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实验报告2

合集下载

光纤通信实验报告全

光纤通信实验报告全

光纤通信实验报告实验1.1了解和掌握了光纤的结构、分类和特性参数.能够快速准确的区分单模或者多模类型的光纤。

实验1.21.关闭系统电源.将光跳线分别连接TX1550、RX1550两法兰接口(选择工作波长为1550nm的光信道).注意收集好器件的防尘帽。

2.打开系统电源.液晶菜单选择“码型变换实验—CMI码PN”。

确认.即在P101铆孔输出32KHZ的15位m序列。

3.示波器测试P101铆孔波形.确认有相应的波形输出。

4.用信号连接线连接P101、P203两铆孔.示波器A通道测试TX1550测试点.确认有相应的波形输出.调节 W205 即改变送入光发端机信号(TX1550)幅度.最大不超过5V。

即将m序列电信号送入1550nm光发端机.并转换成光信号从TX1550法兰接口输出。

5.示波器B通道测试光收端机输出电信号的P204试点.看是否有与TX1550测试点一样或类似的信号波形。

6.按“返回”键.选择“码型变换实验—CMI码设置”并确认。

改变SW101拨码器设置(往上为1.往下为0).以同样的方法测试.验证P204和TX1550测试点波形是否跟着变化。

7.轻轻拧下TX1550或RX1550法兰接口的光跳线.观测P204测试点的示波器B通道是否还有信号波形?重新接好.此时是否出现信号波形。

8.以上实验都是在同一台实验箱上自环测试.如果要求两实验箱间进行双工通信.如何设计连接关系.设计出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9.关闭系统电源.拆除各光器件并套好防尘帽。

实验2.11.关闭系统电源.按照图2.1.1将1550nm光发射端机的TX1550法兰接口、FC-FC单模尾纤、光功率计连接好(TX1550通过尾纤接到光功率计).注意收集好器件的防尘帽。

2.打开系统电源.液晶菜单选择“码型变换实验-- CMI码设置” 确认.即在P101铆孔输出32KHZ的SW101拨码器设置的8比特周期性序列.如10001000。

3.示波器测试P101铆孔波形.确认有相应的波形输出。

光纤通信实验报告

光纤通信实验报告

光纤通信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光纤通信技术引言:光纤通信技术是一种基于光传输原理的高速、大容量、低损耗的通信方式。

光纤通信以其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以及光纤通信的特点和应用。

一、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1.光纤通信的原理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行传输。

它主要包括光信号的产生、调制、传输和接收等过程。

光信号通过激光器发射端发出,经过光纤传输到接收端,然后通过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2.光纤的工作原理光纤是一种具有高折射率的细长光导纤维,主要由芯层、包层和包住层组成。

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发生多次反射,利用全内反射原理将光信号在光纤内损耗尽可能小地传播。

二、光纤通信实验的步骤1.光信号的产生通过激光器发射端发出激光光束,光纤接收端接收光信号。

2.光信号的调制利用调制器对光信号进行调制,使其携带有用信息。

3.光信号的传输利用光纤的高折射率和全内反射的特点,将光信号传输到接收端。

4.光信号的接收通过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而进行信号处理,如放大、滤波等。

三、光纤通信的特点和应用1.高速传输光纤通信具有高传输速率和大容量的优势,可以满足现代通信的高速要求。

2.低损耗光纤通信中光信号的传输损耗非常小,可以远距离传输无衰减。

3.安全性强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容易被窃听或干扰,保证了通信的安全性。

4.应用广泛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光纤通信具有高速传输、低损耗、安全性强和应用广泛等特点,是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技术。

光纤通信的发展势头迅猛,未来有望取代传统的铜线通信,成为主流的通信技术。

光纤通信实验报告

光纤通信实验报告

光纤通信实验报告1. 引言光纤通信是一种基于光信号传输的通信方式,其具有高速、大容量、低损耗等优点,已经成为现代通信领域的主流技术。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光纤通信系统,验证其性能和可行性。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了解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掌握光纤通信系统的搭建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验证光纤通信的传输性能。

