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吸虫-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吸虫绦虫线虫实验报告(3篇)

吸虫绦虫线虫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通过观察吸虫、绦虫、线虫代表虫种的一般形态,熟悉吸虫、绦虫、线虫的形态构造特征。

2. 掌握显微镜使用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吸虫、绦虫、线虫是常见的寄生虫,它们在宿主体内寄生,引起各种疾病。

了解这些寄生虫的形态构造特征,有助于准确诊断和防治寄生虫病。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吸虫、绦虫、线虫的虫体标本。

2. 仪器:显微镜、投影仪、多媒体设备、培养皿、镊子、吸管、酒精灯、酒精、蒸馏水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吸虫一般形态构造观察(1)将吸虫虫体标本置于培养皿中,用镊子轻轻挑取。

(2)在显微镜下观察吸虫虫体的一般形态,包括形状、大小、口腹吸盘的位置和大小、肠管的形状和构造等。

(3)记录观察结果。

2. 绦虫一般形态构造观察(1)将绦虫虫体标本置于培养皿中,用镊子轻轻挑取。

(2)在显微镜下观察绦虫虫体的一般形态,包括形状、大小、节片、生殖器官等。

(3)记录观察结果。

3. 线虫一般形态构造观察(1)将线虫虫体标本置于培养皿中,用镊子轻轻挑取。

(2)在显微镜下观察线虫虫体的一般形态,包括形状、大小、口器、生殖器官等。

(3)记录观察结果。

4. 内部形态构造观察(1)将代表虫种的染色标本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2)主要观察口、腹吸盘的位置和大小;口、咽、食道和肠管的形态;睾丸数目、形状、位置;卵巢和子宫的形状和位置等。

(3)记录观察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吸虫虫体标本观察结果吸虫虫体扁平叶状,雌雄同体,有口腹吸盘。

消化系统由口、咽、食管和左右分枝的肠管组成,肠管终于盲端。

生殖系统构造复杂,雄性生殖系统一般有两个睾丸,输精管合并为输精总管后通入雄茎囊,雌性生殖系统有一个卵巢,通过输卵管连接卵膜,卵膜还与受精囊、劳氏管、子宫和卵黄管相通。

2. 绦虫虫体标本观察结果绦虫虫体扁平,由多个节片组成,生殖器官发达。

节片包括生殖节、生殖带、未成熟节、成熟节等。

生殖器官包括睾丸、卵巢、生殖孔等。

寄生虫实验报告

寄生虫实验报告

寄生虫实验报告一、引言寄生虫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生物体,它们通过寄生在其他生物体上获取营养和生存所需。

寄生虫的研究对于了解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观察和研究寄生虫的生物学特性与寄生机制,以及其对寄主生理和行为的影响。

二、实验设计与过程在此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两种典型的寄生虫——疟原虫和血吸虫,作为研究对象。

实验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寄生虫的培养与分离:从感染阳性的寄主体内提取寄生虫卵或幼虫,并进行分离纯化,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2. 寄生虫对寄主的影响观察:将提取的寄生虫培养物注入到小白鼠体内,观察其对寄主生理和行为的影响,例如食欲、运动能力和反应速度等。

3. 寄生虫对寄主器官的影响研究:通过解剖寄生于寄主体内的寄生虫,观察寄生虫如何影响寄主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特别是对于重要器官如肝脏、肺部和脑部的影响。

4. 寄生虫繁殖与分布研究:通过观察和分析寄生虫在寄主体内的繁殖和分布情况,了解其生命周期和繁殖策略。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疟原虫寄生于小白鼠体内后,会导致小白鼠出现明显的贫血症状,如皮肤苍白、活动能力下降等。

这是由于疟原虫在感染过程中会破坏寄主的红细胞,导致其数量减少,氧气供应不足。

同时,疟原虫还会对小白鼠的免疫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削弱其身体的抵抗力,易受其他疾病感染。

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时,会寄生于肠道或肝脏,导致慢性肝炎等疾病。

血吸虫通过其环状口器依附于寄主的肠壁或肝脏血管,吸取寄主的血液和养分,严重影响寄主的营养吸收和生理机能。

实验结果还显示,血吸虫寄生会引起人体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导致疟疾、肥胖和肠道肿瘤等疾病的发生率增加。

