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下列图示能体现化学改善人类生活的是()A.①②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2.“神箭冲碧宇,天和傲苍穹”。
近期,神舟十七号飞行乘组已完成既定任务,成功返回地球。
下列研究不属于化学范畴的是()A.研制火箭的燃料B.返回舱外层耐高温涂料的制造C.空间站内氧气的制取D.计算返回舱落点3.化学是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
下列能体现化学对材料科学的贡献的是()A.为缓解能源危机,加大化石燃料的开采B.为宇航员研制新型面料的宇航服C.为粮食增产,生产化肥、农药D.为保护环境,研发制取氢气的新技术4.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需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B.门捷列夫提出了原子论C.道尔顿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D.拉瓦锡编制了元素周期表5.“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
下列古代工艺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6.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落英缤纷B.愚公移山C.星火燎原D.飞沙走石7.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易升华B.甲烷能燃烧C.氢气的密度小D.金刚石坚硬8.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石墨有导电性,常用于制铅笔芯B.铁有良好的导热性,常用于制作炊具C.二氧化碳不助燃,常用来灭火D.煤燃烧能放出热量,常用作燃料9.下列可直接加热的一组仪器是()A.试管、蒸发皿、集气瓶B.量筒、蒸发皿、烧杯C.试管、燃烧匙、蒸发皿D.试管、量筒、蒸发皿10.进入化学实验室必须注意安全。
下列行为符合实验室安全规范的是() A.用扇闻法闻气味B.用手直接取用试剂C.随意将试剂带出实验室D.用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11.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保证。
九年级上册化学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化学单元测试卷人教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冰雪融化。
B. 酒精挥发。
C. 蜡烛燃烧。
D. 矿石粉碎。
2.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3.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 木炭。
B. 铁丝。
C. 红磷。
D. 硫粉。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用嘴吹灭酒精灯。
B. 用药匙取用块状固体药品。
C. 将氯化钠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D. 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滴管要垂直悬空于容器口上方。
5. 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 分子和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B.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 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6.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B. 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水就是纯水。
C. 硬水通过煮沸可转化为软水。
D.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7. 下列化学符号中,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A. 2H.B. 2H₂.C. H₂.D. 2H⁺.8.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 氧化镁MgO₂。
B. 氯化铝AlCl。
C. 氧化铁Fe₂O₃。
D. 高锰酸钾K₂MnO₄。
9.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为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装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
B. 为了防止氧气浪费,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C. 检验收集的气体是否是氧气,应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D. 加热时,应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然后再将火焰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
10.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A.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
B.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单元测试是检测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的重要方式。
以下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的单元测试题全套,包括答案。
第一单元:物质和化学变化1. 以下物质中,是化学元素的是()A. 石英B. 滑石C. 石墨D.石榴石答案:C. 石墨2. 在化学反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影片加热后发生颜色变化B. 注射器针管烧红后易折断C. 酒精棉燃烧后只有火焰D. 水分子蒸发后变为水蒸气答案:A. 电影片加热后发生颜色变化3. 合成反应的特点是()A. 质量增加B. 质量减少C. 能量减少D. 物质减少答案:B. 质量减少...(继续提供其它题目和答案)第二单元:分子运动与分子间相互作用1. 以下物质中,是无定形物质的是()A. 钻石B. 冰C. 密封的塑料袋D. 暴露在太阳下的蜡烛答案:C. 密封的塑料袋2. 分子是由()组成的。
A. 多个不同原子B. 多个相同原子C. 一个群组结构D. 一个粒子结构答案:B. 多个相同原子3. 分子的运动形式有()A. 振动运动B. 旋转运动C. 平移运动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 所有以上选项...(继续提供其它题目和答案)第三单元:空气中的氧气1. 空气是一种()。
A. 混合物B. 纯净物C. 溶液D. 化合物答案:A. 混合物2. 空气中的气体主要是()。
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水蒸气答案:B. 氮气3.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为()。
A. 20%B. 30%C. 40%D. 50%答案:A. 20%...(继续提供其它题目和答案)(文档内容继续补充,提供其他单元的测试题目和答案)以上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的全套带答案。
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解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所以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答案为B。
2.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 木炭B. 铁丝C. 红磷D. 硫粉解析: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B.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D.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所以答案为C。
3. 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 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 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C. 氧气极易溶于水D.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解析:A. 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这一描述正确;B. 氧气有三态变化,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正确;C. 氧气不易溶于水,不是极易溶于水,所以该选项错误;D. 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正确。
