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子黄杨
瓜子黄杨的特点

瓜子黄杨的特点瓜子黄杨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植物,具有以下特点:1. 叶子多变:瓜子黄杨的叶子呈卵形或椭圆形,有些叶片的边缘呈锯齿状,叶子的长度大约在3到10厘米之间,颜色鲜艳而深绿。
这种叶子的美丽还在于其多变性,叶子在不同的时节和生长环境下表现出的颜色和形状都有所不同,每一季节都能为人们带来新的惊喜。
2. 果实独特:瓜子黄杨的果实很小,类似于瓜子的大小,所以被取名为瓜子黄杨。
它的果实是一个胶质囊状物,内含多颗种子。
果实呈圆球形或不规则的椭圆形,直径为1.5-2.5厘米之间,果皮是光滑的、肉质的、淡黄色的,成熟时呈现的色泽是绿色的。
这种果实独特的大小和形状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观赏价值,同时也在医学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3. 花卉美丽:瓜子黄杨球的花卉也很美丽。
它是一种二倍体植物,夏天开花,开花时叶片上不覆盖极小的花序,花色为米黄色。
花瓣是四片,每片长约1厘米,从翼上黄色翅膀里发出,像一个小蘑菇。
花朵的雌雄同株,不能自行繁殖,必须依靠昆虫在其花序中接受花粉才能完成传粉,这种传粉方式为自然界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景观和生态价值。
4. 药用价值大:瓜子黄杨球是一种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其中,瓜子的外壳含有皂苷、多种鞣质等化学成分,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另外,瓜子黄杨球的干花、果皮和根部都可以入药,用于治疗腹痛、丹毒等病症,对于改善人体循环、抗炎止痛、消肿解毒等方面都有着良好的效果。
5. 适应力强:瓜子黄杨耐阴喜光喜湿润也耐旱,可以抵抗一个月左右阴雨天气,但经受不了长时间积水,长期处在荫蔽环境中叶片可以保持翠绿,但易导致枝条徒长或变弱。
并且瓜子黄杨也拥有“变色”效应,秋季光照充分并进入休眠状态后,叶片可从绿转为红色。
因为瓜子黄杨的生长速度比较缓慢,俗称“千年不大黄杨木”。
总的来说,瓜子黄杨球这种落叶乔木具有枝繁叶茂、果实独特、花朵美观以及药用价值大等多重特点,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植物。
如需更多信息可以阅读植物相关书籍或咨询植物学家。
瓜子黄杨冬季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瓜子黄杨冬季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瓜子黄杨是一种常见的观叶植物,具有浓密的黄绿色叶片和独特的树形,适合在冬季进行养殖。
本文将介绍瓜子黄杨的冬季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选择适宜的容器、土壤、光照和水分等,帮助读者成功养护瓜子黄杨植物。
正文:瓜子黄杨(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又称扬州黄杨、崇明黄杨,属茜草科,是一种常绿观叶植物。
因其叶片形似瓜子而得名,并以浓密的黄绿色叶片以及奇特的树形而备受喜爱。
在冬季,瓜子黄杨需要特殊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保持其健康生长和美丽外观。
以下将详细介绍瓜子黄杨的冬季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1. 选择适宜的容器和土壤:在选择容器时,应选用透气性好、排水良好的盆器,可以选择陶瓷或塑料盆,这样有利于避免瓜子黄杨在寒冷季节过多积水。
土壤方面,瓜子黄杨适宜生长于潮湿但不积水的疏松肥沃土壤。
可以使用腐叶土和园土混合的基质作为培养介质,也可以添加适量的河沙和腐熟的有机肥料,保证土壤的排水性和养分供应。
2. 提供适宜的光照:瓜子黄杨喜欢明亮的光线,但不能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特别是冬季光照较弱的情况下要注意。
选择阳光充足的位置或者提供人工补充光照都是不错的选择。
同时还应注意避免瓜子黄杨在室外暴露在严寒的天气中,以防遭受冻害。
3. 控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瓜子黄杨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25摄氏度,不宜低于12摄氏度。
冬季时,需避免瓜子黄杨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可将其放置在室内,并保持环境温度稳定。
