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安全与卫生

合集下载

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安全要求

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安全要求

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安全要求
公共场所饮用水的卫生安全要求非常重要,以保障公众健康。

以下是一些通常的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安全要求:
1.水源质量:公共场所的饮用水源应符合国家相关的卫生标准和水质要求。

水源应经过定期检测和监测,确保水质符合健康安全标准。

2.水质处理:如果水源存在污染或水质不达标,公共场所应采取适当的水质处理措施,如过滤、消毒等,确保供应给用户的饮用水符合安全标准。

3.设施和设备:公共场所应配备适当的饮水设施和设备,如饮水机、水龙头等。

这些设施应该经常清洁、消毒,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以确保水质的安全性。

4.定期检测和监测:公共场所应定期对饮用水进行检测和监测,以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检测项目包括微生物指标、化学成分等,以保证饮用水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5.管道系统和储水设施:公共场所的管道系统和储水设施应符合卫生要求,避免水源受到二次污染。

管道应定期清洗、消毒,储水设施应保持清洁,定期清理和消毒。

6.公共宣教和标识:公共场所应提供相关的宣教资料和标识,告知用户有关饮用水的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引导用户正确使用饮用水设施,并及时报告发现的问题或异常。

7.灾害应对和紧急处理:公共场所应建立灾害应对机制和紧急处理预案,一旦发现饮用水安全问题,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对和处理,保障用户的健康安全。

综上所述,公共场所饮用水的卫生安全要求涉及到水源、设施、管道、监测等多个方面,需要全面考虑和落实,以保障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五篇)

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五篇)

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一、加强对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

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工作,建立和完善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开展爱国卫生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校必须保证开水的供应,严禁学生直接饮用自备生水。

二、必须保证在水源周围____米以内无生活性或工业性污染源;加强水源卫生安全管理,设置警示标志,井水加盖封闭,并及时清洗淤泥,并经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三、及时清洗消毒供水设施。

指定专人负责自备水管网及蓄水池的清洗消毒工作,坚持每学期开学之前和开学期间定期进行冲洗和消毒,在夏、秋季节台风或暴风雨过后要及时增加清洗消毒频次,并做好冲洗消毒登记工作。

四、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工作。

学校饮用水的水质监测,水质监测如不合格应及时告知学校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确保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

五、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监督检查。

自备水水源、供水设施、清洗消毒、管理等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工作,在检查中发现的饮用水卫生安全隐患,必须及时落实整改措施,确保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

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二)是指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生活饮用水进行监管和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和规定。

其目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饮用水安全,预防和控制水源污染,促进人民健康。

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水源保护制度:设立保护水源区和水源水质保护机构,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防止污染源进入水源,确保水源的安全和水质的优良。

2. 饮用水水质标准制度:制定和落实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包括水源水质标准、水处理厂出厂水水质标准、供水管网水质标准等,保证饮用水安全。

3. 水处理与消毒制度:建立和实施水处理和消毒工艺,对生活饮用水进行深度处理和消毒,确保水质符合标准要求。

4. 供水管网管理制度:加强对供水管网的管理和维护,避免污染源进入管网,保证供水的安全性。

5. 水质监测制度: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网络和机构,定期对生活饮用水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水质符合标准要求。

安全饮水与环境卫生

安全饮水与环境卫生

安全饮水与环境卫生一、了解安全饮水的重要性安全饮水是人们生活中的基本需求,不仅直接关系到健康,而且与环境卫生密切相关。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安全饮水的重要性,以保障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在如今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关注安全饮水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二、环境污染对饮水安全的威胁1. 水源受到污染:水源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来源之一。

然而,由于工业排放、农药使用以及城市化进程等原因,许多地区的水源已深受污染。

例如,工业废水、农田灌溉用水中的农药残留,以及市区的饮用水中的微塑料等,都对人们的健康构成威胁。

2. 水质受到破坏:除了水源的污染外,还有一些因素对水质造成破坏。

例如,长期使用旧水管或质量不好的塑料容器会导致水质变差。

此外,不正确处理废水、过度开采地下水等行为也会对水质产生负面影响。

三、环境卫生与安全饮水的密切关系1. 健康的生活环境是安全饮水的基础:一个清洁、整洁且无病菌滋生的生活环境对于保障安全饮水至关重要。

环境卫生不仅包括个人卫生,还包括房间、厨房、卫生间等公共场所的卫生维护。

只有通过环境卫生的改善,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安全饮水的供应。

2. 垃圾分类对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垃圾分类是促进环境卫生的重要一环。

人们的行为习惯对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正确分类垃圾并采取合适的处理方式,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保护水源,从而确保人们饮用安全水源。

