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的标型特征
矿物的形态

此外,尚有短柱状、板柱状、 板条状和厚板状等过渡类型。
注意:
• 晶体习性是晶体的成分和结构,及 生长环境的物理化学条件(包括温度、
压力、组分浓度及介质的PH值和Eh值等)
和空间条件的综合体现。
具体规律为:
①化学成分简单,结构对称程度高的晶 体,一般呈等轴状。
②晶体常沿其内部结构中化学键强的 方向发育,如具链状结构的矿物呈柱状、 针状晶习,而层状结构的矿物则呈片、鳞 片状习性。
鲕状集合体鲕状集合体: >50%球粒的 直径<2mm,形状、大小如鱼卵。 豆状集合体豆状: 球粒大小似豌豆, 直径一般为几mm 。
4)钟乳状集合体:
在岩石的洞穴或裂隙中,由真溶液 蒸发或胶体凝聚,在同一基底上 向外逐层堆积而成。
特征:
① 外形呈圆锥形、圆柱形、圆丘形、
半球形和半椭球形等,通常具体地 分为钟乳状、葡萄状和肾状 钟乳状、 等 葡萄状和肾状 。
由长柱状、针状、片状或板状 的许多单体围绕某一中心成放射状 排列而成。
3)晶簇:
在岩石的空洞或裂隙中,丛生于 同一基底,另一端朝向自由空间发育 而具完好晶形的簇状单晶体群。
此外,尚有束状集合体、毛发状集合体、 树枝状集合体等。
二、隐晶及胶态集合体
隐晶集合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可分辨 矿物单体的集合体。
柱状(columnar)、针状(acicular)、 板状(tabular)、片状(schistic)、 鳞片状(scaly)、叶片状(foliated) 和粒状(granular)等。
常见的特殊形态的集合体:
1)纤维状集合体:
由一系列细长 针状或纤维状 的矿物单体平行 密集排列而成。
2)放射状集合体:
② 内部常具同心层状、放射纤维状 或致密状构造。
成因矿物学(矿物的标型性)2

如金刚石原只产于金伯利岩岩筒中,现发现在钾 镁煌斑岩中、基性、超基性岩包体中也有产出,其 中钾镁煌斑岩型金刚石矿床已成为一重要的金刚石 矿床类型。
海绿石:原是海相地层的指示矿物,现在不同 盐度的陆相水体沉积物中也有发现。 3)区域性:有些标型矿物具有全球的适用性, 而有一些只是在某一区域或某一矿床或矿区内适用 ,这是由于当地的构造地质背景决定的。
形成和稳定于某种特定的地质环境,或者只在某一特定的地质作用 中形成的矿物。
特点: 1)矿物的单成因性:
在自然界有些矿物主要趋向于或者只有一种成因。如:铬铁矿主要 产于超基性岩中;斯石英、柯石英专属于高压冲击变质成因(多在陨石坑 和上地幔);辰砂、辉锑矿是低温热液矿床的标志。
2)标型矿物的相对性:
一些是单成因的矿物,在其它成因中也有发现。
5.分布于不同地质时代和不同矿床类型、不同岩石类型中的 矿物同位素组成不同。
如:沉积碳酸盐:δ13C,接近于0值(PDB; 岩浆成因的碳酸盐矿物:δ13C -5.3~-7.0‰; 有机质堆积物:δ13C -24~-29‰; 基性超基性岩矿物组合包裹体中金刚石:δ13C -0.25~-03.44‰ 陨石中有金刚石δ13C -0.58~-0.63‰ 冲击岩中的金刚石δ13C -1.32~-1.87‰
黄铁矿中的Co/Ni:
王奎仁(1989)通过我国65个点,共115件黄铁矿样品的 分析研究指出不同成岩成矿条件下形成的黄铁矿其Co/Ni有一定 的标型特征。 同生沉积:显著小于1,范围0.011~ 0.37 沉积改造:随改造强度而增大,从0.16~0.8到接近于1 沉积变质:随变质程度加深而增大,从1.47~5.75
