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文化
惠安女服饰文化

惠安女服饰文化06装饰170600315 林铭惠安女,素以吃苦耐劳而著称,但给人印象最深、名闻遐迩的是惠安女与众不同的服饰:黄头巾,蓝短衫,银裤链,大折裤,神秘迷人,在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
"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
"解放初留传至今的这首打油诗形象地勾画出了惠东女传统服装的特征惠安女的头部被头笠和头巾包裹得仅露出一张脸--"封建";而腰、腹部却暴露无遗--"民主"。
大筒裤的裤脚宽达0.4米--"浪费";而上衣却短得连肚脐也遮不住--"节约"。
于是,所谓思想的"封建"与"民主",衣料的"节约"与"浪费",在惠东女的身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一种内涵丰富、既矛盾又统一和谐的审美观。
惠女穿着的具有古老传统的服饰主要是:头披鲜艳的小朵花巾,捂住双颊下颌,上身穿斜襟衫,又短又狭,露出肚皮,下穿黑裤,又宽又大。
这种服饰在全国独具一格,尤引人注目。
具有很强的色彩感染力,被视为"中国服饰精华的一部分"。
惠安的女人以其服饰为美,但大都不清楚这种服饰是谁传承下来的。
一些学者观察发现惠安女服饰的色彩与样式和中国许多少数民族的服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例如:她们戴上斗笠,有点像黎族人和京族人。
她们短小的上衣,特别像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服饰。
惠安女喜欢穿青色的上衣,黑色的裤子,从色彩上看,和云南水族的服装几乎是一样的。
逢年过节妇女们都梳蝴蝶型的发式,因为蝴蝶是古代百越族崇拜的图腾,这也证明了惠安女与百越族有着某种联系。
这种根据主要是有两个方面。
一个就是在这个地区从1951之后的十几年间,发现了一些少量的古代百越民族生活的痕迹,在惠安女生活的大山乍村的山上也曾发现一处所谓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
这些东西据考古分析,在两千多年前,在福建这里生活着古代百越族人,主要是闽越人。
惠安女服饰文化和婚俗文化

惠安女服饰文化和婚俗文化福建泉州市惠安县位于台湾海峡西岸、福建省东南沿海突出部,介于泉州湾与湄洲湾之间。
惠安东部的传统民俗文化很有特色,引起了海内外专家的注重。
惠安东部的民俗文化主要表现在奇特的服饰文化和奇异的长住娘家婚俗文化方面,所以,又称为惠安女民俗文化。
惠安女民俗文化之所以引起海内外专家的注重,在于惠安女民俗文化保留着“原汁原味”的传统,使得她在现代社会显得分外耀眼夺目,激起海内外学者研究的热情。
带着同样的热情,我们对保留了浓厚传统民俗特色的惠东地区的崇武、净峰、小蚱、山霞等乡镇实行调研。
经过调研,我们对其民俗文化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和理解。
一、惠安女服饰文化的产生和变迁(一)惠安女服饰文化的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惠东地区的崇武、净峰、小岞、山霞等乡镇,在服饰的样式、色彩、装饰等方面即使还是有一定的差异,但是,总体风格、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还是非常一致的。
1.惠安女服饰文化的实用价值。
惠安女服饰主要由斗笠、头巾、上衣、腰带、裤子等款项组成。
从惠安女服饰的款项以及样式来看,其劳动的实用价值非常显著。
惠安女劳动的主要方式是下海赶小海,协助出海归来的丈夫搬运海鲜。
惠安女的服饰很适合这种劳动方式:夏天,斗笠能够遮挡炎热的太阳,雨天,斗笠能够遮挡雨水;海边风大沙大,头巾能够挡风防沙、御寒保暖和保护发型;短上衣和短袖口干活时不易被海水弄湿,也有利于干活利索;宽裤脚有利于在海滩上挑担快步行走、不怕海水浸湿、不怕海浪打湿。
可见,惠安女服饰是惠安女在长期的劳动中根据劳动方式的需要设计和持续改进最后形成并长期保留下来的,是惠安女勤劳智慧的产物。
2.惠安女服饰文化的美学价值。
惠安女服饰的整体造型美观、色彩协调,奇而不俗、艳而有韵,是汉民族服饰中最具视觉冲击力的个性服饰。
