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九 Linux系统及网络管理

合集下载

Lniux网络配置与管理实验报告

Lniux网络配置与管理实验报告

实验六网络配置与管理
一、实验目的
1.掌握Linux系统下网络的管理方法。

2.掌握Linux系统下常用的网络命令。

二、实验内容
某公司新购一台服务器,服务器上已安装Linux操作系统,并且服务器上配置两块网卡,现需对这两块网卡进行网络配置,配置内容如下表所示:
令重启Linux系统的网络服务功能,并ifconfig命令查看网卡的IP 地址是否为更改的IP地址。

(1)查看网卡信息和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和网关
(2)配置网关
(3)重启Linux系统的网络服务功能,用ifconfig查看网卡的IP 地址
三、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让我知道了用ifconfig命令配置的网卡信息,在机器重启后,修改的配置就不存在了。

要想保存修改的配置,就需要
修改网卡的配置文件。

Linux网络管理及应用配置实验

Linux网络管理及应用配置实验

贵州大学实验报告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班级:姓名学号实验组实验时间指导教师成绩实验项目名称Linux网络管理及应用配置实验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Apache服务器的设置。

2.掌握网页发布的原理。

实验环境1.设备:带网卡的PC若干、交换机一台。

2.工具:网线若干,已经安装好Red Hat Linux 9.0系统的PC一台。

实验内容1.构建实验环境将计算机用交换机连接起来,如图11-3所示。

其中,PC1代表安装Redhat Linux 9.0系统的计算机,PC2、PCn代表安装Windows 9X系统(Windows 95/97/98等)的计算机。

所有计算机都安装TCP/IP和网页浏览器,并将PC1的IP地址设为192.168.0.1,PC2的IP地址设为192.168.0.2,其余PC的IP地址要求与PC1、PC2同属于一个网段。

要确保各台计算机之间能相互通信(可以用ping命令检查是否连接成功)。

图11-3 实验网络连接示意图操作方法:在PC2进入ms-dos方式后输入命令ping 192.168.0.1。

如果两台计算机已经连好,将显示图11-4所示的字符界面;如果没有连接好,将显示图11-5所示的字符界面,此时可以检查网线是否已经连接好、交换机是否已经打开电源、计算机上的网卡是否已经驱动、IP地址是否已经设置好并起作用等。

图11-4 网络连接好显示的字符界面图11-5 网络未连接好显示的字符界面2.配置Apache在GNOME 的“ 主菜单” 中选择“ 系统设置→服务器设置→HTTP 服务器” 选项,弹出“Apache 配置” 对话框,如图11-6 所示。

可以在该对话框中配置Web 服务器使用的端口、服务器的名称、虚拟主机等。

但是,大量的配置操作需要通过配置其主配置文件httpd.conf 进行。

httpd.conf 文件的位置为/etc/httpd/conf 。

3.编写一个简单的主页查看/etc/httpd/conf下的httpd.conf文件,可以得知其默认的发布目录是/var/www/html,发布的主索引文件名为index.html。

Linux系统-Linux系统管理实验报告

Linux系统-Linux系统管理实验报告

L i n u x学生实验报告
学院名称年级、专
业、班




同组
姓名

课程名称Linux系统实验项目
名称
Linux系统管理指导教师
实验类型验证√ 综合□ 设计□ 创新□成绩
教师
评语
教师签名:年月

实验报告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目的要求 2、仪器用具及材料(仪器名称及主要规格、用具名称) 3、实验内容及原理(简单但要抓住要点,写出依据原理) 4、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5、数据图表格(照片) 6、实验过程原始记录 7数据处理及结果(按实验要求处理数据、结论) 8、作业题 9、讨论(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的想法等进行讨论)
一、实验目的:
掌握系统管理、账户管理、网络管理的基本命令
二、实验要求:
用截图工具为每个实验内容截图你的操作过程(建议将窗口的配色方案调为白底黑字)
三、实验内容和截图
1、使用 df 命令检查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占用情况
2、使用 top 命令显示执行中的程序进程
3、使用 free 命令显示内存的使用情况
4、使用 at 命令指定时刻执行指定的命令序列
5、使用 kill 命令来终止进程
6、使用 ps 命令查看系统中进程的执行情况
7、使用 pstree 命令查看系统进程树结构。

