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类
园林常用竹类介绍

茶杆竹竹干通直、节平、坚轫、弹性 强、不易虫蛀、表面有光泽、材质优良、 经久耐用,是制造各种竹家具、滑雪杆、 花架、旗杆、笔杆、高级钓鱼杆、雕刻工 艺美术的主要原材料。
竿高5-12米,直立,直径2-6厘米,幼竿深绿色,无毛,被白粉,尤以在下方 更为显著,老竿无毛,有纵脉;节间在分枝一侧扁平而有沟槽,节间长30-40厘 米,最长可达80厘米。分布我国福建、广东、广西及浙江等区
1. 刚竹:是指禾本科竹亚科下的一个属。共分七十五余种。是指一类竹的统
称,包括毛竹、早园竹、人面竹、紫竹、淡竹等。
2. 芦竹、棕竹、富贵竹不是竹类植物。
3. 常用竹名称的别称:
竿直立,高1米,直径2—3毫米,中空亦小,表面光滑无毛,淡绿色或稍带 紫色;竿下部不分枝的节间为圆筒形,竿上部具分枝的节间在接近分枝的一侧 具沟槽,因此略呈三棱型,枝淡绿色并略带紫色。
因叶片卵状披针形,形似鹅毛而得名。鹅毛竹分布于江苏、江西、福建、安 徽等地,一般作地表绿化观赏用。
为灌木状或小灌木状类。竿高0.75-2米,直径4-7.5毫米;节间长约25厘米,最长者 可达32厘米,圆筒形,在分枝一侧的基部微扁,一般为绿色,竿壁厚2.5-4毫米;节较 平坦;竿环较箨环略隆起,节下方有红棕色贴竿的毛环。
中型竹,主干高5~18米,直径约25毫米或更大。梢端微弯,中部节间长3040厘米 ,新竿蓝绿色,密被白粉;老竿绿色或黄绿色,节下有白粉环。竿环及 箨环均稍隆起,箨鞘淡红褐色或淡绿色,有紫褐色斑点,无箨耳及遂毛。箨舌 紫色;箨叶带状披针形,绿色。
单轴散生型常绿乔木状竹类植物, 竿高可达20多米,粗可达20多厘米, 老竿无毛,并由绿色渐变为绿黄色; 壁厚约型 三、混生型 四、 矮生竹(丛生型)
五、常用竹类注意事项
26种竹类植物

26种竹类植物竹类植物是一类常见的植物,其种类繁多,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26种常见的竹类植物,并探讨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一、黄金竹(Bambusa aurea)黄金竹是一种常见的竹类植物,具有浓密的叶片和高的生长速度。
它的竹杆坚硬且耐久,适用于建筑和园林装饰。
二、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毛竹是一种高大的竹类植物,具有细长的叶片和坚韧的竹杆。
它广泛用于建筑和制作家具。
三、箬竹(Pleioblastus amarus)箬竹是一种具有美丽叶片的竹类植物,适合用作盆栽和花卉装饰。
四、龙门竹(Chimonobambusa quadrangularis)龙门竹是一种矮小而坚固的竹类植物,常用于短期的围墙和篱笆建设。
五、小叶黄竹(Pseudosasa japonica)小叶黄竹是一种生长迅速的竹类植物,它的竹杆紧密排列,适用于制作家具和各种手工艺品。
六、北寄贝林竹(Borinda boliana)北寄贝林竹是一种珍稀的竹类植物,其竹杆呈金黄色,适宜用于园林景观。
七、冷竹(Fargesia nitida)冷竹生长在高寒地区,喜寒冷湿润的环境。
它的叶片翠绿,是一种理想的园林植物。
八、儿竹(Indocalamus tessellatus)儿竹是一种矮生的竹类植物,适合用作园林装饰和盆栽。
九、宝兴箨竹(Bambusa multiplex)宝兴箨竹生长迅速,竹杆细小且坚硬,适用于制作工艺品和细木工。
十、青竹(Phyllostachys edulis)青竹是一种生长迅速的竹类植物,其竹杆挺拔且具有弹性,常用于建筑和制作器具。
十一、文竹(Pleioblastus variegatus)文竹叶片有鲜明的白色斑驳,适合用于园林景观和盆栽。
十二、子母竹(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子母竹是一种较大型的竹类植物,它的竹杆粗壮坚实,适合用于建筑和制作家具。