惠安女服饰的形成不但是惠安女勤劳智慧的产物,而且是惠安女对美和幸福的追求的产物,体现了惠安女特有的审美情趣,那是惠安女对大自然的独到的理解以及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的表露。
“海丝文化”背景下惠安女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海丝文化”背景下惠安女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海丝文化”指的是中国古时候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两条商业道路,这是一个涵盖了东南亚、南亚、中亚、中东和欧洲的综合性文化体系。
惠安作为福建省最早获得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权的县市之一,其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女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自唐宋时期开始,惠安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贸易港口,大批外商涌入这里,琉璃珠子、金银绸缎、各种异域香料和药材,以及各种神秘的文物,将惠安打造成了一个繁荣的商贸城市。
造就了流传至今的女服饰文化。
惠安女服饰独具特色,文化底蕴深厚。
早在唐宋时期,惠安就是中国古代绸缎之乡,丝绸被广泛用于各种女式衣裳中,形成了古朴典雅和高雅华贵的文化风格。
到了明清时期,随着丝绸贸易的繁荣,惠安女服饰逐渐形成了以绸缎为主的独特风格,明清时期的女装特别注重对质地、色彩的选择和对服饰细节的注重。
在海丝文化的影响下,惠安女服饰文化得以不断的传承与创新。
随着时代的演进和着装习惯的改变,惠安女服饰文化也不断地与时俱进。
目前,惠安的女服饰以兼具传统与时尚的特点而著称。
新款式在传承古典文化脉络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的审美观念和时尚元素。
同时还充分地考虑到女性身材和审美需求的不同,采用了更贴身、人性化的设计和更环保可持续的面料。
然而,目前惠安女服饰文化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因为现代产业的兴起,惠安服饰工业已经逐渐淡出市场,许多传统独特手工艺和技术已经丧失或流失。
其次,现代快速消费市场日新月异,市场需求日益增长,惠安女服饰文化在传承中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因此,针对惠安女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问题,需要积极有力地采取措施。
首先,需要通过强化文化教育和人才培养,加强对文化传统的挖掘和传承;同时,要积极借助新技术工具和现代生产模式,打造更现代化的惠安女服饰;最后,通过有效的市场化营销手段,提升惠安女服饰的地位与知名度,推进其跨越式发展。
总之,“海丝文化”背景下惠安女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一项必须要认真开展的工作。
惠安女服饰文化的传播与创新发展研究

惠安女服饰文化的传播与创新发展研究目录一、内容概览 (2)(一)研究背景介绍 (3)(二)研究意义阐述 (3)二、惠安女服饰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4)(一)惠安女服饰文化的历史沿革 (6)(二)现代惠安女服饰的特征与风格 (7)(三)惠安女服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现状 (8)三、惠安女服饰文化的传播路径分析 (9)(一)传统传播路径研究 (11)(二)现代传播路径分析 (12)(三)网络传播路径探讨 (13)四、惠安女服饰文化的创新发展研究 (15)(一)创新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16)(二)创新发展的策略与方法探讨 (18)(三)创新发展的实践案例研究 (19)五、惠安女服饰文化与地方旅游产业的融合研究 (20)(一)服饰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关联性分析 (22)(二)服饰文化在地方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23)(三)惠安女服饰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路径探讨 (24)六、问题与挑战 (26)(一)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27)(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28)(三)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展望 (30)七、结论 (31)(一)研究总结与主要发现 (32)(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33)一、内容概览惠安女服饰文化的历史沿革:通过对惠安女服饰文化的历史发展进行梳理,揭示其演变过程、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为后续的传播与创新研究奠定基础。
惠安女服饰文化的传播现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了解惠安女服饰文化在国内外的传播现状,包括传播途径、传播范围、传播效果等方面,为进一步拓展传播渠道和提高传播效果提供参考。
惠安女服饰文化的创新发展:结合惠安女服饰文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探讨如何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使之更具时代感、市场竞争力和艺术价值。
惠安女服饰文化的传播与创新策略:根据前述研究结果,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传播与创新策略,包括加强文化自信、挖掘文化内涵、拓展传播渠道、注重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建议,以促进惠安女服饰文化的传播与创新发展。
惠安女服饰

—惠安女婚俗奇特
婚嫁那天,新娘身着黑衣裤,打着黑伞,由 娘家人陪送过来,男方家不派人前去迎接。新婚 之夜,新娘不能上床,只能站在床边过夜。次日 清晨,须返回娘家,直到这年除夕夜,丈夫才可 将妻子接回家住一晚,第二天又必须把妻子送还 娘家。直到妻子生了小孩才可名正言顺的与公婆、 丈夫生活在一起。
THANKS
惠安文化
——惠安女服饰
“封建头、民主肚、 节约衣、浪费裤”。
—惠安女为何偏偏要露出肚皮来呢?
传说,有一次皇帝南巡要路过此地,地方官吏 为显其所辖庶民十分富足,于是下令打制银腰带 系于女人裤腰上,同时弄短上衣以便让银腰带显 露出来。此后,佩银腰带作为财富象征一直流传 下来。Βιβλιοθήκη 惠安女服饰 —— 腰间银链 :
走进泉州惠安:感受独特的惠安女文化魅力(—)

⾛进泉州惠安:感受独特的惠安⼥⽂化魅⼒(—)
惠安⼥是指福建泉州惠安县惠东半岛海边的⼀群特殊的民间风情⼥⼈,她们以奇特的服饰,勤劳的精神闻名海内外。
惠⼥风情已成为海内外艺术家创作的摇篮.成为国际拍摄的⼀⼤品牌. 独特的惠安⼥⽂化在近年来吸引了不少⼈慕名⽽来。
5⽉25号我们⼀⾏9⼈结束霞浦摄影采风活动后,跟着摄影团导游黄⽼师带我们到久以向往的“惠安”继续完成摄影创作之旅.。
惠安⼥多数聚居在惠安⼤岞、⼩岞、崇武、静峰⼀带沿海地区。
据考证,惠安⼥是古代百越族的后裔,也是汉族中唯⼀⼀个穿着独特的⼈群。
她们包头⼱,上⾝⾐着很短露出肚脐,裤⼦却长⽽宽.....
惠安⼥是当地⽣产劳动的主要群体,⾄今如此。
她们做男⼈应做的粗重活,在商品经济的今天,她们也⼀样从事各种经商活动。
惠安妇⼥最为⼈赞叹钦佩的是她们吃苦耐劳的劳动本⾊。
写惠安独特的民俗文化的作文

写惠安独特的民俗文化的作文说起惠安,那可真是一个充满独特魅力的地方。
这里不仅有美丽的海岸线,还有着让人着迷的民俗文化。
就拿惠安女的服饰来说吧,那可真是别具一格。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服装的样式和风格大多比较常规,但惠安女的服饰却像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每一个细节都诉说着独特的故事。