四、安全饮水的保障措施1. 提高水质监测和过滤技术:水质监测与过滤技术的发展对于保障安全饮水至关重要。

对于废水的处理和自来水的过滤,科技的不断进步为我们提供了更有效、更高效的手段,来消除水源中的污染物。

2. 加强教育宣传与意识提升: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宣传,提高对安全饮水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饮用水观念,增加对环境卫生的关注,对促进安全饮水具有重要作用。

五、个人行为对安全饮水的影响1. 合理使用化学药品:在个人生活中,使用化学药品时要慎重选择,按照说明进行使用,并遵循正确的处理方式。

饮水安全与卫生知识

饮水安全与卫生知识
容 • 诗歌主题
• 自然景色: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 人生感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引发出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 思乡怀旧: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亲友的思念与怀想 • 爱国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与自豪
饮用水的储存与使用注意事项
饮水安全与疾病 预防:减少饮水 引起的传染病和 慢性病的发生
饮水安全与健康 饮食习惯:促进 健康饮食习惯的 形成
饮水污染的危害
饮水污染对健康的影响:饮水中的污染物可能对 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等造成损 害,引发各种疾病。
饮水污染对环境的影响:不安全的饮用水可能导 致水体污染,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资源的可 持续利用。
饮水污染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长期饮用不 安全的饮用水可能导致社会经济成本的增 加,包括医疗费用的增加、生产力的下降 以及社会福利的损失。
饮水污染对全球公共卫生的影响:饮水安全问题 可能成为全球公共卫生挑战,对全球范围内的健 康和福祉产生影响。
饮水安全的保障措施
建立完善的水源 保护制度
加强水质监测和 检测
提高公众对饮水安全与卫生重要性的认识 增强个人和家庭对饮水安全与卫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推动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强对饮水安全与卫生的关注和投入 促进饮水安全与卫生知识的普及和传播,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饮水安全与卫生宣传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饮水安全与卫生知识:介绍饮水安全与卫生的基 本概念、标准、重要性等
宣传教育的内容:包括饮水安全与卫生知识、 饮水安全与卫生法律法规、饮用水处理技术等
宣传教育效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06
饮水安全与卫生政 策法规
国家关于饮水安全与卫生的政策法规
国家出台相关政 策法规,保障居 民饮水安全与卫 生

饮用水卫生保护措施

饮用水卫生保护措施

饮用水卫生保护措施1. 水源保护:确保饮用水源的净化和保护,包括地下水、湖泊、河流等。

防止污染源进入饮用水供应系统,如化学物质、废水和农业污染。

水源保护:确保饮用水源的净化和保护,包括地下水、湖泊、河流等。

防止污染源进入饮用水供应系统,如化学物质、废水和农业污染。

2. 水处理:进行必要的水处理,包括沉淀、过滤、消毒等,以去除悬浮物、杀灭细菌和病毒。

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水处理:进行必要的水处理,包括沉淀、过滤、消毒等,以去除悬浮物、杀灭细菌和病毒。

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3. 管网管理:保持饮用水管道系统的卫生和安全。

定期检查和清洁水管,修复漏水和破损部分,以避免细菌生长和污染。

管网管理:保持饮用水管道系统的卫生和安全。

定期检查和清洁水管,修复漏水和破损部分,以避免细菌生长和污染。

4. 水质监测:建立水质监测体系,定期检测水样,确保水质合格。

监测项目包括微生物指标、化学物质等。

水质监测:建立水质监测体系,定期检测水样,确保水质合格。

监测项目包括微生物指标、化学物质等。

5. 公众教育:提高公众对饮用水卫生的意识和知识,包括正确的饮水方式、卫生惯等。

鼓励人们保持良好的卫生惯,包括洗手、饮用煮沸水等。

公众教育:提高公众对饮用水卫生的意识和知识,包括正确的饮水方式、卫生习惯等。

鼓励人们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洗手、饮用煮沸水等。

6. 应急处理: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应对突发水质事件。

包括及时通知公众、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等。

应急处理: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应对突发水质事件。

包括及时通知公众、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等。

7. 法律监管:加强对饮用水卫生的法律监管和执法力度。

确保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实施,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法律监管:加强对饮用水卫生的法律监管和执法力度。