另外,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增加空气湿度,可以通过喷水、使用加湿器等方式增加周围空气的湿度。
4. 合理浇水和施肥:在冬季养殖中,要注意控制浇水的量和次数。
瓜子黄杨耐湿但不耐水涝,应保持土壤湿润但不湿滞。
室温较低的冬季,浇水间隔时间可适当延长,待土壤表面稍微干燥后再进行浇水。
施肥方面,建议选择稀释的有机肥料,并按需施肥,通常每隔1-2个月进行一次施肥即可。
冬季养殖时应注意有机肥及时分解,否则易造成水肥过多、根系受损。
潍坊绿化瓜子黄杨种植

潍坊绿化瓜子黄杨种植瓜子黄杨是一种常见的常绿灌木,也是一种常用的绿化植物。
它的学名是euonymus japonicas,属于卫矛科。
瓜子黄杨叶子呈长椭圆形,表面光滑,有光泽,颜色为深绿色。
它的枝干纤细,具有一定的弹性,生长速度中等,比较容易修剪成各种形状。
潍坊市位于山东省东北部,地形起伏较小,气候温和湿润。
这种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瓜子黄杨的种植。
下面我们来谈一谈在潍坊绿化中种植瓜子黄杨的相关问题。
首先,选择合适的种植地点非常重要。
瓜子黄杨需要充足的阳光,所以种植地点应该选择较为阳光充足的位置。
此外,瓜子黄杨也能够适应不同的土壤条件,但是它对土壤排水性要求较高,因此选择排水性良好的土壤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需要准备土壤。
在潍坊市,土壤一般比较沙质,不利于瓜子黄杨的生长。
为了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持一定的水分含量,我们可以在种植前进行一些土壤改良措施。
首先,可以添加适量的腐熟有机肥,以增加土壤的肥力。
其次,可以添加适量的腐叶土或者淤泥土,以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
在种植前,我们还需要进行一些周密的规划。
根据瓜子黄杨的生长特点,我们可以选择种植在行道树、花坛、园林绿化等地方。
此外,我们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种植的密度。
一般来说,种植瓜子黄杨的密度为每平方米3-5株左右,这样可以保证瓜子黄杨之间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另外,对于刚种植的瓜子黄杨,我们需要进行适当的浇水和施肥,以促进其生长。
在日常的养护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定期修剪瓜子黄杨的枝叶是保持其良好形态的重要方法。
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瓜子黄杨的生长量,还可以使其能够形成疏密均匀的丛生状,从而增强观赏性。
其次,要注意施肥的周期和方法。
一般来说,瓜子黄杨在春、秋季节是最为生长旺盛的时候,这个时候适量施肥可以促进它的生长。
最后,要注意及时除草和防虫病害。
除草可以避免杂草对瓜子黄杨的竞争,而及时防治病虫害可以保证其生长的健康。
总之,瓜子黄杨是一种适合在潍坊绿化中种植的植物。
瓜子黄杨盆景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瓜子黄杨盆景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瓜子黄杨是一种常见的盆景植物,它的叶子呈现出深绿色,形状像瓜子,因此得名。
瓜子黄杨盆景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
一、土壤选择
瓜子黄杨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因此在选择土壤时,可以选择营养丰富、疏松透气的土壤,如腐叶土、泥炭土等。
二、浇水
瓜子黄杨喜欢湿润的环境,但不耐水湿,因此在浇水时要注意控制水量,避免积水。
一般情况下,每周浇水一次即可,夏季高温时可适当增加浇水次数。
三、施肥
瓜子黄杨生长速度较慢,因此施肥时要注意控制肥料的用量,以免过度施肥导致植株生长不良。
一般情况下,每月施一次有机肥即可。
四、光照
瓜子黄杨喜欢光照充足的环境,但不耐强光,因此在光照方面要注意控制。
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放置在室内阳光充足的位置,或者在室外半阴处放置。
五、修剪
瓜子黄杨生长速度较慢,因此在修剪时要注意控制力度,以免影响植株的生长。
一般情况下,可以在春季和秋季进行修剪,将过长或不良的枝条修剪掉。
六、防治病虫害
瓜子黄杨比较耐病虫害,但也有可能受到蚜虫、白粉虱等害虫的侵袭。
在防治病虫害时,可以选择使用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进行喷洒,但要注意控制用量,以免对植株造成伤害。
