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环境保护概论》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概论第三版答案

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概论第三版答案

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概论第三版答案1、改革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废水的产生是化工废水处理的首要原则。

答案:对。

2、作为水处理技术方面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化工废水的总的特点是什么是典型的难降解废水。

答案:高盐度,对微生物有毒性。

3、废水处理的方法有哪些?A.化学法;B.物理法;C.物理化学法;D.生物法;E.化学生物法;答案:ABCD。

4、作为水处理技术方面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化工废水的总的特点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高COD;B、泥沙含量高;C、高盐度;D、有毒性;答案:泥沙含量高。

5、化工废水处理的方法有哪些?A、化学法;B、物理方法;C、物理化学法;D、生物法;E、化学生物法;答案:ABCD。

6、改革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废水的产生是化工废水处理的首要原则。

答案:对。

7、下面几项不属于污水深度处理方法的是()。

A.臭氧氧化处理;B.活性炭吸附;C.膜分离技术;D.土地处理技术;答案:D。

8、活性炭工艺能去除有机物和色度。

A:正确,B:错误。

答案:A。

9、电子工业、超高压锅炉补水等对纯水要求高的领域可以采用纳滤技术进行处理。

A:正确,B:错误。

答案:错误。

10、对于废水中的微小颗粒(d<1μm)可以采用混凝法处理。

答案:√。

11、普通砂滤池的滤速为;快速滤池可达到20-25m/hr。

答案:8-10。

12、以下含铝离子的混凝剂在使用时需要加碱性助凝剂的是:A、聚合氯化铝;B、精致硫酸铝;C、聚硫氯化铝;D、聚合硫酸铝;答案:精致硫酸铝。

13、氧化能力强,操作简单,对体系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的污水处理技术是:A、臭氧氧化法;B、空气氧化法;C、次氯酸钠氧化法;D、芬顿氧化法;答案:臭氧氧化法。

14、硫化物沉淀法可以用来处理含有汞离子的工业废水。

答案:正确。

15、废水生化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种类不包括。

A、好氧微生物;B、厌氧微生物;C、病毒;D、藻类;答案:病毒。

16、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是微生物处理有机废水的两种主要代谢途径。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复习题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复习题

绪论1.世界环境日:6月5日2.第一次世界环境日主题:只有一个地球。

3.环境问题概念:指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不协调所引起的问题。

分为两类:一是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超出环境承载力,使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自然资源枯竭的现象;二是人口激增、城市化和工农业高速发展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5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A人口问题:人口的急剧增加是当今环境的首要问题。

1999年世界人口突破了60亿,人口比世纪初增长了4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源消耗并未等比例的增加,而是加速增长资源消耗。

1999年比世纪初增长了10倍。

B资源问题:土地资源在不断减少和恶化,森林资源不断缩小,生物物种在减少,某些矿产资源濒临枯竭等。

C生态破坏:1土地退化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强度增大、过度放牧以及人为破坏植被。

后果: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地贫瘠和盐碱化2水土流失发生地区: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

全世界有250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陆地的16.8%。

3土地沙漠化概念:非沙漠地区出现的风沙活动、沙丘起伏为主要标志的沙漠景观的环境退化过程。

导致的后果:土地面积缩小、土地产出减少、降低了养育人口的能力。

4生物物种的消失如果森林砍伐、沙漠化及湿地等的破坏按目前的速度继续下去,那么至21世纪初将有100万种生物从地球上永远消失。

D大气环境污染概念:指温室气体过量排放造成的气候变化、广泛的大气污染和酸沉降、臭氧层破坏、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危害及其越境转移等。

1酸雨Acid rain概念:指pH值小于5.6的降水。

形成原因:排放大量的SO2和NOX,包括自然排放和人为排放。

人为排放为主。

酸雨的危害:a. 破坏森林生态系统 b. 破坏土壤的性质和结构c. 破坏水生生态系统 d.腐蚀建筑物和损害人体的呼吸系统和皮肤。

2臭氧层的破坏形成原因:含氯化学物质特别是氟氯烃进入大气会破坏同涡层的臭氧,除些之外,NOX、CH4等也都会破坏臭氧层。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复习题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复习题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复习题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问答题:1、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A人口问题 B资源问题 C生态破坏 D大气环境污染 E有毒化学品贸易和危险废物管理 F生物多样性危机 G淡水资源缺乏与水污染 H海洋污染2、请说明好氧生物处理的作用机制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微生物参与,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代谢过程。