答案为C。
4.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A. 大试管、集气瓶B. 烧杯、玻璃棒C. 酒精灯、铁架台D. 导管、单孔塞解析: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用到大试管(反应容器)、集气瓶(收集氧气)、酒精灯(加热)、铁架台(固定仪器)、导管和单孔塞(导气)。
而烧杯和玻璃棒在该实验中不需要,答案为B。
5. 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硫 + 氧气→(点燃)二氧化硫B. 石蜡 + 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 水C.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D. 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6.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B. 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C.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D.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解析: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它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包括加快和减慢。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2024年秋)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4年秋)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A.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B.农业上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C.用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D.用淘米的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2.如图所示为过滤液体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滤可除去所有杂质B.过滤时液面应高于滤纸边缘C.漏斗末端要紧贴在烧杯内壁上D.为加快过滤,可用玻璃棒在漏斗内搅拌3.项目式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制作了野外生存简易净水器(如图),下列有关分析合理的是()A.该装置净水的原理是吸附B.该装置可以降低水的硬度C.塑料膜可用棉布代替D.塑料膜上的水分子停止了运动4.现代航空技术使用高能燃料液氢和助燃剂液氧,在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发生燃烧时生成水。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D.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纯净物5.以下实验中都用到水,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1中说明氮气难溶于水B .实验2中集气瓶内的水可以换成细沙C .实验3中得到的水是纯净物D .实验4中冷凝管中的自来水应下进上出6.亚硝酸钠(化学式为NaNO x )是丝绸、亚麻的漂白剂,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则x 的数值为( )A .1B .2C .3D .4 7.下列生活中的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 选项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用明矾净水 明矾的作用是消毒杀菌 B用糯米酿制米酒 糯米发生了缓慢氧化 C用料包包裹佐料炖肉 利用了过滤的原理 D 用电吹风热风档快速吹干湿衣服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8.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 .2O :2个氧元素B .C a +2Cl 2:氯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 .CO 2: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D .2Fe 3+:2个亚铁离子9.厨房中的燃料多是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 4)。
科学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单元测试卷(2024年秋)

科学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卷(2024年秋)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Mg—24Ca—4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题序12345678910答案1.中国传统色彩有中国文化的独到意蕴。
桃红是用朱砂和赭石调和而成的,朱砂是含硫化汞(HgS)的矿物。
硫化汞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A.-2B.+2C.+4D.+6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能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 A.2H B.H2C.H2O D.2H23.以下各容器中,“”代表氮原子,“”代表氢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容器中的微粒是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B.容器中每个分子中含有两个原子C.容器中物质的化学式可表示为NH3D.容器中各种微粒都在不断地运动着4.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分子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元素化合价⑥原子质量⑦物质的总质量⑧元素种类A.①②⑥⑦B.①⑥⑦⑧C.①②D.⑦⑧5.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 .蔗糖溶于水后总质量不变B .浓氨水敞口放置质量减少C .氯化钠溶于水后,蒸发水分,总质量减少D .铜在空气中受热后,质量增多6.符号表征是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方法。
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4Fe +3O 2=====点燃2F 2O 3B .H 2O 2=====MnO 2H 2O +O 2↑C .S +O 2=====点燃SO 3D .Ca(OH)2+CO 2===CaCO 3↓+H 2O7.桃金娘烯醇(C 10H 16O)是生物化工领域的一种产品。
下列关于桃金娘烯醇的说法正确的是()A .桃金娘烯醇是氧化物B .桃金娘烯醇是由10个碳原子、1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的C .桃金娘烯醇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5∶8D .桃金娘烯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8.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特点,结合图示分析正确的是()(第8题)A .从元素价态上看:反应前后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B .从宏观组成上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均由不同种元素组成C .从微观构成上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D .从表示方法上看:化学方程式是CO 2+H 2===CH 3OH +H 2O9.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测试卷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海水C. 白醋D. 氧气。