3. 实验原理光纤通信系统包括光源、光纤传输介质、光检测器等组成部分。

光信号通过光源产生,经由光纤传输介质传输,并最终被光检测器接收和解读。

4. 实验步骤4.1 实验材料准备在进行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光纤通信系统实验箱,包括光源、光纤、光检测器等;- 光纤连接器、光纤插入损耗测量仪等辅助器材;- 电源线、示波器等实验设备。

4.2 搭建光纤通信系统根据实验箱中提供的说明书,依次将光源、光纤和光检测器进行连接。

确保光纤的插入损耗尽量低,并且连接稳定可靠。

4.3 进行数据传输测试利用示波器等实验设备,观察发送端的信号波形,并通过光检测器接收信号,并利用示波器显示接收端信号波形。

记录并比较发送端和接收端的信号特征,进一步验证光纤通信的性能。

5.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获得了发送端和接收端的信号波形,并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光纤通信系统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和大容量的特点;- 通过合理的布线和连接方式,可以降低光纤的插入损耗,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光纤通信系统需要注意光纤的维护和保护,避免光纤的弯曲和损坏。

6.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光纤通信的原理和技术,并通过实际搭建光纤通信系统验证了其性能和可行性。

光纤通信作为一种高速、大容量的通信方式,在现代通信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7. 实验心得通过参与光纤通信实验,我对光纤通信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践中发现光纤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较高,但需要注意光纤的维护和保护。

光纤通信实验报告

光纤通信实验报告

光纤通信实验报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光纤通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纤在量化传输中的原理和性能;2. 掌握光纤通信仪器的使用方法;3. 掌握光纤收发器、光分路器、光偏转器、光开关、光衰减器之间联结方法;4. 掌握光传输的参数测量技术。

二、实验原理及步骤1. 放大器原理:光纤放大器是一种可以在光纤上显示和观察信号时序变化的设备。

它能够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来放大光纤传输的信号,从而允许技术人员观察信号的变化。

2. 分路器原理:光纤分路器是一种利用晶体原理实现光纤信号定向传输的设备。

分路器的使用是把一路信号分成几路,从而实现信号传输的目的。

3. 偏转器原理:光纤偏转器是一种用于改变光纤信号传输方向的设备。

它可以把一条光纤信号传输到另外一个方向,从而实现信号源和信号接收方之间的信号传输。

4. 开关原理:光纤开关是一种可以用来控制光纤信号传输的设备。

它可以控制信号的传输方向,从而可以把信号源和接收方之间的信号进行分开。

5. 衰减器原理:光纤衰减器是一种用来控制光纤信号强度的设备。

它可以把信号源和接收方之间的信号进行分开,从而可以控制信号的级别。

6. 实验步骤:(1) 安装光纤传输系统,安装光纤收发器、光分路器、光偏转器、光开关、光衰减器等实验设备;(2) 建立信号网络,安装配置传送端、接收端信号源;(3) 启动信号源,测量传输系统的参数,包括:传输效率、信噪比、带宽、时延以及抖动等;(4) 将测量的参数曲线进行分析,绘制传输系统的信号时序图;(5) 根据实验测量结果,完成实验报告。

三、实验结果1. 传输效率:实验中,光纤传输的最大平均效率为98.7%,最小平均效率为97.8%,最高单点效率为99.3%,最低单点效率为97.2%。

2. 信噪比:实验中,光纤传输的信噪比约为20 dB。

3. 带宽:实验中,光纤传输的带宽约为1 MHz。

4. 时延:实验中,光纤传输的平均时延约为3 ms。

5. 抖动:实验中,光纤传输的抖动约为0.8 μs。

光纤通信实验报告

光纤通信实验报告

光纤通信实验报告光纤通信是一种使用光信号传输数据的通信技术,它利用了光的高速传输和大带宽的特性,成为了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对光纤通信的原理和实验验证进行了深入研究。