Linux网络管理实训报告

Linux网络管理实训报告

苏州市职业大学实习(实训)报告名称lInux网络管理实训2015年3月2日至2015年3月8日共1周学院(部)计算机工程学院班级13网络技术姓名学院(部)负责人李金祥系主任刘昭斌指导教师陈小英秦云涛1 Linux防火墙与VPN服务器1.1拓扑结构图1-1 防火墙和VPN配置1.2 配置要求1)搭建如图2-1所示实验环境;2)搭建VPN服务器,进行防火墙配置;3)外网测试机通过VPN拨号连接,可以访问内网WEB服务器(不拨号则无法访问);1.3. 配置过程1、安装VPN软件包,配置VPN需要安装的相关软件,加载镜像光盘,搜索VPN服务的安装包,并复制到root目录下,使用rpm安装.如图1-2所示.图1-2 安装VPN服务器2、配置VPN服务器(1)编辑/etc/pptpd.conf文件,并作添加和修改,如图1-3所示.图1-3 设置VPN分配地址(2)编辑/etc/ppp/chap-secrets文件,添加远程访问VPN服务器的用户名和密码,如图1-4所示.图1-4 设置用户和密码(3)输入service pptpd start启动VPN服务器,如图1-5所示。

图1-5 开启VPN服务(4)开启防火墙的1723 / TCP端口,如图1-6所示.图1-6 开启端口3、开启VPN服务器的路由转发功能(1)编辑/etc/sysctl.conf文件,在配置文件中做修改,使得net.ipv4.conf.default.rp_filter = 1,如图1-7所示。

图1-7 修改配置文件(2)输入如下命令使其生效,如图1-8所示.图1-8 开启转发4、防火墙的配置(1)设置防火墙的默认规则,使VPN服务器暂时无法提供VPN服务,如图1-9所示。

图1-9 设置防火墙默认规则(2)设置防火墙的规则,使其开启VPN服务器对外提供VPN服务命令如图1-10所示。

图1-10 设置防火墙允许VPN访问(3)配置防火墙的WEB访问的规则,允许外网的用户访问内网的WEB服务器,如图1-11所示。

liunx系统管理与网络管理,实验报告

liunx系统管理与网络管理,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单课程名称:《Linux网络操作系统》学号:125031225姓名:郝耀峰班级:12计科3班院系:计算机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室:S4310同组人:无组号:无辅导老师:刘志明实验项目编号:8103203601实验项目名称:Linux基本命令日期:2015.03.18(1-2)成绩:一、实验目的1、熟悉Linux终端的使用,掌握Linux基本指令的执行方式2、熟练使用文件基本操作指令、用户与组管理指令、文件属性操作指令、文件内容操作指令、网卡配置指令、rpm命令、帮助命令3、掌握i节点相关指令、查找命令、压缩与打包命令、定时器命令、查看进程命令4、理解并正确使用管道与重定向5、理解并正确使用正则表达式二、实验环境Red Hat Linux Server 6.0(64位)三、实验原理(或要求)1. 能熟练进行用户管理及文件管理2. 能创建空文件并设置文件属性3. 能理解和正确使用管道、重定向、正则表达式四、实验步骤1. 打开终端,输入指令,察看并分析结果2. 练习文件基本操作指令:ls命令、pwd命令、mkdir命令、cd命令、touch命令、cp命令、mv命令、rmdir命令、rm命令、cat命令、more命令、less命令、head命令、tail命令3.练习用户与管理命令:groupadd命令、userad命令、userdel命令、groupdel命令、passwd命令、usermod命令、id命令4.练习文件属性操作命令:chown命令、chgrp命令、chmod命令、umask命令、chattr命令5.练习i节点相关指令:ln指令6.练习查找指令:which指令、whereis指令、slocate指令、find指令7.练习文件内容操作指令:grep指令、wc指令、sort指令、diff指令、cut指令8.练习压缩与打包命令:tar命令、gzip命令、gunzip命令9.练习挂载与卸载命令:mount命令、unmount命令10.练习网卡配置指令:ifconfig命令11.练习rpm命令:rpm命令12.练习帮助命令:man命令13.定时器命令:at、crontab14.查看进程命令:ps、pstree、top15.管道与重定向:> >> < << |16.其他命令:kill命令、反引号命令、date命令、df命令、du命令、uname命令五、记录与处理(实验数据、误差分析、结果分析)1、指令记录:lsls -als -l文件类型文件权限连接数属主属组大小日期时间文件名d rwxrwxr-x 2 user user 4096 Aug 17 09:10 abc- rwxrwxr-x 2 user user 4096 Aug 17 09:10 a.txtls -al说明:-:表示普通文件。

