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刀槽解释
退刀槽标注方法

退刀槽标注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退刀槽标注方法,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事儿呢!你看啊,这退刀槽就像是个小陷阱,专门等着刀具来掉进去。
它的作用可不小,能让加工过程更顺畅,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那怎么标注它呢?这就好比给这个小陷阱做个记号,让大家都能清楚地知道它在哪里。
咱先说说在图纸上标注退刀槽的样子,就像是给它画了个特别的画像。
得把它的尺寸、形状啥的都标清楚,不能含糊。
就好像你要给别人描述一个东西,你得说得明明白白的,不然别人咋知道是啥样呢。
比如说,退刀槽的宽度,那可得标得准确无误。
你想想,要是标错了,加工出来的东西不就不对劲儿了嘛!这就跟你出门穿错鞋一样别扭。
还有深度,也得好好标,不能深一脚浅一脚的呀。
标注的时候,还得注意符号的使用呢。
这符号就像是个小旗帜,告诉你这里有个退刀槽。
可别小看这小旗帜,没有它可不行。
这就跟你走路没有路标,那不就迷路啦?再说说标注的位置,那得放在显眼的地方,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到。
不能藏在角落里,那谁能找得到呀!这就像你把宝贝藏起来了,自己都找不到,还谈什么别人能发现呢。
咱举个例子吧,就好比你要给朋友指路去一个地方,你肯定得说得清清楚楚,在哪条街、哪个路口,对吧?标注退刀槽也是一样的道理呀。
还有啊,标注的时候要认真仔细,不能马虎。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一个小失误可能就会导致大问题。
你想想,要是因为标注错了,加工出来的零件不能用,那多浪费呀!这就跟你写作业不认真,结果全错了,那不是白写了嘛。
退刀槽标注方法虽然看起来简单,可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咱可得好好琢磨琢磨,不能随随便便就对付了。
这就跟做饭一样,调料放得恰到好处,做出来的菜才好吃。
总之呢,退刀槽标注方法可得重视起来,它关系到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咱可不能小瞧了它,要像对待宝贝一样对待它。
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呀?所以啊,在标注退刀槽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准确、细致,这样才能保证加工出来的东西完美无缺呀!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退刀槽加工心得

退刀槽加工心得退刀槽加工是机械加工中常见的一种工艺,其目的是在工件上制造出一条长而窄的溝道,以便插入切削工具。
通过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总结,我得出了一些有关退刀槽加工的经验和心得。
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退刀槽加工需要有合适的机床和刀具。
机床的稳定性和刚性是保证加工质量的关键。
同时,选用合适的刀具也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硬质合金刀具是常用的选择,其耐磨性和切削稳定性都相对较好。
其次,在进行退刀槽加工前需要对各种参数进行合理的设置。
首先是进给速度和进给量的选择。
根据工件的硬度和材料,可以选择合适的进给速度和进给量。
进给速度过快可能导致切削过度,而进给量太大则可能影响加工质量。
此外,切削深度也是需要注意的参数之一,切削深度过大可能会引起振动和刀具受力过大,从而影响加工效果。
再次,退刀槽加工中的冷却液的使用也是很重要的。
在加工过程中,冷却液的作用不仅是降低工件和刀具的温度,还可以有效地减少切削力和摩擦。
同时,冷却液还有清洗和冷却切屑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加工效率和延长刀具寿命。
此外,退刀槽的加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刀具的选择和更换。
刀具的状况对加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在开始加工之前需要检查刀具的磨损情况,以免影响加工质量。
另外,当加工过程中刀具出现明显的磨损或者损坏时,及时更换刀具也是至关重要的。
总结起来,退刀槽加工是一项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工艺。
正确选择机床和刀具,并合理设置相关参数,合理使用冷却液以及及时更换刀具等都是关键的要点。
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经验,才能更好地完成退刀槽加工任务。
希望以上的经验和心得对大家有所启发,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螺纹退刀槽标准