二、离子占位标型
一些结构复杂矿物中离子占位与其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关系密切。 例如辉石的结构类型受化学成分和温度的控制; 辉石晶体的化学式基本上可用M1M2X2O6表示,X位置通常进行类质 配位数为6,M1位置为Ti4+, Al3+, Cr3+, Fe3+, 同 象代替的是Al, Si 它们占据四面体孔隙,配位数为4,M1M2为八面体孔隙, M2位置为Ca2+, Li+, Na+, K+
陕西省宁陕县东沟金矿标型矿物中黄铁矿特征

陕西省宁陕县东沟金矿标型矿物中黄铁矿特征陕西省宁陕县东沟金矿是陕西省的重要矿产资源之一,其中黄铁矿是该矿的标型矿物之一。
黄铁矿是一种常见的铁矿石,它具有独特的特征和性质。
下面我们将对宁陕县东沟金矿中的黄铁矿特征进行详细介绍。
一、物理特征黄铁矿呈现为金属黄色至青铜色,在光线下呈金属光泽,是一种金属矿石。
其硬度在5.5-6.5之间,比重为4.9-5.3。
黄铁矿具有明显的双晶性,断口呈贝壳状。
二、化学成分黄铁矿的化学成分主要是FeS2,其中含铁量高达46.6%,硫含量为53.4%。
黄铁矿中还会含有少量的其他元素,如镍、钴等。
这些化学成分使得黄铁矿成为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可用于提取铁和硫。
三、晶体结构黄铁矿的晶体结构属于立方晶系,通常为立方体、十二面体或八面体结晶,晶体表面常常呈现为棱柱状。
其晶体结构呈现出特有的外貌,具有独特的美感。
四、形成环境黄铁矿通常形成于含硫的沉积岩层中,也可能形成于热液矿床中。
在宁陕县东沟金矿中,黄铁矿大多数是在热液活动的岩浆岩中形成的,与其他矿物形成矿石脉。
五、地质分布在宁陕县东沟金矿中,黄铁矿主要分布于金矿石脉中,常常与石英、赤铁矿等矿物共生。
黄铁矿也多见于含有硫的沉积岩中,常常与黄铜矿、黄铜绿矿等硫化物共生。
六、资源利用黄铁矿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它可以用于提取金属硫化物中的金属铁。
黄铁矿还可以作为硫化剂、化工原料,用于冶金、化工等领域。
在宁陕县东沟金矿中,黄铁矿资源丰富,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黄铁矿作为宁陕县东沟金矿的标型矿物之一,具有独特的物理特征、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和形成环境。
其在地质分布和资源利用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黄铁矿的特征,可以更好地认识宁陕县东沟金矿的地质特征和资源价值,为地质勘查和矿产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合理开发和利用黄铁矿资源,可以促进宁陕县的经济发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科研人员和相关机构关注和投入到黄铁矿的研究和开发中,为推动当地矿产资源的有效利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黄铁矿矿物标型特征找矿意义

