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天年人应该活到120岁全盘分享学习三魂七魄

合集下载

《黄帝内经》:“五福六极” 延长天年!

《黄帝内经》:“五福六极” 延长天年!

《黄帝内经》:“五福六极” 延长天年!养生的鼻祖,莫过于《黄帝内经》。

它教人们通过生活管理,进行自我维护,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天年。

“五福六极”是养生的目标“五福”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传统观念,在《尚书·洪范》中,周武王代替殷商后,想把国家治理好,就问叔叔箕子:“怎样使天下人安定呢?”箕子说:“向用五福,威用六极。

”五福:一曰寿(百姓健康长寿),二曰富(百姓富起来),三曰康宁(健康安宁),四曰行好德(道德),五曰考终命终(自然老死)。

其中有三样涉及健康。

六极:一曰夭短折(“夭”就是夭折,“短”是短命,“折”是意外死亡),二曰疾(疾病),三曰忧(忧虑),四曰贫(贫穷),五曰恶(恶事),六曰弱(弱小)。

这六样也和生命健康有关。

可以说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提倡健康是人幸福重要的指标之一,养生也要针对这些指标。

想长寿,生活习惯最重要《黄帝内经》把养生放在最重要的篇幅,衡量养生效果,首先要看寿命。

七十古来稀,而古代要求更高。

《黄帝内经》说的“活百岁”是120岁,按照《左传》来说,上寿是120岁,中寿是100岁,下寿是80岁,人们长寿的最低标准是80岁。

按照五运六气的理论,人应该活120岁。

在寿命长短的决定性因素中,生命遗传占15%;气候因素占7%;医疗条件好坏决定了8%;经济条件占10%;另外60%取决于生活习惯。

所以说,想长寿,最好、最聪明的办法就是抓好这60%。

所以,各国的养生家也都研究怎样管理好这60%,中医养生基本上也是着手这60%。

例如抽烟、喝酒都是伤害健康的,过饱、过饥也不好,应该保证白天晚上睡眠有规律,心态好等等。

儒家养生讲究慈、节、和、顺、合中国有很多养生学派,儒家、道家、佛家,这三大派各有各的养生理论,也有很多共性。

儒家讲究五个字:慈、节、和、顺、合。

慈:指多做善事,心态平衡。

节:指生活要有规律。

不能白天干晚上的事儿,晚上干白天的事儿。

另外,还有节欲的意思,指性生活要有节制。

和:指要合群,要和大众一致起来,要平和。

《黄帝内经》的生命体系--魂魄

《黄帝内经》的生命体系--魂魄

《黄帝内经》的生命体系--魂魄魂、魄都是具体而客观的存在。

魂是内嵌在肝中的人这个生命体的操作系统。

佛经中称之为末那识,第七识。

《内经》“肝藏魂”。

魄是内嵌在肺中的硬件(眼耳鼻舌身意)等人知系统的驱动程序。

《内经》“肺藏魄”。

人的心神系统由三大软件构成,他们分别是神、魂、魄。

神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指天那个更高层次的操作系统在人体的客户端。

二是指嵌入人这个生命中的“指令集”。

魂是人自身的操作系统。

魄是人身体感知系统硬件的驱动系统。

从魂和魄的造字来看,魂是云和鬼组成,魄是白和鬼组成。

无论是“云”还是“白”,古意都是“说”的意思。

“说”就是传达信息,两个以上人说就是信息的交互。

“鬼”本意为“归”,是指人的灵魂回到来的地方。

鬼还有无影无踪、无声无息的意思。

计算机系统的信息交互和运算是无声无形无息无嗅的。

魂和魄是会意字,是古人根据人的操作系统和驱动系统的特点而定义的。

《黄帝内经灵枢天年》: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黄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黄帝问于岐伯曰: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

至其淫泆离脏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意恍乱、智虑去身者,何因而然乎?天之罪与?人之过乎?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请问其故。

岐伯答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

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天之在我者德也:天给我们提供的是软件系统。

)(地之在我者气也:大地给我们提供的是能量。

)(生之来谓之精:卵子、精子仅仅是精而已,不是生命。

读懂《黄帝内经》中的魂、魄、神、意、志,你将拥有生命大智慧

读懂《黄帝内经》中的魂、魄、神、意、志,你将拥有生命大智慧

读懂《黄帝内经》中的魂、魄、神、意、志,你将拥有生命大智慧黄帝问: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