螺纹退刀槽标准螺纹退刀槽是机械加工中常见的一种工艺,它在螺纹加工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螺纹退刀槽的标准对于保证螺纹加工质量、提高加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螺纹退刀槽的标准及其相关内容。
1. 螺纹退刀槽的作用。
螺纹退刀槽是在螺纹加工过程中,用来退刀的槽。
它的主要作用是在螺纹加工结束后,将刀具迅速退回,以便下一次切削。
同时,螺纹退刀槽还可以有效地排除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切屑,保证螺纹的加工质量。
2. 螺纹退刀槽的标准。
根据螺纹的不同类型和加工要求,螺纹退刀槽的标准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螺纹退刀槽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退刀槽的形状,螺纹退刀槽的形状应符合标准要求,一般来说,它应该是一个V型槽,以便刀具能够顺利地退回。
(2)退刀槽的尺寸,螺纹退刀槽的尺寸应符合螺纹加工的要求,包括槽宽、槽深等尺寸。
(3)退刀槽的位置,螺纹退刀槽的位置应该合理,既要保证刀具能够顺利地退回,又要避免对螺纹加工产生不利影响。
3. 螺纹退刀槽的加工方法。
螺纹退刀槽的加工方法主要包括刀具的选择、加工工艺的确定等内容。
在实际加工中,应根据螺纹的类型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并确定合理的加工工艺,以保证螺纹退刀槽的加工质量。
4. 螺纹退刀槽的质量要求。
螺纹退刀槽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螺纹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因此,在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加工,保证螺纹退刀槽的形状、尺寸和位置符合要求,同时要保证加工表面的光洁度和精度。
5. 总结。
螺纹退刀槽作为螺纹加工过程中的重要工艺,其标准、加工方法和质量要求都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加工,才能保证螺纹的加工质量和效率。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重视螺纹退刀槽的加工工艺,确保螺纹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螺纹退刀槽的标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本文能够对大家在实际生产中有所帮助。
插齿、滚齿退刀槽

表’
!!
模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滚人字齿轮退刀槽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 批准 返回总目录 返回分目录
退刀槽深度由设计者决定退刀槽宽度决定于滚刀直径和滚刀长度决定于螺旋角当滚刀尺寸改小后表中退刀槽宽度也应相应改返回总目录返回分目录后退后退返回分目录返回总目录
返回总目录 返回分目录
后退
!
’ 插齿空刀槽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标准
插齿! 滚齿退刀槽
!" # $% &’()*+, 代替 % # $" -(&*.(
返回总目录 返回分目录
后退
!
1,.
1.*
1/-
&1*
0)
0&*
0&.
0),
0(1
!&)"1-1源自1/*&0*
&1)
0,
0).
0(.
0,(
0-)
&,
外螺纹退刀槽尺寸计算公式

外螺纹退刀槽尺寸计算公式在机械加工中,外螺纹退刀槽是用来退刀的一种结构,其尺寸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尺寸可以确保螺纹加工的质量和精度。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外螺纹退刀槽尺寸的计算公式,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解释。
外螺纹退刀槽尺寸计算公式如下:D = d 0.6495 P。
其中,D为外螺纹退刀槽直径,d为螺纹外径,P为螺距。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各个参数的含义。
螺纹外径(d)是指螺纹的最大直径,通常用来表示螺纹的尺寸。
螺距(P)是指相邻两条螺纹之间的距离,也是螺纹的一个重要参数。
在实际应用中,当我们需要计算外螺纹退刀槽的尺寸时,首先需要确定螺纹的外径和螺距。
然后,根据上述公式,就可以计算出外螺纹退刀槽的直径。
外螺纹退刀槽的尺寸计算公式的推导是基于螺纹的几何特性和加工要求。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外螺纹退刀槽尺寸与螺纹外径和螺距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控制螺纹加工的质量。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例如,由于螺纹的加工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因此在计算外螺纹退刀槽尺寸时,需要考虑到这些误差,并适当地进行修正。
另外,不同类型的螺纹(如粗牙螺纹、细牙螺纹等)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修正系数,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除此之外,外螺纹退刀槽的尺寸还受到加工工艺和设备的影响。
在实际加工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加工条件和设备性能,对计算结果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正,以确保外螺纹退刀槽的尺寸符合实际加工要求。
总之,外螺纹退刀槽尺寸的计算公式是基于螺纹的几何特性和加工要求推导出来的。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外螺纹退刀槽尺寸与螺纹外径和螺距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控制螺纹加工的质量。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加工条件和设备性能,对计算结果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正,以确保外螺纹退刀槽的尺寸符合实际加工要求。
普通螺纹收尾、肩距、退刀槽和倒角(企业标准)