前苏联н.з.叶夫济科娃(1984)在研究远东金矿(火山岩型)金矿时,在含金脉范围内总结了如下规律:近矿交代岩(青盘岩)及其上部矿脉以平滑的粗晶黄铁矿为主。石英脉附近,立方体黄铁矿晶面平滑度降低,代之以粗大的晶面条纹,出现五角十二面体晶面,石英脉本身,上部以八面体黄铁矿为主,中部以二十面体(八面体和五角十二面体同等发育的聚晶)黄铁矿为主,下部以五角十二面体黄铁矿为主。
2.3运用黄铁矿微量元素指导找矿评价的信息
中亚西亚金矿:矿体外带(青盘岩化带)中的黄铁矿含cu、bi、co、ni最高;近矿交代岩中的黄铁矿中这些元素的含量急剧下降。与金矿化不密切的高温黄铁矿含mn、sn、bi、as、co;与金矿化密切的低温黄铁矿(立方体、五角十二面体)中含sb、hg、cu、ba。
乌拉尔金硫化物矿床:近矿带内的黄铁矿富含au、as(0.3—1%),mn、cu(0.2—1%)(l.a.洛克诺娃,1976)。
2.1运用黄铁矿晶形特征,预测金矿化富集部位的矿物学信息
立方体黄铁矿(ⅱ{210}),往往是贫矿硫化物石英建造(м.в.波皮夫尼亚克,1976)。在含金石英脉中,金往往集中在晚期五角十二面体晶形的黄铁矿和小粒径的脉状黄铁矿中(н.г.格拉日丹采夫,1973),如泰岭五角十二面体自形晶黄铁矿含金高达461.58g/t;陕西二台子金矿细粒五角十二面体自形晶黄铁矿含金高达70.2—149.3g/t;黑龙江团结沟金矿粉末状—脉状黄铁矿含金高达248.57g/t。
1理论基础
矿物标型特征属于找矿矿物学研究的范畴。所谓找矿矿物学是指,在地质——找矿中运用矿物标型学说,应用成因矿物学理论进行找矿实践的新兴学说。
矿物的标型特征

2、溶蚀 矿物生成之后,受后继溶液的作用可 发生部分溶解或全部溶解的现象,称为溶蚀。 部分溶蚀的结果常常在晶面上留下溶蚀的迹 象—蚀象,以致晶面变粗糙,光泽降低,角 顶或晶棱变圆滑。溶蚀的矿物,当条件适宜 时,又可重新生长并恢复原来的形状,这种 作用称为再生。
3. 假象与副象交代
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已形成的矿物与变化了的 熔体或溶液发生发生反应,引起成分上的交换,使 原矿物转变为其它矿物的现象,称为交代。如橄榄 石被蛇纹石交代。 交代作用通常沿着矿物的边沿、裂隙或解理开 始进行,其中未被交代的部分称为交代残余。若交 代作用强烈时,原矿物可全部被新形成的矿物所代 替,而保留原矿物的外形,叫交代假象。 矿物发生同质多象转变后,新矿物仍保留原矿 物的外形,称为副象。 当原矿物溶解后遗留下来具原矿物晶形的空洞, 被别的矿物充填而形成的假象,称充填假象。
(2)物理状态分类: 1)固态包裹体:主要由玻璃和气孔组成。气孔 是岩浆冷凝成玻璃时收缩而成的。 2)气体包裹体:主要有气体和液体组成,气体 的体积超过50%。它是矿物在结晶过程中捕获 的单一相冷却收缩的结果,气液比越大反映形 成的温度越高。 3)液体包裹体:指气液比小于50%的气液包裹 体。反映形成温度低于气体包裹体。 4)多相包裹体:即包裹体中包含三相,主要出 现于变质岩、花岗岩、沉积岩的矿物中。
思考题
• 内生作用包括哪些地质作用类型?外生作用包括 哪些地质作用类型? • 何谓标型特征?矿物有哪些特点可以用来说明其 形成条件? • 何谓矿物的共生组合?它与伴生组合有何区别? • 何谓假相?试举一例。 • 矿物中的包裹体按成因分为哪几个类型?如何用 包裹体进行测温?所测的温度代表什么意义的温 度?