至其淫泆离脏①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意恍乱、智虑去身者,何因而然乎?天之罪与?人之过乎?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请问其故。

岐伯曰:天之在我者德②也,地之在我者气也。

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黄帝内经之灵枢》【注释】①淫泆离脏:淫,过度,这里指过度放纵。

离藏,五脏所藏的血气精神耗散。

②德:天地万物的运化规律,如四季更替、万物盛衰的自然变化。

③死于冬:按五行配属,心属火,冬季为水,而水克火,心气在冬季受克更为虚弱,属于心的病症就会加重,如果不能耐受将会死亡。

以下的“死于春”、“死于秋”、“死于夏”也为同理。

④胸盈仰息:胸部胀满,仰面呼吸的意思。

【译文】黄帝问岐伯道:运用针刺的一般法则,必须以人的生命活动为根本。

因为血、脉、营、气、精、神,这些都属五脏所藏的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和动力。

如果七情过度,使其与内脏分离,那么精气就随之而散失,魂魄不定而飞扬,志意无主而恍乱,思考决断能力丧失,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究竟是天生的灾难,还是人为的过失呢?什么叫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请教其中的道理。

岐伯回答说:天所赋予人的是“德”(如自然界的气候、日光雨露等),地所赋予人的是“气”(如地面上的物产)。

因此,由于天之德下行与地之气上交,阴阳相结合,使万物化生,人才能生存。

人之生命的原始物质,叫做精;男女交媾,两精结合而成的生机,叫做神;随从神气往来的精神活动,叫做魂;从乎精的先天本能,叫做魄;脱离母体之后,主宰生命活动的,叫做心;心里忆念而未定的,叫做意;主意已考虑决定,叫做志;根据志而反复思考,叫做思;思考范围由近及远,叫做虑;通过考虑后而毅然处理,叫做智。

人要活到多少岁才算尽其天年

人要活到多少岁才算尽其天年

人要活到多少岁才算尽其天年多大岁数才能称为“天年”呢?《黄帝内经》说:“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乃去,而尽终其天年。

”早在几千年前,充满智慧的中国人就能按照自然界的运行规律来推演人的一生了。

美国学者海尔弗里根据细胞分裂次数来推算人的寿命,得出的结论是人的寿命应该为120岁。

这些研究结果,与我们祖先对天年寿数的记载惊人的一致。

但是,为何现代人的平均寿命才七八十岁,而且大多是死于疾病!为什么今人比古人所预期的天年寿命减少了将近三分之一呢?是什么导致我们生病,是谁偷走了我们四五十年的阳寿呢?当然是阴气。

阴气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我们经常人为地伤害自己的阳气,助长自己的阴气,以至于半百而衰,不能终其天年。

这一点,我们的先人早在几千年前就帮我们指出来了。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说:不善养生的人喝酒就像喝饮料那样没有节制。

喝酒喝多了以后,既伤人的精神,又伤人的脏腑和血脉。

还有,常常把有害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当成正常的,深陷各种健康误区而浑然不觉。

比如,醉酒之后入房纵欲,伤于酒又劳于色,只贪图一时的欢欣,而肆意地纵欲妄泄,不知道保持自身的精气。

另外,像熬夜、暴饮暴食、生活起居没有规律等等诸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能导致人们半百而早衰,疾病缠身而不能终其天年!其实,我们的老祖先早就在《黄帝内经》中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活到天年的光明大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起居有常,食饮有节,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什么意思呢?就是让我们随时随地都不要人为地去伤害自己的阳气,但我觉得这还说得不够,依我看,任何时候我们都还要积极主动地以各种方法培养自己的阳气,以增强人体的自愈能力。

要记住,无论你现在多大年纪,只要阳气一足,活到天年就不是梦想。

养生就是养阳气现在,有很多病比较难治,用常规的方法很难获得好的疗效,如何才能迅捷地解除这些疑难杂症,这成了困扰我多年的一个难题。

直到有一天重新研读《黄帝内经》,才发现其中暗藏着一个很重要的玄机。

三魂七魄

三魂七魄

三魂七魄”人体的保护神(徐文兵讲座)(2012-09-03 14:46:38)转载▼标签:三魂七魄徐文兵讲座分类: 中医知识◎经络保健 徐文兵讲座黄帝内经的智慧“三魂七魄”人体的保护神摘自徐文兵《字里藏医》 魂 魄“魂魄”是道家和中医的基本概念,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人们常说的成语有“失魂落魄”、“魂飞魄散”、“三魂七魄”、“勾魂摄魄”、“神魂颠倒”、“魂不附体”、“借尸还魂”、“惊心动魄”,等等。