四、实验意义与应用前景对寄生虫的研究不仅可以增进我们对生物学的认识,还对控制和预防相关疾病具有重要影响。

基于将寄生虫的寄主选择机制和寄生机制应用于药物开发和治疗方面,可以为制定更有效的药物方案提供依据。

此外,寄生虫的寄生机制和对寄主的影响也可用来探究其他科学领域。

华支睾吸虫的实训报告

华支睾吸虫的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了解华支睾吸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致病机理以及防治措施,提高学生对寄生虫病学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二、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XX医学院寄生虫实验室四、实训内容1. 华支睾吸虫的形态特征观察2. 华支睾吸虫的生活史及致病机理学习3. 华支睾吸虫病的诊断与防治五、实训过程1. 华支睾吸虫的形态特征观察实训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华支睾吸虫的基本知识,包括分类、形态、生活史等。

随后,我们通过显微镜观察了华支睾吸虫的成虫和虫卵。

成虫体形狭长,背腹扁平,前端尖细,后端略钝,体表无棘。

虫体大小一般为10~25mm,3~5mm。

口吸盘略大于腹吸盘,后者位于虫体前端15处。

消化道的前部有口、咽及短的食管,然后分叉为两肠支伸至虫体后端。

睾丸前后排列于虫体后端13处,呈分支状,从睾丸各发出一支输出管,约有虫体的中部会合为输精管,向前逐渐膨大形成储精囊。

储精囊接射精管开口于生殖腔。

无阴茎和阴茎袋。

卵巢边缘分叶,位于睾丸之前,受精囊在睾丸和卵巢之间,呈椭圆形。

营氏管细长,弯曲,开口于虫体背面。

卵黄腺滤泡状,分布于虫体两侧,从腹吸盘向下延至受精囊水平。

输卵管的远端为卵模,周围为梅氏腺。

子宫从卵模开始盘绕而上,开口于腹吸盘前缘的生殖腔。

虫卵呈黄褐色,形似芝麻,前端较窄,有小盖,内含一个已育好的毛蚴。

卵甚小,平均直径为30~35微米。

2. 华支睾吸虫的生活史及致病机理学习华支睾吸虫的生活史复杂,包括以下阶段:(1)成虫:寄生于宿主的肝胆管内,以组织液和粘液为营养。

(2)虫卵:随胆汁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落入水中。

(3)毛蚴:在水中孵出,侵入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体内发育成囊蚴。

(4)囊蚴:随第一中间宿主感染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

(5)感染鱼:被人食用后,囊蚴在人体内发育为成虫。

华支睾吸虫的致病机理包括:(1)机械性损伤:成虫在肝胆管内移行和产卵,导致肝胆管阻塞、扩张和炎症。

(2)毒素作用:虫体代谢产物和排泄物对宿主产生毒性作用。

人体常见吸虫实验报告

人体常见吸虫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人体常见吸虫的种类、形态特征、生活史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掌握吸虫卵的检测方法和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人体吸虫病是由多种吸虫寄生在人体内引起的寄生虫病。

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不同的器官和组织中,如肝吸虫寄生于肝脏和胆管,姜片虫寄生于小肠,肺吸虫寄生于肺部等。

本实验通过观察吸虫卵的形态特征,识别常见的人体吸虫种类。

三、实验材料1. 吸虫卵样本:肝吸虫卵、姜片虫卵、肺吸虫卵等。

2. 显微镜。

3. 吸虫卵鉴定图谱。

4. 稀释液。

四、实验方法1. 样本准备:取适量吸虫卵样本,置于载玻片上,加入适量的稀释液,用盖玻片覆盖。

2. 显微镜观察:将样本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吸虫卵的形态特征,如卵的形状、大小、颜色、卵盖、卵壳、卵细胞等。