2. 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原子是最小的粒子B.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C. 原子不能再分D. 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没有带电的粒子。
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 氧B. 硅C. 铝D. 铁。
4. 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A. H₂B. 2HC. 2H⁺D. 2H₂O.5.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此处画出粒子结构示意图选项)6.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 水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C.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 水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7.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 两个氮分子:2NB. 钙离子:Ca⁺²。
C. 两个氢原子:2HD. 氧化镁:MgO₂。
8.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核外有12个电子,则该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A. 12B. 24C. 10D. 36.9.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18个纵行。
B. 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C. 同一族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D.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以上说法都正确。
10.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
B.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C. 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
D. 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大。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 用化学符号表示:3个铁原子______;2个氮分子______;钠离子______;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
2.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______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______电的电子构成的。
九年级上册化学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九年级上册化学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物质中,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臭味的是( )A、棉花B、羊毛C、晴纶D、尼龙2、聚乙烯醇水玻璃涂料(俗称106涂料)是一种常见的涂料,其中聚乙烯醇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
这种涂料的特点是涂层光滑,手感细腻,还可制成各种色彩,但耐水性能差。
因此适宜作为( )A、内墙涂料B、外墙涂料C、屋顶涂料D、地板涂料3、废旧电池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 )A、回收电池中的石墨电极B、回收电池外壳金属材料C、防止电池中汞、铜等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D、防止电池中的渗出液蚀其他物品4、不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能的材料是( )A、铜B、铁C、铝D、聚乙烯塑料5、不会加剧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是( )A、使用太阳能淋浴器B、燃烧煤C、超音速飞机尾气排放D、使用氟里昂作制冷剂6、环境科学家的最新观点是“室内污染不比户外污染轻”。
以上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是( )A、烹饪时产生的油烟B、石材释放出的有害放射性气体氡C、水果散发出的香味D、劣质粘合剂释放出的甲醛等有害物质7、通常用作飞机外壳的合金材料是( )A、生铁B、碳素钢C、黄铜D、硬铝8、下列金属中,能跟稀盐酸反应的是( )A、PtB、CuC、ZnD、Hg9、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A、羊毛B、棉花C、晴纶D、麻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木插座破裂后可以热修补B、涤纶、羊毛、丝绸都属于天然纤维C、合成橡胶具有高弹性、绝缘性等优良性能D、合成材料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污染,所以要禁止生产和使用11、下图表示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 )A B C D12、水利部门今年已引8亿多立方米长江水入太湖以治理污染。
专家在肯定“引江济太”工程的同时指出,这项工程只是治表,要治本必须靠全社会的重视。
下列措施:①工矿企业污水排放要达标②加快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③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④提倡节约用水⑤禁用含磷洗涤粉能改善太湖水质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全部13、“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第二轮(一、二单元)化学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30分)请把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 冰雪融化
B. 铁锅生锈
C.粮食酿酒
D.蜡烛燃烧
2.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 )
A.集气瓶
B.量筒
C.试管
D.烧杯
3. 据报道:某地一名5岁的女孩子把涂改液当饮料吸食,食道被严重烧伤。
经医院检测后发现,涂改液中含有苯、甲基环已烷等多种有毒物质。
由此可知,涂改液是
( )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化合物
4. 下图所示物质的用途中,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5. 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期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6.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地球一小时”活动,号召晚上熄灯一小时。
2009年3月28日全球有超过十亿人参与这项活动。
下列说法与提倡这个活动的主要目的不相符的是
( )
A.节约能源
B.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C. 欣赏城市夜景
D.关注全球气候
7.某密闭容器内盛有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采用燃烧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且不能混入新的气体,最好采用的可燃物是
( )
A.硫磺
B.红磷
C.铁丝
D.木炭
8.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
当缓慢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
A.注射器内有液体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9.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物质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的热
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倒入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硫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0.下列变化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C.硫在氧气中燃烧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11.检验集气瓶内氧气有无集满的方法是
