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梁设计指南

合集下载

连续梁设计指南

连续梁设计指南

《公路工程咨询工作指南》——连续箱梁设计连续箱梁分为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和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一般来说,当跨径小于20m时才可采用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当跨径大于20m时应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对于曲线半径过小的匝道桥,不宜设计成预应力结构。

混凝土连续箱梁从结构上分为等高度连续箱梁、变高度连续箱梁、连续刚构、连续V 构等四种:1)等高度连续箱梁:具有跨越能力小、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快捷的特点。

是实际公路桥梁中应用最多的结构类型。

2)变高度连续箱梁:具有受力合理、主要采用悬臂施工法的特点;适用于中大跨度的连续箱梁桥。

3)连续刚构:具有墩梁固结的特点;适用于桥墩较柔的中大跨径连续箱梁桥,桥墩较矮时不宜采用。

4)连续V 构:具有构造复杂、造型美观的特点,适用于造型要求高的中等跨径连续箱梁桥。

本设计指南主要针对第一种结构形式——等高度连续箱梁,其它三种结构形式在此不作讨论。

1.设计输入1.1标准规范1.1.1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1.1.2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1.1.3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1.1.4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地基及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1.1.5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1.1.6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 4-2004。

1.1.7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JT391-1999。

1.1.8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

1.1.9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1.1.10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规范》JTG D81-2006。

1.1.11 交通部部颁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1.1.12 交通部部颁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1.2资料准备1.2.1前阶段的研究成果和资料(文件、勘测、勘察)1.2.2上级主管部门对上一阶段研究成果的审查、批复意见;1.2.3本阶段水文、地质、农田规划、房屋等勘测资料;1.2.4桥位范围内路网、街道与河道的规划资料;1.2.5被交道路、街道的所有相关资料;1.2.6被交河道的所有相关资料,如水利及通航等方面的资料;1.2.7桥梁设计所需的相关资料(标准、等级、路幅宽度与断面组成,以及平、纵、面详细设计数据或图纸资料);1.2.8设计规范和标准的掌握与理解;1.2.9列出尚待收集的有关资料,并制定资料收集计划。

连续梁施工作业指导书-(按新规范改动定稿)-(2)

连续梁施工作业指导书-(按新规范改动定稿)-(2)

目录1.适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作业准备 (1)2.1技术准备 (1)2.2人员配备 (1)2.3物资、设备准备 (2)2.4施工现场准备 (2)2.5试验准备 (2)3.技术要求 (2)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5)4.1施工程序 (5)4.2施工工艺流程 (6)5.施工要求 (9)5.1永久支座安装 (9)5.2墩旁临时支座及支撑施工 (10)5.3 0#段施工 (11)5.3.1墩旁托架搭设、预压 (11)5.3.2安装底模,设置预拱度 (11)5.3.3 外侧模安装、固定 (12)5.3.4 绑扎底板、腹板、横隔板钢筋,设置预应力筋 (13)5.3.5 立内模 (13)5.3.6绑扎顶板钢筋 (13)5.3.7安装端模 (13)5.3.8浇筑混凝土 (13)5.3.9张拉压浆 (13)5.3.10混凝土施工要点 (14)5.4 悬臂浇筑段施工 (14)5.4.1挂篮设计 (14)5.4.2挂篮拼装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3挂篮静载试验 (16)5.4.4梁段循环施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5挂篮走行 (17)5.4.6施工注意事项 (17)5.5边跨直线段施工 (18)5.6合龙段施工 (19)5.6.1模板安装 (19)5.6.2合龙段施工方法 (19)5.6.3预力钢筋束张拉顺序 (20)5.6.4合拢梁段施工关键控制环节 (20)5.7梁体混凝土养护 (21)5.7.1梁体顶面养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7.2梁体内部养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桥梁专业毕业设计-连续梁(含外文翻译)

桥梁专业毕业设计-连续梁(含外文翻译)

二○一○届毕业设计雀鼠谷大桥设计书学院:公路学院专业:桥梁工程姓名:王萌学号:2102060133指导教师:陈峰完成时间:2010-6-12二〇一〇年六月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课题名称雀鼠谷大桥设计学院(部) 公路学院桥梁系专业桥梁工程班级21020601学生姓名王萌学号21020601334月 26日至 6 月 18 日共 10 周指导教师(签字)教学院长(签字)年月日一、设计内容(论文阐述的问题)①根据已给设计资料,选择三至四种以上可行的桥型方案,拟定桥梁结构主要尺寸,根据技术经济比较,推荐最优方案进行全桥的纵、横、平面布置,并合理拟定上、下部结构的细部尺寸。