瓜子黄杨盆景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比较简单,只要注意控制浇水、施肥、光照等方面,就可以让它健康生长,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瓜子黄杨球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瓜子黄杨球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瓜子黄杨球是一种常见的盆景植物,具有观赏价值和空气净化功能,因此备受花卉爱好者关注。
本文将介绍瓜子黄杨球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正确养护这一植物,以保持其健康茁壮。
正文:瓜子黄杨球(学名:Euonymus japonicus "kiautschovicus")是紫禁城著名的盆景之一,源自中国京津一带。
它因其盆景造型独特且易于培养而备受青睐,并常用于庭院、阳台等环境的装点。
接下来,我们将一起探索一下如何正确养护瓜子黄杨球。
1. 光照和温度:瓜子黄杨球喜阳光充足的环境,而且较耐寒耐旱。
在保证它们有足够阳光照射的同时,也要避免高温暴晒。
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
2. 水分管理:瓜子黄杨球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湿度,但营养土不能过湿,否则容易导致根部腐烂。
通常情况下,只有在土壤表面感觉干燥时才需要浇水。
夏季高温时要适量增加浇水的频率,冬季则要减少浇水次数。
3. 肥料施用:瓜子黄杨球生长迅速,因此需要经常补充营养。
选用氮磷钾成分均衡的肥料,并根据肥料说明适量施用,以避免过量导致烧伤。
4. 剪裁与塑形:定期修剪是瓜子黄杨球养护的重要环节,可促使植物枝条长得更加匀称。
通常在春季开始,每年定期修剪两次,保持盆景的形状美观。
5. 病虫害防治:瓜子黄杨球较为抵抗病虫害,但仍需注意定期检查。
如发现叶片黄化、卷曲或被蚜虫、白粉虱等害虫侵扰,可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使用专用农药喷雾。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瓜子黄杨球具有一定的有毒成分,不宜放置于儿童易接触的地方。
同时,当接触到植物汁液时,应避免接触眼睛和吞咽。
如不慎发生,请及时就医。
总结:瓜子黄杨球的养殖方法并不复杂,只需注意适当的光照、温度、水分管理和肥料施用即可。
定期修剪和防治病虫害也很重要。
当然,保持安全,避免儿童接触和误食非常重要。
通过正确的养护,你可以欣赏到瓜子黄杨球给家中带来的生机和美丽。
瓜子黄杨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

瓜子黄杨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摘要:瓜子黄杨作为一种常见的户外盆栽植物,其细小的叶片和紧凑的生长特点深受人们喜爱。
本文介绍了瓜子黄杨养殖的基本步骤,并强调了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成功栽培健康的瓜子黄杨。
正文:瓜子黄杨(英文名:Buxus microphylla var. japónica),属于黄杨科黄杨属植物,是一种常见的盆栽植物。
它的叶片小而青翠,株型紧凑,适合种植在花坛、庭院或阳台上。
了解瓜子黄杨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非常重要,以确保它能够健康成长。
一、瓜子黄杨的养殖方法1.选择合适的苗木:购买瓜子黄杨苗木时,应选择叶片饱满、颜色均匀的苗木,叶片上不应有病斑或虫害。
同时,也要注意苗木的根系是否健康,无白色病斑或腐烂现象。
2.准备适宜的土壤:瓜子黄杨喜欢温暖湿润的生长环境,土壤应当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
比较理想的土壤配方是2份园土、1份腐叶土和1份河沙的混合土壤。
3.合理的浇水和施肥:瓜子黄杨深根性植物,因此在浇水时要作到浅层湿润,避免水分积聚过多。
施肥方面,可以每月施一次有机肥或液体营养素,但要避免过量施肥。
4.剪裁和修剪:瓜子黄杨可以通过剪裁来塑造株型。
在春季至夏季生长旺盛时进行定期修剪,有助于促进侧枝分枝,增加盆株的整体观赏性。
5.注意病虫害防治:常见的瓜子黄杨病虫害有黄杨刺盾蚜、黄杨粉蚧等。
及时观察并发现有害生物,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虫剂或用肥皂水擦拭叶片。
二、瓜子黄杨养殖的注意事项1.光照:瓜子黄杨喜欢光照充足的环境,但也要避免暴晒。
夏季高温时,可以将瓜子黄杨摆放在有遮荫的地方,避免叶片烧伤。
2.温度:瓜子黄杨耐寒性较好,适应温度范围为5℃-30℃。