在有机物氧化过程中脱出的H是以O为受H体,如C6H12O6 + 6 O2=6 CO2 + 6 H2O +2880KJ 好氧生物处理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比较彻底,最终产物是能量较低的CO2和H20,故释放能量多,代谢速度快,产物稳定。

3、请说明厌氧生物处理的原理厌氧:是指在无分子态氧存在的条件下,能进行正常的生理生化反应的生物,如厌氧细菌、酵母菌等.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无分子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 (包括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过程,也称为厌氧消化厌氧生物处理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化学过程,依靠三大主要类群的细菌,即水解产酸细菌、产氢产乙酸细菌和产甲烷细菌的联合作用完成5、写出生物法脱氮方法与流程,并进行必要的说明。

生物法脱氮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转盘、接触曝气法),而以活性污泥法使用较多脱氮菌在脱氮过程中必须有能量的供给,也要有供氢体(H2-donor) 的存在。

其流程为:见复习题6、简述好氧法与厌氧法处理废水的优缺点好氧:优点:能在较短时间内,将废水有机污染物稳定化,释放能量高,代谢速度快,产物稳定。

缺点:对含有有机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废水,由于要供给足够的O2较困难,需耗用大量稀释水,处理成本高。

厌氧法的主要特点:(1)应用范围广(2)能耗低(3)负荷高(4)剩余污泥量少,且其浓缩性、脱水性良好(5)氮、磷营养需要量较少(6)有杀菌作用(7)污泥易贮存缺点:(a)厌氧微生物增殖缓慢,因而厌氧设备启动和处理所需时间比好氧设备长;(b)出水往往达不到排放标准,需要进一步处理,故一般在厌氧处理后串联好氧处理;(c)厌氧处理系统操作控制因素较为复杂。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考试试题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考试试题

111.112《化工环境保护概论》补考试题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8分)1.废水治理的四大方法分别是、、和。

2.噪声按来源划分可分为生产噪声、、和。

3.噪声在传播过程中有三个要素,即、、。

4.环境质量评价按时间域可分为、质量现状评价和。

5.我国实行的三级五类的环境标准体系,其中“三级”指标准、标准和标准。

6.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主要体现的三个原则是、和。

7.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按时间分为、和。

8.环境可分为和两种。

9.化工污染物按其形态可分为、和。

10.生态系统是由、、和四部分组成。

11.汽车尾气的机外净化主要的方法是、和三种。

12.水体污染物根据来源不同分类可分为污染源、污染源和污染源三大类。

13.废水中的有毒污染物可分为和两大类。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蚂蚁在爬行的时候留下的“痕迹”,这是在传递()信息。

A.营养B. 行为C.物理D.化学2.飞机适宜在()层飞行。

A.平流层B. 对流层C.中层D.热层3.下列字母代表“生物需氧量”的是()。

A.CODB.DOC.TODD.BOD4.酸雨现象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含量过高。

A.CO2,SO2B. H2S,SO2C. SO2,NO xD.HCl,NO x5.《人类环境宣言》是()年提出的。

A.1972B.1982C.1928D.1927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废水中的疏水物质不宜用浮选法除去。

B.物理吸附时,高温有利于吸附。

C.萃取法处理废水时,常采用逆流操作。

D.通过反渗透,使废水中的阴、阳离子分离。

7.生物处理废水主要是除去水中的()。

A.有机污染物B.无毒污染物C.有毒污染物D.无机污染物8.下列物质不是好氧生化处理法的产物是(),A.CO2B.SO2C.H2OD.生物固体9.在催化还原法排烟脱硝中,还原剂是()。

A.CuB.NO XC.NH3D.SO210.使用活性碳吸附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的操作过程中,没有被吸附的是().A.O2B.H2O(g)C.SO3D.H2S11.民用炉灶排放的废气属于()。