②根据推荐方案桥型确定桥梁施工方案。

③对推荐桥梁方案进行运营及施工阶段的内力计算,上部结构(束)设计;配筋(束)设计,并进行内力组合,强度、刚度、稳定性等验算。

④施工方案制定,施工验算。

⑤绘制上部结构的方案比选图,总体布置图,一般构造图、钢筋构造图及施工示意图。

⑥编写设计计算书。

二、设计原始资料(实验、研究方案)1、设计桥梁的桥位地型及地质图一份。

2、设计荷载:公路—Ⅰ级3、桥面宽度::2×(0.5+净—11.5+0.5)4、抗震烈度: 7级烈度设防5.风荷载:500Pa6、通航要求:无7、温度:最高月平均温度405º最低月平均温度0º施工温度22º 8.平曲线半径:7000米竖曲线半径: 4500米9.纵坡: <=3% 横坡:<=1.5%10.桥头引道填土高度:<=4米主要技术指标①设计依据:JTG 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022-85《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②材料:混凝土:50号;预应力钢筋:φj15钢绞线非预应力钢筋:直径≥12mm的用Ⅱ级螺纹钢筋,直径<12mm 的用Ⅰ级光圆钢筋;锚具:XM锚或OVM锚三、设计完成后提交的文件和图表(论文完成后提交的文件)1、计算说明书部分:(除附录的计算结果文本外,其余必须手写)设计计算书一套。

高速铁路连续梁施工技术指南

高速铁路连续梁施工技术指南

高速铁路连续梁施工技术指南1. 引言连续梁是高速铁路桥梁工程中常用的梁式桥梁形式之一,其特点是连续的承载结构可以适应大跨度和高速列车的要求。

本文档旨在为高速铁路连续梁施工提供技术指导,包括施工准备、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2. 施工准备2.1 设计准备在连续梁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设计准备工作。

这一步骤包括确定连续梁的桥型、跨度、荷载等参数,并根据设计结果制定施工方案。

连续梁施工需要使用多种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等。

在施工之前,需要准备足够的材料,并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材料符合标准要求。

2.3 机械设备准备连续梁施工需要使用各类机械设备,如起重机、模板支架等。

在施工之前,要检查和保养这些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3. 施工工艺3.1 基础施工连续梁的基础施工是整个工程的第一步,包括基础开挖、基础加固等工作。

在进行基础施工时,要注意施工顺序,确保基础的稳定性。

模板施工是连续梁施工的关键步骤之一。

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制作模板,并进行准确的定位和调整。

在模板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模板的支撑和调整,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精度。

3.3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是连续梁施工中的重要环节。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控制好浇筑速度和浇筑质量,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致密性。

3.4 钢筋焊接钢筋焊接是连续梁施工中的另一个重要步骤。

在进行钢筋焊接时,要注意焊接质量和焊缝的牢固性,防止出现焊接质量问题。

3.5 后续工艺除了上述工艺外,连续梁施工还包括模板拆除、灌浆、防水等后续工艺。

这些工艺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证连续梁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4. 施工质量控制4.1 施工现场管理在连续梁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要设置警示标志,合理划分工作区域,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4.2 质量检查在连续梁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查,检查施工中的各个环节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

6×32m道岔连续梁施工方案

6×32m道岔连续梁施工方案

平禹特大桥6×32道岔连续梁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编制范围1、《6×32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2、《高速铁路桥工程涵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4、《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6、《钢管满堂红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_T194—2009)7、常用跨度梁桥面附属设施(通桥(2008)8388A)二、工程概况石济客运专线项目一分部平禹特大桥施工的范围为石方台~377#桥墩。