确保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实施,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通过采取以上饮用水卫生保护措施,我们能够保障人们的饮用水安全和健康,预防水源污染和水源性疾病的发生。

保障生活饮用水安全卫生,必须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保障生活饮用水安全卫生,必须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保障生活饮用水安全卫生,必须做好
哪些方面的工作
为了保障生活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需要在多个方面采取措施。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工作方面:
1. 水源保护:保护水源的卫生环境是确保水质安全的首要任务。

这包括防止工业废水、农业污染和城市污水等污染源影响水源。

2. 水质监测:定期监测水质,包括对微生物、化学物质和寄生虫等的检测。

监测数据可帮助及早发现潜在的卫生风险。

3. 水处理:实施适当的水处理工艺,包括过滤、消毒和其他水处理方法。

这有助于去除或杀灭水中的病原体和有害物质。

4. 饮用水消毒:在必要时,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是防止水源传播疾病的有效手段。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煮沸、使用氯或其他消毒剂。

5. 卫生设施管理:确保水处理和分配系统的卫生设施得到良好的管理和维护,防止管道漏水、交叉感染等问题。

6. 教育宣传:进行公众教育,提高人们对卫生饮用水的认识,推广正确的饮水习惯和水资源节约意识。

7. 法规和监管:制定和执行相关的法规和监管措施,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对违规者实施相应的惩罚,促使各方遵守水质和卫生标准。

8. 紧急响应:建立紧急响应机制,及时处理突发的水源污染事件,减少危害。

9. 社区参与:鼓励社区居民参与水资源管理和监测工作,提高社区对水质问题的敏感性和主动性。

10. 科技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更高效、低成本的水处理技术,以提高饮用水安全的可持续性。

通过综合考虑以上各方面的工作,可以建立起完善的水质管理体系,确保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和安全。

安全卫生饮用水工作计划

安全卫生饮用水工作计划

安全卫生饮用水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与要求为了确保全体居民的饮水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我单位制定了以下安全卫生饮用水工作计划。

本计划旨在加强对饮用水源的监测和管理,提高饮用水的卫生质量,预防和控制饮用水中的污染物。

二、工作内容与措施1. 饮用水源的监测(1)建立监测体系:成立专门的饮用水源监测小组,负责全面监测饮用水源的水质情况和卫生条件,包括水源地环境的检测、水质的定期监测等。

(2)加强监测频率:每季度进行一次饮用水源的水质监测,确保有关水源的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饮用水卫生标准。

2. 饮用水质控制(1)加强消毒处理:对从水源采集的水进行预处理,如过滤、沉淀等,再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水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被彻底杀灭。

(2)定期水质检测:每月对供水管道和水库等饮用水系统进行定期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微生物指标和化学指标,如总大肠菌群、氨氮、重金属等。

(3)建立水质档案:对每次水质检测的结果进行记录,形成水质档案,以便随时查阅和分析。

3. 饮用水设施的管理与维护(1)建立设施档案:对饮用水设施进行登记并建立档案,包括设施的位置、规模、使用年限等信息。

(2)加强设施维护:定期对饮用水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如清洗水箱、更换滤芯等,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水质的安全。

(3)设施改造升级:根据需要,定期进行设施的改造升级,保证设施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4. 饮用水安全宣传与教育(1)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宣传栏、户外广告等形式,向居民宣传饮用水安全知识和常见饮用水污染物的危害。