十三、黄皮竹(Sinocalamus latiflorus)黄皮竹的竹杆黄褐色,坚韧耐用,适合用于制作器具和家具。
5南方常见植物-竹类

第五章竹类1.碧玉间黄金竹2.青皮竹3.泰竹4.佛肚竹5.撑篙竹6.粉单竹7.麻竹8.方竹9.绿竹10.凤尾竹11.箬竹12.小琴丝竹13.红竹第五章竹类1.碧玉间黄金竹学名:P. sulphurea cv. houzeauana别名:绿皮黄筋竹、碧玉间黄金竹。
竹竿绿色间有淡黄色纵槽,余同刚竹。
常见混生于刚竹林中。
黄金间碧玉竹是南方大型丛生竹,竹秆金黄色,节间带有绿色条纹。
黄金间碧玉竹粗达10公分,高达18米,此竹色彩美丽, 点缀美化环境,金碧生辉,具有很好的观赏性,此竹粗生易长,是制作假竹子的优良竹材,黄金竹名蕴含万两黄金的内涵,象征事业辉煌,财源滚滚。
可制作礼品篮等工艺品,建造金色竹门、竹走廊或竹屋等,使游客耳目一新。
一年四季可营造大型园林竹景,马上获得优美的竹林景观,是著名观赏竹之一。
黄金间碧玉竹三年后的竹子会生长出大量黑色斑点,严重地影响其观赏性,必须进行有效的养护才能保持优良的观赏性,黄金间碧玉竹由于高达18米,竹子生长松散,抗风性能差,有倒伏的可能。
2.青皮竹学名: Bambusa textilis McClure科属:竹亚科簕竹属形态特征:丛生竹,竿高达9-12米,径3-5厘米。
竿直立,节间甚长,竹壁薄,近基部数节无芽,箨环倾斜。
箨鞘初有毛,后无之,箨耳小,长椭圆形,不甚相等,箨舌略呈弧形,中部高约2-3毫米,箨叶窄三角形,直立。
出枝较高,基部附近数节不见出枝,分枝密集丛生达10-12枚。
每小枝上叶片8-14枚,长10-25厘米。
笋期5-9月。
分布习性: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湖南、云南南部亦有栽培。
好生于土壤疏松、湿润、肥沃的立地;河岸溪畔、平原、丘陵、四旁均可生长。
适生于温暖湿润之气候环境中。
栽培管理:移植母竹或用种子育苗均可繁殖。
生长快,成林易。
南方各省采用埋竿、埋节、埋兜,主枝及次生枝育苗繁殖等法,均已成功。
观赏特色:竹竿甚密集,枝稠叶茂,绿荫成趣。
园艺配置:于庭园或公园中,家前屋后均宜成片栽植。
竹子百科知识

竹子百科知识竹子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属于禾本科竹族植物,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重要的经济植物之一。
竹子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下面将从竹子的分类、生长环境、生物特性、经济价值等方面详细介绍竹子的知识。
一、竹子的分类竹子是植物界的一类特殊植物,根据形态特征和环境适应性,竹子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分类。
竹子的分类包括:高山竹类、平地竹类、山地竹类和水生竹类等。
每一类竹子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应环境。
二、竹子的生长环境竹子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应性非常广泛,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生长。
在中国,竹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如云南、广东、浙江等地。
竹子对土壤要求不高,可以在各种土壤中生长,但以酸性土壤为主。
此外,竹子对阳光的要求较高,喜欢光照充足的环境。
三、竹子的生物特性竹子是一种特殊的草本植物,具有许多独特的生物特性。
首先,竹子具有快速生长的特点,有的竹子每天可以长高几厘米。
其次,竹子的茎干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使得竹子具有较高的韧性和强度。