本梁为(32。

6+4*32。

7+32。

6)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梁全长196m。

,梁体为等高度、变宽的斜腹板箱梁结构,箱体为单箱单室,梁高2.6m,高跨比1:12。

6,箱梁顶板13。

2~12.2m,底板宽6。

3m,顶板厚40cm,底板厚度37cm,腹板厚度由50cm变化至75、90cm。

侧模面板采用6mm厚钢板,[10间距30cm作为背楞,外骨架采用[18间距2m 一道。

梁体模板除侧模板采用钢模外,余均采用木模,面板采用1。

5cm 竹胶板,背楞采用10*10cm方木。

箱梁两侧副班与顶板相交处均采用圆弧倒角过度。

梁体在端部和墩顶处共设置了7道横隔板,端部横隔板厚度为15。

m,墩顶横隔板厚度为1.8m。

为方便检查人员,在横隔板上均设过人孔洞.采用整体桥面形式,桥面板上设置高挡砟墙,电缆槽,栏杆.梁上设置QJ—C接触网支柱8个,支柱内侧距线路中心线的距离应不小于3。

275m;电化立柱基础构造详见《通桥(2009)2229》。

图一道岔连续梁平面图1三、施工组织安排(一)人员组织机构承担本桥6×32.7m连续梁施工的队伍为桥梁架子一队,在工程开工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质量教育和培训,并进行考核,合格后方可参加工程的施工工作.现场人员组织机构见图:(二)施工计划安排2014年7月15日至2014年10月10日完成.7月17日完成地基处理,8月16日完成预压,9月2日完成B段混凝土浇筑,9月9日完成B 段腹板张拉,9月10日完成B节段压浆施工;9月11日开始A、C段外模安装,9月24日完成A、C段混凝土浇筑,9月31日完成A、C节段张拉,10月2日完成A、C节段压浆施工,10月4日完成封端混凝土浇筑,10月10日完成支架、模板拆除,全部施工结束。

同豪土木《混凝土连续梁设计指南》

同豪土木《混凝土连续梁设计指南》

混凝土连续梁设计指南编著:任明飞上海同豪土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2007年9月1总则混凝土连续梁从主筋配置上分为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

一般来说钢筋混凝土连续梁适用于25m以下的小跨径连续结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适用于25m以上的跨径大中等跨径连续梁。

对于曲线半径过小的匝道桥,不宜设计成预应力结构。

混凝土连续梁从结构上一般有等高度连续梁、变高度连续梁、连续刚构、连续V构等四种:1、等高度连续梁具有跨越能力小、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快捷的特点。

是实际公路桥梁中应用最多的结构类型。

2、变高度连续梁具有受力合理、主要采用悬臂施工法的特点;适用于中大跨度的连续梁桥。

3、连续刚构具有墩梁固结的特点;适用于桥墩较柔的中大跨径连续梁桥,桥墩较矮时不宜采用。

4、连续V构具有构造复杂、造型美观的特点,适用于最造型要求高的中等跨径连续梁桥。

2连续梁施工方案的选择在连续梁的设计中,设计方案与施工方法是相互制约的,具体项目设计时应结合桥址地形、工程规模、工期、造价等因素合理确定施工方案。

等高度混凝土连续梁常用的施工方法有支架整体现浇、简支变连续、支架逐孔现浇(移动模架)、顶推施工、逐孔拼装、悬臂施工等。

1、支架现浇整联现浇,施工中无体系转换。

该方法桥梁整体性好,但是需要大量支架,施工周期长,施工费用较高;一般只适用于桥址地形平坦、地面土质较好、且桥梁净空较低的情况。

2、支架逐孔现浇该工艺分为移动模架法和移动(局部满堂)支架法。

施工快速,施工费用低,但对于移动模架法来说需要一定的项目工程规模才能体现出优势;对一般项目,如果桥址能满足1中的条件,采用移动(局部满堂)支架法能体现出一定的经济优势。

当然,该方法仅仅使用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

目前在铁路客运专线施工中,大量采用了移动模架工艺。

还有杭州湾大桥引桥、苏通大桥引桥等等。

3、简支变连续先预制梁段(张拉正弯矩预应力),在吊装连接(张拉负弯矩预应力)成为整体。

该工艺具有施工快速、施工费用低的特点。

连续梁施工方法

连续梁施工方法

连续梁施工方法连续梁是大跨度桥梁结构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其施工方法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连续梁的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首先,连续梁的施工需要进行详细的工程测量和设计,确保结构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施工前,需要对地基进行详细的勘察,了解地质情况,为后续施工提供依据。

同时,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施工方案和工艺流程,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其次,连续梁的施工需要采用适当的支撑和模板系统。

在梁体浇筑过程中,需要对梁体进行有效的支撑和固定,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性。

同时,模板系统的设计和安装也需要符合工程要求,保证梁体的外形尺寸和表面质量。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控制浇筑质量和速度,避免出现裂缝和变形。