但长期处于低温下可能会导致叶片变黄或掉叶,因此冬季可采取适当保温措施,例如覆盖保护网或移至室内。
3.适度修剪:瓜子黄杨的新梢生长相对较快,如果不及时修剪,就会导致盆株变得松散。
因此,及时修剪新梢能够促进瓜子黄杨的侧枝生长,从而使整体株形更加紧凑。
湖南瓜子黄杨

湖南瓜子黄杨又名瓜子黄杨、瓜子黄杨球。
这种植物为灌木或小乔木;树皮灰褐色或暗褐色,光滑;幼枝略带红色,无毛或初有细微毛,后变无毛。
叶薄革质,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5-10厘米,宽3.5-6厘米,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至近圆形,全缘或波状缘,两面无毛或仅下面中脉上有短柔毛,侧脉每边9-11条,在下面稍凸起,网脉明显;叶柄长约2毫米。
雄球花单生叶腋,花梗长4-8毫米;雌球花几无梗,对生或2-3个聚生,稀单生叶腋,有多数密集的珠鳞,最基部的苞片不发育,成熟后肉质,红色,有光泽,呈穗状,长1-2.5厘米,最上部的苞片顶端常向外反卷。
美丽的花瓣总是短暂而易逝的,但奇特的瓜子黄杨却能“活”过一年四季。
在冬季寒冷的北方,白雪皑皑,大地冰封,别的植物早已被寒风所摧残枯萎,然而瓜子黄杨却不畏严寒酷暑,依旧屹立于此,静观世事繁华与沧桑变迁。
当春姑娘轻盈地迈着步伐到来之际,那些冬眠的动物从沉睡中苏醒,争先恐后,各自开始了新一轮的计划和打算,只有那万古不变的梅花,才会用优雅的姿态展示着它的婀娜身段。
人们在赞叹它艳丽之余,更深切体会到岁月的蹉跎,韶华难再。
昔日叱咤风云的大树如今早已成为高楼林立间的点缀,原本娇嫩可爱的花朵也褪去青涩的颜色,换上妩媚妖娆的笑容,散发出阵阵幽香。
你看那满园的野菊花竟相绽放,火红的,金黄的,紫红的……把整个荒山装扮得绚丽缤纷,五彩斑斓。
远古时代的一个夏天,刚入夜的暴雨倾盆而泻,在电闪雷鸣声中,山洪汹涌澎湃奔腾呼啸着袭击村庄和田野,淹没了森林和房屋。
河水裹挟着树枝树根冲进附近的江海,留下道道沟壑般的痕迹。
幸存者在逃亡途中艰辛跋涉,饥饿疲惫像恶魔似的随时都会吞噬他们的生命。
绝望笼罩着这些不幸的家庭,很快就有三个人被夺走了生命,即使这样仍未减弱求生欲望,死神好像不想把任何希望给予他们。
为首的男孩手持砍刀一路追赶一路呐喊,驱逐狼群,惊飞了空中的蝙蝠,踏碎了树梢的鸟巢,驱散了浓雾,挽救了其他人的性命,剩下的四位则手握锄头和镰刀继续前行,终于找到了可以栖息的安全处,撑起竹排顺流而下。
瓜子黄杨的种植养护

养护管理
Hale Waihona Puke 瓜子黄杨喜湿需经常浇水防止因失水造成叶片脱落。5至8月是黄杨的生长旺盛期可结合浇水追施几次稀薄的腐熟饼肥。要随时注意修剪徒长枝、重叠枝及影响树形的多余枝条。要及时摘去瓜子黄杨所结的果实以免消耗养分。瓜子黄杨的换盆时间一般中小盆景可2至3年、大盆5年进行一次对生长较弱的植株应及时翻盆。结合换盆剪除部分过长过密的老根更换新的培养土重新种植。
观赏植物病害有何特点
病部位不仅表现病状而且在一定时期往往能观察到明显的病原真菌的特征即产生各种类型的病症如霉状物粉状物粒状物和大型的子实体等。
常见病征有霜霉、白粉、白锈、黑粉、锈粉、烟霉、黑痣、霉状物、磨菇状物、棉絮状物、颗粒状物、绳索状物、粘质粒和小黑点等。能引起的病状有斑点溃疡腐烂枯梢枯萎畸形结痂肿瘤丛枝流脂流胶。
以上便是我为大家总结的瓜子黄杨的种植养护的全部内容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大家。也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
瓜子黄杨又名小叶黄杨、千年矮等黄杨科黄扬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瓜子黄杨的种植养护。
瓜子黄杨原产我国中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性喜温暖、半阴、湿润气候耐旱、耐寒、耐修剪属浅根性树种生长慢寿命长是制作盆景的优良树材。
用盆选择
可选用宜兴紫砂盆或浅色釉陶盆。盆的形状、大小可根据桩体大小、造型形式而定。原则上悬崖式宜用方形或圆形的千筒盆斜干式、曲干式、丛林式等宜用圆形、椭圆形、长方形的盆。
盆栽用土
瓜子黄杨喜肥沃的沙质壤土盆栽用土以肥沃疏松通气透水性好的沙壤土为佳亦可用炉渣40%、腐质土或菜园土40%、河沙20%混合配置。
上盆时间
以春夏之间最好。栽种时应剪去过长、过密的根可结合造型的需要对根部进行修正使根系在盆中自然舒展。栽植的深度不宜过深覆土透水后将其置于半阴处保持盆土湿润勤向叶面喷水30天左右待植株动长后即可转入正常养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瓜子黄杨
瓜子黄杨
瓜子黄杨又称黄杨、千年矮,黄杨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树干灰白光洁,枝条密生,枝四棱形。
叶对生,革质,全缘,椭圆或倒卵形,先端圆或微凹,表面亮绿色,背面黄绿色。
学名:Buxus microphylla Sieb. et Zucc.