她们头上戴着色彩鲜艳的头巾,大多是蓝色或者红色的,头巾上还绣着精美的花纹。
那花纹可不是随便绣的,有的是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有的是寓意美好的花朵。
远远看去,那头巾就像一朵盛开在头顶的花朵,娇艳动人。
而且,她们戴头巾的方式也很有讲究,可不是随便一裹就了事的。
要把头发紧紧地包在里面,只露出一张俊俏的脸,额前还会露出一小撮刘海,显得俏皮又可爱。
再看看她们的上衣,短而窄,紧紧地裹在身上,露出纤细的腰肢。
那衣服的颜色也是鲜艳夺目,有粉色的、黄色的、绿色的,简直就是一个移动的花园。
衣袖也不长,刚好到肘部,显得十分干练。
衣服的领口还绣着各种花边,有的是小小的花朵,有的是精致的波浪纹,让人看了忍不住赞叹这巧夺天工的手艺。
下身的裤子则是宽宽大大的,黑色的居多。
裤脚很宽,走起路来随风飘动,仿佛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
而且,惠安女们还喜欢在腰间系上一条彩色的腰带,那腰带不仅起到了装饰的作用,还能把纤细的腰肢衬托得更加迷人。
除了服饰,惠安的婚俗也是十分有趣。
我曾经亲眼目睹过一场惠安的传统婚礼,那场面,真叫一个热闹。
婚礼的前一天,新娘家就开始忙碌起来。
家里人会准备各种各样的美食,那香味能飘出好几里地。
院子里摆满了桌椅,七大姑八大姨都来帮忙,有的在洗菜切肉,有的在包粽子做粿,大家一边干活一边聊天,笑声不断。
到了婚礼当天,新郎带着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地来到新娘家。
迎亲队伍里的人穿着喜庆的衣服,敲锣打鼓,好不热闹。
新郎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胸前别着一朵大红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新娘则在闺房里精心打扮。
她穿着一身红色的嫁衣,头上戴着华丽的头饰,脸上化着精致的妆容。
惠安乡土文化

惠安民俗之传统节日
• (一)过春节,道恭喜。此外上元节(元宵)也是大节日,家家挂花灯,小孩提纸 灯,漫村转,口里喊着:“状元游街灯”,跳火盆,欢宵达旦。 (二)清明节,春祭敬祖,扫墓烧纸钱,寄托对逝者的缅怀和哀思。 (三)五月节也就是端午节,这时是黄梅季节要过渡到暑天,家家户户都做粽, 俗称“补天”,以祈求不再下雨;在乡村,这一天要龙头“采莲”,村民们 唱“嗦莲”的采莲歌,边唱边走,绕完全村,以此祈求丰收和健康。 (四)“七娘妈生”,即七夕(现有称中国的情人节),起源于“董永与七仙女” 的传说,这一天家家要摆纸轿、胭脂盒、花粉,拜七娘妈,以求庇佑。是一 年中很浓重的一个节日。 (五)普渡日,就是中元节。农历七月十日起,历时一个月,分铺分区祭祖先、 设宴席、演戏、请客,最后一日再烧灯,摆些菜碗,喜庆结束。 (六)中秋节,惠安人过中秋节的热闹程度仅次于“上元”。这时秋高气爽, 又是收成季节,妇女们就买月饼,蒸煮炸甘薯、芋头,小孩们则到处捡砖瓦 片造塔仔,当月满天心,家人团聚赏月、吃饼、或搏“状元”饼,而小孩子 分到月饼后,就结伴去拜他们造的塔仔公。这一夜,许多人都围在一起品茶、 吃饼、赏月,有的在海边悠然地吹奏南曲,很有雅趣。 (七)九九重阳节,登高远足,是一项很有诗意的活动。 (八)冬至,就是冬节。用糯米粉搓丸或做成鸡、鸭、狗、猪、羊、牛六畜的 模样蒸煮;,还举行隆重的冬祭。 (九)做“年兜”。在除夕的前几天,家家户户都“除尘”贴春联,备办年货, 蒸糕,还要送神。除夕当夜,家人团聚点灯到天明守岁,到半夜12点整家家 户户都要燃放鞭炮,送旧迎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组
目 录
1 2 3 4
惠安简介 惠安旅游资源概况 惠安特色旅游文化
惠安旅游现状和问题
惠安文化定位 惠安旅游定位措施
惠安简介
惠安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中部, 泉州湾和湄洲湾之间,与台湾隔海相望, 是闽南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 籍地之一。素有“海滨邹鲁”、“雕艺 之乡”、“建筑之乡”、“渔业强县”、 “食品工业强县”之美誉。
6、重视文化品牌借“力“传播 (1)依靠包装提升惠安文化品牌价值。 (2)借助区域文化研究成果促进品牌传播。 (3)借助强势媒体的力量来宣传文化品牌。
谢谢您的耐心阅读!