( )
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B.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口
C.用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D.将鼻子伸到瓶口闻一下气味
12.在试管中装入少量碘和锌粉的混合物,没有什么明显的化学反应,向其中滴入几滴水,则迅速发生反应,且水的质量未改变。
则上述变化过程中水充当( )
A.氧化剂
B.反应物
C.催化剂
D.生成物
13.每年的6月5日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净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下列气体组中的各种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
A.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B.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
C. 氧气二氧化碳氮气
D.氮气氧气一氧化碳
14.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15.在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后果是
( )
A.加热时无氧气产生
B.加热时产生氧气少
C.产生氧气缓慢
D.没有影响
二、填空与解答:(每个反应文字表达式2分,计45分。
)
16.(6分)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它约占空气体积的,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它约占空气体积的;10L空气中约含有L氧气,氮气约为L。
17.(4分)请给出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具体方法(请写出实验的过程、现象及结论)
(1) 水和酒精;
(2) 二氧化碳和空气;
(3) 铜片和铝
片;
(4) 白糖和食盐;18. (7分)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下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
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 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只答二点即可):
①;
②;
它们也有许多不同,请指出其中一个与另外两个的不同之处(答一点即可):。
(2) 写出上述甲乙两个实验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甲: ;
乙: 。
19. (5分)在空格内简要说明下列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20. (8分)有人喜欢在凌晨天朦朦亮时到森林公园中锻炼身体,这种做法对人体好吗?雨辰同学认为对人体有利,因为凌晨空气清新;江一杰认为对人体有害,因为凌晨森林公园中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太高,对人体有害,应该等日照以后再进入其中锻炼。
根据你学习的生物知识判断,你认为的观点正确。
为了研究凌晨森林公园中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与日照后森林公园中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1) 分别收集凌晨森林公园中空气和日照后公园中空气各一瓶到实验室: 收集日照后公园中空气的方法
是: 。
(2) 为比较两瓶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你采用的实验方案是: 。
预期的实验现象是: 。
由此现象你得到的结论是: 。
(3)为比较两瓶气体中氧气含量的高低,你采用的实验方案是:。
预期的实验现象是: 。
由此现象你得到的结论
是: 。
21.(8分)市场上有些食品装在充满气体的塑料袋内,显得鼓鼓的。
经询问得知:这样充气的包装,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较长时间保鲜、保质和不易压碎。
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大明猜想是二氧化碳,小明猜想是氮气。
(2)假如你是商家,你对食品包装袋中的气体有什么要求呢?(至少说出二点)(2分) ① ;
② ;
22.(4
分)右图是化学中“有名”的装置,有如下用途:
(1)可以用做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从 端进氧气。
(2)可以用做排水法收集氧气,在集气瓶中装满水,
从 端进氧气。
(3)医院里给病人输氧为了给氧气加湿和观察氧气的输出速度,也可以在氧气瓶和病人之间连接该装置,在集气瓶装半瓶水,将______端接氧气钢瓶,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就知道氧气的输出速度。
23. (3分)某地曾发生了一起亚硝酸钠中毒事件。
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亚硝酸钠和食盐的有关资料如下:
(1)根据上表,请你写出亚硝酸钠的两个物理性质:
①,②;
(2)检验亚硝酸钠的方法可以
是:。
三、实验探究题(每个反应文字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计25分)
24. (20分)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氧化氢的分解。
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
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回答下列问题:
(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
是。
写出反应文字表达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
型:。
(2) 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填字母)。
(3) 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B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
用B装置收集氧气的方法是法,可利用此方法收集的原因
是。
(4) 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优点是(填编号)。
①生成物只有氧气②不需加热③需加热
(5) 装置A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填编号)。
①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②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③加热反应物
(6) 下图所示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试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如果一开始就把红热的木炭很快地插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下部,会出现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的操作应
是;C图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生的现象
是;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往集气瓶里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生的现象是。
(7)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把铁丝绕成螺旋状,其作用
是;
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集气瓶里预先要装入少量的细沙或水,原因
是;
写出这一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5. (5分)某同学用右图所示的装置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连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5 cm处。
已知生石灰与水反应能产生大量的热,温度达到40℃时白磷能自燃。
(1)向烧杯内加入适量水,与生石灰反应的目的是:
;
(2)可观察到玻璃管内开始发生的现象:
白磷(足量) ,活塞向(填“左”或“右”)移动。
(3)实验结束,恢复到常温后,活塞应停在约cm处,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