~5 6~10 5~8 5~8 4.5~5.5 5~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