实验一: 光的传播特性我们首先对光的传播特性进行了研究。

选择了一根直径较细的光纤,并采用了迎射法和反射法进行传导实验。

通过在纤芯中投射光线,并观察传导的情况,我们验证了光在光纤中的传播路径并没有明显偏向,光线能够相对直线传播。

实验二: 光纤的损耗与色散在光纤通信中,损耗和色散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我们通过实验对光纤中损耗和色散的影响进行了测试。

损耗实验中,我们通过分析在不同长度光纤中传输的光强度,发现随着距离的增加,光强度会逐渐减弱。

这是由于光纤中存在材料吸收和散射等因素造成的。

为了减小损耗,优化光纤的材料和结构是很重要的。

色散实验中,我们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并测量到达另一端的时间。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到达时间存在差异。

这是由于光纤中折射率随波长变化而引起的色散效应。

为了减小色散,需要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如光纤衍生波导和光纤增益等手段。

实验三: 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光纤通信中,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是常用的两种类型。

通过实验,我们对这两种光纤的传输特性进行了研究。

我们首先测试了单模光纤。

结果显示,在单模光纤中,光信号会以单一光波传播,因此具有较低的色散和损耗,适用于远距离传输和高速通信。

然后我们进行了多模光纤的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多模光纤中存在多个模式的光信号传播,由于不同模式间的传播速度不同,会导致严重的色散和损耗问题。

因此,多模光纤适用于近距离传输和低速通信。

结论通过本次光纤通信实验,我们对光纤通信的原理和实际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发现光纤通信具有高速率、低损耗和大带宽等优势,而不同类型的光纤对于不同的通信需求有着不同的适应性。

然而,我们也看到了光纤通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损耗、色散和设备成本等。

光通信实验报告

光通信实验报告

光通信实验报告实验一:测量光纤耦合效率【实验简介】:光线主要用于通信、光纤传感、图像传送以及光能传递等方面。

由于光纤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光线内部的损耗越来越小,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提高光源与光纤之间的耦合效率是提高系统传输效率的重要技术之一。

【实验目的】:1.了解光纤特性,种类2.掌握光纤耦合的基本技巧及提高耦合效率的手段3.熟悉常用的耦合方法【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数据】:光纤输出光功率:0.78mW光纤输入光功率:1.9mW耦合效率为:0.78/1.9*100%=41.1%【实验思考总结】耦合时,因为起始的光强较弱,用探测器检测效果不明显。

可以先用目测法,观察输出光斑的亮度。

等到达到一定的亮度之后,在接入探测器,观察示数。

调节时,首先调节高度,然后调节俯仰角,最后在调节左右对准度与旋转方向。

实验二:测量光纤损耗【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单模光纤的衰减值,了解测量光纤损耗的常用方法:插入法(实际测量中很多器件的插损、损耗都使用这种方法)。

【实验原理】: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光的注入系统输入到短光纤中,并通过光纤活动连接器与光功率计接通。

首先测量短光纤的输出功率P1,然后通过光纤连接器接入被测光纤,测量长光纤的输出功率P2,则光纤的总损耗为A=10lg P1P2(dB)被测光纤的长度为L,则光纤的损耗系数为α=AL(dB/km)【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数据】:光纤长度L:6km波长为1310nm的数据实验三:测量光纤的数值孔径【实验简介】:光纤的数值孔径大小与纤芯折射率、纤芯-包层相对折射率差有关。