(2)举办健康讲座:定期组织专家讲座,向居民传达饮用水安全的相关知识,并解答居民的疑问。

(3)制作宣传资料:制作饮用水安全的宣传资料,如手册、海报等,以便居民随时学习和参考。

三、工作计划与进度安排1. 饮用水源的监测(1)建立监测体系:于本年度第一季度内成立监测小组,并组织开展体系建设工作。

(2)加强监测频率:每季度进行一次饮用水源的水质监测,监测结果报告于月度工作总结中。

饮水卫生与健康知识

饮水卫生与健康知识

饮水卫生与健康知识
饮水卫生是指保证饮用水清洁、无害,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一系列措施。

饮水卫生与健康知识是指了解有关饮水卫生和健康的相关知识,以便能够正确使用和保护饮水资源,保持身体健康。

以下是几个饮水卫生与健康知识的要点:
1. 饮用干净的水:确保饮用水源的卫生和纯净度是饮水卫生的首要条件。

选择饮用经过处理的自来水或者煮沸消毒的水,避免直接饮用未经处理的地下水源和污染的水源。

2. 关注水源的安全:水源的污染可能来自农业、工业、生活污水等各方面。

要定期了解所使用的水源的污染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建立水质监测系统和水源保护区等。

3. 使用适当的水质处理方法:对于水质有问题的地区,可以采用适当的水质处理方法来净化水质,如过滤、消毒、软化等。

4. 注意饮水容器的卫生:饮水容器的卫生状况直接影响到饮水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应经常清洗和消毒饮水容器,并定期更换。

5. 饮水保持适量:饮水的量要适量,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一般建议每天饮水量为1.5-2L,但具体的饮水量还需根据个人的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而定。