普通螺纹收尾、肩距、退刀槽和倒角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一般紧固连接用普通螺纹收尾、肩距、退刀槽和倒角的结构和尺寸。
本标准适用于螺纹结构的设计和用刃具加工的普通螺纹。
与普通螺纹牙型相同或相近螺纹(如:过渡配合螺纹、大间隙螺纹、超细牙螺纹和小螺纹等)的收尾、肩距、退刀槽和倒角尺寸可参照采用本标准的数据。
2 术语和定义
2.1螺纹收尾
加工螺纹时,由于工艺上的原因,尾部形成一小段不完整的螺纹。
2.2肩距
外螺纹为轴肩到螺纹之间的距离;内螺纹(不贯通的螺孔)为钻孔深度与螺孔深度之差。
2.3退刀槽
为了消除螺纹收尾,在螺纹终止处做出比螺纹稍深的槽。
2.4 倒角
为了便于内、外螺纹旋合,并防止端部螺纹碰伤,一般在螺纹端部做出倒角(即圆台)。
3 型式和尺寸
3.1 外螺纹
3.1.1 外螺纹收尾、肩距、退刀槽型式与尺寸按图1和表1的规定。
螺纹收尾的牙底圆弧半径不应小于完整螺纹所规定的最小牙底圆弧半径。
过渡角(α)不应小于30°。
3.1.2 外螺纹始端端面的倒角一般为45°,也可采用60°或30°倒角;倒角深度应大于或等于螺纹牙型高度。
对于搓(滚)丝加工的外螺纹,其始端不完整螺纹的轴向长度不能大于2P。
3.2 内螺纹
3.2.1 内螺纹收尾、肩距、退刀槽型式与尺寸按图2和表2的规定。
3.2.2 内螺纹入口端面的倒角一般为120°,也可采用90°倒角;端面倒角直径为:(1.05~1)D。
退刀槽

-
1 0.4 4 3.2 0.3
跃80
1 0.2 2.5 1.8 0.1
跃18~50
1.6 0.3 4 3.1 0.2 2.5 0.4 5 4.8 0.3
跃50~80 -
跃80~125
4 0.5 7 6.4 0.3
跃125
退刀槽 尺寸
r1伊t1 0.6伊0.2 0.6伊0.3 1伊0.2 1伊0.4 1.6伊0.3 2.5伊0.4 4伊0.5
返回总目录 返回分目录
后退
4
允月/在匝 源23愿原2006 代替 JB/ZQ 4238-1997
JB/ZQ 4239-1997
图员 图圆
表员
mm
r1
t +0.1
10
f1
推荐的配合直径
g 抑
t +0.05
20
d1 用在一般 用在交变
载荷 载荷
0.6 0.2 2 1.4 0.1 跃10~18
0.6 0.3 2.5 2.1 0.2 跃18~80
4.0
+1.0
5.0
+1.0
16
6.0
0.4
8.1
7.7
0.4
6.0
+1.6
8.0
+1.6
25
10.0
0.6
13.4
12.8
0.4
10.0
+1.6
12.5
+1.6
40
16.0
0.6
20.3
19.7
0.6
16.0
+2.5
20.0
+2.5
60
25.0
1.0
螺纹的收尾、肩距和退刀槽(GBT3-1997)