科属:黄杨科。
形态特征
树种特征: 花簇生叶腋或枝端,4~5月开放,花黄绿色。
葫果卵圆形。
该属尚有雀舌黄杨,叶匙形或倒披针形,表面深绿色,有光泽;珍珠黄杨,常绿、灌木,叶形,有光泽。
以上两种树姿优美,均为制作盆景的珍贵树种。
地理分布
黄杨产我国中部各省区,海拔1300米以下山地有野生。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多有栽培。
喜光,亦较耐阴,适生于肥沃、疏松、湿润之地,酸性土、中性土或微碱性土均能适应。
萌生性强,较耐修剪。
主要害虫
黄杨绢野螟
近几年随着瓜子黄杨、雀舌黄杨等黄杨类绿化树种的引进与普及,黄杨绢野螟在多地严重暴发,使绿化工作蒙受重大损失,城市环境受到污染,需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对其防治,控制其进一步扩散蔓延。
一、分布及危害
黄杨绢野螟属于鳞翅目、螟蛾科,分布广泛。
近几年在我市发生及危害不断加重,全国也有多地报道其暴发。
其主要危害黄杨科植物,如瓜子黄杨、雀舌黄杨、大叶黄杨、小叶黄杨、朝鲜黄杨以及冬青、卫矛等植物,其中又以瓜子黄杨和雀舌黄杨受害最重。
以幼虫食害嫩芽和叶片,常吐丝缀合叶片,于其内取食,受害叶片枯焦,严重的街道被害株率50%以上,甚至可达90%,暴发时可将叶片吃光,造成黄杨成株枯死,影响市容,污染环境。
二、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14—19mm,翅展33—45mm;头部暗褐色,头顶触角间的鳞毛白色;触角褐色;下唇须第1节白色,第2节下部白色,上部暗褐色,第3节暗褐色;胸、腹部浅褐色,胸部有棕色鳞片,腹部末端深褐色;翅白色半透明,有紫色闪光,前翅前缘褐色,中室内有两个白点,一个细小,另一个弯曲成新月形,外缘与后缘均有一褐色带,后翅外缘边缘黑色褐色。
2、卵:椭圆形,长0.8—1.2mm,初产时白色至乳白色,孵化前为淡褐色。
3、幼虫:老熟时体长42—6mm,头宽3.7—4.5mm;初孵时乳白色,化蛹前头部黑褐色,胴部黄绿色,表面有具光泽的毛瘤及稀疏毛刺,前胸背面具较大黑斑,三角形,2块;背线绿色,亚被线及气门上线黑褐色,气门线淡黄绿色,基线及腹线淡青灰色;胸足深黄色,腹足淡黄绿色。
4、蛹:纺锤形,棕褐色,长24—26mm,宽6—8mm;腹部尾端有臀刺6枚,以丝缀叶成茧,茧长25—27mm。
三、发生规律
1、生活史:该虫在山东1年3代,以第3代的低龄幼虫在叶苞内做茧越冬,次年4月中旬开始活动危害,然后开始化蛹、羽化,5月上旬始见成虫。
越冬代整齐,以后存在世代重叠现象,10月份以三代幼虫开始越冬。
各代(越冬代除外)各虫态平均历期:卵9天,幼虫26天,蛹8天,成虫9天;幼虫一般5—6龄,越冬代则为9—10龄。
2、主要习性:成虫多在傍晚羽化,次日交配,交尾后第2日产卵,卵多产于叶背或枝条上,多块产,少数散产,每卵块3—13粒,每雌产卵123—219粒;成虫昼伏夜出,白天常栖息于阴蔽处,性机警,受惊扰迅速飞离,夜间出来交尾、产卵,具趋光性。
幼虫孵化后,分散寻找嫩叶取食,初孵幼虫于叶背食害叶肉;2—3龄幼虫吐丝将叶片、嫩枝缀连成巢,于其内食害叶片,呈缺刻状,3龄后取食范围扩大,食量增加,危害加重,受害严重的植株仅残存丝网、蜕皮、虫粪,少量残存叶边、叶缘等;幼虫昼夜
取食危害,4龄后转移危害;性机警,遇到惊动立即隐匿于巢中,老熟后吐丝缀合叶片作茧化蛹。
四、综合防治
黄杨绢野螟是一种为害逐步加重的危险性园林害虫,是黄杨类植物上的恶性害虫,应引起警惕,注重防治。
对其防治需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搞好检疫,注重人工防治,并适时合理用药。
1、加强检疫:该虫寄主仅限于黄杨科,且成虫飞翔力弱,远距离传播主要靠人为的种苗调运,因此搞好检疫,杜绝害虫随苗木调运而扩散,可有效控制该虫蔓延危害。