6. 注意水质对健康的影响:饮水卫生与健康知识还包括了解不
同水质对健康的影响。

例如,硬水对心血管健康有一定影响,含有过多矿物质的水可能导致尿结石等问题。

7. 外出饮水安全:当外出时,要注意选择可靠的饮用水来源,避免饮用未知来源的水,同时携带干净的饮水容器。

通过学习和了解饮水卫生与健康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避免因为饮用不洁净的水而导致健康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体的富营养化
1、含义: 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 N、P 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海 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和浮 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中溶解氧下降, 水质恶化,鱼类和其它生物大量死亡 的现象。
2、富营养化危害 :
①影响饮水质量,增加处理费用 ②降低风景区湖泊的旅游价值 ③引起鱼贝类窒息或中毒死亡 ④破坏湖泊生态,导致死湖 ⑤近海赤潮
注意:病毒学上 是否安全?
4. 放射性指标:
五、水源种类、选择及卫生防护 (一)水源水的种类 1. 降水:主要指雨雪水,量少,不稳定, 特易污染 。 2、地面水:江河、水库、湖泊、池塘 其特点是: 1) 水量足、取用方便 2) 水质软 3) 易污染 4) 自净力强
3、地下水: 1)分类 • 浅层地下水 指潜藏在地表下第一个不透 水层上的地下水。 • 深层地下水 指在第一个不透水层以下的 地下水。 • 泉水 是由浅层或深层地下水通过地表缝 隙自行涌出的地下水。
水源污染 常规净化 有害物质
深度净化的目的是获取优质饮用水
配水管网的缺陷
1、活性炭吸附法: 对水中臭味、腐殖质、天然和合成溶解 性有机物、微污染物质、有机碳、有机卤 化物和总三卤甲烷有明显去除作用。
2、生物塔预处理的活性炭深度处理: 自然曝气充氧和生物氧化 3、膜过滤法: 微滤(孔径0.22~10uμm)去除10微米以 上的悬浮物、有机大分子和微生物 超滤:去除分子量>500的化合物 反渗透膜:孔径2~3nm,分离1nm以下的 无机离子
生成次氯酸: Cl2+H2O
HOCl + H+ + ClCa(OH)2 + 2HOCl + CaCl2
2Ca(OCl)Cl + 2H2O NH3+ HOCl
当水中含有氨时,氨将与HOCl发生如下反应: NH2Cl+H2O
NH2Cl + HOCl
NHCl2+ HOCl
NHCl2+H2O
NCl3+H2O
非挥发性卤代有机物如卤代乙酸类(haloacetic acids,HAAs)、卤代腈、卤代酮等。
其中以三卤甲烷类和卤代乙酸类化合物最常见,它 们中很多在动物实验中具有致突变性和/或致癌性, 有的还有致畸性和/或神经性毒性。多数流行病学 调查得出,饮水氯化与人群某些癌症的发病率增 加有关。因此,采用氯化消毒时应尽量降低氯化 副产物的产生。
生活饮用水与健康的关系
1. 2. 3. 4. 水是人体构成的主要成分 水是人体的营养素,提供人体所需矿物质 水参与体内的生化和生理过程 水对维持个人卫生与环境卫生的意义
back
三、水体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一)水体污染的含义: 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江、 河、湖、海、水库或地下水等水体,使水 质、底泥的理化性状和生物种群发生变化, 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直接或间接危害 人体健康
水华与赤潮 由于水体的富营养化使水中藻类 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漂浮于水面, 从而使水体因优势浮游生物不同而呈 现不同颜色。这种现象出现在湖泊称 “水华”或“水花”,在海湾中叫 “赤潮”。
填满河道的水葫芦
云南滇池蓝藻爆发
四、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和评价
(一)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 1. 流行病学安全 2. 化学组成对人体有益无害 3. 感官性状良好 4. 水量充足,使用方便
_ _
_
清洁
(四) 水源的卫生防护 1、以地面水为水源的卫生防护 (1)执行环保法规,防止水体污染 (2)设立饮用水源防护带 (3) 加强水源水质的监测和管理
• 地面水的防护:河水取水点上游1000m,下 游100m不得排入废水和污水。集中式供水 取水口设在水面下1.5m和河床上1m之间, 避免进水混浊。 • 地下水的防护:周围30m内不得有污染源。
③过滤的方法: 砂滤池、砂滤井、砂滤缸 ④过滤的效果: 除去80-90%以上的细菌及99%左右的 悬浮物
利用活性炭来吸附、过滤水中的杂质
活性炭不仅可以滤去液体 中的不溶性物质,还可以吸附 掉一些溶解的杂质,除去臭味。
(二)饮用水的消毒:
1、 饮水消毒的意义: 保证饮水在流行病学上的安全。
2、饮水消毒方法
(二)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 四类35项(1985年) 现增至106项(常规的四类,非常规的 64项见附录6)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85)
水质指标
四类指标
感官性状 一般化学指标 感官性状良好 毒理学
35项
放射性 细菌学
不产生毒性 和潜在危害