网络用户管理实验报告(3篇)

网络用户管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网络用户管理的概念、方法和技术,掌握Linux系统中用户和用户组的管理方法,熟悉图形界面和命令行界面操作,并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用户和用户组的管理,提高网络管理员的工作效率。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Linux2. 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PC等3. 实验软件:Linux操作系统、网络管理工具等三、实验内容1. 用户和用户组的概念用户:在Linux系统中,用户是指可以登录系统并使用系统资源的实体。

每个用户都有一个唯一的用户名和密码,以及对应的UID(用户标识符)。

用户组:用户组是一组具有相同权限的用户集合。

每个用户可以属于一个或多个用户组,通过用户组可以简化权限管理。

2. 用户和用户组的管理方法(1)图形界面管理1)登录Linux系统,进入图形界面。

2)打开“系统管理”菜单,选择“用户和组”。

3)在用户和组管理界面,可以查看、添加、删除、修改用户和用户组。

(2)命令行界面管理1)登录Linux系统,进入命令行界面。

2)使用以下命令进行用户和用户组的管理:a. 添加用户:`useradd [选项] 用户名`b. 删除用户:`userdel [选项] 用户名`c. 修改用户密码:`passwd [选项] 用户名`d. 查看用户信息:`id [选项] 用户名`e. 添加用户组:`groupadd [选项] 组名`f. 删除用户组:`groupdel [选项] 组名`g. 查看用户组信息:`groupmod [选项] 组名`3. 实验步骤(1)在Linux系统中创建一个名为“testuser”的新用户,并设置密码。

(2)将“testuser”添加到“testgroup”用户组中。

(3)修改“testuser”的密码。

(4)查看“testuser”和“testgroup”的信息。

(5)删除“testuser”和“testgroup”。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成功创建了名为“testuser”的新用户,并设置了密码。

linux实验系统实验报告

linux实验系统实验报告

linux实验系统实验报告Linux实验系统实验报告一、引言Linux实验系统是一个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实验平台,旨在提供一个实践学习的环境,帮助学生深入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原理和应用。

本实验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我在使用Linux实验系统进行实验时的经验和收获。

二、实验环境1. 硬件环境:我使用的是一台配备Intel Core i5处理器和8GB内存的个人电脑。

2. 软件环境:我下载并安装了Linux实验系统的最新版本,该版本基于Ubuntu操作系统,并预装了一系列常用的开发工具和软件包。

三、实验内容1. 实验一:Linux基础命令的使用在这个实验中,我通过终端窗口使用了一些常用的Linux命令,如ls、cd、mkdir、rm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熟悉了Linux文件系统的结构和基本操作,掌握了如何在Linux中创建、删除和移动文件夹,以及如何查看文件和文件夹的属性。

2. 实验二:Shell脚本编程这个实验要求我们使用Shell脚本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实现对指定文件夹中所有文件进行备份的功能。

通过这个实验,我学会了如何使用Shell编程语言,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语法和命令,比如if语句、for循环和cp命令。