同时,对于大跨度连续梁的施工,需要合理安排浇筑工艺,采用分段浇筑的方法,避免出现温度裂缝和应力集中现象。

另外,对于预应力连续梁的施工,需要严格控制预应力张拉和锚固过程,确保预应力筋的受力和锚固的可靠性。

在张拉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张拉计划,合理安排张拉顺序和张拉力度,避免出现预应力筋的损伤和变形。

最后,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质量监控和安全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环境保护。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监控和控制。

同时,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行。

总的来说,连续梁的施工方法需要充分考虑结构特点和工程要求,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工艺流程,加强质量监控和安全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连续梁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完工。

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钢构)悬臂浇筑施工技术指南

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钢构)悬臂浇筑施工技术指南

TZ 324-2010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悬臂浇筑施工技术指南2010-03-31 发布 2010-03-31 实施目次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3.1一般规定3.2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3.3挂篮3.4梁体施工3.5人员培训及技术交底3.6施工前测量4、0号梁段4.1施工流程4.2墩旁托(支)架4.3临时支座及梁墩固结4.4永久支座安装4.5模板安装4.6钢筋及预应力管道安装4.7混凝土施工4.8预应力施工及压浆5、悬臂浇筑梁段5.1施工流程5.2挂篮及模板安装5.3线形控制5.4钢筋及预应力管道安装5.5混凝土施工5.6预应力施工及压浆5.7挂篮前移及拆除6、边跨非对称梁段6.1施工流程6.2支架及预压6.3永久支座及模板安装6.4钢筋及预应力管道安装6.5混凝土施工6.6预应力施工及压浆6.7支架拆除6.悬臂浇筑施工方法7、合龙梁段7.1施工流程7.2合龙口临时锁定7.3吊架施工及模板安装7.4混凝土施工7.5预应力施工及体系转换8、施工保障措施8.1质量保证措施8.2安全保证措施8.3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本技术指南用词说明《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悬臂浇筑施工技术指南》条文说明1、总则1.0.1 为指导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施工,统一主要技术要求,加强施工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技术指南。

1.0.2 本技术指南适用于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的施工。

1.0.3 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施工应严格执行设计文件,全面贯彻设计意图,达到设计要求的安全使用功能。

1.0.4 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施工应有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对施工质量实施全过程控制。

1.0.5 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施工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明确安全保障措施,并按有关规定经审批后实施。

1.0.6 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施工应做好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并做到安全文明施工。

1.0.7 设计单位应加强对梁段悬臂浇筑和线形监测等的全面监控,对预应力张拉、合龙段施工等重要工序进行旁站监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工程咨询工作指南》——连续箱梁设计连续箱梁分为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和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一般来说,当跨径小于20m时才可采用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当跨径大于20m时应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对于曲线半径过小的匝道桥,不宜设计成预应力结构。

混凝土连续箱梁从结构上分为等高度连续箱梁、变高度连续箱梁、连续刚构、连续V 构等四种:1)等高度连续箱梁:具有跨越能力小、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快捷的特点。

是实际公路桥梁中应用最多的结构类型。

2)变高度连续箱梁:具有受力合理、主要采用悬臂施工法的特点;适用于中大跨度的连续箱梁桥。

3)连续刚构:具有墩梁固结的特点;适用于桥墩较柔的中大跨径连续箱梁桥,桥墩较矮时不宜采用。

4)连续V 构:具有构造复杂、造型美观的特点,适用于造型要求高的中等跨径连续箱梁桥。

本设计指南主要针对第一种结构形式——等高度连续箱梁,其它三种结构形式在此不作讨论。

1.设计输入1.1标准规范1.1.1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1.1.2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1.1.3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1.1.4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地基及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1.1.5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1.1.6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 4-2004。

1.1.7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JT391-1999。

1.1.8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

1.1.9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1.1.10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规范》JTG D81-2006。

1.1.11 交通部部颁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1.1.12 交通部部颁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1.2资料准备1.2.1前阶段的研究成果和资料(文件、勘测、勘察)1.2.2上级主管部门对上一阶段研究成果的审查、批复意见;1.2.3本阶段水文、地质、农田规划、房屋等勘测资料;1.2.4桥位范围内路网、街道与河道的规划资料;1.2.5被交道路、街道的所有相关资料;1.2.6被交河道的所有相关资料,如水利及通航等方面的资料;1.2.7桥梁设计所需的相关资料(标准、等级、路幅宽度与断面组成,以及平、纵、面详细设计数据或图纸资料);1.2.8设计规范和标准的掌握与理解;1.2.9列出尚待收集的有关资料,并制定资料收集计划。

