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电工程系统规划
城市电力设施布局规划思路及方法

城市电力设施布局规划思路及方法摘要:在城市发展中,城市电网不仅是电力系统中非常关键的部分之一,而且还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基础设施。
在城市发展规划过程中,必须重视城市电力设施的规划布设。
在城市规模持续拓展的同时,电力设施建设和城市建设之间显露出越来越多的矛盾,所以,应基于战略这一层面来为城市电力设施的布局制定具体的思路及方法,以此更有效地构建出合理的电力设施系统。
本篇文章在了解了城市电力规划方法及原则的基础上,对城市电力设施布局规划思路及方法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促进城市电力设施建设和城市经济的协调同步发展。
关键词:城市;电力设施;布局规划;思路;方法伴随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在电力设施的布局方面,已经构筑出科学、合理以及整体化的规划和管理模式,这对强化城市用电,健全电力设施功能等均存在明显的利处。
所以,应当基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以及不同途径地来看待城市发展的特征,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创建出健全且合理的城市电力设施系统,使得电力设施建设和城市经济都能够呈现出蓬勃发展状态。
一、城市电力设施建设布局的矛盾1.电力超负荷的需求量与城市规划的脱节其一,负荷水平明显增加,必须要构建大量的电力设施来解决这庞大的需求;其二,负荷密度愈大的区域,用地成本愈昂贵,以致于电力设施难以在负荷中心进行构建,这就给供电质量带来了不良影响,更严重的话,还会对供电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
另外,在过去的规划方法当中,一般仅围绕电力需求总量展开测算,并没有围绕负荷的实际分布进行思考,有关部门仅根据总量来对电力设施的建造用地进行规划,这就导致电力设施难以与负荷分布特点相契合。
2.城市规划中电力设施建设的综合因素不全面城市电力设施布局缺乏规范性与恰当性,这会引起高压配电网无法和中压网相匹配,进而会导致多种多样的问题出现,如变电站负荷难以实现均匀分布、供电品质低下、网络结构失衡等等。
最近几年开始,这种种问题在我国大中规模城市中显露得愈发明显,所以,处理这种种问题也显得尤为急切。
城市电力工程规划规范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第1章总则第条为使城市规划中的电力规划(以下简称城市电力规划)编制工作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城市规划、电力能源的有关法规和方针政策,提高城市电力规划的科学性、经济性和合理性,确保规划编制质量,制定本规范。
第条本规范适用于设市城市的城市电力规划编制工作。
第条城市电力规划的编制内容,应符合现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有关规定。
第条应根据所在城市的性质、规模、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地区动力资源的分布、能源结构和电力供应现状等条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因地制宜地编制城市电力规划。
第条布置、预留城市规划区内发电厂、变电所、开关站和电力线路等电力设施的地上、地下空间位置和用地时,应贯彻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
第条城市电力规划的编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2章术语第条城市用电负荷urban customrs' load为城市提供电能来源的发电厂和接受市域外电力系统电能的电源变电所总称。
第条城市供电电源urban power supply sources为城市提供电能来源的发电厂和接受市域外电力系统电能的电源变电所总称。
第条城市发电厂urban power plant在市域范围内规划建设的各类发电厂。
第条城市主力发电厂urban main forces power plant能提供城网基本负荷电能的发电厂。
第条城市电网(简称城网)urban electric power network为城市送电和配电的各级电压电力网的总称。
第条城市变电所urban substation城网中起变换电压,并起集中电力和分配电力作用的供电设施。
第条开关站(开闭所)switching station城网中起接受电力并分配电力作用的配电设施。
第条高压深入供电方式high voltege deepingtypes of electric power supply城网中66KV及以上电压的电源送电线路及变电所深入市中心高负荷密度区布置,就近供应电能的方式。
工程施工供电规划(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电力供应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本文将对工程施工供电规划进行探讨。
二、供电规划原则1. 安全可靠:供电系统应满足工程建设过程中各项安全要求,确保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2. 经济合理:在满足工程需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投资、运行和维护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3. 先进适用:采用先进、成熟的供电技术,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
4. 持续发展: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三、供电规划内容1. 供电电源选择根据工程规模、地理位置、供电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供电电源。
可选用以下几种方式:(1)接入国家电网:优先接入国家电网,利用其完善的供电网络。
(2)自备电厂:在远离国家电网或供电条件较差的地区,可建设自备电厂。
(3)分布式电源:采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绿色、清洁供电。
2. 供电线路规划(1)线路走向:根据工程布局,合理规划供电线路走向,确保线路安全、可靠、经济。
(2)线路截面:根据负荷需求,合理选择线路截面,满足工程供电需求。
(3)线路敷设:采用电缆、架空线路等敷设方式,确保线路安全、美观。
3. 变电站规划(1)变电站规模:根据工程规模、负荷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变电站规模。
(2)变电站位置:充分考虑施工区域、周边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变电站位置。
(3)变电站设备:选用先进、可靠的变电站设备,提高供电质量。
4. 供电设备选型(1)变压器:根据负荷需求,选择合适容量的变压器。
(2)配电柜:选用符合国家标准、性能优良的配电柜。
(3)电缆:根据电压等级、敷设方式等因素,选择合适型号的电缆。
5. 供电系统保护(1)过载保护:设置过载保护装置,防止设备过载损坏。
(2)短路保护:设置短路保护装置,防止短路故障。
(3)接地保护:设置接地保护装置,确保人身安全。
四、结语工程施工供电规划是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第7章 城市供电工程规划