此外,竹子的茎干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四、竹子的经济价值竹子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植物。
首先,竹子的茎干可以用来制作各种工艺品,如竹编、竹刻等。
这些工艺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其次,竹子的茎干可以用来建筑材料,如竹楼、竹桥等。
竹子的轻、坚固、耐腐蚀等特点使得它成为一种理想的建筑材料。
此外,竹子还可以用来制作家具、纸张、食品等,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五、竹子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竹子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恢复能力,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竹子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水源和土壤的稳定。
其次,竹子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净化空气,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
此外,竹子还可以吸收有害物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因此,竹子在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六、竹子的文化意义竹子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赋予了丰富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竹子有多少品种

竹子有多少品种竹子有一千多种品种,其中分为寿竹、箭竹、慈竹、单竹、四季竹、斑竹、楠竹、刺楠竹、水竹、罗汉竹等。
寿竹高可达20米,节间较长,箨鞘无毛,叶耳半圆形,竿的节内一般长约3毫米,箨鞘通常有斑点或只在小笋中可无斑点;箨片披针形,线形或带状,外翻,平直或皱曲,在笋的上部散开,偶可不散开而呈笔头状,箨片基部狭于箨舌。
箭竹为秆小型,少数为中型,粗可达5厘米,为多年生竹类,地下茎匍匐,竿柄长7-13厘米,粗7-20毫米。
竿丛生或近散生,直立,高1.5-4米,粗0.5-2厘米,节间长15-18厘米,竿壁厚2-3.5毫米,髓呈锯屑状,箨环隆起,幼时有灰白色短刺毛,竿环平坦或微隆起,节内长2到4毫米。
慈竹高5-10米,顶端细长,弧形,弯曲下垂如钓丝状,粗3-6厘米,竿每节约有20条以上的分枝,呈半轮生状簇聚,水平伸展,其下部节间长可10厘米,径粗5毫米,末级小枝具数叶乃至多叶,叶鞘长4-8厘米,无毛,具纵肋,无鞘口繸毛,叶舌截形,棕黑色,高1-1.5毫米,上缘啮蚀状细裂,叶片窄披针形。
单竹高3到7m,径约5cm,每节分枝多数且近相等。
箨鞘坚硬,鲜时绿黄色,被白粉,背面遍生淡色细短毛,箨环在竿箨脱落后留存一圈较为突起的木栓环;枝在竿每节为多枝簇生,彼此粗细相近,无毛,幼时具粉,次级枝大都自各枝之基部数节上分出。
四季竹的秆绿叶秀,笋期长,在不同季节均能欣赏笋竹之美,幼秆无毛,无白粉,为枝之节间半圆筒形或扁平,箨鞘绿色,边缘染有紫色,每节分支3枚,粗细近相等,扁平,每枝具叶3-4枚,叶耳紫色,遂毛四射,叶舌紫色截状,叶片披针形。
斑竹也是指湘妃竹,具紫褐色斑块与斑点,分枝亦有紫褐色斑点,竿高可达20米,粗达15厘米,节间长达40厘米,壁厚约5毫米,竿环稍高于箨环,有时带绿色或紫色,有较密的紫褐色斑块与小斑点和脉纹,疏生脱落性淡褐色直立刺毛,末级小枝具2-4叶,叶耳半圆形,缝毛发达,常呈放射状。
楠竹高10米以上,粗达18厘米;秆箨厚革质,密被糙毛和深褐色斑点和斑块,高大,秆环不隆起,叶披针形,笋箨有毛。
史上最全的竹子种类!