人们习惯的用语有“神灵”、“幽魂”、“灵魂”、“魄力”、“鬼魂”。

葛洪在《抱朴子》中说:“人无贤愚,皆知己身有魂魄,魂魄分去则人病,尽去则人死。

”时至今日,传统文化屡遭破坏、打击,中华文明逐渐湮没消失,“魂魄”二字也就剩下一具空壳,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含义了。

现在是到招魂的时候了。

要解释“魂魄”,就必须先说“神”。

我在《精神》一文中重点介绍了“精”,在本篇就得说说“神”。

神有天神和人神,道家认为二者是一个,二者相应、感应,故称天人合一。

《说文解字》:“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

”示是“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

从二三垂,日月星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示,神事也。

凡示之属皆从示。

”申是引申、延伸的意思。

“神”其实就是造物主,翻译成英语就是god。

人以及人神也是自然的产物,为神所引申。

《灵枢·本神》:“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个体的人以及人神是父母之精结合的瞬间诞生的。

《灵枢·本神》又说:“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

”来自父母的精也就是说精子和卵子结合的一瞬间,新生命的“神”就诞生了。

婴儿在母体等到身体和神发育到了一定阶段就出生了。

外国人以出生日期为生日,计算年龄。

中国人以精卵结合瞬间为生命开始,胎儿在母体之中就已经计算年龄,故称虚岁。

《灵枢·天年》曰:“血气已知,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黄帝内经》告诉你如何养生能活120岁

《黄帝内经》告诉你如何养生能活120岁

《黄帝内经》告诉你如何养生能活120岁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食饮有节:吃饭喝水喝茶,要有节,节是什么意思?人碰到好吃好喝的要不停的吃,这是种本能,这种本能是自然的东西,但是这种吃我们们叫纵欲,这种欲如果不加控制的话,喝就喝死,吃就吃死,道家选择了中,叫节制,但是要根据个人的体质,道家有句话叫物无善恶,过则为灾。

你的身体比你的意识要聪明,健康的人知道他什么时候该吃,什么时候该喝,按时吃饭指的是健康人,所以在正常人在早晨七点到九点,我们说是胃经当令的时候,会感到饥饿,饥和饿也不一样,饥是胃肠空了,饿是内心的一种感觉,我想吃东西了,到了中午午时,就是心经当令的时候,他会想吃午餐,到了晚上九点心包经当令的时候,还会觉得饿,这是健康的人。

饮食有节一是要顺应天地的变化,同时要看自己个人的生物钟,吃要吃七八分饱,胃本来是个肌肉,它是有弹性的,年轻的时候可以消化掉,老的时候弹性减弱,就会出现不消化,吃饭狼吞虎咽的人,就是欲望过剩,虚火过旺的人。

关于饮水,古代是不渴不喝,而不是现在鼓吹的要多喝水,举个例子,农村喂马喝水,水的上面放些草,马在喝的时候,草会呛到鼻子,它喝两口就要起来打喷嚏,就是要控制马的饮食有度。

还有美国喜欢吃冰水,喝多了就容易得奇形怪状的病,胖都是奇胖,吃饭的时候先给你上杯冰水,冰水会让你的胃麻木,会不容易感觉到饱。

还有饮酒,饮酒更应有节,饮茶也是,茶也有寒凉之分,看个人体质分。

起居有常:常是指固定不变变化的东西,这就有点懵了,什么叫固定不变又变化啊,你接下去看。

常的反义词就是无常,应该要有固定的起居的规律,比如说昼夜有规律,四季有规律,人的变化规律是跟着太阳走的,要顺应这规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不可取的,比如说相声大师马季就是冬至那天凌晨死在卫生间。

常是有规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顺应四季,如果你有规律,你就有运气了,春天升,夏天长,秋天收敛,冬天就该藏了。