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概论考试

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概论考试

1.在化工废气处理技术中,过滤式除尘器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A.高效除尘器B.回收干料C.适宜处理含水、油、粘性的粉尘D.使用温度较低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2.在化工废气处理技术中,清除废气中的粉尘时,粉尘密度描述正确的是()A.真密度大于视密度时,差值越大越易飞扬B.真密度大于视密度时,差值越小越易飞扬C.真密度小于视密度时,差值越大越易飞扬D.真密度小于视密度时,差值越小越易飞扬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3.在废水中氮的消除中,使用化学沉淀法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除磷率高B.处理结果稳定C.废渣多D.废渣少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4.在过滤法中,格栅过滤除粗悬浮物中栅条净间距是()A.0-5mmB.5-10mmC.10-25mm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5.由国家环保部统一制定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主要内容为()项,环境影响登记表主要内容为()项A.4, 6B.6, 4C.8, 3D.10, 5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6.在污水处理中,浮选法(气浮法)利用高度分散的()粘附水中污秽物,浮到水面,再进行分离。

A.小气泡B.大气泡C.小颗粒D.大颗粒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7.混凝沉淀法中助凝剂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

A.pH调节剂B.还原剂C.氧化剂D.活化剂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8.发改委的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中科测评注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的分值,一般是()分以上为合格。

A.50C.65D.70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9.建设项目环评具体分类由()部制定并公布名录。

A.卫生部B.监督部C.建设部D.环保部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10.化工污染按性质分类,以下不属于的是()A.高分子B.无机物C.有机物D.混合物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11.在二氧化硫废气处理技术,关于钠碱法脱除二氧化硫技术描述错误的是()A.吸收率高B.吸收率低C.无结垢堵塞D.耗碱成本较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12.化工污染按污物形态分类,以下不属于的是()A.废水B.废烟C.废气D.废渣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13.在卫生填埋技术中,防治二次污染的措施中,下列正确的是()A.掩埋好B.选址好C.渗透好D.引出好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14.在气态污染物处理技术中,关于吸附法特点描述错误的是()A.工艺简单B.净化度高C.吸附容量大D.不适于高浓度大气量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15.在二氧化硫废气处理技术,关于氨法脱除二氧化硫技术描述错误的是()A.A氨法流程简单B.工艺成熟C.副产物都无用D.广泛应用于硫酸生产尾气处理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16.以下不属于乙炔加成氯化法生产氯乙烯工艺优点。

化工环境保护及安全技术概论测试一参考

化工环境保护及安全技术概论测试一参考

《化工环境保护及安全技术概论》第一次作业自测返回上一级单选题(共 13 题,每题 5 分)1 . 1 kg 次氯酸钠的消毒能力顶( )kg 漂白粉。

 A. 1.00  B. 1.70  C. 0.59  D. 0.50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 暂无 2 . 一废水处理曝气池中取水样 200 mL 在皮重 46.4722g 的过滤坩埚过滤、在 105 ℃烘干后称重为 46.9762g,则此曝气池的活性污泥浓度为( ) g/L。

 A. 46.9762  B. 0.5040  C. 5.040  D. 2.520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 暂无3 . 某磷化工厂废水中含:生化需氧量 150 mg/L,氮 5mg/L。

则生化法处理该废水时,还需加氮( ) mg/L A. 15  B. 5  C. 7.5  D. 2.5我的答案: D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 暂无 4 . 废水处理的自然沉降法可除去水中有机物( )  A. 1/10  B. 1/5  C. 1/3  D. 1/2我的答案: C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 暂无 5 . 氨水法脱除 SO2 技术的三种方法,就氨耗率来说( )  A. 三种方法差不多  B.氨-亚铵法最小  C. 氨-硫铵法最小  D. 氨-酸法最小我的答案: D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 暂无 6 . 催化氧化吸收法处理 H2S 废气的催化剂是( )  A. 固体  B. 液体  C. 碱性  D. 酸性我的答案: B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 暂无 7 . 测得某石油化工厂的污水中的化学需氧量~200 mg/L,该污水可以排入( )  A. Ⅲ类地表水域  B. Ⅳ类地表水域  C. Ⅴ类地表水域  D.污水处理厂 我的答案: D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 暂无 8 . 废塑料回收利用中,目前用得最少的是( )  A. 再生回用  B. 化学溶解  C. 热分解  D. 焚烧我的答案: B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 暂无 9 . 20 世纪“世界八大公害”中有 件与化工有关。

国家开放大学资料:化工环保概论期末复习题

国家开放大学资料:化工环保概论期末复习题

化工环保概论期末复习题一、判断题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2、自然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

它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的总称,即阳光、温度、气候、地磁、空气、水、岩石、土壤、动植物、微生物以及地壳的稳定性等自然因素的总和。

(√)3、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非生物成分由阳光、大气、水、土壤、营养分等组成。