螺纹的收尾、肩距和退刀槽(GB/T3-1997)内螺纹的收尾、肩距和退刀槽(GB/T3-1997)(mm)螺距P 收 尾x max 肩 距Amax 退 刀 槽 G1DgR≈一般 短的 一般 长的 一般 短的0.25 1 0.5 1.5 2 D+0.30.3 1.2 0.6 1.8 2.4 0.35 1.4 0.7 2.2 2.8 0.4 1.6 0.8 2.5 3.2 0.45 1.8 0.9 2.8 3.6 0.5 2 1 3 4 2 1 0.2 0.6 2.4 1.2 3.2 4.8 2.4 1.2 0.3 0.7 2.8 1.4 3.5 5.6 2.8 1.4 0.4 0.75 3 1.5 3.8 6 3 1.5 0.4 0.8 3.2 1.6 4 6.4 3.2 1.6 0.4 1 4 2 5 8 4 2 D+0.5 0.5 1.25 5 2.5 6 10 5 2.5 0.6 1.5 6 3 7 12 6 3 0.8 1.75 7 3.5 9 14 7 3.5 0.9 2 8 4 10 16 8 4 1 2.5 10 5 12 18 10 5 1.2 3 12 6 14 22 12 6 1.5 3.5 14 7 16 24 14 7 1.8 4 16 8 18 26 16 8 2 4.5 18 9 21 29 18 9 2.2 5 20 10 23 32 20 10 2.5 5.5 22 11 25 35 22 11 2.8 624 12 283824 123参考值=4P=2P≈(6~5)P≈(8~6.5)P=4P=2P —≈0.5P注: 1.应优先选用“一般”2度的收尾和肩距;容屑需要较大空间时可选用“长”肩距,结构限制时可选用“短”收尾。
2.“短”退刀槽仅在结构受限制时采用。
3.Dg 公差为H13。
4.D为螺纹公称直径代号。
外螺纹的收尾、肩距和退刀槽(GB/T3-1997) (mm)螺距P 收尾xmax肩距a max退刀槽一般短的一般长的短的g1min g2max dg r≈0.250.60.30.7510.50.40.75d-0.40.120.30.750.40.9 1.20.60.50.9d—0.50.160.350.90.45 1.05 1.40.70.6 1.05d—0.60.160.410.5 1.2 1.60.80.6 1.2d—0.70.20.45 1.10.6 1.35 1.80.90.7 1.35d—0.70.20.5 1.250.7 1.5210.8 1.5d—0.80.20.6 1.50.75 1.8 2.4 1.20.9 1.8d—10.40.7 1.750.9 2.1 2.8 1.4 1.1 2.1d—1.10.40.75 1.91 2.253 1.5 1.2 2.25d—1.20.40.821 2.4 3.2 1.6 1.3 2.4d—1.30.41 2.5 1.25342 1.63d—1.60.61.25 3.2 1.6452.523.75d—20.61.5 3.8 1.9 4.5632.5 4.5d—2.30.81.75 4.32.2 5.373.53 5.25d—2.6125 2.5684 3.46d—312.5 6.33.27.51054.47.5d—3.6 1.237.5 3.89126 5.29d—4.4 1.63.594.510.5147 6.210.5d—5 1.6 410512168712d—5.724.5115.513.5189813.5d—6.4 2.5 512.5 6.3152010915d—7 2.55.514716.522111117.5d—7.7 3.2 6157.51824121118d—8.3 3.2参考值≈2.5P≈1.25P≈3P=4P=2P—≈3P——注: 1.应优先选用“一般”长度的收尾和肩距;“短”收尾和“短”肩距仅用于结构受限制的螺纹件上;产品等级为B或C级的螺纹紧固件可采用“长”肩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退刀槽可按“槽宽×直径”或“槽宽×槽深”的形式注写,什么情况下用“槽宽×直径”?什么情况下用“槽宽×槽深”标?
图中的直径9.2就是绿线所示部位的直径,0.4是红线所示的高度?
4.1,退刀槽在没有“尺寸精度”要求前提下,两种标注(槽宽×直径或槽宽×槽深)都可以,两者可换算,“自由公差”精度没问题,不必考虑基准问题,
4.2,1.6×0.4退刀槽;0.4是红线所示的高度,操作者不会以大圆为基准往下量的。
(退刀槽是由小圆轴切削成的)
4.3,退刀槽在《机械设计手册》中有标准,按所配合的零件结构不同,分为A,B,C,D,E,F几种形式,此类标注就不是简单的“槽宽×直径”或“槽宽×槽深”
4.4,对车外螺纹而言,退刀槽宽度一般可取螺距(对多线螺纹取导程)的2 倍左右,其直径只需比外螺纹小径小一点则可。
车内螺纹时,退刀槽宽度也是螺距(对多线螺纹取导程)的2 倍左右,其直径只需比内螺纹大径大一点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