人体神秘的保护神

人体神秘的保护神

人体神秘的保护神——三魂七魄人的天命是两个甲子,120岁寿终。

所以60岁之前去世叫夭折。

折是打折。

12年为一折。

活到108岁为活了九折,活到84、73为活了个七八折。

一岁为一年,12年为一纪。

一些地方怀孕头三个月不告诉人,是有道理的。

因为还没有“神气舍心”,神还停留在细胞之间,没有坐住。

人在胎儿的不同发育阶段,开始是个细胞,后来象个小蝌蚪,后来象个鱼,后来像个小猪。

“神气舍心”的神为“游神”。

人有三魂,其中两个是父母给的,一个叫幽精,一个叫爽灵,另一个最主要的胎光,就不知道是从哪儿来的。

所以不怎么样的父母会生出非常优秀的孩子,或生出完全不像自己的孩子。

魄,为不动脑子的高级神经反射。

白天起作用的为“神”。

晚上为“魂魄”,魂休息了,魄工作。

三魂七魄。

魂魄掌管着生物钟。

当人坐飞机时,身体借助一个能量(飞机)时空改变了,但是魂魄没跟上,所以就会出现倒时差。

当年呢,一英国人在写到他们去非洲的这个游记里面,说非洲的这个原始部落的人也是这样,走一段路他就得停一停,说得让它跟上。

人在高速飞行的时候是出神的。

神气舍心嘛,它本来就好像你兜儿里揣个东西,你带着,就是说你快走了你得拉的它走,它如果没拉上呢?就离在你后面儿,他会出神的,还有人不敢坐飞机。

修身,就是为魂魄提供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神是主伸张,是阳气,是阳光,是通天的。

而鬼即归,是导往地下的。

身体内阴寒的东西多了,阴寒的痰,阴寒的瘀血,阴寒的气,而这些东西又聚到了心包和心的那些脏腑经络里,就会产生阴寒的念头,得抑郁症,失眠,想杀人或自杀。

一个人心寒了之后,神气就没法呆了。

治疗抑郁症,就是从让病人吐痰开始。

心气足就会做喜乐的梦,心气虚做分离的梦。

小孩子刚出生,气比较弱,怕负面信息和能量冲撞,所以要坐月子,过百日才能见生人。

挑月嫂,要长相干净整齐,身体健康。

气要好。

三魂七魄:魂是穿着红色衣服的三个小人,在胸口处。

魄为动物形。

胎光是元神,是最重要的。

胎光一丢,人就死了。

【长寿秘籍】《黄帝内经》中的长寿秘诀

【长寿秘籍】《黄帝内经》中的长寿秘诀

【长寿秘籍】《黄帝内经》中的长寿秘诀【长寿秘籍】《黄帝内经》中的长寿秘诀古今中外人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长寿。

而长时间躺在病床上忍受着病痛的长寿,绝不是我们需要的,我们需要的是健康长寿。

人类寿命是生长期的5至7倍,按人长最后一颗牙(20至25岁)计算,人的寿命应为100至175岁,公认人的寿命是平均120岁。

而实际现在是平均寿命只70岁。

世界总人口中,约有1/4人的长寿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对大多数人而言,能否长寿主要取决于他们的生活方式。

养生家认为多数人短寿的原因:除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外,人类多死于无知。

故掌握养生保健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我国医学宝典《黄帝内经》及现代养生家对养生保健方面的论述,对健康长寿的秘诀概括为七句话,二十八个字:“心态平和,回避邪风,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结合,戒烟限酒,适量运动”。

一、“心态平和”是健康长寿的关键:长期不良的心理活动(患得患失、情绪不稳及过度的喜怒哀乐),会使身体发生病理改变,从而导致心身疾病。

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高血压、支气管哮喘、溃疡病等。

医家认为疾病中85%属于心身疾病,会导致早衰。

现代人说的“心理平衡”,古人讲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已经告诉了我们,要防止疾病的发生,就必须调和情绪(心胸坦荡、豁达大度、放的下、想得开、顺其自然),保持一个安闲清净的心态,这样真气调和,免疫力增强,人就不会或很少得病了。

二、回避邪风:邪风是中医讲的太过的天气。

如风、寒、暑、湿、燥、火,太过而不正常时称六淫或六邪。

那么淫邪来了我们怎么办,古人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就是顺应自然,按季节采取措施防邪气侵入人体而病变。