(√)4、造成1968年日本米糠油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市民食用了含有多氯联苯的米糠油而中毒或死亡。

(√)5、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能上的平衡、输入和输出物质数量上的平衡。

(×)6、在生态系统中,各种无生命的无机物、有机物和各种自然因素称为无生命物质。

(√)7、生物对污染物的富集作用,是食物链的重要特征之一。

(√)8、化工污染的来源主要有二个,一是化工生产的原料、半成品及产品;二是化工生产过程的排放,包括燃烧过程、冷却水、副反应、生产事故等。

(√)9、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按时间分为急性危害、慢性危害和亚急性危害。

(√)10、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11、有毒污染物一般可以通过呼吸道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等途径侵入人体,因此加强预防,是保证人体不受污染危害的重要措施。

(√)12、绿色植物在城市环境中的主要作用是扮演生产者的角色。

(×)13、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14、 1958年发生在日本九州南部熊本县水俣镇的水俣事件,其主要污染物是甲基汞。

(√)15、所谓生态平衡,就是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之间保持一种平衡状态,即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较短时间地保持稳定,这种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16、造成1988年上海甲肝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市民食用了含有多氯联苯的毛蚶。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第三版答案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第三版答案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第三版答案1、E连续回流提取法(正确答案)用乙醇作溶剂提取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植物细胞壁穿透力强(正确答案)B溶解范围广,提取较全面(正确答案)C提取液中蛋白质、多糖等水溶性杂质少(正确答案)D有防腐作用,提取液不易发霉变质(正确答案)2、组成缩合鞣质的基本单元是()[单选题] *A黄烷-3-醇(正确答案)B酚羟基C环戊烷D哌啶环3、以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为指标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的中药是()[单选题] * A葛根B黄芩(正确答案)C槐花D陈皮4、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常用的是()[单选题] *A溶剂提取法B水蒸气蒸馏法(正确答案)C超临界液体萃取法D超声提取法5、香豆素衍生物最常见的羟基取代位置是()[单选题] *AC7位(正确答案)BC5位CC3位DC6位6、临床上应用的黄连素主要含有()[单选题] *A奎宁B小檗碱(正确答案)C粉防己碱D苦参碱7、在溶剂提取法中,更换新鲜溶剂可以创造新的(),从而使有效成分能够继续被提取出来。

()[单选题] *A极性差B压力差C浓度差(正确答案)D体积差8、四氢硼钠反应变红的是()[单选题] *A山柰酚B橙皮素(正确答案)C大豆素D红花苷9、E何首乌生物碱沉淀反应的条件是()[单选题] *A酸性水溶液(正确答案)B碱性水溶液C中性水溶液D盐水溶液10、E连续回流提取法(正确答案)能用乙醇作溶剂提取的方法有(多选)()* A浸渍法(正确答案)B渗漉法(正确答案)C煎煮法D回流提取法(正确答案)11、单萜和倍半萜在化学结构上的明显区别是()[单选题] *A氮原子数不同B碳原子数不同(正确答案)C碳环数不同D硫原子数不同12、萃取时,混合物中各成分越易分离是因为()[单选题] *A分配系数一样B分配系数相差越大(正确答案)C分配系数越小D以上都不是13、下列不能作为极性吸附剂的是()[单选题] *A活性炭(正确答案)B氧化铝C硅胶D氧化镁14、以下哪种方法是利用混合中各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或在冷热情况下溶解度显著差异的原理而达到分离的()[单选题] *A沉淀法B分馏法C结晶法(正确答案)D升华法15、关于黄酮类化合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 A多为液态或呈挥发性B多为无色C因分子内多具有酚羟基,多呈酸性(正确答案)D易溶于水16、组成木脂素的单体基本结构是()[单选题] *AC5-C3BC5-C2CC6-C3(正确答案)DC6-C417、二氢黄酮类专属性的颜色反应是()[单选题] *A盐酸-镁粉反应B四氢硼钠反应(正确答案)C硼酸显色反应D锆盐-枸橼酸反应18、由两个苯环通过三碳链相互连接成的具有6C-3C-6C基本骨架的一系列化合物是()[单选题] *A苷类B黄酮类(正确答案)C醌类D生物碱类19、提取遇热不稳定的成分宜用()[单选题] *A回流法B煎煮法C渗漉法(正确答案)D蒸馏法20、七叶内酯的结构类型为()[单选题] *A简单香豆素(正确答案)B简单木脂素C呋喃香豆素D异香豆素21、牛蒡子属于()[单选题] *A香豆素类B木脂内酯(正确答案)C苯丙酸类D黄酮类22、具有光化学毒性的中药化学成分类型是()[单选题] *A多糖B无机酸C鞣质D呋喃香豆素(正确答案)23、当一种溶剂无法结晶时,常常使用混合溶剂,下列不是常用的混合溶剂是()[单选题] *A甲醇-水B乙酸-水C乙醚-丙酮D石油醚-水(正确答案)24、具有酚羟基或羧基的游离蒽醌类成分有一定酸性,可用的提取方法是()[单选题]* A酸溶碱沉法B碱溶酸沉法(正确答案)C水提醇沉法D醇提水沉法25、酸碱沉淀法中的酸提碱沉法主要适用于()[单选题] *A黄酮类B香豆素类C醌类D生物碱类(正确答案)26、四氢硼钠反应变红的是()[单选题] *A山柰酚B橙皮素(正确答案)C大豆素D红花苷27、可与异羟肟酸铁反应生成紫红色的是()[单选题] *A羟基蒽醌类B查耳酮类C香豆素类(正确答案)D二氢黄酮类28、检识黄酮类化合物首选()[单选题] *A盐酸-镁粉反应(正确答案)B四氢硼钠反应C硼酸显色反应D锆盐-枸橼酸反应29、溶剂极性由小到大的是()[单选题] *A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正确答案)B石油醚、丙酮、乙酸乙酯C石油醚、乙酸乙酯、三氯甲烷D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醚30、生物碱总碱的三氯甲烷溶液,用酸性不同的PH(由高到低)缓冲溶液萃取,最先萃取的生物碱是()[单选题] *A碱性弱的B中等碱性C吡啶类D碱性强的(正确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1.112《化工环境保护概论》补考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8分)
1.废水治理的四大方法分别是、、和。