2、搞好人工防治:(1)冬季清除枯枝卷叶,将越冬虫茧集中销毁,可有效减少第二年虫源。
(2)利用其结巢习性在第一代低龄阶段及时摘除虫巢,化蛹期摘除蛹茧,集中销毁,可大大减轻当年的发生危害。
(3)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诱杀:在成虫发生期于黄杨科植物周围的路灯下利用灯光捕杀其成虫,或在黄杨集中的绿色区域设置黑光灯等进行诱杀。
3、合理用药:用药防治仍是控制该虫的重要应急措施。
搞好虫情测报,适时用药,用药防治的关键期为越冬幼虫出蛰期和第1代幼虫低龄阶段,可用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2.5%功夫乳油20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2000倍液等有机磷农药,还可推广使用一些低毒、无污染农药及生物农药,如阿维菌素、BT乳剂等。
喷药应彻底,对下部叶片也不应漏喷。
4、保护利用天敌:对寄生性凹眼姬蜂、跳小蜂、百僵菌以及寄生蝇等自然天敌进行保护利用;或进行人工饲养,在集中发生区域进行释放,可有效地控制其发生危害。
瓜子黄杨叶枯病
1.症状
病叶初期先变黄,黄色部分逐渐变褐色坏死。
由局部扩展到整个叶脉,呈现褐色至红褐色的叶缘病斑,病斑边缘波状,颜色较深。
病键交界明显,其外缘有时还有宽窄不等的黄色浅带,随后,病斑逐渐向叶基部延伸,直至整个叶片变为褐色至灰褐色。
随后在病叶背面或正面出现黑色绒毛状物或黑色小点。
2.病原及发病规律
该病的病原菌有三种:属于半知菌亚门的Alternaria alternata;属于子囊菌亚门的Glomerella cingulata;其无性阶段为Colletotrichym sp;属于半知菌亚门的Pestalotia ginkgo病原菌以菌丝体与孢子在病落叶等处越冬。
次年,条件适宜,6月初苗木即开始发病,大树于7月开始发病,8~9月为发病盛期,到10月发病较缓慢。
瓜子黄样的叶枯病,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1:2:200倍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800~1000倍液,或70%代森锌600倍液,视病情,隔15~20天,喷2~3次
五. 繁殖技术:
瓜子黄扬的繁殖可用两种方法.1,是用有性繁殖,即采用播种的方法.2是采用无性繁殖的方法,即采用扦插(或曰插条)的方法进行繁殖.
播种繁殖:
瓜子黄扬的播种,一般是在春季进行.可用条播或苗床播两种方法.根
据需要进行选择播种方法.播种前,首先要对种子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可用
多菌灵或百菌清稀释50倍液后,浸种1小时,稍凉即可播种.
扦插繁殖:
瓜子黄扬的扦插,是该品种繁殖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方法,首先是做插床.插床用土,最好用油沙土或细河沙.并要用敌克松或五碌硝基苯进行杀
菌处理,插床要高出地面10-15厘米,并做平整以备用.再就是备插条.插条要求长10-15厘米,顶端要留有一片完整的叶片,其余全部剪掉,基部要剪成马蹄型,可边剪边插.如果是在大棚内做的插床,要用遮阴网遮去50%的光照,用干插法即可,间距15毫米.行距20毫米,插完后,立即用喷壶喷一遍透水,两小时后,再用一袋"植物金水"兑10公斤清水的比例液喷灌一遍.并每隔两天喷灌一遍,连喷五遍,保持插床湿润,一般一个半月即可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