比如根据季节及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调节饮食等。

A、春季:风气当令,阳气升发,五行属木(肝属木),病多在头。

故春季易患风邪(如伤风感冒、精神病患者复发)及肝病(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木失养,致使肝阳偏亢、因而发生头痛、眩晕、血压升高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帝内经》天年人应该活到120岁全盘分享学习三魂七魄夏练三伏,修心养性1、天年:是指每个常人无论生分贵贱、富有贫穷,都应该活到的寿命是两个甲子——120岁,称之为“天年”。

2、正确男女性生活有两个重要的前提,直接决定了性生活的质量、效果和方向:1)以肾精足唤五脏,而不能以心火旺耗伤五脏精气。

2)以神至而不神欺,以神定而不神旺。

以偶神而非独神也。

3、真正的性生活,应该达到的状态是——两神对悦,气血旺连。

“以母为基”:是指我们脑脊骨髓出生后是否充盈,以及学的能量是否充足;“以父为楯”:我们五脏六腑的功能状态(即每天阳的部分)、我们的气是否充足、免疫力是否强,来源于父亲的能量传承。

“血气已和”:“和”是指完全不同的、相反的能量状态。

血的能量状态为:沉静、收敛、闭藏,气的状态为:奔放、发散、外长。

“气血和平”:也就是阴阳和平之人。

“居处安静”:是指我们在对的地方能够呆得住、定得住、静的住。

“无为惧惧”:不主动、人为(特别是在心三个点的右边,后天意识、头脑折腾很多事情),但是当事情出现,也一定按照事情的客观规律把事情处理好。

“婉然从物”:我们的内心空间很大,阳光朗照我们身国和外界,对别人的一切都能接受,哪怕在一个陌生环境,也能迅速适应、融为一体,就像水一样,随时可以改变自己的形、状。