包裹体测温
四、矿物的生成顺序和世代
矿物的生成可以是同时,也可以是有先有后,按矿 物生成的先后就有了矿物的生成顺序。确定矿物生成顺 序的标志:
陕西省宁陕县东沟金矿标型矿物中黄铁矿特征

陕西省宁陕县东沟金矿标型矿物中黄铁矿特征陕西省宁陕县东沟金矿是中国著名的金矿之一,位于宁陕县东沟乡的东沟山脉中。
在金矿中,黄铁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矿物,其特征十分显著。
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宁陕县东沟金矿标型矿物中黄铁矿的特征。
黄铁矿,又称黄铁矿或者辉铁矿,是一种含有铁和硫的硫化物矿物。
其化学式为FeS2,有金属光泽,金黄色或黄铜色,通常呈立方体或十二面体结晶。
在硬度上,黄铁矿通常在6-6.5之间,比较硬,因此在矿石中较为突出。
在宁陕县东沟金矿中,黄铁矿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矿物,其分布较为广泛。
在矿石中,黄铁矿往往以晶体形式存在,晶体结晶呈立方体或者十二面体的形态。
在矿脉中,黄铁矿的含量也比较高,常常和金等有价矿物携带在一起,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矿石矿体。
除了在形态上的特征之外,黄铁矿在化学性质上也具有一定的特点。
黄铁矿是一种较为稳定的矿物,不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并且在大气中也不容易氧化。
这种特性使得黄铁矿在矿石中能够相对稳定地存在,并且相对容易提取出其中的有价金属。
在宁陕县东沟金矿中,黄铁矿的存在对于金矿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黄铁矿常常与金矿共生,在成矿过程中扮演着催化剂的角色,促进金的生成和富集。
在金矿的勘探和开发过程中,黄铁矿的分布和特征往往能够提供重要的信息,帮助对金矿资源的评价和利用。
黄铁矿作为宁陕县东沟金矿标型矿物中的重要成分,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
其在形态上呈现出立方体或者十二面体的结晶形态,在化学性质上表现为较为稳定,不容易氧化。
黄铁矿的存在对于金矿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金矿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中的重要信息源。
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深入研究黄铁矿的特性,为宁陕县东沟金矿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标型特征 2001 山东烟台南张家金矿黄铁矿的标型特征

现 代 地 质第15卷 第2期2001年6月GEO SC IEN CEV ol 115 N o .2 June 2001山东烟台南张家金矿黄铁矿的标型特征孟繁聪1,孙岱生2,李胜荣2,岳书义3,宋玉祥3(1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37;2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31烟台黄金局,山东烟台 264000)摘要:通过对烟台南张家金矿黄铁矿的形态、成分和热电性标型的分析和测试,对金矿的深部成矿远景进行了评价。
南张家金矿黄铁矿的形态以{100}+{210}为主,反映了成矿溶液中硫浓度较高,金具有明显的亲硫性。
黄铁矿成分贫Co 、N i ,富A s 、H g 。
热电导型主要为P 型,表明所采矿体为浅部矿,深部仍有远景。
同时,黄铁矿P 型导型出现率由上到下变化很小,成矿环境稳定,显示矿体向下继续延伸。
另外,矿石中的黄铁矿与磁山二长花岗岩中的副矿物黄铁矿在形态、成分和热电性上具相似性,表明二者具有继承关系,佐证了金矿的形成与岩体的演化有关。