史上最全的竹子种类!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有一个院子,一定要有一片翠竹竹子的种类那么多,你认识几种?有哪些竹子适合种在院子里?今天,小景给大家整理了26个种类的竹子喜欢可以收藏和转发哦竹是高大乔木状禾草类植物。
记载有70余属,1千多种,但其中许多是同物异名。
竹为高大、生长迅速的禾草类植物,茎为木质。
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至暖温带地区。
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种类也最多。
竹的地上茎木质而中空(我们称为竹杆),它是从竹的地下茎(根状茎)成簇状生出来的。
最矮小的竹种,其杆高10至15厘米,最大的竹种,其杆高达40米以上。
成熟的竹生出水平的枝,叶片为剑形,有叶柄,幼株的叶直接从茎上生出。
虽然某些种的茎杆生长迅速(每日可生长0.3米),但大多数种类仅在生长12至120年后才开花结籽。
竹一生只开花结籽一次。
竹的地下茎(俗称竹鞭)是横着生长的,中间稍空,也有节并且多而密,在节上长着许多须根和芽。
一些芽发育成为竹笋钻出地面长成竹子,另一些些芽并不长出地面,而是横着生长,发育成新的地下茎。
因此,竹子都是成片成林的生长。
嫩的竹鞭和竹笋可以食用。
秋冬时,竹芽还没有长出地面,这时挖出来就叫冬笋;春天,竹笋长出地面就叫春笋。
冬笋和春笋都是中国菜品里常见的食物。
春天时,竹芽在干燥的土壤中等待春雨,如果下过一场透雨,春笋就会以很快的速度长出地面。
1.箬竹灌木状或小灌木状类。
竿高0.75-2米,直径4-7.5毫米;节间长约25厘米,最长者可达32厘米,圆筒形,在分枝一侧的基部微扁,一般为绿色,竿壁厚2.5-4毫米;节较平坦;竿环较箨环略隆起,节下方有红棕色贴竿的毛环。
箬竹属阳性竹类,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宜生长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耐寒性较差,所以要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微酸至中性土壤。
地被绿化材料,河边护岸,公园绿化。
2.孝顺竹(观音竹)孝顺竹,禾木科刺竹属。
灌木型丛生竹,地下茎合轴丛生。
竹秆密集生长,秆高2~7米,径1~3厘米。
竹子 百度百科

合轴丛生型
单轴散生型
复轴混生型
3.3 竹秆
竹的主体,分秆柄、秆基、秆茎3部分。 秆柄是竹秆的最下部分,与竹鞭或母竹的秆 基相连,细小,节间短缩,不生根,是竹的地上和 地下系统连接输导的枢纽。 秆基是竹秆的入土生根部分,由数节至数十 节组成,节间短而粗。秆基各节密集生根,形成 竹株独立根系。 秆茎是竹秆着生枝叶的地上部分,一般圆形而 中空有节。每节有2环:下环为箨环,又称鞘环, 是竹箨脱落后留下的环痕;上环为秆环,又称生 长环,由居间分生节停止生长后隆起老化而成。 两环之间的部分称为节内,是竹秆节隔所在。节 隔由基本薄壁组织和维管束交织而成,起着加强 竹.1 花 竹子的花以小穗为单位,每小穗含若 干朵小花,小穗由颖、小穗轴和小花组成, 小花由外稃和内稃各1枚包围。包括鳞被、 雄蕊和雌蕊。
3.2 地下茎 竹子的地下茎是竹类植物在土中横向 生长的茎部,有明显的分节,节上生根, 节侧有芽。芽可萌发出新的地下茎或发笋 出土成竹。是养分和水分输导、存贮、生 长竹秆和繁殖更新的主要器官。
刚竹属