1.3应用软件目前院内桥梁设计软件较多,主要有MIDAS Civil、桥梁博士、QJX、GQJS等。

1.4参考书目1.4.1《桥梁工程》范立础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年1.4.2《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范立础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88年1.4.3《箱型梁设计理论》郭金琼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1年1.4.4《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梁桥》徐光辉等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6年1.4.5《预应力T型刚构桥》刘作霖, 徐兴至.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82年1.4.6《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王文涛.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5年1.4.7《梁桥》刘效尧, 赵立成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年1.4.8《悬臂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张继尧, 王昌将编著.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年1.4.9《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设计》徐岳, 王亚君, 万振江编著.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年1.4.10《刚构桥》邬晓光, 邵新鹏, 万振江编著.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年1.4.11《预应力工程实例手册》(桥梁结构篇). 中国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预应力技术专家组, 中国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预应力技术联络网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年1.4.12《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建筑原理》F.莱昂哈特著. 项海帆, 陈忠延, 陆楸译.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85年1.4.13《桥梁设计常用数据手册》车宇琳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年1.4.14《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分段施工和设计》小沃尔特.波多尔尼著. 万国朝, 黄帮本译.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86年1.4.15《桥梁结构分析》杜国华, 毛昌时等著.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4年1.4.16《高等桥梁结构理论》项海帆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年1.4.17《桥梁建筑的结构构思及设计技巧》张师定.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年1.4.18《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及设计原理》李国平.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年1.4.19《箱梁理论》[捷]V·克里斯特克著. 何福照, 吴德心译.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88年1.4.20《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林同炎著. 路湛沁等译. 中国铁道出版社, 1983年1.4.21《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交通部公路司编著,2005版1.4.22《降低造价公路设计指南》交通部公路司编著,2005版1.5成功案例到目前为止,我院在很多高速公路的设计上都采用了等高度连续箱梁,成功的案例较多,在此就不一一枚举。

2.设计过程2.1连续箱梁施工方案的选择在连续箱梁的设计中,设计方案与施工方法是相互制约的,具体项目设计时应结合桥址地形、工程规模、工期、造价等因素合理确定施工方案。

等高度混凝土连续箱梁常用的施工方法有整体现浇、逐孔现浇、顶推施工、逐孔拼装等。

2.1.1整体现浇整联在满堂支架上一起现浇,施工中无体系转换。

该方法桥梁整体性好,但是需要大量支架,施工周期长,施工费用较高;一般只适用于桥址地形平坦、地面土质较好、且桥梁高度较低的情况。

2.1.2逐孔现浇该工艺分为移动模架法和移动(局部满堂)支架法。

施工快速,施工费用低,但对于移动模架法来说需要一定的工程规模才能体现出优势;对一般项目,如果桥址能满足2.1.1中的条件,采用移动(局部满堂)支架法能体现出一定的经济优势。

目前,在铁路客运专线施工中大量采用了移动模架工艺,公路桥梁施工中采用移动模架工艺的桥梁有:杭州湾大桥引桥、苏通大桥引桥、湛江海湾大桥引桥、珠江黄埔特大桥引桥、广州南沙凫州大桥引桥、佛开高速公路九江大桥引桥等等。

2.1.3顶推施工适用于桥址区地形复杂、桥梁施工所需的吊机、混凝土设备等很难布置且其他施工方法不占技术优势的中小跨径等高度连续箱梁。

目前国内顶推梁的最大跨径为60m ,如果采用该方法,桥梁一联的跨数不应太少(6 跨以上)。

但该方法需要增加临时的施工配筋,因此该方法一般不占经济优势。

2.1.4逐孔拼装适用于中小跨径大型桥梁工程,具有工厂化施工、质量可靠、施工快捷、但需大型吊装设备的特点。

近年,由于体外预应力的采用,该工艺逐渐在大型的桥梁工程中采用,例如苏通大桥、杭州湾大桥、深圳西部通道等。

2.2结构构造尺寸2.2.1 结构跨径布置桥梁跨径布置受地形、地质、桥下通车及通航等因素制约。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力求受力合理、施工方便、跨径配置协调一致。