“无为欣欣”:是让我们越来越远离头脑、面具,真正做到内心所想、表情所达(表里如一)。

“或与不争”:是让我们将十种善心由内心、五德能量同步升起,特别是礼让心、平等心,是我们往往难以达到。

“营卫已通”:代表了营卫我们本来就有,营卫更多来源于我们三魂胎光前世所携带的一点灵光(正能量)。

怀孕百天,即称为“营卫已通”。

“五脏已成”:是指肝具备了藏魂、心具备了藏神、脾具备了藏意、肺具备了藏魄、肾具备了藏智的能力。

它们具备闭藏不漏的作用。

神以心为舍、以脑为辅。

“神气舍心”:在我们内心永远有“一滴血”停留,这一滴血起到了定气、定神、定魂、定魄的作用。

如果因为外因、内因或者本阴,让这滴血离开了心(住宅),我们就会出现心神不宁、易被惊、易激动、易暴躁、易怀疑、怕黑、怕一个人呆着、难以入睡或睡后易醒。

从黄帝内经天年全盘分享学习三魂七魄三魂——1、胎光:来自于天界,跟随灵魂,携带前世一点灵光在精卵结合瞬间即产生。

不断的大量蓄积道光德能,在我1岁左右,性门开始关闭,胎光蓄积道光德能能力下降二分之一。

当我们男16岁左右(遗精),女14岁左右(月经),就会由先天坠入后天。

我们的胎光完全失去吸纳接受道光德能的能力。

如果不进行道家三修一化,再从九天返先天,生命进入男子乾卦、女子坤卦,以后每8年,我们将消耗三魂库存六爻之一,到40岁左右,将用掉库存六爻之三。

到男子八八六十岁左右,女子七七四十九岁左右,将几乎耗尽三魂六爻库存。

当我们深入接触道家,通过三修一化,重新由后天返先天。

将额头胎光即头顶百汇附近四神冲完全再次开启,吸纳道光德能。

2、爽灵:在我们三个月之后(即满百天),由地府,随我们前若干是因果的关系,轮次、入注我们的身体(躯壳)。

所以婴儿尽量不要在一百天之内多接触人、多接触众生,否则这样的爽灵很有可能来自于鬼界,来自于多维次飘荡的游魂。

爽灵的位置在我们的面颊,也跟随我们出生后六爻命卦,吸取道光德能的能力不断衰减,知道我们由先天落入后天,最后完全关闭。

现在常见的很多姑娘怀孕三个月就胎停,从本阴系统来说,就是此人前若干世的的冤情债主,反复阻挡爽灵入身。

3、幽精:来源于江河湖海。

一堂提醒年轻夫妇不要在雷电交加、荒郊野外或有办丧事的地方进行性生活。

一堂提醒我们入股偶去参加别人的丧事,最好随身带上大蒜。

三魂的特性:1、胎光:为我们生命之光,当胎光离开我们,一般三日内不再回归,即可宣布此人性体系统——灵魂已走。

2、爽灵:往往反映一个人在这一世言行举止(即真正的谋生手段)。

我们往往会听到英年早逝,多半就是没有按照自己的本心、本性,完全按照头脑,过早透支、消耗完爽灵。

3、幽精:这是三魂中阴性很重,往往代表我们秉性、习性的部分,与我们的自私、自我、坏脾气、杂念、妄念、妄想密切关系。

幽精也直接关系着我们这一世的性取向。

七魄:1、尸狗:在去掉鬼字边前,尸狗的目的就是将我们尽快进入衰老、疾病、死亡,尸狗代销与人体相当,一旦去掉了鬼字边,由阴转阳,在慧观状态下,尸狗不再是一身漆黑,而是穿着白色衣服,由狗变成了人形,而尸狗的作用就是发挥它天生的嗅觉、敏锐性、觉察力。

在我们疾病、情绪刚刚形成,就把它们去掉。

2、嗅肺:在锁骨外下方。

嗅肺关系着我们人体所有的免疫系统,在鬼字边,嗅肺联合其他魂魄共同破坏我们的免疫力,制造草螺,激发癌细胞。

一旦去掉了鬼字边,在慧观下,嗅肺由土黄色或咖啡色或黑色转变为了穿着白色衣服的小人,它会积极配合其他去掉鬼字边的魄和魂,不断滋养我们的免疫系统。

3、非毒:澜门穴(此处为大小交界处)非毒在鬼字边,往往对我们心脏、血管的通常度和弹性有影响和破坏。

去掉鬼字边,在慧观状态下,非毒从黑色的小人转变为穿着大红色衣服的小人,配合其他去掉鬼字边的魂魄不断保养我们的心肌、去除血管的垃圾,增加心血。

4、除秽:在右边胁肋下的位置,在鬼字边状态下的除秽,对我们肝胆系统以及中间的胰腺有极强的破坏作用,而知肝消化酶,是肝脏堆积大量的脂肪,油垢沉淀。

我们现在常见的肝血管瘤、胆息肉都与除秽在阴性层面有关。

当除秽通过三修一化,去掉鬼字边,在慧观状态下,它由黑色的珠状体转变为穿着绿色衣服的小人,往往配合去掉鬼字边的破魂,以及五脏肝阳性主人龙烟,一起帮助每天清理排毒,修复肝细胞,更好的滋养三魂。

5、吞贼:在左斜肋的位置。

在鬼字边阴性状态下,吞贼不断劈坏胃粘膜即胰腺腺体,严重因下岗我们的消化吸收、转化气血的能力,导致人体不得不提前调用脑脊骨髓转化成气血。

当去掉了鬼字边,在慧观状态下,吞贼由穿着黑色衣服的鱼形,转变为穿着金黄色衣服的小人。

配合去掉鬼字边的魄魂,以及和五脏阳性神常在、玲珑,而帮助我们不断提高消化吸收转化气血的能力,帮助修复胃粘膜,帮助清理身体内的草螺。

人体内的吞贼、非毒和除秽,并成为海陆空三军。

6、雀阴:在没有去掉鬼字边时,雀阴往往会扰乱心神、勾起色欲,让我们不断把可贵的元精转化为浊精,从三岔路口前下方丢失、散尽。

去掉鬼字边,在慧观下,会看到像泥鳅、土黄色的阴性雀阴,转变为穿着黑色而发亮的体元小人。

和我们取缔啊鬼字边的魄和魂,以及玄冥共同把我这开天地户,产生高质量的五德能量,最终开启智慧。

7、浮矢:小腹内,女性子宫、宫颈、膀胱、大肠,男性在前列腺、输精管以及膀胱、大肠。

当去掉鬼字边,在慧观状态下,一只趴卧着的像狮子或豹子或老虎,穿着黑色的衣服,转变为黑得发亮的小人。

将配合去掉了鬼字边的三魂七魄,以及辅助五脏养五神玄冥,在早上大肠造精时运转。

,诶呦转变前,浮矢往往不断破坏造精能力,让我们进入大便不成形、女性常有盆腔积液、卵巢子宫宫颈寒凉,特鄙视当女性大量情绪挤压,影响子宫内膜的发育厚度,男性不断损伤睾丸精子的成熟度和游动能力,造成前列腺部分或全部增生或肥大,甚至将大量情绪挤压在前列腺、膀胱附近,诱发草螺,形成癌变。