关键词:黄铁矿;标型特征;南张家金矿;深部成矿远景中图分类号:P 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527(2001)02—0231—07 收稿日期:2001—03—15 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9549108)。
作者简介:孟繁聪(1967—),男,副研究员,博士,矿物学专业,目前主要从事藏北火山岩的研究工作。
烟台南张家金矿是近年新发现的矿床,由于基础地质工作薄弱,该区成矿潜力、成矿规模等一系列问题都未得到解决,南张家金矿开采后即面临资源危机。
因此,急需对南张家金矿深部远景进行评价。
黄铁矿是金矿床中最普遍最重要的载金矿物[1~3]。
胶东金矿中的黄铁矿也是最主要的载金矿物之一,通过对黄铁矿标型特征的研究,曾多次成功地指导矿山的勘探和开采[4~9]。
金银矿物的形成在时空以及成因上与黄铁矿有密切的关系[10~17],对黄铁矿进行深入的成因矿物学研究,有助于对南张家金矿的深部远景作出评价。
矿物标型特征及其对不同成矿作用的标识--以金红石为例

88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矿物标型特征及其对不同成矿作用的标识——以金红石为例李佳俊(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摘 要:矿物的标型特征是指能够反映矿物或地质体一定成因特点的矿物学标志,本文选取金红石为研究对象,系统总结金红石的化学标型、结构标型、形态标型和物理性质标型及其地质意义。
金红石是自然界中重要的副矿物,其形态,成分和其他特征对于指示来源,来源和矿化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不同来源的金红石矿床中选出金红石,并对与不同矿化作用有关的金红石形态,大小和组成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
最后,对金红石特征如形状、粒度、发生情况、组成等的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进反映出了金红石的成因极其相关信息。
关键词:金红石;标型特征;成矿特征;成矿阶段中图分类号:P6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23-0088-2 收稿日期:2020-12作者简介:李佳俊,男,生于1995年,汉族,四川资阳人,硕士学历,研究方向:矿床学。
1 金红石概述金红石的矿物学分类,是属于氧化物分类当中的链状氧化物,其理论学的组成成分为:Ti 含量为60%;O 含量为40%,并且在其中还常常伴有Fe 2+、Fe 3+、Ta 5+、Nb 5+、Cr 3+等成分混入到矿物当中。
其中主要以Fe 含量的黑色矿物称之为铁金红石。
Fe 2+可和2Nb 5+或Ta 5+与3Ti 4+构成异价类质同像置换。
当Nb 大于Ta 时,称铌铁金红石;当Ta 大于Nb 时,称钽铁金红石(王琪,2019)。
金红石的矿体结构属于四方型的晶体体系。
其浸提的结构基本为[TiO6]配位八面体。
[TiO6]配位八面体是沿C 轴进行排列,下[TiO6]配位八面体以链状排列,并且链通过[TiO6]配位八面体的角顶点连接。
以{110}作为双晶平面,同时形成双膝状,三胞胎或环形六边形。
骨料通常是密集的和块状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同样,在苏联塔 吉克的上比加尔 萤石矿床,矿体 顶部的萤石为 “立方体晶 体” ,矿体根部 则为“立方八面 体晶体”和“八 面体晶体”。据 此,可以估计矿 体剥蚀深度业评 价矿床深部远景 大小
• 不同成因的锡石在形态、物性、类质同象 混入元素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其中形态 是最直观的。