2、扩大惠安雕刻艺术节的影响力
惠安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更加重视这类雕刻 艺术节的影响力,多举办类似“中外雕刻艺术家创 作交流会”、“雕刻艺术精品展示”、“石雕石刻 制品”行业标准技术研讨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3、提升石雕产业的文化品位 将传统与现代文化结合,传统技术与现代化 技艺相融合,重视惠雕大师的本地化培养,提 高雕刻技师艺术化水平,避免粗枝烂叶急功近 利的市场化行为,提升惠雕的文化品位,让每 一尊惠雕以高档文化精品的形式陈列于市场的 柜台。
文化定位
赏雕艺之术 品惠女风情
“
“
惠安旅游文化定位措施
1、依托标志性建筑展现城市文化魂
惠女精神是惠安精神的代表, 惠女奇特的 民俗与服饰风情,以及惠安石雕精湛的技艺深 渊的文化使得“惠女”、 “惠雕”成为了惠安 两大文化品牌,惠安标志就应完美地将三者结 合。并让作为惠安城市标志的惠女石雕屹立在 崇武古城上,仰望大海;或者屹立在高速路进 入惠安的入口处。
西游记 师徒四人
影雕
惠安影雕被誉为“中华一绝”,是惠安石雕中最 为出色的雕刻形式。该艺术形式用粗细不同的各种 微型钢钎在1.5公分厚、磨得锃亮的青石板上,精心 雕琢出各种题材的艺术作品。 近几年来,随着影雕艺术的不断发展,在这个特 殊的行当中也涌现出刘碧兰等多位才艺兼备的雕艺 能手。
木雕
惠安木雕源于中原文化的雕梁画栋,是与闽 南地区“皇宫起”仿宫殿式大型传统民居的建 筑雕刻相辅相成而流传至今的民间艺术,精致 古雅,构思巧妙,有中国绘画意境和趣味。 惠安木雕2007年8月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开元寺大雄宝 殿的妙音鸟雕塑
特色文化—惠安女 文化
惠安女是福建泉州惠安 县惠东半岛海边的一个特 殊的族群,她们以奇特的 服饰,勤劳的精神闻名海 内外。惠安女,从狭义上 来说其实是惠东女,主要 分布在福建惠安东部崇武、 山霞、净峰和小岞四个镇, 是地地道道的汉族。
惠安女服饰
惠安女婚俗
惠安女精神
• “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 费裤 • 黄斗笠— 防日晒、遮雨 • 花头巾— 冬日保暖、防御风沙; 夏天有吸汗... 美观 • 蓝短衫— 应劳作需要,易于在山 里、海边作业 • 黑旷裤—易干 ★2006年惠女服饰被列入第一批国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具有很强的色彩感染力,被视为 “中国服饰精华的一部分”
惠女文化作为惠安文化的代表以及重要品牌, 是惠安文化对外宣传的主要载体。 一般情况下,大家都笼统地认为,所谓的惠女 文化,就是惠安女身上的那种勤劳贤惠、吃苦耐 劳的劳动本色。惠女文化核心精神的模糊,直接 阻碍了惠女文化对外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
5.服饰文化的曲解 惠安女服饰文化独具魅力,人们却戏称为“封 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 这种曲解是 外界为了添加惠女文化神秘色彩而进行的夸大其 词的宣传和过分渲染。为了追求旅游开发的效果 而进行的不恰当宣传,是对惠东女民俗形象的损 害,也导致外来者对惠东女服饰文化的曲解。
6、民俗风情演绎庸俗化 (1)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和兴趣随意压缩、删改 (2)为了突出旅游效应,惠女服饰、民俗风情 经过简易包装就轻易地上舞台 (3)过分的追求经济效益