1.老秆全部绿色,无其他色彩。 2.秆下部诸节间不短缩,也不肿胀。 3.箨鞘有箨耳或鞘口缘毛。 4.秆环不隆起,新秆密被细柔毛和白粉· · · · · · · · · · · · · · · · · · · · · 毛竹 ·········· 4.秆环和箨环均隆起;新秆无毛和无白粉··· ··· ·· ··· · ··· ·· ··· ·· ·桂竹 · · · · 3.箨鞘无箨耳及鞘口缘毛。 5.秆表面在放大镜下有晶状凹点;分枝以下竹秆上秆环不明显或 低于箨 环············· ··· ·· ··· ·· ··· ·· ··· ·· ··· ·· ············· ·· ··· ·· ··· ·· ··· ·· ··· ·· ··刚竹 · · · · · · · · · · 5.秆表面在放大镜下无晶状凹点;分枝以下竹秆上秆环均隆起。 6.箨鞘无白粉;箨舌截平,暗紫色· ··· ·· ··· ·· ··· 粉绿竹 · ·· ··· ·· ··· ·· · · · · · · · 6.箨鞘有白粉;箨舌弧形,淡褐色·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早园竹 ··········· 2.秆下部诸节间不规则的短缩或畸形肿胀· · · · · · · · · · ·罗汉竹 ··········· ·········· 1.老秆非绿色,或在绿色底上有其他色彩。 7.老秆全部紫黑色······ ·· ··· ·· ··· ·· ··· ·· ··· ·· ··紫竹 ····· ··· ·· ··· ·· ··· ·· ··· ·· ··· ·· · · · · · · · · · · 7.老秆秆绿色,而沟槽处为黄色· · · · · · · · ·· · · · · · ·黄槽竹 ··············· ········ ·······
竹类的介绍

竹类的介绍一、根据竹竿和竹鞭的生长情况可分为三种类型:散生型、丛生型和混生型。
散生型竹类有紫竹、方竹、毛竹、淡竹等;丛生型的有佛肚竹、凤凰竹、青皮竹等;而混生型的有茶竿竹、苦竿竹。
二、竹类大都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福州森林公园的竹子一般年平均温度为12C~22C,年降水量1000毫米~2000毫米。
竹子对水分的要求,高于对气温和土壤的要求,既要有充足的水分,又要排水良好。
散生竹类的适应性,强于丛生竹类。
由于散生竹类基本上是春季出笋,入冬前新竹已充分木质化,所以对干旱和寒冷等不良气候条件,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土壤的要求也低于丛生竹和混生竹。
丛生、混生竹类地下茎入土较浅,出笋期在夏、秋,新竹当年不能充分木质化,经不起寒冷和干旱,故北方一般生长受到限制,他们对土壤的要求也高于散生竹。
不同类型的竹种,繁殖方法不同。
一般丛生竹的竹兜、竹枝、竹杆上的芽,都具有繁殖能力,故可采用移竹、埋蔸、埋竿、插枝等方法;而散生竹类的竹杆和枝条没有繁殖能力,只有竹蔸上的芽才能发育成竹鞭和竹子,故常采用移竹、移鞭等方法繁殖。
丛生及混生竹类的繁殖:1.移竹法(分蔸栽植)选择生长旺盛的1~2年生竹杆,在离其杆25厘米~30厘米外围,扒开土壤,找出其杆柄,然后用利凿切断其杆柄,连蔸带土掘起,小型竹类可3~5秆成丛挖起,留2~3盘枝,从节间斜形切断,然后种植于早已挖好的穴中。
2.埋蔸、埋杆、埋节法选择强壮的竹蔸,在其上留竹杆长30厘米~40厘米,斜埋于种植穴中,覆土15厘米~20厘米。
在埋蔸时截下的竹杆,剪去各节的侧枝,仅留主枝l~2节,作为埋杆或埋节的材料。
埋时沟深20厘米~30厘米,将节上的芽向两侧,杆基部略低,梢部略高,微斜卧沟中,覆土10厘米~15厘米。
略高于地面,再盖草保湿。
为了促使各节隐芽发笋生根,可在各节上方8厘米~10厘米处,锯两个环,深达竹青部分,经处理的竹杆节部的成苗率可以提高不少。