一般情况下,等高度小跨径连续箱梁可采用相同跨径。

2.2.2 梁高对等高度连续箱梁一般取1/15~1/18 ,下表是我院公路桥梁常用梁高表:跨径(m) 20 25 30 40 50梁高(m) 1.4 1.5 1.65 2.2 2.8~32.2.3 横截面形式根据我院目前的设计习惯,对于中小跨径连续箱梁宽度小于12m 以下时一般采用单箱单室截面;箱梁宽度大于12m以上一般采用单箱双室截面或单箱多室截面形式;腹板间距一般控制在4~6m。

2.2.4 箱梁横断面细部构造箱梁横断面由顶板、底板、腹板、悬臂板、承托构成,各部分构造须满足受力、构造、施工方便的要求。

1)顶板:箱梁顶板需要满足横向抗弯的需求。

一般腹板间距在4~6m左右时,顶板厚度可采用0.25 m。

2)底板:箱梁底板需要满足纵向抗弯的需求。

一般腹板间距在4~6m左右时,等高度连续箱梁底板厚度宜采用0.20~0.25m,靠近横梁处加厚过渡处理。

3)腹板厚度:腹板厚度除满足受力需求外,还需要满足通过、连接、锚固预应力钢筋的构造需求。

腹板厚度一般采用0.4~0.6m,通常连续箱梁支点处腹板较厚,跨中处较薄,靠近横梁处加厚过渡处理。

箱梁一般可采用直腹板或外侧腹板采用斜腹板等形式。

等高连续箱梁一般在L/5 附近设置腹板变化段,变化段长度不得小于12倍腹板变化厚度,一般取3~6m。

4)悬臂板:悬臂板长度及腹板间距是调节桥面板弯矩的主要手段。

悬臂板长度一般为2.5m左右,悬臂端部厚度一般取0.15~0.2m,悬臂根部厚度一般取0.4~0.5 m。

5)承托(梗腋):承托布置在顶底板与腹板连接的部位,承托的形式有两种:竖承托和横承托。

前者对腹板受力有力;后者对顶底板受力有利。

一般地,受抗剪、主拉应力控制的宜设置竖承托;受纵横抗弯控制的宜设置横承托。

2.2.5 桥面横坡的形成1)桥面铺装或调平层成坡:常用于窄桥中,顶、底板保持平行,桥面横坡通过铺装或调平层的不同厚度调整形成;优点:设计简单;缺点:不经济;2)顶板成坡:桥面横坡通过连续箱梁顶板倾斜形成,底板保持水平,箱梁的腹板高度不同(超高段桥梁腹板高度不断变化);优点:桥面铺装等厚;缺点:设计复杂、施工不方便;3)旋转成坡:常用于单坡箱梁中,桥面横坡通过连续箱梁顶、底板倾斜形成,顶、底板保持平行,腹板铅直且等高;优点:设计简单;缺点:施工不方便;4)顶底板成坡:常用于双向横坡宽幅箱梁中,桥面横坡通过连续箱梁顶、底板倾斜形成,在桥面横坡变坡点处顶、底板均形成折线,顶、底板保持平行,腹板铅直且等高;优点:设计简单;缺点:施工不方便、受力不甚合理。

2.3 支承体系2.3.1临时支承先简支后连续施工的连续箱梁,一般采用在墩顶设置临时支座等方式进行临时支承,体系转换后拆除。

2.3.2永久支座连续箱梁多采用盆式橡胶支座。

2.3.3支座选型设计原则1)一般支座平面尺寸设计应按产品规格选择,非固定盆式橡胶支座的位移由滑板滑动形成,因此选择非固定盆式支座除了满足承载力、上部结构转角外,对于小半径弯桥还要注意满足盆式支座在水平力作用下的纵、横向位移量。

2)为保证支座水平放置,梁下应设置梁底调平块,其中心高度一般为0.03~0.05 m。

3)采用多个多向滑动支座时要慎重,避免结构产生不能复位的变形。

弯桥的独柱中墩不应采用多向滑动支座。

2.3.4支座布置原则1)纵向布置一联箱梁一般仅布置一个纵向固定支承,上部结构由纵向变形产生的水平力由固定支座处桥墩承担,但若该处桥墩不能独立承受纵向水平力时,可考虑设置多个纵向水平固定支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