7.政府对文化建设努力不足 (1)乡镇、社区文化设施不足
(2)文化遗迹由于维护资金投入不足,遭 遇着破损倒塌的窘境。 (3)政府对传统石雕工艺的保护及研究在资 金上投入不足
惠安旅游资源概况
惠安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已经初步形成 了以民俗、名胜、滨海、雕艺文化为重点,以 崇武古城、洛阳古桥、青山湾、净峰寺等景区 景点为龙头的旅游文化格局。
惠安女服饰和惠安石雕成功入选首批国家非 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惠女、雕艺、滨海已经成 为惠安的新形象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代表
特色文化—雕艺文化
净峰/小岞一带的惠安女
崇武/山霞一带的惠安女
净峰/小岞一带的婚饰
崇武/山霞一带的结婚盛装
裤带上的银裤链也 是惠女服饰的重要内容。 穿上宽筒的黑裤时,通常 都用四至八条编织带扎紧 裤头,已婚妇女将银裤链 悬挂在臀部上,把腰部、 臀部构成的曲线美衬托出 来。那些银裤链一般是结 婚时男方送给女方的聘礼, 银裤链越重越体面。
4、提炼凝聚惠安文化精髓的惠女文化
将惠女文化精神进一步演绎解读为:勤劳 勇敢、埋头苦干,苦干中创作;甘于寂寞、 做事踏实,从平凡做起,平中出奇;为人真 诚,内敛低调、不张扬;家庭观念强,很强 的地域归属感。
5、增加体验惠女风情的人文活动
例如:鼓励创建“惠安女摄影基地”、 “惠安女艺术创作基地” ,优质的惠女服饰 除了作为旅游商品销售以外,还可借租给游客 亲身体验惠女服饰风采,并免费为其拍照留存 作纪念等。
1.城市标志的缺失
惠安的惠女文化、石雕文化构成惠安特色鲜明的区 域文化,但是,惠安地区文化中所传播的惠安形象 并不集中,而且核心精神也比较模糊,惠安至今没 有一个最具有代表性的、领头的城市雕塑,这对于 惠安区域文化品牌的传播是有影响的。
2.雕艺文化创造力低迷 (1)石雕行业对人才的要求程度相对严格
惠安雕艺源远流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一朵奇葩。惠安雕艺注重线条、结构、形态的 神韵之美,是‘南派’雕艺的代表。目前雕艺 业已成为惠安的支柱产业,已被国家授予‘中 国雕艺之乡’的荣誉称号。惠安雕艺细分为石 雕、影雕,木雕三大类。
石雕
石雕艺术的文化历史可追溯到1600多年的晋代。 从艺术风格来讲,惠安石雕讲究形神兼备,富有动 感和气势,具有一种震慑人心的动态美和神态美; 从艺术特征来讲,突出纤巧、精细、神奇,含有细 节语言,富有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
惠安女婚俗
1、早婚、“娃娃亲”、包办婚姻
2、“不落夫家”(长住娘家)
3、结婚时,新娘要绞脸、梳头、挑水、以及过火炉等等 4、婚后新娘“返厝”,第三天。 5、已婚女子一般会佩戴银腰带
惠安女2. 惠女水库 3.大岞民兵哨所
惠安旅游文化现状与不足
(2)大师级的石雕工艺人才的外流
(3)碑石建材制品的机械化生产和以流水作业完 成雕艺产品的制作
3.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的伤害
(1)市场经济快节奏的竞争要求,使得部分惠安 石匠过分地追求经济效益,对惠安的传统艺术的熟视 无睹、急功近利 (2)市场的相互压价和无序竞争,将导致企业的萎 缩和从业人员的减少
4.惠安女文化核心精神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