2.噪声按来源划分可分为生产噪声、、和。

3.噪声在传播过程中有三个要素,即、、。

4.环境质量评价按时间域可分为、质量现状评价和。

5.我国实行的三级五类的环境标准体系,其中“三级”指标准、标准和标准。

6.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主要体现的三个原则是、和。

7.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按时间分为、和。

8.环境可分为和两种。

9.化工污染物按其形态可分为、和。

10.生态系统是由、、和四部分组成。

11.汽车尾气的机外净化主要的方法是、和三种。

12.水体污染物根据来源不同分类可分为污染源、污染源和污染源三大类。

13.废水中的有毒污染物可分为和两大类。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蚂蚁在爬行的时候留下的“痕迹”,这是在传递()信息。

A.营养
B. 行为
C.物理
D.化学2.飞机适宜在()层飞行。

A.平流层
B. 对流层
C.中层
D.热层
3.下列字母代表“生物需氧量”的是()。

A.COD
B.DO
C.TOD
D.BOD
4.酸雨现象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含量过高。

A.CO2,SO2
B. H2S,SO2
C. SO2,NO x
D.HCl,NO x
5.《人类环境宣言》是()年提出的。

A.1972
B.1982
C.1928
D.1927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废水中的疏水物质不宜用浮选法除去。

B.物理吸附时,高温有利于吸附。

C.萃取法处理废水时,常采用逆流操作。

D.通过反渗透,使废水中的阴、阳离子分离。

7.生物处理废水主要是除去水中的()。

A.有机污染物
B.无毒污染物
C.有毒污染物
D.无机污染物
8.下列物质不是好氧生化处理法的产物是(),
A.CO2
B.SO2
C.H2O
D.生物固体9.在催化还原法排烟脱硝中,还原剂是()。

A.Cu
B.NO X
C.NH3
D.SO2
10.使用活性碳吸附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的操作过程中,没有被吸附的是().
A.O2
B.H2O(g)
C.SO3
D.H2S 11.民用炉灶排放的废气属于()。

A.工业污染源
B.农业污染源
C.生活污染源
D.交通污染源12.在双碱法中,使用的第二碱是().
A.NaOH
B.Na2CO3
C.Ba(OH) 2
D.CaCO3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环境问题
2.生态系统
3.热污染
四.简答题(共23分)
1.生态学有哪些规律?(5分)
2.选择吸收剂应考虑哪些因素?(6分)
3.水污染的控制措施有哪些?(6分)
4.噪声有哪些危害?(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