3. 吸虫卵鉴定:根据吸虫卵的形态特征,对照吸虫卵鉴定图谱,确定吸虫的种类。

五、实验结果1. 肝吸虫卵:卵呈椭圆形,大小约为0.05~0.06mm,淡黄褐色,卵盖明显,卵壳较厚,卵细胞居中,卵黄细胞较多。

2. 姜片虫卵:卵呈长椭圆形,大小约为0.13~0.15mm,淡黄褐色,卵盖不明显,卵壳较薄,卵细胞居中,卵黄细胞较少。

3. 肺吸虫卵:卵呈椭圆形,大小约为0.03~0.04mm,淡黄褐色,卵盖明显,卵壳较厚,卵细胞居中,卵黄细胞较多。

六、实验分析1. 肝吸虫卵的特征为卵大、卵壳厚、卵黄细胞多,主要寄生在肝脏和胆管,可引起肝吸虫病。

2. 姜片虫卵的特征为卵小、卵壳薄、卵黄细胞少,主要寄生在小肠,可引起姜片虫病。

3. 肺吸虫卵的特征为卵小、卵壳厚、卵黄细胞多,主要寄生在肺部,可引起肺吸虫病。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观察和识别了人体常见的吸虫卵,掌握了吸虫卵的检测方法和实验技能。

了解吸虫的种类和形态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吸虫病。

八、实验讨论1. 吸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治措施。

2. 吸虫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3. 吸虫病的健康教育。

九、实验总结本实验使我们深入了解人体常见吸虫的种类、形态特征、生活史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高了我们对寄生虫病的认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寄生虫的观察实训报告

寄生虫的观察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寄生虫,了解其形态特征、生活史及对宿主的影响,提高学生对寄生虫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实训内容1. 寄生虫的形态观察本次实训主要观察以下寄生虫:(1)肠道寄生虫:钩虫、蛔虫、鞭虫、绦虫等。

(2)皮肤寄生虫:疥螨、虱、蜱等。

(3)呼吸道寄生虫:肺吸虫、肺丝虫等。

2. 寄生虫的生活史观察观察寄生虫的生活史,了解其繁殖、发育、传播等过程。

3. 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观察观察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了解其引起的疾病症状。

三、实训过程1. 实训准备(1)准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油、清洁纱布等。

(2)收集寄生虫样本:通过实验室提供的寄生虫样本或自行采集。

2. 实训操作(1)形态观察①肠道寄生虫观察:将寄生虫样本放入清水中,用镊子轻轻搅拌,观察其形态特征。

例如,钩虫呈钩状,蛔虫呈圆柱状,鞭虫呈线状,绦虫呈带状等。

②皮肤寄生虫观察:将寄生虫样本放在载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特征。

例如,疥螨呈圆形,虱呈椭圆形,蜱呈圆形或椭圆形等。

③呼吸道寄生虫观察:将寄生虫样本放入清水中,用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特征。

例如,肺吸虫呈椭圆形,肺丝虫呈线状等。

(2)生活史观察观察寄生虫的生活史,了解其繁殖、发育、传播等过程。

例如,钩虫的生活史包括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通过土壤传播;蛔虫的生活史包括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通过粪便传播等。