电缆沟及隧道
(1)要求沟内电缆在引出端终端、中间接头以及 走向有变化的地方,要挂标志牌,以便检修,上 面注明电缆的规格型号、回路和用途; (2)在电缆隧道当中,预有转弯、分支、积水井 以及地形高低悬殊的地方应该设置人孔;(井的 间距——直线段要求不大于100米) (3)电缆在混凝土块或石棉水泥管中敷设时,同 样也应该设置人孔,距离不要大于50米。
变电所
城市电源种类
发电厂(火力、水力、风力)
城市电源种类
变电所
城市电源规划原则
1、靠近负荷中心; 2、需要有良好的供水条件; 3、需要保证燃料的供应; 4、进行排灰渣的处理; 5、运输条件要有铁路专线; 6、高压线进出的可能性; 7、有卫生的防护距离; 8、水文、地形、地址地质的要求; 9、扩建的可能性;
第7章 城市供电工程规划
第7章 城市供电工程规划
第一节 城市供电工程规划概述 第二节 城市电力负荷预测 第三节 城市供电电源规划
第四节 城市供电网络规划
城市电力系统的组成
组成
发电厂(站) 各级变电站(所) 电力网 用电设备(电用户) 供配电系统 用电系统
分类
能源
发电厂
变电
送电
变电
城市电力:适合较小负荷 多回线式:适用于较大负荷 环式:适用于一个地区的几个负荷中心 格网式:适用于负荷密度很大且均匀分 布的低压配电地区 连络线:不接负荷,只作平衡或备用
城市电力网结线方式-放射式
城市电力网结线方式-多回线式
单侧电源双T接线
多 回 线 式
双 侧 电 源 双 接 线
配电所(开闭所)
确定高压线走向的一般原则
城市供电工程系统规划(讲义)

由2005年现值推出2010、2015、2020的用电量
第一节 城市电力负荷预测与计算
总体规划阶段 ①弹性系数法
E(mn) Em (1 X )n
E(mn) Em (1 )n X
E(mn) 预测年份的用电量
X 电量弹性系数
Em 基准年份用电量
n 预测年限
工农业生产总值年增长率
➢ 当弹性系数等于1时,两种数学模型预测结果相同
4.电压等级:一类、二类、三类。(P116) 送电电压(用架空线路向用
户送电,该线路的电压就叫送电电压)为550kv、330kv、220kv、110kv。 高压配电电压(配电电压是指电力向终端用户进行传输时的电压)为 110kv和35kv,中压配电为10kv,低压配电为380v/220v。选择电压等级 时,应避免重复降压。我国对短距离配电电压规定为10KV。一个小区内的
一、电力负荷:也称用电负荷。指城市内或城市某一局部片区内所有 用户在某一时刻实际耗用的有功功率的总和。 城市的供电规模、变电 站(所)的容量、输电线路的输电能力等均依据电力负荷预测结果来 定。P119.
2.电力负荷分级:一级、二级、三级。P120. 3.电力负荷的供电要求: 1)一次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电源故障时,另一电源不应同
第一节 城市电力负荷预测与计算
实例一 总体规划
新会双水镇(小型、达到分区规划深度) ③人口用电水平法
配电,高压侧为10KV,低压侧为220V或380V. 一般来讲在城区变电站内将 110KV降至10KV后送至用电终端。
5.电压质量标准:电压偏移、电压波动、频率、电压平衡、容载比。 (P117)容载比:是城市网内同一电压等级的主变压器总容量(kva) 与对应的供电总负荷(kw)之比。p117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第一章绪论1、九大系统:城市交通工程系统、城市给水工程系统、城市排水工程系统、城市供电工程系统、城市燃气工程系统、城市供热工程系统、城市通信工程系统、城市环境卫生工程系统、城市防灾工程系统。
2、城市工程系统的相互作用(看书P7)城市道路是联系各项工程设施的纽带,是城市给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通信等工程管线敷设的载体。
此外,城市道路的路幅宽度、横断面形式等除了满足交通需求.外,还要满足各种工程管线水平敷设的安全距离,防灾疏散的安全距离等要求。
除城市交通工程系统外,其他的各城市专业工程系统之间存在着彼此相吸与相斥关系。
也就是说,既要保证本系统工程管线在道路路段上和道路交叉口处的连接,又要保证各种工程管线在路段和交叉口处的水平交叉时,能在竖向方面通过。
3、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总体任务:是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本城市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规划期内各项工程系统的设施规模、容量,科学布局各项设施;制定相应的建设策略和措施。
(1)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根据城市和区域水资源的状况,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选择水源,进行城市水源规划和水资源利用平衡工作;确定城市自来水厂等给水设施的规模、容量;科学布局给水设施和各级给水管网系统,满足用户对水质、水量、水压等要求;制定水源和水资源的保护措施。
(2)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根据城市自然环境和用水状况,合理确定规划期内防水处理量,污水处理设施的规模与容量,降水排放设施的规模与容量;科学布局污水处理厂(站)等各种污水处理与收集设施、排涝泵站等雨水排放设施以及各级污水管网;制定水环境保护、污水利用等对策与措施。
(3)城市供电工程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结合城市和区域电力资源状况,合理确定规划期内的城市用电标准预测,用电负荷,进行城市电源规划;确定城市输设施的规模、容量以及电压等级;科学布局变电所(站)等变配电设施和输配电网络、;制定各类供电设施和电力线路的保护措施。
城市供电工程系统规划