通过对人中的刺激,可以直接帮我们调整七魄尸狗的状态,尸狗的所有能量最终都影响心脏,而人中为任督二脉的交接点,当我们晕厥时,人体进图六十四卦的脾卦,即阳在上、阴在下。

而当我们刺激人中,立马就进入了六十四卦的太卦,也就是阳在下、阴在上。

人的“三魂七魄”三魂:胎光、爽灵、幽精七魄:尸狗、伏矢、雀阴、蚕贼,非毒、除秽、臭肺魂魄毕具,乃成为人-黄帝内经为什么呢?我们中国人说虚岁,我们算计你的那个年岁,不是说(从)你出生那会儿才开始算的。

是受孕的一刹那已经开始算了。

《内经》中黄帝问歧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盾,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就是黄帝想了解一下人刚出生时,以什么气为根本?以什么气为保卫?以什么息息相关?歧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盾,失神者死,得神者生。

”也就是说以母亲的阴血为基础,以父亲的阳精为保卫,失去神气就会死亡,得到神气就能生存。

这就说明,人刚刚成为有形的那会儿的那个状态,有神了就是有生命了,已经是个人了,那会尽管没有(形),眼不见为虚嘛,在妈妈肚子里,还没出世,那叫虚岁。

黄帝曰:“何者为神?”歧伯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这个“血气已和”是指什么呢?就是说,母亲提供的那个阴血和父亲提供的阳气,达到了“阴阳和”。

这个“和”是什么?本来阴和阳是相互对立的,首先是不同的,然后甚至是对立的,在这种特殊的状态下,“它们”阴和阳产生了一个叫什么啊?“和”的那么个状态,就是说阳气打破了阴血的那个壁垒。

阴的静,阴主“闭藏”属“封固”,这需要一个打破。

然后,阴经给阳气提供了一个包容和涵养,这叫“和”。

举个例子:老婆发火的时候,你忍气吞声,这叫“和”,然后呢,那个老公不高兴地时候,老婆就制造点欢乐气氛,这叫“和”。

如果老婆发火,老公也在那摔杯子,这叫不和。

所以我们说的“血气已和”,除了有物质上的精子和卵子以外,还要看到什么呀?背后的那个能量。

后面有句话叫“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这个“神气舍心”首先那个神,“两精相搏谓之神”,估计“气血已和”的时候就有了吧。

但是那会儿还不在心里面呆着,开始还没心呢,就呆在细胞里面,所以很多人怀孕头三个月不告诉别人。

成人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叫“神气舍心”!我们经常说心藏神就是以心为舍。

白天神气舍心,到了晚上,那个魂就藏到肝里面。

叫“肝藏血,血舍魂”。

另外,人在胎儿发育的不同阶段,我们能看到他(她)开始是一个细胞,后来像个小蝌蚪,后来像个鱼,最后还像个猪。

这个十月怀胎,其实就是发展到了除了他的肉形、气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呢,关键一点叫“魂魄毕具”。

三魂,有胎光,有幽精,有爽灵。

七魄指的是晚上还能够控制我们身体工作的那一部份。

七个魄分别带有不同的功能。

三魂(阴)1. 一名胎光太清阳和之气,属于天,来源于多世累积的一点灵光。

胎光就是生命之光,故称神明,是人最可宝贵的。

所谓黯然神伤者,就是胎光晦暗,人就会出现抑郁,满眼灰色,了无生趣,甚至求死。

丢魂若失胎光,就是所谓的行尸走肉,虽然身体仍然在活动,也有思想意识,但是在道家和中医眼里已经是死人一个。

胎光也是人生命力和自愈能力的源泉,医家判断可治不可治的标准也是看有神无神。

胎光泯灭,就是司命之所属,扁鹊、华佗亦无能为力了。

2.二名爽灵,阴气之变,属于五行;主管体源主导身体不断吧阴木的能量上传,阴火重则识神主管身体,”清碎识、净浑血,化灼热。

使七魄由阴转阳。

爽灵是人的快速灵动的反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聪明、智慧。

灵是沟通天地鬼神的功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直觉、第六感。

“灵”繁体字写做“靈”,是巫觋念动咒语、祈求下雨的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