(3)对宿主的影响观察观察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了解其引起的疾病症状。

例如,钩虫可引起贫血、营养不良;蛔虫可引起腹痛、腹泻;绦虫可引起营养不良、神经系统症状等。

3. 实训记录将观察到的寄生虫形态特征、生活史、对宿主的影响进行详细记录。

四、实训结果与分析1. 寄生虫形态特征观察结果通过观察,我们了解到各种寄生虫的形态特征。

例如,钩虫呈钩状,蛔虫呈圆柱状,鞭虫呈线状,绦虫呈带状等。

2. 寄生虫生活史观察结果通过观察,我们了解到各种寄生虫的生活史。

实验六人体寄生虫实验

实验六人体寄生虫实验

实验六人体寄生虫学实验一、线虫【实验目的】1.掌握蛔虫卵、蛲虫卵、钩虫卵、鞭虫卵的主要特点。

2.了解班氏微丝蚴与马来微丝蚴的区别;美洲钩虫与十二指肠钩虫口囊、交合伞的区别。

3.熟悉蛔虫、蛲虫、钩虫等成虫形态特征。

4.学会粪便直接涂片法和饱和盐水漂浮法;辨认旋毛虫囊包的特点。

【实验材料】1.蛔虫、蛲虫、钩虫等虫卵及成虫标本。

2.班氏微丝蚴与马来微丝蚴玻片标本。

3.旋毛虫囊包标本。

4.线虫寄生病理标本。

5.其它:普通光学显微镜、生理盐水、饱和盐水、擦镜纸、载玻片、漂浮杯、竹签、粪便。

【实验内容与方法】(一)形态观察(示教或操作)1.虫卵:镜下观察。

注意虫卵大小、形态、颜色、卵壳薄厚、内含物等。

2.成虫:肉眼观察。

注意虫体形态、大小、颜色、雌雄虫区别等。

3.病理标本:肉眼观察。

4.微丝蚴:镜下观察。

注意体态、头间隙、体核排列及形态、有无尾核。

5.旋毛虫囊包:镜下观察。

注意囊包长轴与肌肉纤维平行。

(二)粪便直接涂片法(操作)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1~2滴生理盐水。

用竹签挑取绿豆大小的粪便,置于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粪膜的厚度以透过玻片隐约可辨认书上字迹为宜。

先用低倍镜观察,如转换高倍镜,需加上1张盖玻片。

(三)粪便饱和盐水漂浮法(示教)用竹签挑取黄豆粒大小的粪便,置于漂浮杯中,加入少量饱和生理盐水搅匀,再慢慢加入饱和生理盐水至瓶口,以不外溢为宜。

在瓶口覆盖一张载玻片使与液面接触,静置15min后,将载玻片提起并迅速翻转,镜检。

(四)镜下观察虫卵(操作或示教)在载玻片中央滴加1滴混合线虫虫卵(蛔虫卵、蛲虫卵、钩虫卵及鞭虫卵等)悬液,用低倍镜观察,发现可疑虫卵,转换高倍镜观察。

【实验结果】玻片上发现虫卵。

【实验提示】1.涂片不易太厚,以能透见报纸上字为宜。

2.检查时载物台要平放,镜检时光线要稍暗。

3.观察时按顺序移动视野【报告要求】1.绘蛔虫卵(受精卵及未受精卵)、蛲虫卵、钩虫卵及鞭虫卵形态图。

2.雌雄线虫在外形上区别【实验思考】1.蛔虫感染最常用的实验诊断方法是什么?粪检阴性是否能排除蛔虫感染?2.为什么粪便检查钩虫卵不用直接涂片法,而常用饱和盐水漂浮法?3.检查蛲虫患者为何只用肛门拭子法,而不用粪便检查?何时检查为佳?4.旋毛虫病的实验诊断方法是什么?查什么阶段?早期如何诊断?【附录】棉签拭子法将含有生理盐水的棉签擦拭肛门周围,随后将棉签放入盛有饱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用力搅动,挤干水分后将棉签弃去,再加饱和生理盐水至管口,覆盖一张载玻片使与液面接触,静置5min后,将载玻片提起并迅速翻转,镜检。

寄生虫实验报告

寄生虫实验报告

寄生虫学实验报告姓名:李政专业:中医全科学号:120503038实验目的:掌握蛔虫卵·钩虫卵·蛲虫卵·鞭虫卵·微丝蚴·华支睾吸虫卵·布氏姜片虫虫卵·卫氏并吸虫虫卵·日本血吸虫虫卵·结肠阿米巴滋养体··间日疟原虫·绦虫卵的形态特征。

实验内容:观察各种虫卵及蚴虫及成虫形态特征。

实验结果:1.蛔虫卵蛔虫受精卵人体肠道内最大的寄生线虫,成体略带粉红色或微黄色,体表有横纹,雄虫尾部常卷曲,卵分受精卵和非受精卵两种。

前者金黄色,内有球形卵细胞,两极有新月状空隙;后者窄长,内有一团大小不等的粗大折光颗粒。

2.钩虫卵钩虫卵椭圆形,无色透明,大小约(56~76)um×(35~40)um,卵壳薄。

随粪便排出时,卵内已含4~8个卵细胞,卵壳和卵细胞之间有明显的空隙。

若患者便秘或粪便放置过久,卵内细胞可以可分裂为多个,成为桑椹期,甚至发育为幼虫期。

各种钩虫卵在光镜下不易区别。

3.蛲虫卵成虫细小,乳白色,呈线头样。

雌虫大小约为8~13mm×0.3~0.5mm,虫体中部膨大,尾端长直而尖细,常可在新排出的粪便表面见到活动的虫体雄虫较小,大小约为2~5mm×0.1~0.2mm,尾端向腹面卷曲,雄虫在交配后即死亡,一般不易见到。