流行病学安全
1、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 PH值: –酸性水:腐蚀输水管道影响水质 –碱性水:降低加氯消毒效果 –标准:6.5~8.5 • 总硬度:指溶于水中的钙、镁等盐类的总 量,以CaCO3(mg/L)表示。 – 硬度过高:胃肠功能紊乱、生活不便
(四)水质的特殊处理 1、除氟 2、除铁和锰 3、除藻和臭(物理、化学、生物)
工序七:消毒 工序一:取水 消毒工序的作用是杀灭水中的微生 绵阳的水源来自涪江和地下水。 物和细菌,目前使用的消毒剂是氯气。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工序六:过滤 据了解,每年水厂都要对河流进行 前面的所有环节都是在露天进行的,但 进入消毒阶段后水就被封闭了,一切都 岁修检查,以此保证水源安全。 沉淀池出水进入过滤池后, 在地面下的消毒间进行。这是为了避免 通过池子中部的由无烟煤和石 工序四:混合絮凝 二次污染。 英砂构成的滤床,进一步去除 这个工艺环节,就是通过加入混 水中更加细小的颗粒。而经过 凝剂,使水中的小颗粒逐步凝聚变成 此工序后的出水,水中的杂质 大颗粒,便于后续工艺过程将它们去 已被彻底滤清除掉了。 除掉。据介绍,混凝剂学名叫碱式氯
2)卫生特征 • 不易污染 • 水质硬,尤其是深层地下水。 • 自净力弱
(二)水源选择的基本原则 1、水量充足 2、水质良好 3、环境清洁,便于防护 4、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三)水源水卫生质量评价指标 自净能力 的指标 1. 溶解氧(DO):≧4mg/L 2. 化学需氧量(COD): 有机物污 3. 生化需氧量(BOD):BOD 5≦2mg/L 染指标 4. 氯化物:粪便或工业废水污染。 5. 氮:总氮: 出现三氮是不是一定是污染? 三氮: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 污染或自净
不低于0.3mg/l
– 用竹筒、塑料袋、广口瓶等,上面打孔5~8个, 里面一次性放入20~30倍的漂白粉,将其悬吊余水 中,容器中的消毒剂借
氯化副产物有两类:
挥发性卤代有机物如三卤 (Trihalomethanes,THMs); 三卤甲烷包括氯仿、溴仿、二溴一氯甲烷和 一溴二氯甲烷共四种化合物。
氨 氮
亚硝酸盐 硝酸盐 氮 氮
卫生学意义
新鲜污染 + 新鲜污染,分解进行中 + + 一边污染,一边自净 + + + 污染物分解趋向自净 + + →亚硝酸盐→硝酸盐 - 蛋白质 -→氨基酸 + →氨分解已完成(或来自硝酸盐 土层)
+ — + — + —
过去污染基本自净,新污染出现 水中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二氧化氯消毒:
优点: ① 消毒效果及余氯的稳定性均较氯化消毒效果高 ② 在PH6~8时,不受PH的影响 ③ 不与氨反应,不产生三卤甲烷和致突变物,可防止 氯化副产物的形成 ④ 氧化能力强,对铁、锰、臭味和色度的去除效果 高于氯
缺点: 二氧化氯具有爆炸性,必须在现场随时 制备,含氯低的二氧化氯设备教复杂,成 本较氯和臭氧高,其歧化物可引起溶血性 贫血和变性血红蛋白症
① 物理消毒法:煮沸、紫外线、超声波和超滤等。
② 等。
化学消毒法:如用氯、二氧化氯、臭氧、高锰酸钾
氯化消毒(chlorination)
(1)含义: 是指应用氯或氯制剂进行饮 水消毒的方法。 ( 2 )有效氯:凡含氯化合物中分子团中 氯的价数大于-1者均为有效氯,具有杀菌作 用。
(3)氯化消毒原理:氯和漂白粉加入水中都能水解
低浊高浊水效果均较好,成本较低
• 高分子混凝剂
2. 聚丙烯酰胺:为非离子型聚合物
(3)混凝沉淀的效果: 使水的混浊度降低99%,色度减少80 %以上,细菌和大肠菌数减少80%以上
3、水的过滤 ① 过滤的含义: 浑水通过石英砂等滤料以截留水中悬 浮杂质和微生物等的净水过程 ① 过滤的原理:
筛除作用 接触凝聚作用 沉淀作用
2、毒理学指标
3、细菌学指标
• 细菌总数:1ml水样普通琼脂培养基, 37℃24h。
–标准:细菌总数限值为100CFU/ml –评价水质清洁度和考核净化效果的指标
菌落形成单位
• 总大肠菌群:
–来源:人和温血动物粪便、植物、土壤 –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每100m1水样 中不得检出
• 游离性余氯:
–用氯消毒时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剩余的氯量 –标准:用氯消毒时接触30min,不低于0.3mg/L, 管网末梢不低于0.05mg/L
水面
1.5m
1m
河床
2、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卫生防护 (1)井址选在污染源的上游,地势高,不易 积水,周围30米内不得有污染源。 (2)完善水井结构 (3)加强水井管理
六、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
(一)饮用水的净化 1.自然沉淀 2.混凝沉淀 (1)混凝沉淀的原理(见图) (2)混凝沉淀的方法:
混凝沉淀原理

混凝剂+水中重碳酸盐
• • 水中细小悬浮颗粒(带负电荷) + 胶状物(带正电荷)

• • • •
絮状物
絮状物吸附水中悬浮物、细菌、杂质 下沉 水澄清、脱色
常用混凝剂:
1. 硫酸铝Al2(SO4)3:腐蚀性小,使用方便,对水质
无不良影响
• 金属盐
2. 明矾[Al2(SO4)3·K2SO4· 24H2O] 3. 三氯化铁FeCl3 :对低温低浊水效果较铝盐好 1. 聚合氯化铝或碱式氯化铝:对低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