• 成分标型-微量元素: 研究较多的微量元素: Li,Rb,Cs,Ba,Re,Cr,Co,Ni,Zr,Hf, U, Nb,Ta,Ga,Ge,In,TR,F 等。 例:含Au硫化物中的黄铁矿和毒砂微量元素(前苏联 168个矿床): As,Sb:As普遍出现,由浅而深含量减少; Sb出现频度向下减小。 Pb,Zn,Cu:普遍出现,Cu由 浅而深含量减少, Pb,Zn中部最高。 Co,Ni:Co/Ni由 浅而深减小,浅部Ni明显减少, Co/Ni》1。 Au,Ag: Au多于Ag,由浅而深含量减少,浅部Au/Ag=1,中部达 39.9,深部5-3。 多元回归(95%信度): 黄铁矿: Au=23.95 + 0.84Ag - 7.255Zn + 6.445Co - 2.228Ni + 0.632Sb 毒 砂:Au=91.036 - 35.723Mo + 0.613Ti 3.714Zn + 0.361Sb
•
•
•
Hale Waihona Puke •沸腾包裹体( 图1中b) : 由含石盐、钾盐等子矿物包裹体和气体包裹体组成, 为 成矿流体上侵、降压、发生沸腾和成分不混溶过程中形成的。包裹体大小悬 殊, 数量极多, 分布杂乱, 各种气液比均有,但它们具有相同的均一温度, 为同一 温压条件下捕获的包裹体。这类包裹体主要分布于斑岩型矿床的矿物中, 例如 中国中-新生代斑岩型铜矿、斑岩型钼矿、斑岩型锡矿和斑岩型钨矿等, 它可 作别斑岩型矿床和流体发生沸腾的重要标型特征。 CO2 包裹体( 图1中c) : 常温下由水溶液、液相CO2 和( 或) 气相CO2 组成的 两相或三相CO2 包裹体, 它一般呈寄主矿物石英负晶形, 大小2~25Lm,含盐 度为w( NaCl) < 10%, 广泛出现于古老绿岩带脉型金矿的石英中。图1中c出现 两个密度不同的CO2 包裹体共生, 表明成矿流体曾发生过沸腾作用,该类沸腾 CO2 常出现在富金矿化地段。低盐度CO2 包裹体的大量出现为石英脉型金矿 的重要标型之一。 有机包裹体( 图1中d) : 由气态烃和( 或) 液态烃组成的有机包裹体, 均一温度小 于80~170℃左右, 均一温度的高低反映了油气田的成熟度[ 6]。含烃有机包 裹体的大量出现表明, 沉积盆地的堆积物已发展到生油气阶段, 为寻找油气田 的可靠标型之一。 上述各种包裹体类型的出现, 与岩石矿物的成因密切相关, 是认识岩石矿物成 因的特殊标型。(矿物包裹体的成因矿物学标型意义,2001,谢奕汉)
二、主要组分标型
组成矿物的主要元素 和主要的类质同象混入物 形成的标型特征。如橄榄 石中的Fe、Mg;黑云母中 的Fe、Mg; 闪锌矿中的Fe ; 黄铁矿中的Fe,S等 右图是泰查赖雅( 1971)据225个样品获得从 斜方辉石的FeO+Fe2O3+MgO 与Al2O3的含量看其成因的 图解。
• 辰砂的晶形变化与其形成时的深度有关,通常在 矿体的浅部呈厚板状,随着深度增加,变为近三 向等长的菱面体形态,而在矿体的深部往往以柱 状晶形出现为特征。 • 在很多汞矿床中见到随深度增加辰砂的晶体形态 改变的实例。如苏联高加索地区的白石汞矿床,在 矿床沿倾向往下160 米到20。米这一段距离内,由 浅到深辰砂由“菱面体晶体”逐渐转变为“柱状 和菱面体状晶体,继而变成“平行双面晶体”。
多元回归(95%信度)
一般,矿物中呈负相关的元素可能为类质同 象成分,呈正相关的元素可能为超显微矿 物包体所致。
• 闪锌矿是地质温度计, 温度高时, 含铁高, 颜 色深; 温度低时, 含铁低, 颜色浅。
• 可以用闪锌矿的某些特征,对河南省卢氏、栾川、汝阳一 带的铅锌矿床的成因作一进行讨论。
• 将闪锌矿的物性特征和闪锌矿标型特征与矿床成因联系对 比( 表5) , 发现后瑶峪、骆驼山、西灶沟的闪锌矿颜色深, 且含Fe较高, 在9%~13%, 含Zn都在51%~ 55%。这一带 的铅锌矿床属于中温热液矿床, 形成温度在300e 左右, 是 在中深成条件下形成的。(以闪锌矿标型特征浅论豫西若 干铅锌矿成因,2004,印修章等)
• 矿物包裹体( 原生成因包裹体) 是矿物结晶 时捕获了成岩和成矿流体而形成的,包裹 体形成后其内部物质不能外溢, 外部物质也 不能入侵, 成为一个独立的地球化学系统而 保存至今, 且为唯一的原始成矿流体样品。 这种样品记录有许多成岩、成矿信息, 其中 有的具有成因矿物学标型意义。
• 玻璃包裹体( 图1 中a) : 由玻璃质 和气泡组成,呈 浑圆型或寄主矿 物的负晶型。此 类包裹体为硅酸 岩熔浆从地下深 处侵入至近地表 时, 在快速冷凝 过程中而形成的, 因此它主要分布 在火山岩、次火 山岩( 斑岩) 的斑 晶矿物中, 一般 侵入岩特别是深 成岩中没有此类 包裹体赋存, 因 此这种类型的包 裹体可以作为识 别次火山岩( 斑 岩) 的主要标型 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