光纤的数值孔径表示光纤接收入射光的能力。

【实验目的】:了解测量数值孔径的方法,对远场法有初步了解。

【实验原理】:远场强度有效数值孔径是通过光纤远场强度分布确定的,它定义为光纤远场辐射图上光强下降到最大值的5%处的半张角的正弦值。

【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数据】光功率最大值为162.5nW,下降到5%时对应的角度为8.5°和-8.3°【数据处理】光纤的数值孔径:=0.146NA=sin8.5°−−8.3°2实验四:测量光纤的模场直径和折射率分布曲线【实验目的】:1.通过近场法测量光纤的折射率分布曲线,对近场法有一定了解2.通过近场法测量多单模光纤的模场直径,了解了解并掌握近场法测量多模光纤模场直径的方法【实验原理】1.近场法是利用光纤输出端面上的光强度来测量光纤的部分几何参数的典型方法。

光纤通信实训报告

光纤通信实训报告

光纤通信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
光纤通信是一种高速、高带宽的通信方式,具有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对光纤通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训内容
1.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 光纤的制备和连接;
3. 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测试和故障排除。

三、实训过程
1.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光纤通信系统主要由光源、光纤、光接收器和信号处理器四部分组成。

其中,光源产生光信号,光纤用来传输光信号,光接收器接收光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信号处理器对电信号进行处理。

2. 光纤的制备和连接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光纤需要进行制备和连接。

制备光纤的过程包括拉制、拉伸和涂覆等步骤。

连接光纤的方法有光纤对接、光纤接头
等。

3. 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测试和故障排除
为了确保光纤通信系统的正常工作,需要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和故障排除。

性能测试包括光损耗测试、插入损耗测试等;故障排除包括光纤切断、光纤接头损坏等情况的排查和修复。

四、实训成果
通过本次实训,学生们掌握了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了光纤的制备和连接方法,学会了对光纤通信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和故障排除。

同时,实训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实训总结
光纤通信是当今通信领域的重要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次实训,学生们不仅增加了对光纤通信的理论知识的掌握,还提高了实际操作的能力。

希望学生们能够继续深入学习光纤通信技术,为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光纤传输实验报告(共8篇)

光纤传输实验报告(共8篇)

光纤传输实验报告(共8篇)
1. 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的目的是了解光纤传输的基本原理、结构和特点,并熟悉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掌握光纤传输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

2. 实验器材和材料
主要器材有:激光器、偏振器、光纤发射机、光纤接收机、光功率计、光纤、电缆等。

主要材料有:测试记录表格、实验手册等。

3. 实验原理
光纤传输是指利用光纤作为信号传输中介的通信方式。

光纤是一种用玻璃、塑料、石英等物质制成的细长、柔韧可弯曲的导光体,通过对光的全内反射来实现信号的传输。

在光纤传输中,激光作为载荷被发射机转换成光信号,经过光纤的传播和干扰、衰减和扩散、噪声和失真等影响后,到达接收机进行解码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4. 实验步骤
(1)接通设备并拟定实验计划:先接通激光器、光纤发射机和光纤接收机等设备,确定实验计划和实验要求。

(2)调整偏振器和测试光功率:首先需要调整偏振器并测量测试光功率,确保光信号的输出和传输。

(3)连接光纤并测试网络质量:将光纤连接到发射机或接收机并测试网络质量,计算信号的传输速度和误码率等参数。

(4)记录数据并分析结果:将实验过程中的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得出结论并进行总结。

5. 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操作时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规范,避免任何不必要的事故和安全隐患。

(2)实验时需认真检查设备连接,确保连接正确和稳定,以免出现信号的传输失败和误差。

(3)实验过程中需注意环境干扰和噪声干扰,以免影响实验结果和数据测量的准确性。

(4)实验结束后需及时关闭设备并整理实验器材、材料、记录表格等,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光通信原理
实验项目名称:电话光传输系统实验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指导教师:吉建华
报告人:学号:2011130374 班级:4班实验时间:2014/05/16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2014/05/30
电话端口A的模拟输出和输入端电话端口B的模拟输出和输入端
电话A和B拨号音测试端电话A和B回铃信号测试端电话A和B振铃信号测试端电话A和B忙音信号测试端
注:1、报告内的项目或内容设置,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和补充。

2、教师批改学生实验报告时间应在学生提交实验报告时间后10日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