虫卵无色透明,长椭圆形,两侧不对称,一侧扁平,另一侧稍凸,大小约50~60μm×20~30μm,卵壳较厚,分为三层,由外到内为光滑的蛋白质膜、壳质层及脂层,但光镜下可见内外两层。

刚产出的虫卵内含一蝌蚪期胚胎。

4.鞭虫卵鞭虫成虫1.成虫活时虫体呈淡灰色,外形似马鞭,虫体体表覆以透明而有横纹的角皮。

虫体前3/5细如毛发。

口孔极小,具有2个半月形唇瓣。

在两唇间有一尖刀状口矛。

活动时可自口孔伸出。

烟管微细,前段肌质性,后段腺性,由杆细胞组成的杆状体包绕。

人体寄生虫实验

人体寄生虫实验

人体寄生虫实验1吸虫1.华支睾吸虫(肝吸虫)虫卵形似芝麻淡黄褐色,一段较窄且有盖,卵盖周围的卵壳增厚形成肩峰,另一端有小疣。

卵内含一毛蚴。

最小蠕虫卵。

2.布氏姜片吸虫虫卵呈椭圆形,淡黄色,壳薄而均匀,一端有一不明显的小盖。

卵内含一个卵细胞和约20~40个卵黄细胞。

人体最大的蠕虫卵。

3.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虫卵金黄色,椭圆形,左右多不对称,前端较宽,有扁平卵盖,后端较窄。

卵壳厚薄不匀,后端往往增厚,卵内含1个卵细胞和10多个卵黄细胞。

4.血吸虫虫卵淡黄色,椭圆形,卵壳厚薄均匀,无小盖,卵壳一侧有一逗点状小棘,表面常附有许多宿主组织残留物,卵壳内侧有一薄层的胚膜,内含一成熟的毛蚴,毛蚴和卵壳间常可见到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油滴状毛蚴分泌物。

2绦虫1.曼氏迭宫绦虫虫卵呈椭圆形,两端稍尖,呈浅灰褐色,卵壳较薄,一端有卵盖,内有一个卵细胞和若干卵黄细胞。

2.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绦虫卵:卵壳薄而脆弱,呈球形或近似球形,外面是较厚的胚膜,呈棕黄色,具有放射状的条纹,胚膜内是球形的六钩蚴,有3对小钩。

猪带绦虫孕节子宫分支不整齐,每侧约7~13支猪带绦虫头节有4个吸盘,顶端有能伸缩的顶突,顶突上有25~50个小钩,排列成内外两圈。

成节:卵巢分3叶,即左右两叶和中央小叶囊尾蚴:头节具有顶突和小钩,可寄生人体致囊尾蚴病。

肥胖带绦虫(牛带绦虫)虫卵形态与猪带绦虫相似,光镜下难以区别头节略呈方形,无顶突及小钩牛带绦虫成节:卵巢只分2叶,子宫前端常可见短小的分支孕节:子宫分支较整齐,每侧约15~30支,支端多有分叉囊尾蚴:头节无顶突及小钩,不寄生人体猪带绦虫与牛带绦虫对比:3.微小膜壳绦虫虫卵:圆形或近圆球形,无色透明。

卵壳很薄,其内有透明胚膜,胚膜两端略突起并发出丝状物,弯曲地延伸在卵壳和胚膜之间,胚膜内含有一个六钩蚴。

4.细粒棘球蚴绦虫虫卵光镜下与猪、牛带绦虫相似棘球蚴(即幼虫)圆形囊状体,为单房性囊,由囊壁和囊内含物组成,有的还有子囊和孙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