110KV以上,造价低,危险大,景观差
地下电缆 35KV以下,造价高,技术复杂,景观好
(一)架空线路敷设
送电线路 配电线路 耐张段:是两个导线连接点间的距离,可能是几个档距几座杆塔。
耐张段的两头都可以解口、紧线、松线。 档距:就是两根电杆或两座铁塔的距离
(二)电力电缆线路敷设
1、适用情况 高压:架空线路走廊在技术上难解决时;狭窄街道、繁华市
1、弹性系数法
在某一时期内电力总消费量年平均增长率与同一时期国 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的比值
电力(或电量)弹性系数X
电力(或电量)消费年增长率Xp(或Xe) GNP年增长率Xc
广泛用于分析、权衡电力发展速度是否与国民经济发展 速度相适应,这种方法多用于大范围区域的用电需求预
测。如下式,ax为工农业总产值的年增长率
情况,采用规划人均综合用电指标为1500千瓦时/人·年,镇区2020年规 划总人口为1.4万人,得镇区年用电量为2100万千瓦时,按年最大负荷利 用小时数为4000小时,得最大电力负荷5250千瓦。 (2)负荷密度法 采用综合负荷按每平方公里5000千瓦计算: 规划镇区用地为1.33平方公里。 按同时使用系数为0.80,得最大电力负荷为5320千瓦。 按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4000小时,得年用电量约为2128万千瓦时。 综合上述两种预测方法,得: 规划区内年用电量约为2100万千瓦时; 最大负荷为5300千瓦。
Y规划=Y现状(1+Eax)n
2、年平均增长率法
E (mn)
Em
m
n
E(mn) Em (1 )n
Hale Waihona Puke 预测年份的用电量基准年份用电量
基准年份
预测年限 用电量年增长率 修正系数
城市供电工程系统规划教材课程

陆
城 市 供 电 工 程 系 统 发 展 趋 势 与 挑 战
第引 言
一 章
CHAPTER
课程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电力需求的增长,城市供电 工程系统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挑战。 为了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电力工程师,满足城 市供电工程领域的人才需求,本教材课程应运而生。 城市供电工程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保障城市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早期的城市供电工程系统主要 依靠传统的水力和火力发电方 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保要 求的提高,逐渐转向了清洁能 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第城 市 供
三电 工 程
章系 统 规 划
CHAPTER
规划原则与流程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经济 性和可持续性,满足城市发展 需求,促进能源结构优化。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 结合,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实践操作,加 深对城市供电工程系统规划的理解和掌握。
谢谢
THANKS
规划方法与技术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方法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综合分析法、系统工程法、计 算机模拟法等。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技术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GIS地理信息系统、BIM建筑信 息模型、智能电网技术等。
第 写城 市 供
四电 工 程
章
系 统
教 材
编
CHAPTER
教材编写原则
科学性原则
确保教材内容科学、准确,遵循供电工程的 基本原理和技术规范。
习题与思考题
设计有针对性的习题和思考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模块化结构
将教材内容划分为若干模块,方便学生根据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