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产竹国,无论是竹子的种类、面积、蓄积量及竹材、竹笋的产量都雄居世界首位,竹子种类已知有福州森林公园39属500余种,竹林总面积约420万hm2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的竹子资源与栽培 刚竹属(Phyllostachys)为单轴散生型,多乔木,耐寒性最 强,在山东各地栽培也最多,如紫竹(P. nigra)、淡竹(P. glauca)、桂竹(P. bambusoides)及其变种湘妃竹(f. tanakae)、刚竹(P. viridis)及其变型绿皮黄筋刚竹(f. houzeauana)和黄皮绿筋刚竹(f. youngii)、罗汉竹(P. aurea)、水竹(P. heteroclada)、黄槽竹(P. aureosulcata) 及其变型金镶玉竹(f. spectabilis)、毛竹(P. edulis)等,其 他如早园竹(P. propinqua)、曲秆竹(P. flexuosa)、灰竹(P. nuda)、乌哺鸡竹(P. vivax)、早竹(P. praecox)、黄古竹(P. angusta)、篌竹(P. nidularia)等也有或多或少的栽培。 他们大多耐寒性强,能够在各地正常越冬而不需要加以保 护。如乌哺鸡竹可耐-23.4℃低温,早园竹、桂竹、黄槽 竹等也可耐-20℃低温。毛竹至少可耐-15℃低温(甚至在河 南省固始曾经出现过-20.9℃的极端最低温,引种的毛竹 仍能正常生长),在山东日照、崂山等地可高达12m以上, 地径达15cm。
三、园林中竹子的分类 (一)按地下茎类型分类
单轴型 合轴型
复轴型
(二)按竹子大小分 1.大型竹种 毛竹、粉单竹、慈竹、绿竹、青皮竹、淡竹、紫线青 皮竹、绿篱竹、黄金间碧玉竹、花毛竹、梁山慈竹、吊丝 竹、花吊丝竹等。 2.中型竹种 茶秆竹、孝顺竹、银丝竹、崖州竹、黄槽竹、金镶玉 竹、银明竹、金明竹、斑竹、筠竹、紫竹、螺节竹、筇竹、 唐竹等。 3.小型竹种 凤尾竹、倭竹、翠竹、菲白竹、佛肚竹、菲黄竹、山 白竹、鹅毛竹、阔叶箬竹、矢竹、辣韭矢竹、苗竹子、华 箬竹等。
五、竹类的园林应用 (一)、中国古典园林用竹 早在周朝《穆天子传》载“天子西征,至于玄 池,及树之竹,是曰竹林。”《拾遗记》载“始 皇起虚明台,穷四方之珍,得云岗素竹。”可见, 秦始皇就把云岗竹子作为珍品引种于咸阳宫庭园 林中。 汉代皇家甘泉宫设有竹宫。寇恂伐湛国竹子做 箭百万余。“梁孝王东克方三百里,即菟园也, 多植竹,中有修竹园。”西汉在今周至县特设竹 监司。
(三)秆茎 竹秆的地上部分,端正通直,一般形圆中空、有节,上部 分枝着叶。每节有2环,下环为搜环,又叫鞘环,是竹篓 脱落后留下的环痕;上环为秆环,是居间分生组织停止生 长后留下的环痕。两环之间称为节内,两节之间称为节间。 相邻两节间有一木质横隔,称为节隔,着生于节内部位。 竹秆的节和节间形状及节间长度因竹种而有变化。
三)观秆竹类 1.秆形 方竹、螺节竹;大佛肚竹、佛肚竹、罗汉竹、龟甲竹、 辣韭矢竹、肿节竹等;筇竹、肿节苦竹、少花肿节竹等。 2.秆色 (1)紫色;紫竹、刺黑竹、筇竹、白目暗竹、业平竹; (2)黄色:黄皮桂竹、黄皮京竹、黄皮刚竹、金竹、安 吉金竹; (3)白色:粉单竹、粉麻竹、绿粉竹、梁山慈竹、华丝 竹; (4)秆绿色,节间或沟槽有黄色条纹:银丝竹、花巨竹、 黄槽石绿竹、黄槽刚竹、银明竹、绿皮黄筋竹; (5)秆黄色,节间或沟槽有绿色条纹:小琴丝竹、黄金 问碧玉竹、花吊丝竹、金镶玉竹、花毛竹、金明竹、金竹、 黄皮乌哺鸡竹、花秆哺鸡竹、紫条纹慈竹; (6)秆具其他色彩斑纹。斑竹、筠竹、紫蒲头石竹、紫 线青皮竹、撑篙竹、白目暗竹、红壳竹。