我还学会了如何将Shell脚本保存为可执行文件,并在终端中运行。

3. 实验三:网络配置与管理这个实验主要涉及Linux系统的网络配置和管理。

我学会了如何配置网络接口,包括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

我还学会了如何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接,以及如何使用ifconfig命令查看和管理网络接口的状态。

通过这个实验,我对Linux系统的网络配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四、实验收获通过使用Linux实验系统进行实验,我获得了以下收获:1. 对Linux操作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实际操作,我对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文件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会了如何在Linux中进行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以及如何使用命令行界面进行各种操作。

linux系统及网络管理实验报告

linux系统及网络管理实验报告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系统及网络管理实验室418实验日期2010-12-14
(2)点击“添加用户”,分别输入用户名yuanhl、lif、yeq,之后点击“添加群组”,输入群组名group1,如下:
(3)为group1添加组用户,在现有的用户中,选择刚才添加的三个用户
2、命令行格式下添加用户和群组,如下:
(1)、创建用户
(2)、创建群组,如下:
(3)、回到桌面,打开用户和群组,查看是否添加成功
(4)、给添加的groupyhl群组添加用户
(5)、查看当前的群组,并找出自己创建的群组,如下;
(6)、在编辑模式下,给群组groupyhl添加用户yyy,hhh,退出并查看结果
3、封杀用户
(1)、找到创建的用户,给前面加* (2)、打开用户和群组,出现如下情况:
(3)、再次进入,去掉前面的*,保存退出即可:
六、总结(可选)(对上机实践结果进行分析,问题回答,上机的心得体会及改进意见)
1、在创建用户时,应注意有的选项,有时删除用户时,系统提醒不能删除
2、在命令模式下创建用户是,不能输入空格,因为有时不能正常运行程序,去掉空格,程序正常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建新用户和组步骤:
1. 添加新用户账号: 命令格式:useradd [选项] [用户登录名] sudo useradd –d /home/user01 –s /bin/bash user01
-d 指定新用户的主目录,默认值/home/登录名
-s 指定新用户登录后默认的shell环境
2. 设置用户密码: sudo passwd user01 3. 创建用户主目录: cd /home mkdir user01
-t type:指定文件系统类型; device:待安装文件系统的块设备名; dir:安装点(目录);
例如,在软驱中插入一张磁盘,然后将软驱挂载为 msdos文件类型。挂载命令: mount -t msdos /dev/fd0 /mnt/floppy
如何手工安装u盘?
手工安装U盘
首先要确定以下几点: U盘文件类型 U盘所在的分区名 放置U盘的安装点
Linux开发基础
Linux系统及网络管理
苗暹制作
创建新用户和组步骤:
1. 2. 3. 4. 5. 6. 7. 8. 添加新用户账号user01 设置用户密码 创建用户主目录/home/user01 创建组group1 添加新用户到组group1 改变用户主目录所属者为新用户user01 改变用户主目录所属组为新组group1 重启
创建新用户和组步骤:
4. 创建组 sudo groupadd group1 5. 添加用户到组 sudo gpasswd –a user01 group1 6. 改变/home/user01目录的所属者为 user01 sudo chown user01 /home/user01 7. 改变/home/user01目录的所属组为 group1 sudo chgrp group1 /home/user01 8. 重启 sudo reboot
df –T 命令查看要安装u盘的文件类型和块设备名(分区名) 或者找到System/System Monitor,打开System Monitor,选 择System files,可以查看要安装u盘的文件类型和块设备名 (分区名)。 安装点确定:一般要安装的文件系统都是放在/mnt目录下。
sudo mkdir /mnt/usb sudo mount –t /dev/sdb1 /mnt/usb
删除新用户和组
1. 重启,用老用户和老密码登录 2. 删除新用户帐号 sudo userdel user01 3. 删除用户宿主目录 sudo rm –rf /home/user01 4. 删除用户组 sudo groupdel group1
手工安装文件系统
命令格式: mount [-t type] device di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