(4)多枝型 竹秆每节多 枝丛生、如慈竹属、刺竹属、 单竹属、牡竹属、思劳竹属 竹种。有的主枝很粗长,如 麻竹、撑篙竹、硬头黄竹等; 有的主枝和侧枝区别不大, 如青皮竹、孝顺竹、慈竹、 粉单竹、沙罗竹等。
(四)、叶和箨
1、竹叶 小叶每节1枚,交错排列成2行。每叶分叶 鞘和叶片2部分。叶鞘裹小枝节间,在和叶片 连接处的内侧,有膜质片或纤毛,称为叶舌。 两侧的耳状突起,称为叶耳。竹叶片长椭圆 形至披针形,中脉突起,两边有侧脉数条, 平行排列,叶缘一边有小锯齿,另一边则近 于平滑。叶片下方通常具短柄。
丛生竹的繁殖方法主要有移竹造林和埋秆育苗造林。其中 埋秆育苗造林可分为压条埋秆、原条埋秆和埋节3种,而 埋节又分为平埋竹节、斜埋竹节、直埋竹节3种,以斜埋 成活率较高.一般双节段育苗采用平埋,单节段育苗则以 斜埋、直埋为多。 混生竹既有竹鞭系统,又有根蔸系统,生长繁殖的特性 介于散生竹和丛生竹之间,因此繁殖方法可以两者皆而有 之。 移栽竹子的季节,以该竹子出笋前1~2个月为宜。但事 实上最好的季节取决于:出笋期、抗寒性、气候变化等三 个因素。我国江南地区,刚竹属的竹种(毛竹、早竹、淡 竹等),应在l~2月份移栽;苦竹属、唐竹属的竹种,应 在2~3月份移栽丛生竹类的竹种,应在3~5月份移栽;方 竹属的竹种,应在5~6月份移栽。 移栽母竹以鞭龄l~3年生、秆龄1~2年生为最好。移 栽时,栽植穴应大于母竹宿土和鞭根盘的1.5倍。穴底铺 上营养上,竹蔸盖土10cm左右。栽后在覆土上盖一层l~ 2cm厚的稻草。栽后2周内,必须每天浇水1~2次。
二、中国竹类种质资源的分布 中国竹类资源十分丰富,有适于热带生长的合轴 型丛生竹种、亚热带生长的单轴型散生竹种和高 海拔高纬度地区生长的耐寒性强的复轴型混生竹 种。 据统计,全国竹类植物共有48个属,500多种。 这些竹种分布在北纬40о 以南的广大国士上。由 于各地气候、土壤、地形的变化和竹种本身种属 特性的差异,中国竹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和 区域性。
Phyllostachys nigra 'Hale'
安吉竹海
禾 本 科 竹 亚 科
一、竹的形态 (一)、地下茎 地下茎是竹类植物在土壤中横向生长的茎,有节, 节上生根,节侧有芽,可以萌发为新的地下茎或 出土成竹。按植物学观点,地下茎是“竹树”的 主茎,竹秆是“竹树”的分枝,一片竹林尽管地 上分散许多竹秆,而在地下则互相连接于同一或 少数“竹树”的主茎。 根据竹子地下茎的形态特 征,可分为下列三大类型。
3.华南竹区 位于北纬10°~20°之间。年平均温度20~22℃,1月 平均温度8℃以上。年降水量 12000~2000mm以上。本区 是中国竹种数量多的地区,主要有酸竹属、刺竹属、牡竹 属、藤竹属、巨竹属、单竹属、茶秆竹属、梨竹属、滇竹 属等竹种。 4.西南高山竹区 位于华西海拔1000~3000m的高山地带。年平均温度 8~12℃,1月平均温度-6~0℃。年降水量800~1000mm 以上。 本区是原始竹丛,大熊猫、金丝猴等珍贵动物的 分布区,主要有方竹属、箭竹属、采竹属、玉山竹属、慈 竹属的一些竹种。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 他们爱竹、敬竹,宴集于竹林中,寓情于竹。后 魏《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洛阳显赫贵族的私家 园“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如景明寺“竹 松兰主,垂列阶墀”;永明寺“庭到修竹,檐拂 高松”;北魏高阳王雍宅“其竹林鱼地体禁苑, 芳草如积,珍木连阴。”《诸宫故事》载梁元帝 在江陵建湘东苑,苑中建有修竹堂。
(三)、枝 竹枝中空有节,枝节由箨环和枝环组成。按竹秆正常 分枝情况分为下列4种类型。 (1)一枝型 竹秆每节单生1枝,如箬竹属竹种。 (2)二枝型 竹秆每节2枝,1主1次,长短大小有差异, 如刚竹属竹种。 (3)三枝型 竹秆每节生枝3枚,l枚中心主枝,两侧各 生1技次主枝,如唐竹属、大节竹属、方竹属的竹种。也 有些竹种在竹秆中下部各节,每节3枝,在其上部各节, 次主枝之侧又生枝2~4枚,形成1节5~7枚,子主秆所生之叶称为竹箨或笋箨。箨着生于箨环上, 对节间生长有保护作用。当节间停止生长后,竹箨一般都 形成离层而脱落,也有些竹种的竹箨只脱不落,宿存在竹 秆上达数年之久。箨鞘相当于叶鞘,纸质或革质,包裹竹 秆节间。箨顶两侧又称移肩,着生箨耳。箨顶中央着生一 枝发育不全叶片,称为箨叶。箨叶无中脉,脱落或宿存。 箨叶和箨鞘连接处的内方,着生箨舌。
此外,青篱竹属的苦竹(Arundinaria amara)为复 轴混生型竹类,在山东东部的栽培历史也在百年 以上,青岛、威海等地常见栽培。
已引种的灌木竹类包括箬竹属的箬叶竹(Indocalamus longiauritus)和阔叶箬竹(tifolius)以及箣竹属的凤尾竹 (Bambusa multiplex)及其变种凤凰竹(var.nana)等,其中 前者应用较多(如济南),而后者为典型的合轴丛生型竹类, 耐寒性不强,仅可在南部沿海地区应用。此外,北京园林 工作者已经引种成功的菲白竹(Arundinaria fortunei)、翠 竹(A. pygmaea var. disticha)、日本倭竹(Shibataea kumasaca)、赤竹(Sasa veitchii)等灌木竹类,也可在山东 园林中应用,是优良的木本地被植物,值得推广。
1.黄河----长江竹区 位于北纬30°~40°之间。年平均温度12~17℃;1月 平均温度-2~4℃。年降水量600~1200mm。 在本区内, 主要有刚竹属、苦竹属、箭竹属、青篱竹属、赤竹属等的 一些竹种。 2.长江----南岭竹区 位于北纬25°~30°之间。年平均温度15~20℃,1月 平均温度4~8℃,年降水量 1200~2000mm。 本区是中 国竹林面积最大,竹子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其中毛竹林的 面积 280万hm2。 在本区内,主要有刚竹属、苦竹属、短 穗竹属、大节竹属、方竹属等竹种。
(五)、花 竹子的花与一般禾本科植物的花基本相同,每 花有外颖和内颖各正枚。外颖多脉,内样背有2脊, 等长或略短于外排。花本身由鳞被、雄蕊、雌蕊3 部分组成,鳞被3片,位于花之基部;雄蕊通常3 枚或6枚,花丝细长,花药2室;雌蕊1,花柱l~ 3枚,柱头2~3裂。中国各竹属的花果情况列于表 1中。 (六)、果 通常为颖果,也有坚果或浆果状类型。
(二)、竹秆 竹秆是竹子的主体,分为秆柄、秆基、秆茎3部分。 1、秆柄 竹秆的最下部分,与竹鞭或母竹的秆基相连,细 小、短缩,不生根,由数节至十数节组成,俗称“螺丝钉” 或“龙眼鸡头”,是竹子地上和地下系统连接输导的枢纽。 2、秆基 竹秆的入土生根部分,由数节至十数节组成,节 间短缩而粗大。慈竹属、刺竹属、单竹属、牡竹属、思劳 竹属的竹秆的秆基,在秆基的两侧,互生大型芽(又叫芽 眼)4~10枚,可以萌笋长竹。苦竹属、茶秆竹属等的竹 种的大型芽,数量较少,2~6枚,可萌笋,也可抽鞭。刚 竹属、唐竹属的秆基,一般没有或较少具有不完全的大型 芽。秆基各节密集生根,称为竹根,形成竹根独立根系。 秆基、秆柄和竹根合称竹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